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剂对Ru/C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氨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晓玲 傅武俊 +3 位作者 俞裕斌 张淑娟 许交兴 魏可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硝酸盐作为助剂前体,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系列负载型钌催化剂,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XR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对Ru C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分布和钌分散度的影响,并在430℃、10 0MPa和10000h-1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 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硝酸盐作为助剂前体,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系列负载型钌催化剂,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XR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对Ru C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分布和钌分散度的影响,并在430℃、10 0MPa和10000h-1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单助剂Ru C催化剂,碱金属助剂的促进作用与其相应氢氧化物碱性变化规律一致,碱土金属助剂的促进作用与其相应氧化物碱性变化规律一致。在同类化合物中,铯和钡均是最有效的助剂,钡比铯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以硝酸钡和硝酸铯制备双助剂Ru C催化剂,先钡后铯分步浸渍制备钌催化剂的活性不仅明显高于钡、铯共浸渍钌催化剂,而且也高于先铯后钡分步浸渍钌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表面性质 催化性能 助剂 碱金属 碱土金属 合成 碳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有机助剂对葡萄糖加氢反应中Ru/C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向宇 梁丽珍 +1 位作者 徐三魁 李利民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80-83,共4页
考察了Ru/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助剂对葡萄糖加氢反应活性、制备重现性和使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RuCl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考察Ru/C催化剂的表面还原性质,探讨了Ru/C催化剂... 考察了Ru/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助剂对葡萄糖加氢反应活性、制备重现性和使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RuCl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考察Ru/C催化剂的表面还原性质,探讨了Ru/C催化剂表面性能与催化剂活性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加入有机助剂不仅能增加Ru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改善催化剂的表面性能,并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制备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有机助剂 葡萄糖加氢 稳定性
下载PDF
反胶束法制备PEMFC用Pt-Ru/C催化剂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建华 徐云飞 +1 位作者 赵沧燕 何欣炎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5-409,共5页
采用反胶束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Pt-Ru/C催化剂.反胶束体系由环己烷、水、表面活性剂和正辛醇组成.研究了反胶束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ω)、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不同还原剂等因素对Pt-Ru/C催化剂性能的影... 采用反胶束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Pt-Ru/C催化剂.反胶束体系由环己烷、水、表面活性剂和正辛醇组成.研究了反胶束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ω)、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不同还原剂等因素对Pt-Ru/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SDS为表面活性剂,控制ω值在适宜的范围内,采用强还原剂KHB4,在室温下反应,可得到粒径小、分布均匀的Pt-Ru/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Pt-Ru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1nm;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Pt-Ru/C催化剂合金化程度高,相对结晶度为3.1;能量散射能谱(EDS)分析表明,形成的Pt和Ru的含量接近实验设定值.在0.5mol/L的H2SO4以及与0.5mol/L的CH3OH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自制Pt-Ru/C催化剂与Johnson公司商品Pt-Ru/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反胶束法
下载PDF
碳载体的O_3处理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振波 尹鸽平 史鹏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813-1819,共7页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利用O_3处理的Vulcan XC-72碳黑为载体,制备Pt-Ru/C催化剂,并与未经处理的Vulcan XC-72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采用XPS和BET测试了O_3处理后碳粉表面的含氧浓度和比表...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利用O_3处理的Vulcan XC-72碳黑为载体,制备Pt-Ru/C催化剂,并与未经处理的Vulcan XC-72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采用XPS和BET测试了O_3处理后碳粉表面的含氧浓度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延长,碳表面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比表面积减小;而随着处理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增加,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XRD,TEM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O_3处理的碳黑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在0.5mol/L CH3OH和0.5mol/L H2SO4溶液中,利用粉末微电极测试了循环伏安和稳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O_3处理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比未经处理的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活性高.研究了O_3处理碳粉的时间和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测试表明:140℃处理6min的碳粉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碳载体 O3处理 催化剂性能 电化学测试 H2SO4溶液 比表面积 稳态极化曲线 催化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Ru/C催化剂的研究
5
作者 张允峰 徐三魁 +1 位作者 邹文俊 李利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5-388,共4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沉积技术制备了Ru/C催化剂,用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CO2的量和还原剂KBH4的量等因素对制备Ru/C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用红... 以活性炭为载体、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沉积技术制备了Ru/C催化剂,用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CO2的量和还原剂KBH4的量等因素对制备Ru/C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Ru/C催化剂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温度对Ru/C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Ru/C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工艺为:颗粒炭为0.6000 g,RuCl3为0.1000 g,助溶剂甲醇的量为0.5 mL,温度为60℃,充CO2量为40 mL,还原剂KBH4的量为0.10 g。最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28.3 mmol/(min.g),是传统制备催化剂的1.89倍;RuCl3与颗粒C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粘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化学作用,形成的Ru/C催化剂保持了炭颗粒原有的表面结构形貌,负载的钌分布十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ru/c催化剂 制备 葡萄糖 加氢
下载PDF
不同电极上Pt-Ru/C催化剂对甲醇催化氧化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振波 尹鸽平 +1 位作者 王广进 史鹏飞 《现代仪器》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利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的循环伏安曲线。比较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并测定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电催化氧化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的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 利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的循环伏安曲线。比较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并测定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电催化氧化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的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循环伏安曲线特性相同,测试计算的甲醇反应动力学参数相同,扩散系数几乎相同,两种电极都能较准确的测试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粉末微电极上浓差极化较小,当进行低速循环伏安扫描时,可以忽略浓差极化,电极过程只存在电化学极化。在玻碳电极上,使用Nafion膜不影响甲醇的扩散,催化剂的用量可以准确控制,能够精确计算催化剂的利用率。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各有特点,测试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时可以根据实验要求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电极 粉末微电极 循环伏安 Pt—ru/c催化剂
下载PDF
Pt-Ru/C催化剂在甲醇电氧化过程中的组成和结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瀚君 丁良鑫 +3 位作者 陈煜 周益明 陆天虹 唐亚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研究了Pt—Ru/C催化剂在甲醇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扫描初期.Pt-Ru催化剂的表面处于富Ru状态,Pt—Ru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峰电位较低,峰电流密度也较小。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1~35圈),催... 本文研究了Pt—Ru/C催化剂在甲醇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扫描初期.Pt-Ru催化剂的表面处于富Ru状态,Pt—Ru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峰电位较低,峰电流密度也较小。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1~35圈),催化剂表面Ru原子逐渐溶解,Pt-Ru协同效应减弱,峰电位逐渐增大;同时,随着Ru的溶解,催化剂表面Pt原子含量的增加,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峰电流密度逐渐增大。继续增加扫描圈数(36—80圈),催化剂表面Ru原子含量趋于稳定,但Pt原子发生表面重组,粒子粒径增大,从而导致催化剂对甲醇电氧化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u/c催化剂 甲醇氧化 组成 结构
下载PDF
甲酸在Pd-Ru/C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佳佳 魏树权 +2 位作者 邓超 高颖 邬冰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浸渍法制备高分散的炭载钯钌(Pd-Ru/C)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法(LSV)等技术分析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通过不同温度线性扫描曲线获得不同电位...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浸渍法制备高分散的炭载钯钌(Pd-Ru/C)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法(LSV)等技术分析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通过不同温度线性扫描曲线获得不同电位下甲酸在Pd-Ru/C催化剂上氧化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与Pd/C、Ru/C催化剂相比,Pd-Ru/C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在较高电位时,甲酸在Pd-Ru/C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对温度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ru/c催化剂 甲酸 催化氧化 活化能
下载PDF
HAADF与TEM表征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卫亚 凌凤香 +2 位作者 刘全杰 张会成 王少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9年第4期232-235,239,共5页
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与高角环形暗场(HAADF)方法表征了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辨别出催化剂钌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尺寸、尺寸分布来表征贵金属分散性质的方法。结果表明:HAADF方法能够很好地... 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与高角环形暗场(HAADF)方法表征了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辨别出催化剂钌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尺寸、尺寸分布来表征贵金属分散性质的方法。结果表明:HAADF方法能够很好地辨别出炭载体上的贵金属颗粒,而TEM方法由于样品质厚的原因,存在大量钌粒子统计遗漏,因此HAADF方法表征结果更为可靠;采用HAADF方法可以得到比TEM方法更为准确的贵金属分散性质信息,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化学吸附法与TEM方法表征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的不足,从而准确地评价贵金属纳米粒子在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对于采用化学吸附法与TEM法区分载体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较为困难的催化剂体系,HAADF法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透射电镜(TEM) 高角环形暗场(HAADF) 贵金属 分散性
下载PDF
德里大学团队采用Ru/C催化剂可使生物质一锅式转化成二甲基呋喃
10
作者 钱伯章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4,共1页
印度德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2年5月26日宣布,采用多组分催化体系,使木质纤维素和藻类生物质可一锅式转化为2,5-二甲基呋喃(DMF),该多组分催化体系由[DMR]+[CH3SO3]-(DMA=N,N-二甲基乙酰胺),Ru/C和甲酸组成。他们的成果论... 印度德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2年5月26日宣布,采用多组分催化体系,使木质纤维素和藻类生物质可一锅式转化为2,5-二甲基呋喃(DMF),该多组分催化体系由[DMR]+[CH3SO3]-(DMA=N,N-二甲基乙酰胺),Ru/C和甲酸组成。他们的成果论文已发表在“Chem Sus Chem”杂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甲基呋喃 生物质 转化 大学 德里 二甲基乙酰胺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乙醇三元溶液体系制备高合金化Pt-Ru/CMK-3催化剂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伟 曹洁明 +1 位作者 陈煜 陆天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9-564,共6页
提出了在四氢呋喃(THF)、H_2O和乙醇三元体系中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备高合金化Pt-Ru/CMK-3催化剂的新方法.与在纯水中制得的商品化ETEK催化剂相比,其Pt-Ru粒子的合金化程度高、平均粒径较小且相对结晶度低,因此,该催化剂对甲... 提出了在四氢呋喃(THF)、H_2O和乙醇三元体系中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备高合金化Pt-Ru/CMK-3催化剂的新方法.与在纯水中制得的商品化ETEK催化剂相比,其Pt-Ru粒子的合金化程度高、平均粒径较小且相对结晶度低,因此,该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远高于在纯水中制得的Pt-Ru催化剂.高合金化程度的原因是H_2PtCl_6和RuCl_3在THF、H_2O和乙醇三元溶液体系中的起始还原电位相近.此外,CMK-3以其规整的二维有序孔道结构,为直接甲醇燃烧电池(DMFC)中电子和物质的传输提供了方便的路径,其巨大的比表面积也为Pt-Ru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四氢呋喃 合金化程度
下载PDF
Pt-Ru-W/C催化剂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研究
12
作者 王振波 左朋建 +2 位作者 王广进 王家钧 尹鸽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提高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贵金属载量,采用热还原法制备了Pt-Ru-W/C催化剂,比较了Pt-Ru-W/C和相同前驱体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Pt-Ru/C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在0.5mol/L乙醇和0.5mol/L硫酸混合溶液中考... 为了提高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贵金属载量,采用热还原法制备了Pt-Ru-W/C催化剂,比较了Pt-Ru-W/C和相同前驱体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Pt-Ru/C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在0.5mol/L乙醇和0.5mol/L硫酸混合溶液中考核了上述催化剂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技术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都具有Pt的面心立方晶格结构,晶格参数都小于Pt/C催化剂;计算表明Pt-Ru-W/C粒径较小,为6.5nm左右;Pt-Ru-W/C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小于Pt-Ru/C催化剂,但由于W的助催化作用使Pt-Ru-W/C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和抗乙醇中间产物毒化的能力高于Pt-Ru/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Pt-ru—W c催化剂 Pt—ru/c催化剂:乙醇电氧化
下载PDF
一种制备碳载高合金化Pt-Ru催化剂的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煜 唐亚文 +4 位作者 李钢 刘长鹏 高颖 邢巍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提出了在四氢呋喃(THF)和H2O混合溶液中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备碳载Pt-Ru(Pt-Ru/C)催化剂的新方法。与在纯水中制得的Pt-Ru/C催化剂相比,其Pt-Ru粒子的合金化程度高、平均粒径较小且相对结晶度低,因此,该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 提出了在四氢呋喃(THF)和H2O混合溶液中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备碳载Pt-Ru(Pt-Ru/C)催化剂的新方法。与在纯水中制得的Pt-Ru/C催化剂相比,其Pt-Ru粒子的合金化程度高、平均粒径较小且相对结晶度低,因此,该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远高于在纯水中制得的Pt-Ru/C催化剂。高合金化程度的原因是H2PtCl6和RuCl3在THF和H2O混合溶液中的起始还原电位相近。此外,在THF和H2O混合溶液中,THF和H2O的体积比的改变并不影响制得的Pt-Ru/C催化剂中Pt-Ru粒子的合金化程度,但对Pt-Ru粒子的粒径以及相对结晶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四氢呋喃 合金化程度
下载PDF
炭载Ru-Fe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中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羽洁 曹爽 +1 位作者 唐亚文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研究了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阴极催化剂的炭载Ru(Ru/C)和炭载Ru-Fe(Ru-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能力。发现Ru-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要远好于Ru/C催化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与Ru形成合金的Fe才能提... 研究了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阴极催化剂的炭载Ru(Ru/C)和炭载Ru-Fe(Ru-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能力。发现Ru-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要远好于Ru/C催化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与Ru形成合金的Fe才能提高Ru/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另外,Ru-Fe/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没有电催化活性。因此,Ru-Fe/C催化剂也有很好的抗甲酸能力。所以,Ru-Fe/C催化剂适合作为DFAFC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ru-Fe/c催化剂 酸处理 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碳载Pt-Ru-Ni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振波 左朋建 +2 位作者 王广进 王家钧 尹鸽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7,108,共4页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稳定性,对浸渍还原法制备的Pt-Ru-Ni/C催化剂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处理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玻碳电极测试了处理过的催化剂在0.5mol/L甲醇和0.5mol/L硫酸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稳定性,对浸渍还原法制备的Pt-Ru-Ni/C催化剂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处理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玻碳电极测试了处理过的催化剂在0.5mol/L甲醇和0.5mol/L硫酸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和计时安培电流曲线,考核了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催化剂晶格参数减小,粒径显著增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催化剂晶格参数同样减小,粒径增大幅度不大。电化学测试表明,退火处理有利于提高Pt-Ru-Ni/C催化剂的稳定性;在退火工艺参数范围内,200℃退火处理2h为较好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Ni/c催化剂 退火处理 稳定性
下载PDF
Ru/C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海 赵许群 邹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以Ru/C为催化剂,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用量为100 m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以Ru/C为催化剂,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用量为100 m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为10. 0 g、催化剂质量为0. 5 g、100℃和4 MPa条件下反应20 mi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99. 9%,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选择性为98.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ru/c催化剂 催化加氢
下载PDF
生物质炭负载钌催化剂催化氢化双环戊二烯
17
作者 曹画画 沈永淼 +3 位作者 施旭升 赵婷婷 吴尖平 项飞勇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746-754,共9页
金属催化剂在二聚双环戊二烯(DCPD)催化加氢制备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反应中至关重要,其催化效率决定了反应的产率和成本。以椰壳粉末炭、木质粉末炭和生物质竹炭3种炭源为载体、RuCl_(3)为前驱体,制备了3种负载型钌炭(Ru/C)催化剂,分... 金属催化剂在二聚双环戊二烯(DCPD)催化加氢制备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反应中至关重要,其催化效率决定了反应的产率和成本。以椰壳粉末炭、木质粉末炭和生物质竹炭3种炭源为载体、RuCl_(3)为前驱体,制备了3种负载型钌炭(Ru/C)催化剂,分析其对DCPD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壳粉末炭的Ru/C催化剂和木质粉末炭的Ru/C催化剂催化活性略低,生物质竹炭的Ru/C催化剂催化活性优于商品化的Ru/C催化剂,且生物质竹炭的Ru/C催化剂在不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可循环使用两次,并保持催化活性;催化剂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表征发现,生物质基Ru/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Ru的分散性好,Ru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升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基Ru/C催化剂对双环戊二烯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 ru/c催化剂 催化氢化 循环利用 生物质竹炭
下载PDF
R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hydrophilic mesoporous carbon catalyzed low-temperature hydrodeoxygenation of microalgae oil to alkanes at aqueous-phase 被引量:5
18
作者 Arif Ali Chen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4-1185,共12页
The processing of an energy carrier such as microalgae oil into valuable fuels and chemicals is quite promising.Aqueous-phase processing is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because the separation of intrinsic water from the ... The processing of an energy carrier such as microalgae oil into valuable fuels and chemicals is quite promising.Aqueous-phase processing is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because the separation of intrinsic water from the algae cell is difficult.In this study,we synthesized ruthenium(Ru)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highly hydrophilic mesoporous carbon to catalyze the quantitative hydrodeoxygenation(HDO)of microalgae oil to alkanes in a one-pot process at a low temperature(140℃)in the aqueous phase.The mesoporous carbon was obtained by single-step calcination of starch and zinc chloride in nitrogen.The as-obtained carbon showed high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allowing high dispersion of Ru nanoparticles.The surface of the carbon material was rich in hydroxyl groups,as evidenc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infrared(IR)spectroscopy,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measurements.As a result,the carbon material contacted preferably with the water phase versus the organic phase,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substrates.On the other hand,the contact angle test results speculated the superior hydrophilic nature of mesoporous Ru/C(ZnCl2,starch)than commercial Ru/C.Both kinetics modeling and in situ IR monitoring in water revealed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hydrophilic mesoporous and hydrophilic Ru/C compared to a commercial Ru/C for the tandem hydrogenation of stearic acid and decarbonylation of stearyl alcohol.The herein designed hydrothermal carbon material was highly active,environmentally benign,sustainable,and recyclable material,and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for other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in the aqueous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e oil Stearic acid Heptadecane Hydrophillic carbon HYDRODEOXYGENATION ru/c catalyst
下载PDF
L-丙氨酸催化加氢制备L-氨基丙醇反应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伟翔 马磊 《浙江化工》 CAS 2012年第8期29-31,共3页
使用Ru/C作为催化剂,以L-丙氨酸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L-氨基丙醇,考察了反应温度、H2压强、原料溶液pH值以及活性炭载体硝酸改性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L-丙氨酸 L-氨基丙醇 ru/c催化剂 催化加氢
下载PDF
低压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晓会 辛俊娜 +3 位作者 马永欢 张鹏 王越 吕连海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采用高分散Ru/C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H2压力、DMT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DMT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MT加氢反应较... 采用高分散Ru/C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H2压力、DMT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DMT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MT加氢反应较优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10℃、H2压力3.0M Pa、催化剂用量0.500g、DMT5g、四氢呋喃30mL,在该条件下,DMT转化率和DMCD选择性分别为99.0%和96.5%。催化剂循环使用17釜后,反应时间延长至8.5h,反应温度升至140℃,DMT的转化率为99.0%,DMCD的选择性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ru/c催化剂 加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