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OFLX方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秀珍 孙永娟 石俊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90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随机分为 3组。A组应用普通化疗方案 2HL2 ZS/ 4HL2 ;B组在A组方案上加大剂量激素递减 ;C组应用B组方案 ,强化期加用OFLX进行治疗。观察 6月 ,分析 3组疗效。结果 患者...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90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随机分为 3组。A组应用普通化疗方案 2HL2 ZS/ 4HL2 ;B组在A组方案上加大剂量激素递减 ;C组应用B组方案 ,强化期加用OFLX进行治疗。观察 6月 ,分析 3组疗效。结果 患者症状方面、胸水吸收均有显著性差异 ,C组和B组在减轻胸膜粘连上均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结核治疗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 ,加用激素、积极抽液是关键 ,加用OFLX可加速胸液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lx方案 治疗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大剂量激素 递减疗法
下载PDF
新氟喹诺酮抗菌药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思平 鲁映青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8-32,39,共6页
现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环丙沙星(ciporfloxacin,CPFX),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明显的疗效,尤其以CPFX和OFLX更为突出。但是,这些药物对于某些病原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 现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环丙沙星(ciporfloxacin,CPFX),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明显的疗效,尤其以CPFX和OFLX更为突出。但是,这些药物对于某些病原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绿脓杆菌和脆弱杆菌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X 氟喹诺酮抗菌药 oflx 氟哇诺酮类药物 肺炎球菌 抗菌活性 NFLX 革兰阳性球菌 绿脓杆菌 AGENT
下载PDF
1126株结核分支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趋势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玉玲 高三友 闫国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了解住院结核病人常用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根据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我院1999年至2002年的涂阳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用比例法做INH、SM、RFP、EMB、TH1321、PAS、... 目的:了解住院结核病人常用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根据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我院1999年至2002年的涂阳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用比例法做INH、SM、RFP、EMB、TH1321、PAS、AMK、KM、OFLX、CPM 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入选涂阳病人1 250例,其中培养阳性1 126例,培养阴性108例,污染6例,耐药菌株858例,总耐药率69 .4%,初始耐药率为65. 2%,获得性耐药率为82 8%,耐多药率为45. 5%。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有差异。耐药性流行趋势为初复治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流行水平有上升趋势,建立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获得了我院耐药性水平资料,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抗结核药物 趋势研究 住院结核病人 获得性耐药率 药敏试验 上升趋势 2002年 1999年 耐药性 WHO 耐药趋势 研究对象 涂阳病例 oflx 涂阳病人 耐药菌株 初始耐药 耐多药率 流行趋势 流行水平 监测系统 比例法 INH 培养 RFP EMB PAS AMK 指导性 临床
下载PDF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氧氟沙星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素梅 杜永康 李耀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915-915,共1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测定 oflx 交流示波极谱 滴定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金瑞祥 张贵珠 +2 位作者 冯喜增 何锡文 史慧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BSA与NFLX及OFLX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Frster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能量给体-受体间的距离.根据荧光猝灭光谱绘制了猝灭曲线,确定其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用Lineweaver-Burk双倒... 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BSA与NFLX及OFLX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Frster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能量给体-受体间的距离.根据荧光猝灭光谱绘制了猝灭曲线,确定其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测定了NFLX-BSA和OFLX-BSA络合物的离解常数,并详细研究了10种阳离子、4种阴离子与药物对BSA竞争结合的影响,推测了药物与蛋白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峰 姜素椿 +1 位作者 罗进华 赵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以乳酸环丙沙星(CPLX)注射液和氧氟沙星(OFLX)注射液随机分组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40例及42例,并以注射用头孢噻肟钠(CTX)治疗49例作对照。三组平均年龄、体重、疗程及病情程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病种... 以乳酸环丙沙星(CPLX)注射液和氧氟沙星(OFLX)注射液随机分组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40例及42例,并以注射用头孢噻肟钠(CTX)治疗49例作对照。三组平均年龄、体重、疗程及病情程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病种分布以消化道感染最多,共81例,占总数的61.8%。三组131例病人细菌阳性率为94.7%。一疗程CPLX组、OFLX组、CTX组治愈率分别为87.2%、83.3%、71.4%,有效率分别为87.2%、97.6%、8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2%、97.4%、89.8%。三组治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率比较P<0.05。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示CPLX对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的MIC卯均为0.12μg/ml,OFLX则均为0.25μg/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分别为15.0%、9.5%、12.2%(PLX组和OFLX组主要是静脉炎。本文结果表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治疗多种细菌所致中、重度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注射液 氧氟沙星 头孢噻肟钠 疗效
下载PDF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对绿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晓晗 万甜 +2 位作者 程文 王敏 任杰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是目前自然水体中含量较高的两类抗生素,研究其对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意义重大。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绿藻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定量分析3种...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是目前自然水体中含量较高的两类抗生素,研究其对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意义重大。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绿藻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单一及联合作用下对绿藻生长的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单一及联合抗生素对淡水绿藻均表现为"低促高抑",抗生素浓度≤5μg/mL促进藻类的生长,>5μg/mL抑制藻类的生长;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7.96、6.58、8.19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20、7.20、9.89μg/mL;OFLX+SMM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8.28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5.71μg/mL;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10.23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7.40μg/mL。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OFLX和联合抗生素对斜生栅藻敏感,SMM、SMZ对普通小球藻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普通小球藻 斜生栅藻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 磺胺间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基密啶 水环境
下载PDF
氧氟沙星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庆琴 姚如心 +3 位作者 双少敏 杜黎明 黄辉胜 郭志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采用BF3-CH3OH为衍生化试剂,壬烷作内标,建立了氧氟沙星的气相色谱分析法。氧氟沙星在其质量浓度为1.0~250.0mg/L时,药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和药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10μg/L。该法已成功用于... 采用BF3-CH3OH为衍生化试剂,壬烷作内标,建立了氧氟沙星的气相色谱分析法。氧氟沙星在其质量浓度为1.0~250.0mg/L时,药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和药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10μg/L。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与体液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三氟化硼 氧氟沙星 尿 血浆
下载PDF
旋光法研究β-环糊精与氧氟沙星的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其平 王南平 +1 位作者 孟小金 徐斐斐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22-24,58,共4页
用旋光法时一系列不同摩尔配比的β-环糊精/氧氟沙星的中性水溶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和氧氟沙星可以形成多种包合比的包合物,主要有1:2、1:1和2:1的包合物,包会物的存在形式与溶液中β-环糊精/氧氟沙星的摩尔配比有关,溶液中β... 用旋光法时一系列不同摩尔配比的β-环糊精/氧氟沙星的中性水溶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和氧氟沙星可以形成多种包合比的包合物,主要有1:2、1:1和2:1的包合物,包会物的存在形式与溶液中β-环糊精/氧氟沙星的摩尔配比有关,溶液中β-环糊精/氧氟沙星的摩尔配比在1:1~2.5:1范围内形成的包合物以1:1包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Β-环糊精 旋光法 包合
下载PDF
荧光层析法研究由胶束溶液分离出的两种抗菌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淑萍 郭喜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5-827,共3页
喹诺酮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合成抗菌素 ,其临床应用正在不断扩大[1] 。氧氟沙星 (OFLX)和环丙沙星 (CPLX)结构非常相似。本文采用胶束薄层色谱法分离了两种药物。加入 1%氨水的 0 0 0 15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 1... 喹诺酮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合成抗菌素 ,其临床应用正在不断扩大[1] 。氧氟沙星 (OFLX)和环丙沙星 (CPLX)结构非常相似。本文采用胶束薄层色谱法分离了两种药物。加入 1%氨水的 0 0 0 15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 1%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的等体积水溶液作为展开剂 ,聚酰胺薄膜作为固定相。考查了CTAB浓度 ,SDS浓度及氨水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Rf 值的影响。在选定条件下 ,Rf 值分别为 0 87和 0 76 ,在激发波长为 2 80nm处对其进行了荧光测定。测定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抗菌素 荧光层析法 胶束溶液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分析
下载PDF
氧氟沙星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根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36-637,644,共3页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与Fe(Ⅲ)的络合反应 结果表明:在pH=4 0的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有稳定而较强的荧光;与Fe(Ⅲ)络合后,荧光强度减弱 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324nm和498 6nm,Fe(Ⅲ)的质量浓度在0 56~3 08mg/L范围内,荧光...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与Fe(Ⅲ)的络合反应 结果表明:在pH=4 0的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有稳定而较强的荧光;与Fe(Ⅲ)络合后,荧光强度减弱 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324nm和498 6nm,Fe(Ⅲ)的质量浓度在0 56~3 08mg/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 076mg/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其测定 本方法用于水中痕量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氧氟沙星与β-环糊精之间形成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其平 张跃华 +1 位作者 王南平 葛存旺 《江苏化工》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氧氟沙星是全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氧氟沙星与β-环糊精之间的包合作用,测得了包合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氧氟沙星能很好包合。该研究为进一步应用β-环糊精改性氧氟沙星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氧氟沙星 Β-环糊精 荧光光谱法 包合
下载PDF
不同厂家氧氟沙星片的溶出度测定
13
作者 肖克来提.吐达洪 郭英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oflx 抗菌药物 氧氟沙星片 溶出度 测定
下载PDF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新江 古力孜乃提 《交通医学》 2003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oflx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局部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泌尿系统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15
作者 马公平 马光辉 王趁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甲硝唑 牙周炎 疗效观察 oflx MFC
下载PDF
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王克华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2期103-103,共1页
氧氟沙星(氟嗪酸ofwxaim,OFLX),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属第三代全合成喹诺酮类药物。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剂用度高,口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轻,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为新一代优良的抗菌药。其作... 氧氟沙星(氟嗪酸ofwxaim,OFLX),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属第三代全合成喹诺酮类药物。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剂用度高,口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轻,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为新一代优良的抗菌药。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阻断细菌DNA复制,起到快速杀菌作用。故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种感染症,本文结合文献简述其临床应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oflx 难治性肺结核 速杀菌 复杂型 细菌DNA 尿路感染 痰菌 肠道感染
下载PDF
氧氟沙星药理和临床应用
17
作者 沈丽 关贵峰 《黑河科技》 1996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应用 oflx 血药浓度 药理 妇幼保健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氧氟沙星在肾功能障碍大鼠唾液中的分布
18
作者 丁国华 直良浩司 +2 位作者 平野荣作 岩本喜久生 猪爪信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肾功能障碍时氧氟沙星 (OFLX)在唾液中分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 5 / 6肾摘除术 ,制成大鼠肾功能障碍模型 ,以模拟手术为对照。OFLX( 10mg·kg-1)静脉注射后 ,经时采血及腮腺 (Pr)、颌下腺 (M )唾液。采用HPLC法测定各... 目的 :研究肾功能障碍时氧氟沙星 (OFLX)在唾液中分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 5 / 6肾摘除术 ,制成大鼠肾功能障碍模型 ,以模拟手术为对照。OFLX( 10mg·kg-1)静脉注射后 ,经时采血及腮腺 (Pr)、颌下腺 (M )唾液。采用HPLC法测定各样品中的OFLX浓度。结果 :肾功能障碍使大鼠OFLX血浆浓度显著增高 ,全身清除率下降约 4 0 %。肾障碍组Pr唾液中浓度明显增高 ,而M唾液中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肾功能障碍组及对照组 ,消失相的OFLX唾液中浓度及唾液 /血浆浓度比 (S/P比 ) ,在Pr唾液均比M唾液高约 2和 3倍。肾功能正常大鼠的S/P比与Pr唾液中药物浓度之间呈良好正相关。结论 :OFLX在大鼠唾液中的分布存在腺差。肾功能低下 ,导致了OFLX向Pr唾液中的移行性增大 ,但对M唾液的影响不明显。而OFLX向Pr唾液中分布的量与该唾液中药物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障碍 氧氟沙星 唾液 药物浓度 大鼠
下载PDF
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抗菌活性实验动物的研究
19
作者 孙惠华 邵启祥 +1 位作者 李良菊 许浒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99-300,共2页
采用氧氟沙星(OFLX)阴道泡腾片和诺氟沙星(NFLX)阴道栓对临床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炎进行了动物体内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体外测定组:OFLX对致病菌的MIC在01~312μg/ml而NFLXMIC与其相近。... 采用氧氟沙星(OFLX)阴道泡腾片和诺氟沙星(NFLX)阴道栓对临床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炎进行了动物体内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体外测定组:OFLX对致病菌的MIC在01~312μg/ml而NFLXMIC与其相近。体内测定组:OFLX的治愈率2mg/kg组为50%,4mg/kg和8mg/kg组为100%。而NFLX栓2mg/kg组为40%,4mg/kg组为80%,8mg/kg组为100%,空白组治愈率为0。说明OFLX阴道泡腾片对此类阴道炎具良好的疗效,低、中剂量组略优于NFLX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MIC 细菌性阴道炎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燕 郑瑞娟 +4 位作者 秦莲花 王洁 陆俊梅 乐军 胡忠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随着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等氟喹诺酮类抗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药物被广泛应用,对OFLX的耐药呈上升趋势。早期检测OFLX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靶位是菌体的DNA解旋酶... 随着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等氟喹诺酮类抗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药物被广泛应用,对OFLX的耐药呈上升趋势。早期检测OFLX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靶位是菌体的DNA解旋酶,该酶由gyrA和gyrB基因分别编码的A和B亚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分枝杆菌 氧氟沙星 焦磷酸测序技术 耐药性 快速检测 氟喹诺酮类药物 DNA解旋酶 ofl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