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场域下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袭亮 萧宝凤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速推进人的现代化,塑造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公民是应有之意。公共精神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作为一种公民德性,公共精神是公民在与国家互动过程中,以公民身份意识为前提,以公...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速推进人的现代化,塑造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公民是应有之意。公共精神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作为一种公民德性,公共精神是公民在与国家互动过程中,以公民身份意识为前提,以公共生活为生成媒介,基于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而形塑的、自觉关心关注共在“他者”的意识。培育公共精神应秉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现实的人”的立场,以平衡论作为具体的方法论。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公民公共精神培育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民公共精神 现实的人 人的现代化 平衡论
下载PDF
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有效建构——基于人性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金龙 王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我国政府对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有效建构应当立足于人性进行分析。在人性角度上对公共精神进行界定,人的公共精神源自于人性中天然存在的公共性成分,弘扬公共精神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公民出于人性发展的需要,具... 我国政府对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有效建构应当立足于人性进行分析。在人性角度上对公共精神进行界定,人的公共精神源自于人性中天然存在的公共性成分,弘扬公共精神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公民出于人性发展的需要,具有对其公共精神发展的强烈诉求,而通过积极培育公民公共精神以回应公民诉求,是我国政府理应承担的责任。实现公民公共精神的有效培育需要我国政府采用三种路径,以实现公民人性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公共性 公民公共精神 政府责任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民主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生鈜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3,共7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民主与教育的关系,论述了教育民主的内涵以及价值。提出民主作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生活关系的和谐和人格的优秀发展,是社会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体的方式。民主对扩大社会和个人的福祉都是...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民主与教育的关系,论述了教育民主的内涵以及价值。提出民主作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生活关系的和谐和人格的优秀发展,是社会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体的方式。民主对扩大社会和个人的福祉都是有价值的。从民主的智力条件和心理条件来看,教育是民主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教育培养公民的理性、德性、个性以及民主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民主化是教育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民主涉及教育价值的实践方式,也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民主是教育健康、有序、和谐的生活方式。教育民主意味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通过提供选择的自由、理智的开放和实际的参与机会来形成学生的公共道德、理性精神、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社会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民主 公共精神 公民
下载PDF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被引量:129
4
作者 袁祖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民社会 民族精神
下载PDF
模范公民视野下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培育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礼峰 王宁宁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模范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塑造... 模范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模范公民的基础。由此,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内容应该包括体现正义感和公共伦理的公共精神、强调"向善、价值理念的道德素质、呈现理性思考与判断这一可贵品格的理智能力和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从创新理论解读机制、创新价值内化机制、创新实践强化机制三个路径入手开展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范公民 大学生 公共理性精神 培育
下载PDF
论构建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贵红 周乐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公民的公共精神为公民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价值规范,为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我国公民呼唤公共精神出发,指出公民的公共精神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提出了构建当代公民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构建 公民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意识内涵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俊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29-31,共3页
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关注的热点。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发展公民教育的关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只有立足于全球化的公共精神、树立全球意识、进行多元身份教育和共同伦理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 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关注的热点。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发展公民教育的关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只有立足于全球化的公共精神、树立全球意识、进行多元身份教育和共同伦理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公民意识水平,促进公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公民意识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刍议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玲 胡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53-157,共5页
公共精神是指公民个体或社群在现代公共生活形态中所具有的超越自身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加强公共... 公共精神是指公民个体或社群在现代公共生活形态中所具有的超越自身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既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重建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青年大学生作为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人群,却普遍存在公民知识不足、公民技能缺乏、公民品性有待修炼等问题。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应着力促进自觉反思,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激发问题意识,厘清学生的公共价值观念;加强多元整合,促进学生的公共精神建构;拓宽公共空间,加强学生的民主实践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共精神 道德认知 公共价值 公民素质 哲学解释学
下载PDF
刍议乡村公民共同体构建进路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海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0-44,共5页
共同体是人们彼此平等、相互关爱、和谐温馨的生活形态。我国乡村社会的历史形态包括传统的宗族共同体与村落共同体、人民公社时期的行政共同体,但随着乡村价值体系与社会关系图式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这些共同体形态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共同体是人们彼此平等、相互关爱、和谐温馨的生活形态。我国乡村社会的历史形态包括传统的宗族共同体与村落共同体、人民公社时期的行政共同体,但随着乡村价值体系与社会关系图式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这些共同体形态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公民共同体的构建成为当前乡村自治的学理诉求与实践圭臬。公民共同体构建的现实进路是通过重塑乡规民约与发展公民教育、培育乡村公民社会、发动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实践来培育乡村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公民共同体 公共精神
下载PDF
论公共精神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和谐社会 公民品德 公共生活
下载PDF
培养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主旨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仕君 《大学(研究)》 2008年第5期88-90,共3页
公共精神是公民的基本素质。公共精神体现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具备公共理性等方面。培养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主旨。大学应该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在公共话题的言说和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培养公共精神。
关键词 公民 公共精神 公民教育 大学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善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忠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9,共7页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对于我国善治的普遍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资本 主体意识 权利意识 参与意识 公民意识 网络结构
下载PDF
论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定庆 柯修 《太原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大学生 公共精神
下载PDF
网络民意表达与当代中国新型公民 被引量:3
14
作者 易顶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周老虎"案可以发现,中国公民正日益成为具有自由意识、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新型公民,成为当代中国日益孕育成熟的市民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市民社会的核心力量,才会出现"周老虎&qu... 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周老虎"案可以发现,中国公民正日益成为具有自由意识、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新型公民,成为当代中国日益孕育成熟的市民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市民社会的核心力量,才会出现"周老虎"案这样广大公民借助网络媒介来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现实案例。公民对虎照真实性的追问,其实是在质疑某些政府部门的诚信与责任心,表达对"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公民 公民精神 公民意识 网络民意表达 市民社会 周老虎 诚信政府 责任政府
下载PDF
论基于公民美德和个人权利的公共精神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作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1-57,共7页
在当今行政伦理学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探讨中,公共精神是一个深受重视的议题。公共精神在长期的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作为政治参与美德的公共精神和注重保护个人权利的公共精神之间存在张力,现代公共精神必须在两者间取得协调。
关键词 公共精神 个人权利 公民参与
下载PDF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菊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之外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共意识 公民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精神生长的历史进路 被引量:8
17
作者 温振英 陈付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公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公民公共精神的现代生长,就难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我们必须了解公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表征... 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公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公民公共精神的现代生长,就难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我们必须了解公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表征。通过对公共精神生长的历史考量,不难发现,公共精神的生长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在其生长发展体系中,公共精神的历史进路是:在自然社会中的蛰伏与异化,在政治社会中出现“病态的狂热和虚妄”,在公民社会中回归“理性和真正的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历史进路 自然社会 政治社会 公民社会
下载PDF
多维审视公益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正平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9期53-56,共4页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两个维度。在公益精神动力驱动下,公益行动者在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团队中实现自身的意义价值和理想目标,获得自身德性的提高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互助互济。公益行动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在社会救助、社会志愿活动中自愿捐钱捐物捐时间所表现的公民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文明发展。而作为社会重要公民角色的企业,在承担社会的公益活动时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意识,都成为公益精神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价值 德性 公民 责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公民资格观的构建
19
作者 夏晓丽 董立清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6期67-69,共3页
公民资格理论的复兴使其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中国学者囿于学科的划分和学术关怀重点的不同,至今并没有形成较系统的基于中国特色的公民资格观。所以尝试从制度供给层面、公民参与推动、公共精神培育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 公民资格理论的复兴使其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中国学者囿于学科的划分和学术关怀重点的不同,至今并没有形成较系统的基于中国特色的公民资格观。所以尝试从制度供给层面、公民参与推动、公共精神培育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资格,对扩大公民参与、发展壮大中国公民社会及创新中国政治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公民资格 公民参与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公共行政的精神”与共和主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微微 张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2,264-266,共9页
弗雷德里克森教授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所倡导的高公民精神和公民德行等理念是共和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特别是与古典共和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共和主义核心价值与理念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反映,与20世纪下半叶"共和主义"... 弗雷德里克森教授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所倡导的高公民精神和公民德行等理念是共和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特别是与古典共和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共和主义核心价值与理念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反映,与20世纪下半叶"共和主义",特别是"古典共和主义"传统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复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偶合性联系。公民德行复兴的本质是道德重新回归政治,是当代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精神 共和主义 高公民精神 公民德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