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12
1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5 位作者 莫宣学 王立全 赵志丹 廖忠礼 耿全如 董国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2-1328,共17页
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 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斜辉石Ar-Ar测年、锆石SHRIMP定年和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数据,以约束形成这些玄武岩的时代、构造环境和地幔源区特征。目前的数据表明:1羌塘双湖嘎错枕状玄武岩单斜辉石的中温坪年龄为232.5±2.4Ma,可能指示嘎错玄武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三叠世晚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枕状玄武岩、塔仁本玄武岩浆活动时代大约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10Ma左右);2在这些蛇绿混杂岩带中的玄武岩显示OIB而不是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双湖嘎错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之间;中晚三叠世那曲嘎加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早白垩世多玛玄武岩和塔仁本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比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3双湖嘎错OIB型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以增生楔为基底的裂谷环境而不是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板内环境,那曲嘎加组OIB型玄武岩很可能形成于以弧内—弧前沉积物为基底的陆棚—陆坡环境下的裂谷背景,塔仁本和多玛OIB型玄武岩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洋岛环境,这表明班公湖—怒江洋壳在大约110Ma时尚未彻底消亡,可能暗示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关闭时间明显晚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闭合的早期认识;4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玄武岩未受到地壳物质或很少受到陆下岩石圈物质改造,一些相对新鲜样品的Nd,Pb组成似乎可以用来代表其地幔源区的成分特点,其高206Pb/204Pb比值(>18.5)指示羌塘双湖中晚三叠世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洋岛玄武岩所代表的中生代特提斯地幔很可能不具“Dupal”异常。然而,由于研究程度的限制和缺乏更多的可靠数据,这种观察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中生代oib型玄武岩 DUPAL异常 青藏高原中部
下载PDF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朱永峰 徐新 +2 位作者 魏少妮 宋彪 郭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39-1748,共10页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 SHRIMP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 SHRIMP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认为属于石炭系)。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117.4×10^(-6)~153.6×10^(-6))和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OIB)基本一致。枕状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Pb 和 Sr)的含量变化较大(明显偏离 OIB),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 和 P)相对 OIB 和原始地幔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e.g.,(Nb/Ta)_(PM)=0.92~0.98,(Zr/Hf)_(PM)=1.08~1.18]。西准噶尔地区存在这套 OIB 型海相火山-沉积建造说明古亚洲洋在西准噶尔地区于寒武纪就已经存在。这套海相玄武岩岩枕中存在大量古元古代—新太古代(1883~2536Ma)岩浆锆石的事实说明,早古生代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存在古老大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oib) 西准噶尔
下载PDF
藏东南措美大火成岩省中OIB型镁铁质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被引量:22
3
作者 夏瑛 朱弟成 +4 位作者 赵志丹 王青 袁四化 陈越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8-1602,共15页
西藏南东部新识别出来的措美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头部物质成分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为探讨此问题,在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本文首次报道了藏东南措美大火成岩省中机布淌、打隆、措美和哲古错OIB型镁铁质岩的锆石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 西藏南东部新识别出来的措美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头部物质成分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为探讨此问题,在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本文首次报道了藏东南措美大火成岩省中机布淌、打隆、措美和哲古错OIB型镁铁质岩的锆石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本文报道的OIB型镁铁质岩包括碱性(组Ⅰ)和亚碱性(组Ⅱ)系列的辉长岩和辉绿岩,以岩墙或岩床的形式产出。这些镁铁质岩具有高的TiO2(2.61%~4.07%)和P2O5(0.32%~0.51%)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显示组Ⅰ样品没有或很少受到地壳混染,组Ⅱ样品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地壳混染。组Ⅰ中一件样品(JBT03-1)具有变化范围大的锆石εHf(t)值(-4.8~+5.3),可能暗示其受到了地壳和/或岩石圈地幔物质的混染。本文结果表明锆石Hf同位素比全岩地球化学数据能够更为有效地识别基性岩浆是否受到地壳和/或岩石圈地幔物质混染。措美大火成岩省中的OIB型镁铁质岩样品(组Ⅰ和组Ⅱ),具有不同于俯冲带镁铁质岩和洋壳镁铁质岩的锆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和锆石Ti温度,这可能是岩浆源区温度和成分不同的结果。综合考虑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指标,本文提出未受到地壳或岩石圈地幔混染的打隆镇辉长岩体(以组I中的DL01样品为代表)很可能代表了措美大火成岩省纯的地幔柱头部物质成分[87Sr/86Sr(t)=0.7047,εNd(t)=+1.5,εHf(t)=+2.1~+5.7]。这些成分与代表白垩纪Kerguelen地幔柱头部物质的Site1138和Bunbury Casuarina玄武岩非常相似,可能指示措美大火成岩省中的OIB型镁铁质岩本身就是Kerguelen地幔柱头部物质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oib型镁铁质岩 措美大火成岩省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藏东南
下载PDF
秦祁昆结合部晚三叠世OIB型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闫臻 郭现轻 +3 位作者 付长垒 王涛 王宗起 李继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176,共13页
秦祁昆结合部夏河县八角城作海枕状玄武岩,不整合于中二叠统大关山组生物灰岩之上。枕状构造保存完好,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其次为斜长石和辉石;基质由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粒状辉石、橄榄石及钛铁矿等矿物... 秦祁昆结合部夏河县八角城作海枕状玄武岩,不整合于中二叠统大关山组生物灰岩之上。枕状构造保存完好,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其次为斜长石和辉石;基质由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粒状辉石、橄榄石及钛铁矿等矿物组成。橄榄石斑晶发生伊丁石化、滑石化和绿泥石化,部分橄榄石完全被伊丁石化。TiO2质量分数为1.99%~2.24%,Mg#值为58~64,∑REE为(106~119)×10-6,LaN/YbN为5.6~7.1,富集Nb、Ta、Zr,以及Rb、Ba、Th、U、K等元素,高Nb/Y低Zr/Ti,并且呈现出与夏威夷、土耳其等地区OIB型碱性玄武岩相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曲线。橄榄石斑晶Fo值为82.73~84.57,w(CaO)均大于0.1%;斜长石斑晶An为64.72%~70.39%,基质中斜长石An为58.88%~61.53%,且斜长石斑晶较基质中斜长石呈现出低Si、Fe、Na、K、Ti和高Al、Ca特征。这些事实表明,形成该套岩石组合的原始岩浆曾经经历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八角城作海玄武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Norian期((220.5±4.2)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秦祁昆结合部古特提斯洋于晚三叠世俯冲消减结束并进入陆-陆碰撞造山作用阶段,该时期陆-陆碰撞作用引发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岩石圈的减薄,进而形成八角城作海OIB型枕状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玄武岩 晚三叠世 构造背景 秦祁昆结合部
下载PDF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OIB型玄武岩浆的识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弟成 王立全 +4 位作者 潘桂棠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赵志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遮拉组玄武岩以高钛[平均w(TiO2)=2.57%]、高铁[平均w(TFe2O3)=11.58%]、低镁[平均w(MgO)=4.06%]、富集LREE和高场强元素{[w(... 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遮拉组玄武岩以高钛[平均w(TiO2)=2.57%]、高铁[平均w(TFe2O3)=11.58%]、低镁[平均w(MgO)=4.06%]、富集LREE和高场强元素{[w(La)/w(Yb)]N、w(Nb)、w(Zr)平均分别为8.61,32.67×10-6,331.33×10-6}为特征,w(Ti)/w(V)(62.74~80.26)、w(Ti)/w(Y)(218.71~665.20)和w(Zr)/w(Y)(10.89~11.09)比值高,具有与OIB相似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同位素组成以高Sr{[n(87Sr)/n(86Sr)]i为0.712763~0.714765}、低Nd{[n(143Nd)/n(144Nd)]i为0.512417~0.512458}为特点;2遮拉组玄武岩为一套产于大陆边缘裂谷背景下的碱性玄武岩,没有经历地壳混染;3遮拉组玄武岩是地幔热柱或热点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了解与雅鲁藏布江洋盆构造演化有关的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oib型玄武岩浆 中侏罗统遮拉组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
下载PDF
N—MORB、E—MORB和OIB的区别及其可能的原因:大数据的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安屹 杨婧 +4 位作者 陈万峰 王金荣 张旗 潘振杰 焦守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742,共16页
摘要MORB是玄武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玄武岩类,可分为N—MORB和E—MORB两类。通常认为,N—MORB和OIB都是独立的端元,分别来自亏损和富集的地幔源岩,而E-MORB则是N.MORB与OIB混合的结果。本文研究表明,E—MORB具复杂的成因,洋脊深... 摘要MORB是玄武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玄武岩类,可分为N—MORB和E—MORB两类。通常认为,N—MORB和OIB都是独立的端元,分别来自亏损和富集的地幔源岩,而E-MORB则是N.MORB与OIB混合的结果。本文研究表明,E—MORB具复杂的成因,洋脊深度、洋脊扩张速率及源区部分熔融程度及压力不是造成E-MORB富集的主要原因。压力及部分熔融程度对玄武岩成分的影响远小于地幔不均一性的影响。推测E—MORB可能有两个主要的形成方式:1)由较深处略富集的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而成;2)由N.MORB与OIB混合形成。玄武岩微量元素频率直方图表明,N—MORB基本上保持了来自亏损地幔源区的特征;OIB则多多少少受到外来物质加入或与N.MORB混合的影响;E—MORB则是N—MORB受OIB影响的产物。OIB与E—MORB似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受影响和混合程度的不同而已。OIB富集LILE,可能既有继承了来自源区的特征(深部富集地幔、循环的古洋壳、循环的陆壳、大陆岩石圈地幔、LVZ熔体层或早期交代岩脉等),也可能有外来物质加入的影响(与N—MORB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3类玄武岩的。87Sr/86Sr和143Nd/144Nd同位素频率分布与早先的结论一致,但206Pb/204Pb、208Pb/204Pb和208/Pb204Pb同位素频率分布显示OIB具有更加复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ORB E-MORB oib混合频率直方图 大数据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OIB型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飞 杨经绥 +4 位作者 陈松永 梁凤华 牛晓露 李兆丽 连东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9-1932,共24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西段分为两支,南带蛇绿岩的成因对整个缝合带的性质和构造背景的探讨起到十分关键作用,但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研究程度一直十分薄弱。本文报道了南带的东波蛇绿岩中洋岛型玄武岩及有关沉积岩的发现和成因探...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西段分为两支,南带蛇绿岩的成因对整个缝合带的性质和构造背景的探讨起到十分关键作用,但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研究程度一直十分薄弱。本文报道了南带的东波蛇绿岩中洋岛型玄武岩及有关沉积岩的发现和成因探讨。东波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和透镜状纯橄岩)和上覆火山-沉积岩组成,未见堆晶岩和枕状熔岩等典型洋壳端元。火山-沉积岩盖层为一套稳定的海相层序,主要由硅质灰岩、红色硅质岩等沉积岩和玄武岩和玄武火山碎屑岩组成。OIB型玄武岩的特征表现为低SiO2和MgO,高TiO2、P2O5和(K2O+Na2O),富集Nb、Ta,亏损Th、K、Pb、Sr。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数据显示,该玄武质源区来自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2%~5%的部分熔融。成分研究显示,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为洋岛或海山和大陆边缘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以上证据表明,东波火山-沉积岩层序具有典型海山特征,与世界上典型的地幔柱型蛇绿岩可对比,属于地幔柱热点活动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地幔柱热点在与冈瓦纳大陆北缘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但促使YZSZ西段南带(达巴-休古嘎布)特提斯洋盆打开,还可能与YZSZ蛇绿岩中普遍包含金刚石等异常地幔矿物群有直接的动力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玄武岩 硅质岩 地幔柱热点 蛇绿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西藏
下载PDF
西秦岭甘加地区OIB型钾质拉斑玄武岩的发现:对西秦岭晚中生代大陆裂谷作用的启示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雄飞 喻学惠 +5 位作者 莫宣学 李小伟 丁一 韦萍 和文言 于峻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16,共13页
西秦岭晚中生代火山岩出露于青海省泽库县多福屯地区、甘肃省夏河县红墙和甘加地区。初步研究表明,甘加火山岩属于一套钾质拉斑玄武岩。该玄武岩富集REE、LILE及HFSE,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及不相容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典型OIB和西秦岭... 西秦岭晚中生代火山岩出露于青海省泽库县多福屯地区、甘肃省夏河县红墙和甘加地区。初步研究表明,甘加火山岩属于一套钾质拉斑玄武岩。该玄武岩富集REE、LILE及HFSE,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及不相容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典型OIB和西秦岭晚中生代钠质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于软流圈释放的小体积富挥发份硅酸盐熔体交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并在上升中经历了较大程度的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具有典型的陆内OIB成因特点,既不同于前人提出的甘加海山玄武岩,也不属于"二叠纪隆务峡—甘加蛇绿岩"组成部分,而与西秦岭晚中生代钠质碱性玄武岩均为大陆裂谷系OIB型岩浆作用的产物。甘加玄武岩可能具有比较复杂的岩石组合,跨越了晚古生代到晚中生代的一个较长时间范围。西秦岭晚中生代的大陆裂谷作用夭折于岩石圈拉张的早期阶段,它的出现及研究区广泛发育的近SN向或NW向断裂,可能是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与大型走滑断裂系复杂叠加并相互影响与改造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甘加钾质拉斑玄武岩 晚中生代 oib 大陆裂谷
下载PDF
西藏狮泉河蛇绿岩中侏罗世晚期(ca.163Ma)OIB型辉绿岩及高镁闪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早期洋壳俯冲产物?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志军 李晨伟 +1 位作者 高一鸣 曾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6-832,共17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侵位于狮泉河蛇绿岩(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的具有OIB性质的辉绿岩以及赞岐岩型的高镁闪长岩。其中闪长岩具有较高的TiO_2、Y及Yb含量,较低的Sr/Y比值和La/Yb比值,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的赞岐岩以及前人报道的同期洋内初... 本文首次报道了侵位于狮泉河蛇绿岩(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的具有OIB性质的辉绿岩以及赞岐岩型的高镁闪长岩。其中闪长岩具有较高的TiO_2、Y及Yb含量,较低的Sr/Y比值和La/Yb比值,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的赞岐岩以及前人报道的同期洋内初始俯冲成因相关的高镁安山岩性质一致。辉绿岩富LREE,高Zr/Y、TiO_2/Yb和Nb/Yb比值,Nb、Ti负异常,Pb正异常,表现出了俯冲带相关的OIB性质;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辉绿岩脉的成岩年龄为163. 7±0. 54Ma(MSWD=3. 8),且该年龄与前人报道的160. 8±2. 3Ma的高镁安山岩年龄较为接近。综合分析本文及前人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相关数据,认为狮泉河辉绿岩和闪长岩同时形成于洋内俯冲的初始阶段。这种岩石组合与太平洋IBM岛链初始俯冲的岩石组合相似,但该OIB成因机制中俯冲作用与地幔柱之间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泉河 地球化学 oib型辉绿岩 HMA型闪长岩 早期洋内俯冲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中段遮拉组OIB型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永峰 林美英 +2 位作者 杨剑红 罗巍 廖炳勇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1期12-19,共8页
遮拉组OIB型玄武岩分布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中段,围岩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有较明显的低K_(2)O、中MgO和高TiO_(2)、P_(2)O_(5)、TFeO特征,(La/Yb)_(N)值为3.79~12.50,δEu=0.92~1.12,其稀土配分曲线呈... 遮拉组OIB型玄武岩分布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中段,围岩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有较明显的低K_(2)O、中MgO和高TiO_(2)、P_(2)O_(5)、TFeO特征,(La/Yb)_(N)值为3.79~12.50,δEu=0.92~1.12,其稀土配分曲线呈略右倾的轻稀土富集模式,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为大陆边缘裂谷背景的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的碱性玄武岩。遮拉组OIB型玄武岩与含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Gt>Sp)有关,显示出岩石圈地幔物质的印记。玄武岩中捕获锆石年龄可能说明其源区存在古老的大陆碎块。岩石成因模式可以解释为正在孕育的地幔柱诱导的上涌软流圈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物质混合后在拉张背景下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这种地幔热柱或热点可能与Kerguelen热点的早期活动有联系,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玄武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北喜马拉雅带 西藏
下载PDF
秦岭群中松树沟OIB型正角闪岩及其意义
11
作者 张泽军 安三元 何瑞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笔者近年来在北秦岭早元古宙地层秦岭群中发现了两种地球型式的正闪角岩,一种为洋岛玄武岩(OIB)型,另一种为大陆玄武岩(CNB)型。表明北秦岭早元古宙岩石圈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富集型式。这一发现可能对认识前寒武纪早期区域地壳演化和构... 笔者近年来在北秦岭早元古宙地层秦岭群中发现了两种地球型式的正闪角岩,一种为洋岛玄武岩(OIB)型,另一种为大陆玄武岩(CNB)型。表明北秦岭早元古宙岩石圈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富集型式。这一发现可能对认识前寒武纪早期区域地壳演化和构造类型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要报导了松树沟 OIB 型正角闪岩的特征及其意义。1.岩石的地质分布和产状松树沟 OIB 型正角闪岩分市在秦岭群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沟 oib 正角 地壳演化 元古宙 前寒武纪 角岩 超镁铁岩 岩石圈 奥长石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Triassic Mafic Complexes with MORB/OIB Affinities from the Western Garzê-Litang Ophiolitic Mélang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12
作者 MA Changqian LIU Bin +1 位作者 GAO Ke HE Zuo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9-20,共2页
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that most ophiolites formed above subduction zones(Pearce,2003),particularly during forearc extension at subduction initiation(Shervais,2001;Stern,2004;Whattam and Stern,2011).'Supra-S... 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that most ophiolites formed above subduction zones(Pearce,2003),particularly during forearc extension at subduction initiation(Shervais,2001;Stern,2004;Whattam and Stern,2011).'Supra-Subduction zone'(SSZ)ophiolites such as the well-studied Tethyan ophiolites,generally display a characteristic sequential evolution from mid-oceanic ridge basalts(MORBs)to island arc tholeiities(IATs)or bonites(BONs)(Pearce,2003;Dilek and Furnes,2009,2011),which were generated in sequence from the decompression melting of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ion-metasomatized depleted mantle(Stern and Bloomer,1992;Dilek and Furnes,2009;Whattam and Stern,2011).However,ophiolites with MORB and/or oceanic-island basalt(OIB)affinities are rare,and their origin and tectonic nature are poorly understood(Boedo et al.,2013;Saccani et al.,2013).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se ophiolites from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CTP)is dominated by MORBs and minor OIBs and a distinct lack of IATs and BONs,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most ophiolites worldwide(Robinson and Zhou,2008;Zhang et al.,2008).But the generation and tectonic nature of these ophiolite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we present new geochronological,mineralogical and Sr-Nd isotopic data for the Chayong and Xiewu mafic complexes in the western Garzê-Litang suture zone(GLS),a typical Paleo-Tethyan suture crossing the CTP(Fig.1).The Triassic ophiolite in the western GLS has been described by Li et al.(2009),who foundthat it mainly consists of gabbros,diabases,pillow basalts and a few metamorphic peridotites.The ophiolite has been tectonically dismembered and crops out in Triassic clastic rocks and limestones as tectonic blocks.The Chayong and Xiewu mafic complexe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important fragments of the Triassic ophiolites(e.g.,Jin,2006;Li et al.,2009).Zircon LA-ICP-MS U-Pb ages of234±3 Ma and 236±2 Ma can be interpreted as formation times of the Chayong and Xiewu mafic complexes,respectively.The basalts and gabbros of the Chayong complexexhibitenrichedMORB(E-MORB)compositional affinities except for a weak depletion of Nb,Ta and Ti relative to the primitive mantle,whereas the basalts and gabbros of the Xiewu complex display distinct E-MORB and OIB affinities.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st a probable fractionation of olivine±clinopyroxene±plagioclase as well as insignificant crustal contamination.The geochemical and Sr-Nd isotopic data reveal that the Chayong mafic rock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depleted MORB-type mantle metasomatized by crustal components and Xiewu mafic rocks from enriched lithosphericmantlemetasomatizedbyOIB-like components.The ratios of Zn/Fet,La/Yb and Sm/Yb indicate that these mafic melts were produc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minor spinel-bearing peridotite or spinel±minor garnet-bearing peridotite.We propose thatback-arcbasinspreadingassociated with OIB/seamount recycling had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GLS at least since the Middle Triassic times,and the decompression melting of the depleted MORB-type asthenospheremantleandpartialmelting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were metasomatized by plume-related melts,such as OIBs,which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Chayong and Xiewu mafic m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Litang Ophiolitic M Petrogenesis of Triassic Mafic Complexes with MORB/oib Affinities from the Western Garz lange
下载PDF
Newly Discovered Ca. 163 Ma OIB-Type Diabase Dike from the Shiquanhe Ophiolites, Western Tibet
13
作者 LI Chenwei LI Zhijun +1 位作者 CAO Hui ZENG 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443-2444,共2页
Objective The Shiquanhe ophiolite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belt in western Tibet.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the Shiquanhe ophiolite represents an allochthonous nappe derived from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to t... Objective The Shiquanhe ophiolite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belt in western Tibet.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the Shiquanhe ophiolite represents an allochthonous nappe derived from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to the north or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 Th Pb Ma oib-Type Diabase Dike from the Shiquanhe Ophiolites Newly Discovered Ca
下载PDF
西藏萨嘎二叠纪OIB型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涛 张健 +4 位作者 王晓青 黄登鹏 李进喜 李斌 刘渭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35,共14页
西藏萨嘎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强蚀变玄武岩和蚀变气孔-杏仁状安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曲嘎组火山岩高Ti(玄武岩、安山岩平均分别为3.16、2.15),高FeOT(平均分别为12.21、9.45),低Mg(平均分别为4.33、4.7... 西藏萨嘎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强蚀变玄武岩和蚀变气孔-杏仁状安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曲嘎组火山岩高Ti(玄武岩、安山岩平均分别为3.16、2.15),高FeOT(平均分别为12.21、9.45),低Mg(平均分别为4.33、4.72),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碱性岩系列。玄武岩、安山岩ΣREE分别为210×10^(-6)~444.7×10^(-6)、94×10^(-6)~386.1×10^(-6),LREE/HREE分别为1.77~12.18、4.02~24.4,La_N/Yb_N分别为1.14~29.66、4.19~57.1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右倾型,微量元素蛛网图呈"隆起"型,具碱性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OIB)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亦指示其为洋岛玄武岩(OIB),是地幔热柱或热点物质分异的结果,没有经历地壳混染,与此带中其余二叠系火山岩均起源于二叠系新特提斯裂谷作用,证实特提斯喜马拉雅从中二叠世之前就已经开始伸展裂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火山岩 地幔柱热点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曲嘎组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带早侏罗世OIB型玄武岩发现: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永峰 肖倩茹 +3 位作者 吴建鑫 肖渊甫 杨剑红 林美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2-468,共17页
早侏罗世库局OIB型玄武岩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带东端,其作为夹层产出于早侏罗统普普嘎组下部层位,围岩为粉砂质板岩、泥岩。代表性样品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锆石24个分析点的n(^(206)Pb)/n(^(238)U)年龄为115.2~240.9 Ma,n(^... 早侏罗世库局OIB型玄武岩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带东端,其作为夹层产出于早侏罗统普普嘎组下部层位,围岩为粉砂质板岩、泥岩。代表性样品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锆石24个分析点的n(^(206)Pb)/n(^(238)U)年龄为115.2~240.9 Ma,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0.8±1.2 Ma(n=16,MSWD=3.6),为早侏罗世早期,代表了岩浆的结晶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有低K_(2)O、中MgO及高TiO_(2)、P_(2)O_(5)、TFeO特征,(La/Yb)_(N)为4.4~10.3,δEu=0.89~1.07,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为大陆边缘裂谷背景的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的拉斑玄武岩。库局OIB型玄武岩与含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Gt>Sp)有关,显示出岩石圈地幔物质的印记。岩石成因模式可以解释为正在孕育的地幔柱诱导的上涌软流圈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物质混合后在拉张背景下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这种地幔热柱或热点可能与Kerguelen热点的早期活动有联系,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在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下地壳混染。早侏罗世库局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填补了北喜马拉雅带东端早侏罗世岩浆活动记录,为认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早侏罗世构造演化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玄武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早侏罗世 北喜马拉雅带 西藏库局
下载PDF
赣中地区早中生代OIB碱性玄武岩的厘定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7
16
作者 王岳军 廖超林 +1 位作者 范蔚茗 彭头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通过40Ar/39Ar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赣中地区安塘组上部厘定了早中生代OIB型碱性岩浆作用。研究表明,位于赣中安塘组上部的玄武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形成于168Ma,具有狭窄的元素、同位素变化范围,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经... 通过40Ar/39Ar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赣中地区安塘组上部厘定了早中生代OIB型碱性岩浆作用。研究表明,位于赣中安塘组上部的玄武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形成于168Ma,具有狭窄的元素、同位素变化范围,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其LILE和HFSE富集,Nb/La=1.4~1.5,Ce/Pb=21~25,Nb/U=42~45,εNd(t)=+5.22~+6.58,(87Sr/86Sr)i=0.70313~0.70336,具有Hawaii-OIB型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含石榴子石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华夏陆块早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早中生代 软流圈上涌 岩石圈伸展减薄 江西
下载PDF
海南岛晚古生代洋岛玄武岩(OIB型)的发现及地球动力学暗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智琳 许德如 +3 位作者 吴传军 付王伟 王力 吴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5-886,共12页
海南岛西部的军营-邦溪地区产出一套变质的、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系列。根据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套岩石可划分为高镁和低镁两个系列,前者以高镁(Mg#=76.9~81.3)为特征,后者以低镁(Mg#=40.7~48.4)、高钛含... 海南岛西部的军营-邦溪地区产出一套变质的、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系列。根据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套岩石可划分为高镁和低镁两个系列,前者以高镁(Mg#=76.9~81.3)为特征,后者以低镁(Mg#=40.7~48.4)、高钛含量(2.34%~3.27%)为特征。这套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具有LREE富集[(La/Yb)N=2.40~7.58]和无明显Eu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以及无Nb亏损、但略具轻微Ta正异常的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87Sr/86Sr(270Ma)和εNd(270Ma)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0645~0.70956和+4.7~+6.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极其相似。一些反映源区特征的比值,如Ta/Hf、Th/Nb、Nb/Zr、La/Ta、La/Sm、(La/Nb)PM、(Th/Ta)PM等均指示其地幔柱成因,是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橄榄石斑晶的矿物化学进一步揭示,岩石的高镁性质是由橄榄石堆晶引起的,而橄榄石斑晶低的Fo(68~77)值,暗示其原始岩浆为低镁的玄武质岩浆;低镁系列相对于高镁系列明显低的Cr、Ni含量,说明岩浆随后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军营-邦溪地区晚古生代OIB型洋岛玄武岩可能代表了东古特提斯洋在海南岛的又一记录,该认识对深入探讨华南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及其在海南岛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 古特提斯洋 洋岛玄武岩 海南岛军营-邦溪地区
下载PDF
新疆喀喇昆仑阿然保泰二叠纪OIB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广利 王核 +3 位作者 刘建平 吴玉峰 付王伟 黄朝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85-3094,共10页
位于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断裂(塔什库尔干断裂)西侧的阿然保泰一带发育一套中二叠统灰岩-凝灰岩-枕状玄武岩地层。枕状玄武岩分布在北西向长约12km,宽约4.5km范围内。该套玄武岩枕状构造十分典型,岩石具气孔、杏仁状构造。玄武岩SiO2含量... 位于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断裂(塔什库尔干断裂)西侧的阿然保泰一带发育一套中二叠统灰岩-凝灰岩-枕状玄武岩地层。枕状玄武岩分布在北西向长约12km,宽约4.5km范围内。该套玄武岩枕状构造十分典型,岩石具气孔、杏仁状构造。玄武岩SiO2含量为44.14%~48.81%、TiO2为1.11%~1.83%,在Si2O-(Na2O+K2O)图中落入苦橄玄武岩、玄武岩和碱玄岩交界区,属于碱性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54.40×10-6~139.9×10-6),Eu、Ce无异常,(La/Yb)N比值为2.87~6.29,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K、Rb、Ba等),但含量变化较大,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P)相对亏损,Ti出现弱的负异常。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然保泰玄武岩具洋岛玄武岩特征,源区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其形成构造环境为板内拉张环境。阿然保泰OIB型玄武岩的发现证实了喀喇昆仑阿然保泰地区属于古特提斯主洋盆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阿然保泰 喀喇昆仑山
下载PDF
HIMU和FOZO型OIB源区形成新模型:沉积碳酸盐再循环 被引量:10
19
作者 Paterno R Castillo 刘勇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879,共1页
大多数OIB源区都含有经俯冲作用或其他过程再循环进入地幔的地壳组分。早期研究一般认为再循环地壳组分为MORB,经过海底热液蚀变及俯冲作用后具有高U/Pb值,最终进入OIB源区形成具极端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20)的... 大多数OIB源区都含有经俯冲作用或其他过程再循环进入地幔的地壳组分。早期研究一般认为再循环地壳组分为MORB,经过海底热液蚀变及俯冲作用后具有高U/Pb值,最终进入OIB源区形成具极端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20)的HIMU型OIB。但是用俯冲MORB型洋壳来解释HIMU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区 FOZO HIMU oib 再循环 俯冲作用 热液蚀变 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特征 洋壳
下载PDF
Geochemistry and petrogenesis of Late Ladinian OIB-like basalts from Tabai,Yun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3
20
作者 ZHANG Jiawei HUANG Zhilong +2 位作者 LUO Taiyi QIAN Zhikuan ZHANG Y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Late Ladinian Tabai basalts from Yunnan Province with the aim of studying their petrogenesis. Their SiO2 contents range from 43.63 wt.% to 48.23 wt.%. The ...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Late Ladinian Tabai basalts from Yunnan Province with the aim of studying their petrogenesis. Their SiO2 contents range from 43.63 wt.% to 48.23 wt.%. The basalts belong to the weakly alkaline(average total alkalis Na2 O+K2O=3.59 wt.%), high-Ti(3.21 wt.% to 4.32 wt.%) magma series. The basa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OIB-like trace elements patterns, which are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sphile elements(LILE) including Rb and Ba, and display negative K, Zr and Hf anomalies as shown on the spider diagrams. The Tabai basalts display light rare-earth elements(LREE) enrichment and are depleted in heavy rare-earth elements(HREE) on the REE pattern. Those dates indicate that the parental magma of the Tabai basalts was derived from low-degree(1%–5%)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 peridotite. The magma underwent olivin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minor crustal contamination during their ascent. The Tabai basalts were related to a relaxation event which had triggered the Emeishan fossil plume head re-melting in the Middle Tri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云南省 地球化学 成因 重稀土元素 中国 SIO2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