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IN MACHINING NICKEL-BASE K424 ALLOY WITH CERAMIC CUTTING TOOLS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宇 何宁 +3 位作者 李亮 徐胜 肖茂华 邱宝贵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2期118-124,共7页
The rol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on tool wear and surface roughness is investigated in turning the K424 nickel-base super alloy with Sialon and SiC whisker-reinforced alumina ceramic tools. A new cooling sys... The rol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on tool wear and surface roughness is investigated in turning the K424 nickel-base super alloy with Sialon and SiC whisker-reinforced alumina ceramic tools. A new cooling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used to lowe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mpressed nitrogen gas.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in three different cooling/lubrication modes, i.e. the dry cutting, the cold nitrogen gas (CNG), and the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CNGO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th-of-cut notching severely limits the tool life in all the cooling/lubrication modes. Compared with the dry cutting, the use of CNG and CNGOMcan yield higher wear rate of depth-of-cut notching and worse surface fin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nitrogen gas oil mist ceramic cutting tool tool wear surface finish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Oil Vapours in Hydro-Generator
2
作者 Ekaterina Shubina Dmitry Verkhovtsev +1 位作者 Stanislav Gulay Andrey Lyamin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24年第3期19-30,共12页
The article discusses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oil vapours in generators. Due to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ower plant,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typical solution. Nevertheless, the ar... The article discusses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oil vapours in generators. Due to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ower plant,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typical solution. Nevertheless, the article suggests way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oil mist. For their implementation, a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substitution scheme of the hydraulic path of the bearing support unit is creat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esign features of the bearing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oil bath.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is presented. The numerical method of modelling the aerodynamic fields of the entire hydro generator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air flows and pressures in the oil bath zone of the thrust bearing. Additionally, the method made it possible to track suspected oil particles that could get from the thrust-bearing bath into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he generator.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level of oil mist through the competent design of the oil vapour removal system from the bearing b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ERATOR COOLING oil mist Bearings Fluid Dynamics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oil mist characteristics generated from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and flood cooling 被引量:1
3
作者 Yiwen Wang Alicia Murga +2 位作者 Zhengwei Long Sung-Jun Yoo Kazuhide Ito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The use of metalworking fluids during machining can generate oil mist and endanger the health of workers.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 laws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machining,this study constructe... The use of metalworking fluids during machining can generate oil mist and endanger the health of workers.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 laws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machining,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test bench to simulate the turning process.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oil mist generated in the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mode and flood cooling mod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oil mis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il mist generated by the MQL system has two main sources,the initial escape of oil mist into the air and the evaporation/condensation of oil mist.The centrifugation has almost no effect on oil mist formation in the MQL mode.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the MQL system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utting oil flow rate.When the work-piece is at room temperature,increasing the air supply pressure and nozzle distance,increases 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For the flood cooling mode,the concentration of centrifugal aerosol is linear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work-piece,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 2)is above 0.97.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s in MQL mode is 8.33 mg/m^(3)~305.88 mg/m^(3).The MMD and SMD are 0.74μm to 4.42μm and 0.31μm to 2.14μm,respectively.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s in flood cooling mode is 0.2 mg/m^(3)~22.42 mg/m^(3).The MMD and SMD are 1.81μm to 6.58μm and 0.45μm to 5.13μ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mist Metalworking fluids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Flood cooling TURNING
原文传递
油雾爆燃机理实验平台的搭建与教学实验设计
4
作者 李雪 印庆 +3 位作者 周宁 彭明国 王贇 赵会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2,174,共6页
为了探究受限空间内油雾爆燃事故机理及事故后果,设计了可视化的油雾爆燃机理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平台设计与开发-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全过程,实现实验平台开发与各种船舶舱室、石油炼化生产过程... 为了探究受限空间内油雾爆燃事故机理及事故后果,设计了可视化的油雾爆燃机理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平台设计与开发-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全过程,实现实验平台开发与各种船舶舱室、石油炼化生产过程及其他工业生产中油雾爆燃事故模拟实验。通过爆燃火焰传播规律、舱室内温度场、压力场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了油雾爆燃发展规律。爆燃峰值压力可达0.9 MPa。爆燃温度较高,舱内峰值温度达到988℃,油雾爆燃破坏性较强。该实验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油雾爆燃 冲击波压力 实验平台
下载PDF
热羽流与置换通风作用下油雾颗粒预测模型
5
作者 王非 孟钦鹏 +2 位作者 翁文兵 耿宇 王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高大空间机械厂房采用置换通风系统时,存在竖直方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以降低室内颗粒浓度为目的的需求通风量。为了快速预测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区域模型建模方法,考虑壁面流区、热羽流区和主流区等... 高大空间机械厂房采用置换通风系统时,存在竖直方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以降低室内颗粒浓度为目的的需求通风量。为了快速预测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区域模型建模方法,考虑壁面流区、热羽流区和主流区等主要区域,基于质量平衡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预测模型;同时在实验舱内进行了实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相符,最大相对误差不大于20%,表明该模型能够基本满足工程要求;以5种颗粒散发率工况为例进行节能分析,发现引入预测模型后计算得到的置换通风系统需求通风量可比传统变风量系统通风设计方法计算的减少18.83%~44.41%。该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高大厂房中置换通风时竖向不同高度的油雾颗粒浓度,可应用于需要快速预测竖向颗粒平均浓度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油雾颗粒 垂直分布 区域模型 热羽流
下载PDF
用于铝压延厂房油雾控制的环吸式排风罩设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宁宾 杨洋 +5 位作者 王怡 张京诚 王怀玉 曹庆峰 乔梦丹 杨春晖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168-172,156,共6页
环吸式排风罩是针对铝压延加工工艺油雾散发特征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捕集设备,可以大幅降低系统风量,从而减少能耗和降低碳排放量,但目前仍缺乏此类排风罩的通用设计方法。本文选取10个铝压延车间铝冷轧机及排风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轧... 环吸式排风罩是针对铝压延加工工艺油雾散发特征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捕集设备,可以大幅降低系统风量,从而减少能耗和降低碳排放量,但目前仍缺乏此类排风罩的通用设计方法。本文选取10个铝压延车间铝冷轧机及排风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轧机尺寸组合下排风罩罩口处污染物扩散断面尺寸和排风罩捕集性能,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排风罩罩口设计尺寸和设计风量的计算方法,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压延加工 油雾 环吸式排风罩 捕集性能 设计方法 节能降碳
下载PDF
舰船舱室环境油雾在金属和织物表面的沉降特性
7
作者 王志远 余涛 +4 位作者 荆雷鸣 林本成 周爱民 冷文军 刘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舰船舱室环境油雾在金属和织物表面的沉降特性。[方法]在试验舱内释油雾,让其在目标表面上沉降,称量表面沉降前后的质量差即为表面上的沉降质量,以此来对比不同朝向、不同材质表面的沉降特性;将水平向下表面的沉降合理假... [目的]旨在研究舰船舱室环境油雾在金属和织物表面的沉降特性。[方法]在试验舱内释油雾,让其在目标表面上沉降,称量表面沉降前后的质量差即为表面上的沉降质量,以此来对比不同朝向、不同材质表面的沉降特性;将水平向下表面的沉降合理假设为气相沉降,估算其贡献大小,并计算颗粒相的沉降速度。[结果]在朝向方面,金属水平向上表面的沉降质量分别是竖直和水平向下表面的3.98倍和4.66倍,织物水平向上表面的油雾沉降质量是竖直和水平向下表面的1.08倍和1.20倍;在材质方面,织物水平向上、竖直和水平向下表面的沉降质量分别是同朝向的金属表面的49.1倍、169.8倍和155.5倍。估算表明,对于金属水平向上和竖直表面,气相沉积的贡献分别为21.5%和79.2%;对于织物的水平向上和竖直表面,则约为90%。[结论]研究表明,舰船舱室环境油雾在织物表面的沉降远强于在金属表面的沉降;在金属水平向上表面的沉降远大于竖直表面和水平向下表面;在3种朝向的织物表面的沉降差别并不明显;无论何种材质和朝向,气相沉降都不可忽视。对于舰船舱室环境,气相沉降占据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舱室 环境油雾 金属表面 织物表面 沉降速度
下载PDF
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渗透沉积特性及其加工性能
8
作者 吕涛 于爱兵 +2 位作者 许雪峰 马敏海 赵丛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0-2329,共10页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积特性.对比考察磁化气雾在铣削430不锈钢过程中的油雾质量浓度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气雾渗透能力提升,沉积量增多.当磁感应强度为60 mT时,纳米流体气雾润滑下的油雾质量浓度、刀具磨损量、切削力和粗糙度分别比植物油气雾润滑低66.3%、22.7%、14.6%和23.4%.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易沉积且渗透进刀-屑接触界面的毛细微缝中发挥润滑冷却作用,抑制油雾的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辅助 气雾润滑 渗透 油雾质量浓度 刀具磨损 切削力 粗糙度
下载PDF
发电机轴承油槽密封结构对油雾泄漏的影响
9
作者 刘立军 章志平 +5 位作者 胥千鑫 张送校 吴中华 孙洁 郑源 张玉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大型水电站轴承油槽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油雾泄漏问题,改善密封结构通常是解决水电站轴承油槽甩油雾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为了降低油雾泄漏对发电机内部造成的污染,文中围绕某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轴承油槽甩油雾问题,对油槽密封盖进行改... 大型水电站轴承油槽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油雾泄漏问题,改善密封结构通常是解决水电站轴承油槽甩油雾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为了降低油雾泄漏对发电机内部造成的污染,文中围绕某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轴承油槽甩油雾问题,对油槽密封盖进行改型,并开展密封腔油雾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通过Mixture模型和SST k-ω模型解析了原密封结构和2种改进密封结构的流场分布特性,并评估了不同密封结构下的油雾泄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原设计模型,改进模型Ⅰ,Ⅱ的油雾泄漏量平均减少了18.9%,88.6%,改进模型Ⅱ抑制油雾效果最为显著;高压气体的注入会破坏密封腔原有的环形涡流,从而抑制油雾逸出;对于下部密封腔而言,提高进口压力,减小进口流速都有助于改善密封性能.文中的研究可为油槽密封改良以及轴承油雾泄漏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电站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轴承油槽 油雾泄漏 密封结构优化 Mixture模型
下载PDF
机械加工厂房工作区油雾分布特征及快速预测方法
10
作者 杨洋 李明阳 +3 位作者 乔梦丹 王怡 张育铭 刘思琪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143-149,共7页
按需通风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以切削工艺为主的机械加工厂房中机床所在工作单元内呼吸区的总体油雾浓度,并且通风量与呼吸区的油雾浓度分布密切相关。然而,油雾浓度难以被长时间稳定测量。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机械学习结合降维思想的方法对... 按需通风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以切削工艺为主的机械加工厂房中机床所在工作单元内呼吸区的总体油雾浓度,并且通风量与呼吸区的油雾浓度分布密切相关。然而,油雾浓度难以被长时间稳定测量。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机械学习结合降维思想的方法对呼吸区油雾浓度分布进行预测。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机械加工厂房某一单元进行简化建模,分析了呼吸区油雾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多源散发的大空间内呼吸区油雾分布主要受排风量、散发源的强度和位置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模拟发现,油雾分布会随着排风量改变,局部区域浓度变化与整体变化弱相关。之后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数据库,以此为基础训练多种预测模型,考虑R^(2),选择GBDT(梯度提升树)方法进行了预测,最终能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大于80%,该方法为后续优化通风控制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厂房 油雾颗粒 数值模拟 呼吸区 影响因素 机器学习 浓度预测
下载PDF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推力轴承油雾问题研究
11
作者 李博 卢海鹏 +2 位作者 刘彦勇 李杰 武中德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轴承油雾问题。油雾问题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潜在的威胁并影响电站的环境指标。本文针对轴承油雾问题从油雾形成机理、油雾密封及油雾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解决油雾问题的有效措施,研究表...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轴承油雾问题。油雾问题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潜在的威胁并影响电站的环境指标。本文针对轴承油雾问题从油雾形成机理、油雾密封及油雾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解决油雾问题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改进轴承结构、恰当控制油位,合理布局油槽结构,配置油档、气封和油雾分离器并设置好参数,可有效解决油雾问题。本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及电站实际油雾问题解决提供方案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 推力轴承 油雾
下载PDF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净化研究进展
12
作者 汪涛 陈明功 +1 位作者 赵彬彬 李鹏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1-73,76,共4页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技术发展较快。综述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组成以及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方法,包括微粒过滤捕集技术、折叠滤筒、尾气洗涤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协...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技术发展较快。综述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组成以及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方法,包括微粒过滤捕集技术、折叠滤筒、尾气洗涤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技术、微型旋转超重力机净化技术等。各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柴油车功率和应用环境选择适宜的净化技术和设备,把尾气预处理与深度净化相结合,把颗粒物净化技术与脱除CO、NO_(x)、碳氢技术协同应用,不影响发动机性能且无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尾气 颗粒物 碳烟 油雾 净化治理
下载PDF
基于光闪烁法的油雾浓度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林光耀 胡飞 +1 位作者 姬忠礼 刘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针对压缩机出口除油器效率性能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光闪烁法的润滑油油雾液滴浓度在线检测方法。基于颗粒系层模型和Lambert-Beer定律,以层测量体透过率作为泊松分布随机变量,推导了光闪烁法在长光程平行光束下的颗粒浓度检测模型。闪烁... 针对压缩机出口除油器效率性能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光闪烁法的润滑油油雾液滴浓度在线检测方法。基于颗粒系层模型和Lambert-Beer定律,以层测量体透过率作为泊松分布随机变量,推导了光闪烁法在长光程平行光束下的颗粒浓度检测模型。闪烁频率根据测量体大小、颗粒直径和颗粒速度确定,并通过影响闪烁信号的拟合方差影响检测精度。对于某型压缩机润滑油,通过光谱扫描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在可见光波段,400 nm波长光束具有最佳的检测灵敏度和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光透射法,在0~50 mg·m^(−3)油雾浓度范围内基于光闪烁法检测标定结果误差小于10%,线性相关系数R2=0.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闪烁法 润滑油油雾 颗粒浓度测量 光闪烁频率 最佳检测波长
下载PDF
提升管反应器油剂间传热传质及混合特性研究
14
作者 崔凌云 王松江 +1 位作者 李国智 刘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7,331,共7页
以某炼厂180万t/a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催化裂化初始原料油液雾(简称油雾)粒径对提升管反应器油剂间传热传质及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5μm油雾与70μm油雾相比,在低高度段油雾温度更低,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以某炼厂180万t/a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催化裂化初始原料油液雾(简称油雾)粒径对提升管反应器油剂间传热传质及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5μm油雾与70μm油雾相比,在低高度段油雾温度更低,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一高度段油雾粒径越小油雾蒸发速度更快,35μm油雾达到98%蒸发量所需时间几乎是70μm油雾的一半;对于35μm油雾来说,催化剂在提升管中心的聚集效应较弱,在不同高度横截面上比70μm油雾的固含率低,且油气在横截面上分布的更加均匀,促使原料油与催化剂的均匀混合,有利于催化裂化反应,改善产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提升管 液雾粒径 传热传质 混合特性 反应器 喷嘴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油雾
15
作者 江湖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建立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油雾的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洗脱,将洗脱液置于1 cm石英比色皿中,在225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油雾的质量浓度在0~3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 建立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油雾的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洗脱,将洗脱液置于1 cm石英比色皿中,在225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油雾的质量浓度在0~3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为0.3μg/mL,定量限为0.8μg/mL。以采集45 L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7 mg/m^(3),最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18 mg/m^(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4.5%(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7%~104.7%。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耗材成本低,对实验人员身体危害较小,且检出限低,精密度、准确度、样品稳定性均能够满足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油雾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油雾 溶剂洗脱 工作场所空气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齿轮箱油对发电机影响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石胜杰 李延慧 +1 位作者 李斐斐 何海涛 《微电机》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与齿轮箱高度集成,共用高速轴和端盖。若端盖密封失效会导致油液、油雾进入发电机内部。由于端盖密封的寿命未经过长期老化验证,因此亟需研究油液、油雾对发电机绕组绝缘和防腐等功能的影响。然而,齿轮箱... 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与齿轮箱高度集成,共用高速轴和端盖。若端盖密封失效会导致油液、油雾进入发电机内部。由于端盖密封的寿命未经过长期老化验证,因此亟需研究油液、油雾对发电机绕组绝缘和防腐等功能的影响。然而,齿轮箱漏油程度等环境工况无法量化,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常规试验项目提高试验严苛等级,提出了“高温长时油膜+高温长时浸油”的发电机绝缘及防腐耐油测试方法,完成了发电机绝缘的系统级防腐体系的油雾耐受性试验,为发电机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永磁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 绝缘及防腐 耐油测试
下载PDF
典型油雾车间环境颗粒物组分解析及溯源
17
作者 于华通 曲晶明 贾凯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典型油雾车间环境颗粒物的组分特性并追溯其来源。采集了青岛某厂机轮车间的环境颗粒物样本,利用X射线荧光(XRF)分析仪对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金属元素以Ca、K为主,其次为Fe、Ti、Zn、Cu,涉及... 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典型油雾车间环境颗粒物的组分特性并追溯其来源。采集了青岛某厂机轮车间的环境颗粒物样本,利用X射线荧光(XRF)分析仪对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金属元素以Ca、K为主,其次为Fe、Ti、Zn、Cu,涉及的重金属包括Cd、Pb、Hg。通过热失重分析仪(TG)研究颗粒物的热稳定性和组分,探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及组分变化,样品最终失重量为93.71%。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颗粒物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有机成分的特性,样品主要由棉纤维和聚酯纤维组成,还可能含有人造丝、尼龙和亚麻等。借助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OCEC)测量颗粒物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表明样品的碳质组分中有机碳占到了90%以上。相关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颗粒物的主要组分、分布特征以及可能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雾车间 颗粒物 环境治理 重金属
下载PDF
催化大型机组油气VOCs环保治理项目的应用
18
作者 龚文 冯龙 潘剑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催化装置大型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原设计未考虑到油雾回收问题,造成油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顶部放空线出现油雾弥漫现象,现场VOCs严重超标。挥发性有机物VOCs除具备毒性、刺激性特性以外,针对机组油箱现场大量油雾弥漫的聚集,还会... 催化装置大型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原设计未考虑到油雾回收问题,造成油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顶部放空线出现油雾弥漫现象,现场VOCs严重超标。挥发性有机物VOCs除具备毒性、刺激性特性以外,针对机组油箱现场大量油雾弥漫的聚集,还会造成高浓度易燃、易爆特性,对装置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针对大型机组VOCs隐患治理,本公司特地引进PJ型油气回收系统,该系统利用净化风进行抽负压操作,将油箱内部未冷凝的油雾引至吸附回收罐进行吸附回收,使得处理后的油雾、油气满足安全排放标准,彻底消除VOCs不达标隐患,保障大型机组安全环保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大型机组 油雾 VOCS 油气回收 吸附
下载PDF
主机油雾监测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19
作者 付辉 刘文星 《中国修船》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章针对主机油雾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判断为控制器故障、传感器故障、采集通道故障,根据相关的故障代码提出了对应的分析判断及故障排除。
关键词 油雾监测系统 传感器 控制器 采集通道
下载PDF
某船主机油雾浓度高自动停车现象原因分析
20
作者 涂方明 陈明 +1 位作者 陈静 孙迪 《船电技术》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油雾浓度探测器是预防柴油机曲轴箱爆炸的一个重要安保装置。本文概述了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对某船航行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两台主机油雾浓度高而导致自动停车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现象开展了详细排查工作,原因定位于充放电板的电... 油雾浓度探测器是预防柴油机曲轴箱爆炸的一个重要安保装置。本文概述了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对某船航行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两台主机油雾浓度高而导致自动停车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现象开展了详细排查工作,原因定位于充放电板的电压波动引发油雾浓度高报警,进而导致自动停车。最后通过加装电源隔离模块顺利地解决了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主机 油雾浓度 停车 隔离模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