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dardiza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itiated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Tian Wu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04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Standardiza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itiated in China
下载PDF
Social credit: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5
2
作者 Lean Yu Xinxie Li +2 位作者 Ling Tang Zongyi Zhang Gang Kou 《Financial Innovation》 2015年第1期70-87,共18页
To avoid credit fraud,social credit within an economic system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agent activity and guarantee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arket economy with mini... To avoid credit fraud,social credit within an economic system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agent activity and guarantee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arket economy with minimal supervision costs.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ocial credi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scoring methods,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The study considers the credit of various economic agents within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such as countries(or governments),corporations,and individuals and their credit variations in online markets(i.e.,network credit).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or model)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gent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significant work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Some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1)Credit theory studi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raditional and emerging schools both focusing on the economic explanation of social credit in conjunction with cre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2)The most popular credit scoring methods include expert systems,econometric mode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techniques,and their hybrid forms.Evaluation indexes should vary across different target agents.(3)The most pressing task for regulatory mechanisms that supervise social credit to avoid credit fraud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credit databases with consistent data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redit Literature review credit scoring Regulatory mechanism credit risk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Credit Improvement on the Debt Financing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3
作者 Hang Cheng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1年第6期10-14,共5页
This study takes China’s A-shares agricultural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redit environment on the debt financing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 This study takes China’s A-shares agricultural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redit environment on the debt financing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credit environmen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ebt financing scal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After a placebo test,the replacement of explained variables,and the control of industry fixed effects,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still significant.The mechanism test found that 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ha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effect;that is,the social credit environment can increase the scale of external financing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by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on corporate debt financing,which is conducive to enriching relevant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s well as“village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redit Debt financing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Village revitalization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不够清晰,商务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账款拖欠严重,以及其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在系统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厘清认识和实践误区,进一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健全商务信用体系,破解企业账款拖欠难题,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并做好面向公众的宣传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立法 政务诚信 商务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账款拖欠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杏头 楼裕胜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高质量发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信以立城,融而兴业:城市信用建设与企业信贷融资
6
作者 吴晶妹 陈静远 崔智斌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资金往来畅通和稳定的基本需要,从制度到基础设施的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发展信用经济的根基。通过使用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以及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研究城市信用水平对...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资金往来畅通和稳定的基本需要,从制度到基础设施的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发展信用经济的根基。通过使用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以及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研究城市信用水平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失信环境里,上市企业的高信息透明度以及强外部监管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违约成本,比非上市企业具有较低的违约风险,从而能获得更高比例的信贷融资;第二,在信用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不同信息透明度和违约成本的上市企业之间信贷融资比例差距较小;第三,城市的信用水平越低,上市企业的长期信贷融资比例越高,短期信贷融资所受影响并不显著。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城市信用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信用建设 企业信贷融资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下载PDF
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现实困厄与推进策略
7
作者 董树功 疏艮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大力推动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是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本文从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的现实困厄入手,并就目前存在的信用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定难、大数据信用信息归集共享难、信用信息服务市... 大力推动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是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本文从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的现实困厄入手,并就目前存在的信用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定难、大数据信用信息归集共享难、信用信息服务市场发育平衡难、信用激励惩戒机制统一健全难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大数据信用信息共享、信用服务市场合作以及区域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新格局等建议,多策并举提高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水平,满足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 征信
下载PDF
省级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模式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孟凡 杨群力 +1 位作者 高阳 李文斌 《大数据》 2024年第3期27-39,共13页
建设高质量政务大数据资源平台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集成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数字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首先,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并总结出传统省级政务大数据平台的3种建设模... 建设高质量政务大数据资源平台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集成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数字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首先,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并总结出传统省级政务大数据平台的3种建设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即数据鲜活性低、数据一致性差、业务协同管理难、基础支撑力弱和总体投入高。其次,对江苏信用一体化信息资源管控平台进行案例分析,阐述以江苏案例为例的原因,针对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思路和总体架构设计,并梳理出江苏案例的4个借鉴价值。最后,在总结江苏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5点建议,为各省研究、制定省级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指南等政策性文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大数据 信息资源管控 系统建设模式 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社会信用环境与资本跨区域流动——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和企业异地投资的研究
9
作者 江成涛 王亚雯 王玉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石”,对引导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手工整理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活动数据,以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资本跨区... 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石”,对引导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手工整理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活动数据,以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使试点城市获得的新增异地子公司数量平均相对提高约2.33%。机制分析发现,社会信用环境改善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和减少企业不确定性感知来促进企业异地投资活动。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促进了高契约密集度行业和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内企业的异地投资活动,同时有利于资本从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本文从信用环境视角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关结论有助于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 企业异地投资 资本跨区域流动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裁判文书公开的声誉影响及其规范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裁判文书公开会产生声誉影响。裁判文书能够承载声誉功能,具有降低交易成本、配置失信后果、提升守信激励等价值,其发挥声誉功能的机制包括声誉信息的生成、存储、传播与验证。裁判文书公开作为声誉机制可能会导致声誉修复困难、声誉过... 裁判文书公开会产生声誉影响。裁判文书能够承载声誉功能,具有降低交易成本、配置失信后果、提升守信激励等价值,其发挥声誉功能的机制包括声誉信息的生成、存储、传播与验证。裁判文书公开作为声誉机制可能会导致声誉修复困难、声誉过度联结、影响过度扩散、诉权行使障碍、不良行为模仿、不准确信息干扰等负面声誉后果,应当设置适当的规范控制声誉后果。通过控制声誉信息丰简度、选择其他替代机制、不公开等方式可以在边际上调节控制声誉后果。对劳动诉讼、离婚诉讼、性犯罪三类裁判文书的声誉影响及其规范控制的分析有助于提炼一般规则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文书公开 声誉影响 规范控制 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实践的行政程序法检视与规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都都 魏特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活动在行政程序规制上尚显不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信用行政立法及信用监管实施是当前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实践面向。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上,应明确规划的性质和其应遵守的程序...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活动在行政程序规制上尚显不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信用行政立法及信用监管实施是当前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实践面向。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上,应明确规划的性质和其应遵守的程序规定,完善监督和变更程序;在信用行政立法上,应统一规范的名称和体例,保障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众参与,完善信用措施设定程序;在信用监管实施上,应完善告知程序和异议程序,设置分级分类监管措施的实施程序,设置相应的听证程序和简易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监管 信用规划
下载PDF
信用社会建设背景下犯罪前科的泛化及其应对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磊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失信评价与信用惩戒不断融入犯罪治理领域,导致犯罪前科不断泛化,主要表现为前科内容的生活化、负面影响的牵连化和救济途径的稀缺化。造成犯罪前科泛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信用规范加重法定义务、失信...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失信评价与信用惩戒不断融入犯罪治理领域,导致犯罪前科不断泛化,主要表现为前科内容的生活化、负面影响的牵连化和救济途径的稀缺化。造成犯罪前科泛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信用规范加重法定义务、失信标签引发道德谴责和前科消灭制度仍需完善。在社会信用体系与犯罪治理体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可以借鉴社会信用理论与信用社会建设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应对犯罪前科泛化的态势。具体而言,应当通过明确前科消灭的实质条件、完善前科事实的规范处置机制和提升前科消灭制度的复权效果等措施系统构建前科消灭制度,进而着力消解犯罪前科泛化后导致的负面影响,实现保障人权和防卫社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前科 社会信用体系 前科消灭 信用修复
下载PDF
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概念与体系建构
13
作者 王静玮 章锦河 +2 位作者 薛华菊 李爱青 杨良健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6期373-382,共10页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价值转化和实现全民共享的主要途径,建立高效、合理、有序的国家公园访客制度是推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体系是生态旅游访客制度建立的基础。在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价值转化和实现全民共享的主要途径,建立高效、合理、有序的国家公园访客制度是推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体系是生态旅游访客制度建立的基础。在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分析、相关概念梳理辨析和对现有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的概念并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1)建立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体系符合生态文明要求、传统文化诉求、生态访客追求、公园特许制度需求,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生态领域的重要构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公民的要求,具有必要性。(2)构建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体系面临“生态信用准入”、“生态信用监测”、“访客权利尊重”、“访客隐私保护”等四方面的学理与实践基础,生态信用应当作为国家公园访客准入的前置条件,主要关注访客在公园内的生态行为,信用数据的获取应建立在访客自愿的基础之上,具有可行性。(3)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可以从生态素质、生态规范、生态行为等三个维度进行度量,具有可操作性。(4)生态信用评价、等级划分、准入评定是构建与实施国家公园访客生态信用制度的三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未来应在完善政策与法规、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培育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不断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访客生态信用 生态旅游 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
14
作者 徐明 郭淑娟 刘玎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5期584-592,共9页
组织的社会声誉事关企业间的交易和信用关系,是构建企业动态竞争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企业社会声誉对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的社会声誉事关企业间的交易和信用关系,是构建企业动态竞争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企业社会声誉对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社会声誉越高,其获取商业信用融资的能力越强,经营风险水平在企业社会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传导效应,表明企业社会声誉的提高会降低其经营风险,进而促进其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对企业社会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保障企业及时获取融资,推动企业长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商业信用融资 经营风险 社会责任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改革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15
作者 文雯 孙亚婕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共10页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探究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显...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探究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2)社会信用体系改革通过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提高企业信贷融资可得性以及盈利溢出效应等路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3)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4)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的企业更加突出。本文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为社会信用体系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劳动收入份额 非正式制度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逻辑、挑战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邢源恒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境。面对社会信用制度保障不健全、权利保护不到位以及平台标准有待完善的挑战,提出加强信用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转换社会信用治理方式、打造市域社会信用治理平台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治理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涉农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
17
作者 田杰 崔迪 袁红梅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9,共15页
涉农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政策背景,采用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涉农公司数据,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视角对改革试点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涉农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政策背景,采用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涉农公司数据,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视角对改革试点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第一,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有利于抑制涉农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涉农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风险;第三,在资产负债率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低、年龄较大的国有企业及处于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涉农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为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方向,也为政府和涉农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社会价值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投融资期限错配 农业企业 企业信息透明度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水准评价
18
作者 周荣华 丁远一 +1 位作者 朱远芯 李鑫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行评价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进行社会信用体系评价衡量,需要选择相应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依据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安排、相关信用理论以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我国社会信用体... 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行评价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进行社会信用体系评价衡量,需要选择相应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依据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安排、相关信用理论以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水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架构体系、领域诚信和质量状态三个板块,分别由一、二、三级指标构成,通过权重赋予、评价标准设置及相关数据置入实施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良好水准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是全面谋划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四大诚信”平衡共进,注重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架构体系 领域诚信 质量状态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省级“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文本分析——基于“工具-目标”二维框架
19
作者 岳洪宇 薄建柱 彭然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9期133-137,共5页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工具-目标”的二维框架,分析12个省份“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文本中政策工具和政策目的使用情况及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工具-目标”的二维框架,分析12个省份“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文本中政策工具和政策目的使用情况及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政策工具利用不均衡、政策目标发展程度差距显著的问题,因此提出需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均衡政策目标,提升政策目标可实现性,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社会信用体系 工具-目标
下载PDF
志愿服务制度化:结构、形态与规制——以省级地方立法为例
20
作者 类延村 张晓曼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4年第1期105-118,294,295,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要求,明确了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定位与朝向。研究以志愿服务地方专项立法为切入视角,遵循结构体系、演进形态、议题呈现和规制发展的逻辑,剖解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典型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要求,明确了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定位与朝向。研究以志愿服务地方专项立法为切入视角,遵循结构体系、演进形态、议题呈现和规制发展的逻辑,剖解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典型形式,即志愿服务地方专项立法的基本框架、领域特征和技术结构,进而塑成时间和空间层面的演进规律,甄别出志愿服务地方立法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即与志愿服务实践脱节、政策模仿现象明显、信息共享规则建构不规范和体系衔接不充分等问题。以此为前提,希冀通过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覆盖、提升立法工作者创制能力、完善信息共享规范和链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举措,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规范建构与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制度化 立法规制 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