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柔剑 谭文杰 阮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多年来,人们公认的人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和HCoV-OC43等2株。但2002—2003年,由一种新型人冠状病毒SARS-CoV所引发的全球范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使多国蒙受巨大损失,由此,冠状病毒又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 多年来,人们公认的人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和HCoV-OC43等2株。但2002—2003年,由一种新型人冠状病毒SARS-CoV所引发的全球范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使多国蒙受巨大损失,由此,冠状病毒又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2004—2005年,又发现了2种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在此,就这2种病毒的发现、流行情况,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病毒 hcov-NL63 hcov-HKU1 呼吸道疾病
下载PDF
SARS-CoV N蛋白与人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的交叉反应表位及特异表位的确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克夏 谭文杰 +5 位作者 张相民 王慧娟 张陵林 周为民 夏宁邵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8-255,共8页
为确定SARS-CoV N蛋白的特异抗原表位,对3种人冠状病毒SARS-CoV、HCoV-OC43和HCoV-229EN蛋白之间的交叉免疫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分别表达SARS-CoV、HCoV—OC43和HCoV-229EN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并制备了相应的小鼠免疫血清。用... 为确定SARS-CoV N蛋白的特异抗原表位,对3种人冠状病毒SARS-CoV、HCoV-OC43和HCoV-229EN蛋白之间的交叉免疫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分别表达SARS-CoV、HCoV—OC43和HCoV-229EN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并制备了相应的小鼠免疫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了3种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3种冠状病毒免疫动物血清和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之间的反应。与此同时,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原核表达的39个不同区段的SARS-CoVN蛋白与3种冠状病毒动物免疫血清和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SARS-CoV、HCov-OC43和HCoV-229E3种病毒的N蛋白在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中均可以特异表达;3种N蛋白之间存在明显交叉免疫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RS-CoV N蛋白的表位主要位于30~60aa、170~184aa、301~320aa和360~422aa;与HCoV-OC43的交叉反应表位主要位于30~60aa、90~120aa、204~214aa和320~360aa;与HCoV-229E的交叉反应表位主要位于30~60aa、150~160aa和301~360aa。含SARS-CoVN蛋白特异表位的重组肽N155b(60~214aa)和N185(30~214aa)只与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和灭活SARS-CoV免疫小鼠的血清反应,而不与灭活HCoV-OC43和HCoV-229E免疫的山羊血清产生交叉反应。上述结果为使用SARS-CoVN蛋白抗原进行特异诊断试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hcov-OCA3 hcov-229E N蛋白 抗原表位
下载PDF
利用邻位标记-质谱联用技术发掘冠状病毒HCoV-229E互作宿主因子
3
作者 琚睿霞 汪浩勇 +2 位作者 刘海楠 刘萱 曹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11-3020,共10页
目的通过邻位标记-质谱联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筛选与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核衣壳蛋白(NP)相互作用的潜在宿主因子,并利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验证,寻找HCoV-229E NP的相互作用蛋白,为揭示病毒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人冠状病毒... 目的通过邻位标记-质谱联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筛选与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核衣壳蛋白(NP)相互作用的潜在宿主因子,并利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验证,寻找HCoV-229E NP的相互作用蛋白,为揭示病毒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人冠状病毒致病力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了表达HCoV-229E NP与生物素连接酶标签融合蛋白(NP-TurboID)的重组腺病毒Ad-V5-NP^(HCoV-229E)-TurboID(Ad-N),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48 h后添加外源生物素,通过生物素连接酶标记NP相互作用蛋白,利用链霉亲和素交联的磁珠纯化生物素标记蛋白,而后进行无标记(label-free)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与NP互作的蛋白质,并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无标记蛋白质组学质谱筛选出584个潜在互作蛋白,从中选取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A和GSK3B进行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与NP^(HCoV-229E)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邻位标记-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因子的挖掘,为进一步研究冠状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位标记 冠状病毒229E 核衣壳蛋白 TurboID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常规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陆柔剑 张陵林 +4 位作者 谭文杰 周为民 王仲 彭堃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分别设计HCoV-NL63和HCoV-HKU1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并合成含靶基因的模板RNA,建立常规RT-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用于临床样本的适用性等进行平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皆可对... 分别设计HCoV-NL63和HCoV-HKU1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并合成含靶基因的模板RNA,建立常规RT-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用于临床样本的适用性等进行平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皆可对HCoV-NL63或HCoV-HKU1进行特异性诊断,其中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拷贝/25μL反应体积,不同批次重复检测结果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上述方法应用于158份临床鼻咽拭子标本,其中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出6份HCoV-NL63阳性标本,5份HCoV-HKU1阳性标本,而常规RT-PCR方法则分别检出HCoV-NL63阳性与HCoV-HKU1阳性各3份。对常规RT-PCR方法获得的阳性样品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上述方法的可靠性。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的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常规RT-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证实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RT-PCR方法,这为开展HCoV-NL63和HCoV-HKU1的流行监测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病毒 hcov—NL63和hcov—HKU1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常规RT—PCR
下载PDF
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CoV-HKU1感染的初步分析与基因型确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希洁 陆柔剑 +6 位作者 俞晓燕 彭堃 王文 周为民 张陵林 王仲 谭文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HKUl的感染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流行分布、临床特点,并确定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从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收集鼻咽拭子标本559份,利用... 目的:对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HKUl的感染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流行分布、临床特点,并确定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从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收集鼻咽拭子标本559份,利用靶向棘突蛋白S与核心蛋白N的2种巢式PCR方法进行HCoV—HKUl筛查,并对阳性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以确定其基因型别;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筛查,进而分析HCoV—HKUl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559份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CoV—HKUl阳性9例(1.61%),其中3例合并HCoV-0C43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以发热(88.9%)、咽痛(66.7%)、寒颤(68%)、流涕(55.6%)和咳嗽(44_4%)为主,其中1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史;阳性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9例感染均为HCoV—I-IKUlB型。结论:北京地区近年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CoV—HKUl感染率较低(1.61%)。其流行株基因型为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病毒 hcov—HKU1 呼吸道感染 成人 基因型
下载PDF
2020年深圳地区4株冠状病毒HCoV-NL63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阮嘉雯 胡鹏威 +6 位作者 蒋潘虹 鞠长燕 刘楚云 袁梦 段永翔 陈辉 俞慕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了解2020年深圳市冠状病毒HCoV-NL63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方法对HCoV-NL63核酸检测阳性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4株HCoV-NL63全基因组序列,均属于B基因型B2亚型,株间核苷... 目的了解2020年深圳市冠状病毒HCoV-NL63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方法对HCoV-NL63核酸检测阳性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4株HCoV-NL63全基因组序列,均属于B基因型B2亚型,株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9.80%~99.98%(99.64%~99.93%),在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与广州2018年肺炎病人中获得的MK334046.1毒株距离最近。氨基酸变异分析表明结构蛋白中S、M蛋白变异性较大。与B基因型参考株对比发现,S蛋白中发现2处氨基酸位点变异:位于散发疫情毒株S1蛋白NTR区L196F和位于聚集性疫情毒株S2蛋白A946S。N-糖基化位点预测发现S蛋白N-糖基化位点有10个,M蛋白N-糖基化位点有2个。结论本研究中的4株冠状病毒源自广州毒株的可能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HCoV-NL63防控工作提供生物学溯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hcov-NL63 全基因组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人冠状病毒HCoV—NL6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方波 伍严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6-9,共4页
类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2004年荷兰学者首先发现报道的一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新型人冠状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该文对HCoV—NL63的病毒学... 类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2004年荷兰学者首先发现报道的一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新型人冠状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该文对HCoV—NL63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胞受体、病原学检测和可能的抗病毒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人冠状病毒hcov—NL63 进展
下载PDF
中国内陆发现HCoV-HKU1感染及N和S蛋白基因序列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段招军 黄灿平 +6 位作者 瞿小旺 谢志萍 漆正宇 高寒春 彭夫望 刘文培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7,共7页
了解冠状病毒HKU1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感染情况及N基因和S基因的编码特征。采用RT-PCR的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月收集的2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PA)进行了冠状病毒HKU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 了解冠状病毒HKU1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感染情况及N基因和S基因的编码特征。采用RT-PCR的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月收集的2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PA)进行了冠状病毒HKU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260份样本中共检测到2份冠状病毒HKU1阳性,阳性率为0.77%(2/260),且该2例冠状病毒HKU1阳性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肺炎症状。扩增其中一株病毒N和S全基因,并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的冠状病毒HKU1参考株及冠状病毒科其它成员进行序列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并对N和S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预测分析。由此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存在冠状病毒HKU1感染,且可能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SARS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HKU1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阿比朵尔对HCoV-OC43感染诱导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9
作者 陈琪敏 周红霞 +4 位作者 谢佩芳 李润峰 杨子峰 邱敏珊 沈利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9,共9页
目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阿比多尔(arbidol,ARB)对HCoV-OC43感染引起宿主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探讨ARB抗炎活性与其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OC43感染HRT-18细胞,并以ARB进行干预。感染96 h后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学... 目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阿比多尔(arbidol,ARB)对HCoV-OC43感染引起宿主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探讨ARB抗炎活性与其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OC43感染HRT-18细胞,并以ARB进行干预。感染96 h后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开展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ARB可能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利用RT-qPCR方法验证ARB干预对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高、中和低剂量(6、2和0.67μg/mL)ARB干预分别显示出9459、4186和1744个DEGs。GO分析显示,ARB主要干预的生物学过程是共翻译蛋白膜靶向,作用的细胞组成为粘着斑和细胞-底物间连接,影响的分子功能为钙粘蛋白结合。KEGG分析发现,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有明显富集,其中ARB对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中的MAPK、PI3K和NF-κB通路分子有显著抑制作用。RT-qPCR检测显示,ARB对PIK3CA、AKT、TRAF-6、Bax、p38和c-JUN等分子的mRNA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了ARB应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神经炎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阿比多尔 hcov-OC43 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健康志愿者体内HCoV特异性中和抗体与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相关性
10
作者 胡丽 康静 李芝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分析健康人体内HCoV(人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与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号)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将自愿参组的7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志愿者体内HCoV特异性中和抗体及SAR... 目的分析健康人体内HCoV(人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与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号)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将自愿参组的7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志愿者体内HCoV特异性中和抗体及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分析了不同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之间的差异,同时采用线性拟合分析了不同中和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志愿者体内HCoV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P<0.0001),且HCoV-HKU1(人冠状病毒HKU1株)特异性中和抗体与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体内HCoV特异性中和抗体与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存在正相关,提示HCoV感染可能对SARS-CoV-2具有抗体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v SARS-CoV-2 抗体 抗体交叉反应
下载PDF
广谱抗病毒药物吐根碱抑制HCoV-OC43的转录组分析
11
作者 李涵 张高倩 +9 位作者 吴长城 张钟贤 牛军伟 霍恕婷 叶飞 邓瑶 黄保英 赵莉 沈晓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8,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吐根碱对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 HCoV-OC43)的作用时相和抗病毒机制。首先,在MRC-5细胞上建立了HCoV-OC43病毒的体外感染复制动力学曲线,测定了药物的EC_(50)和CC_(50)。结果表明吐根碱能够在感染早期... 本研究旨在探索吐根碱对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 HCoV-OC43)的作用时相和抗病毒机制。首先,在MRC-5细胞上建立了HCoV-OC43病毒的体外感染复制动力学曲线,测定了药物的EC_(50)和CC_(50)。结果表明吐根碱能够在感染早期有效地抑制HCoV-OC43病毒在MRC-5细胞中的复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HCoV-OC43感染和吐根碱处理均导致宿主基因表达的紊乱,并且两者共同激活了抗病毒通路。吐根碱可能通过激活OASL、Mx1和IFIT2等抗病毒基因来增强宿主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此外,吐根碱还可能通过抑制TMEM41B表达而进一步影响病毒复制过程。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吐根碱作为抗冠状病毒药物的机制和潜在靶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根碱 hcov-OC43 抗病毒作用 转录组学 基因表达紊乱
原文传递
RNA barcode segments for SARS-CoV-2 identification from HCoVs and SARSr-CoV-2 lineages
12
作者 Changqiao You Shuai Jiang +8 位作者 Yunyun Ding Shunxing Ye Xiaoxiao Zou Hongming Zhang Zeqi Li Fenglin Chen Yongliang Li Xingyi Ge Xinhong Guo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the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ontinues to evolve,giving rise to more variants and global reinfections.Previous research ha...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the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ontinues to evolve,giving rise to more variants and global reinfections.Previou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barcode segments can effectively and cost-efficiently identify specific species within closely related populations.In this study,we designed and tested RNA barcode segments based on genetic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to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SARS-CoV-2 from extensive virus samples,including human coronaviruses(HCoVs)and SARSr-CoV-2 lineages.Nucleotide sequences sourced from NCBI and GISAID were meticulously selected and curated to construct training sets,encompassing 1733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of HCoVs and SARSr-CoV-2 lineages.Through genetic-level species testing,we validated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arcode segments for identifying SARS-CoV-2.Subsequently,75 main and subordinate species-specific barcode segments for SARS-CoV-2,located in ORF1ab,S,E,ORF7a,and N coding sequences,were intercepted and screened based o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ites and weighted scores.Post-testing,these segments exhibited high recall rates(nearly 100%),specificity(almost 30%at the nucleotide level),and precision(100%)performance on identification.They were eventually visualized using one and two-dimensional combined barcodes and deposited in an online database(http://virusbarcodedatabase.top/).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barcoding technology in SARS-CoV-2 identification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ture studies involving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polymorphism analysis.Moreover,this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also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endeavors related to virus surveil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barcode segments SARS-CoV-2 variants and related lineages hcovs Genetic tests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原文传递
豨莶草水洗脱部位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致染小鼠的药效作用
13
作者 樊凯芳 王欢 +2 位作者 王腾岳 赵铭岳 陈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79-2882,共4页
目的:观察豨莶草水洗脱部位(SWES)以延迟给药方式经口灌胃给药后的体内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药效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花清瘟胶囊组、阿比多尔片组、SWES组(0.24 g/kg),每组10只。... 目的:观察豨莶草水洗脱部位(SWES)以延迟给药方式经口灌胃给药后的体内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药效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花清瘟胶囊组、阿比多尔片组、SWES组(0.24 g/kg),每组10只。各组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后,空白对照组经鼻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各组均经鼻滴入等体积的hCoV-229E冠状病毒液进行呼吸道感染,感染2次后24 h各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7 d。检测小鼠体质重,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脏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采用鸡血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肺组织中病毒滴度,并对肺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WES(0.24 g/kg)能明显抑制hCoV-229E感染小鼠体质量减轻(P<0.01),并能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肺脏中炎性因子的含量(P<0.05),降低感染小鼠肺脏中hCoV-229E病毒的血凝效价,明显减轻小鼠感染冠状病毒后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采用延迟给药方式经口灌服SWES具有明显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体内药效作用,该作用与连花清瘟胶囊药效作用大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水洗脱部位 抗人冠状病毒 hcov-229E 药效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
原文传递
基于颜色判定的RT-LAMP技术检测HCoV-NL63冠状病毒基因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合员 汪圣强 +4 位作者 谢晓谦 肖雨 张汀 谭文杰 苏川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国境口岸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检测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的核酸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针对HCoV-...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国境口岸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检测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的核酸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针对HCoV-NL63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基因序列设计出6条特异性引物,在等温条件下(63℃)进行扩增反应60min,在扩增前加入钙黄绿素作为反应指示剂,并结合浊度仪进行实时监测,以最终反应颜色变化作为结果判断标准。利用该方法对同种属其他人冠状病毒、诺如病毒、流感病毒进行检测,以分析该方法的诊断特异性。应用该方法对梯度稀释的HCoV-NL63病毒RNA进行检测,以分析该方法的诊断灵敏性,并与常规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RT-LAMP方法在短时间内(40min)即可达到对HCoV-NL63的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与加入其它病毒RNA模板溶液颜色均不产生改变,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检测灵敏性最低检测下限为1 600拷贝/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RT-LAMP方法可实现对HCoV-NL63冠状病毒现场快速检测,具有在国境口岸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和疫区现场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v-NL63 RT-LAMP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HcoV-NL63——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江峰(综述) 钱渊(审校)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7年第3期75-79,共5页
人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2004年4月荷兰学者van der Hoek L等首先报道发现的一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新的人冠状病毒,它是一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感染后可以引起上、下呼吸道感... 人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2004年4月荷兰学者van der Hoek L等首先报道发现的一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新的人冠状病毒,它是一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感染后可以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可与其它病毒合并感染,也可单独感染而引起发病。目前检测HCoV—NL63的方法主要是RT—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人冠状病毒 hcov—NL63
原文传递
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晓春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24期3625-3627,3631,共4页
人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229E,HCoV-229E)属α群正链RNA病毒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常引起人的普通感冒。在临床上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及神经系统症状。目前HCoV-229E感染的检测方法多用普... 人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229E,HCoV-229E)属α群正链RNA病毒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常引起人的普通感冒。在临床上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及神经系统症状。目前HCoV-229E感染的检测方法多用普通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Ⅰ型干扰素α(IFN-α)对HCoV-229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人冠状病毒hcov-229E 进展
原文传递
冠状病毒HCoV-229E S1蛋白片段的免疫原性分析
17
作者 黄列 徐锡 +1 位作者 马淑霞 杨景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HCoV-229E的S1蛋白片段(S1 417-547),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将纯化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血清IL-4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结果表达... 目的表达和纯化HCoV-229E的S1蛋白片段(S1 417-547),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将纯化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血清IL-4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结果表达蛋白经金属螯合获得纯化,并诱导小鼠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脾脏CD4+和CD8+比例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HCoV-229E S1蛋白的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hcov-229E S1蛋白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HCoV-NL63 N蛋白不同片段的表达纯化及血清学检测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敏 张庭瑛 +4 位作者 周为民 赵国霞 张陵林 高基民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将HCoV-NL63核衣壳蛋白N端(Np1~154aa)、C端(Cp141~306aa)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进行原核表达,制备相应的纯化蛋白Np、Cp蛋白,利用Np、Cp蛋白建立基于Western-Blot条带印迹的HCoV-NL63抗体检测法,并与基于全长N... 将HCoV-NL63核衣壳蛋白N端(Np1~154aa)、C端(Cp141~306aa)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进行原核表达,制备相应的纯化蛋白Np、Cp蛋白,利用Np、Cp蛋白建立基于Western-Blot条带印迹的HCoV-NL63抗体检测法,并与基于全长N蛋白(Nf)的HCoV-NL63抗体检测法相平行筛查了50份成年体检血清。结果显示:50份成年体检血清中,采用Nf、Np、Cp分别检出25、27、36份HCoV-NL63抗体阳性血清,检出率分别为50%、54%、72%。不同N蛋白与血清反应抗体阳性谱存在差异,其中Np与Nf检出一致率为64%,Cp与Nf检出一致率为54%,而Np与Cp检出一致率为54%。本研究表明人冠状病毒NL63在我国人群中感染常见,N蛋白C端(Cp)检出率比全长N(Nf)及N端(Np)要高,Nf、Np、Cp在抗体检测上存在不一致性。这为HCoV-NL63血清学试剂研发及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v-NL63 原核表达 核衣壳蛋白 Western-Blot条带印迹 血清学检测
原文传递
伏湿小鼠模型构建及其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聖乐 杨子峰 +4 位作者 赵瑾 黄婉怡 邓玲珠 王玉涛 王新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8-1355,共8页
目的构建小鼠伏湿模型,并观察该模型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易感性。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高脂饮食+湿度(95±5)%环境21 d建立伏湿模型小鼠,中药组15 d起给予给予五... 目的构建小鼠伏湿模型,并观察该模型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易感性。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高脂饮食+湿度(95±5)%环境21 d建立伏湿模型小鼠,中药组15 d起给予给予五指防冠方(11.44 g/kg)灌胃。另取6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低滴度[10^(-3)HCoV-229E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感染组、正常中滴度(10^(-4)TCID_(50))感染组、正常高滴度(10^(-5)TCID_(50))感染组、模型组、伏湿低滴度(10^(-3)TCID_(50))感染组、伏湿中滴度(10^(-4)TCID_(50))感染组、伏湿高滴度(10^(-5)TCID_(50))感染组,每组8只,各组给予相应滴度的HCoV-229E滴鼻,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小鼠体重、肺指数及肺、小肠组织脂多糖(LPS)含量,观察舌组织、肺组织、结肠组织病理,并进行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β(MIP-β)、趋化因子配体5(RANTES)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被毛光滑,大便成形;模型组小鼠出现被毛潮湿、大便变软,肛周黄秽、饮水量减少的表现,结肠隐窝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中药组上述表现有所缓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Shannon、Chao1、Sob指数及拟杆菌门、变形菌门、Alistipes、Bacteroides、Ruminiclostridium_5、Ruminiclostridium_9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P<0.01),舌组织角化及放线菌门、Jeotgalicoccus、Corynebacterium_1属相对丰度升高(P<0.01)。正常组和模型组肠道微生物菌落构成及19类功能基因有差异(P<0.05,P<0.01),功能基因涉及糖、辅酶和维生素、氨基酸代谢等。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Chao1、Sob指数及拟杆菌门、Alistipes、Bacteroides、Ruminiclostridium_5、Ruminiclostridium_9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P<0.01),舌组织角化及Jeotgalicoccus、Corynebacterium_1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P<0.01)。与正常中滴度感染组比较,伏湿中滴度感染组小鼠肺指数(P<0.05);与正常组、模型组、正常中滴度感染组比较,伏湿中滴度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P-10、MCP-1、MIP-1β、RANTES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本研究采用复合因素成功构建伏湿证小鼠模型,伏湿证小鼠可出现肺组织病理改变、肠道微生态改变;其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更易感,感染后炎症因子mRNA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湿模型 人冠状病毒hcov-229E 肠道微生物 易感性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人冠状病毒HCoV-HKU1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胜牙 朱玉兰 +3 位作者 胡孔新 谢聪贤 甄胜西 徐媛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7-220,22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人冠状病毒HKU1(HCoV-HKU1)LAMP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5套LAMP扩增引物,以合成的HCoV-HKU1质粒为模板,通过实时浊度法进行最佳引物组的筛选,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HCoV...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人冠状病毒HKU1(HCoV-HKU1)LAMP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5套LAMP扩增引物,以合成的HCoV-HKU1质粒为模板,通过实时浊度法进行最佳引物组的筛选,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HCoV-HKU1 LAMP扩增方法针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及人类基因组无反应信号。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拷贝/μl的HCoV-HKU1质粒。结论 HCoV-HKU1 LAMP扩增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在临床鉴别诊断和口岸冠状病毒的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人冠状病毒HKU1 检测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