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滞动针干预“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镇痛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赵丽萍 陈艺箔 +3 位作者 王雅倩 李之彤 张琪 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14-3623,共10页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左侧股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造模12周后随机挑选6只验证造模成功,将剩余32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6)与滞动针组(n=16),使用滞动针对滞动针组大鼠左侧股内侧肌局部激痛点进行干预治疗,2次/周,治疗4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进行左足机械缩足阈值测定;治疗后第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c-fos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治疗4周后,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等,肌细胞增大并出现核内移现象,细胞内出现圆形挛缩结节以及紧张带;滞动针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细胞多呈角状,细胞内偶见挛缩结节;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c-fos阳性表达升高(P<0.05),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降低(P<0.05);(5)结果表明,滞动针可能通过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间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释放β-内啡肽、增加c-fos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中枢致敏程度,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滞动针 中枢镇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A central analgesic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An ongoing functional MRI study 被引量:3
2
作者 Lei Lan Yujie Gao +5 位作者 Fang Zeng Wei Qin Mingkai Dong Mailan Liu Taipin Guo Fanrong Li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2649-2655,共7页
Shaoyang acupoint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migraine treatment. However, the central anal- gesic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ingle stimulus of the verum acupuncture in h... Shaoyang acupoint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migraine treatment. However, the central anal- gesic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ingle stimulus of the verum acupuncture in healthy subjects can induce significant connectivity or activity changes in pain- related central networks compared with sham acupuncture. However, these findings are not indicative of the central analgesic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Shaoyang acupoints. Thus, we recruited 100 migraine sufferers and randomly assigned them into five groups: Shaoyang uncommon acupoint, Shaoyang common acupoint, Yangming uncommon acupoint, non-acupoint control, and blank control groups. Subjects were subjected to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s and functional MRI prior to and after 10 and 20 acupuncture treatments. All subjects were diagnosed by physicians and enrolled following clin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 Subj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1-4 weeks after inclusion. At the fifth week, the first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esting functional MRI were conducted. The Shaoyang uncom- mon acupoint, Shaoyang common acupoint, Yangming uncommon acupoint, and non-acupoint control grousp then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five times per week, 20 times in total over 4 weeks. The second and third clinical evaluations and resting functional MRI screenings were conducted following 10 and 20 acupuncture treatments.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5 to 8 week pe- riod, followed by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esting functional MR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changes in brain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central networks in subjects with migraine undergoing acu- puncture at Shaoyang uncommon acupoin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central analgesic mechanism by which acupuncture at Shaoyang acupoints treats migra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IGRAINE ACUPUNCTURE analgesia central re-sponse functional MRI sessions of acupuncture continuous central activity study design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推拿通过NF-κB/GT通路对minor CCI大鼠的镇痛启动机制研究
3
作者 萨出拉 杨震杰 +6 位作者 于天源 陈金平 张润龙 张英琦 孙佳伟 张汉钰 刘家玥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启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和推拿+PDTC组,模型组、推拿组和推拿+PDTC组建立minor CCI模型。造模后7 d推拿组进行三法三穴干预1次。通过Von Frey法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启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和推拿+PDTC组,模型组、推拿组和推拿+PDTC组建立minor CCI模型。造模后7 d推拿组进行三法三穴干预1次。通过Von Frey法检测大鼠的机械疼痛和热痛阈值,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大鼠SDH中NF-κB/GT通路相关分子变化。结果:推拿干预1次后,与模型组相比,推拿组和推拿+PDTC组的MWT和TWL值、EAAT2细胞数目、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GFAP细胞数目、蛋白、mRNA表达和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推拿组相比,推拿+PDTC组的MWT和TWL值、EAAT2细胞数目、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均P<0.05),GFAP细胞数目、蛋白、mRNA表达和NF-κB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推拿可通过调节NF-κB/GT信号通路发挥即刻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推拿 镇痛 脊髓背角 中枢机制 NF-κB/GT通路
下载PDF
磁石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汝娟 黄寅墨 +2 位作者 朱武成 张惠云 孙淑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磁石能显著抑制醋酸诱发小鼠的扭体反应,降低戊巴比妥钠的阈剂量,缩短入睡潜伏期时间,拮抗戊四氮致小鼠惊厥,延长回苏灵致惊潜伏期时间,降低角叉菜胶引起小鼠足肿胀度,缩短出血、凝血时间。
关键词 磁石 药理作用 中枢抑制 镇痛 凝血
下载PDF
电针镇痛后效应与脑干5-HT、下丘脑β-EP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78
5
作者 梁繁荣 刘雨星 +1 位作者 陈瑾 罗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 方法 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 ,以“昆仑”穴为电针穴位 ,以放免、荧光测定为检测方法 ,观察了炎症局部痛阈、脑干 5 -羟色胺 (5 -HT)含量、下丘脑β-内啡肽 (β- EP)含量... 目的 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 方法 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 ,以“昆仑”穴为电针穴位 ,以放免、荧光测定为检测方法 ,观察了炎症局部痛阈、脑干 5 -羟色胺 (5 -HT)含量、下丘脑β-内啡肽 (β- EP)含量。 结果 电针能提高 AA大鼠痛阈并能维持 6 0 m in以上 ;提高下丘脑β- EP含量并维持 30 m in以上 ;提高脑干 5 - HT含量并维持此效应 30 min以上。 结论 提示电针镇痛后效应有其客观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中枢镇痛机制 脑干 5-羟色胺 Β-内啡肽
下载PDF
按揉环跳穴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中枢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征宇 俞仲毅 +4 位作者 金勇 张进 李玉成 刘骁 杨香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探索按揉环跳穴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中枢镇痛机理。方法:采用热测痛法观察按揉环跳穴对坐骨神经结扎所致的神经痛大鼠其疼痛耐受值(s)的变化情况;并以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以痛为腧"推拿法对神经痛大鼠中枢某些... 目的:探索按揉环跳穴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中枢镇痛机理。方法:采用热测痛法观察按揉环跳穴对坐骨神经结扎所致的神经痛大鼠其疼痛耐受值(s)的变化情况;并以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以痛为腧"推拿法对神经痛大鼠中枢某些核团的β-内啡肽的变化。结果:在大鼠环跳穴(坐骨神经结扎处)进行按揉后可即刻显著增加其疼痛耐受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推拿次数的增加,治疗组大鼠疼痛耐受值也逐渐增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推拿治疗1周和推拿治疗2周组杏仁核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明显强于相应的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导水管周围灰质(PAG)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仅在治疗2周组强于相应的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痛为腧"推拿方法治疗神经痛大鼠具有较明显的即刻和累积的镇痛作用;推拿治疗神经痛的中枢机制与杏仁核的相关性比与PAG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神经痛 中枢核团 Β-内啡肽 镇痛 大鼠
下载PDF
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外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姚凯 郭义 +1 位作者 胡利民 曲竹秋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外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大鼠痛阈的变化,观察外源性升高中脑中央灰质(PAG)部位游离Ca2+浓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性疼痛大鼠模型,观察疼痛刺激及针刺镇痛对PAG细...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外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大鼠痛阈的变化,观察外源性升高中脑中央灰质(PAG)部位游离Ca2+浓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性疼痛大鼠模型,观察疼痛刺激及针刺镇痛对PAG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外源性升高PAG部位游离Ca2+浓度后,针刺提高大鼠痛阈的效应受到抑制。疼痛刺激使大鼠PAG部位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针刺镇痛则可使其明显降低。[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游离Ca2+可能是伤害性刺激信息和针刺信息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 游离钙离子
下载PDF
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79
8
作者 张吉 张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刺镇痛涉及整个神经系统各部的功能,脊髓是初步对针刺镇痛处理、译释的第一站;脑干是针刺镇痛信息整理、辨析、激发、综合、承上启下的中继站,对针刺镇痛起到重要作用;丘脑部分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分析,综合调整,有多种神经体液参与,是... 针刺镇痛涉及整个神经系统各部的功能,脊髓是初步对针刺镇痛处理、译释的第一站;脑干是针刺镇痛信息整理、辨析、激发、综合、承上启下的中继站,对针刺镇痛起到重要作用;丘脑部分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分析,综合调整,有多种神经体液参与,是加强针刺镇痛和控制镇痛的协调中枢;边缘系统及其核团和多种神经介质参与,对针刺镇痛起到协调作用;大脑皮层是最高中枢,对针刺镇痛不单是兴奋和抑制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调整、指挥中枢,既能加强镇痛,又能抑制其太过,起到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综述 中枢神经系统/针灸效应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及鞘内注射孤啡肽减弱苏太尼镇痛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秀琳 朱崇斌 +2 位作者 吴根诚 许绍芬 曹小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进一步阐明孤啡吠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u)及路内(it)注射孤啡肽对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icu及it注射孤啡吠后可减弱芬太尼镇痛效应。结论:孤啡肽的致痛敏作用... 目的进一步阐明孤啡吠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u)及路内(it)注射孤啡肽对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icu及it注射孤啡吠后可减弱芬太尼镇痛效应。结论:孤啡肽的致痛敏作用可能与其对抗由μ受体介导的痛抑制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芬太尼 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及鞘内注射孤啡肽对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秀琳 朱崇斌 +5 位作者 许绍芬 曹小定 吴根诚 李默漪 崔大敷 戚正武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5-580,共6页
孤啡肽(orphaninFQ,OFQ)是最近发现的一种门肽,为阿片受体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孤儿受体”(orphareceptor)的内源性配基。OFQ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与内阿片肽明显不同。本实验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V)及鞘... 孤啡肽(orphaninFQ,OFQ)是最近发现的一种门肽,为阿片受体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孤儿受体”(orphareceptor)的内源性配基。OFQ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与内阿片肽明显不同。本实验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V)及鞘内注射(IT)OFQ对伤害性电刺激引起的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ICV及IT0.1μg(0.055nmol)OFQ对痛反应无影响,而1.0μg(0.55nmol)的OFQ可明显降低痛阈;但两种剂量的0FQ阴无论是脑室还是鞘内给药,均可对抗电针镇痛;采用反义核苷酸技术阻断OFQ受体合成,大鼠痛阈升高,此时再给予OFQ,则电针镇痛效应无明显改变。表明OFQ对基础痛阈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无影响,大剂量使痛阈降低。但无论对基础痛阈有无影响,OFQ均对抗电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痛觉调制 针刺镇痛
下载PDF
益智仁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凤和 林明世 +3 位作者 钟然 吴伟平 冯冰虹 李月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48-52,共5页
益智仁氯仿提取物和益智仁水提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均能明显提高戊巴比妥纳阈下剂量的小白鼠的睡眠率。具有镇痛作用和提高小白鼠常压下耐缺氧存活时间。益智仁氯仿提取物能提高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下的小白鼠常压下耐缺氧存活时间。二种... 益智仁氯仿提取物和益智仁水提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均能明显提高戊巴比妥纳阈下剂量的小白鼠的睡眠率。具有镇痛作用和提高小白鼠常压下耐缺氧存活时间。益智仁氯仿提取物能提高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下的小白鼠常压下耐缺氧存活时间。二种提取物均能使幼年大白鼠脾脏、胸腺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中枢抑制 镇痛 耐缺氧 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春雷 徐荻 +7 位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孙兰英 范佩芳 王成海 路长林 郑仲承 刘新坦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2期21-26,42,共6页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 镇痛 功能位点
下载PDF
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中枢镇痛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世琼 杜小正 +1 位作者 秦晓光 骆文郁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和中枢镇痛机理。方法:将健康2—3月龄青紫蓝兔50只在测定痛阈并筛选后。按随机表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内服药物对照组、捻转针法对照组、热补针法治疗组5组,每...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和中枢镇痛机理。方法:将健康2—3月龄青紫蓝兔50只在测定痛阈并筛选后。按随机表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内服药物对照组、捻转针法对照组、热补针法治疗组5组,每组9只。以卵蛋白诱导关节炎疼痛造模,对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只是每天抓取、固定刺激。其余3组连续治疗6d后,观察各组家兔脑脊液中β-内非肤(β-EP)、八肤胆囊收缩素(CCK-8)、腰髓P物质(SP)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各治疗组家兔的痛阈均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热补针法与药物和捻转针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家兔脑脊液中的镇痛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热补组家兔脑脊液中的β-EP、CCK-8、SP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作用优于内服药物组和捻转针法组(P〈0.01)。结论:传统热补针法有显著的中枢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中枢镇痛物质
下载PDF
无线镇痛监控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霞 李小华 刘晓辉 《中国数字医学》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介绍无线信息技术在医院镇痛监控管理的原理和应用情况,从工作原理、信息流程、通讯特点和主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无线镇痛监控系统的技术特性和应用优势。将无线网络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管理监控,实现临床病人的镇痛泵与镇痛医生的中央监测... 介绍无线信息技术在医院镇痛监控管理的原理和应用情况,从工作原理、信息流程、通讯特点和主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无线镇痛监控系统的技术特性和应用优势。将无线网络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管理监控,实现临床病人的镇痛泵与镇痛医生的中央监测工作站的实时连接,建立及时有效的报警和可追溯性的医疗监测数据记录机制,符合医疗质量控制的要求,有利于病人镇痛工作流程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镇痛监控 中央监测 无线网络
下载PDF
两种超前镇痛方法在前列腺切除术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军 于大海 +1 位作者 王克明 高宝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 :在前列腺切除术中,比较静脉和硬膜下隙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30例择期前列腺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药 ,Kiv组 :氯胺酮0.5mg.kg-1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min内静脉推注 ;Kepi组 :氯胺酮... 目的 :在前列腺切除术中,比较静脉和硬膜下隙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30例择期前列腺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药 ,Kiv组 :氯胺酮0.5mg.kg-1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min内静脉推注 ;Kepi组 :氯胺酮0.5mg.kg-1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min内注入硬膜下隙导管 ;对照组 :生理盐水10ml,1min内静脉推注。结果:各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Kepi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tr组。术后FDAT比较 ,Kiv组和Kepi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48h吗啡用量各实验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吗啡用量 ,有超前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中枢敏化 前列腺切除术 静脉麻醉 硬膜下隙麻醉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及鞘内注射孤啡肽减弱电针镇痛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秀琳 朱崇斌 +2 位作者 吴根诚 许绍芬 曹小定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V)及鞘内(IT)注射孤啡肽对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ICV及IT注射1μg(0.55nmol)孤啡肽(OFQ)均可降低痛阈,IT注射1μgOFQ减弱电针镇痛效应。...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V)及鞘内(IT)注射孤啡肽对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ICV及IT注射1μg(0.55nmol)孤啡肽(OFQ)均可降低痛阈,IT注射1μgOFQ减弱电针镇痛效应。ICV注射1μgOFQ可反转电针镇痛作用。提示中枢OFQ不利于电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中枢神经系统 针刺镇痛 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研究 被引量:76
17
作者 吴焕淦 翁志军 +8 位作者 刘慧荣 张建斌 余曙光 常小荣 马晓芃 沈雪勇 王晓梅 吴璐一 黄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505-2514,2520,共11页
艾灸治疗痛症从古有之,抗炎免疫是现代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艾灸镇痛及其抗炎免疫作用已被中医针灸临床实践所证实,对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多从温热刺激穴位(区)启动着手,研究发现皮肤穴位(区)中嘌呤受体(P2受体)和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 艾灸治疗痛症从古有之,抗炎免疫是现代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艾灸镇痛及其抗炎免疫作用已被中医针灸临床实践所证实,对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多从温热刺激穴位(区)启动着手,研究发现皮肤穴位(区)中嘌呤受体(P2受体)和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TRP)在艾灸效应的启动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机体疼痛、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这种调节效应发生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各个环节,对诸多介导的疼痛的镇痛/致痛因子、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艾灸嘌呤"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目前研究发现的艾灸镇痛与抗炎效应,实验研究已发现艾灸能够对腹痛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具有调节作用;临床中通过脑功能成像(f MRI)技术研究发现,艾灸和针刺在调控缓解期CD腹痛患者异常的脑灰质密度以及静息状态下异常的脑功能活动方面,镇痛效应的发挥存在着"共同响应脑区"和"差异响应脑区";温热刺激能够在丘脑内侧和腹内侧核绕开对低阈值的下行易化系统的激活而实现对高阈值激活的下行抑制系统选择性激活,这种艾灸的内源性的调节作用可能在CD痛觉及炎性反应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将围绕"艾灸嘌呤"这一机制方向来展开更为深入的艾灸镇痛与抗炎研究。艾灸抗炎免疫研究发现,艾灸能通过HPA轴提高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水平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效应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存在,艾灸通过外周穴位(区)和中枢响应,激活抗炎通路,调节免疫应答,在实现抗炎作用的同时实现了镇痛效应。文章围绕"穴位(区)启动-中枢响应-靶器官效应"对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机制进行回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抗炎免疫与镇痛 皮肤启动 中枢响应 靶器官调节
下载PDF
针刺镇痛的中枢神经递质基础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甲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60-161,163,共3页
针刺镇痛是针刺主要功效,5-羟色胺(5-HT)、内源性阿片肽、八肽缩胆囊素(CCK-8)是中枢神经参与针刺镇痛的重要神经递质,其含量变化及相互影响了针刺镇痛的疗效。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中枢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T) 内源性阿片肽 八肽缩胆囊素(CCK-8) 综述
下载PDF
针刀松解对坐骨神经痛大鼠中枢镇痛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立 董介轩 +5 位作者 殷志荣 石小东 李皎 许燕飞 刘维统 董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2-17,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坐骨神经痛大鼠中枢各区域多巴胺(DA)、5-羟色安(5-HT)、去甲肾上腺素(NE)、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腓呔(L-ENK)镇痛物质影响。方法将90 只清洁级SD 大鼠随机分作对照组、神经损伤组及...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坐骨神经痛大鼠中枢各区域多巴胺(DA)、5-羟色安(5-HT)、去甲肾上腺素(NE)、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腓呔(L-ENK)镇痛物质影响。方法将90 只清洁级SD 大鼠随机分作对照组、神经损伤组及针刀松解组;对照组:仅手术,不结扎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组:结扎坐骨神经,无其他干预;针刀松解组:结扎坐骨神经,在造模成功后14、21、28 d 给予针刀松解干预。3 组在35 d 取中枢各区域组织,用放免检测法检测CCK-8 水平;ELISA 法检测DA、5-HT、NE 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β-EP、L-ENK 水平;及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L-ENK 水平。结果各区域针刀松解组较神经损伤组和对照组CCK-8、DA、NE、5-HT 水平升高(P<0.01);海马区域针刀松解组β-EP、L-ENK 水平升高(P<0.01)。结论针刀松解干预坐骨神经痛大鼠能促进中枢各区域DA、NE、5-HT、β-EP、L-ENK 等镇痛物质表达,起到内源性中枢镇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针刀松解 中枢镇痛
下载PDF
痛风宁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文照 林坚 +3 位作者 金策 姜宏 吴士良 顾瑞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痛风剧痛的机理及痛风宁治疗急性痛风镇痛效应环节。方法 :3 2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 ,前两组灌胃蒸馏水 ,后两组分别灌胃痛风宁溶液、秋水仙碱溶液 ,于第 3天将 0 .2 ml尿酸钠... 目的 :研究急性痛风剧痛的机理及痛风宁治疗急性痛风镇痛效应环节。方法 :3 2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 ,前两组灌胃蒸馏水 ,后两组分别灌胃痛风宁溶液、秋水仙碱溶液 ,于第 3天将 0 .2 ml尿酸钠溶液注入后三组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模 ,72 h后观察下丘脑 5-HT、5-HI-AA、NE、DA。结果 :模型组、西药组 5-HT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 5) ,中药组 5-HT明显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 .0 1 ) ,中药组 DA明显高于其它三组 (P<0 .0 1 )。结论 :急性痛风剧痛与中枢 5-HT下降有一定关系 ,痛风宁可能通过升高 5-HT、DA起中枢性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宁 中枢性镇痛 大鼠 中医治疗 下丘脑 单胺类神经道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