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0在Plasmodium yoelii 17XL和Plasmodium chabaudi AS疟原虫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光 曹雅明 +4 位作者 刘蕾 蔡连顺 毕胜 苏菊香 代月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12和19天分别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后短暂离心,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实时定量PCR检测虫负荷水平;感染后第0、1、3、5、8、10、12和1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实验结果发现,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8天分别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小鼠虫血症均达中等水平,存活率100%;相比P.cAS感染小鼠IL-10在感染后第3天突然出现高水平升高并且维持时间较长;于感染后第8天达峰值,是同天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的2倍,虫血症水平较高,小鼠全部死亡。同时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混合感染小鼠,于感染后3~12 d P.y17XL增殖占优势,而感染后15~19 d则P.cAS增殖处于优势状态。表明以IL-10为核心的免疫调节网络与疟疾感染过程中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同时提示混合感染小鼠应答模式与P.y17XL感染小鼠的应答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P y17xl和P cAS混合感染 病理损伤
下载PDF
维生素E对P.y17XL感染BALB/c小鼠早期Th1应答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志蕃 延娟 +3 位作者 刘军 孙晓丹 曹雅明 冯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将6~8周、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接种1×106P.yl7XL寄生的红细胞,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感染对照组,实验组于感染前10d口服给予VE预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将6~8周、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接种1×106P.yl7XL寄生的红细胞,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感染对照组,实验组于感染前10d口服给予VE预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第0、3、5天脾Tregs的百分含量;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IL-10的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与正常感染组比较:补充VE组Tregs增殖明显增多;补充VE组IFN-γ和NO分泌减少,而IL-10的分泌水平增加。结论在P.yl7XL感染早期,VE预处理可显著抑制Th1免疫应答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P.y17XL感染BALB/c的死亡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TH1应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P.y17XL感染DBA/2小鼠早期免疫应答的影响
3
作者 杨志蕃 延娟 +3 位作者 刘军 孙晓丹 郑丽 曹雅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早期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机制。方法 6~8周、雌性DBA/2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接种1×106P.yl7XL寄生的红细胞,实验组于感染后第1和2天尾...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早期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机制。方法 6~8周、雌性DBA/2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接种1×106P.yl7XL寄生的红细胞,实验组于感染后第1和2天尾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天、3天和5天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DCs)亚群(髓样树突与浆样树突)百分比及功能分子的表达,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10的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正常感染组相比,地塞米松处理组:①生存率明显降低;②感染后第3和5天脾细胞中两种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以及DCs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CD4+CD25+Foxp3+T细胞仅于感染后第3天降低,而第5天之后则明显升高;③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10、NO的产生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地塞米松由于显著抑制DBA/2小鼠抵御P.y17XL感染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建立,从而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约氏疟原虫 地塞米松 DBA 2小鼠 TH1免疫应答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通过活化树突状细胞增强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的Th1应答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潘艳艳 刘军 +2 位作者 李莹 延娟 曹雅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 DBA/2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L-Arg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DBA/2小鼠生理盐水和L-Arg(1.5g/kg)...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 DBA/2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L-Arg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DBA/2小鼠生理盐水和L-Arg(1.5g/kg)连续灌胃预处理7d后,每鼠经腹腔感染1×10~6个P.y17XL寄生的红细胞(pRBC)。统计两组小鼠红细胞感染率和小鼠存活率。感染后第0、3和5天每组分别处死4只小鼠,取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69^+T细胞、F4/80^+CD36^+巨噬细胞、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CD11c^+CD11b^+)、浆样树突状细胞pDCs(CD11c^+B220^+)数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45%)比较,L-Arg组小鼠的最高红细胞感染率降到20%,自愈时间从22d缩短到20d。感染后第3天,L-Arg组小鼠CD4^+CD69^+T细胞数量[(11.27±0.97)%]、IFN-γ分泌水平[(767.86±20.56)pg/ml]、F4/80^+CD36^+巨噬细胞数量[(36.46±1.33)%]、NO产生水平[(78.66±2.89)μmol/L]、mDCs和pDCs数量[(10.02±0.37)%和(9.01±0.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0.68)%、(485.84±39.31)pg/ml、(29.61±0.47)%、(42.51±1.32)μmol/L]、(5.51±0.87)%和(5.60±0.85)%](P<0.05),而感染后第5天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L-Arg预处理可促进DCs的活化,从而促进DBA/2小鼠于感染早期Th1免疫应答进一步有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约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TH1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Th1型应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莲娣 郑丽 +3 位作者 刘英杰 刘军 陈光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ent)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对Py17XL感染的BALB/c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点的Lent预处理,动态观察用药后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ent)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对Py17XL感染的BALB/c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点的Lent预处理,动态观察用药后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d、1d、3d和5d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FN-γ的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药物未处理组相比,感染前15d 1mg/kg Lent用药组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提高生存率;明显增强Th1型免疫应答中关键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并提高NO含量。结论Lent预处理能够有效激发Py17XL感染的BALB/c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建立,提示调控免疫应答对于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免疫防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易感和抵抗小鼠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伟 刘军 +3 位作者 冯辉 韩路 武静静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C)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P.y17XL感染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磁珠分选、纯化DCs并体外培养;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C)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P.y17XL感染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磁珠分选、纯化DCs并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IL-10和TGF-β1的水平。结果DBA/2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的水平在感染后3~5d明显升高,与感染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ALB/c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的水平始终未见明显升高;两种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在感染后3~5d均明显升高,但BALB/c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DBA/2小鼠。结论P.y17XL感染早期,BALB/c和DBA/2小鼠在DCs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Th1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上调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的抗体应答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丹 潘艳艳 +7 位作者 刘军 李莹 冯辉 郑丽 延娟 王各各 冯永辉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于P.y17XL感染前7 d,连续每日给予DBA/2小鼠L-Arg(1.5 g/kg体重)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于P.y17XL感染前7 d,连续每日给予DBA/2小鼠L-Arg(1.5 g/kg体重)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8和10天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BA/2小鼠浆细胞分泌IgG1和IgG2a的水平。与NC组比较,L-Arg能够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自愈时间提前。感染后8 d和10 d,L-Arg组CD138+B220+IgG1+细胞数量出现有意义的增加,感染后10 d,L-Arg组CD138+B220+IgG2a+细胞数量明显升高。L-Arg处理可诱导DBA/2小鼠建立更加有效的抗体免疫应答,明显加速DBA/2感染小鼠清除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约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抗体应答
下载PDF
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鼠疟模型CD4^+活化/凋亡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永辉 朱晓彤 +1 位作者 单风平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探讨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BALB/c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P.y 17XL感染后第0~2天每日口服给予不同浓度大蒜素(3 mg/kg或9 mg/kg)处理;动态监测各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期;感染后第0天、... 探讨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BALB/c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P.y 17XL感染后第0~2天每日口服给予不同浓度大蒜素(3 mg/kg或9 mg/kg)处理;动态监测各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期;感染后第0天、第3天和第5天无菌提取小鼠脾细胞,FACS检测小鼠活化T细胞(CD4^+CD69^+)、凋亡CD4^+T细胞(7AAD^-Annexin V^+)数量变化;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大蒜素处理组能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延长生存期。大蒜素处理能提高感染小鼠活化T细胞的数量,降低凋亡T细胞数量,并能提高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大蒜素能在感染早期促使宿主建立有效的Th1免疫应答,从而抑制红内期P.y 17XL疟原虫感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大蒜素 免疫应答 T细胞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通过上调Th1应答介导抗疟保护性免疫
9
作者 潘艳艳 刘军 +6 位作者 李莹 延娟 冯永辉 王各各 冯辉 郑丽 曹雅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于P.y17XL感染前7天,连续每日给予BALB/c小鼠L-Arg(1.5 g.kg-1体质量)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Th1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于P.y17XL感染前7天,连续每日给予BALB/c小鼠L-Arg(1.5 g.kg-1体质量)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d 0、d 3和d 5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ALB/c小鼠CD4+CD69+T细胞、F4/80+CD36+巨噬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L-Arg能够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延长生存时间。L-Arg组CD4+CD69+T细胞数量出现有意义的增加,IFN-γ分泌水平明显提高,F4/80+CD36+巨噬细胞数量出现明显升高,NO的分泌也明显增加。结论在感染早期L-Arg处理可诱导Th1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明显遏制P.y17XL感染早期红内期疟原虫的感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精氨酸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TH1免疫应答 BALB/C小鼠
下载PDF
维生素E对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早期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
10
作者 延娟 刘军 +3 位作者 李莹 潘艳艳 郑丽 曹雅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效应。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接种1×106P.y17XL寄生的红细胞,实验组于感染前1...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效应。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接种1×106P.y17XL寄生的红细胞,实验组于感染前10天口服给予VE预处理。动态观察两组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第0、3和5天脾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亚群和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TLR9)表达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和活化T细胞的表达数量。结果:(1)与正常感染组相比较,补充VE加重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死亡率于感染后第6天达到70%,而正常感染组在感染后第6天死亡率只有30%;(2)与正常感染组相比,在每一检测点,VE处理组小鼠脾脏DCs亚群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F4/80+巨噬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感染后第5天,VE处理组小鼠脾脏T细胞活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在P.y17XL感染早期,VE预处理可通过抑制DCs的成熟和分化,从而加剧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感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固有免疫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地位研究
11
作者 冯辉 潘艳艳 +1 位作者 李莹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8-831,共4页
目的固有免疫在疟疾急性期感染中的保护性作用地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oelii 17XL)感染中的作用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在感染-2、0d腹腔注射氯磷酸脂质体(clodronate... 目的固有免疫在疟疾急性期感染中的保护性作用地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oelii 17XL)感染中的作用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在感染-2、0d腹腔注射氯磷酸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300μL/只/次),建立巨噬细胞消除模型。对照组小鼠在同时点注射同体积PBS脂质体。随后,小鼠腹腔注射1×106 P.y17XL寄生的红细胞。计数原虫血症和观察生存率。ELISA法检测脾培养上清IFN-γ和IL-10水平,Griess法检测NO(NO2-)水平。脾细胞流式细胞术(FACS)染色,计数F4/80+巨噬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巨噬细胞消除组原虫血症峰值提前出现,较对照组死亡时间提前。在感染0、3、5d,巨噬细胞消除组脾巨噬细胞占脾细胞百分含量和绝对值均明显降低。脾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NO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巨噬细胞消除后加速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感染进程且明显影响疟疾感染的最终结局。结论巨噬细胞在P.y17XL感染BALB/c小鼠中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巨噬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下载PDF
TLR4激活剂对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衍民 郁春云 +2 位作者 刘飞 刘军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通过外源性给予LPS,探讨TLR4在疟疾感染早期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及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的BALB/c小鼠建立鼠疟模型并在感染前给予LPS,于感染第0、3和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LR4+DC... 通过外源性给予LPS,探讨TLR4在疟疾感染早期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及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的BALB/c小鼠建立鼠疟模型并在感染前给予LPS,于感染第0、3和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LR4+DCs和Tregs百分含量;ELISA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水平。结果显示,LPS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宿主生存期,降低原虫血症水平,同时显著提升脾上清中的IFN-γ水平,降低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在感染早期,LPS处理可诱导Th1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明显遏制P.y 17XL红内期疟原虫的感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Th1型免疫应答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 保护性免疫
下载PDF
李斯特菌上调约氏疟原虫感染鼠疟模型的Th1应答效应
13
作者 韩雪 张娅琳 +2 位作者 赵国明 杨冀 祁赞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感染疟原虫2 d后尾静脉分别接种Lm及热灭活李斯特菌(heat-killed Lm,HKLm),对照组单... 目的探讨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感染疟原虫2 d后尾静脉分别接种Lm及热灭活李斯特菌(heat-killed Lm,HKLm),对照组单独感染疟原虫,统计小鼠虫血症及生存率。感染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L-12p40、IFN-γ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m接种组的虫血症水平明显降低,P.y 17XL感染后5 d,CD4+、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巨噬细胞活化,NO产生增加。P.y17XL感染后3 d(Lm接种后1 d),Lm接种组比HKLm接种组IFN-γ水平升高显著,HKLm接种组虫血症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Lm通过增强P.y 17XL感染小鼠的Th1应答对疟疾感染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感染早期诱导IFN-γ分泌有关。这对于进一步以Lm为疫苗载体或佐剂研制抗疟新药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李斯特菌 TH1免疫应答 IFN-Γ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俣萧 黄旭 +3 位作者 吕童 李丹妮 曹雅明 冯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VA)在治疗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 y 17XL)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P. 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AVA单药或联合青蒿琥酯(AS),动态观察原虫血症和生存率。HE和组化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流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VA)在治疗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 y 17XL)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P. 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AVA单药或联合青蒿琥酯(AS),动态观察原虫血症和生存率。HE和组化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肝淋巴细胞数量和CXCR6、NKG2D表达水平。结果:P. y 17XL感染后第7天,对照组感染率迅速上升至61. 8%,AVA组感染率为41. 2%,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AVA组原虫血症峰值延迟出现,联合AS用药可延长小鼠生存时间。HE结果显示,P. y 17XL感染导致疟色素在肝脏大量沉积,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坏死。与对照组相比,AVA组疟色素在肝组织沉积明显减少。流式结果显示,CD3^+、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0. 05)。CXCR6在CD4^+、CD8^+和NKT细胞表达明显上调(P<0. 05,P<0. 01,P<0. 05)。NKG2D在CD8+T细胞和NKT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AVA在改善疟疾肝脏病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17xl 阿托伐他汀 CXCR6 肝脏
下载PDF
重组IL-33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中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庆洋 付俣萧 +3 位作者 黄旭 吕童 冯辉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8-83,共6页
探讨IL-33作为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以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感染D0-D5腹腔注射重组IL-33,动态观察原虫血症。感染后3 d和5 d,无... 探讨IL-33作为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以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感染D0-D5腹腔注射重组IL-33,动态观察原虫血症。感染后3 d和5 d,无菌制备脾细胞悬液,P.y 17XL原虫裂解物体外刺激脾细胞培养72 h。采用多因子检测方法对脾细胞培养上清多种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IL-33给药组原虫血症上升缓慢,原虫血症峰值延迟出现。与对照组相比,IL-33给药组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6、TNF-α和IL-18表达明显下调,而IL-5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趋化因子MIP-1β、MIP-1α、RANTES和GRO-α表达明显降低。重组IL-33在P.y 17XL感染过程中通过下调趋化因子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进而降低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通过上调IL-5表达,增强嗜酸性粒细胞活性进而发挥控制P.y 17XL原虫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17xl IL-33 细胞因子 多因子检测
下载PDF
CD8^+耗竭T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和C57BL/6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吕童 黄旭 +2 位作者 范宝 曹雅明 冯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 17XL)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脾脏CD8^+耗竭T细胞的差异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新鲜P.y 17XL感染红细胞(1×10^6)腹腔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动态检测红细胞感染率并观察小鼠...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 17XL)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脾脏CD8^+耗竭T细胞的差异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新鲜P.y 17XL感染红细胞(1×10^6)腹腔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动态检测红细胞感染率并观察小鼠生存率。研磨法分离脾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效应和耗竭细胞亚群数量和分泌IFN-γ和颗粒酶B(GB)水平。结果P.y 17XL感染后第4~8天,Balb/c组红细胞感染率显著性升高且明显高于C57BL/6组(P<0.001),C57BL/6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alb/c组(53.8%vs 0,P<0.001)。感染后第5天流式结果显示,C57BL/6组CD8^+CD44^+CD62L^-T细胞(P<0.01)、CD8^+IFN-γ^+T细胞(P<0.05)和CD8^+GB^+T细胞(P<0.001)含量均显著高于Balb/c组。与C57BL/6组相比,Balb/c组CD8^+PD-1^+Tim-3^+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01),且GB荧光强度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P.y 17XNL红内期感染诱导产生CD8^+PD-1^+Tim-3^+耗竭T细胞,其IFN-γ和GB分泌水平下调,进而影响原虫血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耗竭T细胞 P.y 17xl PD-1 TIM-3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光 曹钰 +4 位作者 郑丽 冯辉 刘军 郑伟 曹雅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的作用。方法用P.y17XL感染DBA/2、BALB/c及BALB/c Treg消除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 d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的作用。方法用P.y17XL感染DBA/2、BALB/c及BALB/c Treg消除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 d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水平。结果P.y17XL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后,其感染结局分别为自愈和死亡。易感BALB/c小鼠于感染前1 d和感染后1 d经CD25单抗处理后,与正常感染小鼠相比原虫血症水平明显降低,生存率提高;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于感染后第3~5 d显著降低,IFN-γ水平于感染后第3d显著增高。结论P.y17XL感染早期,BALB/c小鼠Tregs数量的过早升高影响宿主的易感性。Tregs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抑制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疟原虫 约氏 感染早期
原文传递
约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混合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光 曹雅明 +5 位作者 刘蕾 罗兰 蔡连顺 毕胜 苏菊香 代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Py17XL、Pc AS和Py17XL+PcAS感染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0...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Py17XL、Pc AS和Py17XL+PcAS感染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0、1、3、5、8、10、12和15d处死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培养后采用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别于感染后3、5、8d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短暂离心后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虫负荷。结果 Py17XL单独感染和Py17XL与PcAS混合感染小鼠IFN-γ水平分别在感染后第3d和5d升高,PcAS单独感染第5d小鼠IFN-γ水平是相同时间点Py17XL和混合感染小鼠的3倍;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4水平分别在感染后第3d和8d升高,PcAS感染小鼠于感染后第10d达峰值(P<0.01),此后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cAS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上升缓慢,于感染后第9d红细胞感染率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感染后第14d自愈,小鼠生存率为100%;Py17XL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迅速升高,于感染后第5d红细胞感染率高达(50.57±9.12)%,小鼠于感染后第5d及次日全部死亡;混合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迅速升高,感染后第5d达峰值,第9d小鼠全部死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混合感染小鼠以Py17XL增殖占优势。结论抗疟保护性免疫依赖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和协调过渡,免疫应答的模式与宿主病理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提示混合感染的BALB/c小鼠应答模式与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应答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17xl和PcAS混合感染 免疫应答 病理损伤
原文传递
旋毛形线虫预感染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19
作者 杨洋 季楠 +2 位作者 赵娜 曹雅明 王继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73-575,585,共4页
目的研究预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C57BL/6小鼠抵御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方法实验组在小鼠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感染约氏疟原虫,对照组单纯感染约氏疟原虫,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及生存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 目的研究预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C57BL/6小鼠抵御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方法实验组在小鼠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感染约氏疟原虫,对照组单纯感染约氏疟原虫,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及生存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Real-Time PCR法检测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并未发生改变。实验组小鼠于感染后3 d,CD4+IFN-γ+T细胞及其效应分子IFN-γ,转录因子T-bet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毛形线虫预感染1周可增强C57BL/6小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的早期抗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形线虫 约氏疟原虫17xl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中作用
20
作者 白排辉 李丹妮 +1 位作者 刘军 曹雅明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感染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 17XL)的BALB/c小鼠免疫应答中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y 17XL感染组和γδT消除组。小鼠经腹腔注射P.y 17XL感染红细胞1×10;个/只。γδT消除方法为...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感染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 17XL)的BALB/c小鼠免疫应答中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y 17XL感染组和γδT消除组。小鼠经腹腔注射P.y 17XL感染红细胞1×10;个/只。γδT消除方法为感染前连续2 d腹腔注射TCRγ/δ单抗(150μg/只),对照组和P.y 17XL感染组注射等体积同型对照抗体。动态检测红细胞感染率并观察小鼠生存率。感染后3、5 d,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DCs和Th1细胞数量;体外培养脾细胞,48 h后收集上清,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后3、5 d,P.y 17XL感染组小鼠脾脏中γδ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5),消除组小鼠脾脏中γδ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感染后5 d,与感染组比较,γδT消除组小鼠脾脏中DC细胞数量及活化水平明显增加,IFN-γ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Th1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γδT细胞参与P.y 17XL红内期急性期感染;消除γδT细胞后,Th1型免疫应答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 17xl) ΓΔT细胞 γ干扰素(IFN-γ)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TH1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