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angxueqingnao particles inhibit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lysophosphatidic acid 被引量:6
1
作者 蔡巍 许毅 +3 位作者 陈君柱 黄淑如 卢震亚 王战坤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892-896,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angxueqingnao particles on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prolif- eration induced by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Methods: The amount of 3H-TdR (3H-thymidine) admixed in cu...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angxueqingnao particles on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prolif- eration induced by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Methods: The amount of 3H-TdR (3H-thymidine) admixed in cultured rat VSMC was measured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activity and lipid peroxidation end product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of the VSMC were assayed. Results: 1×10?9, 1×10?8, 1×10?7 mol/L LPA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induced the amount of 3H-TdR admixed, MAP kinase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of the cultured rat VSMC to increase. However, 5%, 10%, and 15% Yangxueqingnao serum preincubation resulted in a decrease of 23.0%, 42.0%, and 52.0% (P<0.01) respectively in the amount of 3H-TdR admixed, a decline in VSMC MAP kinase activity of 13.9% (P<0.05), 29.6% (P<0.01), and 48.9% (P<0.01) respectively, and also, a decrease in MDA content of VSMC of 19.4%, 24.7%, and 43.2% (P<0.01) respectively, in the 1×10?7 mol/L LPA-treated VSMC. Conclusions: LPA activ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of VSMC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The LPA-induced VSMC proliferation is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MAP kinases, enzymes involved in an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pathway.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Yangxueqingnao 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LPA-induced VSMC proliferation, MAP kinase activation, and reduce lipid peroxidative l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xueqingnao particles Lysophosphatidic aci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朱沛文 王新陆 李明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1-16,I0006-I0011,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VIP、CKNI、Wanfang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7月,收录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VIP、CKNI、Wanfang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7月,收录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方法评价文献质量,分别应用RevMan 5.3和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项RCT,共计患者29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西药)相比,试验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或单用养血清脑颗粒)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OR=6.80,95%CI=(5.31,8.71),P<0.00001];降低头痛程度(MD=-1.05,95%CI[-1.37,-0.74],P<0.00001);缩短头痛持续时间(MD=-26.93,95%CI[-38.54,-15.31],P<0.00001);减少头痛发作次数(MD=-1.64,95%CI[-2.47,-0.80],P=0.0001);缩短第1次头痛消失时间(MD=-6.56,95%CI[-9.37,-3.76],P<0.00001)及第5次头痛消失时间(MD=-9.01,95%CI[-11.73,-6.29],P<0.00001),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试验序贯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排除假阳性。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常规西药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明确,安全可靠,但鉴于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紧张性头痛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脑梗死伴头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坤斌 黄少惠 朱智聪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头晕患者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月期间因脑梗死伴头晕在漳州正兴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养血清脑颗粒联...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头晕患者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月期间因脑梗死伴头晕在漳州正兴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单一用药治疗。重点观察患者总体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88、207.464,P<0.05)。观察组PV、ηbL度、MARAA、MARA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7、5.055、19.707、39.337,P<0.05)。结论在脑梗死伴头晕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比单独运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甲磺酸倍他司汀 脑梗死 头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新德 匡培根 +6 位作者 罗盛 贾建平 杨志杰 周宝玉 余华峰 常蜀英 马维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 1 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 5 6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 4.0 g ,tid ,疗程 3 0d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结果 :①治疗 1 0d以上时 ,治疗组和安慰...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 1 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 5 6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 4.0 g ,tid ,疗程 3 0d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结果 :①治疗 1 0d以上时 ,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 (1 .71± 2 .0 3 )和 (2 .82± 3 .1 6 )次 ,P <0 .0 5 ;持续时间分别为 (1 1 .45±2 3 .46 )和 (2 4.80± 3 6 .1 4)h ,P <0 .0 0 1。治疗 2 0d以上时 ,2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 (0 .91± 1 .6 7)和 (2 .45± 3 .2 4)次 ,P <0 .0 5 ,持续时间分别为 (5 .79± 1 8.5 2 )和 (2 1 .91± 46 .6 5 )h ,P <0 .0 1。②治疗组中头痛消失时间随每次发作而明显缩短 ,而安慰剂组不明显 (P <0 .0 1~ 0 .0 3 )。③治疗组的显效率为 3 0 .9% ,而安慰剂组为 5 .9% (P <0 .0 0 1 )。④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 .45 %和 3 .6 4%。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紧张型头痛有较明显的疗效 ,可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缩短头痛消失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 临床疗效 治疗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光来 张秀华 +2 位作者 李东芳 朱爱萍 赵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经过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1水平和FIB减低,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EDD显著改善,两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可以作为脑血栓形成的一级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血管内皮功能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对溶血磷脂酸的影响及养血清脑颗粒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牛建平 薛萍 +4 位作者 伍期专 李丹 姚存姗 王燕华 包鹤丘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31-833,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以及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的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过氧化物并窒息建立TIA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诱发4次后隔日断头取脑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LPA等的含量。结果:模...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以及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的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过氧化物并窒息建立TIA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诱发4次后隔日断头取脑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LPA等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的神经系统评分为0.969±0.790,养血清脑颗粒2g·kg^(-1)组的评分为0.500±0.408,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浆LPA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6.12±0.35)和(2.11±1.27)μmol·L^(-1),养血清脑颗粒4g·kg^(-1)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4.88±1.55)μmol·L^(-1),P<0.05]。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磷脂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2.27±1.13)及(6.58±2.77)μmol·g^(-1),给药组小鼠可上升至(4.26±1.99)μmol·g^(-1)。结论:实验性TIA发作可导致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LPA等磷脂水平异常,养血清脑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溶血磷脂酸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晶 高秀梅 +3 位作者 张伯礼 康利源 郭志军 樊官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Renovascularhypertension rat,RH R )的降压作用及对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 (Nitric O xide,N O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 RP)等的影响。方法 采...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Renovascularhypertension rat,RH R )的降压作用及对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 (Nitric O xide,N O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 RP)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 Goldblatt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共分 6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颗粒高、中、低 3个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丸组,每组 10只,每日灌胃 1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分别在第 1、2 4周的周五、六、日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中 ET、NO 、CGR P 的浓度。 、结果 RH R 模型大鼠血浆中 ET 含量增多,NO 、CG RP 含量降低,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降低血压同时能够降低 ET含量,增加 N O、CG RP 含量,以高剂量组为优 (P <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够降低 R H R 血压,并对 ET、NO 、CGRP 等产生一定影响,这可能是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内皮素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肾性高血压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的镇痛作用及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硕峰 沈欣 +1 位作者 吴金英 贾占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4-45,48,共3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的镇痛作用及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采用压力和化学因素所致疼痛模型,观察养血清脑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养血清脑颗粒2,1 g...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的镇痛作用及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采用压力和化学因素所致疼痛模型,观察养血清脑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养血清脑颗粒2,1 g/kg,可明显提高小鼠压痛痛阈值,养血清脑颗粒4,2,1 g/kg,可明显减少0.6%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脑组织血流量的下降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1,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可改善脑组织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微循环障碍 镇痛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天麻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60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驹 马晓俞 +1 位作者 于朝霞 窦清理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6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乙酰天麻素片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乙酰天麻素片100 mg/次,3次/天,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天,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乙酰天麻素片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乙酰天麻素片100 mg/次,3次/天,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天,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次/天。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天麻素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程度,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偏头痛 天麻素 尼莫地平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南 邓艳春 +1 位作者 周彬 唐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多奈哌齐组14例;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16例,共服用16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成人韦氏记忆测...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多奈哌齐组14例;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16例,共服用16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成人韦氏记忆测验记忆商(MQ);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改变。结果(1)治疗前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MSE的亚项记忆力和回忆力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16周后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MSE的亚项记忆力和回忆力上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别(P<0.05);(2)治疗前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Q的亚项图片回忆、再认及背数方面上无显著差别,治疗后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亚项图片回忆、再认及背数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3)治疗前TCD检测两组患者均可显示双侧脑血流不对称、血管阻力指数增高,治疗后自身对照脑血流趋于对称,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组改变明显(P<0.05),多奈哌齐组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力及脑血流改善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成人韦氏记忆量表 经颅多普勒 多奈哌齐 养血清脑颗粒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瑾 周华东 +2 位作者 张涛 贾晓军 陈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2313-2314,共2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临床上不使用活血化瘀类等中成药,不使用安理申等防止痴呆药物,不服用养血清脑...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临床上不使用活血化瘀类等中成药,不使用安理申等防止痴呆药物,不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进行MMSE评分、ADL评分的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痴呆 认知能力 行为能力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香 张强 +5 位作者 邓智建 刘新民 白永涛 刘小红 李合华 宋志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44-1746,共3页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舍曲林组(32)、联合治疗组(32)和对照组(30)。舍曲林组患者给予舍曲林50~100mg/d,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3...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舍曲林组(32)、联合治疗组(32)和对照组(30)。舍曲林组患者给予舍曲林50~100mg/d,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3次/d,1袋(4g)/次,阿米替林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25mg~150mg/d,疗程8周。依据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2周后抑郁症状得以改善,舍曲林组及对照组4周时症状才改善;联合治疗组及舍曲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舍曲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起效快,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养血清脑颗粒 舍曲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炎性因子表达和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陶涛 秦新月 徐广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微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微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R+C组)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I/R+YXQ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及第2周,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p65,IL-6,NF-200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F-κBp65蛋白的表达,楼梯测试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I/R组大鼠缺血侧皮质NF-κBp65,IL-6表达明显增高(P<0.001),NF-200表达显著降低(P<0.001),同I/R组相比,I/R+YXQ组NF-κBp65,IL-6表达降低(P<0.001);缺血/再灌注后第2周,同I/R组相比,I/R+YXQ组NF-200表达增加(P<0.001),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善(P=0.178)。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能通过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神经元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轴突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脑缺血 再灌注 核因子-ΚB 轴突再生 大鼠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耀明 陆峥 马长林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46-849,共4页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奥氨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精神病症状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DNF水平、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α1-酸性糖蛋白(AAG)、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和8周,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DNF水平为(44.02±9.41)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7±9.33) ng/mL,CRP水平为(3.76±3.84)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3.18) mg/L,CER水平为(284.20±38.29)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46±40.63) mg/L,AAG水平为(0.53±0.1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1±0.14) mg/L,TRF水平为(2.92±0.41)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0.52) mg/L,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可有效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及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表达,调控机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平衡,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急性精神分裂症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志军 高秀梅 +2 位作者 康利源 王怡 刘艳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72-174,共3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SHR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降压和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灌服养血清脑颗粒SHR,8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药物组和模型组各2个样品,分别进行总RNA提取,探针标记与杂交,...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SHR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降压和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灌服养血清脑颗粒SHR,8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药物组和模型组各2个样品,分别进行总RNA提取,探针标记与杂交,检测与分析。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异常表达基因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SHR 肾脏保护 高血压肾损害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婵宏 吴亦 +4 位作者 王欣 王兰青 骆杭丽 楼美珍 何冬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42-443,共2页
目的:通过养血清脑颗粒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通过养血清脑颗粒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g,日3次口服。治疗14天、30天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急性期死亡率、再出血比率,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I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1)观察组14天内死亡10例(18.5%),对照组死亡11例(20.4%),组间比较χ2=0.05,P=0.81;(2)观察组和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是9.26%(5/54)和7.41%(4/54),χ2=0.12,P=0.73;(3)两组治疗前CN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天和30天CNIS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分别P<0.01和P<0.05;(4)30天存活患者ADL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0.310,P=0.036。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不增加再出血的风险,更利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脑出血
下载PDF
抗眩颗粒对小鼠耳廓细静脉及细动脉血管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秀丽 赵京生 +3 位作者 王希东 郝少君 李文俊 张正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小鼠耳廓细静脉及细动脉血管径的影响。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均匀分为5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15.2、7.6、3.8 g/kg)的抗眩颗粒混悬液(K1、K2、K3组)、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3 g/kg,Y组)及等体积生理盐水(C组),1次/...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小鼠耳廓细静脉及细动脉血管径的影响。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均匀分为5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15.2、7.6、3.8 g/kg)的抗眩颗粒混悬液(K1、K2、K3组)、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3 g/kg,Y组)及等体积生理盐水(C组),1次/d给药,连续给药10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 h用水合氯醛将小鼠麻醉后固定于观察台上,将耳廓置于透射台上,用BZ-2000型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测量分析系统观察给药前小鼠耳廓细静脉、细动脉血管径的变化。尾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观察小鼠耳廓细静脉、细动脉血管径的变化。结果用肾上腺素后2 min,各组小鼠耳廓细静脉血管径减小(C组、K2、K3组:P<0.01;Y组、K1组:P<0.05),Y组、K1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抗眩颗粒组小鼠耳廓细动脉血管径显著减小(K1组:P<0.05;其他4组:P<0.01),C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眩颗粒可改善小鼠耳廓细静脉及细动脉血管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眩颗粒 小鼠耳廓 养血清脑颗粒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变化及用药干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东芳 李光来 +3 位作者 连霞 薛国芳 朱爱萍 郑辑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及药物干预对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日本2000年修订的CCCI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90例,将其分为基础治疗组(A组)、养血清脑颗粒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各30例,同时...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及药物干预对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日本2000年修订的CCCI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90例,将其分为基础治疗组(A组)、养血清脑颗粒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各30例,同时选正常对照组(D组)27名,用药前后测定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前分别与D组比较,NO、t-PA水平降低,ET-1、PAI-1、FIB水平升高(P<0.05或P<0.01);B组、C两组治疗后各检测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C组与A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CCI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而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血栓前状态的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血栓前状态 养血清脑颗粒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昉 虞锐鹏 蔡宝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经50%甲醇提取后,采用Sunfire^TM C18柱(2.1mm×150mm,5μm)分离,甲醇-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方式,正离子采集,以...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经50%甲醇提取后,采用Sunfire^TM C18柱(2.1mm×150mm,5μm)分离,甲醇-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方式,正离子采集,以选择离子(SIR)方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8~13.52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为1.5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中药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养血清脑颗粒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先平 陈浩铭 冯丽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偏头痛病人 96例 ,随机分为 3组 :养血清脑组 (A组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B组 )和联合组即A组 +B组 (C组 ) ,每组 3 2例。观察 3组治疗后偏头痛疼痛强度、持...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偏头痛病人 96例 ,随机分为 3组 :养血清脑组 (A组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B组 )和联合组即A组 +B组 (C组 ) ,每组 3 2例。观察 3组治疗后偏头痛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组病人治疗后偏头痛均有改善 ,疼痛强度减轻 ,头痛持续时间缩短 (P <0 .0 1 ) ;C组与A组、B组相比疼痛强度减轻明显 ,头痛持续时间更短 (P <0 .0 5 ) ,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P <0 .0 5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 ,可以缩短病程 ,改善头痛症状 ,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星状神经节阻滞 联合治疗 偏头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