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式shaker训练过程中健康成人舌骨肌群激活程度的差异
1
作者 李珍珍 甄巧霞 +1 位作者 陈可可 方伯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91-3797,共7页
背景:Shaker训练可增强舌骨肌群的收缩力,对口咽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Shaker训练应通过颈前部主要发力以达到训练舌骨肌群的目的,但患者常因疲劳易导致腹部发力代偿,不同发力方式的shaker训练对健康成人舌骨肌群激活程度的影响目... 背景:Shaker训练可增强舌骨肌群的收缩力,对口咽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Shaker训练应通过颈前部主要发力以达到训练舌骨肌群的目的,但患者常因疲劳易导致腹部发力代偿,不同发力方式的shaker训练对健康成人舌骨肌群激活程度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发力方式的shaker训练对健康成人舌骨肌群激活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名健康成人受试者(男10名、女10名),平均年龄为(26.8±3.4)岁。使其按照顺序分别采用颈前部与腹部主要发力进行shaker训练的等长运动,同时实时采集舌骨上、下肌群及腹直肌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在训练结束后采用Borg自觉疲劳量表对每种发力方式的疲劳程度进行评估。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后,计算舌骨上、下肌群和腹直肌在60 s运动窗口内的峰值振幅和/或平均振幅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种发力方式所对应主观疲劳评分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腹部发力所对应腹直肌平均振幅值高于颈部发力(P<0.05);②两种发力方式相比,舌骨上肌群的平均振幅、峰值振幅以及舌骨下肌群的平均振幅、峰值振幅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Borg自觉疲劳量表评分在两种发力方式之间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③结果提示,不同发力方式(颈前部和腹部)的shaker训练对健康成人舌骨肌群激活程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且疲劳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shaker训练 表面肌电图 舌骨上肌群 舌骨下肌群 腹直肌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Shaker训练与因时护理模式联用对改善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张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Shaker训练与因时护理模式联用对改善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2月到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Shaker训练与因时护理模式联用对改善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2月到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9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因时护理,给予研究组因时护理+Shaker训练,对比两组干预60 d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吞咽障碍指数量表(DHI)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吞咽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进食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时护理结合Shaker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脑梗死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高其进食安全性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shaker训练 因时护理 老年
下载PDF
Shaker训练和CTAR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海珍 凌小锋 +2 位作者 徐天祥 覃东红 吕少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Shaker训练和CTAR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46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Shaker组(15例)和CTAR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Shaker训练和CTAR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46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Shaker组(15例)和CTAR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haker训练,CTA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TAR训练。观察三组患者VFSS评级、FOIS评分、SWAL-QOL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VFSS评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周,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VFSS评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VFSS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FOIS和SWAL-QOL评分均增高,且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FOIS和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FOIS和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Shaker组和CTAR组(P<0.05),但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aker训练和CTAR训练在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以及临床疗效上效果相似,且均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r训练 CTAR训练 鼻咽癌放疗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志伟 谷晓娟 +4 位作者 王一平 蒋玥 段腾 迟福荣 柏丽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11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B)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sEMG-BFB疗法及Shaker训练,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B)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sEMG-BFB疗法及Shaker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通过对两组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WST)来评定吞咽功能,测定两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并采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VFSS咽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ST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A、ALB水平及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刺联合sEMG-BFB与Shaker训练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shaker训练 鼻咽癌 放疗 吞咽障碍
下载PDF
Shaker训练联合食谱质地改变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和 吴小娟 +1 位作者 唐泺 樊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Shaker训练联合食谱质地改变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咽癌放... 目的分析Shaker训练联合食谱质地改变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咽癌放疗后常规吞咽训练和饮食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Shaker训练联合食谱质地改变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吞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4、6周后,两组患者VF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_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4、6周后VF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且联合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Shaker训练联合食谱质地改变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吞咽障碍 shaker训练 食谱质地
下载PDF
Shaker训练法联合摄食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莹 孙丽 +2 位作者 王司晔 沈丽华 陈伟观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Shaker训练法联合摄食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伴吞咽障碍的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Sha... 目的:探讨Shaker训练法联合摄食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伴吞咽障碍的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Shaker训练法和摄食训练,为期4周,训练前后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s-10,EAT-10)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the 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RSST)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EAT-10和RSST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AT-10和RSST结果皆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haker训练法联合摄食训练对PD吞咽障碍有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shaker训练 摄食训练
下载PDF
Shaker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
7
作者 王彦 侯甜 梁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研究Shaker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9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观察组在常... 目的研究Shaker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9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实施Shaker训练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视频荧光吞咽摄影检查(VFSS)评级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法(SSA)评分,并分析两组表面肌电(sEMG)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P=0.004)。两组治疗8周时VFSS分级及SA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治疗4周时VFSS分级及SA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4、8周时VFSS分级及SA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4.042、5.292、5.520,P<0.01)。两组治疗后sEMG平均波幅均显著高于治疗前,sEMG吞咽时限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sEMG平均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 EMG吞咽时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aker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锻炼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肌群,提升吞咽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r训练 生物反馈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
下载PDF
Shaker训练与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8
作者 尤慧玲 龙耀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比较Shaker训练与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Shaker组和CTAR组。对照组予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加用Shaker训练法,CTAR组加... 目的比较Shaker训练与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Shaker组和CTAR组。对照组予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加用Shaker训练法,CTAR组加用CTAR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周、4周和6周后,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定渗透-误吸程度。结果干预前三组间VFSS评级无显著性差异(F=0.551,P>0.05)。干预后,对照组评级无显著性变化(F=1.774,P>0.05),其余两组均显著下降(F>5.317,P<0.001);Shaker组和CTAR组在治疗4周和6周后,评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haker组和CTAR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TAR组(86.67%)和Shaker组(76.67%)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3.33%)(χ2>2.079,P<0.05),Shaker组和CTAR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CTAR训练能取得与Shaker训练相似的康复效果,但更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吞咽障碍 shaker训练 下颏抗阻力训练
下载PDF
下颏抗阻力训练与Shaker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娟 由丽 +2 位作者 张素爱 宋春洪 张琦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2636-2641,共6页
目的:探讨下颏抗阻力训练(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以及Shaker训练对吞咽障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淮安医院住院治疗后的120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TAR组和Shaker训练组。对照组接受药... 目的:探讨下颏抗阻力训练(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以及Shaker训练对吞咽障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淮安医院住院治疗后的120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TAR组和Shaker训练组。对照组接受药物、传统康复训练、常规护理等常规治疗措施,CTAR组和Shake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进行CTAR康复训练和Shaker康复训练。比较康复训练前后患者在视频荧光吞咽摄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估、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上的差异。结果:CTAR组和Shaker组在总有效率、干预4周和6周时的VF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CTAR组优于Shak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4周、6周分别与干预前、干预2周比较,VFSS评分显著降低(P<0.05)。CTAR组和Shaker组干预6周时心理状态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AR组SDS评分显著低于Shak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意识清晰或可坐立的吞咽障碍患者,Shaker训练和CTAR训练均能改善吞咽功能及抑郁状态,且CTAR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颏抗阻力训练 shaker训练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标准Shaker训练法对环咽肌失迟缓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业青 项洁 +1 位作者 吴洁 高修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1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Shaker训练法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导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2例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为环咽肌失迟缓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标准Shaker训练法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导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2例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为环咽肌失迟缓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标准Shaker训练法。治疗前后给予VFSS检查,应用Rosenbek渗透-误吸评分评价误吸程度,标准化吞钡造影功能障碍评价表(MBSImP)中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程度评分评价食管括约肌开发程度,才藤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Resenbek渗透-误吸程度评分、MBSImP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程度评分及才藤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Shaker训练法对神经源性性环咽肌失迟缓导致的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shaker训练 环咽肌失迟缓症 VFSS 吞咽障碍 误吸 脑卒中
下载PDF
Shaker与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祺 陈舒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实施Shaker训练和下颏抗阻力(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训练,分析三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内镜手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实施Shaker训练和下颏抗阻力(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训练,分析三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内镜手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练组,每组各28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联合Shaker训练,CTAR组联合CTAR训练。分析三组患者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级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VFSS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和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之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Shake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CTA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14%、7.14%以及3.57%。对照组明显高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与CT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aker和CTAR训练均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摄食功能,并发症较少,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r训练 下颏抗阻力训练 鼻咽癌 放疗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静华 谭军 党宇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观察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驰缓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行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 目的观察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驰缓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行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6例仅行吞咽训练及电刺激,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功能等级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等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1.4%)显著优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可显著改善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门德尔松手法 shaker训练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璇 陈艳 +2 位作者 潘翠环 李敏 张朝霞 《中国康复》 201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第1阶段:50例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导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第2阶段:对第1阶段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分...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第1阶段:50例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导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第2阶段:对第1阶段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仍旧沿用第1阶段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改用门德尔松手法及shaker训练法进行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2周。结果:第1阶段治疗后,50例患者中有19例进食功能完全无改善,分为观察组10例及对照组9例进行第2阶段治疗。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功能等级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但对存在喉部向上和向前的动作不足的患者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结合相应的手法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门德尔松手法 shaker训练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