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周源山煤矿采空区群钻井与充填施工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粟琼玉 李奋强 +3 位作者 刘素平 何荣华 叶见玲 邓拓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2期33-36,43,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煤矸石、废石、尾砂等,大量矿山废料堆放于地表,容易诱发泥石流、尾矿溃坝事故。同时矿床开采产生的地下大量采空区,容易诱发塌陷、矿震、滑坡、矿井突水等地质灾害。采空区群失稳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煤矸石、废石、尾砂等,大量矿山废料堆放于地表,容易诱发泥石流、尾矿溃坝事故。同时矿床开采产生的地下大量采空区,容易诱发塌陷、矿震、滑坡、矿井突水等地质灾害。采空区群失稳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之一。结合一工程实践,对矿区地质特征及岩层的可钻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煤矿采空区群的钻井成孔和充填施工的工艺技术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尾砂充填系统尾砂膏体的配比。采用信息化技术方法,建立了煤矿井下巷道及其采空区群的三维矢量化、可视化模型,对钻进成孔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群 钻井 充填 尾砂配比
下载PDF
综放开采下组煤首采面上覆老空水探查及突水危险性评价
2
作者 史莉红 毛振国 朱术云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15,共7页
为了探究左权五里堠煤业上组煤老空区富水性及其对下组煤首采工作面突水的危险性,以下组煤首采面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上下2组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物探探测结果,在下组煤首采面巷道先后施工了20个探放上组煤... 为了探究左权五里堠煤业上组煤老空区富水性及其对下组煤首采工作面突水的危险性,以下组煤首采面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上下2组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物探探测结果,在下组煤首采面巷道先后施工了20个探放上组煤老空水钻孔,发现上组煤老空水存在局部水量大、水压高、富水性分布不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下组煤层开采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组煤和上下组煤开采完毕后的应力场及塑性区场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上组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为11 m,下组煤开采后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12 m,没有波及上组煤底板破坏深度范围,与首采面实测涌水量反映的规律是一致的。根据首采面及附近2个钻孔的资料,采用2种相关经验公式类比计算了下组煤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优选了可靠性较高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组煤老空水探查 涌水量实测 下组煤综放开采 数值模拟 突水评价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支护技术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建军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9101采煤工作面为工程实例,该采面切眼跨度为8 m,且上覆为8^(#)煤层采空区及煤柱。切眼拟采用分次掘进方法施工,首先掘进巷道宽度4.5 m,后刷扩3.5 m;在掘进期间,通过探测切眼顶板与上覆8^(#)煤层采空区层间距,再设计切眼顶板支护方案... 以9101采煤工作面为工程实例,该采面切眼跨度为8 m,且上覆为8^(#)煤层采空区及煤柱。切眼拟采用分次掘进方法施工,首先掘进巷道宽度4.5 m,后刷扩3.5 m;在掘进期间,通过探测切眼顶板与上覆8^(#)煤层采空区层间距,再设计切眼顶板支护方案;现场应用后,切眼顶底板、巷帮变形量分别为60 mm、73 mm,实现了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围岩变形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采空区 大断面切眼 分次掘进 围岩支护
下载PDF
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覆采空区火灾及气体下泄防治研究
4
作者 任仲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针对沙坪煤矿13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煤层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综合利用地面红外探测和同位素测氡等多种方法探测13103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状态,在此基础上用SF6气体进行漏风通道测定,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CO气体... 针对沙坪煤矿13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煤层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综合利用地面红外探测和同位素测氡等多种方法探测13103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状态,在此基础上用SF6气体进行漏风通道测定,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CO气体的下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自燃倾向性、复杂埋藏条件和老窑火区是发生煤层自燃的主要原因,在标定12个火区中心点和39 077 m2隐患区域基础上,发现地面、采空区火区和工作面三者裂隙相互连接是导致CO气体在工作面后半部分涌入工作面并在回风隅角处聚集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发现,采用井上下联防联控手段可消除上覆采空区内高温点,使得CO气体浓度稳定在0.05%以下,有效控制了采空区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保障了13103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采空区 煤层自燃 气体下泄 数值模拟 井上下联防联控
下载PDF
煤柱群回采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尺寸研究
5
作者 王远东 徐大龙 顾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7期17-22,28,共7页
以赵庄煤矿五盘区煤柱回收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的留设尺寸应不小于4.1 m,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掘巷及回采期间不同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了4 m、5 m、6 m、17 m、18 m、19 m、... 以赵庄煤矿五盘区煤柱回收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的留设尺寸应不小于4.1 m,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掘巷及回采期间不同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了4 m、5 m、6 m、17 m、18 m、19 m、20 m及25 m共8种煤柱尺寸留设方案,最终确定了煤柱的最优合理尺寸为19 m。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留设宽度为19 m的护巷煤柱且进行合理支护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得以提高,可以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实现五盘区残余煤柱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煤柱群 煤柱尺寸 沿空掘巷 应力演化 矿压监测
下载PDF
煤层群下煤层开采对上覆采空区积水影响程度研究
6
作者 黄东兴 阳元中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68-71,共4页
为研究下煤层开采对上覆采空区积水影响,以凌志达矿煤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公式优化等方法,拟合出煤层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公式,分析了采空区积水分布规律,探索了下煤层开采对上覆采空区积水的影响,制定了影响程度判定标准,并... 为研究下煤层开采对上覆采空区积水影响,以凌志达矿煤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公式优化等方法,拟合出煤层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公式,分析了采空区积水分布规律,探索了下煤层开采对上覆采空区积水的影响,制定了影响程度判定标准,并将下煤层开采对上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程度划分为危险区、影响区与安全区。分区判定划分结果表征了研究区煤层开采对上层采空区的影响程度,可量化上层采空区水位分布、突水风险的影响和扰动程度,对煤层群开采突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开采 采空区积水 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程度分区
下载PDF
复杂隐伏空区群露天坑尾砂胶结充填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有为 刘福春 +1 位作者 雷显权 刘恩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了解决复杂隐伏采空区群露天坑地质环境亟需治理修复与矿山尾矿库逐年容量减小、尾矿排放困难的现实难题,以大冶大红山矿为例,首先对露天坑底隐伏采空群进行综合探测,制定采空区安全治理措施;然后重点围绕露天坑尾砂充填方案和充填体... 为了解决复杂隐伏采空区群露天坑地质环境亟需治理修复与矿山尾矿库逐年容量减小、尾矿排放困难的现实难题,以大冶大红山矿为例,首先对露天坑底隐伏采空群进行综合探测,制定采空区安全治理措施;然后重点围绕露天坑尾砂充填方案和充填体强度参数进行综合论证,提出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方案,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综合分析,构建了露天坑不同高度范围充填体强度结构模型,为类似矿山开展复杂隐伏空区群露天坑尾矿充填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坑 隐伏采空区 尾矿 胶结充填 强度 生态治理
下载PDF
采空区群条件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鑫 苏有文 +2 位作者 王宽宽 翁月霞 周海波 《中国矿业》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采空区是威胁矿山安全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安全评价和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矿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某露天矿山已有的采空区形态模型数据,采用3D Mine软件建立高精度露天矿含采空区的三维工程地质模型,... 采空区是威胁矿山安全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安全评价和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矿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某露天矿山已有的采空区形态模型数据,采用3D Mine软件建立高精度露天矿含采空区的三维工程地质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及GEO-Slope软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露天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赋存采空区状态下,采空区周围拉应力已达到283 kPa,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岩体稳定性;通过采空区位移变形规律发现,局部移动变形较为明显,但矿山露天边坡没有发生整体移动变形;典型剖面A-A及剖面B-B极限平衡安全系数Fs均大于临界值1.2,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符合安全要求。按照现有设计方案,随着露天矿开采的深入,采空区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群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多方法的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登华 彭府华 +3 位作者 张智博 李鹏飞 李华年 丛日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6期37-45,共9页
精准分析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对于矿山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地下采空区群为研究背景,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地下复杂的采空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应用Mathews图解法对空区顶板及上盘稳定性进... 精准分析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对于矿山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地下采空区群为研究背景,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地下复杂的采空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应用Mathews图解法对空区顶板及上盘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从采空区的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分析空区的稳定性状态;由前述工作指导设计了微震系统的传感器空间布置,最后从微震事件空间分布规律角度分析了采空区群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3-5#和3-6#空区稳定性较差,3-2#、3-4#及3-7#空区稳定性一般,其他空区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可帮助矿山生产规避风险,同时也为后续采空区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稳定性 激光扫描技术 Mathews图稳定法 数值模拟 微震监测
下载PDF
下组煤首采面综放开采受上组煤老空水威胁程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振国 朱术云 +1 位作者 邓昊 薛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1-2059,共9页
为了探究左权五里堠煤业有限公司上组煤5号煤层老空水是否对下组煤15号煤层首采面综放开采造成突水水害威胁,以下组煤首采面为背景,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两煤层开采后顶底板变形破坏空间分布特征模型,提出了老空... 为了探究左权五里堠煤业有限公司上组煤5号煤层老空水是否对下组煤15号煤层首采面综放开采造成突水水害威胁,以下组煤首采面为背景,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两煤层开采后顶底板变形破坏空间分布特征模型,提出了老空水是否威胁下组煤综放开采的3个可能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获得了下组煤15号煤层首采面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和上组煤5号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量化参数,并与下组煤首采面附近施工的地面钻孔揭露这两层煤间距进行对比。认为下组煤15号煤层开采后,通过导水裂隙带将会波及到上组煤采动底板破坏带内部,在正常条件下可能与上组煤5号煤层老空水导通,建议开采前要进行提前探查和疏放。研究结果对下组煤首采工作面顶板老空水害防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水 下组煤 综放开采 导水裂隙带 突水危险性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
11
作者 闫祥 张成良 +3 位作者 庞鑫 谌蛟 李明健 李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5期111-117,共7页
煤层采空区群受地层岩性、开采工艺和时间效应等影响,具有隐蔽性强、规律性差、岩体软弱和空间变异性等特点,若处置不当,将对隧道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采用现场调查、物探和钻探法综合确定采空区群的空间形态。采用MIDAS/GTS NX有限... 煤层采空区群受地层岩性、开采工艺和时间效应等影响,具有隐蔽性强、规律性差、岩体软弱和空间变异性等特点,若处置不当,将对隧道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采用现场调查、物探和钻探法综合确定采空区群的空间形态。采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群三维实体模型,针对采空区群的特点、采空区类型及加固措施的可行性,研究隧道穿越采空区群未加固和加固后的围岩位移、塑性区变化规律及稳定状态,分析不同类型采空区加固措施对隧道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提出采空区围岩的加固方法,并对其进行现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采空区群 稳定性 加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地震在双层采空区下组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秀森 沈月霞 +1 位作者 郭盼盼 张昭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受限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煤矿在上组煤的采掘之前,并未对下组煤的赋存及构造发育情况进行有效的勘探。随着上部煤炭资源的开采殆竭,为保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煤矿采空区下组煤地震勘探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结合葛泉... 受限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煤矿在上组煤的采掘之前,并未对下组煤的赋存及构造发育情况进行有效的勘探。随着上部煤炭资源的开采殆竭,为保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煤矿采空区下组煤地震勘探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结合葛泉矿双层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实例,在地表条件差、双层采空区、煤层数目多、煤层间距小、煤层埋深较浅等不利条件下,提出了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的一体化技术。从最终的时间剖面来看,双层采空区以及年限较短的采空区相较于单层采空区及年限较长的采空区对下组煤的地震勘探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双层采空区 下组煤 三维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
下载PDF
上房沟钼矿无线微震监测系统建立与应用研究
13
作者 贾宝珊 彭府华 《中国钨业》 CAS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针对上房沟钼矿露天采场底部存在复杂采空区群,严重影响露天安全生产问题,建立一套24通道全数字型无线微震监测系统,并开展系统的地压监测分析、安全预警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线微震监测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房沟钼矿露天台阶下覆极... 针对上房沟钼矿露天采场底部存在复杂采空区群,严重影响露天安全生产问题,建立一套24通道全数字型无线微震监测系统,并开展系统的地压监测分析、安全预警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线微震监测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房沟钼矿露天台阶下覆极复杂采空区群稳定性监测问题,确定的采空区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成功预警了地压显现,此系统已成为该矿山地压监测、预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有力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群 无线微震技术 微震波形识别 监测预警模型
下载PDF
积水区下煤层开采水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良杰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8期197-199,共3页
某矿5201综采工作面开采后引起的覆岩导水裂隙高度为40.2~42.9 m,而采面与上覆3号煤层3101、3102采空区层间距仅为22.0~29.2 m,采空区积水会给5201综采工作面后续回采带来较大安全威胁。为解决52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上覆3101、3102采... 某矿5201综采工作面开采后引起的覆岩导水裂隙高度为40.2~42.9 m,而采面与上覆3号煤层3101、3102采空区层间距仅为22.0~29.2 m,采空区积水会给5201综采工作面后续回采带来较大安全威胁。为解决52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上覆3101、3102采空区积水问题,综合已有物探、钻探方法及3号煤层相关资料,确定3101、3102采空区底板标高最低处为采空区靠近5201回风巷80 m处,并提出通过疏排方式疏干采空区积水,依据现场情况确定5201综采工作面疏排水钻孔布置方案。经过疏排后,52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及回采中经物探及钻探均未探测到上覆采空区积水,且采面回采期间顶板未出现淋水现象,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采空区积水 近距离煤层群 疏排水钻孔
下载PDF
基于裂隙发育规律的多重采空区危险范围研究
15
作者 谷保泽 李明星 +2 位作者 雷晓荣 邱少杰 赵乾坤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64,共7页
为准确划分浅埋深煤层群多重采空区煤自燃危险范围,从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基于多孔介质渗流方程和氧气体积分数平衡方程,利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重复开采影响下裂隙通道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侧20 m区域内... 为准确划分浅埋深煤层群多重采空区煤自燃危险范围,从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基于多孔介质渗流方程和氧气体积分数平衡方程,利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重复开采影响下裂隙通道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侧20 m区域内,裂隙数量占比78%;采空区上方大孔隙率区域沿回采方向持续移动,细长特征得以保持,回采线、采空区后方及上方孔隙率较大。根据计算结果和工作面回采程序,1203工作面采空区危险范围划分为严重漏风危险区、一般漏风危险区、弱漏风危险区和难漏风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发育 数学模型 多重采空区 孔隙率 自燃危险
下载PDF
平煤十二矿预埋管疏放老空水技术研究
16
作者 南立超 田方正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76-78,共3页
老空区积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平煤十二矿的己_(15)煤和己_(16-17)煤为近距离煤层群,己_(16-17)煤层的工作面开采时受上覆己15煤和本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严重,为了实现对采空区积水的有效疏放,在己_(16-17)-31050工作面... 老空区积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平煤十二矿的己_(15)煤和己_(16-17)煤为近距离煤层群,己_(16-17)煤层的工作面开采时受上覆己15煤和本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严重,为了实现对采空区积水的有效疏放,在己_(16-17)-31050工作面开采时,在底板瓦斯抽采巷向己_(16-17)-31050工作面施工了钻孔,预埋了钢套管,直至相邻的己_(16-17)-31030工作面开采时,共计疏放出老空区积水56853 m^(3),保障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老空水 疏放
下载PDF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宋卫东 付建新 +1 位作者 杜建华 张朝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1-3787,共7页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在此基础上,应用3Dmine建立了采空区群的三维空间模型,经过进一步处理实现了与FLAC3D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群区域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对群区域内的群效应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群区域地表位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表最大位移面积和采空区水平面积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群效应使应力和位移较单个采空区时都有了较大增加,且增加幅度并不是单纯的叠加,这种效应加剧了采空区的危险等级,将CMS、3Dmine和FLAC3D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采空区群得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建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金属矿山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扰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付建新 宋卫东 杜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08-515,共8页
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矿段,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相似材料试验,对采空区顶板的应力和位移以及矿柱的应力演变规律进... 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矿段,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相似材料试验,对采空区顶板的应力和位移以及矿柱的应力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开采对围岩的扰动范围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应力-应变演变规律与采空区单独开采差异较大,每个采空区的围岩应力应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尤其是处于群区域中间部位的采空区,该处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也是最差的。群区域中,由开采对围岩造成的扰动较单独开采时急剧增大,且最终的影响范围并不是单独开采的简单相加,说明在区域内形成一种采空区的"群效应",加剧采空区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相似材料试验 数值模拟 演变规律
下载PDF
采空区群失稳模型构建及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熊立新 罗周全 +1 位作者 谢承煜 汪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
许多金属矿山存在采空区群安全隐患。基于CMS对某矿山的采空区群开展定期探测,形成动态监测机制,精确获取采空区群三维边界;研究构建空区群连锁式失稳模型:基于突变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采空区顶板-隔离矿柱力学模型,提出隔离矿柱失稳的... 许多金属矿山存在采空区群安全隐患。基于CMS对某矿山的采空区群开展定期探测,形成动态监测机制,精确获取采空区群三维边界;研究构建空区群连锁式失稳模型:基于突变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采空区顶板-隔离矿柱力学模型,提出隔离矿柱失稳的判据,计算合理的隔离矿柱安全厚度,阻断空区群连锁失稳过程。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通过精确控制隔离矿柱的安全厚度,可有效阻断空区群连锁失稳导致的工程灾害;计算结果为下一步资源回采方案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群 动态监控 隔离矿柱 失稳模型 灾害控制
下载PDF
采空区群残采充填方案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智勇 姜立春 +1 位作者 王国伟 韩章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45-2552,共8页
为研究残采条件下的采空区群失稳响应控制,借助采空区群动力响应模型与类框架结构模型,从动力响应及应力响应这2个方面分析采空区群失稳控制效果。以某大型金属矿山4个中段12个单元采空区组成的采空区群为例,研究残矿回采工程中完全充填... 为研究残采条件下的采空区群失稳响应控制,借助采空区群动力响应模型与类框架结构模型,从动力响应及应力响应这2个方面分析采空区群失稳控制效果。以某大型金属矿山4个中段12个单元采空区组成的采空区群为例,研究残矿回采工程中完全充填(方案I)与不完全充填(方案II)下采空区群的失稳响应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方案I经充填处理后,拉应力分布范围整体上移,主要集聚在1 570 m中段顶板处,1 420 m中段底板处拉应力集聚现象基本消除;方案II经充填处理后,其拉应力集聚被缓解,保持在稳定范围之内;方案I经充填处理后,采空区群各中段顶板位移及速度响应大幅度下降,达到较好的充填效果;方案II经充填处理后,采空区群各中段顶板位移及速度响应也明显降低,且其降幅与方案I的降幅基本持平;空区群采用方案II充填后,所形成新的采空区群系统具有较强稳定性,考虑到时间成本及资金等情况,采取方案II对关键空区进行初步充填处理更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群 动力响应 应力响应 失稳控制 充填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