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model for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peginterferon-alfa treated based on a responseguided therapy strategy
1
作者 Pei-Xin Zhang Xiao-Wei Zheng +6 位作者 Ya-Fei Zhang Jun Ye Wei Li Qian-Qian Tang Jie Zhu Gui-Zhou Zou Zhen-Hua Zhang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3期405-417,共13页
BACKGROUND Models for predicting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serocon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CHB)after nucleos(t)ide analog treatment are rare.AIM To establish a simple scoring model... BACKGROUND Models for predicting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serocon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CHB)after nucleos(t)ide analog treatment are rare.AIM To establish a simple scoring model based on a response-guided therapy(RGT)strategy for predicting HBeAg seroconversion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clearance.METHODS In this study,75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B underwent a 52-week peginterferon-alfa(PEG-IFNα)treatment and a 24-wk follow-up.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parameters at baseline,week 12,and week 24 to predict HBeAg seroconversion at 24 wk post-treatment.The two best predictors at each time point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prediction model for PEG-IFNαtherapy efficacy.Parameters at each time point that met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cutoff thresholds were scored as 1 or 0.RESULTS The two most meaningful predictors were HBsAg≤1000 IU/mL and HBeAg≤3 S/CO at baseline,HBsAg≤600 IU/mL and HBeAg≤3 S/CO at week 12,and HBsAg≤300 IU/mL and HBeAg≤2 S/CO at week 24.With a total score of 0 vs 2 at baseline,week 12,and week 24,the response rates were 23.8%,15.2%,and 11.1%vs 81.8%,80.0%,and 82.4%,respectively,and the HBsAg clearance rates were 2.4%,3.0%,and 0.0%,vs 54.5%,40.0%,and 41.2%,respectively.CONCLUSION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predictive model and diagnosis-treatment process using the RGT strategy to predict HBeAg and HBsAg serocon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B undergoing PEG-IFNα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eginterferon-alfa Prediction model Response-guided therapy strategy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干预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发的精神症状 被引量:17
2
作者 齐明华 周斌 +7 位作者 苏梅蕾 潘集阳 张浩 张艳茹 张健 李威 王俊洁 周元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旨在评估引起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易感因素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这些症状的效果。方法 5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12周时由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标准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使用SCL-90量... 目的旨在评估引起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易感因素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这些症状的效果。方法 5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12周时由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标准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使用SCL-90量表自评。对于符合重度抑郁标准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在用药后4周,8周时再次行SCL-90测评。结果中重度抑郁的易感因素有:男性,1b基因型,感染途径为静脉药瘾。干扰素相关中重度抑郁的发病率为32.2%。其他精神症状,如:敌对、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9.7%,9.2%,5.26%。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4周及8周,患者的SCL-90总分,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得分显著下降。结论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在我国丙型肝炎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做常规的精神症状评估,特别注意对静脉药瘾感染人群的评估,及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于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精神症状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唐红梅 陈钫 +2 位作者 朱世殊 董漪 霍翠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03-2305,共3页
目的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近期不良反应及程度,为儿童和成人抗病毒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成人或儿童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观察项目有体温、关节肌肉酸痛、头痛头晕等。结果在聚乙二醇... 目的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近期不良反应及程度,为儿童和成人抗病毒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成人或儿童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观察项目有体温、关节肌肉酸痛、头痛头晕等。结果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成人出现不良反应的种类较儿童多,但所占比例却较儿童低,其中体温升高、关节肌肉酸痛、头痛是儿童组与成人组共同的3大不良反应;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中体温升高的程度在成人组以中热为主,儿童组在第1周时以低热为主,到第2周之后才以中热为主;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后,成人组与儿童组均多在3 h之后开始发热,体温升高多持续3~4 h,在注射后1周中大多数患者只发热1次;在体温升高的处理方面,成人在注射第1针时需要药物降温者的比率较儿童高,但机体适应能力和中枢体温调节能力较儿童强,从第2针开始,成人需要药物降温者的比率明显较儿童低。结论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近期不良反应中,儿童组与成人组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体温升高、关节肌肉酸痛、头痛是儿童组与成人组共同的3大不良反应;发热多为一过性,部分成人与儿童均不需要进行处理;由于儿童和成人均采用逐渐增加聚乙二醇干扰素量的"阶梯式"加量法,其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内。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肝炎 儿童 成人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红 杨凤 +2 位作者 王容 唐坤伦 王文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8年1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CHB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方案者纳入联合组(n=...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8年1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CHB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方案者纳入联合组(n=27),单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21)。治疗48周后,比较2组阴转率、肝功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LSM)值、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48周后,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vs.38.1%,χ^2=3.884,P=0.049),而2组HBsAg、HBeAg/HbeAb、HBcAb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LSM值及血清LN、PCⅢ、H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Z/P=2.024/0.043,t/P=4.014/<0.001、2.222/0.031、2.051/0.046、2.150/0.037);2组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t/P=2.971/0.005、2.319/0.025);治疗48周内,2组血小板减少、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头痛、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应用于CHB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LSM值有利,为高病毒载量CHB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培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龚玲 景钊 +2 位作者 江宇 苏刚 张友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与培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试验组3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年龄(34±s 8)a,18~65 a;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培干扰素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与培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试验组3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年龄(34±s 8)a,18~65 a;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培干扰素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24 wk,治疗结束后随访24 wk。分别在0,12,24及48 wk检测血清ALT及HCV RNA以判断疗效。在0 wk时检测31例病人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根据疗效的不同,将病人分为持续应答、复发和无应答组。以SF值等于300μg·L^(-1)为界,将病人分为高SF组(≥300μg·L^(-1))与低SF组(<300μg·L^(-1))。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SF与ALT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持续应答组SF含量明显低于复发组及无应答组(P<0.01)。治疗前低SF组的病人对Peg-IFNα-2a的持续应答率显著高于高SF组的病人(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SF水平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关,治疗前高SF水平与Peg-IFNα-2a疗效差及不稳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铁蛋白 培干扰素 Α-2A
下载PDF
“补肾生髓成肝”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兰少波 王建忠 +3 位作者 李瀚旻 高翔 叶之华 赵宾宾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对比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对比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肾生髓成肝"法联合派罗欣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派罗欣。治疗后第1、4、8、12、24、48、72周时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HBV DNA、HBsAg、HBeAg、HBeA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第8周为(3.74±0.49)×109/L、12周为(4.06±0.17)×109/L、24周为(4.20±0.63)×109/L,分别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3.49±0.58)×109/L、(3.02±0.49)×109/L、(2.29±0.28)×109/L;治疗组患者ALT水平在第8周为(259.70±9.49)U/L、第12周为(125.0±9.10)U/L、第24周为(92.0±10.60)U/L,分别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12.40±10.58)U/L、(335.0±8.50)U/L、(232.0±9.00)U/L;治疗组患者TBil在第12周为(14.0±4.00)μmol/L、第24周为(9.20±3.60)μmol/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9.60)μmol/L、(32.0±9.50)μmol/L;治疗组患者第72周HBV DNA阴转率为75%、HBeAg/HBeAb转换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38.5%;治疗第48周后,HBsAg<1000 IU/ml的患者,治疗组有26例,对照组为15例。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现"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法则的"补肾健脾"方联合Peg-IFNα-2a治疗CHB,可以获得"减毒"(减少骨髓抑制,降低肝损伤)"增效"(提高病毒学应答)的生物学效应,增加患者的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髓成肝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凤霞 李剑萍 +2 位作者 陈彬彬 张霞意 关玉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关系,为贫血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提高治疗应答率。方法对214例CHC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关系,为贫血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提高治疗应答率。方法对214例CHC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贫血(Hb≤100 g/L)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Hb变化与SVR的关系,评估Hb检测在治疗应答中的作用。结果 214例患者中,156例(72.9%)Hb下降≥30 g/L,86例(40.2%)出现贫血,26例(12.2%)Hb≤80 g/L。性别(P=0.000)、年龄(P=0.000)、体重(P=0.001)、基线肌酐清除率(P=0.000)、基线白细胞计数(P=0.000)、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9)、基线Hb(P=0.000)及基线血小板计数(P=0.037)均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治疗2周Hb≤120 g/L(P=0.000)或Hb下降≥15 g/L(P=0.000)与治疗2周后的Hb水平有关。治疗期间Hb下降及下降幅度与SVR无关。结论女性、年龄大、体重轻、肌酐清除率低及基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血小板水平低者是贫血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2周时的Hb水平可以预测2周后的Hb水平;Hb的变化不可预测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血红蛋白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1 位作者 彭敏源 黄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 kD)(派罗欣)治疗组18例,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治疗组17例,采集治疗前、治疗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 kD)(派罗欣)治疗组18例,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治疗组17例,采集治疗前、治疗12、24和48周时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DC和pDC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ALT和HBV-DNA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肝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在治疗前mDC和pDC的比例和绝对计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抗病毒治疗后两组的mDC和pDC的比例和绝对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多,其中干扰素治疗组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mDC和pDC的的比例、数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阿德福韦酯治疗组的mD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DC的数目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mDC、pDC与ALT和HBV-DNA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mDC和pDC细胞降低,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增加DCs的比例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聚乙二醇干扰素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燕 谭德明 彭敏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80-383,41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KD)治疗(干扰素组)18例,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组)17例;另...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KD)治疗(干扰素组)18例,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组)17例;另收集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2例作对照。采集两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PBMCs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DNA的相关性。结果 Treg/PBMCs的百分比,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组在治疗前分别为(3.72±1.15)%和(3.63±1.02)%,与正常对照组(2.47±0.9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51、2.48,均P<0.05)。干扰素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治疗12、24、48周时的比率分别为(2.87±0.76)%、(2.75±0.72)%和(2.51±0.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41、2.58、2.95,P分别<0.05、<0.05、<0.01)。阿德福韦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Treg细胞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52,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25,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升高,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CD4+CD25+Treg细胞比例;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对CD4+CD25+Treg细胞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调节性T细胞 聚乙二醇干扰素 阿德福韦
下载PDF
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富荣 程华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改善干扰素α-2a(IFN α-2a)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提高其疗效,开发了一种皮下注射的聚乙二醇化新产品,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 α-2a)。PEG IFN α-2a每周1次给药与:IFN α-2a每周3次给药相比,治疗伴或不伴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 为改善干扰素α-2a(IFN α-2a)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提高其疗效,开发了一种皮下注射的聚乙二醇化新产品,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 α-2a)。PEG IFN α-2a每周1次给药与:IFN α-2a每周3次给药相比,治疗伴或不伴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病人,其持久的病毒学应答率(SVR)显著提高。与IFN α-2a单用或IFN α-2b与利巴韦林合用相比,PEGIFN α-2a可更好地改善CHC病人的生活质量。CHC病人对PEG IFN α-2a的耐受性与IFN α-2a相似,头疼、疲劳和肌痛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丙型肝炎 新药 聚乙二醇 干扰素Α-2A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ETV治疗HBeAg阴性CHB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爱新 曹振环 +3 位作者 汪雯 张宏伟 张彤 吴昊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eg-IFNα2a(135μg/周)联合ETV(0.5 mg/d)...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eg-IFNα2a(135μg/周)联合ETV(0.5 mg/d)治疗的50例初治HBe Ag阴性CHB患者,收集基线和治疗过程中每12周的临床数据,包括HBV DNA和HBs Ag水平等,分析48周HBV DNA不可检测率、HBs Ag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48周,全部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20 IU/m L);HBs 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4%和1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脱发、食欲下降、皮疹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均可继续原方案。结论 Peg-IFNα2a联合ETV可提高HBe Ag阴性CHB的HBs Ag清除率,且安全性良好,是值得探索的优化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治疗 HBsAg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IFNL4和IL-28B基因多态性检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迎明 申爽 +1 位作者 田飞 孙园园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干扰素λ4(IFNL4)和白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CHB患者140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2个月。应用市售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F... 目的探讨检测血干扰素λ4(IFNL4)和白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CHB患者140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2个月。应用市售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FNL4和IL-28B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治疗结束时,在140例CHB患者中,108例(77.1%)获得应答,32例(22.9%)无应答;应答组IL-28Brsrs8099917位点基因TT型占比为88.9%,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的68.8%(P<0.05);应答组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35.4±3.2)U/L、(38.6±2.1)U/L和(3.8±2.1)lg copies/ml,均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的(61.5±4.8)U/L、(73.5±3.0)U/L和(5.2±3.1)lg copies/ml(P<0.05);125例IFNL4 TT/TT型患者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47.1±2.5)U/L、(49.1±1.6)U/L和(4.5±1.2)lg copies/ml,与15例TT/△G型患者的(48.0±2.1)U/L、(59.4±1.5)U/L和(4.7±1.3)lg copies/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18例IL-28B TT型患者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36.4±2.1)U/L、(38.9±2.7)U/L和(4.0±1.7)lg copies/ml,显著低于22例TG型患者【分别为(59.0±1.4)U/L、(72.1±1.1)U/L和(6.0±2.1)lg copies/ml(P<0.05)。结论CHB患者IFNL4rs368234815位点基因以TT/TT型和IL-28Brs8099917位点基因以TT型居多,检测IFNL4基因多态性可能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无明显指导意义,而检测IL-28B基因多态性可能对抗病毒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干扰素λ4 白介素-28B 应答 预测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炳喜 唐芙爱 杨玉秀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9期628-629,632,共3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患者按2:1.随机化分配入组。治疗组20例,依体重不同每周1次皮下注射佩乐能40μg或50μg,同时口服利巴韦林750~1050mg/d;对照组9例,每...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患者按2:1.随机化分配入组。治疗组20例,依体重不同每周1次皮下注射佩乐能40μg或50μg,同时口服利巴韦林750~1050mg/d;对照组9例,每周3次皮下注射甘乐能(3mu/次),利巴韦林的剂量和服法与治疗组相同。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5.00%和44.44%(P〈O.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钦 张小帆 +1 位作者 刘红 高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1...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1次/周皮下注射,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30例,用甘乐能干扰素α-2b3Mu隔日肌内注射1次,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05%、18.42%和89.47%;对照组分别是66.67%、16.67%和83.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7.37%,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副作用均有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白细胞下降、肌肉酸痛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HCV-RNA的阴转,临床用安全,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完全应答显著优于甘乐能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病毒唑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昊 田展飞 +1 位作者 樊和斌 严福明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3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中青年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和老年CH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3例成年CHC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5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中青年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和老年CH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3例成年CHC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5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所有患者均给予PEG-IFNα-2a注射液180μg、每周1次,同时口服RBV片300-400 mg/次、3次/日,均用药48周。观察患者的病毒学应答、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持续病毒性应答率(SV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老年组患者在白细胞下降、抑郁或焦虑、腹胀、心电图异常等4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PEG-IFNα-2a和RBV联用治疗老年CHC有效,但必须重视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 疗效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友病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丽英 贾建伟 赵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194,共2页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最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治疗方案.对于合并血友病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鲜见国内文献报道.本文报道2例丙型肝炎合并血友病患者,经给予HCV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血友病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文娱 苏志坚 郑东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了解PEGα-2a与PEG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患者的安全性,为该地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种药物ADR发生率;ADR发生性别、年龄比例;ADR类型;ADR严重程度。结果:ADR发生率,PEGα-2a高于PEGα-2b;... 目的:了解PEGα-2a与PEG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患者的安全性,为该地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种药物ADR发生率;ADR发生性别、年龄比例;ADR类型;ADR严重程度。结果:ADR发生率,PEGα-2a高于PEGα-2b;其中男性PEGα-2a高于PEGα-2b,女性PEGα-2a低于PEGα-2b。PEGα-2a ADR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PEGα-2b ADR发生年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出现骨髓抑制、流感样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抗体异常,PEGα-2a发生率高于PEGα-2b;其他不良反应,PEGα-2a发生率低于PEGα-2b。1级ADR构成比,PEGα-2b高于PEGα-2a;2级、3级ADR构成比,PEGα-2b低于PEGα-2a。结论:PEG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人群安全性高于PEGα-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α-2a PEGα-2b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对耐药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惠勇 卢燕辉 吴秀欣 《中外医疗》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对耐药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耐药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替...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对耐药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耐药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两组疗效、肝功能、HBV-D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58、10.401、10.453,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76.32%,明显较对照组52.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耐药性乙肝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替诺福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肝功能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IV/HCV合并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敏 曾琴 +3 位作者 潘亮 张辉芬 霍琴 陈耀凯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究HIV/HCV合并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PR)抗HCV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肝功能复常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用PR方案治疗... 目的探究HIV/HCV合并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PR)抗HCV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肝功能复常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用PR方案治疗病例与未抗HCV治疗病例的生化学、病毒学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共有HIV/HCV合并感染者56例,包括采用PR方案治疗者26例(46.4%),和未抗HCV治疗者24例(42.9%),其中16例PR治疗病例(61.5%)完成了24周的治疗。抗HCV治疗24周时,16例患者HCV RNA<15U/ml,肝功能异常者占比从治疗前的68.8%下降到治疗后的25.0%(P<0.05)。24周治疗结束后,PR方案治疗病例FIB-4分值较未治疗病例更低(P<0.05),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治病例(P<0.05)。结论PR方案用于HIV/HCV合并感染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病毒学、血液生化学和免疫学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疗效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毓芳 卢洪洲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前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理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功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延长派罗欣治疗疗的程可提高疗效,病毒YMDD变异明显少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治疗HBeAg(-)的慢乙肝试验显示疗效明显,长... 目前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理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功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延长派罗欣治疗疗的程可提高疗效,病毒YMDD变异明显少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治疗HBeAg(-)的慢乙肝试验显示疗效明显,长期给予阿德福韦治疗是有好处的,耐药出现晚,发生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产生YMDD变异者,阿德福韦仍可使HBVDNA抑制在400拷贝/mL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在停药1年后仍可维持疗效,是HBeAg阴性慢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HBeAg(-) 阿德福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