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rcardiaamarae菌体对水相中Pb^(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一民 周东琴 魏德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78-981,共4页
研究了Norcardiaamarae菌体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溶液中的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Norcardiaamarae菌体对Pb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5min以内就达到吸附平衡;在pH为3 0~6 0内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温度对该吸附过程影响不大,室温... 研究了Norcardiaamarae菌体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溶液中的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Norcardiaamarae菌体对Pb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5min以内就达到吸附平衡;在pH为3 0~6 0内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温度对该吸附过程影响不大,室温下操作即可;Norcardiaamarae菌体尤其对质量浓度较低的Pb2+吸附效果最佳,对质量浓度为414mg/L以下的Pb2+溶液,采用Norcardiaamarae菌体对Pb2+进行生物吸附,Pb2+的去除率可达92 5%;若采用Norcardiaamarae菌体进行二次吸附,Pb2+的去除率可接近1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细胞壁上的COOH和RCONH2基团可能与Pb2+的生物吸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rdia amarae菌 生物吸附 PB2+ SE业废水 环境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Norcardia Amarae菌吸附Hg^(2+)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德洲 朱一民 周东琴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03-906,共4页
研究了Norcardiaamarae菌体对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吸附特性,并测定了菌体的ξ电位 pH曲线及其等电点数据·结果表明,Norcardiaamarae菌体对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该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2min以内就达到吸附平衡;在较宽的pH值... 研究了Norcardiaamarae菌体对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吸附特性,并测定了菌体的ξ电位 pH曲线及其等电点数据·结果表明,Norcardiaamarae菌体对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该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2min以内就达到吸附平衡;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4 0~12 0),Norcardiaamarae菌体对Hg2+去除率均达96%以上,在pH>12 0时溶液开始产生Hg(OH)2,此时Hg2+去除率反映的不仅是生物吸附的效果,而且是沉淀与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吸附温度为23℃时,Hg2+去除率最高;用该菌吸附质量浓度为400mg/L的Hg2+溶液,Hg2+的去除率可达97%·经实验测定,Norcardiaamarae菌体的等电点为pH=2 1,静电吸附是该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rdia amarae菌 生物吸附 HG^2+ ξ电位 工业废水
下载PDF
极端条件驯化法提高腈水合酶产生菌的丙烯酰胺耐受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铭 李春 +2 位作者 黄晔 高毅 曹竹安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为了提高产腈水合酶的菌体Nocardia sp.对催化产物丙烯酰胺的耐受性,利用极端条件改造了现有的丙烯酰胺生产菌株RS,通过向发酵液间歇加入丙烯腈催化生成丙烯酰胺,为菌体制造出一个极端环境,使菌体在生长催化过程中逐渐适应高浓度丙烯酰... 为了提高产腈水合酶的菌体Nocardia sp.对催化产物丙烯酰胺的耐受性,利用极端条件改造了现有的丙烯酰胺生产菌株RS,通过向发酵液间歇加入丙烯腈催化生成丙烯酰胺,为菌体制造出一个极端环境,使菌体在生长催化过程中逐渐适应高浓度丙烯酰胺,强化其丙烯酰胺耐受性,驯化得到了RS-1菌株.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菌体存活率、比死亡速率和腈水合酶活性随丙烯酰胺浓度的变化.在不同的丙烯酰胺初始浓度(0~400g/L)下比较了两菌株的丙烯酰胺耐受性,RS-1菌体催化丙烯腈水合的速率都大于RS菌体,平均提高30.8%;而且RS-1菌株的胞内腈水合酶也具有较好的丙烯酰胺耐受性.在相同的水合条件下,RS-1菌株催化所得的丙烯酰胺终浓度和丙烯腈转化率分别为587.1g/L和99.97%,都明显优于RS菌株的水合结果.在进一步的水合实验中,RS-1菌株催化所得的丙烯酰胺终浓度达到了641.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合酶 丙烯酰胺耐受性 极端条件驯化 norcardia sp.
下载PDF
紫外诱变获得耐高浓度丙烯腈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晓君 朱婷婷 +4 位作者 秦智 蒋忠平 魏金芝 张艳 薛滨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76-1378,1393,共4页
为获得耐高浓度丙烯腈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对珊瑚诺卡氏菌进行诱变,并将诱变后生长情况较好的突变株在含一定浓度丙烯腈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紫外灯功率为20 W,照射距离为10 cm的条件下,诱变时间为3 m in和4 m in,致死率均大于9... 为获得耐高浓度丙烯腈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对珊瑚诺卡氏菌进行诱变,并将诱变后生长情况较好的突变株在含一定浓度丙烯腈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紫外灯功率为20 W,照射距离为10 cm的条件下,诱变时间为3 m in和4 m in,致死率均大于90%;而诱变时间为5 m in,致死率为100%.诱变之后,从含低浓度丙烯腈的的培养基中,筛选出了9株有利突变的菌株.通过在含高浓度丙烯腈的培养基中复筛得到2株耐5.82%丙烯腈的突变株,其诱变时间为4 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诺卡氏菌 紫外诱变 丙烯腈
下载PDF
双向复合磁场在诱变育种中增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生玉 卫军 +1 位作者 刘宇鹏 沈永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2-86,共5页
Norcardiasp HD961 1经双向复合磁场 +UV复合诱变处理 ,与单纯UV处理的结果相比 ,其诱变致死率和营养缺陷型突变率均有明显提高 ,并且经双向复合磁场 +UV复合诱变处理所筛选出的菌株酶活比单纯UV处理的对照菌株平均酶活相对提高 1 7 2 %。
关键词 双向复合磁场处理 诺卡氏菌 紫外线
下载PDF
抗稻瘟病菌株—诺卡氏菌A11的诱变育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亚军 张敏 汤志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诺卡氏菌(Norcardiasp.),其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微波(MV)诱变,诱变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中以UV处理120 s时正变率最高,其摇瓶... 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诺卡氏菌(Norcardiasp.),其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微波(MV)诱变,诱变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中以UV处理120 s时正变率最高,其摇瓶复筛试验中,该变异株代谢产物拮抗活性比出发株提高43.4%。MV处理在20 s剂量下提高了32.8%;DES处理在浓度为0.2%时提高了24.8%。经连续传代8次,拮抗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诱变 诺卡氏菌
下载PDF
磁场处理在诺卡氏菌诱变选育中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刘宇鹏 沈永红 +2 位作者 王俊芳 于成德 祁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66-69,共4页
诺卡氏菌HD9611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在磁场条件下进行培养 ,其诱变致死率和营养缺陷型的诱发率均比诱变后在自然条件下培养的要高 ,并且经UV +磁场复合诱变所筛选出的菌株酶活也比单纯紫外线处理的对照菌株平均酶活相对提高了 17 2 %。
关键词 磁场处理 诺卡氏菌 紫外线
下载PDF
诺卡氏菌催化环氧琥珀酸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毛庆静 谭小钉 +1 位作者 蔡水洪 叶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诺卡氏菌经超声波破碎后 ,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性比完整细胞提高 40倍以上 ,表明细胞通透性对酶的表观活性影响很大。用顺式环氧琥珀酸二钠溶液处理诺卡氏菌细胞 ,可使细胞的通透性提高 ,表观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增大 ,转化反应时间缩短... 诺卡氏菌经超声波破碎后 ,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性比完整细胞提高 40倍以上 ,表明细胞通透性对酶的表观活性影响很大。用顺式环氧琥珀酸二钠溶液处理诺卡氏菌细胞 ,可使细胞的通透性提高 ,表观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增大 ,转化反应时间缩短。底物不存在时 ,诺卡氏菌细胞的环氧琥珀酸水解酶在 3 7°C不稳定 ,游离细胞的表观酶活半衰期为 1 9min,破碎细胞酶活仅 1 0 .4min,表明内源蛋白酶是造成破碎细胞环氧琥珀酸水解酶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完整诺卡氏菌细胞于 3 7°C放置后再将细胞破碎 ,环氧琥珀酸水解酶的半衰期为 1 44 min,表明 3 7°C放置后细胞通透性受到较大影响。存在底物时完整诺卡氏菌细胞于 3 7°C放置后表观酶活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氏菌 通透性 环氧琥珀酸水解酶 稳定性 L(+)酒石酸
下载PDF
Engineering metabolic pathways in Amycolatopsis japonicum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ecursor supply for heterologous brasilicardin congeners production 被引量:4
9
作者 Paul N.Schwarz Luisa Roller +2 位作者 Andreas Kulik Wolfgang Wohlleben Evi Stegmann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2018年第1期56-63,共8页
The isoprenoid brasilicardin A is a promising immunosuppressant compound with a unique mode of action,high potency and reduced toxicity compared to today's standard drugs.However,production of brasilicardin has be... The isoprenoid brasilicardin A is a promising immunosuppressant compound with a unique mode of action,high potency and reduced toxicity compared to today's standard drugs.However,production of brasilicardin has been hampered since the producer strain Nocardia terpenica IFM0406 synthesizes brasilicardin in only low amounts and is a biosafety level 2 organism.Previously,we were able to heterologously express the brasilicardin gene cluster in the 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 Amycolatopsis japonicum.Four brasilicardin congeners,intermediates of the BraA biosynthesis,were produced.Since chemical synthesis of the brasilicardin core structure has remained elusive we intended to produce high amounts of the brasilicardin backbone for semi synthesis and derivatization.Therefore,we used a metabolic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increase heterologous production of brasilicardin in A.japonicum.Simultaneous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genes encoding the MVA pathway and expression of diterpenoid specific prenyltransferases were used to increase the provision of the isoprenoid precursor 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and to channel the precursor into the direction of diterpenoid biosynthesis.Both approaches contributed to an elevated heterologous production of the brasilicardin backbone,which can now b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semi synthesis of new brasilicardin congeners with better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rdia terpenica IFM0406 Mevalonate pathway ISOPRENOIDS PRENYLTRANSFERAS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