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温海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31,共8页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
仁
非反思
先行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墓园祭祀延续儒家“仁”道教化——兼谈马来西亚华人殡葬的礼仪传承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琛发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47-64,共18页
按照儒家的实践,人们不仅是由殡葬到祭祀活动去调适与建构从节哀顺变到慎终追远的情感演变,所有个人也是通过各种周而复始的祭祀活动,内化与升华其眼前到内心代表整体文化与价值的一切,其过程发挥着维续纲常的神道设教作用。以马来...
按照儒家的实践,人们不仅是由殡葬到祭祀活动去调适与建构从节哀顺变到慎终追远的情感演变,所有个人也是通过各种周而复始的祭祀活动,内化与升华其眼前到内心代表整体文化与价值的一切,其过程发挥着维续纲常的神道设教作用。以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与槟城为例,华人借由义冢的祭祀传统,凝聚社会认同,重建伦理纲常与传承文化意识,是有利于南洋华人得以在海外重构华人世界与延续华夏传统的原因之一。当代墓园作为公共空间,若能承担社会责任,传承公冢集文化、历史与社会教育祭祀传统,就有机会成全后人的文化传承、历史认同、人格提升,有利于和谐。如果从举殡到墓园都不能承担慎终追远的意义,起不了载体的作用,其氛围和空间缺乏延续相应于原来思想体系的祭祀传统,则已故者的家人亲属,无疑也可能陷入无从继承、扩展和创新民族文化资本的恶性循环。由此发展下去,被埋葬的将不止是个人,也可能会埋藏掉整体民族归属感,影响当地华人承先继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
纲常
祭祀
义冢
摄礼归义
摄义归
仁
教化
慎终追远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温海明
机构
北京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3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计划“中西比较哲学”(项目编号:10XNJ03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关键词
孝
仁
非反思
先行性
Keywords
Family Reve
ren
ce ( Xiao 孝)
benevolence
/
human
ity (
ren
仁
)
Confucian Ontology
Confucian Religious Sensibility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墓园祭祀延续儒家“仁”道教化——兼谈马来西亚华人殡葬的礼仪传承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琛发
机构
马来西亚东西方生死学研究基金会
出处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47-64,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批准号:14AZD120)子课题之一“祭祀礼仪研究”的阶段成果
文摘
按照儒家的实践,人们不仅是由殡葬到祭祀活动去调适与建构从节哀顺变到慎终追远的情感演变,所有个人也是通过各种周而复始的祭祀活动,内化与升华其眼前到内心代表整体文化与价值的一切,其过程发挥着维续纲常的神道设教作用。以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与槟城为例,华人借由义冢的祭祀传统,凝聚社会认同,重建伦理纲常与传承文化意识,是有利于南洋华人得以在海外重构华人世界与延续华夏传统的原因之一。当代墓园作为公共空间,若能承担社会责任,传承公冢集文化、历史与社会教育祭祀传统,就有机会成全后人的文化传承、历史认同、人格提升,有利于和谐。如果从举殡到墓园都不能承担慎终追远的意义,起不了载体的作用,其氛围和空间缺乏延续相应于原来思想体系的祭祀传统,则已故者的家人亲属,无疑也可能陷入无从继承、扩展和创新民族文化资本的恶性循环。由此发展下去,被埋葬的将不止是个人,也可能会埋藏掉整体民族归属感,影响当地华人承先继后的前景。
关键词
仁
纲常
祭祀
义冢
摄礼归义
摄义归
仁
教化
慎终追远
Keywords
ren
(
仁
,
benevolence
or
humane
spirit
)
cardinal guides and constant virtues
offering
Chinese Cemeteries for Collective Righteousness
to govern the proposition of Li(礼,rites and rituals)for the fulfillment of Yi(义,Righteousness)
to govern the proposition of Yi for the fulfillment of
ren
indoctrination
to pay careful and holistic attention to one’s aging and continuous of his/her forever remembrance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温海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墓园祭祀延续儒家“仁”道教化——兼谈马来西亚华人殡葬的礼仪传承
王琛发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