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明睿 王婷 +2 位作者 陈志超 王婷婷 何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5-411,共7页
目的 了解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血液筛查ELISA结果均为阴性,仅NAT反应性的标本共144份,其中TMA法联检反应性标本92份,PCR法单人份... 目的 了解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血液筛查ELISA结果均为阴性,仅NAT反应性的标本共144份,其中TMA法联检反应性标本92份,PCR法单人份检测HBV DNA反应性标本52份。联检反应性标本补充TMA法鉴别检测和PCR法单人份检测,2种方法检测均无反应性的标本纳入NRR标本组,任1种方法检出HBV DNA反应性的标本纳入OBI标本组。对2组标本完成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分析NRR标本与OBI标本在血清学模式和阳性率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联检反应性标本补充检测均阴性标本53份,纳入NRR标本组。91份标本在任1种方法中检测出HBV DNA反应性,纳入OBI标本组。2组标本血清学检测均未检出HBsAg和HBeAg,抗-HBs检出率NRR标本组为64.15%,OBI标本组为47.25%;抗-HBc检出率NRR标本组为86.79%,OBI标本组为94.51%;抗-HBe检出率NRR标本组为35.85%,OBI标本组为52.75%。2组标本血清学模式:NRR标本组表现最多的模式为抗-HBs+、抗-HBc+(32.08%),OBI标本组表现最多的模式为抗-HBe+、抗-HBc+(37.36%)。结论 NRR标本与OBI标本在HBV血清学检测中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差异,但NRR标本中较高的抗-HBc阳性率提示仍有较高的可能存在HB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重复检测非反应性 obi hbv血清学阳性
下载PDF
HBV C基因型有关的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S区突变对HBsAg的影响
2
作者 刘辉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727-731,747,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对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细胞功能验证,探讨OBI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对成功提取扩增的68例患者进行测序,发现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包括免疫逃逸突变(如sG145R、sK122R、sS114T、sT131P等)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突变(如sT5A、sG10D、sF20S等)。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这6个突变位点并未影响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结论通过测序发现HBsAg-/HBV DNA+患者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通过构建sG145R、sK122R、sI26N、sQ29N、sS114T和ST131P等突变质粒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并未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病毒感染(obi)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 突变
下载PDF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BV, HCV, HI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among blood donors in West Bengal, Eastern India 2004-2005: Exploratory screening reveals high frequency of occult HBV infection 被引量:9
3
作者 Prasun Bhattacharya Partha Kumar Chandra +6 位作者 Sibnarayan Datta Arup Banerjee Subhashish Chakraborty Krishnan Rajendran Subir Kumar Basu Sujit Kumar Bhattacharya Runu Chakravart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7期3730-3733,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mong blood donors in Kolkata, Eastern India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and to co... AIM: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mong blood donors in Kolkata, Eastern India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and to conduct a pilot study to explore the presence of HBV DNA amo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negative but anti-HBc positive blood donors. METHODS: Seroprevalence of HBsAg, anti-HCV and anti-HIV was studied among 113 051 and 106 695 voluntary blood donors screened in 2004 and 2005, respectively. Moreover, a pilot study on 1027 HBsAg negative donors was carried out for evaluating the presence of HBV DNA by PCR on HBsAg negative/anti- HBc positive donors. RESULT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HBV (1448 vs 1768, P < 0.001), HIV (262 vs 374, P < 0.001), HCV (314 vs 372, P = 0.003) and syphilis (772 vs 853, P = 0.001) infections was noted among blood donors of Kolkata West Bengal in 2005 as compared to 2004. Moreover, the exploratory study on 1027 HBsAg negative donors revealed that 188 (18.3%)of them were anti-HBc positive out of which 21% were positive for HBV DNA.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underscore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endemicity of hepatitis viruses, syphilis and HIV among the voluntary blood donors of our community. The pilot study indicates a high rate of prevalence of HBV DNA among HBsAg negative/anti-HBc positive donors and thu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more sensitive and stringent screening algorithm for blood do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Blood donation occult hbv infection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自然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情况及进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晴青 董晓莲 +5 位作者 王学才 徐海涛 王晓丽 陈胜玉 唐智峰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一般人群隐匿性及实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及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调查表信息并采血。采用Epidata 3.2软... 目的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一般人群隐匿性及实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及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调查表信息并采血。采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调查表信息,双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有样品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ELISA检测及病毒载量real-time PCR测定,并对HBsAg检测阳性或病毒载量测定阳性的标本进行后续HBV S基因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5.0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共调查对象1 7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者共162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者共4例,实际HBV感染率为9.65%(166/1 720),OBI感染率为2.57‰(4/1 558)。显性和隐匿性病毒株病毒载量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范围分别为866(425,12 500)IU/mL和314(216,677.5)IU/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HBsAg阳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71株显性病毒株S基因序列,HBsAg阴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4株OBI病毒株S基因序列。OBI病毒株均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显性HBV病毒株54株为B基因型,其中有2例标本为adw3血清型,其余52例均为adw2血清型;余17株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OBI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显性HBV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B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04F、L109V、I110L、S113T、T126I、P127T、Q129R、M133L、F134L、P135A、T140A、K141I、T143M/S、V159A、Y161F、A166G和R169P突变,C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26S、I126T及F158S突变。OBI病毒株发生Q129R、I126T、M133T及F161Y突变。结论浙江省德清县一般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OBI感染,OBI感染病毒载量较低,OBI病毒株存在氨基酸突变,C基因型为其可能的优势基因型,需重视OBI预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 农村人群 分子进化
下载PDF
江苏地区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庆敏 蒋昵真 +3 位作者 肖建宇 蔡丽娜 王跃邦 黄成垠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ELISA检测后,再行HBV、HCV、HIV核酸检测(NAT)。ELISA阴性、NAT阳性样品再进行HBVDNA、HCV RNA、HIV RNA定量检测及HBsA...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ELISA检测后,再行HBV、HCV、HIV核酸检测(NAT)。ELISA阴性、NAT阳性样品再进行HBVDNA、HCV RNA、HIV RNA定量检测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共检测51 248份献血者血液样品,检出4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其携带率为0.80‰;血浆HBV病毒载量均小于66IU/ml;HBcAb阳性者23例,占56.1%;HBcAb伴HBsAb阳性者14例,占34.1%;HBsAb阳性4例,占9.7%。HBsAb或伴HBcAb阳性组与单一HBcAb阳性组相比,HBV DNA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约为0.80‰;其HBV病毒载量均较低,且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模式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隐匿性hbv感染 携带率 病毒载量
下载PDF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献血者病毒感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伍晓菲 刘晓颖 +6 位作者 张博 莫琴 黄宇闻 贾尧 郑岚 谢云峥 王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献血人群中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的流行率、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HBsAg阴性、核酸筛查确认为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Bc和抗-HBs;PCR扩增H...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献血人群中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的流行率、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HBsAg阴性、核酸筛查确认为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Bc和抗-HBs;PCR扩增HBV S区基因片段,对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后,将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HBV序列进行Blast比对,获得标本HBV毒株的基因型;采用DNAMAN软件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确定标本毒株的血清型,并与Genbank中野生型HBV序列进行比较,获得S区基因编码蛋白突变情况。结果上海地区HBsAg阴性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感染率约为0.045%。18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血清病毒载量均低于200IU/ml,且大部分低于20IU/ml;其中14例(77.8%)病毒血清标志物为抗-HBc和/或抗-HBs阳性。18例样本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14例血清抗-HBc和/或抗-HBs阳性样本中,13例样本发生了S蛋白氨基酸突变,其中8例B基因型较多发生Q101K/H、M103T/I、F134L、D144A突变,5例C基因型较多发生S114T/A、T118K/R、K141T、S143T突变;4例血清阴性样本中,均未发生S区蛋白位点突变。结论上海地区献血者存在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其血清病毒载量低,感染病毒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其中大部分为隐匿性HBV感染,少数可能为窗口期感染;隐匿性HBV感染病毒多发生S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hbv感染 表面蛋白突变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对于隐匿性HBV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梁红霞 余祖江 +6 位作者 张倩 李志勤 潘延凤 李娟 江河清 李建生 何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中178例乙型... 目的探讨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中1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的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HBV及HC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HCV RNA。分析HIV-1阳性,抗HCV阳性、抗HCV阴性组及HIV-1/HCV感染组中不同HCV RNA载量组HBV病原学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178例HBsAg阴性的HIV-1感染者中,HBV-M全阴性35例;单独抗HBs阳性25例;单独抗HBc阳性51例;HBsAb及HBcAb均阳性34例。抗HCV阳性HIV-1感染者与抗HCV阴性HIV-1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标志物(HBV marker,HBV-M)阴性、单独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单独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HBsAb及HBcAb均阳性及HBV DNA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CV RNA载量患者HBV 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人群中,HCV感染及HCV RNA载量高低与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无关;但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1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hbv感染
下载PDF
计划免疫前后出生的献血者HBV DNA阳性状况及其HBV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病毒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叶贤林 李懿 +4 位作者 李彤 杨红 刘衡 邬林枫 许晓绚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在计划免疫前后出生的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本中心2016年2-6月收集的26 320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以1992年为界分为计划免疫前出生组组:19 898人(份),年龄18-<24岁;计划免疫后... 目的了解深圳市在计划免疫前后出生的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本中心2016年2-6月收集的26 320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以1992年为界分为计划免疫前出生组组:19 898人(份),年龄18-<24岁;计划免疫后出生组:6 422人(份),24-55岁。分别将每组再分为HBs Ag(+)/HBV DNA(+)、HBs Ag(+)/HBV DNA(-)、HBs Ag(-)/HBV DNA(+)和HBs Ag(-)/HBV DNA可疑(NAT初筛阳性、鉴定试验阴性)4种类型,做"乙肝两对半"检测与HBV DNA小容量和大容量提取,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BCP/PC和S区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序列做基因型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q PCR)和分析。结果本组26 320(人)份献血者标本,通过酶免方法初筛检出242例HBs Ag不合格标本,经NAT、巢氏-PCR和q PCR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0.741%(195/26 320),其中195名HBV阳性者里有164(130+34)人为初次献血者。计划免疫前后出生2组中初次献血者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309%(130/9 929)vs 0.707%(34/4 810)(P<0.05);隐匿性乙肝感染(OBI)阳性率分别为0.256%(51/19 898)vs 0.093%(6/6 422)(P<0.05)。在可分型的120例标本中,HBV基因型B型95例、C型25例,2种基因型在2组间(74/19 vs 21/6)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明显降低了献血人群HBV感染的风险,有益于输血安全保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计划免疫 献血者 乙肝两对半 hbv DNA 隐匿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献血者HBV DNA存在的确认与S蛋白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爱莲 曾劲峰 +3 位作者 邬旭群 叶贤林 郑欣 熊文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对HBsAg阴性和阳性献血者血样HBV DNA存在的确认并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9 397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把109例乙肝不合格样品分成3类(HBs Ag+/NAT+、HBs Ag+/NAT-、HBs Ag-/NAT+),通过跟... 目的对HBsAg阴性和阳性献血者血样HBV DNA存在的确认并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9 397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把109例乙肝不合格样品分成3类(HBs Ag+/NAT+、HBs Ag+/NAT-、HBs Ag-/NAT+),通过跟踪检测,确认为OBI毒株10例、HBV窗口期感染期3例和5例缺失追踪的HBs Ag-/HBV DNA+样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HBV病毒载量,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与B/C基因型HBs Ag+/HBV DNA+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经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快速试纸筛查后的HBs Ag阳性检出率为0.34%(66/19 397);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率范围为1∶1 939-1∶1 293,HBV窗口期感染流行率范围为1∶6 465-1∶2 424;10例OBI样品其病毒载量介于不能定量至112.0 IU/m L(中位数98.5 IU/m L)。10例OBI样本在S蛋白区(nt215-710)出现随机变异,OBI样品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野毒株(P<0.000 1),有4、2、3个OBI样品分别在CTL表位21-29、86-96、172-180出现L21S(2)、K/R24E(1)、I25M(1)、L88P(2)、S172F/L(2)、V178T(1)变异;OBI非CTL表位免疫区的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5);其中1个OBI样品在nt636发生缺失变异。结论深圳献血者OBI流行率有增高趋势,OBI发生机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免疫活性区的变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流行率 S区 变异特征
下载PDF
苏州地区抗-HBc阳性合格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990-2992,共3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合格的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生物学及血清学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核酸检测(NAT)有反应性的青年献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型肝...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合格的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生物学及血清学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核酸检测(NAT)有反应性的青年献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对抗-HBc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前C区(PC区)及S区巢式PCR扩增,对扩增结果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120例献血者中,抗-HBc(+)31例,其中22~25岁组25例,18~21岁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89例,其中22~25岁组16例,18~21岁组73例。利用巢式PCR扩增法对抗-HBc(+)标本进行PCR扩增,其中1例BCP区阳性,2例S区阳性,均属于22~25岁组。S区阳性标本的分型和测序结果显示:2例均为B型HBV,与野生型DNA序列相比,其中1例存在氨基酸序列E44U变异,1例存在T532G变异。结论对于HBsAg检测合格的抗-HBc(+)青年献血者,并不能保证其血液中一定不含有HBV DNA。为降低HBV经输血传播的风险,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乙肝高流行地区核酸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献血者
下载PDF
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杰 于广鑫 鲁凤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5期343-347,373,F0002,共7页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能够有效监测HBV的感染状态和抗病毒疗效,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诊断和抗病毒疗效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比于普通的HBV DNA检测,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具有更低的检测下限和较广的线性范...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能够有效监测HBV的感染状态和抗病毒疗效,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诊断和抗病毒疗效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比于普通的HBV DNA检测,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具有更低的检测下限和较广的线性范围,各国指南将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作为慢乙肝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时评价病毒学应答和治疗终点的重要指标。本文将针对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在筛查隐匿性HBV感染(OBI)者以增强输血安全,术前筛查HBV以降低HBV医源性感染,肿瘤患者放、化疗前筛查HBV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评价抗病毒疗效与治疗终点以减少停药后病毒反弹和疾病复发,以及HBV e抗原(HBeAg)阴性患者HBV耐药突变预测等方面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 隐匿性hbv感染 核苷(酸)类药物
下载PDF
广州番禺地区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12
作者 陈平萍 蓝文莉 +1 位作者 洪飞芳 马伟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状况,为输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共60872份广州番禺地区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出结果HBsAg-/HBV DNA+的献血者作为OBI研究对象,对OBI献血者的年龄...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状况,为输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共60872份广州番禺地区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出结果HBsAg-/HBV DNA+的献血者作为OBI研究对象,对OBI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HBV DNA病毒载量和乙肝两对半追踪检测。结果广州番禺地区献血者HBsAg-/HBV DNA+的阳性率为0.08%(50/60872)。男性献血者OBI阳性率高于女性献血者(P>0.05),献血者的OBI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首次献血者的OBI阳性率高于重复献血者(P<0.05)。50名HBsAg-/HBV DNA+献血者中有42名完成1次追踪检测,其中14名没有检测到HBV DNA,其标本原始血筛拆分CT均值为37.77,乙肝两对半以单项HBsAb+为主,占50%(7/14);28名献血者检测到HBV DNA病毒载量,病毒载量<10 IU/mL占50%(14/28),病毒载量<200 IU/mL占96%(27/28),其标本原始血筛拆分CT均值为34.55,乙肝两对半以HBeAb+/HBcAb+为主,占32.14%(9/28)。24名献血者多次追踪均检测到病毒载量占37.5%(9/24),都检测不到的占33.33%(8/24),检测结果时阴时阳的占29.17%(7/24);乙肝两对半结果模式7名有变化,占29.17%(7/24),没有变化的占70.83%(17/24)。结论年轻的重复献血者OBI感染率较低。OBI是多种复杂机制导致的结果,现有的血清学核酸检测技术还不能检出所有OBI献血者,严格的献血前征询和对既往HBV DNA+献血者屏蔽对于血液安全非常重要。建议器官移植、肿瘤放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使用病毒灭活血液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obi 乙肝两对半 核酸检测 hbv DNA 定量
下载PDF
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卜一畅 刘海燕 +6 位作者 孔德川 熊海燕 汪艳 胡安群 赵耐青 陆一涵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收集其血清并进行HBV表面抗原和HBV S基因片段的检测,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妊娠合并隐匿性和显性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1.00%(189/900);其中隐匿性HBV感染组、显性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孕妇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其早产发生率分别为20.51%(16/78)、20.00%(14/70)、21.14%(159/7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早产发生率与HBV感染相关,以非HBV感染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显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与早产间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isk ratio,RRa)分别为1.03(0.81,1.32)和0.99(0.78,1.25);以同样参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孕周与HBV感染状况的回归系数β为0.09(-0.14,0.31)。结论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HBV感染与早产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 孕妇 早产
下载PDF
广州地区HBV DNA^+/HBsAg^-献血者分子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膗 郑优荣 +7 位作者 熊华平 黄伯泉 杜荣松 黄志建 谢君谋 李仲平 梁浩坚 付涌水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HBV DNA+/HBs Ag-献血者HBV基因型和S区"a"决定簇及主要亲水区(MHR)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阐明OBI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和单人份核酸检测(NAT)平行检测的方法对广州市2013年10月至201...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HBV DNA+/HBs Ag-献血者HBV基因型和S区"a"决定簇及主要亲水区(MHR)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阐明OBI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和单人份核酸检测(NAT)平行检测的方法对广州市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筛查,采用巢式PCR对筛查出的HBV DNA+/HBs Ag-标本S区进行扩增,扩增成功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3例HBV DNA+/HBs Ag+献血者标本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a"决定簇和主要亲水区(MHR)的置换位点和置换率。结果对筛查到的60例HBV DNA+/HBs Ag-标本S区进行巢式PCR扩增,有19例扩增成功,两组在基因型分布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MHR区氨基酸序列置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a"决定簇氨基酸置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19例实验组中变异比较多的位点为T126和Q129,分别为6和7次。实验组21号标本MHR出现6次变异,是置换率最高的一例。各组均未发现有基因缺失情况。结论 HBV DNA+/HBs Ag-献血者S基因MHR存在较大变异,MHR变异对OBI的影响可能大于"a"决定簇,T126和Q129变异可能成为现有引起OBI新的高突变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hbv感染 乙肝病毒 基因突变 无偿献血
下载PDF
隐匿性HBV感染血清学特征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淑湘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066-1071,共6页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是一种难以诊断的肝病,具有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给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OBI是宿主免疫控制和病毒基因组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乙型肝炎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是一种难以诊断的肝病,具有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给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OBI是宿主免疫控制和病毒基因组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乙型肝炎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处于低复制状态并影响病毒颗粒的分泌,进而导致患者血清HBsAg无法检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阐明了OBI的病毒学机制和可能的临床意义,提高了临床上检测OBI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OBI的概念、血清学特征、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最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v DNA 分子机制 免疫
下载PDF
临床中隐匿性HBV感染的病毒血清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淑湘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1446-1450,1527,共6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患者的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特征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292例OBI患者作为OBI组...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患者的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特征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292例OBI患者作为OBI组,240例同期入院的HBsAg和HBV DNA持续阳性(>6个月)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为HBsAg阳性组,收集录入入组532例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如HBV血清学标志物、血清HBV 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等;在OBI组中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数据完整的48例患者作为OBI亚组,同时根据性别和年龄在HBsAg阳性组中匹配48例HBsAg阳性患者作为HBsAg阳性亚组,20例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此116例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的临床数据。结果OBI患者的主要血清学模式是:HBsAg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占总OBI组的48.97%;抗-HBs阳性率为45.21%,抗-HBe阳性率为85.62%,都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86%的OBI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200IU/mL。OBI亚组的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OBI亚组的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高于HBsAg阳性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I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特征表明HBV DNA复制和转录水平低下;OBI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与健康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体内仍存在HBV感染,且具有HBV重新激活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慢性乙型肝炎(CH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隐匿性HBV感染相关S基因突变对多种抗-HBs及HBsAg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玲君 方丽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隐匿性HBV感染(OBI)S基因突变对HBsAg检测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9种典型的S基因突变株,从1例OBI患者及3例献血人员的血清进行分离。依次使用突变及野生型S基因重组质粒传染仓鼠的卵巢系统,深入分析入选的突变株HBsAg表达及突变... 目的观察隐匿性HBV感染(OBI)S基因突变对HBsAg检测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9种典型的S基因突变株,从1例OBI患者及3例献血人员的血清进行分离。依次使用突变及野生型S基因重组质粒传染仓鼠的卵巢系统,深入分析入选的突变株HBsAg表达及突变蛋白对抗体和所用检测试剂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利用HBsAg试剂对不同突变株胞内HBsAg水平进行检测,与野生株相比,其水平显著降低。同一种样品采用抗-Hi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与野生株对比,只有M1、M2、M5、M6、M7的HBsAg-His融合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野生株比较,不同突变株与6种抗-HBs反应性显著下降,M1、M4、M7、M9和抗体4及M9出现的HBsAg和抗体6反应性水平最差。不同突变株和6种HBsAg试剂反应性与野生株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试剂内D、E、F漏检率依次为11.2%、22.3%、55.7%。结论突变HBsAg和抗-HBs结合力下降成为引起OBI表现的关键原因之一,通常使用HBsAg试剂对于突变HBsAg检测能力有一定不足之处,急需进行改进提升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hbv感染 基因突变 HBSAG检测 乙肝病毒
下载PDF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样本300例补充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晓明 钱江 +1 位作者 华重千 蔡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6期506-507,510,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阳性标本的补充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至2021年间的献血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无反应性标本用核酸检测技术(NAT)方法检测,对HBV DNA检测呈反应性的部分样本... 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阳性标本的补充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至2021年间的献血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无反应性标本用核酸检测技术(NAT)方法检测,对HBV DNA检测呈反应性的部分样本再进行乙肝五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对498279份ELISA阴性的样本进行NAT检测,共检出HBV DNA阳性886例,隐匿性乙肝(OBI)检出率为1.78‰,对其中300份样本进行乙肝五项补充试验,发现抗-HBc阳性27例,抗-HBe、抗-HBc两项阳性6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11例,抗-HBs、抗-HBc阳性163例,抗-HBs阳性10例,五项全阴共有27例。结论献血者中存在血清学阳性OBI和血清学阴性OBI,补充试验对指导献血者就医,提升血站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技术 隐匿性乙肝 乙肝病毒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翔宇(综述) 张海峰(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92-3496,共5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答、区分慢乙肝不同自然史时期、免疫抑制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等相关,有望成为启动抗病毒治疗、预测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巨大临床应用潜力。本...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答、区分慢乙肝不同自然史时期、免疫抑制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等相关,有望成为启动抗病毒治疗、预测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巨大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为早日实现对慢性HBV感染者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 疗效预测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再激活
下载PDF
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20
作者 杨丽华 王振峰 吴雅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状况,并分析其血清学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8月上饶市居民体检血液标本72 584例,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 目的:探讨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状况,并分析其血清学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8月上饶市居民体检血液标本72 584例,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对OBI样本检测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对OBI样本进行HBV基因分型与S区氨基酸做突变检测。结果:72 584例血液标本中HBsAg阴性且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11%(81/72 584),OBI检出率为0.10%(74/72 584)。74例OBI患者中单独HBcAb阳性占比最高(37.84%),不同血清学特征OBI患者间ALT和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OBI患者实时荧光PCR检测中,74例OBI样本中有19例呈阳性,检出率为25.68%。19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有15例样本扩增出S区序列,其中HBV基因分型B型13例,C型2例,且均发生S区氨基酸发生突变,其中14例HBsAg抗原决定簇基因及周边主要亲水区域(MHR)检测出氨基酸突变。结论:上饶市居民中OBI感染率较高,其中HBcAb阳性占比最高,HBV基因分型以B型居多,S区及MHR氨基酸突变可能与OBI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血清学指标 hbv基因分型 上饶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