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氏促卵助孕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的质量
1
作者 黎明星 岳晓蕾 +9 位作者 陈秀榕 李康梅 刘云佳 伍黎明 黄愉淋 吴媛媛 白琳 潘巧俐 何国珍 杨素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58-2968,共11页
背景:班氏促卵助孕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母细胞质量的分子机制亟待完善补充。目的:探讨班氏促卵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21 d龄雌性昆明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硫酸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 背景:班氏促卵助孕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母细胞质量的分子机制亟待完善补充。目的:探讨班氏促卵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21 d龄雌性昆明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硫酸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连续给药21 d,记录动情周期及妊娠情况,ELISA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Annexin V染色检测卵母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卵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卵母细胞纺锤体及染色体情况,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验证班氏促卵助孕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结合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卵母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班氏促卵助孕汤中的成分(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与生长分化因子9、骨形态发生蛋白15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②班氏促卵助孕汤能恢复小鼠动情期,改善性激素紊乱和妊娠情况,降低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纺锤体组装异常率、染色体丢失率(P<0.01,P<0.05),促进生长分化因子9、骨形态发生蛋白15 mRNA和蛋白表达(P<0.01,P<0.05)。结果表明,班氏促卵助孕汤可能通过调控生长分化因子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的基因表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质量,提高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促卵助孕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小鼠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生长分化因子9 骨形态发生蛋白15 妊娠 不孕
下载PDF
补肾活血序贯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及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丽贞 王英 +1 位作者 钟文亮 陈弦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造模成功后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补佳乐组灌胃补佳乐0.3 mg/kg。其余3组动情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消癥合剂;动情前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养膜助孕包,连续给药3个动情周期,共15 d。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内膜VEGF、Vimentin和CK1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VEGF的表达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子宫内膜组织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子宫内膜组织CK12的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可以增加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组织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序贯法 薄型子宫内膜 消癥合剂 养膜助孕包 补佳乐 VEGF VIMENTIN CK 大鼠
下载PDF
调经助孕针与毓麟珠加减联合应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助孕结局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唐慧珍 谢锂岑 +1 位作者 陈圜圜 吴晓丽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调经助孕针和毓麟珠加减联合应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助孕结局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辅助生殖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 目的:研究调经助孕针和毓麟珠加减联合应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助孕结局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辅助生殖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组采用调经助孕针联合毓麟珠加减治疗3个月后再行IVF/ICSI-ET助孕,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抗米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FSH/LH、窦卵泡数的变化,评价两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累积妊娠率、流产率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b-FSH、b-LH、FSH/LH、AMH、窦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b-FSH、FSH/LH明显改善(P<0.05),窦卵泡数较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优质胚胎数及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累积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助孕针联合毓麟珠加减可以改善DOR助孕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其卵细胞质量,改善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不孕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调经助孕针 毓麟珠加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梓桐 隋娟 +3 位作者 任梦雪 秦瑜玲 毕红 陈瑞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观测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等。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失访,治疗组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未按规定试验方案服药剔除,最终9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47例,治疗组48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月经情况改善、临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和Salle评分均得到明显优化,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显著升高,妊娠失败例数低于对照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中医证候,提高RSA患者临床妊娠率。补肾助孕方具有明显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降低RI和PI的作用,验证了补肾助孕方孕前干预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抑囊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炎症状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乔炳翔 李楠 +3 位作者 徐芳 刘颖华 王昕 陈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6,I0009,共7页
目的探讨抑囊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剂α/核转录因子κB(inhibitor nuclear factorκB-α/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炎... 目的探讨抑囊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剂α/核转录因子κB(inhibitor nuclear factorκB-α/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炎症角度阐述抑囊助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病理模型组(n=48),病理模型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制备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病理模型组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达英-35组、中药低剂量+达英-35组和中药高剂量+达英-35组,每组12只。相应药物干预28 d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双侧卵巢,称取卵巢质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及形态,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水平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卵巢组织NF-κB 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质量、卵巢中闭锁卵泡、血清睾酮、LH水平及TNF-α、IL-18、IL-6、CRP含量增加(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而IκB-α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抑囊助孕汤与达英-35联合用药致PCOS模型大鼠卵巢质量明显降低(P<0.05);闭锁卵泡数量减少,黄体数目增加;血清睾酮、LH水平及TNF-α、IL-18、IL-6和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囊助孕汤可能通过IκB-α/NF-κB信号通路抑制PCOS炎症反应,改善PCOS大鼠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囊助孕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NF-ΚB信号通路 慢性炎症状态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调节线粒体功能对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玉玲 张静蕾 +6 位作者 曹璨 孙莹 牛若冰 张英美 胡书婵 罗琳 贺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调节线粒体功能对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肾组,每组20只,补肾组予补肾助孕方灌胃11 d,正常组和模型组...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调节线粒体功能对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肾组,每组20只,补肾组予补肾助孕方灌胃11 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统计小鼠胚胎种植数,HE染色观察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体外培养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EME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GFA组、补肾组和VEGFA+补肾组,分别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或补肾助孕方含药血清干预,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活性,ATP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胱天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胚胎种植数显著降低(P<0.05),子宫内膜组织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小鼠胚胎种植数显著增加(P<0.05),子宫内膜组织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实验显示,补肾助孕方含药血清可以提高HEMECs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活性及ATP含量,促进PCNA蛋白表达、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补肾助孕方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可能与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肾主生殖 线粒体 血管生成 子宫内膜容受性 小鼠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大鼠Treg、Th17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阮芳 周惠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不孕症大鼠模型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混合液(10 mL·kg^(-1))构建LPD性不孕症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地...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不孕症大鼠模型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混合液(10 mL·kg^(-1))构建LPD性不孕症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地屈孕酮混合液(0.02 g·kg^(-1))和补肾助孕低(4.5 g·kg^(-1))、中(9 g·kg^(-1))、高(18 g·kg^(-1))剂量组干预。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法和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相关因子含量,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大鼠Treg、Th17细胞转录因子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Treg细胞百分比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1),Th17细胞百分比及炎症因子白介素-17A(IL-17A)明显升高(P<0.01),FOXP3蛋白及mRNA表达被抑制(P<0.05,P<0.001),RORγT蛋白及mRNA水平呈现高表达(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屈孕酮及补肾助孕中、高剂量组能增加子宫内膜增厚(P<0.05,P<0.01),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和发育;Treg细胞百分比及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01),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1,P<0.001),FOXP3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01);补肾助孕中、高剂量组IL-17A含量及RORγ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地屈孕酮组和补肾助孕高剂量组FOX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RORγT mRNA表达下调(P<0.001)。结论补肾助孕方可调节LPD性不孕症大鼠的免疫平衡,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这可能是治疗不孕症的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班氏促卵助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岳晓蕾 王瑞泽 +9 位作者 伍黎明 刘云佳 周黄磊 黎明星 黄愉淋 吴媛媛 白琳 万晨阳昊 罗阳 何国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0期1157-116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班氏促卵助孕汤(CLZYD)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CLZYD的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DisGeNET、UniProt、Drugbank数据库检索PCOS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班氏促卵助孕汤(CLZYD)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CLZYD的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DisGeNET、UniProt、Drugbank数据库检索PCOS的疾病靶点,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交互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基因功能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核心作用靶点及药物核心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得到药物有效成分184个,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362个,疾病靶点1807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65个。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核心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作用靶点为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蛋白p53(TP53)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LZYD治疗PCOS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膜筏、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LZYD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等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与AKT1、TNF-α、IL-6、IL-1β、TP53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CLZYD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PCOS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多囊卵巢综合征 班氏促卵助孕汤
下载PDF
益肾助孕方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子宫内膜状况及妊娠率的影响
9
作者 李晓平 罗军 +2 位作者 唐艳 王锦秀 汤海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方结合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对使用氯米芬(CC)促排卵时有排卵的周期子宫内膜状况、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辨证为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方结合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对使用氯米芬(CC)促排卵时有排卵的周期子宫内膜状况、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辨证为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益肾助孕方。分别比较两组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排卵率、妊娠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的改善、妊娠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助孕方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绪 不孕症 益肾助孕方 排卵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助孕汤辅助治疗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樊鸿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47-1548,1551,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汤辅助西医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3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医组(n=63)和联合组(n=70)。西医组给...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汤辅助西医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3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医组(n=63)和联合组(n=70)。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辅助补肾助孕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卵巢功能(卵泡体积、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西医组的84.13%(P<0.05)。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的卵泡体积、卵泡个数均显著低于西医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西医组11.1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助孕汤辅助西医治疗能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现状 补肾助孕汤 枸橼酸氯米芬胶囊
下载PDF
助孕3号方防治大鼠自然流产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罗颂平 梁国珍 +6 位作者 张玉珍 许丽绵 邓高丕 欧阳惠卿 宁艳 张铭 韩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研究助孕3号方防治肾虚、脾虚型大鼠自然流产的机理。方法:(1)以羟基脲与米非司酮(RU486)建立肾虚加黄体抑制模型,利血平与RU486建立脾虚加黄体抑制模型。(2)观察助孕3号方对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孕酮(P)分泌、蜕膜孕激素受体(PR)和雌... 目的:研究助孕3号方防治肾虚、脾虚型大鼠自然流产的机理。方法:(1)以羟基脲与米非司酮(RU486)建立肾虚加黄体抑制模型,利血平与RU486建立脾虚加黄体抑制模型。(2)观察助孕3号方对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孕酮(P)分泌、蜕膜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和P,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PR,光镜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学改变。(3)助孕3号方对大鼠离体与在体子宫兴奋性的影响,采用水提液与含药血清进行离体子宫兴奋试验。结果:(1)助孕3号方能提高肾虚加黄体抑制与脾虚加黄体抑制模型大鼠蜕膜PR阳性率,与单纯黄体抑制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助孕3号方水提液和含药血清均能降低离体子宫肌条收缩的强度(P<0.05),在体子宫兴奋试验提示助孕3号组子宫收缩强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补肾和补肾健脾中药保胎的主要作用环节是提高靶细胞PR以及对子宫平滑肌的舒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助孕3号方 中医药疗法 脾虚 肾虚 蜕膜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春霞 褚玉霞 +2 位作者 陈建设 李永伟 史莲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卵泡直径、子宫...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与对照组患者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妊娠率为41.38%,对照组妊娠率仅为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能调节性激素水平,协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促使卵泡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补肾助孕汤
下载PDF
中药助孕方对促排卵和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闫文杰 杨菁 +3 位作者 尹太郎 余楠 郭悦 邹宇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助孕方对促排卵(OS)和胚泡着床障碍(BID)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200只正常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OS)、C组(OS加中药助孕方)、D组(BID)、E组(BID加中药助孕方)、F组(中药助孕方)。OS... 目的研究中药助孕方对促排卵(OS)和胚泡着床障碍(BID)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200只正常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OS)、C组(OS加中药助孕方)、D组(BID)、E组(BID加中药助孕方)、F组(中药助孕方)。OS组腹腔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BID组于妊娠第4天9:00皮下注射米非司酮。3个中药组于妊娠第1-4天8:00灌胃中药1.5mL/100g。妊娠第4天21:00每组取出8只子宫标本固定,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标本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水平。妊娠第8天21:30处死各组妊娠小鼠,取出子宫,计数胚泡数。结果 B组和D组的妊娠率(6.67%,1/15、18.75%,3/16),LIF蛋白OD值(0.18±0.02、0.23±0.02),整合素β3蛋白OD值(0.20±0.05、0.19±0.0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E组的妊娠率(54.55%,12/22、65.22%,15/23),LIF蛋白OD值(0.37±0.09、0.39±0.02),整合素β3蛋白OD值(0.34±0.04、0.38±0.08)分别与B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和BID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负面影响,阻碍胚泡植入。中药助孕方可以通过上调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助孕方 促排卵 胚泡着床障碍 子宫内膜 白血病抑制因子 整合素Β3
下载PDF
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抒 吕恽怡 +2 位作者 杨志海 于丽 刘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8-990,共3页
目的:探讨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助孕汤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卵泡... 目的:探讨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助孕汤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促排卵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妊娠率为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妊娠率为17.6%,两组疗效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正常排卵和无排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正常排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孕汤与临床首选药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和妊娠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但助孕汤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可促进子宫和微循环血流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充盈,进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助孕作用,疗效优于克罗米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克罗米芬 助孕汤 卵泡发育 子宫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毓麟助孕方对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瑞君 崔琳 +4 位作者 周晓玲 李璐凯 高倩倩 丁玉 位路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索毓麟助孕方对性成熟雌性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毓麟助孕方+HMG+HCG组)和对照组(HMG+HCG组)。实验组以毓麟助孕方连续灌胃10 d,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0 d。24 h后两组小鼠同时... 目的探索毓麟助孕方对性成熟雌性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毓麟助孕方+HMG+HCG组)和对照组(HMG+HCG组)。实验组以毓麟助孕方连续灌胃10 d,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0 d。24 h后两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尿促性素(HMG),48 h后两组同时腹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次日10时处死,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体面积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ER、PR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毓麟助孕方可以促进内膜腺体的增长,提高子宫内膜ER、PR的含量,有利于胚泡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毓麟助孕方 子宫内膜容受性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ER、PR及整合素α_5、β_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8
16
作者 周惠芳 李爱萍 谈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整合素α5、β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阐明该方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补肾助孕方低、...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整合素α5、β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阐明该方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补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对各组大鼠由妊娠至胚胎着床期处死,取子宫中段组织(约1cm),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ER、PR及整合素α5、β3的蛋白表达等。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ER、PR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补肾助孕方低、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5、β3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补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助孕方可下调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ER、PR的水平,提高整合素α5、β3水平的表达,改善黄体功能不全状态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受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胚胎着床期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整合素Α5 整合素Β3 子宫内膜容受性 受孕率
下载PDF
化痰助运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天生 郭召平 +5 位作者 尚莹莹 吴晓华 杨伟 胡春平 冯珍凤 徐新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的:评价化痰助运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脂联素角度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阿托伐他汀钙片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中医证... 目的:评价化痰助运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脂联素角度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阿托伐他汀钙片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中医证候、脂联素、血脂、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1改善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口干口苦、恶心欲呕、肢体困重、大便稀溏症状方面,疗效中药组>西药组;2提高脂联素水平及降低空腹胰岛素方面,疗效中药组>西药组;在改善餐后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化痰助运方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并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患者的血脂代谢、拮抗胰岛素抵抗、提高脂联素水平,这可能是化痰助运方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化痰助运方 脂联素
下载PDF
助孕胶囊中淫羊藿甙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梅 宋红湘 边爱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制订助孕胶囊中淫羊藿甙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淫羊藿中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甙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该法快速简便 ,准确性高 ,重现性好。结论 :可作为助孕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助孕胶囊 淫羊藿甙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党慧敏 刘艳巧 +1 位作者 刘润侠 陈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中药组服用调经助孕方,西药组服用来曲唑,中西药组采用调经助孕... 目的研究中药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中药组服用调经助孕方,西药组服用来曲唑,中西药组采用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改善情况、基础体温(BBT)变化、排卵恢复情况、血清性激素及AMH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排卵率为45%(9例),西药组为60%(12例),中西药组为85%(17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受孕率为40%(8例),西药组为45%(9例),中西药组为80%(16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各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均升高,黄体生成素、睾酮、AMH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促排卵作用,并可提高受孕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H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调经助孕方 卵泡发育 抗苗勒氏管激素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LPD模型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伯如 周惠芳 +4 位作者 刘贝 朱宏坤 戴佳轩 徐建亚 谢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4-55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垂体FSHβ、LHβ基因转录水平。对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关键分子以及下游重要转录因子分别采用q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肾助孕方显著提高了由米非司酮诱导的血清低FSH水平与垂体GnRH受体低表达(P<0.05),补肾助孕方组高、低剂量组中PKC、p38MAPK、JNK、ERK、PKA等关键信号转导分子以及c-Jun、Elk-1、Egr-1、CREB等转录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CAM及其下游的Nur77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助孕方能够通过调节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证明该方具有调节生殖轴整体功能的作用,阐释了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与现代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黄体功能不全 信号通路 GNRH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