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Xinglouchengqi decoc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constipation: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9
1
作者 Chen Pei Zhang Yong +7 位作者 Ling Lili Chen Xing Ren Yi Jiang Lan Wu Shuang Wang Wenting Wang Yuguang Zou Yihu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10-818,共9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Xinglouchengqi(XLCQ)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constipation.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assessor-blinded, randomized cont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Xinglouchengqi(XLCQ)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constipation.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assessor-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360 eligible participants will be randomized to the XLCQ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 Participants in the XLCQ group will receive XLCQ decoction,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ll undergo clysis therapy using glycerin enemas o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ulose solution. Both groups will undergo a treatment period of(5 ± 2) d and a 1-month follow-up.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ill be the Constipation Scale score. The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will include scores 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Stroke Scale, the Diagnostic Scale for TCM Syndrome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CM Scale for Syndrome of Phlegm-heat and Fu-organ Excess.Therapeutic mechanism outcomes and safety outcomes will also be assessed. Assessments will be conducted at baseline,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period, and at the follow-up. Moreover, daily visits will be scheduled to grade the status of constipa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DISCU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data with which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XLCQ decoc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consti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CONSTIPA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ical Protocols Xinglouchengqi de-coction
原文传递
Effect of Taijiquan practice versus wellness education on knee pro-prio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4
2
作者 Zhu Qingguang Huang Lingyan +4 位作者 Li Jingxian Mao Lijuan Zhang Yunya Min Fang Yu Li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74-781,共8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aijiquan practice on knee proprio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OA).METHODS: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aijiquan with a control conditio...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aijiquan practice on knee proprio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OA).METHODS: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aijiquan with a control condition(wellness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A. The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either a 60-min Taijiquan session three times weekly or a 60-min weekly educational session, for 24 consecutive weeks.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knee proprioception.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RESULTS: After 24 week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aijiquan group demonstrated better improvements in the joint position sense in knee flexion(left:-2.12°; right:-2.02°), and knee extension(left:-2.22°; right:-1.54°). In addition,the Taijiquan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the WOMAC scores(P < 0.05) for knee pain(left:-3.17 points; right:-3.74 points),stiffness(left:-2.43 points; right:-2.13 points),and physical function(left:-10.99 points; right:-8.00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A 24-week Taijiquan practic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knee proprio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A. The present findings add increasing evidence regarding the clinical benefits of Taijiquan as a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reflex protection of knee joints against potentially harmful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 ji Osteoarthritis KNEE Rheumaticdiseases Pain PROPRIOCEP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
3
作者 吕婷婷 刘东明 +1 位作者 付天舒 史金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线偏振光的非对称传输特性保持着较高的工作效率,倾斜入射角为60°时,效率优于0.4,且绝缘态和金属态下的谐振频率几乎保持不变,谐振频率的可调谐度为16.3%。本文所提出的频率可调谐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在偏振调控、太赫兹通信和太赫兹芯片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材料 非对称传输 相变原理 二氧化钒 偏振调控 宽角度 频率可调谐 太赫兹
下载PDF
“PAD+OBE”驱动下本科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例
4
作者 王锋文 谢东杭 +3 位作者 李星权 陈结 陈静 杨永川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解决教学中现有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采用对分课堂(PAD)和成果导向教育(OBE)混合教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重构教学体系,融入思政教育,优化反馈机制,构建...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解决教学中现有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采用对分课堂(PAD)和成果导向教育(OBE)混合教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重构教学体系,融入思政教育,优化反馈机制,构建完整的教学闭环,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在课程实践中,强化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创新协作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大气环境类人才,满足地方和国家层面大气污染防控战略需求。该教学模式为厘清大气污染成因及治污提供基础,也为推进本科“双万计划”提供经验及借鉴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教学模式 OBE教学模式 本科教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下载PDF
成南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高路堤拓宽工程差异沉降及控制标准研究
5
作者 詹永祥 秦朗 +1 位作者 柳刚 兰兵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依托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基于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软土区高填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成南高速软土区高填拼接路基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表明,施工期在旧路基面会产生向两侧的水平变形和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依托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基于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软土区高填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成南高速软土区高填拼接路基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表明,施工期在旧路基面会产生向两侧的水平变形和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极易导致旧路面中心附近产生纵向裂缝;运营期,不同运营时段路基表面累积沉降半幅区呈“勺”状分布,沉降最大值出现在路基拼接处附近,此处的底基层更容易出现拉裂破坏,运营期拼接附近成为路面裂缝的多发区域;填土高度、软基厚度、软土性质对路基面差异沉降影响均非常显著,而新路基模量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考虑路面材料的极限拉应力和疲劳效应组合,对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4级分级,以指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高填路基 路基拓宽工程 差异沉降 控制标准
下载PDF
一种基于EKF的DDEV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6
作者 刘平 刘阳 +1 位作者 罗洪波 万志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1-306,共6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受电机故障的影响会变差,而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则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为此,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提出了一种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Simulink中搭建了包...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受电机故障的影响会变差,而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则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为此,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提出了一种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Simulink中搭建了包含七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接着搭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故障观测器,为后文建立的主动容错方法提供故障信息。然后基于滑模控制,搭建了主动容错控制模型,根据故障信息对驱动力矩进行重新分配。最后搭建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提出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在故障状态下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电动汽车 故障观测 容错控制 滑模控制 转矩分配
下载PDF
Asynchronous Learning-Based Output Feedback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emi-Markov Jump Systems: A Descriptor Approach
7
作者 Zheng Wu Yiyun Zhao +3 位作者 Fanbiao Li Tao Yang Yang Shi Weihua Gui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4年第6期1358-1369,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synchronous output-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of semi-Markovian systems via sliding mode-based learning technique.Compared with most literature results that require exact prior knowledge of sy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synchronous output-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of semi-Markovian systems via sliding mode-based learning technique.Compared with most literature results that require exact prior knowledge of system state and mode information,an asynchronous output-feedback sliding sur-face is adopted in the case of incompletely available state and non-synchronization phenomenon.The holonomic dynamics of the sliding mode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escriptor system in which the switching surface is regarded as the fast subsystem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are viewed as the slow subsystem.Based upon the co-occurrence of two subsystems,the sufficient stochastic admissibility criterion of the holonomic dynamics is derived by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s.Furthermore,a recursive learning controller is formulated to guarantee the reachability of the sliding manifold and realize the chattering reduc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switching and sliding motion.Finally,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method is substantia-ted through two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the practical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and F-404 aircraft engine model,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nchronous switching learning-based control output feedback semi-Markovian jump systems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下载PDF
深海ARV在海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吉祥 刘慧敏 +2 位作者 陆凯 单瑞 杨源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深海自主/遥控式水下机器人(ARV)作为新兴的复合型水下机器人,融合了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遥控式水下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等优势,开启了自主与遥控混合作业的新模式。深海ARV可切换为AUV自主航行模式,独立采集周边区域近海底地形... 深海自主/遥控式水下机器人(ARV)作为新兴的复合型水下机器人,融合了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遥控式水下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等优势,开启了自主与遥控混合作业的新模式。深海ARV可切换为AUV自主航行模式,独立采集周边区域近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以及环境参数等数据,也能下潜至目标区域后切换为ROV遥控模式进行局部观察和采样操作,其探测作业一体化技术代表了具备复杂使命执行力的第三代深海水下机器人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国内外深海混合型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结合ARV在中国深海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主要应用案例和取得的成果,以6 000米级“问海一号”ARV系统的研发为例,给出其关键技术集成以及面对的技术挑战,并对未来深海ARV的应用场景、功能集成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遥控式水下机器人(ARV) AUV自主航行 ROV遥控 深海矿产资源调查 “问海一号”ARV系统
下载PDF
农业院校试验田和水产养殖基地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9
作者 罗晓峰 张永卓 +1 位作者 刘广龙 周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9,共9页
为治理某农业院校试验田地表径流和水产养殖等面源污染,结合已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思路,分析了污染源并制定了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应用微生物技术、水生生物系统、曝气技术等技术手段,辅助科学的纳污引水连通及排水工程... 为治理某农业院校试验田地表径流和水产养殖等面源污染,结合已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思路,分析了污染源并制定了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应用微生物技术、水生生物系统、曝气技术等技术手段,辅助科学的纳污引水连通及排水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实证研究,目标是末端排放口水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水质标准。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投加微生物菌种、种植挺水植物、种植沉水植物、设立生态浮岛、种植粉绿狐尾藻、增设曝气系统等措施,末端排放口水体中COD、氨氮和TP浓度从治理前的22.10、2.76、0.124mg/L降至治理后的12.02、1.27、0.098mg/L,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微生物菌剂 水生植物 曝气技术 综合治理 农业院校
下载PDF
个体激励型自愿减排机制能否提升地区碳排放绩效?
10
作者 刘迪一 刘俊腾 +2 位作者 张国兴 杜慧滨 陈张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4,共12页
作为一种自愿性个人碳交易机制,碳普惠旨在通过“谁减排谁受益”的激励模式促进个体主动践行低碳行为,是碳排放交易机制向个体层面的延伸和拓展,评估这一政策的碳排放绩效对于挖掘社会个体减排潜力、丰富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自愿性个人碳交易机制,碳普惠旨在通过“谁减排谁受益”的激励模式促进个体主动践行低碳行为,是碳排放交易机制向个体层面的延伸和拓展,评估这一政策的碳排放绩效对于挖掘社会个体减排潜力、丰富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15年广东省实施碳普惠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合成控制法和200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评估了碳普惠在提升地区碳排放绩效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探究了政策效应发生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普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地区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2015—2021年,政策干预使得广东省碳排放总量平均降低4 094万t,人均碳排放量降低0.294 t,碳排放强度降低0.312 t/万元,且该结论在进行安慰剂检验、排序检验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的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碳普惠政策能通过促进公众绿色出行和降低用电量降低地区碳排放,但不能降低能源消耗。该研究揭示了兼具激励性和自愿性的个人碳交易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未来需要重视社会个体在消费端的减排潜力,逐渐将个人碳交易机制纳入到碳减排治理中,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应用和发展碳普惠;(2)在碳普惠的设计中,要完善低碳出行场景和低碳生活场景中的激励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减排的便利性;(3)注重碳普惠政策设计的应用性、激励性和持续性,开发科学的碳普惠量化核证方法学,构建涵盖社会公众和工业企业的全方位碳交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碳交易 碳普惠 碳排放绩效 合成控制法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11
作者 王俊月 杨騉 +2 位作者 宋政湘 武晨煜 白伊琳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0,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渐增加,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风险增大。飞轮和锂电池可以优势互补,作为混合储能应用于电网一次调频中,有效解决系统频率波动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飞轮和锂电池各自的调频优势,提出基于自适应荷电状态(state ...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渐增加,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风险增大。飞轮和锂电池可以优势互补,作为混合储能应用于电网一次调频中,有效解决系统频率波动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飞轮和锂电池各自的调频优势,提出基于自适应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含正、负虚拟惯性控制和虚拟下垂控制的权重分配一次调频模型;然后,利用飞轮和锂电池SOC对一次调频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高混合储能在SOC阈值附近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仿真对比各调频场景下文中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策略的调频能力及SOC恢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控制策略下储能系统SOC波动范围最小,电池不会发生过充过放,且系统频率波动不超过±0.2 Hz,可以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一次调频 权重分配 自适应 荷电状态(SOC)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数字先导燃油计量滑阀无模型滑模控制研究
12
作者 高强 刘骅毅 牛明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8-276,共9页
为提高传统电液伺服阀先导驱动燃油计量滑阀结构的可靠性与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数字阀阵列和节流孔组合先导驱动燃油计量滑阀的新构型。在深入分析燃油计量滑阀工作原理基础上,搭建其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基于滑阀位移实测数据对数字阀的流... 为提高传统电液伺服阀先导驱动燃油计量滑阀结构的可靠性与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数字阀阵列和节流孔组合先导驱动燃油计量滑阀的新构型。在深入分析燃油计量滑阀工作原理基础上,搭建其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基于滑阀位移实测数据对数字阀的流量系数进行辨识。不同占空比脉宽调制(PWM)信号下的阀芯位移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揭示了阀芯位移的振荡规律。幅频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燃油计量滑阀在跟踪±50%全行程时的-3 dB幅频宽达到16.5 Hz。进一步地,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无模型滑模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在跟踪轨迹x=4.5sin(2πt)时,与PID控制相比,无模型滑模控制器的最大误差、平均误差以及误差的标差分别减少45.1%,15.4%,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计量滑阀 数字阀阵列 辨识 无模型滑模控制 非线性数学模型
下载PDF
提高特种车辆薄壁齿圈制造精度的工艺方法
13
作者 刘珍妮 邬晓颖 +4 位作者 刘心藜 王芳 冯卫 李永梅 赵宇翔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10期29-34,共6页
薄壁齿圈材料为20Cr2Ni4A,零件采用渗碳淬火热处理方式。针对特种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侧减速器中的关键零件薄壁齿圈在加工试制过程中出现的报废问题,根据现场加工及检测数据,分析了该结构齿圈的制造技术难度以及影响制造精度的主要工... 薄壁齿圈材料为20Cr2Ni4A,零件采用渗碳淬火热处理方式。针对特种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侧减速器中的关键零件薄壁齿圈在加工试制过程中出现的报废问题,根据现场加工及检测数据,分析了该结构齿圈的制造技术难度以及影响制造精度的主要工序,得出热处理渗碳淬火变形及淬火后硬齿面插齿工序装夹变形是导致零件报废的主要因素。设计2组试验,摸索渗碳淬火变形规律并提出解决措施,设计插齿夹具减小装夹变形,依据变形规律优化工艺流程,有效控制变形,同时进行了淬火后受退刀槽尺寸限制的磨齿工艺方案研究。经检测,硬齿面插齿齿圈精度可达7~8级,磨齿齿圈精度可达5~6级,为零件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薄壁齿圈 渗碳淬火 精度 检测 变形控制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及辅助控制系统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宗后 于烨 刘思尧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70-175,188,共7页
针对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难度高、监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计算机服务器平台。结合辅助控制系统中火灾警报传感装置,通过应用程序来实时通知用户火灾情况;构建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算法模型,通过基于局部矩阵... 针对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难度高、监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计算机服务器平台。结合辅助控制系统中火灾警报传感装置,通过应用程序来实时通知用户火灾情况;构建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算法模型,通过基于局部矩阵重构的检测算法分析相邻变电站状态数据分布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监测数据精度较高,可满足智能变电站“运维高效化、监测智能化、检修规范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物联网 状态监测算法模型 辅助控制 火灾警报传感器
下载PDF
抚顺东露天矿开采过程粉尘污染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嘉伟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露天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作业环境、设备及人体健康均构成重大危害。为促进露天采场更好地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精神,保护设备和人体健康,以抚顺东露天矿为例,介绍了汽运粉尘是采场粉尘的第一来源,占全矿总产尘量的91.33%;钻机粉尘、电... 露天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作业环境、设备及人体健康均构成重大危害。为促进露天采场更好地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精神,保护设备和人体健康,以抚顺东露天矿为例,介绍了汽运粉尘是采场粉尘的第一来源,占全矿总产尘量的91.33%;钻机粉尘、电铲粉尘、爆破粉尘、推土机扬尘、凿岩机产尘也是采场大气粉尘的重要来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其中运输道路除尘主要根据季节和降雨状况进行洒水车洒水除尘;钻机除尘采用干、湿2种除尘方式;其他除尘主要采用洒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开采 粉尘污染 粉尘危害 除尘效果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隔离型双向AC-DC矩阵变换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志轩 刘桂英 明旺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33-37,43,共6页
根据隔离型双向AC-DC矩阵变换器(Isolated AC-DC Matrix Converter,IAMC)没有中间电容缓冲环节,输入和输出变换器控制之间存在耦合,研究提出了IAMC两级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全桥变换器进行闭环控制进而实现对直流侧输出电流和... 根据隔离型双向AC-DC矩阵变换器(Isolated AC-DC Matrix Converter,IAMC)没有中间电容缓冲环节,输入和输出变换器控制之间存在耦合,研究提出了IAMC两级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全桥变换器进行闭环控制进而实现对直流侧输出电流和功率的直接控制;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实现对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以满足网侧功率因数的高精度控制。所提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两级变换器的耦合强度,保证了系统的良好性能。在MATLAB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使系统电能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可调,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 功率传输 功率因素 闭环控制
下载PDF
GIS设备现场典型故障及质量管控措施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靖羽 《电工电气》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内部放电、气体泄漏、微水超标、温升超标、互感器误差超标、振动噪声等故障的治理一直是GIS设备质量提升中的技术难点。对GIS设备典型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异物引发的放电、绝缘件缺陷、机械传动系...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内部放电、气体泄漏、微水超标、温升超标、互感器误差超标、振动噪声等故障的治理一直是GIS设备质量提升中的技术难点。对GIS设备典型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异物引发的放电、绝缘件缺陷、机械传动系统不正常、装配及安装工艺不良是引发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GIS设备质量管控和提升的措施:从GIS设备结构设计、零部件采购、工厂装配、出厂试验、现场安装等生产全流程进行质量管控,可以有效提升GIS设备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放电故障 绝缘件缺陷 机械传动系统故障 质量管控
下载PDF
山水城市大型游憩空间管控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四山”地区为例
18
作者 谢莉莉 李啸川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城市大型游憩空间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又是提升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山水城市相较平原城市,内部以自然形式存在的空间占比较高,具有挖掘游憩功能的潜力。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四山”地区为例,梳理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结合... 城市大型游憩空间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又是提升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山水城市相较平原城市,内部以自然形式存在的空间占比较高,具有挖掘游憩功能的潜力。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四山”地区为例,梳理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提出规划建设管控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城市 游憩空间 管控策略
下载PDF
两种铜制剂与化学农药混配对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防治作用
19
作者 陈应娥 梁巧兰 +1 位作者 魏列新 蔺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菌高效低毒的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率、抑菌活性及其混配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6.2%氧...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菌高效低毒的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率、抑菌活性及其混配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6.2%氧化亚铜WP和46%氢氧化铜WG以及化学药剂500 g/L异菌脲SC、80%代森锰锌WP、75%百菌清WP对裂褶菌抑菌活性均较好,EC_(50)在6.44~89.60μg/mL;获得5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剂,分别为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8∶2、9∶1)、46%氢氧化铜WG∶75%百菌清WP(6∶4),其EC_(50)和共毒系数为5.06~30.16μg/mL和137.91~221.03;离体防效测定发现,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和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对裂褶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较好,保护作用防效和治疗作用防效在86.62%和78.44%以上,分别比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和75%百菌清WP防效最高提高5.90%、9.61%和11.53%、14.64%,且在发病前、后施药,混配剂及单剂的保护作用防效均高于治疗作用防效。筛选出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和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2∶8)对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防效较好的两种混配剂,其平均防效高达84.40%以上,这两种混配剂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各自单剂的防效。研究结果对指导铜制剂与化学药剂合理混配,有效防治百合鳞茎腐烂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制剂 化学农药 百合鳞茎腐烂病 增效作用 防治作用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的双挂汽车列车高速横向稳定性控制研究
20
作者 曹艺凡 邓召文 +2 位作者 高伟 孔昕昕 王保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
针对双挂汽车列车在高速超车工况的横向失稳、挂车折叠和甩尾等危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差动制动控制策略,分别以双挂汽车列车TruckSim非线性模型与四... 针对双挂汽车列车在高速超车工况的横向失稳、挂车折叠和甩尾等危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差动制动控制策略,分别以双挂汽车列车TruckSim非线性模型与四自由度线性模型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及其偏差变化率为目标,设计了2种差动制动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分别为仅牵引车控制的单控模式和牵引车加挂车都控制的多控模式,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和TruckSim软件联合仿真以及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高速超车工况下,相较于无控制车辆和单控模式车辆,多控模式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更能降低车辆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铰接角和车辆后部放大(Rearward Amplification,RWA)系数,在改善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挂汽车列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差动制动 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硬件在环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