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问号钩端螺旋体OMPL1基因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1
作者 邱薇 范泉水 +4 位作者 孙阳 李刚山 孟佩云 尹惠琼 郑颖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株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的OMPL1基因,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的OMPL1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钩体OMPL1基因核苷酸... 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株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的OMPL1基因,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的OMPL1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钩体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0%,推导的外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和88%。表明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及流感伤寒型RH52株OMPL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别,OMPL1基因在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分类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ompl1基因 基因序列 外膜蛋白基因 菌株
下载PDF
犬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OmpL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方良 范泉水 +2 位作者 邱薇 尹革芬 星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作者以犬型钩端螺旋体菌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OmpL1,克隆到pVAX1载体上,并对OmpL1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960bp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OmpL1基因与报道的七日热型、秋季型、波摩那型、澳洲型钩体... 作者以犬型钩端螺旋体菌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OmpL1,克隆到pVAX1载体上,并对OmpL1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960bp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OmpL1基因与报道的七日热型、秋季型、波摩那型、澳洲型钩体的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8%、93.77%、99.58%、99.3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95%、100%、100%。证明OmpL1为致病性钩体所具有的保守性抗原成分,可在钩体病的预防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型钩体 外膜蛋白 ompl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rLTB/rCTB-rOmpL1/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阮萍 严杰 +3 位作者 毛亚飞 李淑萍 罗依惠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p L 1/ 1和 ct B- omp L 1/ 1融合基因 ,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 SDS- PAGE、Westernblot和 GM1- ELISA分别检测目的重组蛋白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 1/ 1表达量、免疫反应性及与 GM1结合的活性。采用 PCR和 MAT分别检测 97株问号钩体野生株 omp L1基因及其表达情况。采用 ELISA检测 2 2 8例钩体患者血清 omp L1基因产物的抗体。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 ,lt B- omp L1/ 1和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 ,分别为 99.7%~ 99.9%和 99.5 %~ 10 0 %。r LTB- r Omp L1/ 1和 r CTB- r Omp L1/ 1表达产量均约为细菌总蛋白的 10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1/ 1均分别能与r Omp L 1/ 1兔抗血清和牛 GM1结合。 89.7%问号钩体野生株含有 omp L1基因 ,87.6 %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与r Omp L 1/ 1和 r Omp L1/ 2兔抗血清出现效价 ,为 1∶ 4~ 1∶ 2 5 6的 MAT阳性结果。 86 .8%和 88.6 %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ompl1基因 大肠埃希茵 LTB基因 霍乱弧茵 ctB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克隆 分子 rLTB—rompll/1/免疫学 rCTB-rompl1/1/免疫学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lipL32/1-ompL1/1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严杰 钊守凤 +4 位作者 毛亚飞 阮萍 罗依惠 李淑萍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7,42,共6页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的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克隆测序后构建 lip L32 / 1- omp L1/ 1的毕赤酵母真...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的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克隆测序后构建 lip L32 / 1- omp L1/ 1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p PIC9K- lip L32 / 1- omp L1/ 1- P.pastoris GS115。用 MM和 MD平板分离 His+ Mut+型菌落 ,YPD平板筛选出 G4 18高抗性的 His+ Mut+ 转化子。以酵母裂解酶处理的高拷贝转化子 His+ Mut+ 克隆裂解产物为模板 ,5 'AOX1和 3'AOX1为引物 ,用 PCR检测所构建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染色体 DNA中的目的融合基因。在 BMMY培养基中用甲醇诱导目的重组蛋白 r L ip L32 / 1- r Omp L1/ 1表达。采用硫酸铵沉淀 ,Ni- NTA亲和层析提纯培养物上清液中的 r L ip L 32 / 1- r Omp L1/ 1。采用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 r L ip L 32 / 1- r Omp L 1/ 1的产量及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获得的 lip L32 / 1- omp L1/ 1融合基因约为 1794 bp。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原始lip L32 / 1和 omp L1/ 1基因型比较 ,相似性分别高达 99.94 %和 10 0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系统可分泌 r Lip L32 / 1-r Omp L1/ 1,SDS- PAGE后位于预期位置处 ,产量约占上清总蛋白的 4 0 %。r Lip L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lipL32/1基因 ompl1/1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真核表达 克隆 分子 zipL32/1-ompl1/1融合基因/免疫学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冬娇 邱晓枫 +4 位作者 王江 严谨 王海斌 周金成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优化目的产物表达条件并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并用常规基因工程方法建立其原...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优化目的产物表达条件并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并用常规基因工程方法建立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及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LipL32/1-LipL21-OmpL1/2表达量。采用免疫双扩散试验及WesternBlot,鉴定rLipL32/1-LipL21-OmpL1/2的免疫原性。结果:获得了序列正确的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E.coliBL21DE-3pET42a-lipL32/1-lipL21-ompL1/2。表达条件优化后的rLipL32/1-LipL21-OmpL1/2产量为37.78mg/L,是优化前的3.7倍。rLipL32/1-LipL21-OmpL1/2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为1∶4。rLipL32/1-LipL21-OmpL1/2抗血清能识别rLipL32/1-LipL21-OmpL1/2以及rLipL32/1、rLipL21、rOmpL1/2。rLipL32/1-LipL21-OmpL1/2能与问号钩体56601株全菌兔抗血清以及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波摩那群、秋季群问号钩体感染患者血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结论:成功地构建了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交叉免疫反应性,可作为研制通用型问号钩体基因工程疫苗及通用型钩体病血清学检测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抗原 细菌/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属特异性抗原 lipL32基 因/lipL21基因/ompl1/2 融合基因/构建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鉴定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OmpL1s抗原膜定位及其自然抗体应答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百莉 郭宗琪 +2 位作者 罗冬娇 孙军德 严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9-334,共6页
为了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OmpL1s抗原膜定位及其自然抗体应答情况和抗体类型,为OmpL1s用于研制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苗及检测试剂盒抗原提供依据。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四川地区156份钩体病人血清标本。用PCR和... 为了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OmpL1s抗原膜定位及其自然抗体应答情况和抗体类型,为OmpL1s用于研制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苗及检测试剂盒抗原提供依据。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四川地区156份钩体病人血清标本。用PCR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中国流行的钩体主要血清群ompL1基因型。采用常规基因工程技术构建ompL1/1和ompL1/2主要基因型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OmpL1/1和rOmpL1/2。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OmpL1s进行膜定位。建立了基于rOmpL1s的ELISAs,检测钩体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其类型。试验结果表明,黄疸出血群钩体仍然是四川地区最主要的优势钩体血清群。中国流行的钩体主要血清群ompL1基因可有ompL1/1和ompL1/2两个基因型,两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OmpL1s是位于钩体外膜表面的蛋白分子。不同稀释度的156例钩体病人血清标本中,rOmpL1/1和rOmpL1/2特异性IgM阳性率分别为67.9%~79.5%和75.0%~75.6%,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71.8%~79.5%和75.0%~76.9%。上述试验结果提示,OmpL1s是位于钩体表面属特异性蛋白抗原。自然感染钩体时,rOmpL1/1和rOmpL1/2均可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并产生IgM和IgG两类血清抗体,且两者之间有广泛的抗原交叉反应。rOmpL1/1和rOmpL1/2可作为研制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盒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ompl1基因 重组表达 分子定位 免疫应答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SHUTTLE PLASMID WITH OMPL1 GENE FROM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STRAIN 017 IN BACILLE CALMETTE-GUERIN 被引量:2
7
作者 鲍朗 邱洪宇 +2 位作者 晏菊芳 谢勇恩 陈玮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Objective.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BCG again st leptospirosis.Methods.We amplified the entire open readin g frame of the OmpL1gene from the genome of the leptospire serovar Lai strain 017.Two recombin ant plasmids pBQ... Objective.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BCG again st leptospirosis.Methods.We amplified the entire open readin g frame of the OmpL1gene from the genome of the leptospire serovar Lai strain 017.Two recombin ant plasmids pBQ1and pBQ2were constructed by oriented ligation based on the E.coli-BCG shuttle plasmids pMV261and pMV361respectively.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BCG by electroporation.The rBCGs bearing pBQ1and pBQ2were induced by high temperature of 45℃.Results.The expressed product,a 35kD prote in was detected by SDS-PAGE.The resu lt indicates that pBQ1and pBQ2can express OmpL1in rBCG.Conclusion.The technical methods in this study may help detect the immunogenicity a nd immunoprotection of OmpL1and develop more safe,highl y effective rBCG bearing leptospira l antigen with long-lasting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recombinant BCG ompl1ge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