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娟 蔡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情况及超声造影表现等。结果共纳入10例肿块,其中4例行超声造影。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呈多样性及多变性,肿块好发于髓质(5例)。常规超声上6例表现为类似良性病灶的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的实性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5例为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上则更倾向于恶性肿块(3例),具体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多伴有周边不均匀增强环。结论Xp11.2/TFE3-tRCC的常规超声表现多倾向良性,而超声造影则表现为恶性病灶,因此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可疑Xp11.2/TFE3-tRCC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超声检查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TFE3重排肾细胞癌8例临床及分子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任远 黄述斌 +1 位作者 王雪 王朝夫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72-875,共4页
目的 探讨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3-r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8例TFE3重排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并复习... 目的 探讨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3-r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8例TFE3重排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2~62岁,中位年龄35岁。镜下肿瘤细胞呈乳头状、腺样、实性巢状排列,胞质嗜酸至透明,局灶核仁明显,间质见砂砾体结构。免疫组化标记8例TFE3重排肾细胞癌均阳性表达TFE3,阴性表达CA9、CK7,TFE3分离探针检测结果均阳性。结论 TFE3重排肾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罕见亚型,其组织学形态多样,利用免疫组化标记及分子检测等辅助方法,可避免漏诊及误诊,引导临床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tfe3重排肾细胞癌 tfe3 FISH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5例诊疗经验
3
作者 刘淼清 周平江 +2 位作者 徐磊 陈聪德 李仲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总结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5例患儿中男1例,女4例,发病年龄5~15岁,中位年龄11岁。肿瘤位于左肾2例,右肾3例。首发症状包括1例肉眼血尿、1例腹部膨隆、2例体检意外发现以及1例运动后腰腹痛。其中4例患儿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接受了部分肾切除术。所有手术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患儿TFE3阳性。术后1例患儿失访,4例患儿随访3个月至6.5年。1例患儿术后接受舒尼替尼靶向治疗2年后死亡,其余3例未接受化疗及靶向治疗,术后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虽罕见,但预后较好;影像学确定病变部位,特异性相对有限;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化;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有效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肾癌 tfe3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TFE3重排肾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黄艳 王玉环 +2 位作者 丁丽红 方庆全 涂金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3 rR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光原位杂交、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明确诊断的16例TFE3 r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 目的探讨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3 rR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光原位杂交、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明确诊断的16例TFE3 r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结果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5例,年龄为3~53岁;肿瘤直径3~20 cm。镜下均可见特征性的透明或嗜酸性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结构,伴不同比例的片状、巢状或腺泡样结构。16例TFE3均显示核阳性;13例均存在TFE3基因断裂信号。本组病例随访2~67个月,截止2024年1月仅有1例患者出现脑及新发骨转移病灶,1例患者出现腹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均为无病生存。结论TFE3重排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TFE3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对诊断至关重要,手术为首选治疗,静脉癌栓、AJCC高分期及TFE3均是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目前靶向和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tfe3重排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下载PDF
MED15-TFE3易位肾细胞癌1例
5
作者 李富裕 濮晓红 +3 位作者 史炯 徐月梅 付尧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46,共2页
患者女性,27岁,体检发现右肾囊性占位2周余。泌尿系统CTU示右肾囊实性占位(图1),Bosniak分级Ⅳ级,囊性肾瘤可能,肾癌不排除;左肾囊肿。肾脏彩超示右肾囊性占位,MRI-肾脏平扫+增强示右肾囊实性占位,考虑肾癌可能。临床以右肾囊性占位入院... 患者女性,27岁,体检发现右肾囊性占位2周余。泌尿系统CTU示右肾囊实性占位(图1),Bosniak分级Ⅳ级,囊性肾瘤可能,肾癌不排除;左肾囊肿。肾脏彩超示右肾囊性占位,MRI-肾脏平扫+增强示右肾囊实性占位,考虑肾癌可能。临床以右肾囊性占位入院,临床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tfe3 MED15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周迪炜 雷萍 +7 位作者 谢玲玲 郑琴 罗丹菊 翁密霞 李雪飞 曹沁 聂秀 杨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组织化学染色、FISH、二代测序(NGS)及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16~59岁,平均28.2岁。肿瘤最大径3.0~6.0 cm(平均4.7 cm)。发病部位:右侧肾脏3例(其中1例发生胸椎转移),左侧输卵管间质与圆韧带之间1例,盆腔部位1例。组织学上,肿瘤由丰富的纤维血管网分隔成巢状、腺泡状结构,胞质透亮或嗜酸性、颗粒样,胞质内不同程度的出现黑色素聚集;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4例检出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3个/10 HPF;2例检出个别脉管内瘤栓,其余3例均未检出脉管内瘤栓及神经侵犯。免疫表型:5例TFE3均弥漫强阳性,HMB45及Melan A不同程度阳性;CK(AE1/AE3)、CK7、EMA、PAX8、TFEB、S-100、SOX10、SMA、desm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0%。FISH检测:TFE3分离探针显示4例存在明确的TFE3分离信号,1例因信号不典型判读为阴性,经NGS检测证实为RBM10-TFE3基因融合。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患者均存活,4例无瘤生存,1例胸椎转移患者情况稳定且未进展。结论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建议作为一种独立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实体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易位性肿瘤 黑色素分化 tfe3 基因重排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TFE3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其在分期中的价值
7
作者 刘佩沙 曾兰 +2 位作者 张路路 马久祎 葛辉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TFE3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其在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9例TFE3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并以病理为金标准,将本组肿瘤按最大径分为≤7 cm与>7cm组,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TFE3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其在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9例TFE3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并以病理为金标准,将本组肿瘤按最大径分为≤7 cm与>7cm组,对比两组超声表现的不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肿瘤大小与形态、内部回声、边缘、血流分级、有无肾积水、肾周侵犯、有无转移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9例均为单发、实性、圆形或椭圆形,多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不均匀,以高回声和等回声为主,部分伴囊泡或钙化,血流信号多不丰富。≤7 cm组与>7 cm组之间肾静脉侵犯和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最大上下径分别与肿瘤的边缘分叶(r=0.688,P=0.001)、肾静脉癌栓(r=0.557,P=0.01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r=0.475,P=0.040)以及远处转移(r=0.625,P=0.002)具有相关性。病理证实的肾窦侵犯与肾积水(r=0.774,P<0.001)、凸向肾窦的高度(r=0.541,P=0.017)、肿瘤垂直肾实质厚度(r=0.559,P=0.013)及肿瘤垂直肾实质的厚度与邻近正常肾实质的厚度比值(r=0.538,P=0.017)具有相关性。当肿物凸向肾窦高度为1.75 cm时,AUC下面积为0.821,诊断肾窦侵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5%。结论TFE3肾细胞癌超声表现通常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临床特点,当肿瘤凸向肾窦高度≥1.75 cm时,可作为预测肾窦侵犯的最佳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tfe3易位 超声 诊断 分期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罕见型)多模态影像表现、病理特点及应用
8
作者 伍发 王鹏 +8 位作者 蒋锐 程祝忠 杜飞舟 李建浩 盛金平 左智炜 张俊峰 许雷 王新伟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示:3例为等或稍强回声,2例回声混杂;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CT示:4例等或稍高密度,1例高低混杂密度;平扫CT值29~68 HU,增强2例强化明显,2例轻度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MRI示:4例患者病灶信号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1例信号较混杂,2例病灶内出现短T1、短T2出血信号,3例DWI弥散受限,增强与CT强化特点一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2例出现骨转移。行^(18)F-FDG PET/CT检查,放射性摄取较高共3例,放射性摄取较低2例,其中SUVmax为2.5~12.7,平均4.3。大体:4例呈实性,1例呈囊实性;切面4例灰白,1例杂色,5例切面伴囊性变,3例可见出血。镜下: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巢状及腺泡状结构,乳头轴心为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界限较清楚,胞浆丰富,嗜酸或透明,4例核仁较明显,均见砂砾体。免疫组化:4例TFE3、CD10、Vim(+),3例E-cadherin(+),2例CK8/18、RCC、EMA(+),1例CK、PAX-8、CAIX(+)。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学能全面反映瘤灶形态学的特点,确诊需结合病理,影像检查手段序贯应用有助于该病的精确诊断,并各有侧重点及优势互补,可协助手术规划,合理安排复查并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多模态影像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激活TFE3介导的自噬发挥对随机皮瓣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韩仲兵 杨慧文 +5 位作者 牛海州 张宽宽 刘洋洋 许盼盼 孔令提 张长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2-192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量;HE染色检测随机皮瓣微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CD34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IPK1、2和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Sal B诱导了随机皮瓣的自噬,促进了血管生成,并减少了坏死性凋亡的发生,显著增加了随机皮瓣的存活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等实验证实,Sal B通过激活TFE3蛋白诱导了随机皮瓣发生自噬。结论Sal B可通过激活TFE3蛋白促进随机皮瓣细胞发生自噬并降低其坏死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 随机皮瓣 tfe3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TFe含量原理及注意事项
10
作者 张希静 孙红敬 +1 位作者 武艳瑞 陈宇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4年第4期24-26,共3页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TFe含量因操作方法简便、价廉、结果准确等特点,深受冶金行业实验室的推崇。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不同检测人员对于检测细节操控的差异,可能得到的数据差异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TFe含量因操作方法简便、价廉、结果准确等特点,深受冶金行业实验室的推崇。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不同检测人员对于检测细节操控的差异,可能得到的数据差异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TFe含量的原理、关键控制点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冶金行业实验室铁矿石中TFe含量分析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tfe 原理 注意事项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TFE3蛋白表达和TFE3基因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11
作者 张彦宁 滕孝静 陈光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02-906,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TFE3的蛋白表达及TFE3基因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的病例资料,观察记录所有病例的病理组织特征。行TFE...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TFE3的蛋白表达及TFE3基因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的病例资料,观察记录所有病例的病理组织特征。行TF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中TFE3阳性的病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14例男女比例1∶1,平均39.8岁。大部分病例(10/14)的肿瘤细胞全部为上皮样细胞构成。3例TFE3弥漫中至强阳性,其余11例完全阴性。3例TFE3阳性的肿瘤无TFE3基因重排,但其中2例有TFE3基因扩增。结论TFE3基因重排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罕见,TFE3阳性不代表肿瘤细胞一定具有TFE3基因重排,TFE3基因扩增也可致肿瘤表达TFE3蛋白,极少数没有TFE3基因异常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异常表达TFE3蛋白。TFE3基因扩增需与肿瘤性多核巨细胞的多信号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fe3 PECOMA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tfe3基因
下载PDF
基于LCA分析和AHP-TFE模型对绿色切削液的优选方法研究
12
作者 赵先锋 胡波 +3 位作者 史红艳 汤朋飞 胡小龙 丁井虎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5期6-10,共5页
绿色切削液的合理利用和优选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绿色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切削液生命周期,采用切削液成本、切削液质量、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4个因素作为选择绿色切削液的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决策矩阵的梯形模糊评价模型(AHP-T... 绿色切削液的合理利用和优选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绿色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切削液生命周期,采用切削液成本、切削液质量、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4个因素作为选择绿色切削液的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决策矩阵的梯形模糊评价模型(AHP-TFE)对3种常用切削液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采用梯形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预处理,能有效避免设计隶属度函数。相比传统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梯形模糊评价模型(AHP-TFE)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处理更加科学、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切削液 LCA AHP-tfe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AHP-tfe
下载PDF
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艳丽 徐士鸣 +1 位作者 韩巍 王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建立了摇摆振动单管吸收试验台,对具有新型工质对TFE/NMP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吸收器在不同溶液体积流量、摇摆振动频率和幅度条件下进行降膜吸收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渔船常见的摇摆振动条件下,降膜... 建立了摇摆振动单管吸收试验台,对具有新型工质对TFE/NMP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吸收器在不同溶液体积流量、摇摆振动频率和幅度条件下进行降膜吸收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渔船常见的摇摆振动条件下,降膜吸收器的热、质传递优于静态下的情形,且适当提高摇摆频率或减小摇摆幅度亦有利于降膜吸收效果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状态 传热传质 降膜吸收 tfe/NMP 吸收器 渔船 制冷系统
下载PDF
特殊缔合体系TFE水溶液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荣 谭载友 +2 位作者 郑敦胜 罗三来 李浩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三氟乙醇(TFE)水溶液是一类特殊的缔合体系.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研究了TFE水溶液体系全浓度范围的氢键网络,并对动力学模拟结果和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进行了比较.从径向分布函数(RDF)发现,TFE水溶液中存在着强氢键... 三氟乙醇(TFE)水溶液是一类特殊的缔合体系.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研究了TFE水溶液体系全浓度范围的氢键网络,并对动力学模拟结果和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进行了比较.从径向分布函数(RDF)发现,TFE水溶液中存在着强氢键,而体系中的C—H…O弱相互作用较为明显,也不能忽略.氢键网络分析发现TFE水溶液体系的氢键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区域:在水富集区域,水分子倾向于自身缔合形成稳定的簇结构,随着TFE浓度的增加,水的有序结构受到破坏,水分子和TFE分子发生交叉缔合作用形成氢键;在TFE富集区域,水分子较少,TFE分子自身通过氢键形成多缔体结构.此外,分子动力学统计的平均氢键数的变化和文献报导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变化趋势相同,实验和理论的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e水溶液 分子动力学模拟 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氢键网络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鉴别 被引量:42
15
作者 徐晓晨 甘卫东 +8 位作者 李笑弓 张古田 刘铁石 姚林方 屈峰 连惠波 张士伟 燕翔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 tfe3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CT值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海绵铁中TFe、SiO_2、P、CaO、MgO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韶梅 杜彩霞 张慧娟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5,共5页
研究了熔融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海绵铁的最佳熔融和测量条件,建立了X荧光光谱法分析海绵铁中TFe、SiO2、P、CaO、MgO的方法。本方法通过熔剂熔融挂壁制成熔剂坩埚和对试样的氧化预处理,使样品熔解更完全并保护了铂金坩埚。实验... 研究了熔融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海绵铁的最佳熔融和测量条件,建立了X荧光光谱法分析海绵铁中TFe、SiO2、P、CaO、MgO的方法。本方法通过熔剂熔融挂壁制成熔剂坩埚和对试样的氧化预处理,使样品熔解更完全并保护了铂金坩埚。实验选择了硝酸钾和碳酸锂作为氧化剂,制样时加入Co元素作主成分TFe的内标,校正基体效应和烧失量(烧增量),采用铑靶LNN线的康普顿散射线作次量成分SiO2内标线,校正SiO2。在选定实验条件下,重复制样得到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9%。本法已用于海绵铁试样中TFe、SiO2、P、CaO、MgO测定,结果与湿法测定值相符,能满足海绵铁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氧化预处理 tfe SiO2 P CAO MGO
下载PDF
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艳丽 徐士鸣 张利嵩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8,共8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TFE/NMP ( 2 ,2 ,2 trifluo roethanol/N methylpyrolidone ,中文名 :三氟乙醇 /氮甲基吡咯烷酮 ) ,因其良好的工作特性而被国际制冷界所重视 ,但有关吸收式制冷 /热泵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TFE/NMP ( 2 ,2 ,2 trifluo roethanol/N methylpyrolidone ,中文名 :三氟乙醇 /氮甲基吡咯烷酮 ) ,因其良好的工作特性而被国际制冷界所重视 ,但有关吸收式制冷 /热泵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却少有人进行过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 ,我们建立了单根管吸收试验台以研究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规律。在不同TFE/NMP溶液流量和不同冷却水流量条件下 ,测得两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数据结果加以分析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吸收 tfe/NMP 垂直管 试验研究 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 氮甲基吡咯烷酮 三氟乙醇 吸收式制冷工质
下载PDF
伴有TFE3扩增的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飞飞 饶秋 +2 位作者 张仁亚 李岩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PEComa)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PEComa)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追踪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PEComa浸润性生长,呈巢状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可见灶性坏死。瘤细胞表达TFE3和HMB-45,TFE3基因出现多倍体扩增,未见易位发生。患者第一次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术后5个月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需与其他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tfe3扩增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勤 饶秋 +3 位作者 余波 王璇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EAM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EAM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追踪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EAML呈片状弥漫分布,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细胞形态异型性较大,核分裂象易见。肿瘤侵犯包膜。瘤细胞表达SMA、TFE3、cathepsin K,TFE3基因出现多倍体扩增,未见易位发生。患者第一次手术3个月后肿瘤复发,术后半年腹腔肿瘤广泛侵犯、肺部见转移。结论伴有TFE3扩增的EAML组织学形态及生长方式更具恶性特征,预后更差,与经典型EAML有所不同,需与其他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fe3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京刚 王鹏 +6 位作者 邢伟 陈杰 吴俊宏 李东 吴安民 张大川 俞胜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0~75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p11.2肾癌患者的影像表现,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PET检查。12例因体检偶然发现,4例因血尿发现,3例因腰痛发现。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内部特征,强化或摄取,侵犯或转移、TNM (Tumor NodeMetastasis)分期等。结果所有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最大长径在1.7~11.7 cm。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4例;68%出现假包膜,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可见囊变(31.6%)、出血(52.6%)、钙化(15.8%),中度至明显强化6例(35%),轻度强化11例(65%),乳头状结节强化13例(76%),2例PET-CT均为低摄取。肾周淋巴结转移3例,肾静脉癌栓2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成人Xp11.2/TFE3 RCC女性稍多见,常见假包膜,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出血常见,强化低或低摄取,常表现为乳头状强化特点,术前影像为Xp11.2/TFE3 RCC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