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专利可转化性与发明人团队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睿 罗双 康心寓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1-1334,共14页
我国大学专利申请量之高和转化率之低形成了强烈反差,如何通过科学组建发明人团队来提升大学专利的质量和转化率是科研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对25所样本大学的已转化专利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已转化专利的发明人团队规模呈倒U形分布,且... 我国大学专利申请量之高和转化率之低形成了强烈反差,如何通过科学组建发明人团队来提升大学专利的质量和转化率是科研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对25所样本大学的已转化专利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已转化专利的发明人团队规模呈倒U形分布,且4人团队的转化情况最佳;校企合作式的多源化发明团队反而不利于产出可转化的专利;团队成员个人的发明经验与专利的可转化性之间无正相关性;团队的多元知识结构无益于专利转化,而单一集中的知识结构更具优势。基于团队冲突、黏滞性界面、禀赋效应等理论,对上述发现进行了归因,为大学科研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专利 专利转化 发明人团队
下载PDF
高管团队研发经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卫平 马文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5,共8页
发明家高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发明家高管团队的创新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整理分析2008~2020年A股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的研发经历数据,深入探究了高管团队研发经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发明家高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发明家高管团队的创新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整理分析2008~2020年A股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的研发经历数据,深入探究了高管团队研发经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中有发明家高管以及发明家高管的人数占比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和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得知,这种促进作用在小规模与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发明家高管团队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研究结论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角度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研发经历 实质性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投入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下载PDF
团队稳定性是否提高了企业二元创新?——基于研发人员合作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金玉 罗勇根 陈世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101,共20页
虽然有较多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主要聚焦于企业如何从外界雇用优质的人才资源或者留住高绩效的研发人员,较少有研究关注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合作稳定性对企业后续创新的影响。基于2007—2018年中国... 虽然有较多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主要聚焦于企业如何从外界雇用优质的人才资源或者留住高绩效的研发人员,较少有研究关注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合作稳定性对企业后续创新的影响。基于2007—2018年中国高科技上市企业内部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文章从研发团队层面考察了团队稳定性对企业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团队稳定性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然而,研发团队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对探索式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研发团队中发明家高管和新进入研发人员在团队稳定性和企业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研发团队中发明家高管和新进入企业的研发人员越多,团队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关系 团队稳定性 二元创新 发明家高管 研发人员流入
原文传递
知识组合多样性、新颖性与突破性发明形成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荣康 王艺棠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突破性技术发明在企业参与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才能创造产生突破性技术发明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知识搜索重组视角和团队学习理论,重点考察知识组合多样性、新颖性对突破性技术发... 突破性技术发明在企业参与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才能创造产生突破性技术发明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知识搜索重组视角和团队学习理论,重点考察知识组合多样性、新颖性对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的直接影响程度和交互影响效应,并揭示发明人团队规模对知识组合特征与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1989-2012年纳米技术领域的8334条授权发明专利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与知识组合多样性相比,知识组合新颖性对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同时,知识组合多样性与知识组合新颖性对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2)发明人团队规模对知识组合多样性与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知识组合新颖性与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从知识元素和发明人视角系统揭示了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形成机制,对企业面向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发明人团队构建及知识组合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发明 知识组合 多样性 新颖性 发明人团队规模
原文传递
知识元素网络搜索与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 被引量:8
5
作者 马荣康 陶雪蕾 +1 位作者 李少敏 王艺棠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4-804,共11页
突破性技术发明在企业参与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通过知识搜索和重组形成突破性技术发明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知识搜索重组视角和社会网络理论,考察知识元素网络搜索与突破性技术发... 突破性技术发明在企业参与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通过知识搜索和重组形成突破性技术发明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知识搜索重组视角和社会网络理论,考察知识元素网络搜索与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的关系,并基于团队学习理论揭示发明人团队特征的调节作用。然后,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1995-2010年纳米技术领域6132条授权发明专利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知识元素的网络中心度越低,占据结构洞位置越少,突破性技术发明形成的概率越高。(2)与合作发明人相比,单独发明人搜索网络中心度较低和结构洞较少的知识元素创造产生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概率更高。(3)发明人团队技术经验越丰富,搜索网络中心度较低和结构洞较少的知识元素创造产生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概率越高。本研究从知识元素网络和发明人团队视角系统揭示了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形成机制,对企业面向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发明人团队构建及知识组合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发明 知识元素网络 中心度 结构洞 发明人团队特征
原文传递
明星发明人对团队创新产出的双面效应——一个石墨烯技术领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玉涛 崔媛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7-180,共14页
作为创新活动中的一流人才,明星发明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影响团队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那么,是不是具有明星发明人的团队创新产出一定高呢?现有文献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虽然已有学... 作为创新活动中的一流人才,明星发明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影响团队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那么,是不是具有明星发明人的团队创新产出一定高呢?现有文献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虽然已有学者关注到明星发明人在团队创新活动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但鲜有研究从团队创新产出二元性的视角对明星发明人效应进行深入剖析。以知识重组理论为基础,结合Singh等(2010)、Jung等(2016)及Kaplan等(2014)的研究,将团队创新产出分为新颖性和影响力两个维度,探究明星发明人对团队创新产出新颖性和影响力的双面效应,并且进一步检验了团队合作经验的调节作用。以石墨烯技术领域作为样本,在观测期共筛选出1391条授权专利,1200个创新团队,采用标准负二项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明星发明人对创新团队产出新颖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创新团队产出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合作经验会削弱明星发明人对创新团队产出新颖性的负向影响,即团队合作经验越丰富,明星发明人与团队产出新颖性之间关系越弱,但团队合作经验对明星发明人与团队产出影响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在团队层面验证了明星发明人的双面效应,为组建创新团队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团队 明星发明人 团队合作经验 创新产出
原文传递
创新型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基础与知识创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汤超颖 丁雪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92,共12页
知识创造(尤其是探索式创造)是创新型企业研发团队的重要使命,以往研究发现知识基础不一定促进知识创造。提出研发团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受研发团队在企业知识要素网络中位置与发明人合作网络中位置影响,并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收... 知识创造(尤其是探索式创造)是创新型企业研发团队的重要使命,以往研究发现知识基础不一定促进知识创造。提出研发团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受研发团队在企业知识要素网络中位置与发明人合作网络中位置影响,并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收录的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3—2010年申请的820个发明专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发团队在前期的企业知识要素网络中的结构洞均值,以及在企业发明人合作网络中的程度中心性均值都负向调节了研发团队知识基础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创新型企业研发团队的相关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团队 知识要素网络 发明人合作网络 知识创造 知识基础
原文传递
基于专利发明人人名消歧的研发团队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静 张志强 赵亚娟 《知识管理论坛》 2016年第3期217-225,共9页
[目的/意义]技术研发的核心是人才。研发团队是各领域技术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机构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方法/过程]以德温特创新索引(DII)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明确发明人人名消歧规则,利用发明人共现聚类确定主要研发团队,然后以3... [目的/意义]技术研发的核心是人才。研发团队是各领域技术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机构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方法/过程]以德温特创新索引(DII)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明确发明人人名消歧规则,利用发明人共现聚类确定主要研发团队,然后以3D打印的数字光处理相关专利来进行人名消歧后研发团队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证明专利发明人人名消歧有利于发明人专利数量的准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发明人 研发团队识别 人名消歧
原文传递
中国金奖专利的发明者团队构建规律研究
9
作者 朱容辉 刘树林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5-1293,1327,共10页
构建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金奖发明专利是中国具有较高社会经济价值专利的典型代表,对其发明者团队构建规律进行探索可助力落实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搜集了1-21届获得中国金奖的发明专利,以... 构建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金奖发明专利是中国具有较高社会经济价值专利的典型代表,对其发明者团队构建规律进行探索可助力落实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搜集了1-21届获得中国金奖的发明专利,以发明者姓名为主键手动融合了多源异构信息,在对发明者进行人工标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发明者团队特征的提取,挖掘了发明者团队的构建规律。就发明者团队规模大小而言,样本整体与不同性质的专利均呈“小而美”的特征,5人左右对应的专利数量较高,10人以上对应的专利数量微乎其微;就发明者团队性别结构而言,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同性更倾向与同性合作,女性的署名序次较为靠后;就发明者团队年龄结构而言,随着署名序次后移,发明者的年龄均值呈下降趋势,即便考虑规模、性别亦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奖发明专利 发明者团队 规模 性别 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