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青川岩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 郝岩 +1 位作者 袁晓曼 庄传仪 《中外公路》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评价青川岩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该文设计了基于比例尺为1∶3的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的动轮载三点弯曲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对双层沥青混合料复合车辙试件进行轮胎碾压下的三点弯曲重复加载疲劳试验,结合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MTS弯曲疲劳... 为评价青川岩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该文设计了基于比例尺为1∶3的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的动轮载三点弯曲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对双层沥青混合料复合车辙试件进行轮胎碾压下的三点弯曲重复加载疲劳试验,结合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MTS弯曲疲劳试验,评价青川岩改沥青及复合改性沥青等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青川岩改沥青提高了沥青混合料承受重复弯拉荷载的能力,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其抗疲劳性能优于青川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基于比例尺为1∶3的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动轮载三点弯曲重复加载疲劳试验,能更真实地模拟现场路面轮载作用,减少了小梁试件尺寸效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再现了轮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受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疲劳性能 青川岩改沥青 加速加载试验 双层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
下载PDF
青川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疲劳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忠锋 郭斌强 +3 位作者 徐英强 党涛 汪严 牛冬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1-2337,2344,共8页
为探究青川岩沥青(Qingchuan rock asphalt,QRA)和SBS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以2%,3%SBS和5%,10%,15%QRA为改性剂,制备得到6组QRA/SBS复合改性沥青(QRA/SBS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QSMA),综合研究QSMA基本路用性能、微观改性机理、高... 为探究青川岩沥青(Qingchuan rock asphalt,QRA)和SBS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以2%,3%SBS和5%,10%,15%QRA为改性剂,制备得到6组QRA/SBS复合改性沥青(QRA/SBS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QSMA),综合研究QSMA基本路用性能、微观改性机理、高温流变性能和疲劳特性。结果表明,QRA能够提高QSMA软化点并降低针入度,SBS对提升QSMA的5℃延度有利。特征官能团显示QSMA与基质沥青含有相同烃类化合物,QSMA改性机理为物理改性。QRA和SBS掺量的增大能提高沥青的变形阻力,抑制沥青不可恢复形变的产生,进而提升QSMA抵抗高温车辙变形的能力。QRA和SBS的加入可提高沥青的劲度和弹性。QRA和SBS能提升沥青基体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表现出更小的应变依赖性和更好的抗疲劳性。综合三大指标、高温流变实验与疲劳实验结果,推荐最优掺量组合为3%SBS+15%Q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岩沥青 SBS 改性沥青 高温流变性能 疲劳性能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新近纪以来的右行走滑运动及其构造变换研究——以青川断裂为例 被引量:46
3
作者 樊春 王二七 +1 位作者 王刚 王世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33,共17页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构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重要构造边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新生代晚期,除了存在逆冲推覆之外,龙门山的中段和南段还发生了明显的右行走滑活动。对龙门山北段的青川断裂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断裂具有...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构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重要构造边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新生代晚期,除了存在逆冲推覆之外,龙门山的中段和南段还发生了明显的右行走滑活动。对龙门山北段的青川断裂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断裂具有明显的右行走滑特征,沿断裂发育大量不同规模的水系位错,其中嘉陵江水系位错规模最大,据此可确定青川断裂的最大位移量为17km。进一步的野外工作证实断裂的走滑位移在尾端发生构造变换,位于断裂南西端的轿子顶穹隆是叠加构造,吸收了青川断裂的部分位移量;位于断裂北东端的汉中盆地则是处于伸展应力环境下的断陷盆地,吸收了其大部分位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 右行走滑 构造变换 晚新近纪 四川龙门山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青川县城区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大虎 何强 +3 位作者 邵昌盛 石金虎 刘保金 顾勤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72,共7页
针对通过青川县城区的隐伏活动断层问题,采用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了平武-青川断裂隐伏段在城区内的展布情况,经探槽开挖验证所确定的主干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通过位置和相关参数均真实可靠。青川县城区有3条隐伏断裂通过,最北的... 针对通过青川县城区的隐伏活动断层问题,采用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了平武-青川断裂隐伏段在城区内的展布情况,经探槽开挖验证所确定的主干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通过位置和相关参数均真实可靠。青川县城区有3条隐伏断裂通过,最北的一支为平武-青川断裂的主干断层,总体走向NEE;中支和南支为平武-青川断裂的次级分支断层,走向都是NE向。3条隐伏断裂中的北支和中支断裂错到浅地表2m以下的卵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隐伏断裂 青川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青川县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吉祥 张礼中 +4 位作者 周小元 梁国玲 王乾 蔡子昭 王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97,共6页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靠知识与监测无法完全认识其复杂的演变机制,是一种典型的"灰色系统"。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靠知识与监测无法完全认识其复杂的演变机制,是一种典型的"灰色系统"。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这种以模型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难以抽象或概化出模型所需的条件,因此出现了评价方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不兼容"现象。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为的主观判断来获取评价模型所需的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来评价的随意性与主观性。通过引入信息熵理论,对传统的灰色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四川青川县为例,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滑坡 危险性评价 灰色聚类 信息熵 四川青川县
下载PDF
不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的组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吉祥 张礼中 +4 位作者 周小元 王乾 霍志斌 梁国玲 王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复杂,国内外主要的评价思路是建立以方法本身为基础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思路会引起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自身的"不兼容"性,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不同方法进行组合的评价模式来减小这种"不兼容"性... 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复杂,国内外主要的评价思路是建立以方法本身为基础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思路会引起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自身的"不兼容"性,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不同方法进行组合的评价模式来减小这种"不兼容"性。通过分析现有评价方法的适宜性,针对其不同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不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进行组合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扬长避短原则、互扬互抑原则、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原则、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原则。以青川县滑坡危险性评价为例,对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分别与AHP法和信息熵进行组合评价,其结果的精度要高于单独模糊综合评判法,但由于历史监测数据不充分,使得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模糊综合评判与AHP的组合评价法的精度要高于基本监测数据的模糊综合评判和信息熵的组合评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组合效应 GIS 滑坡 青川
下载PDF
青川地区青川断裂带的显微构造及其变形条件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全伟 梁斌 +1 位作者 谢启兴 何文劲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青川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与摩天岭构造带之间的重要构造边界。通过对其宏观变形及其显微构造的详细研究 ,本文探讨了断裂带形成的温压条件、古应力值。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青川断裂带 显微构造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响应研究:以四川青川东山—狮子梁剖面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福海 王运生 +3 位作者 孙刚 徐鸿彪 罗骑龙 李玉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在对青川地震监测剖面实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东山—狮子梁监测剖面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的地震响应不是单调的随斜坡高度的增加... 在对青川地震监测剖面实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东山—狮子梁监测剖面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的地震响应不是单调的随斜坡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与斜坡地形地貌及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斜坡的地震响应由坡内向坡外逐渐增大,且坡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相同时斜坡的地震动力响应要大于坡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相反的情况。研究结果为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提出更加合理的地震动稳定性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地震荷载 斜坡 地震加速度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四川青川
下载PDF
青川断裂带中段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微形貌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 张岳桥 +3 位作者 吴泰然 李海龙 熊金红 李建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断层泥作为断裂脆性剪切变形的产物,记录了断层滑动方式和活动时间等信息,尤其是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微形貌特征的识别和统计,可以为估算断层活动相对时间提供证据。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的南界,晚新生代以来发生右旋走滑运动,沿断... 断层泥作为断裂脆性剪切变形的产物,记录了断层滑动方式和活动时间等信息,尤其是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微形貌特征的识别和统计,可以为估算断层活动相对时间提供证据。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的南界,晚新生代以来发生右旋走滑运动,沿断裂带出露完整的断层破碎带,断层泥非常发育。本文以该断裂带中段:木鱼—大安段发育的青灰色和紫红色断层泥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的微形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两类(Ⅱ和Ⅲ类)中-深度溶蚀石英形貌和一类(Ia类)弱溶蚀石英形貌,未见Io类破裂微形貌。石英微形貌类型的统计结果指示青川断裂中段最新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全新世没有明显活动,与断裂带全新世河流阶地未发生构造扰动的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带 断层泥 石英微形貌 断层滑动方式 活动时间
下载PDF
龙门山北端青川断层附近应力测量与断层稳定性 被引量:37
10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姜景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14-130,共17页
汶川8.0级地震后,余震是否沿青川断裂向汉中方向发展,是否还会发生强烈余震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查明汶川8.0级地震后青川断层库仑应力的变化,判明余震的发展趋势,2008年6月2日~28日我们在青川断裂中段阳平关一带开展了断层... 汶川8.0级地震后,余震是否沿青川断裂向汉中方向发展,是否还会发生强烈余震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查明汶川8.0级地震后青川断层库仑应力的变化,判明余震的发展趋势,2008年6月2日~28日我们在青川断裂中段阳平关一带开展了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在3个钻孔中分别用水压致裂法和解除法得到了断层上下盘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根据实测的地应力资料,断层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与区域构造应力SN-NNE向主压应力方向有一些差异,说明受断层活动影响,断层附近的应力状态与区域应力场已经发生了改变。青川断层是一条逆冲兼右行走滑的活动断裂,在汶川大地震中虽未见其活动,但其阻隔了余震向北发展,表明该断层是一条重要的边界断层,既是区域构造分区的界线,也是区域应力场的分区标志线。利用地应力实测资料研究了断层的活动性,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铅直应力的关系为σH〉σh〉σv,该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活动,与地质资料反映的以逆断层活动及近期在断层附近发生的地质异常现象一致。利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摩擦强度取0.6-1.0进行分析,断层附近的现今地应力状态接近产生逆断层摩擦滑动的临界值,其中断裂东段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较小,相比而言,青川断裂带西段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地震 青川断层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垂直应力解除 库仑摩擦 滑动准则
下载PDF
川北青川地区下寒武统沥青质砾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约 王训练 +3 位作者 高金汉 黄禹铭 苏文博 徐一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沥青质砾石被发现于四川省青川县白家镇一带的下寒武统碎屑岩中。黑色的沥青质砾石多呈次圆状或次棱角状,表面光滑但无光泽,与胶结物之间有明显的界线,直径最大可达5cm。推测这些砾石可能来自于被剥蚀的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碳酸盐岩和... 沥青质砾石被发现于四川省青川县白家镇一带的下寒武统碎屑岩中。黑色的沥青质砾石多呈次圆状或次棱角状,表面光滑但无光泽,与胶结物之间有明显的界线,直径最大可达5cm。推测这些砾石可能来自于被剥蚀的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碳酸盐岩和页岩以砾石的方式沉积于下寒武统,表明在早寒武世筇竹寺期之前川北青川地区已存在有古油藏,前寒武系中可能还有生烃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古油藏 沥青质砾石 下寒武统 四川青川
下载PDF
福建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群落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邦平 刘衡 +9 位作者 王洪波 秦玉涛 夏利花 李阳 张昊飞 蒋晓山 杨旖祎 王宇坛 季晓 林熙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根据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宁德晴川湾海域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母对宁德晴川湾核电站安全生产潜在的风险。结果表明: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类种类组... 根据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宁德晴川湾海域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母对宁德晴川湾核电站安全生产潜在的风险。结果表明: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类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优势种演替均存在季节变化,春、夏、秋、冬该海域水母种数分别为7种、16种、9种和3种,丰度均值分别为(45.48±8.24)个/m^3、(50.26±12.13)个/m^3、(3.68±1.91)个/m^3和(0.18±0.07)个/m^3,首要优势种分别为印度感棒水母(Laodicea indica)、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和耳状囊水母(Euphysa aurata),优势种类组成季节演替明显。春季和夏季水母的丰度与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呈极显著相关,在夏季其数量与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数量呈显著相关(p<0.05,R=0.363),秋季和冬季水母群落的丰度主要受盐度的影响。秋、冬季该海域盐度、温度均较低,水母的丰度也较低。根据宁德晴川湾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分布特征,以水母丰度50个/m^3为风险阈值考虑,夏季为潜在高风险季节,需重点关注距核电站冷源取水口5~20 km海域;其次是春季,重点关注距取水口2.5~5 km海域;秋季和冬季基本不会因水母而引起核电站冷源安全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生态风险 宁德晴川湾
下载PDF
青川县重点区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京涛 唐川 王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4,共5页
探讨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利用航空影像对青川县红石河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并结合汶川地震前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193km2的范围内共解译地质灾害712处,其中,滑坡209处,崩塌486处,泥石流17处,地质灾害... 探讨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利用航空影像对青川县红石河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并结合汶川地震前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193km2的范围内共解译地质灾害712处,其中,滑坡209处,崩塌486处,泥石流17处,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达到了3.7km-2。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断层上下盘效应、坡度效应、灾害链效应及高密度发育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航空遥感 地质灾害 青川
下载PDF
秦岭南缘青川断裂新生代变形特征及其走滑运动学转换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建 张岳桥 +2 位作者 熊金红 吴泰然 李海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南部边界断层,新生代以来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场效应,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复活,调节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向东扩展。本文基于错断地貌测量与断裂带脆性变形的野外调查,建立了该断裂新生代2期走滑运动历史,并... 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南部边界断层,新生代以来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场效应,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复活,调节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向东扩展。本文基于错断地貌测量与断裂带脆性变形的野外调查,建立了该断裂新生代2期走滑运动历史,并讨论了走滑运动学转换的大地构造意义。沿断裂带河流水系偏移地貌分析发现,主要河流的Ⅳ级支流沿断裂发生一致的右旋偏移,指示断裂右旋位错量在200~800 m;河流阶地的右旋位错量在49~62 m。野外调查发现,青川断裂发育5~100 m宽的断裂破裂带,主要由断层泥、磨砾岩、断层透镜体等组成,S-C组构发育,磨砾石旋转定向排列。断裂破碎带运动学指向记录了青川断裂2期脆性走滑变形:早期为左旋走滑活动、晚期为右旋走滑活动。结合断裂带东端汉中盆地地层时代和秦岭山地隆升时代,我们推断晚期右旋走滑运动主要发生在上新世以来,调节了碧口地块的向东挤出;而早期左旋走滑运动则很可能是对古近纪晚期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 水系偏移 阶地位错 断裂破碎带 脆性变形 运动学转换
下载PDF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四川省青川县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阔 杨景 唐川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54-57,121,共5页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20世纪90年中期,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及减灾管理的基础,它为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减灾对策并为部署实施有效的减灾...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20世纪90年中期,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及减灾管理的基础,它为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减灾对策并为部署实施有效的减灾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指出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不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运用危险性评价指标对比法建立了简单有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以四川省青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为例,对该县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防治分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滑坡 泥石流 指标体系 四川省青川县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中央断裂东北端地表破裂特征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安艳芬 韩竹军 +1 位作者 董绍鹏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共15页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在东北端从石坎子乡到窝前的运动性质存着从走滑分量略高于倾滑分量到完全为右旋走滑运动的变化过程,倾滑分量在石坎子—平溪段具有逆断性质,在矿坪子及其以北为正断性质,未见挤压变形,窝前完全为右旋走滑运动,地表变...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在东北端从石坎子乡到窝前的运动性质存着从走滑分量略高于倾滑分量到完全为右旋走滑运动的变化过程,倾滑分量在石坎子—平溪段具有逆断性质,在矿坪子及其以北为正断性质,未见挤压变形,窝前完全为右旋走滑运动,地表变形带宽度集中在10m以内;在董家村,地震地表破裂带主要表现为张性裂缝及地堑式负地形,是地震破裂在尾端应力作用下,应变不均一性调节的产物,地表变形带宽度约10~12m;在东河口以北未见地表破裂的证据,推测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没有穿过流经青川县东河口、关庄、凉水井一带的清水河,东河口一带的构造地貌现象反映了垂直差异性运动,不存在右旋走滑运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中央断裂东北端断层一侧隆升和另一侧拉张的典型四象限格局成为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端部表现特征。中央断裂上的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为240km左右。在汶川地震过程中,沿着中央断裂在地表产生的构造变形在中央断裂的范围内就已经得到了调整,并没有越过中央断裂的范围而传递到以外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地表破裂 中央断裂 端部破裂(变形)特征 青川
下载PDF
基于GIS的信息熵理论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省青川县滑坡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吉祥 张礼中 +1 位作者 梁国玲 周小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滑坡危险性评价对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同时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演变的各种因素,在GIS下对四川省青川县滑坡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获取了该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并将该区... 滑坡危险性评价对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同时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演变的各种因素,在GIS下对四川省青川县滑坡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获取了该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并将该区不稳定斜坡作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滑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该评价模型可用于滑坡的危险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信息熵 危险性评价 四川青川县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四川省青川县砖混结构村镇房屋震害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袁中夏 谭明 马占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7-325,共9页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破坏,尤其村镇房屋的破坏最为严重。本文基于对四川省青川县部分乡镇村镇房屋震害的实地调查,对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从地形、地基基础和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震害总结,分析了典型震害的成因,指出了目...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破坏,尤其村镇房屋的破坏最为严重。本文基于对四川省青川县部分乡镇村镇房屋震害的实地调查,对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从地形、地基基础和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震害总结,分析了典型震害的成因,指出了目前村镇房屋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高村镇民房的地震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青川县 村镇民房 砖混结构 震害分析
下载PDF
四川青川县大熊猫种群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杰 李艳红 +1 位作者 胡锦矗 喻小燕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研究了青川县大熊猫冬春季对栖息地选择和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和 90年代栖息地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表明该地大熊猫冬春季对地形的选择主要为向阳的陡坡和斜坡或较干燥的阴坡 ,郁闭度 0 6以下 ,主要活动在海拔 2 2 0 0~ 2 8... 本文研究了青川县大熊猫冬春季对栖息地选择和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和 90年代栖息地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表明该地大熊猫冬春季对地形的选择主要为向阳的陡坡和斜坡或较干燥的阴坡 ,郁闭度 0 6以下 ,主要活动在海拔 2 2 0 0~ 2 80 0m区域 ;随着年代的递增 ,栖息地的面积日趋缩小 ,种群数量也逐步减少 ,分别为 114只、6 0只和47只 ;探讨了影响分布和数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种群数量 生境选择 青川县
下载PDF
青川县油橄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开志 肖千文 +3 位作者 梁梦春 贾瑞芬 张丽 韦莉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就当前青川县油橄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探讨了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对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影响.针对青川县油橄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青川县 油橄榄 调查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