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奘“五不翻”理论范式的传统哲学疏解
1
作者 万佳星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五不翻”理论是中国古代传统译论之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将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相较于前人的佛典译论有了明显的创新发展;其理论不仅只停留于狭义翻译质量的提升,还从读者的可接受性,译文文本的可读性出发,将传统... “五不翻”理论是中国古代传统译论之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将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相较于前人的佛典译论有了明显的创新发展;其理论不仅只停留于狭义翻译质量的提升,还从读者的可接受性,译文文本的可读性出发,将传统“无为”“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与佛典译论相结合,寻求梵语与汉语翻译之间的平衡;其所表现的文化特质正是中国传统哲思与翻译理论的有机融合。“五不翻”理论的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翻译思想内涵较之于先前的佛典译论,显然是一种超越,也是对中国传统哲思的一种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五不翻”理论 无为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贞观年间的丝路往来与敦煌翟家窟画样的来历 被引量:17
2
作者 荣新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重要石窟,根据窟内发愿文和题记以及相关史料可知,该石窟开凿于太宗贞观十六年(642)至高宗龙朔二年(662)间。其主室的众多经变画,特别是北壁一排七身药师佛立像和东壁维摩诘经变中与阎立本《历代帝王...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重要石窟,根据窟内发愿文和题记以及相关史料可知,该石窟开凿于太宗贞观十六年(642)至高宗龙朔二年(662)间。其主室的众多经变画,特别是北壁一排七身药师佛立像和东壁维摩诘经变中与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相同的帝王图像,从未在此前的敦煌壁画中出现,应当是新摹自长安的画样。唐朝在高祖武德六年(623)牢固据有敦煌,特别是贞观七年正式更名为沙州后,中原与敦煌的关系更加紧密,一些大族、文士陆续往来敦煌,敦煌的文人如翟通也曾经乡贡而到长安获得明经出身,还有贞观十八年为迎接东归的玄奘而从长安来至敦煌的使臣,这些人士都有可能把长安画样带给敦煌。因此可以说,贞观十六年开始开凿的莫高窟第220窟中的长安画样,是当时中原与敦煌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翟家窟 玄奘 刘德敏 药师佛像 帝王图
下载PDF
报告文学探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春春 王洪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6-79,共4页
中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报告文学起源于近代、起源于海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观点的错误 ,又从史实上 ,即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报告性质和文学性质上 ,论证了报告文学诞生在七世纪时的中国 ,唐·玄奘和《大唐西域记... 中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报告文学起源于近代、起源于海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观点的错误 ,又从史实上 ,即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报告性质和文学性质上 ,论证了报告文学诞生在七世纪时的中国 ,唐·玄奘和《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报告文学作者和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起源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下载PDF
新发现的《西游记》资料及其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曹炳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7,共6页
近几年陆续发现九条有关《西游记》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既不见于有关资料汇编,亦不见于诸家论文与著作,对研究《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版本、故事演变乃至传播与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游记》 玄奘取经 文献资料
下载PDF
玄奘研究综述(1994-2007)(上)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0-25,共6页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综述在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百年玄奘研究综述》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国内外玄奘研究的新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全文分为对玄奘本人生平的...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综述在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百年玄奘研究综述》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国内外玄奘研究的新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全文分为对玄奘本人生平的研究、对玄奘在翻译上的贡献的研究、关于玄奘与因明学的研究、对玄奘哲学思想及唯识学的研究、对玄奘与佛教的研究、关于《大唐西域记》的研究、《西游记》与玄奘的研究7个方面,上篇主要对前3个方面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4—2007 玄奘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东方与西方:异域视野中的《西游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舜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关于《西游记》在国外的传播 ,东方远远早于西方。国外对于《西游记》的研究 ,也随着《西游记》的传入而开始了 ,但早期的评论都极为简约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游记》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对《西游记》... 关于《西游记》在国外的传播 ,东方远远早于西方。国外对于《西游记》的研究 ,也随着《西游记》的传入而开始了 ,但早期的评论都极为简约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游记》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对《西游记》的最初接受 ,实际已构成了分别由“玄奘”与“猴子”为代表的两个世界 ,前者有着更浓厚的宗教色彩 ,而后者则更侧重文本自身的隐喻。此后 ,从故事的形成、版本的流传、作者的考证、文本的比较 ,到最终对佛光道影下寓意的解读、文本结构的分析 ,东西方学者的研究几乎涉及了《西游记》的每一个领域 ,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 ,彼此补充、又互相糅合地解读着一则“中国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东来 猴子西行 中国的寓言
下载PDF
佛经汉译理论中的“正翻”和“义翻” 被引量:3
7
作者 陶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100,共8页
"正翻"和"义翻"是中国古代佛经汉译理论中的一组翻译方法,分别用来处理"东西两土俱有"和"西土即有,此土全无"两种情况下的译名问题。唐末五代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中录有为这对术语界定概... "正翻"和"义翻"是中国古代佛经汉译理论中的一组翻译方法,分别用来处理"东西两土俱有"和"西土即有,此土全无"两种情况下的译名问题。唐末五代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中录有为这对术语界定概念的文字,但其始创者是提出"五种不翻"的译经大师玄奘。北宋南山律宗僧人允堪借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事类"观念,对道宣提出的"事义相译"进行了详细的疏解与发挥,把"义翻"的适用范围从具体名物扩展至各类抽象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翻 义翻 玄奘 道宣 允堪 事类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中的《西游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崔小敬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使用过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西游记》研究,把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本事时代到今天影视戏剧、网络动漫的改编时代以来所有的相关作品视为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来探讨《西游... 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使用过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西游记》研究,把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本事时代到今天影视戏剧、网络动漫的改编时代以来所有的相关作品视为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来探讨《西游记》研究的新转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传播 《西游记》 西游故事
下载PDF
“唯识”与“唯了别”辨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在《唯识三十颂》的四个译本中vijāna与vijapti及vijaptimātratā的语义与义理有各不相同的内涵,以"唯识"迻译vijaptimātratā,并非玄奘未经考虑的做法,即使以安慧《三十唯识释》(或译《唯识三十论》)来看,也难说... 在《唯识三十颂》的四个译本中vijāna与vijapti及vijaptimātratā的语义与义理有各不相同的内涵,以"唯识"迻译vijaptimātratā,并非玄奘未经考虑的做法,即使以安慧《三十唯识释》(或译《唯识三十论》)来看,也难说就是"误译",更谈不上由此"误译"而引来的研究唯识的千年"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唯了别 玄奘
下载PDF
“唐僧”是谁——“唐僧”的姓名及其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全红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1,共3页
"唐僧"一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不过,对于该名称背后之"实",人们似乎知之不多。本文对"唐僧"的以下问题分别简作探讨:乳名,俗名及其读音,法名及其英译,历史功绩评价。
关键词 唐僧 乳名 俗名 法名 评价
下载PDF
玄奘西行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青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5,共8页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指出这些母题在印度、中土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向 ,不同的情节发展表现出两国文化在某些核心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作为文学接受的典型例子 ,这一个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大唐西域记》 烈士池 《杜子春》 大象报恩
下载PDF
玄奘研究综述(1994-2007)(下)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综述在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百年玄奘研究综述》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国内外玄奘研究的新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全文分为对玄奘本人生平的...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综述在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百年玄奘研究综述》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国内外玄奘研究的新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全文分为对玄奘本人生平的研究、对玄奘在翻译上的贡献的研究、关于玄奘与因明学的研究、对玄奘哲学思想及唯识学的研究、对玄奘与佛教的研究、关于《大唐西域记》的研究、《西游记》与玄奘的研究7个方面,下篇主要对后4个方面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玄奘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从历史到神话——玄奘取经与《西游记》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保善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中,对于玄奘史实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玄奘史实在小说成书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玄奘史实之最终衍变为"神话",究其原因,是由玄奘事迹本身的超一般想象、宗教题材的神秘性、民间传... 在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中,对于玄奘史实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玄奘史实在小说成书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玄奘史实之最终衍变为"神话",究其原因,是由玄奘事迹本身的超一般想象、宗教题材的神秘性、民间传播渠道的调制三端所共同促成。而《西游记》小说中的游戏色彩、诙谐滑稽特征、取经主人公与实际主角发生错位等特征也是在不同程度上,经过民间渠道的传播后所打上的历史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取经故事 神话 《西游记》
下载PDF
玄奘大师佛经翻译的价值和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长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75-79,83,共6页
玄奘首先是一个最伟大的、最爱国的、最有成就的留学生,其次是一个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他在国内最认真地研习了佛法,声名远扬;在古印度留学的十余年,他又继续深入地钻研大乘佛法,其最终的佛法成就使他威震国内外。他的佛法研习成就是... 玄奘首先是一个最伟大的、最爱国的、最有成就的留学生,其次是一个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他在国内最认真地研习了佛法,声名远扬;在古印度留学的十余年,他又继续深入地钻研大乘佛法,其最终的佛法成就使他威震国内外。他的佛法研习成就是他从事佛经翻译的坚实知识基础,而他的佛经翻译事业也证明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他的翻译成就不仅改写和丰富了中国的翻译史,而且为后代译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珍贵遗产,从而给予现代译者以珍贵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佛经 翻译 译者 理论启示
下载PDF
汉唐时期的西行取经与佛典汉译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9-29,80,共22页
汉唐以来佛教东传,佛经的传入和翻译在东汉晚期就开始了。在早期的佛教传播活动中,由天竺、西域来华的胡僧曾致力于佛经的翻译,促使了译场的形成。华夏本土的历代高僧也为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西行取经的高僧法显与唐僧玄奘,就是两位杰... 汉唐以来佛教东传,佛经的传入和翻译在东汉晚期就开始了。在早期的佛教传播活动中,由天竺、西域来华的胡僧曾致力于佛经的翻译,促使了译场的形成。华夏本土的历代高僧也为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西行取经的高僧法显与唐僧玄奘,就是两位杰出的代表。法显与玄奘毕生致力于取经和译经,不辞辛劳、艰苦卓绝,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千古典范。来华胡僧和中国历代高僧翻译的佛经很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佛教理论。佛教在中国得以盛传,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汉唐以来佛典汉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盛世 来华胡僧 高僧法显 唐僧玄奘 西行取经 佛典汉译
下载PDF
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史事钩沉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绍林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9-32,共4页
隋末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在当时洛阳东城墙建阳门内,后来迁址于东城墙上东门内,武则天时改称大云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唐武宗会昌毁佛时废弃。玄奘所师从的景法师、严法师,不是普遍认为的净土寺僧人,而是东都内慧日道场的僧人。东... 隋末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在当时洛阳东城墙建阳门内,后来迁址于东城墙上东门内,武则天时改称大云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唐武宗会昌毁佛时废弃。玄奘所师从的景法师、严法师,不是普遍认为的净土寺僧人,而是东都内慧日道场的僧人。东都净土寺中珍藏着西域雕像,寺主参与翻译印度药方,一批杰出僧人举办高级别、大规模的佛学讲会,受到唐代朝野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洛阳 净土寺
下载PDF
玄奘对唐代丝绸之路拓展的历史贡献——以《大唐西域记》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芳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3-29,共7页
关于玄奘西行求法的历程,《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较为完备。从汉唐丝绸之路开拓发展的角度来看,玄奘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这种贡献表现为:一是他通过《大唐西域记》完整地记录了古印度的历史面貌... 关于玄奘西行求法的历程,《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较为完备。从汉唐丝绸之路开拓发展的角度来看,玄奘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这种贡献表现为:一是他通过《大唐西域记》完整地记录了古印度的历史面貌、风俗物产、文化宗教等情况,是对汉代张骞所开凿丝绸之路在地域上的新拓展;二是他以其亲历亲闻,对唐初西域诸国的情况,作了更为翔实的记述,为唐代的丝绸之路西域段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并给丝路交往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蕴涵;三是玄奘西行之旅以佛教为纽带,更多地具有文化交流特点,这在汉代张骞所开通的丝路交往之外,增添了政治、军事、经济交流之外的新内容;四是玄奘的西行作为一次文化交流之旅,既有文化的吸纳,也有智慧的输出,体现了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原则,以及以才德服人的风采,彰显了文化交流的本义,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明交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玄奘 《大唐西域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历史贡献
下载PDF
玄奘“五不翻”原则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子章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65-69,共5页
汉英翻译中,由于文化上的原因,经常碰到特别难译的词汇,勉强翻译经常造成词不迭意的现象,影响交流,简单对应更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失败。玄奘的"五不翻"原则在当时虽然是针对外译汉的,但对今天的汉英翻译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 汉英翻译中,由于文化上的原因,经常碰到特别难译的词汇,勉强翻译经常造成词不迭意的现象,影响交流,简单对应更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失败。玄奘的"五不翻"原则在当时虽然是针对外译汉的,但对今天的汉英翻译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汉语拼音词汇(即音译)直接进入英语既有先例,也有理论依据,对解决部分汉语疑难词汇的英译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五不翻” 文化特色词 汉语拼音
下载PDF
《大唐西域记》中汉质子与汉王寺诠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晓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0-83,共4页
《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的游历见闻录,是研究丝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史料。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名称的变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大唐西域记》中汉质子与汉王寺... 《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的游历见闻录,是研究丝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史料。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名称的变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大唐西域记》中汉质子与汉王寺的记载,与佛教文献史料及正史进行一些比较研究,确定汉王寺建造者的身份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玄奘 丝路文化
下载PDF
俄藏回鹘文《玄奘传》一叶释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小玲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回鹘文《玄奘传》第五卷的残叶为蓝本,对其进行转写、翻译和注释。同时,根据汉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卷"起尼乾古国终至帝城之西漕"的内容,比对回鹘译文,并对其中史地资料进行诠释。
关键词 玄奘传 转写 释读 史地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