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6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Controls and Predictive Mapping of Tin, Niobium and Tantalum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ayo Darlé Stanniferous Granitoids;Contributions of Geostatistics
1
作者 Bah-Yero Liman Ngounouno Ismaïla +3 位作者 Mbowou Gbambié Isaac Bertrand Alpha Baster Kenfack Fokem André William Boroh Amadou Diguim Kepnamo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1期180-210,共31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of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tin, niobium and tantalum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ayo Darlé granitoids was to produce prospecting guides through predictive maps of Sn, Nb and Ta in ... The aim of this study of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tin, niobium and tantalum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ayo Darlé granitoids was to produce prospecting guides through predictive maps of Sn, Nb and Ta in the region. It was based on a database (in appendix) obtained after analysis of rock samples (greisens and quartz veins) collected in the field, using a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XRF) spectrometer. Two approaches were used: 1) structural studies in the field using the directions of veins and fractures 2) the use of variographic maps,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geostatistic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al anisotropies. A joint synthesis of the modelling results shows that tin, tantalum and niobium mineralization at Mayo Darlé is concentrated along strike intervals N315E to N320E, with mineralization also occurring along strike N35E for high-grade Sn, medium-grade Ta and low-grade Nb. In short, mineral concentrations disperse progressively in space: positively from east to west for tantalum and niobium, and inversely for 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o Darlé TIN NIOBIUM Tantalum geostatistics MAPPING
下载PDF
An Assessment and Geostatistics of Land-Use and Select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in the Mount Cameroon Area
2
作者 Nchia Peter Ghong Ngwa Martin Ngwabie +2 位作者 Godswill Azinwie Asongwe Arnold Chi Kedia Cheo Emmanuel Suh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3年第2期244-266,共23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land-use/land-cover and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of Mt Cameroon and presented same in maps. ArcGIS Pro mapping software, Landsat imag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land-use/land-cover and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of Mt Cameroon and presented same in maps. ArcGIS Pro mapping software, Landsat imag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coordinates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combined with updated shape files from competent services were used to produce the location and land-use/land-cover maps. Sixteen topsoil samples (0 - 20 cm) were collected, 4 from each land use/cover category: farmland, forest, plantation and settlement, and analysed for soil pH,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bulk density, moisture content and soil texture,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standard analytical procedures. This data was used to produc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using ordinary kriging, in ArcGIS Pro. The main terrestrial land use/cover categories comprised of the forest (mangrove, lowland, montane and sub-montane), agroforestry, plantations, grassland, settlement, cropland, shrubby savannah, and bare lava. Bulk density showed the highest values in settlement areas and least values under forest land-use categories. Soil moisture content exhibited a reverse trend compared to that of soil bulk density. Forest soils were the sandiest while soils in plantation agricultural land were the most clayey. The soils were slightly acidic to neutral with soil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being more acidic (pH<sub>(water)</sub> = 5.43). It is discernible from the results that the conversion from forest to other land use/cover classes enhances soil degradation and that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dequately serve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in the Mt Cameroo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eostatistics Land-Use Mt Cameroon Soil Quality Thematic Maps
下载PDF
弱透水层瞬态水力参数的地质统计反演识别研究
3
作者 庄超 余文平 +5 位作者 严龙 张健翼 窦智 杨蕴 周志芳 王锦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31,共8页
弱透水层释水变形伴随着水力参数(渗透系数K和贮水率Ss)的瞬态变化,传统的“移动窗口”式反演方法假定每个反演窗口的初始状态是静态的,这与弱透水层释水变形存在明显滞后效应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提出了在高维参数反演优化情境下,时间... 弱透水层释水变形伴随着水力参数(渗透系数K和贮水率Ss)的瞬态变化,传统的“移动窗口”式反演方法假定每个反演窗口的初始状态是静态的,这与弱透水层释水变形存在明显滞后效应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提出了在高维参数反演优化情境下,时间域上模型参数的动态变化可与空间域上模型参数的一维非均质性等价,因而可用地质统计反演方法可用于识别弱透水层瞬态K和Ss的新思路,实现了该方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以上海越流含水层系统为例,运用似线性地质统计反演算法,高精度地拟合了F16分层标处的长观变形数据,获取了原位透镜体状弱透水层K和Ss的瞬态特征。反演结果显示,观测时段内K的变幅为1.02×10^(-5)~5.89×10^(-4)m/a,平均值为1.38×10^(-4)m/a,Ss的变幅为4.34×10^(-4)~6.02×10^(-3)m^(-1),平均值为2.65×10^(-3)m^(-1)。基于反演所得参数瞬态特征,分析原位弱透水层在1994年前后分别以弹性和塑性变形为主,弱透水层K呈现与含水层水位相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该现象可能与渗流力作用下细粒物质在含水层与弱透水层透镜体交界面附近的对孔隙的阻塞和疏通作用有关。该方法可获取完整观测时段内水文地质参数的动态变化轨迹,在计算评价地表水-地下水交互领域的河床渗透性、原位修复领域的渗透反应墙渗透性等的动态演化特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可作为构建水文地质领域、岩土工程等领域有关本构模型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透水层 瞬态水力参数 地质统计反演 时空等价性
下载PDF
基于DSM的城市公园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特征研究——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
4
作者 刘青 刘桢梦 +3 位作者 李雅平 孙怡 刘苑秋 黄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以点测定方式量化空间结构及植被类型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对固定外源污染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方法】研究结合DSM与地统计学,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探索城市公园阻隔外源污染的空间梯度效应及空间结构类型差异。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模拟;利用Arcgis和R语言等软件分析不同空间结构PM_(2.5)、PM_(10)的浓度差异。【结果】人民公园PM_(2.5)、PM_(10)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约距外源点150~220 m处)消减效率最高,约为全园PM_(2.5)平均消减值的7.5倍,PM_(10)平均消减值的3.8倍;PM_(2.5)、PM_(10)受多种因子影响:与空气温度、距离(主导因子)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且PM_(2.5)、PM_(10)对不同因子响应特征存在差异;城市公园不同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的消减及扩散作用差异显著,受其双重影响,PM_(2.5)、PM_(10)的浓度表现为水体>广场>树林>草坪,其中PM_(2.5)受影响更显著;此外,受各因子和绿地空间结构耦合影响,部分区域PM_(2.5)、PM_(10)分布异常。【结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PM_(2.5)、PM_(10)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消减效率最高;PM_(2.5)、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与距离显著负相关,其中PM_(10)对距离和相对湿度响应较为明显,而PM_(2.5)受空气温度影响较大;在随距离变化基础上,不同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消减和扩散作用差异导致了局部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空气颗粒物阻控 城市绿地 DSM 地统计学 南昌
下载PDF
相控地质统计学去硅质反演方法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的应用
5
作者 朱正平 周自强 +2 位作者 潘仁芳 罗文军 翁雪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影组灯四段因储层埋藏深、厚度薄及硅质层的发育,导致常规反演方法精度低,多解性强。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的去硅质的反演方法:首先结合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来明确各岩性段波阻抗特征;...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影组灯四段因储层埋藏深、厚度薄及硅质层的发育,导致常规反演方法精度低,多解性强。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的去硅质的反演方法:首先结合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来明确各岩性段波阻抗特征;其次将储层波阻抗替换为硅质+基质波阻抗来重构新的波阻抗趋势(Pimp_Trend),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Pimp_Trend与样本井硅质含量曲线的共性结构,构建硅质波阻抗初始模型;最后将此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参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求出与反演背景波阻抗相耦合的储层波阻抗,达到“去硅质”储层预测的目的。结果表明: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成功剔除了硅质层对于储层预测的干扰,凸显出储层波阻抗特征,即通过低波阻抗表征储层;与常规反演相比,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识别精度。研究成果为研究区油气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约束 硅质层 地质统计学反演 灯四段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例
6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3 位作者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1)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2)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3)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4)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统计法 来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建议
下载PDF
指示克里格矿产资源量三维估算方法应用研究——以安徽省某斑岩型铜金矿床为例
7
作者 马良 江健华 +5 位作者 祁轶宏 潘杨 唐敏惠 李晓晖 郑林 李方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20,共7页
文章以安徽省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指示克里格方法对矿床Cu资源量进行估算研究,并将估算结果与传统几何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指示克里格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指示克里格估算结果... 文章以安徽省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指示克里格方法对矿床Cu资源量进行估算研究,并将估算结果与传统几何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指示克里格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指示克里格估算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虽有一定偏差,但均在误差范围内,表明指示克里格法适用于斑岩型铜金矿的资源量估算工作;指示克里格法由于考虑了品位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特异值的影响,相比传统几何法、普通克里格法,估算结果中的平均品位和金属量均偏高;指示克里格方法更适用于品位分布连续性较差、特异值具有较高价值和意义的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克里格法 矿产资源估算 地质统计学 斑岩型铜金矿
下载PDF
基于PSO-Kriging算法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
8
作者 丁自伟 刘江 +2 位作者 王小勇 常毛毛 廖敬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以及二维剖面模型。此外,针对传统的克里金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数据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统克里金插值方法中的块金值(C 0)、偏基台值(C)和变程(a)三个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从而克服普通克里金插值参数选择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实际验证法选取了研究区内四个钻孔来对比插值结果,结果表明经过PSO优化的Kriging算法在X3-1、X3-2、K3-4、K3-5四个钻孔的RMSE值分别降低至1.184、1.267、1.606、1.560,相比于Kriging的RMSE平均降低了31%,且PSO-Kriging算法在四个钻孔处对2-2煤层的插值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分别为1.00 m、0.01 m、0.11 m和0.03 m,比Kriging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值,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粒子群算法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统计学 空间插值
下载PDF
防城季节性雨林鹅掌柴群落主要树种株高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9
作者 梁士楚 李武峥 +5 位作者 杨婷 李晨 廖南燕 覃毅 潘韦虎 唐业杰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空间异质性研究对认识不同空间尺度上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选择防城季节性雨林鹅掌柴(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群落中的6个主要树种——鹅掌柴、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银柴(Aporosa dioi... 空间异质性研究对认识不同空间尺度上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选择防城季节性雨林鹅掌柴(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群落中的6个主要树种——鹅掌柴、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银柴(Aporosa dioica)、黄椿木姜子(Litsea variabilis)、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和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各个树种株高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尺度范围内,除3 m以下和45 m以上的尺度呈随机分布外,鹅掌柴在其余尺度都呈集群分布;银柴在31 m以下尺度呈集群分布,31 m以上尺度呈随机分布;而肉实树、黄椿木姜子、罗伞树和九节在所有尺度上都呈集群分布。6个树种株高空间异质性的程度、组成、尺度和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鹅掌柴、肉实树、银柴和黄椿木姜子株高的半方差函数符合指数模型,而罗伞树和九节的符合直线模型。鹅掌柴、银柴和黄椿木姜子株高的空间异质性由自相关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而肉实树、罗伞树和九节株高的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因素引起。研究结果有助于定量和直观地了解群落主要树种株高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防城季节性雨林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柴群落 优势种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季节性雨林
下载PDF
Geostatistical seismic inversion and 3D modelling of metric flow unit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Brazilian presalt reservoir 被引量:1
10
作者 Rodrigo Penna Wagner Moreira Lupinacc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99-1718,共20页
Flow units(FU)rock typing is a common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low behavior,producing reliabl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even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However,the lateral extrapolation ... Flow units(FU)rock typing is a common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low behavior,producing reliabl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even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However,the lateral extrapolation of FU away from the well into the whole reservoir grid is commonly a difficult task and using the seismic data as constraints is rarely a subject of study.This paper proposes a workflow to generate numerous possible 3D volumes of flow unit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below the seismic resolution limit,respecting the available seismic data at larger scales.The methodology is used in the Mero Field,a Brazilian presalt carbonate reservoir located in the Santos Basin,who presents a complex and heter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with different sediment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agenetic history.We generated metric flow units using the conventional core analysis and transposed to the well log data.Then,given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algorithm,the seismic data and the well log statistics,we simulated acoustic impedance,decametric flow units(DFU),metric flow units(MFU),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olumes in the metric scale.The aim is to estimate a minimum amount of MFU able to calculate realistic scenario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scenarios,without losing the seismic lateral control.In other words,every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olume simulated produces a synthetic seismic that match the real seismic of the area,even in the metric scale.The achieved 3D results represent a high-resolution fluid flow reservoir modelling considering the lateral control of the seismic during the process and can be directly incorporated in the 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work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units Geostatistical inversion Presalt reservoir 3D reservoir modelling Petrophys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玉溪市“三湖”流域生态风险演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咏琦 李约翰 +4 位作者 李强军 陈永志 刘士鑫 李言龙 李建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2,共9页
以玉溪市“三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生态风险状况进行研究,揭示其20年生态风险演化特征。对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等间距采样,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建立生态风险模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统计学分析、重心转移等方法对... 以玉溪市“三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生态风险状况进行研究,揭示其20年生态风险演化特征。对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等间距采样,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建立生态风险模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统计学分析、重心转移等方法对研究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生态风险演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社会发展及人类活动导致建筑用地的分离度等在研究期内呈线性减少趋势,而草地的破碎度在20年里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55增长到2020年的0.93;(2)生态风险格局在空间上呈现显著正相关,Moran’s I指数由2000年的0.522下降至2022年的0.513,表明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值在空间分布上的依赖性减弱,空间趋同性逐渐降低;(3)研究区内多年间生态风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生态风险格局重心整体向西南偏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的林草地带以及湖泊周围,20年面积增加了6 212.07 hm^(2)。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生态安全保护等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指数 标准差椭圆 空间自相关 地统计学 玉溪市
下载PDF
尖灭分叉型煤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美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2-1410,共9页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阵方法,按照一定精度离散煤层和非煤层数据,利用泛克里金法确定平面煤层厚度,反距离加权法确定每个栅格的符号距离函数估值,局部窗口对煤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距离函数截距,建立煤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讨论了距离函数截距对煤层精度的影响;滑动垂直窗口大小与煤层位置对建模结果中煤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针对煤层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快速建模,对大范围区域地质模型构建有一定的适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煤层开采设计及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分叉煤层 地质统计学 符号矩阵 三维地质建模
下载PDF
黄土高原样带典型地貌类型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13
作者 单燕 索立柱 +4 位作者 王洁 马兰 宋延静 梁晓艳 李佳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3-600,共8页
为掌握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的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选取3个典型坡面(长武高塬沟壑区,安塞丘陵沟壑区,神木丘陵沟壑区(风蚀水蚀交错区)),分析3个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和对应环境因素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统计... 为掌握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的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选取3个典型坡面(长武高塬沟壑区,安塞丘陵沟壑区,神木丘陵沟壑区(风蚀水蚀交错区)),分析3个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和对应环境因素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地貌类型坡面土壤水分的差异。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区坡面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CV)平均值的剖面变化,0~500 cm土壤剖面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40 cm)、活跃层(40~100 cm)、次活跃层(100~200 cm)和相对稳定层(200~500 cm);除丘陵沟壑区坡面0~40 cm和100~200 cm土层外,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理论半方差函数模型可对其进行较好的模拟,拟合模型结果一般表层土壤含水量为球状模型,深层土壤含水量为高斯模型;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子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高塬沟壑区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与容重、海拔高度和最大叶面积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而丘陵沟壑区和风蚀水蚀交错区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分别只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土壤质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区不同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地统计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坡面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时空变异 地统计分析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and Mineralization Prognosis for the Yechangping Mo Deposit,Henan Province,China
14
作者 DING Gaoming JI Genyuan +5 位作者 YAN Guolong XU Yongzhong WANG Kunming XIAO Chun WANG Quanle GUO Dongb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36-752,共17页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deep mineralization.This approach provides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deep mineral localization,three-di...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deep mineralization.This approach provides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deep mineral localization,three-dimensional fine interpolation,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and extraction of quantitative mineral-seeking markers.The Yechangping molybdenum(Mo)deposit is a significant and extensive porphyry-skarn deposit in the East Qinling-Dabie Mo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Abundant borehole data on oreforming elements underpin deep geochemical predictions.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1)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of the deposit was established.(2)Correlation,cluster,and factor analyses post delineation of mineralization stages and determination of mineral generation sequence to identify(Cu,Pb,Zn,Ag)and(Mo,W,mfe)assemblages.(3)A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block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Mo,W,mfe,Cu,Zn,Pb,and Ag using the ordinary kriging method,and the variational function was developed.(4)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are performed to extract geological information,employing the variogram and w(Cu+Pb+Zn+Ag)/w(Mo+W)as predictive indicators.(5)Identifying the western,northwestern,and southwestern areas of the mine with limited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contrasted by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areas favorable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chemical model ore-forming elements geostatistics deep mineralization prediction Yechangping Mo deposit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差函数自动拟合方法研究
15
作者 赵丽芳 喻思羽 李少华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5期1359-1367,共9页
变差函数是量化空间相关性的重要工具,现有变差函数拟合方法存在拟合结果不稳定现象。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差函数自动拟合方法,以提高自动拟合的精度与稳定性。实验变差函数的拟合本质是一种非线性优化问题... 变差函数是量化空间相关性的重要工具,现有变差函数拟合方法存在拟合结果不稳定现象。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差函数自动拟合方法,以提高自动拟合的精度与稳定性。实验变差函数的拟合本质是一种非线性优化问题,即实现实验变差函数与理论变差函数之间的匹配度最优化。新方法采用多组参数值不同的理论变差函数生成大量训练数据集并进行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学习,最后采用训练模型完成实验变差函数自动拟合。多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大拟合能力,新方法拟合稳定性、计算效率均优于最小二乘法,为地质统计学中变差函数自动拟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差函数 自动拟合 深度学习 地质统计学
下载PDF
基于序贯高斯模拟法的水利工程坝址区速度建模
16
作者 李伟 周怀来 +2 位作者 刘兴业 王元君 马慧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756,共9页
水利工程坝址的选取不仅关系着安全性,也影响着后期的投入使用以及稳定运行。通常坝址区选择需要对区域的速度和岩性进行分析,其中高精度的速度建模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坝址选取,提出了一种地震信息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对坝址区进... 水利工程坝址的选取不仅关系着安全性,也影响着后期的投入使用以及稳定运行。通常坝址区选择需要对区域的速度和岩性进行分析,其中高精度的速度建模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坝址选取,提出了一种地震信息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对坝址区进行高精度速度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坝址选取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通过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坝址区速度的区域变异性,利用地震层位的横向信息以及测井资料的纵向信息联合进行序贯高斯模拟,从而建立速度模型,建模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能有效反映速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建立的速度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相对比,吻合程度较高,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反映坝址区的速度分布情况,能基于此圈定出有利于修建坝址的区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坝址区 速度建模 地质统计学 序贯高斯模拟 地震约束
下载PDF
土壤水蚀对荒漠草原针茅斑块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王子薇 杨振奇 +1 位作者 郭建英 田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目的]探讨土壤水蚀对希拉穆仁草原克氏针茅斑块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方差均值比率法设定了3个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格局)2个对照(不放牧和裸坡),进行降雨强... [目的]探讨土壤水蚀对希拉穆仁草原克氏针茅斑块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方差均值比率法设定了3个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格局)2个对照(不放牧和裸坡),进行降雨强度为30,60,90,120 mm/h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量化了不同分布格局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1)重度放牧和不放牧为聚集分布格局,中度放牧为均匀分布格局,轻度放牧为随机分布格局。(2)30 mm/h雨强不产流,60 mm/h雨强产流率呈:裸坡>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不放牧;90 mm/h雨强呈:裸坡>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不放牧;120 mm/h雨强呈:裸坡>聚集分布>不放牧>均匀分布>随机分布;(3)30 mm/h雨强不产沙,60 mm/h雨强产沙率呈:裸坡>均匀分布>不放牧>随机分布>聚集分布;90 mm/h雨强呈:裸坡>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不放牧;120 mm/h雨强呈:裸坡>不放牧>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4)120 mm/h雨强随机分布的减沙效益最好,可减少88.76%,90 mm/h雨强的不放牧减流效益最好,可减少45.78%。[结论]放牧促使克氏针茅出现斑块化的现象,土壤水蚀加剧了裸地斑块的形成,进而使克氏针茅斑块出现了不同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植被斑块 地统计学分析 土壤水蚀 减流减沙
下载PDF
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刻画裂隙网络分布
18
作者 焦婷婷 邓亚平 +1 位作者 钱家忠 骆乾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推估裂隙介质参数场,设计多个数值算例,探究该数据同化框架刻画裂隙介质参数场的有效性,分析同化3种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对参数推估结果的影响,并探讨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对参数推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可有效地推估裂隙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分布;(2)对比3种类型的观测数据推估结果,可知同时融合水头和自然电位观测数据(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参数推估效果最佳;(3)研究区的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同样对数据同化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理的观测井数量从而获得最优的参数推估方案。该研究可为裂隙介质参数场的刻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为裂隙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水文地球物理方法 数据同化 多点地质统计 参数推估
下载PDF
QuantyPES软件在黔西南者相金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与传统软件估算的对比
19
作者 邰文星 杨成富 +7 位作者 靳晓野 刘建中 吴冲龙 赵平 王泽鹏 张珊珊 邵云彬 刘婧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系统的软件程序自动化,适用于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资源量估算与管理。以黔西南者相金矿床为例,介绍与对比QuantyPES软件与传统软件在实际资源量估算方式中的特点,认为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更快的速度及效率,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科学性,还可进行三维地质统计学法资源量估算、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数据可持续利用及共享等。通过研究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先进性,期望该软件在未来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量估算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yPES软件 资源量估算 地质块段法 三维地质统计学法 者相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核桃园土壤养分空间特征研究
20
作者 徐雅雯 吴文丰 +4 位作者 王其竹 王代全 徐朝煜 陈万胜 徐永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8-979,共12页
【目的】探究核桃园土壤养分的空间特征,了解土壤肥力状况,为核桃园管理单位划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精准施肥。【方法】以湖北保康核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内梅罗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10块样地的土壤pH值、养分空间特征及肥力... 【目的】探究核桃园土壤养分的空间特征,了解土壤肥力状况,为核桃园管理单位划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精准施肥。【方法】以湖北保康核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内梅罗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10块样地的土壤pH值、养分空间特征及肥力水平。【结果】(1)保康县核桃园土壤pH均值为6.68,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主,具有弱变异性;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钾、有效磷含量(w,后同)均值分别为27.63 g·kg^(-1)、109.41 mg·kg^(-1)、125.43 mg·kg^(-1)和23.74 mg·kg^(-1),具中等变异。(2)中等肥力核桃园占78.3%,肥沃核桃园占20.7%,水解性氮是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肥力指数与核桃干果每666.7 m2产量呈显著正相关。(3)水解性氮、有效钾含量主要受自然结构的影响,呈现显著空间正向聚集性;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受自然结构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效应不显著。(4)海拔与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土壤肥力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钾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该地区土壤pH值适宜核桃生长,现存核桃园整体肥力中等偏上,提高土壤肥力能够增加核桃干果产量。土壤空间变异主要受自然结构的影响,其中海拔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可以作为核桃园管理单元划分的重要依据。在土壤管理中,需要增施氮肥以提高林地土壤综合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地统计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