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太行山区八路军抗战医院旧址调查
1
作者 马晗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各类部队医院为治疗伤病将士和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豫北太行山区是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平甸、大王庙、渔村、孙石窑四所抗战医院遗存的资料与实物显示了该地区抗战医院的基本状况:豫北太... 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各类部队医院为治疗伤病将士和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豫北太行山区是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平甸、大王庙、渔村、孙石窑四所抗战医院遗存的资料与实物显示了该地区抗战医院的基本状况:豫北太行山区抗战医院通常位于主要道路及河流附近;驻地房屋较为简陋,均为临时占用已有建筑,特别是村中原有的公共建筑;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医疗技术人员缺乏,药品与消毒用品奇缺。但抗战医院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为伤病将士及当地群众提供治疗,军民互助,形成了浓浓鱼水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太行山 八路军 抗战医院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钼矿及外围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找矿靶区预测
2
作者 栾卓然 马国玺 +6 位作者 李谦谦 吕凤军 许立风 安跃辉 袁兆宪 王丰翔 汪海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9-1160,共22页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认为赤瓦屋铜钼矿与深部花岗斑岩有关,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矿化特征,形成于早白垩世;研究区环形构造发育,大型环形构造与赤瓦屋岩体及外围隐伏岩体有关,小微型环形构造多数与隐蔽爆破角砾岩或隐伏小岩株有关;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蚀变异常的空间分布吻合程度高,对矿化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提出了4个找矿靶区。【结论】在赤瓦屋岩体内部应把确定隐爆角砾岩体和隐伏花岗斑岩体的空间位置作为找矿工作的重点,以寻找Cu、Mo矿为主;外围应以Cu、Au、Ag多金属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综合找矿信息 靶区预测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 河北省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海东 刘建朝 +4 位作者 王金雅 张苏楠 胡波 王得权 韩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745,共19页
王安镇杂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别形成于129±2.7Ma和128.3±1.9Ma,说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王安镇杂岩体具有高Sr/... 王安镇杂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别形成于129±2.7Ma和128.3±1.9Ma,说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王安镇杂岩体具有高Sr/Y比值(3.63~83.5),和高Sr(373×10-6~821×10-6),及低Y(7.36×10-6~22.21×10-6)、Yb(0.95×10-6~1.27×10-6)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与埃达克岩相似。该杂岩体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6538~0.709484)和明显偏低的εNd(128Ma)值(-18.4^-12.8)。结合太行山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中地幔包体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具有高Sr/Y特征的王安镇杂岩体是在下地壳发生大规模拆沉的基础上,随着软流圈上涌其所携带的热促使加厚基性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之后熔融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了角闪石的结晶分异和岩浆混合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镇杂岩体 太行山北段 埃达克岩 基性下地壳 拆沉作用
下载PDF
华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太行山北部盆地沉积记录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永超 董树文 +2 位作者 施炜 岑敏 李江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5,共11页
太行山北部地区处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交汇处,其侏罗纪—白垩纪叠加盆地发育过程记录了东西向盆地向北东向盆地转化过程,对刻画华北晚中生代陆内变形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行山北部草沟堡盆地和招柏盆地为例,... 太行山北部地区处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交汇处,其侏罗纪—白垩纪叠加盆地发育过程记录了东西向盆地向北东向盆地转化过程,对刻画华北晚中生代陆内变形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行山北部草沟堡盆地和招柏盆地为例,在盆地基本构造格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沉积物物源分析、盆地原型再造等沉积学方法,结合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提出太行山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主要经历四个发展演化阶段,包括中侏罗世晚期近南北向构造挤压与挠曲盆地发育、晚侏罗世近南北向弱伸展作用与壳源火山喷发、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与前陆盆地形成、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与幔源火山作用。构造体制转变本质上是动力学体系的转变,在中晚侏罗世东亚大陆多向汇聚体系之下,太行山北部经历的多期构造叠加和盆地叠置过程折射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部 晚中生代 沉积物物源分析 盆地原型再造 西伯利亚板块 Izanagi板块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钨矿化区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瑞玲 段超 +2 位作者 陈志宽 李伟 张志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1770,共10页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确定赤瓦屋岩体不同岩性的成岩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赤瓦屋岩体有边缘相石英闪长岩、边缘相花岗闪长岩和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及晚期中酸性岩脉,其中铜钨矿化主要发育于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脉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34±1)Ma、(133±1)Ma、(131±2)Ma和(128±1)Ma,表明赤瓦屋岩体不同岩相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4-131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提出太行山北段晚中生代至少存在两期岩浆-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岩体 铜钨矿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成矿时间演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冯钟燕 陈廷礼 赵永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43-349,共7页
晚期岩浆和水热成矿作用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岩浆和水热两类作用之间的过渡成矿作用(上界是岩浆水相的出现,下界是岩浆的水饱和固相线)更是当前研究工作的前缘。富水挥发物相的演化和分离是其中心问题。从实验岩石... 晚期岩浆和水热成矿作用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岩浆和水热两类作用之间的过渡成矿作用(上界是岩浆水相的出现,下界是岩浆的水饱和固相线)更是当前研究工作的前缘。富水挥发物相的演化和分离是其中心问题。从实验岩石学方面探索,从总结地区和矿床成矿时间演化角度归纳分析,都是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基本方法。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强烈,岩体和岩石种类、矿点和矿化类型都很多。这一地区成矿顺序和矿床形成阶段有明显的规律性,反映了深处岩浆挥发物相演化和分离的特点。文章在介绍有关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成矿时间演化的特点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中生代 成矿演化 成矿时间 矿床成矿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中酸性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申志超 侯增谦 +5 位作者 于枫 陈志宽 李秋耘 马国玺 葛峰 王志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9-1420,共12页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髫髻山组火山岩-安山岩精细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135.7±1.3Ma,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133.7±1.1Ma,安山岩形成于138.89±0.9Ma,与...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髫髻山组火山岩-安山岩精细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135.7±1.3Ma,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133.7±1.1Ma,安山岩形成于138.89±0.9Ma,与杂岩体内基性侵入岩(138Ma)具有相似的形成年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εHf(t)值为-21.81^-16.09,相应tDMC为2.2~2.6Ga;二长花岗εHf(t)值为-20.50^-16.31,相应tDMC为2.2~2.5Ga,与杂岩体内基性岩体具有极为相似的Hf同位素特征εHf(t)=-22.8^-15.3。杂岩体中酸性岩类岩石成因可解释为:富集地幔(EMI)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遭受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以及之后的分离结晶作用对形成王安镇杂岩体中酸性岩类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华北克拉通内部其他地区相同,晚侏罗-早白垩世北太行地区处于软流圈上涌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镇杂岩体 SHRIMP U-PB定年 HF同位素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中新生代断层岩的显微构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桂华 温长顺 +1 位作者 胡玲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太行山北段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武陵山构造带中段的典型构造区 ,区内 2条主断裂 (紫荆关断裂和乌龙沟断裂 )组成的断裂带发育中、新生代的碎裂岩系列断层岩。通过对断裂带内不同岩性原岩区的断层岩进行详细的显微构造研究 ,分析了 3种... 太行山北段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武陵山构造带中段的典型构造区 ,区内 2条主断裂 (紫荆关断裂和乌龙沟断裂 )组成的断裂带发育中、新生代的碎裂岩系列断层岩。通过对断裂带内不同岩性原岩区的断层岩进行详细的显微构造研究 ,分析了 3种主要变形强度类型的断层岩 (碎裂化岩石或构造角砾岩、初碎裂岩、碎裂岩 )的区域分布、显微结构以及微观变形机制 ,鉴定出断层岩中的 3期构造变形叠加 ,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了区内中、新生代断层岩反映的 3期主要构造运动及其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紫荆关断裂带 碎裂岩系列断层岩 显微构造 变形叠加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金龙洞岩溶泉水化学及同位素动态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琳 李伟 +3 位作者 刘元晴 宋绵 邓启军 郑一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60,181,共13页
以太行山北段金龙洞岩溶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离子比值及饱和指数等方法,分析泉水水化学和同位素动态特征、水中主要离子来源及演化、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等内容。结果显示:(1)金龙洞泉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泉流量对其响应程度高,... 以太行山北段金龙洞岩溶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离子比值及饱和指数等方法,分析泉水水化学和同位素动态特征、水中主要离子来源及演化、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等内容。结果显示:(1)金龙洞泉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泉流量对其响应程度高,泉流量较小时,水中主要离子含量相对高,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型,泉流量大时,水中离子含量低,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HCO_(3)·SO_(4)-Ca型,泉流量增加引起的稀释作用对离子含量影响明显;(2)控制泉水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为溶滤作用和稀释作用,且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SO_(4)^(2-)、Na^(+)、K^(+)、Sr主要来源于安山岩中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的风化溶解,NO^(-)_(3)则来源于人类活动;(3)降水集中期,泉水主要由灰岩区孔洞裂隙水进行补给,补给路径短,降水较小期,则由海拔相对较高的火山岩分化裂隙水进行补给,径流路径较长;(4)氢氧稳定同位素动态特征表明:水中D、18O含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和入渗过程中的蒸发及地表水混入影响,且不同季节和时期泉水主要补给来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岩溶泉 水化学动态 同位素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砂页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生升 林伟 +4 位作者 刘宏哲 张璐 周新鹏 尹道瑾 张双奎 《华北地质》 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
太行山北段发育大量寒武系馒头组紫红色岩系,但一直未有砂页岩型铜矿的报道。本次在山西省广灵县上麻地沟一带发现砂页岩型铜矿,赋存在寒武系馒头组上部灰绿色页岩中,经探槽揭露,出露厚度一般为0.21~0.65m,品位变化为0.11%~0.58%。含矿... 太行山北段发育大量寒武系馒头组紫红色岩系,但一直未有砂页岩型铜矿的报道。本次在山西省广灵县上麻地沟一带发现砂页岩型铜矿,赋存在寒武系馒头组上部灰绿色页岩中,经探槽揭露,出露厚度一般为0.21~0.65m,品位变化为0.11%~0.58%。含矿层分布面积可能超17 000 km;。广泛发育的含矿层,和相对稳定的厚度、品位、矿化层位,暗示本区砂页岩型铜矿为沉积成岩时形成。灰绿色含铜页岩因富含有机质和Fe;为还原层,可作为地球化学障使含矿热液发生沉淀富集,同时岩浆热液也可以萃取原矿化层中的铜使其进一步富集,这为本区已知岩浆热液矿床找矿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页岩型铜矿 太行山北段 馒头组 矿床成因
下载PDF
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彦兰 佟艳 樊良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通过对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现状进行调研,根据生境及植被特征,应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提出了该区6大植被恢复模式,即水土保持林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封山育林模式,公路两旁植被恢复模式,自然保护区模式,防火林带模式。从地带性植物群... 通过对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现状进行调研,根据生境及植被特征,应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提出了该区6大植被恢复模式,即水土保持林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封山育林模式,公路两旁植被恢复模式,自然保护区模式,防火林带模式。从地带性植物群落、防火减灾、景观生态、最优分布位置等角度,研究了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结果对豫北太行山乃至整个太行山区的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太行山 低山丘陵区 植被恢复 构建模式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下的豫北山地民居景观分析——以河南省林县石板岩民居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萍 吕红医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特殊的峡谷地形地貌、特色的石板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构成了豫北山地聚落特有的魅力景观。该文从河南林县石板岩村落独特的地域景观入手,详细分析豫北山地聚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景观等方面蕴含着生态思想。并进而提出山地聚... 特殊的峡谷地形地貌、特色的石板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构成了豫北山地聚落特有的魅力景观。该文从河南林县石板岩村落独特的地域景观入手,详细分析豫北山地聚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景观等方面蕴含着生态思想。并进而提出山地聚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应是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和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山地 石板岩民居 地域景观 生态观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大军 《贵金属地质》 1997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有3个金属元素富集带:1.中心(铜)钼矿带,形成斑岩型矿床;2.过渡带铁-铜、银-铜、铁和锌成矿带,形成矽卡岩型矿床;3.外带铅-锌-银带,形成脉状矿床.这种分带出现于多个矿区,但不同矿区显示出独...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有3个金属元素富集带:1.中心(铜)钼矿带,形成斑岩型矿床;2.过渡带铁-铜、银-铜、铁和锌成矿带,形成矽卡岩型矿床;3.外带铅-锌-银带,形成脉状矿床.这种分带出现于多个矿区,但不同矿区显示出独特变化.一般以其中一个矿带最发育,其它两矿带次之,但有时也有两矿带相对发育.围绕花岗岩的金属元素区域分布,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及H、O和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浆热液与冷的大气降水(含少量源于围岩的CO2和H2S)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以解释金属元素沉淀及时空分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 矿化分带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基超镁铁质岩中角闪石成因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翟媛媛 谢锦程 董国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中发育有基性-超基性岩体.本文以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基中的窑沟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成因意义.结果表明,窑沟岩体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的角闪石属...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中发育有基性-超基性岩体.本文以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基中的窑沟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成因意义.结果表明,窑沟岩体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的角闪石属于岩浆成因,并且角闪石环带发育,核部呈棕色,边缘为绿色,两者具有共同的特征,其(Ca+ Na)B≥1.00,NaB< 0.50,均属于钙质角闪石.它们的Si/(Si+ Ti+ A1)值的范围为0.7042~0.788 5,属幔源角闪石.Na、K、Ti、Al和Fe^3+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棕色部分为镁绿钙闪石,绿色部分为镁绿钙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以及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角闪石的环带特征反映出同一期岩浆结晶的不同阶段,体现出压力和温度等生成条件的变化.角闪石环带中核部的镁绿钙闪石结晶时温度和压力较高,深度较大,属于下地壳环境;而边缘角闪石在较低压地壳环境生成.角闪石所体现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且在燕山运动前期的晚三叠世开始集聚,先其周围的中酸性岩体侵位,暗示在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就已发生部分熔融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质岩 角闪石环带 构造意义 太行北段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晚太古宙变质杂岩伸展变形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先梅 刘树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7-455,共9页
太行山北段太古宙的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阜平片麻杂岩、南营片麻岩和湾子层状岩系。阜平片麻杂岩和湾子层状岩系之间发育一条大规模低角度伸展变形带,沿该变形带南营片麻岩侵位。主变形带内部岩石发生强烈片理化,发育A型褶皱、鞘褶... 太行山北段太古宙的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阜平片麻杂岩、南营片麻岩和湾子层状岩系。阜平片麻杂岩和湾子层状岩系之间发育一条大规模低角度伸展变形带,沿该变形带南营片麻岩侵位。主变形带内部岩石发生强烈片理化,发育A型褶皱、鞘褶皱和眼球状岩块构造等韧性变形构造。其中矿物拉伸线理近EW向,剪切标志指示上盘(湾子岩系)向西,下盘(阜平片麻杂岩)向东的运动学特征。下盘发育平行于主变形带的小型韧性剪切带,上盘发育一系列铲形脆韧性断裂系。上、下两盘的PTt轨迹均为顺时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伸展变形带 PTT轨迹 变质岩
下载PDF
河北涞源大湾锌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林 张志远 +6 位作者 王志敏 丁照月 李天琦 卢鸿鹏 安跃辉 胡华斌 谢桂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4-1229,共16页
大湾斑岩-矽卡岩型锌钼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成矿带中,是该段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五台群板峪口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主要赋矿围岩,锌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内及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对大湾矿床内2件赋矿流纹斑岩进行LA-ICP-MS锆... 大湾斑岩-矽卡岩型锌钼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成矿带中,是该段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五台群板峪口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主要赋矿围岩,锌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内及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对大湾矿床内2件赋矿流纹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7.1±0.9)Ma(MSWD=0.56,n=24)和(136.8±1.2)Ma(MSWD=0.40,n=22);对矿区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定年,得到加权平均年龄为(136.5±1.0)Ma,等时线年龄为(136.1±2.3)Ma,在误差范围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显示大湾锌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大湾矿床中辉钼矿的w(Re)为5.816~16.484μg/g,反映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区内流纹斑岩和蚀变体系为进一步找矿勘查的有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测年 流纹斑岩 大湾锌钼矿床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河北省涞源县龙门斑岩型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远 王志敏 +4 位作者 丁照月 王文浩 陈志宽 安跃辉 谢桂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18,共16页
龙门钼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近些年探明的一个大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以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区内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薄膜状、细脉状,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 龙门钼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近些年探明的一个大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以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区内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薄膜状、细脉状,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类似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蚀变特征。文章对龙门钼矿床的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闪长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8.1±0.6)Ma(MSWD=0.6,n=21),花岗斑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7.0±0.7)Ma(MSWD=1.03,n=17),结合地质特征,显示花岗斑岩晚于闪长岩形成。对主要矿石类型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36.5±1.5)Ma,与赋矿的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相一致,二者应为同一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龙门钼矿床辉钼矿样品的w(Re)为13.1×10^(-6)~59.3×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龙门矿区及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的隐爆角砾岩体是下一步找矿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测年 斑岩钼矿床 龙门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世界遗产潜力区的地质学突出普遍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盟楠 李江海 章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1期52-60,共9页
太行山北段保留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其进行地质学突出普遍价值的探讨对后续申遗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IS等空间分析工具,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将太行山北段地质遗迹概括为地质构造、地层、地貌三大类,其突出普遍价值主要集中在地质构造... 太行山北段保留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其进行地质学突出普遍价值的探讨对后续申遗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IS等空间分析工具,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将太行山北段地质遗迹概括为地质构造、地层、地貌三大类,其突出普遍价值主要集中在地质构造和地层方面,地貌景观则贡献了美学观赏价值。此外,与世界上其他山脉遗产地对比,太行山北段作为发育于古老克拉通内部的宏伟山脉连续记录了25亿年以上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全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及美学价值。同时,研究区在要素、范围、价值上是完整的,受到中国相关法律的严格保护,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及进一步教育及旅游开发利用等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地质遗迹 地质构造 资源评估 世界自然遗产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苇家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帅 牛树银 +4 位作者 孙爱群 王雨豪 王敏 赵亚娟 陈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32-38,共7页
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 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是区域导岩导矿构造,本区骆驼鞍花岗岩株的侵位活动进一步沟通了深部矿源,使得期后含矿热液沿着早期NW向辉绿岩脉与围岩之间形成构造薄弱带向上迁移,并在辉绿岩顶底板附近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地质特征 深部矿源 苇家峪金矿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河北阜平县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对找矿的指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远 王文浩 +4 位作者 丁照月 安跃辉 王志敏 陈志宽 谢桂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2-1529,共8页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床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29.1~130.6 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9.7±0.7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28.7±4.4 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赤瓦屋钼铜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为25.9×10^(-6)~37.1×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认为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在134~124 Ma存在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斑岩铜矿型钼铜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斑岩钼铜矿床 成岩成矿时代 赤瓦屋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