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PVA/PA/Fe凝胶载体的PN/A工艺研究
1
作者 靳德源 何浩宸 +3 位作者 田文清 李小锋 李党勇 梁继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是低碳低耗的污水自养脱氮工艺。然而,如何在反应器内有效截留缓慢生长的厌氧氨氧化菌(AnAOB),并创建厌氧菌AnAOB与好氧氨氧化菌(AOB)的共生生境是构建PN/A稳定运行的关键。该研究拟采用负载铁的多孔生物载体P... 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是低碳低耗的污水自养脱氮工艺。然而,如何在反应器内有效截留缓慢生长的厌氧氨氧化菌(AnAOB),并创建厌氧菌AnAOB与好氧氨氧化菌(AOB)的共生生境是构建PN/A稳定运行的关键。该研究拟采用负载铁的多孔生物载体PVA/PA/Fe促进AnAOB的截留及与AOB协同共生,实现PN/A的快速启动和高效运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添加载体和添加PVA/PA载体,PVA/PA/Fe显著促进了AnAOB的截留及与AOB协同共生脱氮,AnAOB丰度相较对照组在Anammox阶段提高5.93%,在PN/A阶段提高7.81%;在Anammox阶段添加PVA/PA与PVA/PA/Fe载体的反应器表现出更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性能,NLR可达1.01 kg-N/(m^(3)·d),而对照组只能稳定在0.61 kg-N/(m^(3)·d);加入PVA/PA/Fe载体的反应器在PN/A阶段启动7 d时就达到RETN>85%,而对照组与添加PVA/PA载体的反应器在经过12 d时才达到此处理效果。上述结果为PN/A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pa/fe凝胶载体 ANAMMOX PN/A Candidatus_Kuenenia
下载PDF
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复合载体——PVA-海藻酸盐凝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安 周建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固定化细胞这一生物技术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已涉及食品、发酵、化工、医疗、生化等各领域.新型载体研制是发展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一个主导因素.PVA(聚乙烯醇)是近年来用于固定化细胞的一种新载体材料,但目前制备PVA凝胶的方法通常是在PV... 固定化细胞这一生物技术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已涉及食品、发酵、化工、医疗、生化等各领域.新型载体研制是发展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一个主导因素.PVA(聚乙烯醇)是近年来用于固定化细胞的一种新载体材料,但目前制备PVA凝胶的方法通常是在PVA溶液凝固后(或加入固化剂、乳化剂等让其凝固)手工切块.为了解决PVA载体的成球问题,简化制备方法,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报道了用PVA和海藻酸钠制备的一种固定化细胞载体新配方,比较了几种常用载体及几种PVA载体的性能及用于乙醇发酵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载体 pva 海藻酸盐 酵母 乙醇
下载PDF
生物载体在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婷 刘永红 +1 位作者 王利娜 郭莉萍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2,共5页
文章对国内外生物载体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归纳了传统与新型生物载体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机理,以期为厌氧颗粒污泥的工程化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 厌氧颗粒污泥 自固定化 生物载体 pva小球
下载PDF
PVA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婷 刘永红 +2 位作者 王利娜 蔡会勇 刘磊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章以粒径为5 mm的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为生物载体,研究其对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及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PVA颗粒污泥初成体形成的情况下,UASB反应器连续运行74 d。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2 d的培养,得到沉降性能优良的PVA颗粒污泥,反... 文章以粒径为5 mm的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为生物载体,研究其对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及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PVA颗粒污泥初成体形成的情况下,UASB反应器连续运行74 d。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2 d的培养,得到沉降性能优良的PVA颗粒污泥,反应器COD去除率高达97%,容积负荷由1.05 kg COD·m-3d-1提升至13.33 kg COD·m-3d-1,水力停留时间由35 h缩短至8 h;运行结束时,COD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容积负荷达到13.54 kg COD·m-3d-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成熟PVA颗粒污泥外表面丝状菌上交联生长着杆菌、球菌,内部主要附着丝状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颗粒 生物载体 厌氧反应器 颗粒化
下载PDF
煤基化学链燃烧技术的Fe2O3/Al2O3氧载体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林林 赵海波 +2 位作者 张少华 王建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直接以煤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是解决中国燃煤CO2排放的一种潜在技术,关键问题之一是难以气化和氧化的煤焦与氧载体之间的固固还原反应。本文基于溶胶一凝胶法,利用Al(OC3H7)3和Fe(NO3)3·9H2O制备了12种不同的氧载体,并用XRD... 直接以煤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是解决中国燃煤CO2排放的一种潜在技术,关键问题之一是难以气化和氧化的煤焦与氧载体之间的固固还原反应。本文基于溶胶一凝胶法,利用Al(OC3H7)3和Fe(NO3)3·9H2O制备了12种不同的氧载体,并用XRD、SEM、BET等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烧结温度以低于1200℃为宜。选择6种不同参数(活性R203质量含量、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Fe2O3/Al2O3氧载体,在热重中研究了它们与煤焦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880℃左右时,氧载体与煤焦快速反应,首先快速还原成Fe3O4,然后有一部分FeO出现。综合各方面因素,选用F6A1116氧载体(60%Fe2O3含量,1100℃烧结6h)进行与煤焦/空气的多次循环实验。结果表明,氧载体没有杂质物相生成,表现了良好的循环反应性。反应后氧载体表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烧结现象,但仍维持孔隙结构。这些实验结果初步证明,基于Fe2O3/Al2O3氧载体、燃用固体燃料煤焦的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煤焦 - fe2O3/Al2O3氧载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