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型银屑病表皮细胞中bcl-2、Fas、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广琼 张信江 李德祥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bcl-2、Fas、p53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PS)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0例PS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bcl-2、Fas、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bcl-2蛋白在30例PS... 目的探讨bcl-2、Fas、p53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PS)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0例PS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bcl-2、Fas、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bcl-2蛋白在30例PS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中均呈阴性表达;有26例部分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和浸润的淋巴细胞呈阳性表达, 表达强度为1级(P>0.05);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基底细胞呈Ⅰ级阳性表达。(2)Fas蛋白在3 0例PS中有26例呈阳性表达,其中3例呈Ⅰ级表达,8例呈Ⅱ级表达,15例呈Ⅲ级表达(P<0.01);而10 例正常皮肤组织均为阴性表达。(3)p53蛋白在30例PS中有12例在棘层、颗粒层少数KC中呈阳性表达,均为Ⅰ级表达(P>0.05);10例正常皮肤表皮棘层、颗粒层KC未见阳性表达,仅在基底细胞有2例呈Ⅰ级阳性表达。结论推测Fas蛋白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理可能有关,而p53、bcl-2蛋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理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bcl—2蛋白 FAs蛋白 p^53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组化s—p法
下载PDF
P21 WAF_1/CIP_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仲建新 张志德 +2 位作者 史锦云 施公胜 高长泽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检测P2 1WAF1/CIP1在 2 0例良性、10例交界性、5 5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并分析P2 1WAF1/CIP1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检测P2 1WAF1/CIP1在 2 0例良性、10例交界性、5 5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并分析P2 1WAF1/CIP1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P2 1WAF1/CIP1在良性、交界性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总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7,P强 =0 0 0 1) ,并随良性、交界性、恶性而降低表达 (P <0 0 1,P强 <0 0 0 1) ;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转移、腹水及预后均有关 (P =0 0 11,0 0 0 0 ,0 0 14 ,0 0 11;P强 =0 0 37,0 0 0 3,0 0 16 ,0 0 0 2 ,P <0 0 5 )。结论 :P2 1WAF1/CIP1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P2 1WAF1/CIP1蛋白表达情况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判断预后 ,探索卵巢癌的发生过程 ,从而指导卵巢癌的基因治疗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p21WAF1/CIp1 免疫组化 蛋白表达 基因治疗 s—p法
下载PDF
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传香 高文信 魏秀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ten)在口腔鳞癌 (oralsqua mouscellcancer,OSCC)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上皮单纯增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ten)在口腔鳞癌 (oralsqua mouscellcancer,OSCC)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上皮异常增生及 32例OSC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口腔粘膜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 ;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93.3% ;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71.9% ,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 .7%、75 %和 33.3%。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OSCC组织 (尤其低分化 )中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较高 ,说明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抑癌基因 pTEN 蛋白表达 免役组化 s—p法 检测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岩 李燕辉 施作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PTEN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92例大肠癌组织中 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6 7.39%和 6 6 .0 7% ,与正常大肠组织 PTEN表达的差异有显著...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PTEN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92例大肠癌组织中 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6 7.39%和 6 6 .0 7% ,与正常大肠组织 PTEN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正相关 ,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癌和癌旁组织的 PTEN蛋白表达呈现高度的同步性 (P<0 .0 1)。结论 提示 PTE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抑癌基因 pTEN蛋白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 s—p法
下载PDF
p27^(ki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素青 李德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0例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 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中 p2 7kip1的表达。 结果 p2 7kip1蛋白在 4 0例HCC中表达阳性率为 32 .5 % (13/40...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0例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 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中 p2 7kip1的表达。 结果 p2 7kip1蛋白在 4 0例HCC中表达阳性率为 32 .5 % (13/40 ) ,在 15例肝硬化组织中为 6 0 % (9/15 ) ,在 5例正常肝组织中为 80 % (4/5 )。p2 7kip1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其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2 7kip1蛋白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2 7kip1与HCC的发生、发展可能均有密切联系 ,p2 7kip1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p27^KIpL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 s—p法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gp和P53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玉芳 万美珍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目的 探讨P gp和P 5 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5 8 3 3 % ( 3 5 /60 )和 5 0 .1... 目的 探讨P gp和P 5 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5 8 3 3 % ( 3 5 /60 )和 5 0 .17% ( 3 1/60 )。P gp和P 5 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 67.74% ( 2 1/3 1)。P gp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TNM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 5 3蛋白表达则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 gp与P 5 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组织 p-Gp蛋白 p53蛋白 s—p免疫组化 临床分期
下载PDF
宫颈癌中α/β-连接素的联合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龚玲玲 李红英 曾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α- 连接素(α- catenin,α- cat)和β- 连接素(β -catenin,β- ca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 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α cat和β cat在41例子宫颈癌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α- cat和β- ... 目的 探讨α- 连接素(α- catenin,α- cat)和β- 连接素(β -catenin,β- ca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 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α cat和β cat在41例子宫颈癌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α- cat和β- cat在宫颈 癌异常表达分别为68.3%和41.5%,α -ca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相关(P<0.01,P< 0.05,P<0.05)。β- cat异常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α- cat和β -cat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细胞增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宫颈癌广泛存在α- cat和β -cat异常表达。α- cat,β- cat与宫 颈癌的分化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α- cat和β- cat联合表达可以更精确而灵敏地预测宫颈癌的浸润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异常表达 Β-连接素 联合表达 淋巴结转移 s—p法 Α-连接素 结论 灵敏 意义
下载PDF
Bcl-2和Bax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马薇 韦敏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 Bcl- 2及 Bax蛋白在鼻咽癌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60例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和 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标本进行了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蛋白产物检测... 目的 :研究 Bcl- 2及 Bax蛋白在鼻咽癌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60例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和 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标本进行了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蛋白产物检测。结果 :1在正常鼻咽黏膜中 ,Bcl- 2蛋白在大多数基底层细胞阳性而基底层以上细胞无表达、Bax则在全部黏膜上皮中表达 ;2 Bcl- 2在癌旁黏膜组织及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3 5 .4 8%和 90 % (P <0 .0 5 ) ,其中 Bcl- 2在泡状核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97.5 %和 75 % (P <0 .0 5 ) ;3 Bax在癌旁黏膜组织及鼻咽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 96.77%和 78.3 3 %(P <0 .0 5 ) ,其中泡状核细胞癌 75 %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85 % (P >0 .0 5 )。结论 :Bcl- 2和 Bax蛋白可能通过相互作用 ,调节鼻咽癌细胞凋亡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蛋白 鼻咽癌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下载PDF
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琦 农晓琳 +1 位作者 曹阳 李佳荃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72-47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物(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Ki-67在54例SACC组织中的表达,其中术后复发组19例,未复发组35例;死亡组16例,生存组38例。采用Cox比例...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物(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Ki-67在54例SACC组织中的表达,其中术后复发组19例,未复发组35例;死亡组16例,生存组38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SACC患者术后生存的多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生存组(P=0.004);在术后复发组的表达高于未复发组(P=0.0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术后复发是影响SACC预后的独立指标,危险度分别为3.236、1.382、0.213、2.316。结论Ki-67在SAC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预后有关,Ki-67的高表达预示着SACC的预后较差,探讨Ki-67的表达情况有助于SACC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物 组织化学s—p法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BRCA1和nm23-H1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桂梅 张佃乾 +1 位作者 王春淑 涂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01-603,607,共4页
目的 :探讨BRCA1、nm2 3 H1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 10 6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 P法 )技术标记BRCA1、nm2 3 H1。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RCA1、nm2 3 H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与生存期呈... 目的 :探讨BRCA1、nm2 3 H1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 10 6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 P法 )技术标记BRCA1、nm2 3 H1。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RCA1、nm2 3 H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与生存期呈正相关 ,与复发呈负相关 (P <0 0 5 )。BRCA1与nm2 3 H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BRCA1、nm2 3 H1在乳腺癌组织内共同参与癌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NM23-H1蛋白 乳腺癌组织 预后 s—p法 浸润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患者 石蜡切片 生存期
下载PDF
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栾汛 李功 王文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1248-1249,F004,共3页
目的 探讨肝样腺癌 (HA)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 -P法 ,观察 3例肝样腺癌 (HA)组织形态学特点及肝样癌区的反应。结果 HA中肝样分化区的癌细胞与肝细胞癌有相似的形态特点 ,3例肝样腺癌中AFP(... 目的 探讨肝样腺癌 (HA)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 -P法 ,观察 3例肝样腺癌 (HA)组织形态学特点及肝样癌区的反应。结果 HA中肝样分化区的癌细胞与肝细胞癌有相似的形态特点 ,3例肝样腺癌中AFP(甲胎球蛋白 )均呈强阳性。HA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人血清AFP明显增高 ,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9个月。患者预后差 ,属于高度恶性肿瘤。结论  3例肝样腺癌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通过本研究 ,有助于临床和病理工作者提高对肝样腺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HA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分析 AFp s—p法 病理工作 结论 特点 作者
下载PDF
nm23-H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逄小红 李效良 +1 位作者 刘京升 宗传龙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10-411,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H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nm2 3-H1基因在 8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88例乳腺癌组织中 4 6例nm2 3-H1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5 2 .3% ,nm2 3-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H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nm2 3-H1基因在 8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88例乳腺癌组织中 4 6例nm2 3-H1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5 2 .3% ,nm2 3-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 3-H1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nm2 3-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表达 NM23-H1基因 临床意义 淋巴结转移 s—p法 组织学分级 负相关 生物学指标 行为
下载PDF
C-erbB-2和nm-23-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的本文探讨C-erbB-2和nm-23-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76例胃癌组织石蜡切片中C-erbB-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 C-erbB-2在胃癌组织中... 目的本文探讨C-erbB-2和nm-23-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76例胃癌组织石蜡切片中C-erbB-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 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型无关。nm-23-H1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无关。C-erbB-2和nm-23-H1呈负相关。结论 C-erbB-2和nm-23-H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理学 免疫组化s—p法 原癌基因蛋白 抗癌基因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胡玉芳 史锦云 +1 位作者 张玉泉 施公胜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 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5 2例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和不同类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尤... 目的 :探讨 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5 2例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和不同类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尤其是增生期内膜细胞 PCNA表达最低 ,随增生程度的提高 ,PCNA的表达增强 ,复合性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尤其是腺瘤型增生子宫内膜中 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 (P<0 .0 5 )。结论 :PCNA表达水平的上升与子宫内膜的增殖程度一致 ,PCNA的检测为子宫内膜增殖程度的判断和指导其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s—p法
下载PDF
脑星形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15
作者 焦亚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7-308,T003,共3页
目的 研究脑星形细胞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VD)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0例脑星形细胞肿瘤中VEGF蛋白的表达 ,计数肿瘤MVD ,分析其意义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总阳... 目的 研究脑星形细胞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VD)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0例脑星形细胞肿瘤中VEGF蛋白的表达 ,计数肿瘤MVD ,分析其意义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总阳性率为 63 .3 % ( 3 6/60例 ) ,其中Ⅱ、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 42 .1% ( 8/19例 )、71.4% ( 2 0 /2 8例 )、76.9% ( 10 /13例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明显高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P <0 .0 5 ) ;在Ⅱ、Ⅲ、Ⅳ级肿瘤各级别间MVD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且肿瘤从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转变过程中 ,微血管形态由窦状扩张为主变为以芽状和细索状为主 ,而球状血管丛仅出现在胶质母细胞瘤中。VEGF表达与肿瘤MVD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VEGF、MVD可作为判断脑星形细胞瘤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星形细胞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肿瘤血管形成
下载PDF
E-钙粘附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王宁菊 王燕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39-242,F003,共5页
目的探讨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侵袭转移恶性表型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标本、35例癌旁组织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723%... 目的探讨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侵袭转移恶性表型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标本、35例癌旁组织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723%,阳性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膜,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43%,两者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病程、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形态、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阳性表达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与阴性表达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着E-cad蛋白低表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附蛋白 胃肿瘤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5-P”表分析法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军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共2页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缺失,介绍“S—P”表分析评价法。该评价方法操作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实际应用性比较强。该评价法能整体把握学生对实验的学习情况,能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科学的判断依...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缺失,介绍“S—P”表分析评价法。该评价方法操作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实际应用性比较强。该评价法能整体把握学生对实验的学习情况,能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科学的判断依据,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s—p”表分析 警告系数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