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s on breeding behavior of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Gorsachius magnificus) i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建云 吴兆录 +3 位作者 苏栋栋 钟平生 彭逸生 邹发生 《Chinese Birds》 CSCD 201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agnificus) is a Class II protected species in China. It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in the field and its population is small.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new distribution site in N...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agnificus) is a Class II protected species in China. It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in the field and its population is small.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new distribution site in Nanxiong County,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where observations of an active nest were made from 4 May to 14 July 2012, the first time consecutiv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a period of more than two months. The adults flew away from the nest at night, with a peak at 19:00-20:00 and returned in the mornings with a peak at 04:30-05:30. The peak time for feeding young was at 05:00-05:30, accounting for 26.5%of total feeding activities. No feeding occurred from 10:00 to 16:00.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of its behavior explain why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 is usually observed in the evening just before dark, or in the morning before sunrise, at least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There were about 67 days from hatching to fledging, longer than the fledging time of most heron specie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cover the entire period of parental care and fills a gap in previous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eding behavior White-eared night heron rearing period
下载PDF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Gorsachius magnificus):from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to the front stage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芬奇 杨晓君 +5 位作者 邓学建 朱开明 李立 林剑声 江航东 林植 《Chinese Birds》 2011年第4期163-166,共4页
Once,in 2007,the authors had written:regarding to the endangerment of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agnificus),it would be evidentially to say that no longer the status of the bird is to meet the Criteria E... Once,in 2007,the authors had written:regarding to the endangerment of the White-eared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agnificus),it would be evidentially to say that no longer the status of the bird is to meet the Criteria EN C1 but more likely still marginally meet EN C2a(i),and hence the bird might be currently remained amongst those Endangered (EN),with caveats that,if any bird could have been found in an area outside the range of any known subpopulation,it will then warrant a lower threat status.Now,it is time for due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eared night heron(Gorsachius magnificus) DISTRIBUTION current status
下载PDF
夜鹭布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颖 胡清霞 +7 位作者 李超 庆保平 段文斌 牛克胜 吕妮 张琰杰 郭如海 王兴龙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57,共5页
为分析陕西某地夜鹭死亡原因,对死亡夜鹭进行了剖检,并对存在明显病理变化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 为分析陕西某地夜鹭死亡原因,对死亡夜鹭进行了剖检,并对存在明显病理变化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14株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从脏器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16S rRNA序列与布氏柠檬酸杆菌同源性高达99%;生化试验鉴定为布氏柠檬酸杆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20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3种抗菌药耐药;该菌株对雏鸡具有较强致病性,可以从死亡雏鸡体内重新分离到该菌株,表明该夜鹭受到布氏柠檬酸杆菌的感染。本研究为夜鹭布氏柠檬酸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布氏柠檬酸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致病性
下载PDF
广西君武森林公园海南(开鸟)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
4
作者 谭丽凤 曹和琴 +4 位作者 俸海刀 李斌强 蒋桂娟 杨再玺 粟海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整个种群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开鸟)(Gorsachius magnificus)具有独居、夜行性且行踪隐蔽等特点,野外难以观察,对其生态习性等了解甚少。为了解海南(开鸟)的繁殖生态和揭示影响海南巢址选择... 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整个种群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开鸟)(Gorsachius magnificus)具有独居、夜行性且行踪隐蔽等特点,野外难以观察,对其生态习性等了解甚少。为了解海南(开鸟)的繁殖生态和揭示影响海南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在2013—2022年的繁殖期,对广西君武森林公园内的海南(开鸟)繁殖过程采用定点监测法观察,并利用样方法对巢址特征进行记录。研究期间记录到12对海南(开鸟)繁殖过程,孵化率为83.33%(n=24),幼鸟成活率为87.50%(n=32);总繁殖成功率为83.33%(n=12)。幼鸟4月下旬出巢,6月末—7月初离巢。筑巢树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平均树高(32.6±2.0)m(n=12),平均胸径(55.0±2.2)cm(n=12),巢距地面平均高度(27.0±2.2)m(n=12)。巢址选择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海南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安全因素(包括灌木盖度、巢树高和乔木郁闭度),其次是食物因素(包括距林缘距离和距水边距离)。研究发现海南(开鸟)虽能在人工马尾松林中顺利繁殖,但人为干扰会影响海南(开鸟)对巢址的利用。本研究连续近10年观察和记录海南(开鸟)的繁殖,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繁殖行为和巢址选择,为海南(开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开鸟)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君武森林公园
下载PDF
太湖湿地生态系统有机氯污染的夜鹭生物指示 被引量:31
5
作者 董元华 安琼 +1 位作者 龚钟明 王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1999年春季 ,在对无锡鼋头渚鹭鸟种群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对夜鹭幼鸟反吐物、觅食地底泥和水体进行了采样 ,并在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样品中的α HCH、β HCH、γ HCH、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环氧七氯、p ,p’ DDE、p ,... 1999年春季 ,在对无锡鼋头渚鹭鸟种群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对夜鹭幼鸟反吐物、觅食地底泥和水体进行了采样 ,并在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样品中的α HCH、β HCH、γ HCH、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环氧七氯、p ,p’ DDE、p ,p’ DDD、o ,p’ DDT和 p ,p’ DDT等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 .结果表明 ,在有机氯农药禁用近 2 0年后 ,六六六的异构体和滴滴涕及其衍生物均能在环境中和夜鹭食物中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有机氯污染物沿夜鹭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 ,太湖湿地生态系统中夜鹭卵富集了滴滴涕万倍以上 ,富集了六六六数千倍 ,从而使有机氯污染物易被检测 .因此夜鹭卵可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有机氯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有机氯农药污染 食物链 太湖 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指示效应
下载PDF
无锡鼋头渚夜鹭体内重金属残留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董元华 龚钟明 +1 位作者 王辉 安琼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分析了太湖鼋头渚夜鹭幼鸟各组织样品中Cd、Pb、Cr、Hg、Se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 ,发现Cr与Se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而Cd的残留量最低 .从几种重金属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来看 ,Pb和Cd在羽毛中残留水平最高 ,Se、Hg、Cr在肝脏中残... 分析了太湖鼋头渚夜鹭幼鸟各组织样品中Cd、Pb、Cr、Hg、Se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 ,发现Cr与Se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而Cd的残留量最低 .从几种重金属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来看 ,Pb和Cd在羽毛中残留水平最高 ,Se、Hg、Cr在肝脏中残留量最高 .研究证实羽毛和肝脏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目标器官 ,而且Hg和Cd等重金属残留水平与Se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同其它类似研究结果相比 ,该地区夜鹭体内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尚未达到明显的致害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重金属残留 羽毛 肝脏 肌肉 太湖 湿地 无锡 污染物分布
下载PDF
无锡鼋头渚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7
作者 龚钟明 董元华 +6 位作者 安琼 王辉 李运东 杨林章 阮禄章 张迎梅 Mauro Fasola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分析了太湖鼋头渚夜鹭卵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 ,发现在禁用近 2 0年后 ,HCH的异构体、DDT及其代谢物、异狄氏剂以及环氧七氯在夜鹭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其中 β HCH和 p ,p’ DDE的残留水平和检出率均很高 ,p ,p’ DDE平均达到了 ... 分析了太湖鼋头渚夜鹭卵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 ,发现在禁用近 2 0年后 ,HCH的异构体、DDT及其代谢物、异狄氏剂以及环氧七氯在夜鹭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其中 β HCH和 p ,p’ DDE的残留水平和检出率均很高 ,p ,p’ DDE平均达到了 0 90 6μg/g(干重 ) .研究发现无锡夜鹭卵中多数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均高于江西共青城地区的样品 .无锡夜鹭卵孵化率较低 ,可能与DDE残留量较高有关 .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具有指示环境污染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卵 有机氯农药残留 生物指示 环境指示意义
下载PDF
无锡太湖地区夜鹭及白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迎梅 阮禄章 +4 位作者 董元华 龚钟明 李运东 王辉 Fasola Mauro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5-278,共4页
1999年 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和白鹭 (Egretta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地面积约 2 72 37 5m2 ,植被以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和香樟树 (Cinnamomum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 ... 1999年 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和白鹭 (Egretta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地面积约 2 72 37 5m2 ,植被以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和香樟树 (Cinnamomum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 :栖息地共有鹭巢近万个 ,平均密度为 0 36个 /m2 ,每棵树上平均巢数为1 0 6个 ,最多达 2 5个 /棵树 ;平均窝卵数夜鹭为 3 5 5枚 ,白鹭为 4 89枚 ;平均窝雏数夜鹭为 2 6 8只 ,白鹭为3 96只 ;孵化期白鹭为 1 9~ 2 1天 ,夜鹭为 2 2~ 2 3天 ;孵化成功率白鹭为 84 2 5 % ,夜鹭为 75 46 % ;白鹭雏鸟主要以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 ,夜鹭雏鸟主要以鱼类和两栖类为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白鹭 繁殖生物学 环境污染 太湖地区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生物指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安琼 董元华 +4 位作者 王辉 葛方龙 Fasola Mauro Ruiz Xavier 张迎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二龄、三龄和四龄夜鹭卵以及相应年龄组夜鹭的捕食物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 ,发现捕食物中HCH和DDT的平均残留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除γ HCH外 ,其它 15种有机氯农药在卵样中均有检出 ,残留水平最高的为p...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二龄、三龄和四龄夜鹭卵以及相应年龄组夜鹭的捕食物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 ,发现捕食物中HCH和DDT的平均残留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除γ HCH外 ,其它 15种有机氯农药在卵样中均有检出 ,残留水平最高的为p ,p′ DDE ,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 85 %以上 .β HCH是六六六类中持留性最强的组分 ,其残留量仅次于p ,p′ DDE .研究发现 ,p ,p DDT和 β HCH检出率为 10 0 % ,而其它类型农药只有很低的检出率 ,这与我国有机氯农药使用的历史情况相吻合 .随着亲鸟年龄增加 ,卵中 β HCH残留量有所提高 ,p ,p′ DDE残留量似有先升后稍降的趋势 .统计结果表明 :各年龄组有机氯残留量差异不明显 ,因此在用夜鹭卵作有机氯污染的生物指示时可以不考虑年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有机氯 农药污染 生物指示 年龄差异 生物监测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夜鹭种群微卫星变异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常青 曹发华 +2 位作者 朱立峰 张保卫 周开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7-663,共7页
利用微卫星位点对长江下游地区夜鹭3个地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Ah526位点外,其他7个位点在夜鹭种群中均为高度多态。在3个地方种群中,6个微卫星位点中经Bonferroni校正后南京大校场种群和芜湖四... 利用微卫星位点对长江下游地区夜鹭3个地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Ah526位点外,其他7个位点在夜鹭种群中均为高度多态。在3个地方种群中,6个微卫星位点中经Bonferroni校正后南京大校场种群和芜湖四褐山种群中分别有2个及3个位点显示杂合不足,显著偏离了哈迪-温伯平衡,这可能与夜鹭繁殖后个体的扩散能力较强及长江下游地区夜鹭存在着替代型迁徙现象有关。突变-漂移平衡分析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夜鹭种群显著具有杂合过剩的位点,这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夜鹭种群已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近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种群数量曾经下降。地方种群间Fst分析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夜鹭地方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遗传结构,在保护与管理上可以作为同一个保护单元(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哈迪-温伯平衡 瓶颈效应 长江下游地区 微卫星位点 种群结构 地方种群 变异
下载PDF
三种重金属元素在鹭卵中富集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立志 李进华 +6 位作者 尹华宝 苌伟 王翔 刘奇 徐思琦 桂学琴 严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2-1937,共6页
2004年4~6月,采集了合肥地区大蜀山、肥西圆通山、肥东太子山集群繁殖的夜鹭、小白鹭、池鹭和牛背鹭鸟卵及组织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卵壳、内容物及组织中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种鹭卵壳、内容物及组织的绝大多数样品中均... 2004年4~6月,采集了合肥地区大蜀山、肥西圆通山、肥东太子山集群繁殖的夜鹭、小白鹭、池鹭和牛背鹭鸟卵及组织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卵壳、内容物及组织中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种鹭卵壳、内容物及组织的绝大多数样品中均检出相当高水平的Cd、Pb和Cr残留量,且卵壳和骨骼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场所,表明通过卵壳可以排出体内部分重金属污染物.卵壳中重金属显著高于卵内容物,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Cr>Pb>Cd,4种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极其显著,Cr残留水平的种间波动幅度最大,池鹭卵壳中的最高,牛背鹭的最低;Pb的种间波动幅度相对较小,Cd的种间波动幅度最小;而卵内容物中3种重金属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Cr残留量种间波动幅度最大,池鹭卵内容物中,Cr含量最高,牛背鹭卵内容物中没有检出;Pb的种间波动幅度相对较小,Cd的种间波动幅度最小.由于鹭的卵壳取样容易,可用作重金属污染物的指示物,监测和评价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小白鹭 池鹭牛 背鹭 重金属 生物监测 生物指示物
下载PDF
夜鹭卵中几种多氯联苯(PCBs)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21
12
作者 龚钟明 董元华 安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分析了江苏无锡鼋头渚和江西共青城夜鹭卵中多氯联苯同系物的残留状况.无锡地区样品中检出6种PCB同系物-28,52,101, 138,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138,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85%以上;共青城样品中只检出3种PCB同系物-52,153,180-,... 分析了江苏无锡鼋头渚和江西共青城夜鹭卵中多氯联苯同系物的残留状况.无锡地区样品中检出6种PCB同系物-28,52,101, 138,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138,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85%以上;共青城样品中只检出3种PCB同系物-52,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和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95%以上.可见生物样品中高氯取代的PCBs更容易富集.无锡地区样品中PCBs的残留水平比共青城样品高,其中PCB180的残留量差异显著-P=0.003<0.01-.无锡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共青城可能是导致两地间样品差异的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对夜鹭卵中PCBs的残留量来监测区域环境中PCBs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卵 多氯联苯 生物富集 残留特征 环境监测
下载PDF
虎斑夜鳽分布与亚群态势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芬奇 周放 +11 位作者 杨晓君 杨岚 邓学建 胡鸿兴 林剑声 江航东 林植 李立 朱开明 Bjrn Anderson 张浩辉 董江天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2-813,共12页
本世纪以来对虎斑夜鳽分布地点的新发现,表明该种从滨海到内陆漫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向北渗透直逼东洋界北限秦岭-淮河一线;作者据此将各地的虎斑夜鳽初划为11个亚群,提出目前该种存有3个相对健康而稳定的亚群,即黄山-天目山亚... 本世纪以来对虎斑夜鳽分布地点的新发现,表明该种从滨海到内陆漫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向北渗透直逼东洋界北限秦岭-淮河一线;作者据此将各地的虎斑夜鳽初划为11个亚群,提出目前该种存有3个相对健康而稳定的亚群,即黄山-天目山亚群、南岭亚群和广西亚群,且每个亚群的分布范围均至少不会小于5000km2,其中以黄山-天目山亚群的记录由历史至现今相对最为长久而完整,进而提出今后在上述诸亚群范围之外还会有新的发现。文中指出,尽管近期对虎斑夜分布状况有了新认识,目前仍可视该种的受胁等级为濒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夜鳽 分布 亚群态势
下载PDF
太湖地区夜鹭配对年龄及繁殖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迎梅 赵东芹 +3 位作者 阮禄章 董元华 王辉 FASOLA M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了解夜鹭同龄配对及其与窝卵数、窝雏数、雏鸟成活率的关系 ,2 0 0 1年 4~ 6月对无锡太湖地区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的年龄配对及其繁殖作了观察。在方便观察的 2 0 6个样巢中 ,二龄 (2Y)、三龄(3Y)鸟参与配对繁殖的达 35 4 ... 为了解夜鹭同龄配对及其与窝卵数、窝雏数、雏鸟成活率的关系 ,2 0 0 1年 4~ 6月对无锡太湖地区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的年龄配对及其繁殖作了观察。在方便观察的 2 0 6个样巢中 ,二龄 (2Y)、三龄(3Y)鸟参与配对繁殖的达 35 4 % :亲鸟“2Y +4Y+ ”的 2对 ,“2Y +2Y”的 39对 ,“3Y +3Y”的 34对。“4Y++4Y+ ”的 131对 (含 6对弃巢鸟 )。在 2 0 0个成功育雏的巢中 ,不同年龄亲鸟所产卵的体积和窝卵数无差异 ,但卵重、窝雏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夜鹭 配对年龄 繁殖效果 选龄配对
下载PDF
紫蓬山区三种鹭雏鸟的食物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立志 宋榆钧 马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8,共3页
The food habits of three nestling herons in Zipeng Mountains, Fe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from April to July in 1996 were report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food habits, food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were compared. The ... The food habits of three nestling herons in Zipeng Mountains, Fe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from April to July in 1996 were report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food habits, food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were compared. The nestlings of Chinese pond heron were fed with fish and insects, those of little egret were given with fish and shrimps, however, those of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were brought up with fish and amphibians. Of the diets of the three species, nestling Chinese posnd heron had the widest one, nestling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had the narrowest one. Nestling Chinese pond heron had the highest preference to insects, but nestling little egret and nestling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had the highest preference to fish. Similarity of food between nestling little egret and nestling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was the highest, but was the lowest between Chinese pond heron and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Study on the food habits was important for us to manage herons and preserve bio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鹭 白鹭 夜鹭 雏鸟 食性 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鼋头渚不同年龄夜鹭卵中多氯联苯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琼 董元华 +2 位作者 王辉 Fasola Mauro Ruiz Xavier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 2龄、3龄和 4龄夜鹭所产卵中 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残留状况的研究 ,发现所有样品中均检出多氯联苯 ,残留量最高的为PCB118,PCB87,PCB10 1和PCB153 ,占PCBs残留量的 75 %~ 85 % .含 5~ 6个氯原子的同...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 2龄、3龄和 4龄夜鹭所产卵中 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残留状况的研究 ,发现所有样品中均检出多氯联苯 ,残留量最高的为PCB118,PCB87,PCB10 1和PCB153 ,占PCBs残留量的 75 %~ 85 % .含 5~ 6个氯原子的同系物在夜鹭卵中的PCBs残留量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同系物 .同时 ,多氯联苯残留量随亲鸟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 .4龄卵样分别比 3龄、2龄卵样中PCBs残留量高出 4 7 5 %和 6 0 9% .统计处理结果表明 :多氯联苯残留总量与亲鸟年龄呈正相关 ( p =0 0 5 ) .PCBs总量与亲鸟年龄呈正相关 ( p =0 0 5 ) .与欧美日等国家同类研究结果中PCB153 残留量最高的情况略有不同 ,本研究在夜鹭卵中发现残留量最高的是PCB118,占PCBs残留总量的 30 %左右 ,PCB153 含量仅为PCBs残留总量的 17%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示 夜鹭卵 亲鸟年龄 多氯联苯
下载PDF
郑州地区夜鹭的求偶行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林 成庆利 +2 位作者 李长看 张丽琴 杜秀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6,共6页
2003年及2004年3~6月在河南郑州市区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月中旬至5月底雄性夜鹭表现出占区及固定的仪式化求偶行为,主要包括伸展炫耀、扬举炫耀、炫耀羽毛和配偶形成后的相互爱抚4个方... 2003年及2004年3~6月在河南郑州市区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月中旬至5月底雄性夜鹭表现出占区及固定的仪式化求偶行为,主要包括伸展炫耀、扬举炫耀、炫耀羽毛和配偶形成后的相互爱抚4个方面,其中前两种行为是夜鹭主要的求偶行为。在营巢地.求偶行为从早上日出之前夜鹭觅食归来开始,一直持续至日落前后。夜鹭的配偶选择包括雄性之间对巢区的竞争、雄鹭与雌鹭的相互选择等一系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求偶行为 配偶选择 郑州
下载PDF
夜鹭种群越冬生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天厚 钱国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198 3- 12~ 1984- 0 5对聚集在上海西郊的 15 0 0只越冬夜鹭进行研究 ,又在 1998~ 1999年的相应月份进行了复查和研究。研究结果 :①夜鹭越冬种群在 12~ 1月达到高峰 ,数量为 (15 31± 2 75 )只 ;幼 /成比为 1 73∶1± 0 0... 198 3- 12~ 1984- 0 5对聚集在上海西郊的 15 0 0只越冬夜鹭进行研究 ,又在 1998~ 1999年的相应月份进行了复查和研究。研究结果 :①夜鹭越冬种群在 12~ 1月达到高峰 ,数量为 (15 31± 2 75 )只 ;幼 /成比为 1 73∶1± 0 0 35。 3月中旬 ,夜鹭成鸟开始迁离越冬区 ,至 4月初绝大部分已迁飞 ;而幼鸟是在 4月中旬开始迁离本地。②光照强度是控制夜鹭活动的主要因子。夜鹭在黄昏 4 3~ 0 48lx时飞离栖息地 ,在黎明前 0 2lx时返回。随着夜长日短 ,夜鹭有提前集群飞离、延迟返回的倾向。③夜鹭在越冬数量高峰期的种群分布为均匀分布 ,在数量下降的迁徙期为集群分布 ,这与栖息地的环境容量和夜鹭集群方式有关 ;研究表明 ,夜鹭很可能以家族的形式将栖息点固定下来。④风是影响夜鹭栖息点分布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越冬 生态 上海 种群
下载PDF
笼养海南鳽的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丽江 周放 +2 位作者 安树强 袁朝原 梁无恨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37,共5页
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对海南[开鸟]进行驯养的基础上,采用全部事件取样法研究了笼养海南[开鸟]的活动时间分配。结果表明:笼养海南[开鸟]一天中除静栖和静立外,其余各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在白天极少,而在晨(5:00~7:00am)、昏... 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对海南[开鸟]进行驯养的基础上,采用全部事件取样法研究了笼养海南[开鸟]的活动时间分配。结果表明:笼养海南[开鸟]一天中除静栖和静立外,其余各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在白天极少,而在晨(5:00~7:00am)、昏(19:00~21:00pm)和午夜(23:00~1:00am)较大,呈明显的日活动节律;节律变化与季节有关;海南[开鸟]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比例依次为静栖82.48%、静立8.64%、运动5.36%、取食1.97%、身体护理1.30%、其它0.25%。其时间分配不受季节(春、秋、冬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开鸟] 笼养 时间分配 鸟类
下载PDF
夜鹭幼鸟繁殖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钱国桢 王天厚 +1 位作者 张词祖 许建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6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引言自1923年Groos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成鸟幼鸟进行系统测定以来,鸟类学家都以该鸟的羽色作为区分成幼鸟的形态标志的典型(郑作新,1973)。关于夜鹭成鸟繁殖生态学研究,几十年来不断有所报道,如Teal(1965)和Raymond(1982)... 引言自1923年Groos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成鸟幼鸟进行系统测定以来,鸟类学家都以该鸟的羽色作为区分成幼鸟的形态标志的典型(郑作新,1973)。关于夜鹭成鸟繁殖生态学研究,几十年来不断有所报道,如Teal(1965)和Raymond(1982)研究夜鹭繁殖习性和繁殖率后,指出风暴和兽类干扰,是夜鹭繁殖失败的主要因素,Hafner(1980)还对夜鹭繁殖期的领域性和生态位作了讨论,但是,有关夜鹭幼鸟繁殖记录极少。1942年Noble和Wurm成功地观察到在人工监察环境中该种幼鸟的繁殖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幼鸟 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