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cute acquired comitant esotropia 被引量:2
1
作者 Jie Cai Wei-Xia Lai +3 位作者 Xia Li Qin Li Ying Cai Jin-Mao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3年第11期1854-1859,共6页
comitant esotropia(AACE).METHOD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by analyzing 83 patients(case group)with AACE who underwent strabismus correction surgery from January 1,2021 to June 30,2022.Totally 73 outp... comitant esotropia(AACE).METHOD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by analyzing 83 patients(case group)with AACE who underwent strabismus correction surgery from January 1,2021 to June 30,2022.Totally 73 outpatient volunteers were recrui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case group’s binocular vision time,near and distance esotropia angle,and near stereo vision function were recorded,and the age,gender,refractive status,and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of both groups were analyzed.Additionally,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an eye usage condition questionnaire to determin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ACE.RESULTS:In the case group,61 patients(73.49%)had myopia,with a mean equivalent spherical power(SE)of-3.35±3.31 D(range:+2.75 to-10.62 D)of the right eye and-2.87±3.35 D(range:+2.75 to-11.12 D)of the left eye.The average duration of diplopia in the case group was 29.83±35.72mo,of which 80 patients(96.39%)were primarily with distance diplopia.The near and distance esotropia angle after wearing glasses were 52.36±20.95 prism degree(PD)and 56.71±19.54 PD,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t=1.38,P=0.169).The incidence of improper glasses wearing and unhealthy eye habits in the c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lose-up work without glasses[β=2.30,odds ratio(OR)=10,95%confidence interval(CI)2.35-42.51,P=0.002]and near work in supine position(β=1.80,OR=6.02,95%CI 3.29-11.02,P<0.001)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ACE.CONCLUSION:Patients with AACE mainly present with distance diplopia,and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variation in myopia.Near work without wearing glasses and in supine posi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acquired comitant esotropia strabismus risk factors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斜视诊疗进展
2
作者 郭勇麟 陈墨馨 +4 位作者 刘哲源 李奕霏 王子琦 舒琴 李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斜视是由于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量失衡,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一种眼病,通常在儿童期发病,可造成弱视、视功能损害、斜颈等发育不良和心理障碍。该病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造成视力和立... 斜视是由于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量失衡,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一种眼病,通常在儿童期发病,可造成弱视、视功能损害、斜颈等发育不良和心理障碍。该病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造成视力和立体视的永久损害。然而,目前斜视的诊断高度依赖眼科医师专业检查,效率低、覆盖面小,而常规的入校筛查无法反映斜视度,且准确率低。因此如何提高斜视筛检效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热点问题。该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角度,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斜视诊疗现状,综述斜视领域中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的研究进展及不足,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的斜视诊疗前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人工智能 诊断 治疗 算法
下载PDF
苏北地区0~6岁儿童眼病筛查结果
3
作者 刘亚鲁 管莉娜 +4 位作者 黎严莲 王梅 孙艳梅 蔡鹂鸣 邹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6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分析苏北地区0~6岁儿童眼病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筛查的1804例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指南组,非指南组,斜弱视组。568例出生体质量<2000 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纳入指南... 目的分析苏北地区0~6岁儿童眼病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筛查的1804例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指南组,非指南组,斜弱视组。568例出生体质量<2000 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纳入指南组,男301例,女267例;1021例出生体质量≥2000 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新生儿纳入非指南组,男603例,女418例;215例因斜弱视行眼底检查的小儿纳入斜弱视组,其中男119例,女96例;对比分析不同分组、年龄和年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指南组眼病6种[19.01%(108/568)],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81例(14.26%);非指南组眼病18种[8.52%(87/1021)],其中ROP 21例(2.06%),两组眼病检出率和ROP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325、33.137,均P<0.05)。斜弱视组眼病23种[23.26%(50/215)]。6月龄内主要有ROP、视网膜出血、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脉络膜色素异常、视网膜周边非压迫白等;6月~6岁龄内主要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永存胚胎血管、先天性上睑下垂等。结论早期有计划的分级开展眼病筛查能有效减少儿童可避免盲和低视力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 新生儿 眼疾病 斜视 弱视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患者大脑皮层激活强度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小琴 谢青 +1 位作者 鲁宏 王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比较共同性斜视患者与正常受试者在接受不同视差的立体图刺激下激活脑区和激活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共同性...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比较共同性斜视患者与正常受试者在接受不同视差的立体图刺激下激活脑区和激活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共同性斜视患者12例,立体视觉正常者10例,进行组块设计的fMRI研究。采用SPM5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激活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差12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双侧枕中回(BA18)、双侧额下回(BA45/47)、右侧颞下回(BA37)、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岛叶(BA13)。在视差24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双侧枕中回(BA18)、右侧颞下回(BA37)、双侧海马(BA28)、左侧颞上回(BA20);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舌回(BA18)。在视差36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额下回(BA47)、左侧枕中回(BA18)、右侧枕下回(BA18)、左侧岛叶(BA13);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额中回(BA8/10)。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右侧舌回、额中回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人,双侧枕叶、颞叶、额叶及左侧岛叶、顶叶的激活强度均低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大脑皮层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1
5
作者 卢光 夏群 +1 位作者 关航 张尧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检查斜视患者的33cm和5m眼位、九个方位的眼肌运动情况;对有限制因素者行牵拉试验排查;采用复视像、Hess屏、同视机分析复视性质及受累肌;根据病史采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实...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检查斜视患者的33cm和5m眼位、九个方位的眼肌运动情况;对有限制因素者行牵拉试验排查;采用复视像、Hess屏、同视机分析复视性质及受累肌;根据病史采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实验室检查;全身病进行相关科室会诊。结果:本组414例单眼发病399例,双眼发病15例。单一神经麻痹417眼,滑车神经居首位153眼,其后为外展神经135眼,动眼神经129眼;复合神经麻痹12眼。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管性疾病,其次为眼科手术后斜视,其后有外伤、感染炎症、肿瘤等,此外原因不明者35例。结论:年龄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是老年人复视斜视的主要原因或高危险因素,通常治疗预后较好。眼科手术后的斜视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影像学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可有助临床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麻痹性/斜视 诊断/治疗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患者立体视觉相关皮层的BOLD-fMRI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谢青 王小琴 +1 位作者 鲁宏 王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立体视觉相关皮层的全脑BOLD-fMRI的表现。方法选取共同性斜视患者12例(共同性斜视组)和立体视觉正常者10名(正常组),接受BLOD-fMRI。采用SPM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析。结果在立体图形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立体视觉相关皮层的全脑BOLD-fMRI的表现。方法选取共同性斜视患者12例(共同性斜视组)和立体视觉正常者10名(正常组),接受BLOD-fMRI。采用SPM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析。结果在立体图形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可见右侧舌回和左侧枕中回激活,正常组可见双侧枕中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激活。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P<0.05),主要位于左侧枕中回、右侧枕下回、双侧缘上回、双侧颞下回、双侧额下回、左侧岛叶。结论在立体图形刺激下,共同性斜视患者脑区激活范围小于正常者,其立体视觉异常的中枢神经机制可能与顶叶、颞叶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立体视觉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芳 方春庭 蔡强军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152例共同性斜视ABO血型分布类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疾病与血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发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B型RR>2(...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152例共同性斜视ABO血型分布类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疾病与血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发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B型RR>2(P<0.005),其他血型RR均<1(P>0.05);A/O、B/O、AB/O相对发病率(relative inci-dence,R),B/O是R>2(P<0.005),A/O、AB/O均R<1(P>0.05)。结论共同性斜视可能与B型血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发生 ABO血型/分析 血型抗原/分析
下载PDF
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莉莉 陈子林 +2 位作者 李泽斌 周慧兰 吴来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方法:观察21例成人共同性斜视患者,用同视机测定三级视功能,用《颜少明立体视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锐度及非交叉视锐度,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d;6wk;6mo双眼视觉功能的变... 目的:探讨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方法:观察21例成人共同性斜视患者,用同视机测定三级视功能,用《颜少明立体视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锐度及非交叉视锐度,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d;6wk;6mo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前16例患者存在单眼抑制,术后6wk有6例患者消除单眼抑制,双眼视觉功能得到重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具有同视机双眼视觉功能者5例,术后6wk增加至11例,其中7例得到改善,改善率36.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存在近立体视者3例,术后6wk增加至7例,其中4例得到改善,改善率22.2%,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存在正常交叉视锐度者3例,术后6wk增加至7例,其中4例得到改善,改善率22.2%,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存在正常非交叉视锐度者4例,术后6wk增加至7例,其中3例得到改善,改善率17.6%,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同时视和融合功能,但立体视难以重建,尤其是远立体视;对错过双眼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也不应忽视重建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共同性斜视 双眼视觉功能 重建
下载PDF
36例共同性斜视眼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邱芳芳 林发森 +5 位作者 刘小燕 徐国兴 马少青 韩晓丽 陈振斌 周琳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36例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探讨斜视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对 2 0例共同性外斜视及 16例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中切除的眼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 斜视患者弱侧眼肌不同程度萎缩变性 ,肌原纤维稀疏... 目的 通过对 36例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探讨斜视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对 2 0例共同性外斜视及 16例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中切除的眼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 斜视患者弱侧眼肌不同程度萎缩变性 ,肌原纤维稀疏 ,Z带不清 ,肌原纤维排列方向紊乱 ,线粒体多 ,嵴密 ,肌质网扩张 ,有些有髓神经髓鞘层次不清 ,轴突水肿 ,随病程延长 ,肌纤维病变加剧 ,部分强侧眼肌肌纤维轻度萎缩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眼肌 超微结构
下载PDF
Hess屏自动记录软件系统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熹婷 王丽君 +3 位作者 李宏松 廖丁莹 王建明 姚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688-2697,共10页
目的评价Hess屏自动记录软件系统(Hess automatic screen recording system,Hess-01型)诊断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准确性及测量值的可重复性,探讨其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眼科门诊... 目的评价Hess屏自动记录软件系统(Hess automatic screen recording system,Hess-01型)诊断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准确性及测量值的可重复性,探讨其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眼科门诊、会诊及住院的70例有复视主诉的患者,分别采用Hess-01和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检查双眼在9个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功能;将两种方法的定性及定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Hess-01检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55例,检出率为78.6%;根据三棱镜交替遮盖法结合麻痹性斜视诊断标准,确诊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50例,检出率为71.4%,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检出率较高。Hess-01诊断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100%、75%、0.75,阳性似然比(LR+)为4,阴性似然比(LR-)为0,准确率为92.9%。两种方法分别在健眼和患眼测得的水平方位斜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Hess-01在健眼、患眼的水平和垂直方位所测得的斜视角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在0.923~0.997之间,变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在5.0%~20.5%之间。两种方法完成双眼9个诊断眼位斜视度测量所需时间分别为(4.38±0.54)min和(12.35±1.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8,P<0.05),Hess-01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Hess-01能省时简便、直观、准确、灵敏地定性诊断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可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斜视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Hess屏自动记录软件系统 三棱镜交替遮盖法 斜视度 诊断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熊飞 刘双珍 +2 位作者 吴小影 闵晓珊 李凤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 观察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和间歇性外斜患者手术前后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将5 2例 7~ 42岁符合标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 3组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 ,恒定性外斜组和间歇性外斜组。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 ,《... 目的 观察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和间歇性外斜患者手术前后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将5 2例 7~ 42岁符合标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 3组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 ,恒定性外斜组和间歇性外斜组。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 ,《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近立体视锐度。观察术前、术后 5d、1个月、3~ 6个月的斜视度、远双眼视觉、近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3组斜视手术前后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与恒定性外斜组近立体视觉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间歇性外斜组术前近立体视觉损害较其他两组轻 (P<0 0 5 )。结论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对双眼视觉的影响一致。间歇性外斜组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与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和恒定性外斜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双眼视觉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三级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仁攀 梁小琼 +1 位作者 王国平 王丹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矫正在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3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屈光检查和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远、近斜视度;同时视、...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矫正在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3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屈光检查和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远、近斜视度;同时视、融合功能采用同视机检测,立体视功能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有屈光不正的患者须戴眼镜矫正后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1、3、6个月各项检查数据,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中,有同时视功能者8例,占21.6%,有融合功能者7例,占18.9%,平均融合范围1.90°±4.15°,有立体视功能者0例;术后1个月同时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无明显恢复(P>0.05);术后3、6个月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1)共同性斜视患者视觉三级功能都受到了严重损害。(2)术后视觉三级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手术矫正眼位是双眼视觉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前提因素。(3)我国斜视患者手术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应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全国斜弱视的普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同视机 同时视 融合功能 立体视
下载PDF
B型超声在展神经麻痹外直肌厚度变化测量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分析
13
作者 于妮仙 王凤云 +1 位作者 李博 薛端端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展神经麻痹外直肌厚度变化测量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单眼展神经麻痹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B-型超声进行双眼检查,比较患眼与对侧正常眼眼外...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展神经麻痹外直肌厚度变化测量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单眼展神经麻痹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B-型超声进行双眼检查,比较患眼与对侧正常眼眼外肌厚度及眼外肌受累情况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患眼共进行2次B-型超声检查,第一次超声检查与第二次超声检查在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外直肌数据测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患眼B-型超声检查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厚度与对侧正常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外直肌厚度明显低于对侧正常眼(P<0.05);随诊患者外直肌厚度变化情况显示,入院时、就诊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外直肌厚度分别为:(2.25±0.49)mm、(2.10±0.28)mm、(1.94±0.25)mm、(1.72±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6,P=0.018);展神经麻痹患者患眼外直肌受累68条(63.6%)。结论麻痹性斜视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外直肌变薄且受累情况,B型超声在诊断展神经麻痹时准确性较高,对患者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 麻痹性斜视 展神经麻痹 眼外肌厚度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小儿弱斜视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景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弱斜视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回顾分析95例弱斜视患儿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矫正治疗及随访发现,42例患儿视力治愈,73.7%;14例患儿视力好转,24.6%;有1例患儿视力矫正无效,1.8%。结论在儿童弱斜视治疗中其... 目的探讨小儿弱斜视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回顾分析95例弱斜视患儿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矫正治疗及随访发现,42例患儿视力治愈,73.7%;14例患儿视力好转,24.6%;有1例患儿视力矫正无效,1.8%。结论在儿童弱斜视治疗中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手法的正确性以及治疗的坚持不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弱斜视 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正常视力青年325屈光与眼位的分析
15
作者 夏小平 佘德梅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8-41,共4页
调查16~18岁视力正常男性325人650眼的屈光状态、眼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远视者为504眼(77.54%),近视者66眼(10.15%),混合散光者2眼(0.31%),正视者78眼(12.00%),325人中,内隐斜(包括兼上隐斜)者为126人(38.77%),上隐斜... 调查16~18岁视力正常男性325人650眼的屈光状态、眼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远视者为504眼(77.54%),近视者66眼(10.15%),混合散光者2眼(0.31%),正视者78眼(12.00%),325人中,内隐斜(包括兼上隐斜)者为126人(38.77%),上隐斜者13人(4.00%),正位者14名人(4.31%);经用行x列表的x^2检验法分析,屈光不正的类型与斜视的种类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斜视 青少年 男性 眼位
下载PDF
基于马氏杆三棱镜和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凯 毕宏生 +4 位作者 宋继科 刘金丽 沙芳 刘艺 卢秀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比较分别以马氏杆三棱镜度和三棱镜交替遮盖(PACT)斜视度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手术目标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术且随诊6个月以上的... 目的:比较分别以马氏杆三棱镜度和三棱镜交替遮盖(PACT)斜视度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手术目标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术且随诊6个月以上的AACE病例34例,根据手术目标斜视量对应的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马氏杆组16例。对照组将PACT斜视度作为手术目标量,马氏杆组术前增加马氏杆三棱镜度检查并作为手术目标量,2组均采用PACT测量术后斜视度。观察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斜视度、融合范围、近立体视等资料。手术成功标准为视远和视近斜视度均在-8.0~8.0 PD内,复视消失。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马氏杆组术前检查显示马氏杆三棱镜度大于PACT斜视度[视远差值(6.0±3.9)PD;视近差值(6.6±2.4)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P<0.001;t=-11.08,P<0.001)。术后末次随诊时,马氏杆组视远、视近残余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1.6±2.1)PD vs.(4.0±2.8)PD;(3.1±2.2)PD vs.(5.9±3.3)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10;t=2.87,P=0.007)。经1次手术成功者在对照组有14例(78%)、马氏杆组有15例(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马氏杆组术后融合范围分别比术前增加3.9°±3.6°和4.2°±2.5°,2组间术后融合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中心凹立体视者在对照组有10例(63%),马氏杆组有10例(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ACT斜视度和马氏杆三棱镜度作为目标量的斜视手术均能有效改善AACE患者的眼位、融合功能和近立体视,但以马氏杆三棱镜度作为手术目标量术后残余斜视度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马氏杆三棱镜 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 双眼视功能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静 何勇川 谭春华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181-3183,共3页
目的评价A型肉毒杆菌毒素(BoNT-A)治疗早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E)的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8例早期ACE成人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半年,平均年龄(22.9±5.83)岁。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在手术室表面麻醉下接受... 目的评价A型肉毒杆菌毒素(BoNT-A)治疗早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E)的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8例早期ACE成人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半年,平均年龄(22.9±5.83)岁。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在手术室表面麻醉下接受BoNT-A注射治疗。根据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的差异将不同剂量的BoNT-A注射入其斜视眼的内直肌肌腹内。于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复视和斜视改善情况定期门诊随访,随访三棱镜斜视度、同视机和Hess屏等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治疗后1d至2个月复视消失、眼位恢复正位(<±10PD),平均起效时间7~14d,效果维持最长1年以上,治愈率100%。其中3例病例在早期出现轻中度上睑下垂,1例病例出现过矫和小于10PD的垂直斜视及球结膜下少量出血等并发症,均在2个月内消退。1例病例在治愈1年后复发,接受再次治疗很快治愈。结论用BoNT-A注射治疗早期ACE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 斜视 急性共同性 治疗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能否用于斜视病因学诊断 被引量:7
18
作者 焦永红 王振常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在活体直接显示眼外肌的功能解剖和相应的眼球运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眼科医师应该了解相关的MRI技术进步,我们相信MRI检查在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处理过程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斜视 诊断
原文传递
眼眶骨折伴斜视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颜建华 马文芳 +3 位作者 黄筱敏 朱丽娟 高韶晖 吴培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 分析眼眶骨折伴斜视患者的斜视性质、眼眶骨折修复的手术时机和术后斜视的变化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眼眶骨折患者.常规作眼眶CT检查、被动转动试验、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复像试验,... 目的 分析眼眶骨折伴斜视患者的斜视性质、眼眶骨折修复的手术时机和术后斜视的变化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眼眶骨折患者.常规作眼眶CT检查、被动转动试验、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复像试验,观察眼眶骨折修复前后眼位和眼球运动情况等.结果 共87例90只眼,男性66例,女性21例;年龄3~68岁(平均30.6岁);右眶27例,左眶57例,双眶3例.36%的患者有视力受损.32%为眼眶爆裂性骨折,68%为复合性骨折;以内壁和下壁骨折多见.术前47%的患者有斜视,其中麻痹性41.5%,限制性58.5%;眼眶骨折修复后:35例术前有斜视者(平均随访1年),28.6%斜视消失;17.1%正前方和下方功能位置无斜视,37.1%斜视部分好转或不变;17.1%斜视加莺;1例术前无斜视,术后出现医源性斜视.结论 眼眶骨折伤后患眼斜视的性质包括麻痹性和限制性,骨折修复手术时机存在争论,以下情形需要尽快手术:(1)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眼外肌断裂;(2)CT扣描和被动转动试验均示有明确的眼外肌嵌顿,保守治疗二周无好转;(3)外壁和上壁的Blow-in骨折.眼眶骨折修复术后其斜视既可消失也可不变或加重;医源性斜视要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限制性斜视 麻痹性 手术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Orbit^(TM)1.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诊断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玮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4-719,共6页
目的 初步评价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分别行Hess屏和其他相关检查。应用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 目的 初步评价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分别行Hess屏和其他相关检查。应用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改变受累眼外肌的收缩力、弹性、神经支配等参数 ,并根据相关眼外肌的继发改变 ,构建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模型 ,分析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的病因、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效果 ,并将模拟效果与手术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际Hess屏检测 2 1个注视方向的眼位结果与OrbitTM 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结果的平均差值 ,斜视矫正术前水平方向为 1 6 6°± 0 4 4° ,垂直方向为 1 97°± 0 5 1° ;斜视矫正术后水平方向为 1 2 1°± 0 34° ,垂直方向为 1 5 9°± 0 4 1°。OrbitTM1 8生物力学模型的眼位和眼球运动模拟直观效果与临床体征相符。结论 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可较为准确反映正常和异常眼球运动的力学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展示眼球和眼外肌的三维图像和相关数据 ,为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和预测手术效果提供直观的临床信息 ,有望成为斜视诊断和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 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 诊断 治疗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