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rtight negative pressure dust-contro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persite in the coal conveyer belt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云东 贾惠艳 张大明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8年第4期562-566,共5页
Presented a new coal dust control program that was airtight negative pressure dust-control technology at the transpersite,combining with analysis with the movement of air curr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solid... Presented a new coal dust control program that was airtight negative pressure dust-control technology at the transpersite,combining with analysis with the movement of air curr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solid flow at the transpersite,and proved the mechanism of precipitation and proliferation for coal dust-controlt in theory.The technol- ogy has made good economic results at the Heidaigou Clean Plant,not only dust concen- tration control within 10 mg/m^3 to the work site,but also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and cost sav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onveyer belt system transpersite DUST airtight negative pressure dust-control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airtight concrete grouting to road tunnels
2
作者 刘新荣 ZHANG +1 位作者 Dongming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Road tunnel excavation often traverses coal strata, which is at risk of firedamp explosion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disaster. Airtight concrete grouting is popularly used in this kind of tunnel project. Based on the es... Road tunnel excavation often traverses coal strata, which is at risk of firedamp explosion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disaster. Airtight concrete grouting is popularly used in this kind of tunnel project. Based on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mechan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the principle of improving concrete airtight property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investigated. The proportioning tests and monitoring method for airtight concrete are introduced, which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udy applied to the project of the Huayinshan Tunnel. It is proved by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 beneficial to tunneling project across coal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tunnel airtight concrete gas outburst preventing
下载PD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airtightness safeguard measures for typical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s 被引量:1
3
作者 Yongming Ji Lin Duanmu Songtao Hu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4年第3期348-363,共16页
Zero-energy buildings constitute an effective means of reducing urban carbon emissions.High airtightness,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zero-energy building,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uilding’s air infiltration and has ... Zero-energy buildings constitute an effective means of reducing urban carbon emissions.High airtightness,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zero-energy building,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uilding’s air infiltration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indoor air quality,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s.However,thus far,systematic developments in high-airtightness assurance technologies remain scarce.Most existing studies have tested the airtightness of buildings and typical building components;however,in-depth analyses into the formation of infiltration have not been reported.There-fore,for realizing zero-energy buildings,ensuring airtightness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Accordingly,in this study,based on several building airtightness measurement studies,the typical air leakage paths in buildings were summarized,and the causes of typical air leakage components in buildings were further analysed by tracing construction processes.Moreover,targeted measures for airtightness in buildings were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practical cases.Lastly,the resulting improved building airtightness was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tightness of the measured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ranges from 0.13 h^(−1)to 0.57 h^(−1),with a mean value of 0.32 h^(−1).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tightness safeguard measures was verified.This study serves as a basis for the assumption of the air leakage path distribution when simulating building air infiltration and also provides a design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airtightness of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eutrality airtightNESS Safeguard measures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s
原文传递
Prediction model of air infiltration in single-zone buildings with high airtightness
4
作者 Yongming Ji Lin Duanmu Songtao Hu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3年第6期653-668,共16页
Air infiltration through building envelopes has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ir energy demand and indoor air quality.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accur... Air infiltration through building envelopes has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ir energy demand and indoor air quality.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predict building air infiltration rates under various scenarios.High airtightness is on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s.With the rapid application of passive technology i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the airtightness of new urban building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centralized air leakage path distribution assumption of current prediction model for building air infiltration rate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 airtightness buildings,which reduces its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application range.Therefor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air infiltration rate of buildings with high airtightness.This paper presents an air infiltration prediction model for single-zone buildings with adventitious openings.The building envelope was broken down into permeable parts and impermeable parts,and the air leakage path-ways were assumed to be uniformly and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permeable envelope.A line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over the building facade was assumed,and the airflow rate was integrated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lanes to theoretically predict the air infiltration rate.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wa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air infiltration rates simulated by this model with those determined using the tracer gas attenua-tion method of an airtight building.The initial tes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model is mathematically robust and is capable of modeling the air infiltration of a building in a wide variety of scenarios.Reasonable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the tested and simulated results.This study can provide basic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upl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 airtightness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model Air infiltration airtightNESS Natural ventilation Modeling
原文传递
时速120 km地铁快线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勇 李杨 +1 位作者 左建勇 梁习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6-1167,共12页
为探明设计时速120 km快速地铁列车在多区段桥隧衔接线路运行时的气动效应和气密性能,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在武汉某多区段桥隧衔接地铁快线对某4车编组的新研A型密封性地铁列车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实验测试系统采用LL-250-15A型Kulite... 为探明设计时速120 km快速地铁列车在多区段桥隧衔接线路运行时的气动效应和气密性能,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在武汉某多区段桥隧衔接地铁快线对某4车编组的新研A型密封性地铁列车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实验测试系统采用LL-250-15A型Kulite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列车外部和内部的瞬态压力变化,分析全线路车外压力波动特性,对比沿列车长度方向不同测点位置的压力变化幅值,并分析不同空调状态下的车内压力舒适性。经过3次实验测试分析,该实验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结果表明:全线路运行时,列车在隧道段内加减速导致车外压力变化幅值明显大于高架段,气动效应最恶劣的位置为地下段人防门变截面处,列车上行通过该处时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为1 071 Pa,下行通过该处时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为905 Pa;相对于下行线全线路,上行线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大18.3%;列车正线运营时压力波保护阀会在压力变化剧烈区段进行动作响应,列车上行时,空调开启、压力波保护阀正常启用状态下,车内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相对于压力波保护阀打开未启用时减少了16%,下行时,减少了28%,空调压力波保护阀能够有效降低车外压力波动对车内气压变化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快速地铁线路设计、地铁列车运营及地铁气密性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快线 桥隧衔接 实车试验 压力波 气密性
下载PDF
W频段固态气密功率放大器设计
6
作者 余小辉 冯思润 马战刚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3 mm频段功率合成的需要,基于波导气密结构设计了一种8合1放大器,实现了W波段瓦级的功率输出。利用硅基芯片实现了模块的气密,创新地解决了W频段波导的气密需求。本合路结构基于波导合路原理,并对内部结构进行了电磁分析。而后使用... 针对3 mm频段功率合成的需要,基于波导气密结构设计了一种8合1放大器,实现了W波段瓦级的功率输出。利用硅基芯片实现了模块的气密,创新地解决了W频段波导的气密需求。本合路结构基于波导合路原理,并对内部结构进行了电磁分析。而后使用高频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W频段基于波导气密结构的功率合成放大器的指标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密波导 功率合成器 电磁场
下载PDF
聚乙烯装置洗涤气密封罐焊缝泄漏原因分析及改进
7
作者 刘永辉 周涛 +1 位作者 杨树荣 梁元月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220-222,225,共4页
针对扬子石化聚乙烯装置D-2304洗涤气密封罐罐体与下封头焊缝处泄露问题,通过宏观检查、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试验等方法对洗涤器密封罐失效进行分析,分析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过大、腐蚀性离子Cl^(-)导致泄漏的根本原因,对后期容... 针对扬子石化聚乙烯装置D-2304洗涤气密封罐罐体与下封头焊缝处泄露问题,通过宏观检查、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试验等方法对洗涤器密封罐失效进行分析,分析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过大、腐蚀性离子Cl^(-)导致泄漏的根本原因,对后期容器更新制造及运行过程水含量的检查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罐 焊缝 失效
下载PDF
涡旋盘非标自动化装配设备研发
8
作者 张春苗 华洋杰 +1 位作者 王雨鑫 翁绍铭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空调压缩机中的涡旋盘正背面需要装配销钉和阀片。目前该道工序主要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次品率高。针对这种现状,根据涡旋盘装配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涡旋盘自动装配装置,详细介绍了总体设计方案、结构布局、机械结构、电气结... 空调压缩机中的涡旋盘正背面需要装配销钉和阀片。目前该道工序主要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次品率高。针对这种现状,根据涡旋盘装配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涡旋盘自动装配装置,详细介绍了总体设计方案、结构布局、机械结构、电气结构和控制系统。设备主要分为涡旋盘上料工站、定位销自动压装工站和阀板自动安装与气密性检测工站,电气控制部分采用三菱IQ-F系列80点的PLC,外加128点的扩展IO以及4路模拟量输入,方便以后PLC并入MES系统,并且该系列具有较好的FB功能,可以将一些通用的控制方式写入FB,方便今后类似的设备直接调用调试好的程序,避免重写带来的不必要麻烦,考虑到有3个伺服电机,方便伺服与PLC通讯,减少焊线带来的不必要的问题,采用三菱JET系列的伺服,与PLC进行CC-LINK IE TSN组态,使用绝对值系统,即使断电后,伺服放大器依旧能识别电机的位置。经实践该套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盘 自动装配 气密检测 PLC
下载PDF
埋头弹复合药筒抽壳闭气性能分析与改进设计
9
作者 王宏金 宁变芳 +1 位作者 张国平 张世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针对埋头弹药的闭气和抽壳问题,设计复合药筒方案,并对方案的闭气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380 MPa膛压下,药筒底座与筒体和闩体之间闭气性能良好,但端盖与身管之间闭气性较差,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较大,易出现抽壳后筒体破损。... 针对埋头弹药的闭气和抽壳问题,设计复合药筒方案,并对方案的闭气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380 MPa膛压下,药筒底座与筒体和闩体之间闭气性能良好,但端盖与身管之间闭气性较差,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较大,易出现抽壳后筒体破损。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合药筒改进方案,并与改进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端盖与身管之间有效接触面积增大,闭气效果明显改善,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明显变小,局部破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膛压卸载后端盖与底座均与药室脱离,可实现几乎零抽壳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弹 复合药筒 零抽壳力 闭气性能
下载PDF
天然胶乳/丁基胶乳并用胶乳的性能研究
10
作者 方豪斌 杜杰 +4 位作者 荆帅林 何雄 周春燕 覃孔炎 何映平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44-348,共5页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方法,研究天然胶乳/丁基胶乳并用比和硫化强化包用量(以干量计)对并用胶乳及其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胶乳的粘度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气密性随着丁基胶乳占比的增大而呈提高...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方法,研究天然胶乳/丁基胶乳并用比和硫化强化包用量(以干量计)对并用胶乳及其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胶乳的粘度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气密性随着丁基胶乳占比的增大而呈提高趋势;当天然胶乳用量为100份、丁基胶乳用量为5.42份、硫化强化包用量为2.65份时,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拉伸强度可达到24 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丁基胶乳 并用 粘度 气密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250 km/h动车组气动载荷及动态气密特征的实车试验
11
作者 马瑶 余以正 +2 位作者 夏春晶 王雷 梅元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9-1899,共11页
为了对长期运行的现役列车车体疲劳及静强度提供载荷边界输入条件,并加强对车体气动载荷特性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的长期运用评估,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得到CRH5A型动车组线路气动载荷和频率特征及不同隧道运行工况下车内外压力波动和车内压... 为了对长期运行的现役列车车体疲劳及静强度提供载荷边界输入条件,并加强对车体气动载荷特性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的长期运用评估,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得到CRH5A型动车组线路气动载荷和频率特征及不同隧道运行工况下车内外压力波动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特征,结合实测数据和所提出的动态气密指数分析方法,计算整车动态气密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沈客专沈阳—朝阳试验段,车体绝对气动压差变化范围为−2.53~0.71 kPa;车体外两侧压力无明显主频;间隔1 s和3 s的车内压力变化量最大值分别为294 Pa和383 Pa,尾车的车内压力波动最剧烈。列车通过黑山隧道、下窝堡隧道、扣莫明洞隧道、三棱山隧道4个典型长度隧道的整车动态气密性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10.46、12.13、11.06和14.40 s,对于同一列车而言,列车的动态气密指数未因所通过隧道长度的不同而有较明显的离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5A型动车组 隧道压力波 车体气动载荷 车内压力舒适性 动态气密指数 实车试验
下载PDF
油田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朱治国 苗彦平 +4 位作者 薛李强 牛忠晓 田野 杜航 葛玉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实现油田集输站场工艺简化优化、密闭橇装化,停用部分老旧高耗能设备,最大程度实现站场简化降级、无人或少人值守,因此开展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研究与应用。该技术利用离心式双腔混输装置将油、气、水混合介质同时增压输送,实现多相流... 为实现油田集输站场工艺简化优化、密闭橇装化,停用部分老旧高耗能设备,最大程度实现站场简化降级、无人或少人值守,因此开展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研究与应用。该技术利用离心式双腔混输装置将油、气、水混合介质同时增压输送,实现多相流密闭混输,同时集成集油、计量、增压及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形成橇装化装置,实现“一橇代站”密闭集输,有效解决了传统油气混输泵效率低、易损坏、含气率限制等技术难题。在两座转油站试验应用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后,停用了原计量阀组、储油罐、输油泵等工艺设备,采取无人值守方式,成功实现了密闭混输、自动计量与控制。结果表明在转油站应用该技术可实现气液密闭混输、工艺简化优化、降低油气损耗,达到站场降级、减员增效的目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密闭混输 橇装化 工艺简化优化 站场降级
下载PDF
一种基于PLC的弯头管件气密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艾晨光 马壮 +1 位作者 田丽欣 巩诚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36,67,共5页
以弯头管件气密性测试为研究对象,考虑气密性测试系统装置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LC的管件气密性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编程、调试与试验研究。该系统首先以PLC为控制核心,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弯头管件内部的实时压力数据,再根据测... 以弯头管件气密性测试为研究对象,考虑气密性测试系统装置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LC的管件气密性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编程、调试与试验研究。该系统首先以PLC为控制核心,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弯头管件内部的实时压力数据,再根据测试数据判断硬件装置的优劣并进行分类;其次将触摸屏作为监控系统的上位机,通过组态监控画面实现对密封测试系统的实时监控;最后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管件气密性测试,能够准确判断管件气密性的优劣,且具备可靠性高、控制简单以及可维护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件 气密性 PLC 监控系统
下载PDF
可伐合金预氧化工艺对金属-玻璃封接气密性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玉 刘旭 刘林杰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可伐合金和硅硼玻璃是通过可伐合金表面的氧化物与玻璃互溶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伐合金的预氧化工艺是金属-玻璃封接的关键工序,是直接影响金属-玻璃封接气密性的重要因素。基于空气预氧化方法分析预氧化温度、时间、曲线等工艺因... 可伐合金和硅硼玻璃是通过可伐合金表面的氧化物与玻璃互溶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伐合金的预氧化工艺是金属-玻璃封接的关键工序,是直接影响金属-玻璃封接气密性的重要因素。基于空气预氧化方法分析预氧化温度、时间、曲线等工艺因素对可伐合金在空气中预氧化及封接外壳气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伐合金在空气中的氧化层厚度随温度和时间单调增加,在500~550℃空气气氛中氧化15~20 min,可伐合金表面形成0.7~1.6μm厚的氧化层,金属-玻璃封接外壳可获得较高的气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伐合金 预氧化 金属玻璃封接 气密性
下载PDF
近零能耗建筑电气设计简析
15
作者 甘旭东 刘莹 《建筑电气》 2024年第S01期34-38,共5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依据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相关设计标准要求,从电气管线气密层敷设、光伏发电、LED光电玻璃、监测和控制、能效指标判定等方面论述近零能耗建筑电气的相关设计,简析标准要求的电气技术措施。
关键词 近零能耗建筑 气密性 环境监测 能耗监测 光伏发电 能效指标
下载PDF
古籍保存环境气体洁净研究与长期保存体系的构建
16
作者 周华华 邱琬 丁春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4,共8页
本研究分析了空气污染物种类对古籍劣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古籍保存环境中空气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净化模块可以去除环境内99.8%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80%以上的甲醛气体,且其对甲酸、乙酸等古籍保存环境内常见的有害气体也... 本研究分析了空气污染物种类对古籍劣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古籍保存环境中空气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净化模块可以去除环境内99.8%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80%以上的甲醛气体,且其对甲酸、乙酸等古籍保存环境内常见的有害气体也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并可对高气密空间内进行持续、有效的空气洁净。此外,通过结合恒湿模块,可以实现保藏环境的恒湿、稳定。因此,以高密封围护结构为基础,结合净化、恒湿以及数据采集功能而形成的长期保存体系,可以密封保存环境,适宜纸质材料长期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洁净 高气密
下载PDF
人防工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门框荷载分布研究
17
作者 郝鲁波 杨海平 +1 位作者 王会杰 柴永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2-487,共6页
活门槛防护密闭门在人防工程中应用广泛,因活门槛刚度低,其门扇受力与普通固定门槛防护密闭门差别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未见针对活门槛防护密闭门门框墙设计的荷载分配算法,一般参照普通防护密闭门进行设计。针对活门槛防护密闭门门框... 活门槛防护密闭门在人防工程中应用广泛,因活门槛刚度低,其门扇受力与普通固定门槛防护密闭门差别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未见针对活门槛防护密闭门门框墙设计的荷载分配算法,一般参照普通防护密闭门进行设计。针对活门槛防护密闭门门框受力问题,构建了活门槛混凝土防护密闭门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ANSYS/LS-DYNA对平板活门槛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在冲击波超压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门扇对门框作用力的变化过程及荷载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活门槛的刚性较弱,其承载作用可以略去不计,门扇对门框的作用力随门扇的振动而变化,门框荷载分布与门扇的变形状态密切相关,门扇达到准静态时的门框荷载分布主要取决于门孔的宽高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门槛 防护密闭门 荷载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压力波及列车气密性措施分析
18
作者 吴敏慧 刘建超 +2 位作者 张戈 王鲁平 段海滨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针对快速轨道交通列车在隧道内气动压力变化较快造成的舒适度降低问题,对隧道内径尺寸、泄压方案对车内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相关规范选定压力舒适度标准,建立包含列车模型、隧道模型及隧道口泄压措施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对... 针对快速轨道交通列车在隧道内气动压力变化较快造成的舒适度降低问题,对隧道内径尺寸、泄压方案对车内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相关规范选定压力舒适度标准,建立包含列车模型、隧道模型及隧道口泄压措施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隧道内径、不同气密指数条件下列车内外压力的变化进行研究,最后对隧道入口设置缓冲方案对车内压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隧道内径由6.0 m增加为6.1 m时,车内压力变化最大值约降低4.2%,继续增大隧道直径对减小车内外压力变化值作用有限;当气密指数≤6s时,每增加1 s,车内压力变化最大值约减小15%~25%;隧道洞口设置全封闭声屏障作为缓压结构时,车内压力变化最大值可降低约40%~50%;为提高整车气密性,可采取提高司机室/客室车门密封性、在新风口和废排风口设置启动压力保护阀以及提高车身及贯通道密封性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压力波 气密性 隧道内径
下载PDF
寒冷地区关于75%节能率居住建筑整体气密性检测研究
19
作者 梅国永 李萌 +3 位作者 李震 邵士伟 李迪 王昭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在近零能耗建筑评估工作中,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建筑整体外围护结构如果有气密性渗漏情况会增加建筑物能耗。目前国内对普通建筑没有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的指标要求,但是随着国家节能标准不断提升要求,普... 在近零能耗建筑评估工作中,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建筑整体外围护结构如果有气密性渗漏情况会增加建筑物能耗。目前国内对普通建筑没有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的指标要求,但是随着国家节能标准不断提升要求,普通建筑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在不断提升,如果普通建筑内部不增加机械通风装置,室内的空气质量是否合格存疑。采用压差法对济南市长清区某新建75%节能率居住建筑的整体气密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和理论分析计算,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与国外气密性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寒冷地区75%节能率居住建筑整体气密性的现状及机械通风的必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气密性 换气次数 居住建筑
下载PDF
歧化装置反应进料板式换热器清洗及烧焦实践总结
20
作者 任光行 杜晓宇 +2 位作者 周敏 李红伟 包国贤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某歧化装置反应进料板式换热器经过多个周期的运行后,板片两侧结垢,换热效率大大下降,燃料气消耗量异常增加。板式换热器冷端压力降达到设计限值的98%,无法继续提高装置负荷,严重制约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降低板式换热器压力降、... 某歧化装置反应进料板式换热器经过多个周期的运行后,板片两侧结垢,换热效率大大下降,燃料气消耗量异常增加。板式换热器冷端压力降达到设计限值的98%,无法继续提高装置负荷,严重制约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降低板式换热器压力降、恢复其换热效率,有必要对其进行清洗或烧焦。文中介绍了一种碱洗、漂洗及可控燃烧除焦的处理技术,通过化学清洗除去了歧化装置反应进料换热器内存在的盐类,避免了烧焦和开盖内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蚀风险。烧焦过程中通过通入较低浓度的空气来控制烧焦的强度,实现板式换热器内部除焦。处理后,板式换热器在相同负荷下的冷端压力降由188 kPa下降至45 kPa,热端温差由51.9℃下降至31.0℃,反应加热炉燃料气消耗下降50%以上,降低了装置能耗,消除了装置运行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化装置 板式换热器 清洗 烧焦 碱洗 漂洗 真空气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