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Ⅱ)在Nafion修饰电极上的机理研究(Ⅲ)电还原和溶出过程的扩散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斌 孙向英 +2 位作者 徐金瑞 金继业 三轮智夫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测定Pb(Ⅱ)在Nafion修饰电极上还原过程中的表观扩散系数和电子交换系数,研究该过程的扩散机理,提出于还原及溶出的过程中Pb(Ⅱ)在Nafion膜上的浓度分布模式.
关键词 修饰电极 NAFION 扩散机理 电还原 溶出过程
下载PDF
Pb(Ⅱ)在Nafion修饰电极上的机理研究 (Ⅱ)富集过程中的离子交换和物理扩散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孙向英 +2 位作者 徐金瑞 金继业 三轮智夫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测定Pb(Ⅱ)在Nafion修饰电极上离子交换富集过程中的离子交换系数及物理扩散系数,提出了该过程中,Pb(Ⅱ)在Nafion膜中的浓度分布模型和Pb(Ⅱ)离子交换与扩散模式.
关键词 离子交换 修饰电极 NAFION膜
下载PDF
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的Pb(Ⅱ)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双莉 封扬 党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205,210,共6页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酸度为pH=5~6;最佳静置吸附时间为4~6h,最佳Pb2+初始浓度为160~240mg/L;吸附动力学结论表明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用2.0mol/L硝酸溶液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9.60%;常见干扰离子基本不干扰吸附富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印迹聚合物 介孔SiO2纳米球 吸附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Coal Fly Ash Treatment with NaOH on the Characters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 Pb(Ⅱ) in the Solu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WidiAstuti Endang Tri Wahyuni +1 位作者 Agus Prasetya I Made Bendiyasa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1期31-38,共8页
Coal fly ash (CFA) generated by coal-based thermal power plants is mainly composed of some oxides having high crystallinity, including quartz and mullit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CFA crystallinity toward its ca... Coal fly ash (CFA) generated by coal-based thermal power plants is mainly composed of some oxides having high crystallinity, including quartz and mullit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CFA crystallinity toward its capacity on Pb(Ⅱ) adsorption was investigated. CFA with various crystaUinity was obtanied by refluxing it with sodium hydroxide (NaOH) solution hav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s (1-7 M) at various temperature and reflux tim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rystallinity of treated CFA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dsorption of Pb(Ⅱ) solution with treated CFA wa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flux of CFA with NaOH solution leads to the crystallinity of quartz and mullite in CFA decreased. The decrease is proportional with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elevation, and the longer time. The reflux using NaOH solution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 3 M) in addition causes a decrease in the crystallinity of quartz and mullite, also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hydroxysodalite. The decrease of the CFA crystalllinity gives an increase in CFA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 Pb(Ⅱ)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ly ash NAOH adsorption capacity pb(ⅱ).
下载PDF
MnO2改性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隽晔 周培疆 管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提高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特性,在通过混合热解法制备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nO... 为提高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特性,在通过混合热解法制备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以及微孔和介孔的数量远高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改性复合材料中的MnO2是无定形的且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远高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其吸附过程受pH值的影响较大;该改性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分别符合Elovich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方程,其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改性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混乱度增加。可见,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重金属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 二氧化锰(MnO2)改性 吸附特性 pb() Cd()
下载PDF
N_(263)浸渍树脂分离─富集Pb(Ⅱ)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丛玉梅 钱程 《辽宁地质》 1995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N_(263)浸渍在DA_(201)大孔吸附树脂上制得了N_(263)浸渍树脂,测定了静态时树脂Pb(Ⅱ)的吸附容量。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酸度,流速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N_(263)浸渍树脂吸附和洗脱Pb的影响。建立... 以N_(263)浸渍在DA_(201)大孔吸附树脂上制得了N_(263)浸渍树脂,测定了静态时树脂Pb(Ⅱ)的吸附容量。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酸度,流速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N_(263)浸渍树脂吸附和洗脱Pb的影响。建立了N_(263)浸渍树脂分离─富集后衔接原子吸收和比色法测定Pb(Ⅱ)的方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Pb(Ⅱ),测试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浸渍树脂 分离 富集
下载PDF
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性能
7
作者 陈作义 陈考昌 +3 位作者 李华辉 柯永霞 柳晓俊 赵丹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3-2432,共10页
首先,将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COSBC)分散到海藻酸钠(SA)凝胶溶液中形成了混合液;然后,采用球滴法将其逐滴滴入到CaCl2溶液中,制备了海藻酸钙/生物炭(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采用SEM和FTIR对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进行了表... 首先,将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COSBC)分散到海藻酸钠(SA)凝胶溶液中形成了混合液;然后,采用球滴法将其逐滴滴入到CaCl2溶液中,制备了海藻酸钙/生物炭(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采用SEM和FTIR对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水体中Pb(Ⅱ)的吸附效果,优化了其对Pb(Ⅱ)的吸附条件,探究了其吸附去除Pb(Ⅱ)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m(SA)∶m(COSBC)=4∶1制备的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具有最佳的吸附去除Pb(Ⅱ)的效果,室温下,在pH=5.0、Pb(Ⅱ)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投加量0.77 g/L、吸附时间4 h的条件下,Pb(Ⅱ)的平衡吸附量可达236.4 mg/g、去除率高达72.81%。CA/COSBC复合凝胶微球吸附去除Pb(Ⅱ)能够自发进行,且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和Lar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颗粒内扩散是控制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表面吸附和边界层扩散也会影响吸附去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凝胶微球 吸附 pb() 油茶果壳 生物炭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掺杂CoFe_(2)O_(4)膨胀石墨对Pb(Ⅱ)的吸附性能
8
作者 姬莉 李媛媛 +1 位作者 王华 岳学庆 《非金属矿》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解决膨胀石墨吸附后回收难的问题,采用柠檬酸基的溶胶-凝胶法将CoFe_(2)O_(4)粒子负载到膨胀石墨中,制备磁性膨胀石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滞回线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膨胀石墨和磁性膨胀石墨对Pb(Ⅱ)吸... 为解决膨胀石墨吸附后回收难的问题,采用柠檬酸基的溶胶-凝胶法将CoFe_(2)O_(4)粒子负载到膨胀石墨中,制备磁性膨胀石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滞回线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膨胀石墨和磁性膨胀石墨对Pb(Ⅱ)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吸附时间、Pb(Ⅱ)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和pH值等,并采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行为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和磁性膨胀石墨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5.6、69.8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掺杂CoFe_(2)O_(4)粒子缩短了膨胀石墨对Pb(Ⅱ)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并使最佳吸附pH值向更加中性条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CoFe_(2)O_(4)粒子 pb() 吸附
下载PDF
氮掺杂介孔碳对含Pb(Ⅱ)隧洞施工废水的吸附性能
9
作者 蒲小平 段鹏昌 +3 位作者 秦云 凌涛 熊鹰 刘媛媛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氮掺杂介孔碳,分别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材料结构及理化性质。将该材料应用于对2种隧洞施工废水中Pb(Ⅱ)的吸附,研究pH、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反应动力学、等温...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氮掺杂介孔碳,分别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材料结构及理化性质。将该材料应用于对2种隧洞施工废水中Pb(Ⅱ)的吸附,研究pH、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反应动力学、等温模型。研究发现,该体系的吸附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方程基本一致,其吸附特性与Langmuir和Temkin等温模型相适应。实验结果与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吸附Pb(Ⅱ)的过程涉及到静电作用、孔道扩散等物理吸附以及表面含氮官能团与Pb(Ⅱ)的化学吸附。2种废水中基于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93.5 mg/g和603.9 mg/g。吸附材料可通过HCl处理实现有效再生与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氮掺杂 隧洞施工废水 吸附
下载PDF
泰妙菌素废盐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EDTA-Pb(Ⅱ)的研究
10
作者 胡雅 孙晓蕾 +1 位作者 陆静宇 孙秀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9,148,共8页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T表征WSAC的性质;基于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对WSAC吸附EDTA-Pb(Ⅱ)行为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拟合,利用FTIR、TOC、Zeta电位等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受物理过程主导且为单分子层均相吸附;随着pH的升高,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效果降低;共存阴离子的加入会与EDTA-Pb(Ⅱ)竞争吸附位点,对吸附起抑制作用;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机制主要为孔隙填充和静电吸附的协同作用。将WSAC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EDTA-Pb(Ⅱ),为泰妙菌素废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途径,也为工业废水中EDTA-Pb(Ⅱ)的去除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络合态重金属 EDTA-pb() 泰妙菌素废盐 吸附
下载PDF
豆荚状Fe_(2)VO_(4)/NC纳米线对Pb(Ⅱ)的电化学检测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豪 杨猛 +1 位作者 罗永春 孙宇峰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通过煅烧聚多巴胺包覆的FeVO_(4)·1.1H_(2)O纳米线得到豆荚状Fe_(2)VO_(4)/NC纳米线,以SEM、XRD、XPS表征了材料的形貌与物相。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采用阳极方波伏安法实现对Pb(Ⅱ)的灵敏检测,检测灵敏度62.27μA/μM,理论检出限为0... 通过煅烧聚多巴胺包覆的FeVO_(4)·1.1H_(2)O纳米线得到豆荚状Fe_(2)VO_(4)/NC纳米线,以SEM、XRD、XPS表征了材料的形貌与物相。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采用阳极方波伏安法实现对Pb(Ⅱ)的灵敏检测,检测灵敏度62.27μA/μM,理论检出限为0.021μM。电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具有内部空间的Fe_(2)VO_(4)/NC相较于裸纳米线对Pb(Ⅱ)的灵敏度有明显提升。通过吸附实验证实,豆荚状Fe_(2)VO_(4)/NC纳米线对Pb(Ⅱ)的吸附最强。此外,对实验的稳定性、重现性、抗干扰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且将其成功应用于对实际水体环境的检测,证明该敏感材料具有实际应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VO_(4)/NC 电化学检测 pb() 稳定性
下载PDF
β-二氧化锰纳米纤维用作Pb(Ⅱ)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转导层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夏瑞泽 杨猛 黄行九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研究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原位生长的β-二氧化锰纳米纤维(β-MnO_(2)NF),合成了一种兼具强疏水性和高界面电容的β-MnO_(2) NF/rGO纳米材料。开发出了一种基于β-MnO_(2) NF/rGO的敏感检测Pb(Ⅱ)的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传感器... 本研究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原位生长的β-二氧化锰纳米纤维(β-MnO_(2)NF),合成了一种兼具强疏水性和高界面电容的β-MnO_(2) NF/rGO纳米材料。开发出了一种基于β-MnO_(2) NF/rGO的敏感检测Pb(Ⅱ)的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传感器。同时,考虑到转导层如何对离子选择性系数产生作用仍然未知,研究人员利用数值模拟构建了一个耦合了转导层的转导层-膜-溶液界面模型,其考虑了膜-转导层这一界面,构建了一个两界面三相的浓度梯度模型,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电位显示,同时还根据其模拟结果计算了相对应的离子选择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离子选择性系数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pb()检测
下载PDF
改性球状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Pb(Ⅱ)的吸附探究
13
作者 尚路得 潘远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本文以纯化后的蔗渣纤维素(SBC)和不溶性腐植酸(IHA)为基材,通过添加海泡石(SEP)来提升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以碳酸钙为制孔剂,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酸酐对复合微球进行改性,引入羧基基团,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SI... 本文以纯化后的蔗渣纤维素(SBC)和不溶性腐植酸(IHA)为基材,通过添加海泡石(SEP)来提升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以碳酸钙为制孔剂,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酸酐对复合微球进行改性,引入羧基基团,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SIS-COOH,并将其用于水体中Pb(Ⅱ)的去除。通过SEM、BET、FTIR、TGA等手段对SIS-COOH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形貌和结构特性。采用静态吸附法,系统研究了影响SIS-COOH吸附性能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SIS-COOH的投放量、Pb(Ⅱ)的初始浓度以及温度等。实验结果表明,在pH=5、SIS-COOH投放量为5g·L^(-1)、Pb(Ⅱ)的初始浓度为1500mg·L^(-1)的条件下,SIS-COOH的吸附容量达到最佳,且吸附过程在120min内即可达到平衡状态。再生实验证实,SIS-COOH具有出色的再生性能,经历5次循环实验后,其吸附容量仍维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腐植酸 海泡石 APTES pb()离子吸附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膨润土对Pb(Ⅱ)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14
作者 姜璐莎 蒲诃夫 +2 位作者 闵明 邱金伟 陈晓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4-59,共6页
为研究聚合物改性膨润土(简称PMB)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开展了Batch吸附试验,利用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准一阶动力学、准二阶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Elovich模型)和4种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dlich、D-R和Temkin模型)研究了钠化钙基膨... 为研究聚合物改性膨润土(简称PMB)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开展了Batch吸附试验,利用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准一阶动力学、准二阶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Elovich模型)和4种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dlich、D-R和Temkin模型)研究了钠化钙基膨润土(简称NCB)和PMB对Pb(Ⅱ)离子的吸附行为,并通过BET (Brunauer-Emmett-Teller)试验对膨润土进行了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1 (强酸)时,PMB对Pb(Ⅱ)离子的吸附率为60%,较NCB提高了33%。膨润土对Pb(Ⅱ)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阶模型,PMB在初始5 min内可快速吸附Pb(Ⅱ)离子,吸附率达50%。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好地描述了两种膨润土对Pb(Ⅱ)离子的吸附特性,计算所得最大吸附量与试验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聚合物改性 吸附性能 铅离子
下载PDF
来安花红果渣纤维制备及其Pb(Ⅱ)吸附特性
15
作者 张汆 陈志宏 刘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301,共9页
为探讨花红果渣纤维的理化功能性质,文中分别采用水、1.25 g/100 mL盐酸和1.25 g/100 mL氢氧化钠溶液从中分别提取得到WF、AF和AKF等3种纤维样品。在对原料及纤维样品主要理化功能性质分析基础上,对其Pb(Ⅱ)吸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分析比... 为探讨花红果渣纤维的理化功能性质,文中分别采用水、1.25 g/100 mL盐酸和1.25 g/100 mL氢氧化钠溶液从中分别提取得到WF、AF和AKF等3种纤维样品。在对原料及纤维样品主要理化功能性质分析基础上,对其Pb(Ⅱ)吸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来安花红原果渣中含有27.64 g/100 g的粗纤维,所得WF、AF和AKF中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8.60、54.14和64.72 g/100 g。Pb(Ⅱ)吸附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果渣纤维具有相似的吸附性质,在1~4μg/mL范围内,随Pb(Ⅱ)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显著增加(P≤0.05)。初始质量浓度为4μg/mL时,AKF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最高,分别为394.86μg/g和33.18μg/min,其次是AF,WF最低。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果渣纤维对Pb(Ⅱ)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适当低温有利吸附进行。结果表明,花红果渣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油特性,对水溶液中Pb(Ⅱ)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水处理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安花红果渣 纤维素 pb()吸附 平衡吸附量
下载PDF
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研究
16
作者 张华 杨江峰 +3 位作者 李子建 许良全 周记名 卢许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为提高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采用浸渍-热解法制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BC)。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浸渍比、溶液pH、吸附时间及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M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影响,并采用表... 为提高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采用浸渍-热解法制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BC)。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浸渍比、溶液pH、吸附时间及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M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影响,并采用表征技术对吸附前后MBC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和探究潜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浸渍-热解法制备的MBC拥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试验表明,在浸渍比和溶液pH分别为2∶1和5.0时,MBC对10 mg/L的Pb(Ⅱ)和Cd(Ⅱ)的去除达到最佳值,分别为93.58%和97.95%。此外,MBC去除Cd(Ⅱ)和Pb(Ⅱ)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根据Langmuir模型,MBC对Cd(Ⅱ)和Pb(Ⅱ)最大的吸附量分别为90.45 mg/g和138.50 mg/g。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BC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机理包含络合、共沉淀、离子交换及静电作用。五次再生后,MBC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率分别为75.62%和80.16%,以上结果说明,MBC在处理含Cd(Ⅱ)和Pb(Ⅱ)酸性矿山废水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改性 水稻秸秆生物炭 Cd() pb()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环境中Cd(Ⅱ)/Pb(Ⅱ)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鑫 谯华 +3 位作者 郭伟强 钱彦君 张书豪 朱龙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21-226,231,共7页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炭的原料、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种类和浓度、热解温度、Cd(Ⅱ)/Pb(Ⅱ)的竞争、投加量、pH值和干扰离子及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机理。最后强调通过调控条件改变生物炭性质提高吸附能力,展望指出需深化复合污染环境下改性方法、生物炭在环境中长期稳定性的研究,实现更有效的重金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Cd()/pb()复合污染 影响因素 机理
下载PDF
壳聚糖/磁性核桃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高浓度Pb(Ⅱ)的吸附 被引量:5
18
作者 燕翔 杨建东 +6 位作者 韩丽 王都留 袁贵霞 范秀梅 周雅丽 郭宗杰 侯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以核桃壳粉作为生物质原料,依次采用H_(2)O_(2)和FeCl_(3)为改性剂,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磁性核桃壳生物炭,然后以壳聚糖为改性剂、聚乙二醇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磁性核桃壳生物炭复合材料(CS/MWSB),采用SEM、FT-IR、N_(2)脱附、XRD、XPS... 以核桃壳粉作为生物质原料,依次采用H_(2)O_(2)和FeCl_(3)为改性剂,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磁性核桃壳生物炭,然后以壳聚糖为改性剂、聚乙二醇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磁性核桃壳生物炭复合材料(CS/MWSB),采用SEM、FT-IR、N_(2)脱附、XRD、XPS、VSM技术对其形貌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CS/MWSB对模拟废水中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S/MWSB的表面有大量微孔结构,表面负载球状Fe_(3)O_(4)颗粒和壳聚糖,CS/MWSB的活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有所增加;壳聚糖负载量为30%的CS/MWSB对Pb(Ⅱ)的吸附能力最强;对于初始浓度为400 mg/L的Pb(Ⅱ)溶液,当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时,在pH为5.0、温度为40℃吸附3 h时,CS/MWSB对Pb(Ⅱ)的吸附率达90.86%,吸附容量为89.86 mg/g;CS/MWSB对Pb(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CS/MWSB可用于对于高浓度Pb(Ⅱ)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磁性生物炭 壳聚糖 吸附 铅离子 废水处理 重金属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对水中Pb(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威 邓华 +1 位作者 胡乐宁 李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RMSA对Pb(Ⅱ)的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0 min,Pb(Ⅱ)初始浓度为30~900 mg/L的最佳条件下,RMSA对Pb(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54.54 mg/g。RMSA在多元重金属体系吸附实验中对Pb(Ⅱ)的吸附更具选择性。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是RMSA吸附Pb(Ⅱ)的主要机理。此外,RMSA经过5次循环实验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在经济适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水凝胶 pb() 海藻酸钠 吸附
下载PDF
一种有效吸附Pb(Ⅱ)的Zr基金属有机凝胶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云裳 秦凡凡 +2 位作者 袁仪祯 张应鹏 梁玉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3-1314,共12页
以合成的4,4,4-三甲酸三苯胺(H3TCA)为主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无定型的锆基金属有机凝胶(Zr-MOG)。并通过一种简单的恒定时间控制晶化方法,使UIO-66(即Zr-MOF)凝胶化合成非晶态的Zr-MOG。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r-MOG拥有凝胶... 以合成的4,4,4-三甲酸三苯胺(H3TCA)为主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无定型的锆基金属有机凝胶(Zr-MOG)。并通过一种简单的恒定时间控制晶化方法,使UIO-66(即Zr-MOF)凝胶化合成非晶态的Zr-MOG。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r-MOG拥有凝胶软材料的多层结构和非晶聚合物网络,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此外,以冰醋酸为晶化促进剂,成功地实现了晶态MOF和高分散非晶态MOG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凝胶 吸附材料 Zr基金属有机骨架 p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