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惕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在中国扩散 被引量:59
1
作者 张桂芬 冼晓青 +10 位作者 张毅波 张蓉 马德英 刘万学 高有华 王俊 杨子林 李庆红 王玉生 薛延韬 万方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6,共6页
南美番茄潜叶蛾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新近侵入中国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蔬菜、水果、烟草、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杂草等,嗜食茄科植物,尤其番茄(包括鲜食番茄、樱桃番茄、加工番茄等)和世界广布性杂草龙葵,严重发生时导致番茄减产... 南美番茄潜叶蛾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新近侵入中国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蔬菜、水果、烟草、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杂草等,嗜食茄科植物,尤其番茄(包括鲜食番茄、樱桃番茄、加工番茄等)和世界广布性杂草龙葵,严重发生时导致番茄减产80%~100%。该虫首次于2017年在新疆伊犁被发现,寄主植物为露地鲜食番茄,之后又在云南临沧发生,寄主植物为保护地鲜食番茄。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广泛,有9科约40种,并极易随农产品(尤其番茄)的贸易活动/调运进行远距离扩散,严重威胁我国农业产业的安全发展。文章概述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分布范围、生物学习性、传播途径,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发生发展趋势,并从物种鉴定、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扩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番茄潜叶蛾 外来有害生物 发展趋势 传播途径 物种鉴定
下载PDF
First report of the South American tomato leafminer, Tuta absoluta (Meyrick), in China 被引量:19
2
作者 ZHANG Gui-fen MA De-ying +8 位作者 WANG Yu-sheng GAO You-hua LIU Wan-xue ZHANG Rong FU Wen-jun XIAN Xiao-qing WANG Jun KUANG Meng WAN Fang-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912-1917,共6页
Tuta absoluta(Meyrick) originated in South America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ests of tomatoes. It is also known to attack other solanaceous crops, including potato, eggplant, pepper, tobacco, and weedy species s... Tuta absoluta(Meyrick) originated in South America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ests of tomatoes. It is also known to attack other solanaceous crops, including potato, eggplant, pepper, tobacco, and weedy species such as black nightshade. After accidental introduction into Spain in 2006, this pest spread rapidly throughout Afro-Eurasia and has become a major threat to tomato production worldwide. 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record of T. absoluta as an invasive pest in China. It was found in tomato fields in Ili Kazakg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Ili, Xinjiang), China, and its occurrence was confirmed by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In Ili, T. absoluta has been found to attack eggplant, potato, and black nightshade. We found the larvae generally mining and feeding on leaves and boring into tomato fruits, with multiple larvae sometimes observed in a single fruit. Its infestation levels differ among the tomato fields and host species. In all of the surveyed tomato fields, T. absoluta infested 100% of plants. In some of the fields, up to 90% of the eggplant and 100% of the potato plants were infested. Since no natural enemies were foun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suitable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stop the further spread of this destructive pes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asive pest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tDNA gene tomato production tomato leafminer tuta absoluta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 Control Tuta absoluta (Meyrick)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Ghazwan Alsaedi Ahmad Ashouri Reza Talaei-Hassanlo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年第7期591-599,共9页
The tomato leaf miner, Tuta absoluta (Meyrick)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is among the most destructive pests that attack tomato in many countries. In this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three suspensions (106;105;104 cell/... The tomato leaf miner, Tuta absoluta (Meyrick)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is among the most destructive pests that attack tomato in many countries. In this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three suspensions (106;105;104 cell/ml)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Kurstaki was tested on T. absoluta larvae 1st, 2nd, 3rd and 4th instar was asses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se suspensions on larval morta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106 cell/ml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mortality of all instars larvae with an average mortality of 20%, 22.66%, 18.66% and 23.33% wa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instar, respectively. The greatest percentage of mortality occurred in the third day after the larvae fed with leaves treated with suspension B. thuring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KURSTAKI Three Suspensions tuta absoluta Mortality Four Larvae INSTAR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wo <i>Trichogramma</i>Species with <i>Bacillus thuringiensis</i>var. krustaki for the Control of the Tomato Leafminer <i>Tuta absoluta</i>Meyrick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in Iran 被引量:4
4
作者 Ghazwan Alsaedi Ahmad Ashouri Reza Talaei-Hassanloui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7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T. brassicae and T. embryophagum in combination with bacterial suspension of B. thuringiensis against the tomato leafminer T. absoluta eggs in cage inside greenhouse (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T. brassicae and T. embryophagum in combination with bacterial suspension of B. thuringiensis against the tomato leafminer T. absoluta eggs in cage inside greenhouse (semi field) experiments. Four treatments were used (T. brassicae or T. embryophagum + T. absoluta) (T1), (B. thuringiensis + T. absoluta) (T2), (T. brassicae or T. embryophagum + B. thuringiensis + T. absoluta) (T3) and control (T4). The lowest number of T. absoluta mines (6.1, 0.5 mine per plant) were recorded in T3 for T. brassicae and T. embryophagu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all other treatments which were followed by T1 and T2, while the highest number of mines per plant (50.70) were recorded in control (T4). In addition, the parasitism rate, adults’ emergence, the number of females and adult longevity of two parasitoids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results, the highest parasitism rate was obtained for T. embryophagum when treated with Bt reared in the T. absoluta eggs (31.18%).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between T. brassicae and T. embryophagum in mortality and adult emergence rates were found when they were treated with/ without Bt reared in the T. absoluta eggs in cage inside greenhouse. Also, the longevity of T. embryophagum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 brassicae p = 0.000.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investigate T. embryophagum in cage inside greenhouse for parasitizing the eggs of T. absoluta and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T. embryophagum with Bt could be more efficient for biocontrol of T. absolu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ta absoluta Natural ENEMIES TRICHOGRAMMA brassicae TRICHOGRAMMA embryophag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emi Field
下载PDF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芬 朱华康 +9 位作者 黄亮 王玉生 李涛 黄聪 冼晓青 薛延韬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对采集的天敌种类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对其控害作用进行种特异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田共计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隶属2纲5目16科。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害作用的捕食性自然天敌19种,隶属2纲3目12科;其中,昆虫纲8种、蜘蛛纲11种;对番茄潜叶蛾控害作用阳性检出率为5.7%~100.0%。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天敌为半翅目盲蝽科的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在8个州市有分布;其次为花蝽科的黑翅小花蝽Oirus agilis(Flor)和小花蝽Orius sp.以及瓢虫科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分别在5个、4个和5个州市有分布;再次为蜘蛛目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öesenberg et Strand),在3个州市有分布;而其余的14个物种仅在1个或2个州市有分布。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昭通市,有8种天敌;其次为丽江市和玉溪市,分别有6种和5种天敌;再次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有4种和3种天敌;而大理州、文山市、红河州有2种天敌,楚雄市和普洱市只有1种天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控害潜力最大的为烟盲蝽,其次为黑翅小花蝽;此外,七星瓢虫和拟环纹豹蛛也表现了较好的控害能力。番茄潜叶蛾在西南虽发生为害较为严重,但对该种害虫具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也比较多,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性天敌 优势种 番茄田 蜘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与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研究
6
作者 张桂芬 万坤 +9 位作者 潘梦妮 王龙 黄聪 王玉生 张毅波 冼晓青 杨念婉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4,共11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虫为对象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研究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种群定殖、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方法】每笼接入不同数量(2、4、6、8、10头)的番茄潜叶蛾成虫(性比1:1),通过评价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研究繁殖体数量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能力的影响;以1对成虫(2头,性比1:1)为起始繁殖体数量,通过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及丰富度指数R评价,研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重建和延续能力。【结果】以5个繁殖体数量(2、4、6、8、10头,性比1:1)接入番茄潜叶蛾成虫,各繁殖体数量的总计产卵量分别为93.1、194.9、271.3、311.5和400.2粒,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93.1、97.4、90.4、77.9和80.0粒,差异显著,且繁殖体数量为1♀:1♂、2♀:2♂和3♀:3♂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4♀:4♂和5♀:5♂;此外,在5个繁殖体起始数量处理中,卵孵化为幼虫的比率均比较高,为91.3%—92.7%;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定殖能力大小依次为5♀:5♂>3♀:3♂>4♀:4♂>2♀:2♂>1♀:1♂。1对(2头,性比1:1)番茄潜叶蛾成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约90 d(3个世代)后种群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168 d(约5个世代)的种群重建和种群延续过程中,仅在最初的0—91 d范围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种群发生高峰(世代),高峰日总计虫量(蛹未予计入)较起始繁殖体数量分别增加77.8、60.5和60.1倍,其中,成虫数量分别增加6.4、4.1和7.7倍;之后,各虫态(卵、1—4龄幼虫、成虫)同时发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并波动增长,总计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在96.6—140.6头,不同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在16.67%上下波动,丰富度指数R稳定在1.011—1.094。【结论】番茄潜叶蛾1对成虫即具有较高的生殖与存活能力,传入的起始繁殖体数量越大,番茄潜叶蛾成功定殖的可能性越大;1头雌虫和1头雄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并使种群得以稳定延续。1对成虫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以满足种群延续和扩张,因此,在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该虫的监测预警,并力争在其点片发生期予以灭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繁殖体数量 种群定殖 种群重建 种群延续 虫态(龄期)丰富度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预测
7
作者 金剑雪 张晓明 +3 位作者 叶照春 王宇 邵昌余 张桂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59,共10页
为研究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扩张/收缩趋势,明确其在我省的潜在危害及威胁,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基于331个分布点地理信息、23组生物气候变量及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下2021—2100年的生物环境变量对... 为研究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扩张/收缩趋势,明确其在我省的潜在危害及威胁,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基于331个分布点地理信息、23组生物气候变量及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下2021—2100年的生物环境变量对番茄潜叶蛾在我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模式下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MaxEnt预测模型AUC值为0.958,说明模型对番茄潜叶蛾的适生区预测结果较为精准。通过刀切法筛选出11月的降水量(p11)、最冷月最低温(bio6)、年平均温(bio1)、海拔(elev)、年温变化范围(bio7)等5个因子是影响番茄潜叶蛾潜在分布的主要限制环境变量。经预测,在我省的适生区面积约为15.967万km^(2),占全省面积的99.99%,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和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毕节市东部地区、遵义市西北部与黔南州大部地区,面积约为8.94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5.96%;中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铜仁市、毕节西部、遵义市东南部、黔南州南部等,面积为6.47万km^(2),占比为40.54%,贵州省近99.99%的区域均为番茄潜叶蛾的适生区。从未来模式的发展趋势可知,番茄潜叶蛾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总体呈现先缩减后扩张的趋势。至2081—2100年,适生区面积变化范围在-32.74万km^(2)~8.54万km^(2)间浮动;在我省的适生区总面积没有变化,其中高适生区整体往我省西部移动;我省东部、南部、北部等部分区域将由高适生区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因此,我省将成为番茄潜叶蛾在我国扩张蔓延最重要的中转站,其西部地区也将成为高风险地区,应进一步提升对该虫的监测预警意识,积极开展该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虫进一步扩张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适生区预测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取食2种寄主植物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昭旭 杨亚贤 +3 位作者 钱秀娟 刘月英 张美娇 王明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6,103,共7页
【目的】为探究番茄潜叶蛾取食转移危害马铃薯的可能,为该害虫的田间防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方法】选取2种寄主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研究番茄潜叶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 【目的】为探究番茄潜叶蛾取食转移危害马铃薯的可能,为该害虫的田间防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方法】选取2种寄主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研究番茄潜叶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并测定取食后12 h、24 h和48 h时体内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番茄潜叶蛾取食番茄叶片时的幼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取食马铃薯叶片的个体(P<0.05);但其卵期、蛹期、蛹质量、雌蛹占比、卵孵化率、羽化率、产卵量间则无差异;取食2种寄主植物后,番茄潜叶蛾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表现为取食马铃薯叶片后升高,取食番茄叶片后下降,且取食马铃薯叶片后其酶活均高于取食番茄叶片后其体内酶活。【结论】取食番茄有利于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番茄潜叶蛾对番茄的适合度高于马铃薯。且取食2种寄主植物后,番茄潜叶蛾体内不同解毒酶活性表现出不同差异,与取食寄主植物的偏好性表现出相关性,取食适合度高的寄主植物其体内解毒酶活性变化小且含量低,反之则表现为解毒酶活性变化快、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不同寄主 生长发育 解毒酶 转移危害
下载PDF
河西旱区番茄潜叶蛾中肠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3 位作者 周昭旭 罗进仓 刘月英 郭致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酒泉种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进化多样性等方面均相对高于张掖。两个地理种群丰度前20的中肠细菌分别隶属于放线菌门Acf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张掖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沃尔巴克菌属Wolbachia(16.06%),隶属于变形菌门;酒泉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3.75%),隶属于厚壁菌门;两个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总和最高且差异最大的为沃尔巴克菌属,张掖地理种群的相对丰度为酒泉地理种群的18.89倍。另外,本研究对微生物群落的33种基因功能进行了预测,主要群落基因功能表现为代谢功能,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最强,且种群间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地理种群间代谢功能差异最显著的为异生物降解和代谢功能,以酒泉种群相对较强。总体而言,两个地理种群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小,其中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可能与害虫抗性密切相关,沃尔巴克菌属细菌可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细菌群落 群落差异 地理种群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带诱芯的蓝板放置位置和方式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灏 盛承发 +6 位作者 李艳辉 武建华 黄志强 赵利 王慧敏 盛世蒙 王少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重大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给番茄产业带来严重威胁。为明确蓝板放置方式对其诱蛾量的影响,开展了带有性诱芯的蓝板不同放置角度和不同高度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蓝板不同放置角度和放置高度对诱蛾量影...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重大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给番茄产业带来严重威胁。为明确蓝板放置方式对其诱蛾量的影响,开展了带有性诱芯的蓝板不同放置角度和不同高度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蓝板不同放置角度和放置高度对诱蛾量影响较大。蓝板平放处理的平均诱蛾量分别是与地面角度为45°斜放和90°竖放(蓝板垂直于地面)处理的1.438倍和8.590倍,其中平放和斜放均与竖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蓝板放置高度为0 cm处理的平均诱蛾量分别是高度30~35 cm和高度60~65cm处理的1.491倍和2.485倍,且与后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田间采用蓝板对番茄潜叶蛾进行诱杀时,将蓝板平放在地面上的诱蛾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蓝板 放置方法 诱捕效果
下载PDF
北京和张家口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建雷 张道丰 +4 位作者 姚佳祺 许艳君 渠成 罗晨 王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2,共6页
为明确北京、张家口地区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叶片药膜法监测10个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抗性水平。结... 为明确北京、张家口地区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叶片药膜法监测10个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普遍表现低水平抗性,部分种群进化为中等水平抗性;对溴氰虫酰胺总体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阶段,少数种群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在张家口怀来种群中发现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同步产生显著抗性的现象。结合文献报道和调查结果,北京、张家口地区的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已经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表现出中等水平的抗药性,建议限制使用次数;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但考虑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的杀虫机制相同、潜在抗性机制可能相似,推荐与非双酰胺药剂轮换使用防治番茄潜叶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双酰胺类杀虫剂 田间抗性 抗性监测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G033A对三种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正雄 陈恒 +5 位作者 孙英 周顺文 张金龙 陈国华 朱清清 张晓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1,共8页
为探究苏云金芽胞杆菌G033A(Bt G033A)对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大小及对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叶法和饲料混毒法分别对番茄潜叶蛾及三种赤眼蜂进行处理,测定了Bt G033A对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和三种赤... 为探究苏云金芽胞杆菌G033A(Bt G033A)对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大小及对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叶法和饲料混毒法分别对番茄潜叶蛾及三种赤眼蜂进行处理,测定了Bt G033A对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和三种赤眼蜂成虫的室内毒力,同时分析Bt G033A对三种赤眼蜂寄生量及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tG033A对番茄潜叶蛾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5.381、19.537、17.406和15.772 g/L,而对三种赤眼蜂均为低毒。在Bt G033A田间推荐浓度处理后,虽然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模型仍符合HollingⅡ型,但三种赤眼蜂的寄生能力均有所降低。其中,玉米螟赤眼蜂在药剂对照组的寄生量(25粒/皿:18.600粒)、处理猎物时间(0.012d)、控害效能(84.833)、日寄生上限(83.333粒)和搜寻效应均表明其对番茄潜叶蛾的寄生能力强于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此外,在药剂处理后,玉米螟赤眼蜂各项寄生参数同样优于其他两种赤眼蜂。因此,玉米螟赤眼蜂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的优选寄生性天敌之一,并可联合Bt G033A对番茄潜叶蛾进行协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番茄潜叶蛾 赤眼蜂 寄生功能 搜寻效应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控番茄潜叶蛾药效对比试验
13
作者 帕热提·艾山 富艳荣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麦麦提·亚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50-151,154,共3页
为筛选出防控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药剂,2022年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3种生物药剂在阿克苏市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药剂均对番茄潜叶蛾... 为筛选出防控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药剂,2022年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3种生物药剂在阿克苏市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药剂均对番茄潜叶蛾幼虫有一定防效及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来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速效性、持效性、防效最高,药后14 d防效为90.32%;其次为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在药后14 d持续性较好,防效81.49%。在实际生产中,建议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生物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成虫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乾芮 董义霞 +4 位作者 聂珍 谷兴凤 刘振东 郭前爽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测报和防控,深入研究其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方法】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采用视频记录和二维轨迹分析其运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测报和防控,深入研究其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方法】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采用视频记录和二维轨迹分析其运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吸附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2022年8-9月在四川省西昌市番茄大棚开展番茄潜叶蛾田间诱捕试验,根据诱捕结果分析番茄潜叶蛾成虫性信息素滴度与日龄和昼夜节律的关系,室内养虫笼内观察交配行为,并抽样解剖观察分析番茄潜叶蛾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发育与日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下,雌雄成虫的运动发生在暗期第5小时开始至光期第2小时结束,但进入暗期第5-7小时为高峰期,其运动时间和距离在雌雄及所测日龄(1-7日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番茄潜叶蛾的性信息素在1-11日龄成虫中都能检测到,日龄之间性信息素滴度没有显著差异。雌成虫性信息素在整个24 h内都可检测到,且不同时段之间信息素滴度差异不显著。交配没有显著影响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田间雄成虫被诱捕到的时间段在暗期第7小时至光期第2小时。番茄潜叶蛾成虫羽化当天就可以交配,交配率在3日龄为最高,之后则下降,交配持续时间在日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交配的高峰期则发生在暗期第7和10小时,进入光期之后则无新增的交配。雄成虫精巢体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少,依据性诱雄成虫的体积大小推算其日龄在3-7日龄。【结论】番茄潜叶蛾成虫的求偶和交配时间发生在暗期的末段,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在不同日龄和昼夜节律保持持续的高水平,交配也不影响性信息素滴度。性诱雄成虫的年龄偏大,其精巢体积与7日龄的一致,多数可能已经交配。研究结果为不仅深入了解了番茄潜叶蛾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而且为开发基于性信息素的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运动 求偶行为 交配 日龄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控研究进展
15
作者 罗涛涛 阎姝彦 +7 位作者 曹梦宇 张静航 张桂芬 万方浩 张亚 李涛 刘双清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38,共12页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世界范围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幼虫潜叶和蛀果危害番茄作物。自2017年入侵新疆伊犁以来,该虫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并在多地暴发成灾,严重威胁我国番茄产业的生产。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生...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世界范围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幼虫潜叶和蛀果危害番茄作物。自2017年入侵新疆伊犁以来,该虫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并在多地暴发成灾,严重威胁我国番茄产业的生产。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生物防治是当前番茄潜叶蛾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关于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研究现状的综述性论文较少。据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的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种类,概括了捕食性天敌对番茄潜叶蛾的捕食能力、取食番茄潜叶蛾后捕食性天敌的生命参数、化学农药对捕食性天敌防控番茄潜叶蛾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求为我国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番茄潜叶蛾
下载PDF
温湿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16
作者 张旭艳 贾尊尊 +6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丁新华 乔小燕 李亚文 郭文超 牙森·沙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8-1366,共9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鳞翅目Lepidoptera)已经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了解温湿度对其发育期的影响对预测其种群动态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的方法,在相对湿度10%、25%、50%和75%下测定番茄潜叶蛾化蛹率、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鳞翅目Lepidoptera)已经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了解温湿度对其发育期的影响对预测其种群动态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的方法,在相对湿度10%、25%、50%和75%下测定番茄潜叶蛾化蛹率、羽化率及产卵量,在温度15℃、20℃、25℃、30℃和35℃下测定番茄潜叶蛾各虫态发育历期、世代周期、幼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单雌产卵量等。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化蛹率、羽化率及产卵量随着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相对湿度75%为其最适发育湿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15℃下发育历期最长为63.3 d,30℃恒温下仅为23.6 d,35℃下无法完成世代的发育;雌成虫在25℃条件下繁殖最快,产卵量最高,单雌产卵量为112粒;净增值率、周限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后减,说明高温和低温均不适合番茄潜叶蛾种群数量增加,25℃是最适发育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相对湿度 温度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求偶与交配节律研究
17
作者 易松望 李晓维 +7 位作者 陈利民 周书行 王金超 陈婷婷 吴俊伟 郭文超 任洁 吕要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明确昆虫求偶及交配等生殖行为的节律,对于性信息素引诱剂的研发与田间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雌虫的求偶行为和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节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虫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亮期开始前少... 明确昆虫求偶及交配等生殖行为的节律,对于性信息素引诱剂的研发与田间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雌虫的求偶行为和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节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虫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亮期开始前少数个体出现求偶现象,亮期开始求偶率迅速增加,在0.5 h内达到高峰期,高峰期平均求偶率达80%以上。不同日龄求偶率不同,2~3日龄为该虫求偶最活跃龄期。番茄潜叶蛾雌雄间交配主要发生在亮期,亮期0.5 h到达高峰期,交配率达90%,与雌虫求偶高峰期吻合。番茄潜叶蛾雌、雄虫一生均可进行多次交配,雌虫7 d内最高交配4次。相对于雌雄比1∶1,雌雄比1∶2的交配率有所降低,而雌雄比2∶1的交配率和平均交配时长均有所上升。本研究证实了番茄潜叶蛾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和交配,且求偶和交配行为存在明显的节律性,雌、雄蛾一生均可进行多次交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求偶节律 交配节律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海旭 王新谱 白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10,共6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该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本文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取食不同外源营养对其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成...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该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本文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取食不同外源营养对其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成虫在取食5%蜂蜜水、5%葡萄糖水和5%蔗糖水后,平均单雌产卵量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分别为(263.4±13.17)粒、(175.6±8.78)粒和(147.4±7.37)粒。补充不同营养对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补充5%蜂蜜水和5%蔗糖水时,雌成虫寿命分别为(23±1.15)d和(22±1.1)d,高于5%葡萄糖水和清水对照处理。补充5%蜂蜜水时,雄成虫寿命最长,为(21±1.05)d,高于其他处理;而5%蔗糖水和5%葡萄糖水处理下雄成虫最长寿命均为(18±0.9)d;清水对照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最短,仅为(14±0.7)d。且每个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均低于雌成虫。综上所述,5%蜂蜜水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成虫补充营养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补充营养 产卵量 寿命 存活率
下载PDF
不同湿度下番茄潜夜蛾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19
作者 张博晨 许双叶 +5 位作者 吴梓情 张蕊 郑卫峰 李娅 郝赤 庾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9,共12页
【目的】明确湿度变化对番茄潜夜蛾Tuta absolu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相对湿度15%,35%,55%,75%和95%下测定番茄潜夜蛾发育历期、产卵前期、世代周期、幼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和单雌产卵量等,制定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目的】明确湿度变化对番茄潜夜蛾Tuta absolu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相对湿度15%,35%,55%,75%和95%下测定番茄潜夜蛾发育历期、产卵前期、世代周期、幼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和单雌产卵量等,制定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计算其种群存活率、繁殖力、寿命期望值、繁殖值等种群参数。【结果】在相对湿度15%~95%范围内,相对湿度15%和95%下番茄潜夜蛾卵历期均显著长于相对湿度35%,55%和75%下的;4龄幼虫期随相对湿度升高先缩短后延长;雄成虫寿命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相对湿度95%时雄成虫历期最长;雌成虫寿命在相对湿度75%时达到最大值;相对湿度95%下世代周期显著长于其他相对湿度下的;单雌产卵量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相对湿度影响了雌成虫初产卵时间,相对湿度15%,35%,55%,75%和95%下其初产卵时间分别为31,27,27,27和31 d;种群年龄-特征净繁殖率和年龄-龄期-特征繁殖值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在95%时达最大值;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增后降,净增殖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平均世代周期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减后增。根据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未来60 d内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相对湿度95%条件下有利于番茄潜叶蛾种群数量的增加,相对湿度15%和95%度条件不利于种群世代的增加。通过线性拟合,不同相对湿度对卵和幼虫的存活率影响显著。【结论】实验设置相对湿度范围内,番茄潜夜蛾生长发育最适相对湿度为55%和75%,繁殖最适宜相对湿度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夜蛾 相对湿度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取食四种寄主植物对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的影响
20
作者 杨亚贤 周昭旭 +3 位作者 钱秀娟 刘月英 张美娇 蒋明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6,共11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泛,对多种寄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了取食番茄、马铃薯、茄子、和人参果的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中肠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功能。结果显示,在上述四种寄主植物为食的...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泛,对多种寄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了取食番茄、马铃薯、茄子、和人参果的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中肠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功能。结果显示,在上述四种寄主植物为食的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中,共检测到4886、6016、2781、347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共有905个OUT。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取食马铃薯和茄子的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多样性最高。物种分类分析表明,取食不同寄主的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取食番茄和马铃薯的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优势属为沃尔巴克氏体,取食人参果和茄子的为肠球菌属;对其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取食四种寄主植物其中肠肠道细菌代谢通路相似,无显著差异,且占比最高的代谢通路都为生物合成和降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不同寄主植物 中肠肠道细菌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