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Gel-SCFD法合成莫来石超细粉的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文 张旭东 沈建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0,共3页
采用溶胶 (Sol)—凝胶 (Gel)—超临界流体干燥 (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超细粉 ,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现代测试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CO2 低温超临界流体干燥能有效地防止凝胶干燥过程中粒子间硬团聚现象的发生 ,该法制备的莫来石超细粉成... 采用溶胶 (Sol)—凝胶 (Gel)—超临界流体干燥 (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超细粉 ,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现代测试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CO2 低温超临界流体干燥能有效地防止凝胶干燥过程中粒子间硬团聚现象的发生 ,该法制备的莫来石超细粉成分准确 ,平均粒径小于 2 0 0nm ,比表面积大于 3 8m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超细粉 Sol-Gel-scfd 结构性能
下载PDF
IFD和SCFD在制备纳米TiO_2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湘芳 刘万兵 《新技术新工艺》 2009年第9期111-113,共3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纳米TiO2,对生成的凝胶湿颗粒,分别采用红外辐射(IFD)和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进行干燥,然后对样品进行XRD、SEM及BET表征,同时考察样品对苏丹红Ⅰ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是... 采用Sol-gel法制备纳米TiO2,对生成的凝胶湿颗粒,分别采用红外辐射(IFD)和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进行干燥,然后对样品进行XRD、SEM及BET表征,同时考察样品对苏丹红Ⅰ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是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晶,粒径10~30nm,对苏丹红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采用SCFD法制备的样品。红外干燥法具有干燥时间短、制备步骤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产品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干燥 超临界流体干燥 纳米TIO2 光催化 苏丹红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相宏伟 钟炳 +2 位作者 彭少逸 吴东 范文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ZrOCl2·8H2O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大孔体积高比表面ZrO2气凝胶超细粉。该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了醇凝胶中液相含水量的分析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及确认体系是否处于超临界状态提... 以ZrOCl2·8H2O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大孔体积高比表面ZrO2气凝胶超细粉。该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了醇凝胶中液相含水量的分析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及确认体系是否处于超临界状态提供了依据.对抽提后的溶剂分析表明,SCFD过程是一物理过程.对水的抽提干燥过程亦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scfd 干燥 氧化锆
下载PDF
低密度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莫红军 王宁飞 樊学忠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二步溶胶-凝胶法和SCFD过程制备了低密度SiO2气凝胶,并应用SEM,自动吸附仪,元素分析仪对气凝胶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且分析了TEOS浓度和H2O/TEOS值对气凝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 通过二步溶胶-凝胶法和SCFD过程制备了低密度SiO2气凝胶,并应用SEM,自动吸附仪,元素分析仪对气凝胶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且分析了TEOS浓度和H2O/TEOS值对气凝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可以制备密度低至0.02g·cm-3的SiO2气凝胶,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充满两端开放的管状中孔(rp=13.6nm),且含有少量以物理和化学状态结合的碳与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scfd 溶胶-凝胶 低密度 气凝胶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BaFe_(12)O_(19)超细粉末 被引量:6
5
作者 姚志强 王琴 钟炳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34,共4页
通过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成功地合成出了六角片状钡铁氧体超细粉末。主要考察了Fe/Ba比、焙烧温度、气氛、外加磁场以及Co、Ti掺杂对粉末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CFD法所得粉末能在较低的温度下晶化完全,且得到粉... 通过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成功地合成出了六角片状钡铁氧体超细粉末。主要考察了Fe/Ba比、焙烧温度、气氛、外加磁场以及Co、Ti掺杂对粉末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CFD法所得粉末能在较低的温度下晶化完全,且得到粉末的磁性能更接近于理论值。内禀矫顽为Hc达493.4kA/m,比饱和磁化强度达6lA·m^2/kg。另外,Co、Ti的掺杂能适当地调节钡铁氧体的内禀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超细粉末 scfd
下载PDF
莫来石纳米粉的团聚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79,共5页
本文采用溶胶 (Sol) 凝胶 (Gel) 超临界流体干燥 (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纳米粉体 ,并利用Tween80表面活性剂调控正硅酸乙酯 (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过程 ,对溶胶胶粒表面进行修饰 ,以获得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结构和可控粒度的莫来石纳米微... 本文采用溶胶 (Sol) 凝胶 (Gel) 超临界流体干燥 (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纳米粉体 ,并利用Tween80表面活性剂调控正硅酸乙酯 (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过程 ,对溶胶胶粒表面进行修饰 ,以获得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结构和可控粒度的莫来石纳米微粒。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和超临界流体干燥能有效地控制纳米粉体的团聚状态 ,所得到的莫来石粒子分散性好 ,不团聚。粒径在 30~5 0nm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纳米粉体 SOL-GEL scfd 表面修饰 合成 团聚控制 超临界流体干燥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ZnO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敬畅 高炜 +1 位作者 曹维良 胡知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1-255,共5页
氧化锌是少数可以实现量子效应的半导体,与普通氧化锌相比,纳米氧化锌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如无毒和非迁移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以廉价无机锌盐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级ZnO,并采用TEM、XRD... 氧化锌是少数可以实现量子效应的半导体,与普通氧化锌相比,纳米氧化锌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如无毒和非迁移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以廉价无机锌盐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级ZnO,并采用TEM、XRD等手段对其物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形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锌盐浓度的提高,产物粒径逐渐增大;pH值<8~9时,随着pH值增加粒径逐渐变小;pH=8~9时,粒径达到最小,继续增加体系pH值,ZnO粒子迅速长大;相同的陈化时间,陈化温度越高,ZnO的粒径越大,在相同温度下,陈化时间越长,粒径越大;SCFD可实现干燥、晶化一步完成,与普通干燥相比,SCFD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分布均匀,大小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超临界流体干燥 氧化锌 纳米粒子 半导体 水凝胶
下载PDF
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英光 杨卓如 程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55,64,共5页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及结晶度的影响...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及结晶度的影响;研究了HAP掺入锶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CO2干燥法,可制备结晶性较好的纳米HAP和Sr/[Sr+Ca]原子比为0.5的纳米SrHAP;在给定的条件下,锶可以按化学计量比掺入到HAP的结构中;HAP掺入锶后,其主要官能团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振动频率降低,晶形从HAP的短棒状改变为SrHAP的针状,结晶度降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的抗菌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 掺锶羟基磷灰石 纳米微粒 抗菌性能
下载PDF
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英光 杨卓如 程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24,共5页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及结晶度的影响...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及结晶度的影响;研究了HAP掺入锶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茵、乳酸杆菌的抗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CO_2干燥法,可制备结晶性较好的纳米HAP和Sr/[Sr+ca]原子比为0.5的纳米SrHAP;在给定的条件下,锶可以按化学计量比掺入到HAP的结构中;HAP掺入锶后,其主要官能团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振动频率降低,晶形从HAP的短棒状改变为SrHAP的针状,结晶度降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茵的抗菌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 掺锶羟基磷灰石 纳米微粒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英光 杨卓如 程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459,共6页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纳米微粒、钙被半取代的掺锶羟基磷灰石(SrCaHAP)纳米微粒以及钙被全取代的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纳米微粒。通过元素含量分析、...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纳米微粒、钙被半取代的掺锶羟基磷灰石(SrCaHAP)纳米微粒以及钙被全取代的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纳米微粒。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这些纳米微粒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CO_2干燥法,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按Sr/[Sr+Ca]原子比为0、0.5、1,锶可以按化学计量比掺入到HAP的分子结构中,可分别制备纯度较高、晶型结构较好的HAP、SrCaHAP和SrHAP纳米微粒。HAP掺入锶元素后,不仅降低SrCaHAP和SrHAP中OH^-,PO^(3-)主要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振动频率,还改变了纳米微粒的晶形,从短棒状的HAP改变为针状的SrCaHAP,再改变为短棒状的SrHAP。HAP中钙被锶半取代后形成SrCaHAP,微粒结晶度降低,生物学性能改善;当钙被锶完全取代后形成不含钙的SrHAP,微粒结晶度增加,生物学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超临界流体干燥 掺锶羟基磷灰石 纳米微粒
下载PDF
纳米级硼酸钙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燕禹 郑文裕 商连弟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硼砂和氯化钙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SupercriticalFluidDrying简称SCFD)制备纳米级硼酸钙。其过程主要包括制备水溶液中的胶体,经过过滤,用正丁醇、石油醚的混合溶液置换胶体中的水,然后进行超临界干燥。考察了制备沉淀过程... 以硼砂和氯化钙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SupercriticalFluidDrying简称SCFD)制备纳米级硼酸钙。其过程主要包括制备水溶液中的胶体,经过过滤,用正丁醇、石油醚的混合溶液置换胶体中的水,然后进行超临界干燥。考察了制备沉淀过程中的反应物浓度和干燥条件对硼酸钙粒径大小的影响。采用SCFD技术可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积、低密度气凝胶超细粉。采用吸附法对其物性进行表征测定。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级硼酸钙超细粉体,表观密度可达到0 13g/mL,比表面积可达到388 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硼酸钙 制备 超临界流体干燥 反应物浓度 干燥条件
下载PDF
合成莫来石纳米粉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文 沈建兴 韩丽 《无机盐工业》 CAS 2000年第6期3-4,15,共3页
采用溶胶(sol)—凝胶(gel)—超临界流体干燥(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纳米粉,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IR)对其溶胶、凝胶及超细粉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技术初... 采用溶胶(sol)—凝胶(gel)—超临界流体干燥(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SCFD法合成了莫来石纳米粉,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IR)对其溶胶、凝胶及超细粉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技术初步探讨了莫来石纳米粉的合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莫来石 纳米粉 红外吸收光谱 合成
下载PDF
超临界干燥制备TiO_2/蒙脱土光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青 张嘉婧 张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48,共3页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蒙脱土光催化剂,以苯酚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探讨了煅烧温度、不同用量的蒙脱土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蒙脱土为44.1%时制的TiO2/蒙脱土光催化剂...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蒙脱土光催化剂,以苯酚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探讨了煅烧温度、不同用量的蒙脱土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蒙脱土为44.1%时制的TiO2/蒙脱土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并用XRD、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iO2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由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蒙脱土 超临界干燥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莫来石超细粉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文 张旭东 +1 位作者 沈建兴 韩辉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铝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CO2 超临界流体低温干燥技术合成莫来石超细粉的制备参数控制 ,并利用XRD、TEM和BET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中溶胶胶粒大小的控制和凝胶结构的控制及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控制。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 莫来石超细粉 二氧化碳 陶瓷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红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2-425,共4页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TiO2,并采用TEM、XRD等手段对其物性进行表征,考察水溶胶pH、表面活性剂、陈化时间、钛盐浓度、氨水浓度对纳米TiO2粒径、形貌、收率的影响。同时还发现超临界流体干...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TiO2,并采用TEM、XRD等手段对其物性进行表征,考察水溶胶pH、表面活性剂、陈化时间、钛盐浓度、氨水浓度对纳米TiO2粒径、形貌、收率的影响。同时还发现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实现干燥、晶化一步完成。与普通干燥法相比,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大小可控、纯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 无机盐 液相化学法
下载PDF
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英光 杨卓如 程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13-15,2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粒径在100 nm以下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吸附目标,研究了纳米SrHAP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在偏酸性条件下,纳米SrHAP比纳米HAP对BSA的吸附量大,表明掺锶后吸附性能提高...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粒径在100 nm以下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吸附目标,研究了纳米SrHAP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在偏酸性条件下,纳米SrHAP比纳米HAP对BSA的吸附量大,表明掺锶后吸附性能提高;但在碱性条件下,纳米SrHAP对BSA的吸附量减小。纳米SrHAP对BSA的吸附是个快速吸附过程,增加Sr/[Ca+Sr]原子比XSr和BSA的起始浓度有利于吸附,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 纳米掺锶羟基磷友石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红外干燥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万兵 邓健 +2 位作者 刘传湘 许金生 肖方竹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7,11,共4页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的过程中,分别采用红外干燥(IFD)和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对生成的凝胶进行干燥,采用XRD、SEM、BET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在形貌、晶相、晶粒大小等方面一致.但利用红外辐射...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的过程中,分别采用红外干燥(IFD)和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对生成的凝胶进行干燥,采用XRD、SEM、BET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在形貌、晶相、晶粒大小等方面一致.但利用红外辐射技术干燥纳米TiO2可以简化制备步骤、缩短干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优于SCFD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干燥 超临界流体干燥 纳米TIO2 溶胶-凝胶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铁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煜 曹建新 +1 位作者 聂登攀 刘飞 《现代机械》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本文以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铁钠米粒子。借助 TEM、XRD 对其微观形貌、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可制得粒径均匀、晶形发育良好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实现产物的干燥晶化一步... 本文以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铁钠米粒子。借助 TEM、XRD 对其微观形貌、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可制得粒径均匀、晶形发育良好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实现产物的干燥晶化一步完成。经超临界流体干燥所得的氧化铁纳米粒子以 Fe_3O_4为主,在80℃焙烧时就开始有晶形转化,经400℃热处理2h 后基本全部转化为α-Fe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 纳米氧化铁 晶化
下载PDF
SCDF法对VPO催化剂物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荷 曾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75-177,199,共4页
:以两种不同方法制备 VPO催化剂 ,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SCFD)、常规见干燥法干燥 .使用 BET、XRD等测试手段 ,考察了催化剂在 4 0 0℃下焙烧后的粒子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晶相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超临界流体法比采用常规干燥法... :以两种不同方法制备 VPO催化剂 ,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SCFD)、常规见干燥法干燥 .使用 BET、XRD等测试手段 ,考察了催化剂在 4 0 0℃下焙烧后的粒子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晶相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超临界流体法比采用常规干燥法所制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O催化剂 超临界流体干燥 比表面积 scfd 物性
下载PDF
B-TiO_2/MWCNT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暴彩会 章玉琼 李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以四氯化钛和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合成了硼掺杂的B-TiO2/MWCNTs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形貌、组成和催化活性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TiO2为... 以四氯化钛和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合成了硼掺杂的B-TiO2/MWCNTs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形貌、组成和催化活性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TiO2为锐钛矿型,尺寸均一,平均粒径约为13nm,B-TiO2/MWCNTs光谱吸收向可见光移动。以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为目标物,评价了B-TiO2/MWCNTs的光催化性能。3小时后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降解率分别达到98.8%和99%,TOC去除率分别为74%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掺杂 超临界干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