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pRco1 in regulating vegetative growth and pathogenicity based on T-DNA insertion in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1
作者 Haiyang Li Yuan Zhang +18 位作者 Cancan Qin Zhifang Wang Lingjun Hao Panpan Zhang Yongqiang Yuan Chaopu Ding Mengxuan Wang Feifei Zan Jiaxing Meng Xunyu Zhuang Zheran Liu Limin Wang Haifeng Zhou Linlin Chen Min Wang Xiaoping Xing Hongxia Yuan Honglian Li Shengli D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055-3065,共11页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is a devastating pathogen that causes Fusarium crown rot(FCR)in wheat an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wheat production in terms of grain yield and quality.Howev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F....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is a devastating pathogen that causes Fusarium crown rot(FCR)in wheat an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wheat production in terms of grain yield and quality.Howev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F.pseudograminearum infects wheat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elucidate these mechanisms by constructing a T-DNA insertion mutant library for the highly virulent strain WZ-8A of F.pseudograminearum.By screening this mutant library,we identified nine independent mutants that displayed impaired pathogenesis in barley leaves.Among these mutants,one possessed a disruption in the gene FpRCO1 that is an ortholo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RCO1,encoding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Rpd3S histone deacetylase complex in F.pseudograminearum.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FpRCO1 in F.pseudograminearum,we employed a split-marker approach to knock out FpRCO1 in F.pseudograminearum WZ-8A.FpRCO1 deletion mutants exhibit reduced vegetative growth,conidium production,and virulence in wheat coleoptiles and barley leaves,whereas the complementary strain restores these phenotypes.Moreover,under stress conditions,the FpRCO1 deletion mutants exhibited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NaCl,sorbitol,and SDS,but possessed reduced sensitivity to H_(2)O_(2)compared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ild-type strain.RNA-seq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eletion of FpRCO1 affected gene expression(particularly the downregulation of TRI gene expression),thu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deoxynivalenol(DON)production.In summary,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pivotal role of FpRCO1 in regulating vegetat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sexual reproduction,DON production,and pathogenicity of F.pseudograminearum.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F.pseudograminearum infection in wheat and may pave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trategies to combat 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t-dna insertion Rpd3S complex FpRCO1 PATHOGENICITY DON production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T-DNA侧翼序列的扩增与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方进 翟文学 +2 位作者 王文明 李素文 朱立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5-351,共7页
利用现有的转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水稻材料,通过TAIL-PCR技术扩增出携带Xa21基因的T-DNA的侧翼序列。对24个有效扩增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4个侧翼序列是水稻DNA,9个含载体主干序列,1个是外... 利用现有的转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水稻材料,通过TAIL-PCR技术扩增出携带Xa21基因的T-DNA的侧翼序列。对24个有效扩增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4个侧翼序列是水稻DNA,9个含载体主干序列,1个是外源基因Xa21片段。14个T-DNA侧翼的水稻DNA序列与直接转化法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的基因组序列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T-DNA在水稻染色体上整合后其两端序列的特点类似于在转基因双子叶植物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含主干序列的侧翼序列(37.5%,9 / 24)中,载体主干序列是以不同的类型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t-dna 整合 载体主干序列 扩增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表型特征和侧翼序列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徐荣旗 汪佳妮 +1 位作者 陈捷胤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9-496,共8页
【目的】为鉴定棉花黄萎病菌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构建黄萎病菌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研究的技术平台。【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和高效TAIL-PCR方法。【结果】获得了2628个棉花黄萎病菌VD991的T-DNA随机插入的突变体和15个... 【目的】为鉴定棉花黄萎病菌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构建黄萎病菌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研究的技术平台。【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和高效TAIL-PCR方法。【结果】获得了2628个棉花黄萎病菌VD991的T-DNA随机插入的突变体和15个突变体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部分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和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表明,①突变体的菌落形态分为菌丝型、菌核型和中间型3类,菌核型约占7.3%;②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突变体产孢高峰在接种后第5—6天,菌核型突变体的产孢能力普遍高于菌丝型;③棉花黄萎病菌VD991可以产生胞外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筛选获得蛋白酶分泌缺失的突变体3个,淀粉酶分泌缺失的突变体1个,果胶酶分泌降低的突变体6个;④菌核型突变体的致病力普遍高于野生型。获得了6个致病力减弱的突变体;⑤突变体侧翼序列与同种的大丽轮枝菌菌株VDLs.17基因组的序列一致性在95%—100%之间,与不同种的黑白轮枝菌VaMs.102序列的一致性为87%—94%。【结论】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可用于棉花黄萎病菌突变体的构建,突变体微菌核的产生与其产孢能力、致病性存在相关关系。美国大丽轮枝菌菌株VDLs.17基因组可用作黄萎病菌VD991功能基因研究的参考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菌 t-dna插入 表型鉴定 侧翼序列分析
下载PDF
稻瘟病菌T-DNA插入方法优化及其突变体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宏宇 潘初沂 +3 位作者 陈涵 赵长江 鲁国东 王宗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稻瘟病菌获得T DNA插入突变的条件 ,包括选择转化子的潮霉素B用量 ,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和羧苄青霉素的配比 ,不同转化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转化 1× 10 6 个孢子平均可获得约5 0 0个左右的转化子 ,PC... 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稻瘟病菌获得T DNA插入突变的条件 ,包括选择转化子的潮霉素B用量 ,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和羧苄青霉素的配比 ,不同转化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转化 1× 10 6 个孢子平均可获得约5 0 0个左右的转化子 ,PCR和TAIL PCR检测表明约 85 %转化子中含T DNA插入。对 15 2 0个突变体进行形态变异观察 ,发现菌落颜色突变的有 15个 ;随机取 5 8个突变体进行比较 ,发现产孢量减少的 4个 ,孢子萌发率降低的 8个 ,附着胞形成率降低的 9个 ;还获得对水稻品种C10 1LAC(Pi 1)和 75 1 12 7(Pi 9)致病的突变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t-dna 插入方法 突变体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T-DNA(Ds)插入产生的水稻卷叶突变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兆贵 王江 +5 位作者 张泽民 刘芳 朱海涛 宛新杉 张景六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在筛选和鉴定水稻T-DNA(D s)插入纯合体的过程中,观察到1个叶片卷曲的突变体.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分离群体出现叶片卷曲和叶片正常2种植株类型,其分离比率为3∶1,符合1对基因的显性遗传.Basta抗性检测及PCR分子检测证实,该突变... 在筛选和鉴定水稻T-DNA(D s)插入纯合体的过程中,观察到1个叶片卷曲的突变体.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分离群体出现叶片卷曲和叶片正常2种植株类型,其分离比率为3∶1,符合1对基因的显性遗传.Basta抗性检测及PCR分子检测证实,该突变体是由单一T-DNA(D s)插入所引起的,突变性状与T-DNA(D s)共分离.该突变材料可用于插入座位的基因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卷叶突变体 t-dna插入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菊花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磊 张启翔 +2 位作者 周琳 陆苗 蔡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734,共8页
为获得具有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菊花,构建了一个双T-DNA超级双元载体pCAMBIA1301-gus,其中一个T-DNA结构域中含有选择标记基因hpt,另一个T-DNA结构域中含有目的基因gus,而且两个T-DNA结构顺序相连,中间没有其他插入序列。利用农杆菌介导... 为获得具有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菊花,构建了一个双T-DNA超级双元载体pCAMBIA1301-gus,其中一个T-DNA结构域中含有选择标记基因hpt,另一个T-DNA结构域中含有目的基因gus,而且两个T-DNA结构顺序相连,中间没有其他插入序列。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菊花幼嫩茎尖薄层细胞,共获得506个抗性植株,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共转化率为38.4%,对其中17个同时整合了hpt和gus基因的植株自交获得的T1代株系进行检测,发现约有15.8%的T1代植株中不含选择标记基因hpt,结果表明双T-DNA载体系统能有效地用于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转基因 t-dna 共转化 无选择标记
下载PDF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5062的插入位点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俞咪娜 胡建坤 +5 位作者 黄磊 于俊杰 尹小乐 聂亚锋 陈志谊 刘永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90-1798,共9页
【目的】研究稻曲病菌致病力增强的ATMT突变菌株5062,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解析、致病相关基因克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测定和观察5062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TAIL-PCR和RACE技术克隆5062基因组的T-DN... 【目的】研究稻曲病菌致病力增强的ATMT突变菌株5062,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解析、致病相关基因克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测定和观察5062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TAIL-PCR和RACE技术克隆5062基因组的T-DNA侧翼基因,并比对分析基因的信息,最后利用RT-PCR检测突变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062田间接种表现为致病力增强,在MM和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减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而在PSA和TB3培养基上,其菌落形态、色素等方面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的紧邻T-DNA两侧的侧翼序列在野生型中不相邻。TAIL-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5062基因组的T-DNA侧翼基因,RT-PCR表明T-DNA插入位点右侧1个基因在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结论】突变菌株5062的致病力增强,在营养贫乏条件下产孢能力增强,其表型的变化可能是染色体重排和T-DNA插入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致病力 t-dna 突变 染色体重排
下载PDF
参与农杆菌侵染及T-DNA转运过程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佩 王轲 +2 位作者 张伟 杜丽璞 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04-2518,共15页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虽然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转基因沉默几率小,插入基因拷贝数少等优点,但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系列农杆菌蛋白和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外源基因的转入和整合。植物相关蛋白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植物根钙粘附蛋白和类玻连蛋白等参与农杆菌附着于植物细胞表面的过程;鸟苷三磷酸腺苷酶(GTPase)和BTI蛋白协助T-DNA和Vir效应蛋白进入植物细胞;actin、GIP、VIP等蛋白参与T-DNA复合体在细胞质中的运输的过程;与Vir效应蛋白互作的VIP1、VIP2、KAPa、PP2C、Roc等蛋白协助T-DNA定位于植物细胞核;组蛋白、VIP1和VIP2等引导T-DNA在植物基因组上的整合。由于植物种类间存在巨大差异,上述一些植物蛋白基因的过表达虽能提高农杆菌转化某些植物的转化效率,但不能提高另一些植物的转化效率。在容易被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植物如拟南芥、水稻中的研究表明,VIP1、VIP2、AGP、H2A等蛋白与农杆菌转化关系密切,但这些蛋白在利用农杆菌转化较难的作物如小麦、玉米中的功能还不明确,因而需要在不同植物中继续筛选和鉴定与T-DNA转化相关重要蛋白的编码基因。目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的技术日渐成熟,二是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玉米、大豆等重要作物的技术仍然没有本质突破,植物相关蛋白在T-DNA转运、整合等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明确。文章主要对参与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植物整个过程中相关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农杆菌转化顽拗型作物的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质 农杆菌转化 t-dna转运 基因整合
下载PDF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筛选及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爱宏 张亚芳 +6 位作者 吴昌银 汤雯 武茹 戴正元 刘广青 张洪熙 潘学彪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9-329,共11页
T-DNA标签技术是分离和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的有效方法,寻找T-DNA插入表型突变体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关键所在。文章对以ZH11、ZH15为受体亲本构建的4416份T1代标签系进行了表型鉴定,发现存在拟纯合突变和系内分离突变两种类型,突变表型涉... T-DNA标签技术是分离和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的有效方法,寻找T-DNA插入表型突变体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关键所在。文章对以ZH11、ZH15为受体亲本构建的4416份T1代标签系进行了表型鉴定,发现存在拟纯合突变和系内分离突变两种类型,突变表型涉及株高、生育期、叶形、叶色、分蘖力、植株松紧度、穗颈节、穗形、颖花、粒形、类病变、雄性不育、生长极性等14类性状。其中,株高、生育期、叶色、雄性不育有着相对较高的突变频率(超过1%),株高和叶色的突变频率在品种及年度问表现稳定,而生育期、雄性不育波动较大,表明这类性状的表型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通过T1、T2连续世代的共分离分析,筛选出3个与穗部或颖花发育相关的T-DNA插入突变体,为分离相关功能基因奠定基础。随机选择42份有表型突变的标签系,通过质粒拯救和TAIL-PCR的方法分离其侧翼序列,从39个标签系中获得40条序列,其中25条为载体序列,14条与水稻基因组有很好的同源性,BlastN分析结果表明T-DNA有优先整合进植物功能基因内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 插入突变 遗传分析 侧翼序列 水稻
下载PDF
T-DNA插入水稻群体中卷叶突变体R1-A2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沈革志 王新其 +3 位作者 殷丽青 王江 李琳 张景六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9-464,共6页
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携带有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bar和Ds因子)转化中花11水稻群体中,获得了一个叶片发生明显内卷的突变体R1-A。经过连续三代的分离鉴定,获得突变体的纯合株(R1-A2),并与中花11号进行杂交,在调查的36个F_1植株中,全... 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携带有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bar和Ds因子)转化中花11水稻群体中,获得了一个叶片发生明显内卷的突变体R1-A。经过连续三代的分离鉴定,获得突变体的纯合株(R1-A2),并与中花11号进行杂交,在调查的36个F_1植株中,全部表现为卷叶,并对Basta除草剂都表现为抗性。在852个F_2单株中,卷叶为645株,正常叶207株,卷叶和正常叶的比例为3:1,其中,卷叶株均对Basta表现抗性,正常叶株均对Basta表现敏感,表明卷叶性状和Basta抗性存在着共分离关系。用扩增Ds因子的引物,对F_2中45个卷叶抗性株进行PCR鉴定,都获得预期长度的Ds因子片段,进一步表明在这些卷叶的植株中都有T-DNA的插入;而30个正常叶敏感株都不能检测到Ds的特征片段。在以卷叶突变(R1-A2)为回交亲本的F_1B_1植株中,全部植株表现卷叶;在以中花11号为回交亲本的F_1B_1植株中,卷叶和正常叶植株的分离比为1:1。上述结果表明该卷叶突变是个显性突变,受一个基因所控制,且该基因的突变与T-DNA的插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插入 水稻 群体 卷叶突变体 R1-A2 遗传
下载PDF
VA菌根真菌对转移Ri T-DNA胡萝卜根器官的侵染 被引量:26
11
作者 毕银丽 汪洪钢 李晓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无菌条件下观察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margarita)对转移RiTDNA胡萝卜根器官的侵染过程。采用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诱导出细胞中整合有RiTDNA胡萝卜... 在无菌条件下观察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margarita)对转移RiTDNA胡萝卜根器官的侵染过程。采用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诱导出细胞中整合有RiTDNA胡萝卜的不定根作宿主,比较了孢子的4种表面消毒方法,经过2~3个月的双重培养,看到VA菌根真菌对根器官的侵染,并获得成熟孢子。形成的孢子无须休眠,只要提供发芽条件,就能立即发芽,接种到根的周围又能侵染。文中对侵染的全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转移Ri t-dna 胡萝卜根 双重培养
下载PDF
T-DNA插入产生的水稻多分蘖突变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泽民 朱海涛 +5 位作者 王江 陈兆贵 刘芳 宛新杉 张景六 张桂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7-1741,共5页
在筛选和鉴定水稻T-DNA(含Basta抗性基因Bar)插入纯合体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个多分蘖的突变体。其分离群体中多分蘖和正常分蘖两种植株类型的分离比率为3∶1,符合1对基因的显性遗传。Basta抗性检测、PCR分子检测及Southern杂交证实,该突... 在筛选和鉴定水稻T-DNA(含Basta抗性基因Bar)插入纯合体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个多分蘖的突变体。其分离群体中多分蘖和正常分蘖两种植株类型的分离比率为3∶1,符合1对基因的显性遗传。Basta抗性检测、PCR分子检测及Southern杂交证实,该突变体是由单一T-DNA插入引起的,多分蘖性状与T-DNA共分离。该突变材料可用于插入座位的基因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分蘖突变体 t-dna插入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秀春 彭明 +3 位作者 吴坤鑫 郭丽琼 林俊扬 林俊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161株转△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的T1代植株,初步筛选出只含有功能基因(D6D)而不含有筛选标记基因(bar)的转基因大豆植株9株,为获得富含γ-亚麻酸但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并为转基因大... 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161株转△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的T1代植株,初步筛选出只含有功能基因(D6D)而不含有筛选标记基因(bar)的转基因大豆植株9株,为获得富含γ-亚麻酸但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并为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种植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叶片涂抹除草剂验证,探讨了叶片涂抹除草剂结合目的基因PCR检测筛选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 无标记基因 大豆
下载PDF
转mCherry基因水稻的遗传分析及T-DNA整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亚丽 刘中来 +2 位作者 周洁 徐国娟 瞿绍洪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为了建立转基因水稻的高通量遗传分析系统,本研究以粳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mCherry导入水稻。在水稻转化愈伤组织、转化植株(T0)和转基因后代... 为了建立转基因水稻的高通量遗传分析系统,本研究以粳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mCherry导入水稻。在水稻转化愈伤组织、转化植株(T0)和转基因后代(T1)均检测到红色荧光,证实mCherry在转基因水稻中稳定表达。139个独立转化株系的遗传分析表明,mCherry在转基因后代表现多种遗传模式,54%的转基因株系呈单位点遗传。TAIL-PCR进一步验证转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根据T-DNA整合位点DNA序列分析结果,T-DNA左边界发生碱基缺失、增加和替换,右边界只发生碱基缺失,说明左边界比右边界有更多的碱基变异类型。此外,对T2代植株mCherry和HPT的转录水平进行实时定量逆转录PCR分析,结果表明,mCherry和HPT转录水平因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而变化,表现位置效应。本研究在mCherry荧光蛋白和其它相关方法的基础上,为转基因水稻遗传及分子分析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流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CHERRY 转基因 t-dna 整合位点 遗传分析
下载PDF
Ri T-DNA对盾叶薯蓣的遗传转化及薯蓣皂甙元产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俊 刘选明 +3 位作者 秦玉芝 赵小英 唐冬英 赵李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RiT-DNA转入药用植物盾叶薯蓣 ,产生了毛状根 ,经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农杆菌Ri质粒上的T DNA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研究建立了毛状根大量快速繁殖技术 ,基本技术要求为 :1/ 2MS液体培养基 ,2 8℃培养温度 ,35 0lu...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RiT-DNA转入药用植物盾叶薯蓣 ,产生了毛状根 ,经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农杆菌Ri质粒上的T DNA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研究建立了毛状根大量快速繁殖技术 ,基本技术要求为 :1/ 2MS液体培养基 ,2 8℃培养温度 ,35 0lux弱光条件下有利于毛状根的增殖培养 ,提高生物量。HPLC测定结果显示 ,转基因获得的毛状根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是微块茎、愈伤组织和植物体合成量的 5 . 6 8倍、6 . 12倍和 2 . 6 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毛状根 盾叶薯蓣 t-dna 遗传转化 快速繁殖技术 农杆菌介导法 植物基因组 植物体 分子信标
下载PDF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ATSUC3的PCR鉴定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敏 杨双 +2 位作者 阮燕晔 樊金娟 张立军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应用两种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PCR鉴定方法,即“三引物法”和“双引物法”对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ATSUC3(目的基因两条染色体均发生T-DNA插入的纯合突变体)进行鉴定和比较的结果表明,“三引物法”由于易产生非特异性扩增而无法得到PCR... 应用两种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PCR鉴定方法,即“三引物法”和“双引物法”对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ATSUC3(目的基因两条染色体均发生T-DNA插入的纯合突变体)进行鉴定和比较的结果表明,“三引物法”由于易产生非特异性扩增而无法得到PCR鉴定结果,从而导致鉴定失败;“双引物法”则可避免此种现象,得到可靠、有效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suc3 t-dna插入突变 蔗糖转运蛋白 PCR
下载PDF
插入T-DNA片段构建部分水稻突变体株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英豪 郑文明 +4 位作者 瞿礼嘉 顾红雅 任波 薛绍白 陈章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21,共9页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T-DNA片段高效插入水稻中花11的基因组DNA中。利用二次枝梗种子和未成熟种子的盾片愈伤组织作为转化起始物,探索并优化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再生率和转化率的试验条件,得到近10 000株转化...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T-DNA片段高效插入水稻中花11的基因组DNA中。利用二次枝梗种子和未成熟种子的盾片愈伤组织作为转化起始物,探索并优化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再生率和转化率的试验条件,得到近10 000株转化植株。经PCR分析和Southern 杂交证明已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当代转基因植株可抗0.2%的除草剂Basta。200余棵T0代转化株系出现白化苗、宽叶、狭叶、黄叶、高秆、矮化并杂草化、不育、白化穗、皱穗和抽穗延迟等突变表型,结实率普遍较低。对3个转基因水稻突变株的子代进行bar基因分析发现,bar基因在子代中呈现3∶1的分离规律。试验中发现了转基因子代的突变征状的分离与bar基因的分离相一致现象。对具有突变征状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T-DNA 边序分析发现这些突变很可能与T-DNA插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t-dna标签 农杆菌介导 愈伤组织 除草剂抗性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TAIL-PCR法快速分离红曲霉色素突变株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 被引量:8
18
作者 邵彦春 丁月娣 +1 位作者 陈福生 谢笔钧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326,共4页
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法分离红曲霉色素突变株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扩增到了长度介于500bp~1300bp之间的7个DNA片段,对这些DNA片段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表... 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法分离红曲霉色素突变株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扩增到了长度介于500bp~1300bp之间的7个DNA片段,对这些DNA片段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其中有1个片段与烟曲霉Af293发育调控子flbA的相似性较高。TAIL-PCR法成功应用于分离红曲霉突变株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为大规模获取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建立了可行的方法,也为进一步研究红曲霉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t-dna插入 突变子 TAIL-PCR
下载PDF
DREB基因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兆雪 曹墨菊 +1 位作者 朱祯 荣廷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W 34基因经 pGEM T EASY载体 ,克隆到 pBDREB载体EcoRI位点 ,得到在Amp平板上生长的转化子 pBW 34-DREB质粒 ;质粒pBW 34-DREB、pSPROK、pBlueks分别经PstI/KpnI、KpnI/EcoRI、PstI/EcoRI双酶切 ,三片段连接构建成中间表达载体 pBWD Tn... W 34基因经 pGEM T EASY载体 ,克隆到 pBDREB载体EcoRI位点 ,得到在Amp平板上生长的转化子 pBW 34-DREB质粒 ;质粒pBW 34-DREB、pSPROK、pBlueks分别经PstI/KpnI、KpnI/EcoRI、PstI/EcoRI双酶切 ,三片段连接构建成中间表达载体 pBWD Tnos;再用SmaI/EcoRV双酶切 pBWD Tnos,将回收的DREB基因的完整的表达结构元插入到经SmaI酶切的质粒载体 pCDMAR Hyg中 ,构建成双T DNA植物表达载体 pCDMAR pWDT Hyg ,大小为 13 5 9kb ,经酶切鉴定 ,证明构建的载体与预期设计的一致。将此双T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胚性愈伤组织 ,期望得到无选择标记的安全的转基因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EB基因 t-dna 植物表达载体 无选择标记 中间载体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T-DNA对墨旱莲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汉明 许铁峰 +1 位作者 丁如贤 李博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24-926,共3页
目的 建立墨旱莲 Eclipta prostrata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感染墨旱莲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进行 T- ... 目的 建立墨旱莲 Eclipta prostrata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感染墨旱莲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进行 T- DNA转化的检测。结果 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 A 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成功地从墨旱莲中诱导出毛状根 ;经高压纸电泳检测 ,墨旱莲毛状根中含有甘露碱 ,表明 Ri质粒的 T- DNA已整合进毛状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银 墨旱莲 RI质粒 t-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