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闻摄影观念的形成与实践(1900-1947)
1
作者 张博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新闻摄影观念是关于“什么是新闻摄影”以及“如何实践新闻摄影”的观念。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文化观念与社会制度塑造了独特的新闻摄影观念,但是现有关于中国新闻摄影的研究,却未给予这一透视中国特色新闻实践的重要视角应有的重视,... 新闻摄影观念是关于“什么是新闻摄影”以及“如何实践新闻摄影”的观念。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文化观念与社会制度塑造了独特的新闻摄影观念,但是现有关于中国新闻摄影的研究,却未给予这一透视中国特色新闻实践的重要视角应有的重视,近代中国新闻摄影观念的形成与实践也成为一个被忽视的议题。“武器论”观念是近代中国成型的新闻摄影观念,核心内涵将新闻摄影视为对内团结动员和对外揭露宣传的重要工具和“武器”,实践目标在于为抗战争取最广泛的国内外支持和服务战时政治,其形成是摄影术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新媒介与中国社会、文化和新闻业复杂互动的结果。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与新兴视觉媒介进入中国,肖像和风景摄影是当时摄影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摄影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与风雅,中国社会开始转变对摄影术“奇技淫巧”的态度。19世纪70—80年代,摄影术获得了中国大众的接受,摄影开始被用来记录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事件,纪实摄影是这一时期摄影的主流形式。20世纪初,摄影术与中国新闻实践有了“联姻”的趋势,新闻摄影从纪实摄影中分离出来,开始在中国新闻实践中发挥作用,但是此时的新闻摄影主要是作为文字报道的一种辅助性手段。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国内开始出现报纸的摄影附刊。这一时期照相馆是最重要的新闻摄影稿件来源,但是摄影图片大多没有新闻价值,中国新闻摄影处于探索时期,因此并没有成型的新闻摄影观念。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共同推动了摄影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这一转变将摄影与当时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相勾连。在左翼思潮与战争影响下,摄影成为一种服务时代的“工具”。战争语境促成了沙飞“摄影武器论”思想的萌芽,“战时新闻摄影”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闻摄影“武器论”观念的形成。在与中共抗战动员和宣传建政需求的结合中,“武器论”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晋察冀画报》忠实实践了“对内鼓动”和“对外宣传”的双重要求。“武器论”观念的形成深受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与文化观念的影响,其实践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观念 武器论 沙飞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莎菲作为“Modern Girl”形象的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122,共7页
因为"越轨"的笔致与人物形象的"Modern Girl"姿态,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作品。在小说问世之初的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莎菲形象的理解与认识产生过分歧。新中国成立以后,莎菲被现代文学研究者... 因为"越轨"的笔致与人物形象的"Modern Girl"姿态,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作品。在小说问世之初的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莎菲形象的理解与认识产生过分歧。新中国成立以后,莎菲被现代文学研究者与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者视为现代女性"叛逆"精神与追求"灵肉一致"爱情的典型,她身上具有的现代"Modern Girl"气息及其隐喻的社会姿态、文化性质却被遮掩与忽视。事实上,《莎菲女士的日记》对新文坛与现代文学史的独特贡献,是它象征着"Modern Girl"形象塑造的时代到来,隐喻现代启蒙意识形态向都市颓废文明转型带来的历史冲突与精神痛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M GIRL 现代都市“颓废文明” 莎菲形象
下载PDF
双重文本的自我消抹——《莎菲女士的日记》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长中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3-40,共8页
由于丁玲本人的复杂性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文本的敞开性,该作品自发表以来,以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社会思潮等阐释语境的更迭,关于它的读解不断发生着游移。叙述学中的叙述声音在语法学叙事理论中是形式概念,本身不含内容因素,但在修... 由于丁玲本人的复杂性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文本的敞开性,该作品自发表以来,以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社会思潮等阐释语境的更迭,关于它的读解不断发生着游移。叙述学中的叙述声音在语法学叙事理论中是形式概念,本身不含内容因素,但在修辞性叙事学、特别是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场所"。以叙述声音为切入点,可以发现《日记》的双重文本性质,导致莎菲的个人声音无论被解读为启蒙话语、还是女性叙事,最终只是自我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女士的日记》 叙述声音 自我解构
下载PDF
自由的悖论——对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主体自由的再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丰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5-45,共11页
虽然在丁玲开始小说创作的1927年,“五四”启蒙思潮已处于退潮期,但是丁玲早期小说中却仍然保留了“五四”启蒙文学关注女性解放的烙印,塑造了梦珂、莎菲、丽嘉等一系列女性形象。以莎菲为代表的这些女性形象在展现浪漫、敏感、开放的... 虽然在丁玲开始小说创作的1927年,“五四”启蒙思潮已处于退潮期,但是丁玲早期小说中却仍然保留了“五四”启蒙文学关注女性解放的烙印,塑造了梦珂、莎菲、丽嘉等一系列女性形象。以莎菲为代表的这些女性形象在展现浪漫、敏感、开放的个性的同时,却又都陷入了一种自由的悖论之中:既未在经济上脱离原生家庭的经济供养而获得独立意识,也未能在精神上反叛传统文化建构现代自我。莎菲们在“女性解放”的时代呼声下,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形式管束,投入“新男性”的怀抱时,却发现自己成为了“男性乱爱”的牺牲品。因此,她们的反叛性更近似于少女在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最终,丁玲借助政治理性,让她们逃离传统文化的评价体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莎菲式女性形象 自由悖论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下载PDF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文采 王建中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莎菲型'女性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新时期女性文学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沙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呕吐防治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继周 李志周 +3 位作者 艾伟 边步荣 任伟荣 刘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5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术中、沙菲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吸烟、中青年女性LC患者,即PONV的高危人群。全组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Ⅰ组术中瑞芬太尼...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术中、沙菲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吸烟、中青年女性LC患者,即PONV的高危人群。全组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Ⅰ组术中瑞芬太尼镇痛,术后沙菲镇痛;Ⅱ组术中、术后都用芬太尼镇痛。结果:两组异氟醚吸入,24h PONV的VAS评分(3.6±1.0)分与(6.4±1.2)分;麻醉满意度评分(8.8±1.1)分与(6.8±1.3)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LC恶心呕吐的高危人群,采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PONV时,瑞芬太尼、沙菲术中、术后镇痛较芬太尼术中术后镇痛,在预防PONV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沙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呕吐 防治
下载PDF
理性的深邃与激情的沉迷——《伤逝》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之比较
7
作者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伤逝》与《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产生在五四落潮之后的两个经典文本。这两部作品在小说主题、叙事风格的抒情化、情感的低沉性方面有相同之处,在叙述立场、叙事模式与作品内蕴上又存在着不同之处。从此我们能发现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对... 《伤逝》与《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产生在五四落潮之后的两个经典文本。这两部作品在小说主题、叙事风格的抒情化、情感的低沉性方面有相同之处,在叙述立场、叙事模式与作品内蕴上又存在着不同之处。从此我们能发现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莎菲女士的日记》 叙述立场 叙事模式
下载PDF
论莎菲情结的悲剧意义
8
作者 郭兴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莎菲情结的悲剧性体现于莎菲灵与肉冲突的悲剧心态及其个体人格与社会秩序冲突的悲剧精神之中,其表现形态是苦闷意念的内显和狷傲性格的外露,蕴含着斑斓多彩的悲剧美质和丰富深广的时代、社会内容。莎菲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类心... 莎菲情结的悲剧性体现于莎菲灵与肉冲突的悲剧心态及其个体人格与社会秩序冲突的悲剧精神之中,其表现形态是苦闷意念的内显和狷傲性格的外露,蕴含着斑斓多彩的悲剧美质和丰富深广的时代、社会内容。莎菲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类心灵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情结 人格 悲剧性 个体价格 社会秩序 文学评论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瓜钙、锌、硒营养元素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文 李建军 +5 位作者 宋金栋 李乐 赵思达 金晓艳 王旭东 郑险峰 《蔬菜》 2021年第7期19-24,共6页
为了改善甜瓜品质,以“莎妃”甜瓜为试验材料,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配合9个不同浓度水平叶面喷施钙、锌、硒肥的处理,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浓度钙、锌、硒肥对设施甜瓜品质和果肉钙、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施肥后,... 为了改善甜瓜品质,以“莎妃”甜瓜为试验材料,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配合9个不同浓度水平叶面喷施钙、锌、硒肥的处理,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浓度钙、锌、硒肥对设施甜瓜品质和果肉钙、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施肥后,Ca3(叶喷钙肥0.500 g/L+667m^(2)土壤施钙5 kg)处理效果最佳;Zn2(叶喷钙肥0.870 g/L+667m^(2)土壤施锌800 g)处理较对照含锌量增加了45.9%,富锌效果明显;Se2(叶喷硒肥0.010 g/L+667m^(2)土壤施硒200 g)、Se_(3)(叶喷硒肥0.005 g/L+667m^(2)土壤施硒100 g)处理不仅能够改善甜瓜品质,而且果肉富硒效果显著;综合各项指标及成本,考虑推荐施用Ca3、Zn2和Se_(3)处理双补施肥方法分别为富钙、富锌和富硒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妃 甜瓜 叶面喷施 品质 双补施肥
下载PDF
屡败屡战的失败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莎菲女士心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画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1-75,共5页
弗洛伊德主义自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用弗洛伊德主义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尝试。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重新整合丁玲小说人物莎菲女士的精神内核。剖... 弗洛伊德主义自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用弗洛伊德主义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尝试。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重新整合丁玲小说人物莎菲女士的精神内核。剖析莎菲本我、自我与超我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深入挖掘莎菲的精神世界以及其在性爱关系中处于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力图探寻莎菲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莎菲 弗洛伊德 自我 超我 本我 力必多
下载PDF
对女性边缘意识的超越——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之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志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38-40,44,共4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的手法、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战争的视角对女性与自然、女性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以达洛维夫人的一天作为叙事背景,详细叙述了一天内浓缩的一个女人的一生,通过达洛维夫人在三十年中的妥协与...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的手法、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战争的视角对女性与自然、女性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以达洛维夫人的一天作为叙事背景,详细叙述了一天内浓缩的一个女人的一生,通过达洛维夫人在三十年中的妥协与挣扎,从而唤醒女性意识的存在。丁玲女士继鲁迅先生塑造的子君这个具有悲剧命运的知识分子后,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莎菲女士的一生,并通过这个形象体现其灵与肉的挣扎,使女性意识得以苏醒。无论是伍尔夫塑造的达洛维夫人还是丁玲塑造的莎菲女士,均是女性悲剧角色的存在,亦均具有女性解放的含义。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从而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女士 达洛维夫人 女性主义 解读
下载PDF
论丁玲小说中的“莎菲型”女性形象
12
作者 程雪蓉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特征给丁玲小说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小说 “莎菲型” 女性形象 反叛 抗争
下载PDF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挣扎——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莎菲女士心理
13
作者 李画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3-65,67,共4页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剖析莎菲在与凌吉士交往过程中本我、自我与超我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 ,分析莎菲在性爱关系中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 。
关键词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弗洛伊德精神 道德规范
下载PDF
多重力量的交织——重读《莎菲女士的日记》
14
作者 文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莎菲这一人物在日记中所呈现出的焦躁、矛盾、彷徨的心理状态,是文本最令人关注的地方,这是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本文从不同的女性观念,对爱情态度以及情欲矛盾等这些力量出发,考察了它们在文本中相互交织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效果。... 莎菲这一人物在日记中所呈现出的焦躁、矛盾、彷徨的心理状态,是文本最令人关注的地方,这是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本文从不同的女性观念,对爱情态度以及情欲矛盾等这些力量出发,考察了它们在文本中相互交织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效果。它们渗透在体验爱的"我"与理性反省爱的"我"之中,随着各种力量的聚集,最终使两者构成了一定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 多重力量 爱情态度 对话关系
下载PDF
自我的新维度——解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15
作者 孔祥安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莎菲是一位深层心灵觉醒的女性,与其他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觉醒的中国"娜拉"们不同,其首先面临的是一个生命自我的问题,以自身为标本对世界和自我本身进行叩问,建立了关于自我的新维度。自我被当作精神世界看待,通过对世俗... 莎菲是一位深层心灵觉醒的女性,与其他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觉醒的中国"娜拉"们不同,其首先面临的是一个生命自我的问题,以自身为标本对世界和自我本身进行叩问,建立了关于自我的新维度。自我被当作精神世界看待,通过对世俗、肉身存在的反思来取得的,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意识,对自我孜孜不倦地挖掘、坚守和追寻,构成伟大而痛苦的循环,实现精神自救的旅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莎菲 自我
下载PDF
文体与表达:“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构建
16
作者 吴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书信体、日记体这类个人化的文体受到了女性作家的广泛关注,许多女性作家都通过这类文体表达女性对于性别解放的诉求。文章从“五四”时期女性的日记体小说创作出发,通过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对日记体小说中... 在“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书信体、日记体这类个人化的文体受到了女性作家的广泛关注,许多女性作家都通过这类文体表达女性对于性别解放的诉求。文章从“五四”时期女性的日记体小说创作出发,通过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对日记体小说中的文体形式与性别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体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下载PDF
分裂的自我——《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莱恩式解读
17
作者 汪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5,共6页
《莎菲女士的日记》尝试通过女性话语的建构完成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建构,而作为话语主体的莎菲却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经历外在和内心世界异化的双重困境,无法与周围世界及自身保持稳定的关系,产生生存性不安与焦虑心理,她试图以“假自我... 《莎菲女士的日记》尝试通过女性话语的建构完成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建构,而作为话语主体的莎菲却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经历外在和内心世界异化的双重困境,无法与周围世界及自身保持稳定的关系,产生生存性不安与焦虑心理,她试图以“假自我”与“孤独”来进行防御却逐步走向非正常的精神分裂性状态。文本集中体现了以莎菲为代表的觉醒中的现代女性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话语 自我分裂 R.D莱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