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改良示踪器固定方式治疗Kümmell’s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陶晖 黄志伟 +6 位作者 夏暑阳 杨昆 张银顺 李伟 董福龙 钱军 申才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397-403,407,共8页
目的 比较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中,棘突夹固定与贴皮固定示踪器治疗Kümmell’s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单... 目的 比较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中,棘突夹固定与贴皮固定示踪器治疗Kümmell’s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单发椎体Kümmell’s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示踪器固定方式,分为传统组(棘突夹固定,52例)和改良组(贴皮固定,61例)。比较两组患者工作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辐射剂量、骨水泥注入量、分布及渗漏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的椎体后凸Cobb角度、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失败患者,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6.1±5.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组的工作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辐射剂量、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度、椎体高度、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注入量、分布及渗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PKP治疗Kümmell’s病过程中安装棘突夹与贴皮固定示踪器均能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改良贴皮固定示踪器可减少创伤、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天玑骨科机器人 PkP 贴皮固定 示踪器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牛海平 翟玉斌 +1 位作者 李杰 安文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48-5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3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3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PVP骨水泥填充剂量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骨水泥)40例和研究组(少量骨水泥)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骨水泥分布类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伤椎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伤椎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差值、后凸Cobb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VP术中小剂量骨水泥、常规量骨水泥填充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均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伤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但小剂量骨水泥填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mmell病 伤椎再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快速恢复脊柱稳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雪静 梅伟 +3 位作者 朱彦谕 包肖肖 张振辉 王庆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65-2870,共6页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行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分级来评价手术效果;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CT扫描评估植骨椎体的骨性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6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62-81岁,平均(69.7±4.8)岁;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5.1±8.9)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5 min(100-165 min)、285.3 mL(210-350 mL);②与术前相比,患者在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③术后1周平均矫正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9.0±0.7)mm和(16.2±1.0)°,随访期内矫正的高度和角度分别丢失(5.1±0.3)mm和(8.0±0.4)°;④14例(54%)术前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为E级,CT扫描可见所有患者植骨椎体均实现良好的骨性愈合;⑤共7例(27%)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围术期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患者因浅表伤口组织液化延迟愈合,3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内固定邻近节段椎体骨折;⑥提示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够快速恢复脊柱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且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mmell病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骨折愈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锚定式椎体强化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
4
作者 陈松海 叶林强 +1 位作者 周泽霖 卢国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锚定式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anchored vertebral augmentation,PPSAVA)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采用PPSAVA治疗的20例无神经症状K&#...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锚定式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anchored vertebral augmentation,PPSAVA)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采用PPSAVA治疗的20例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56~88 (74.95±9.93)岁,病程7~60(21.35±14.46)d。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角(vertebral body angle,VBA)、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线高度,末次随访时观察骨水泥松动、移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6(41.15±7.65) min,骨水泥注入量6.0~12.0(9.30±1.49) ml。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随访时间为6~12(8.43±2.82)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BA、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术后3d比较,末次随访时的VBA、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中线高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和OD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 d的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出现骨水泥松动、移位的情况。结论:PPSAVA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降低术后骨水泥松动、移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经皮椎体强化术 mmell病 骨水泥松动 骨水泥移位
下载PDF
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守玉 闵继康 +2 位作者 李海东 张强华 戴季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3±6.7)岁匹配的无症状人群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节段性后凸角(segmental kyphosis,SK)或胸腰椎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以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的匹配关系(PI-LL)。同时测量Kümmell病患者患椎椎体楔变角(wedge angle,WA),并分析WA、SK等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Kümmell病组TK、SK、PT、SVA、TPA、PI-LL均高于对照组(P<0.05),Kümmell病组LL、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ümmell病组患椎WA为(30.8±5.9)°,并与SK、TK有相关性(r=0.366,0.597,P<0.05),SK与LL、SS有相关性(r=0.539,-0.591,P<0.05),LL与PI、SS、SVA、TPA、PI-LL有相关性(r=0.559,0.741,-0.273,-0.356,-0.882,P<0.05)。结论: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不仅存在节段性后凸畸形,而且整体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亦发生改变,包括腰椎前凸丢失、骨盆后旋、躯干前倾等。Kümmell病的手术治疗不仅要重视塌陷椎体高度的恢复,对于合并脊柱后凸患者还要着眼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整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脊柱后凸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下载PD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Kümmell disease in lumbar scoliosis:A case report
6
作者 Saijilafu Jia-Wen Zhou +2 位作者 Gen-Lin Wang Ke-Hong Sun Ji-Le Xi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3123-3129,共7页
BACKGROUND Due to mechanical imbalance in the spine,elderly scoliosis patients tend to develop vertebral fracture nonunion,i.e.,Kümmell disease,whe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ccur.However,acco... BACKGROUND Due to mechanical imbalance in the spine,elderly scoliosis patients tend to develop vertebral fracture nonunion,i.e.,Kümmell disease,whe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ccur.However,accompanying vertebral rotational deformities make surgical procedures challenging risky.Such patients are usually compelled to underg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here are very few reports 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ies for them.We first-time report a patient with Kümmell disease and lumbar scoliosi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under O-arm guidance.CASE SUMMARY An 89-year-old female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due to delayed low back pain after a fall.She was diagnosed with Kümmell disease based on physical and radiologic examinations.The patient experienced severe scoliosis and subsequently underwent O-arm-guided kyphoplasty,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alleviation of low back pain.CONCLUSION PKP has good efficacy in treating Kümmell disease.However,surgical risks are elevated in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Kümmell disease due to the abnormal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spine.O-arm assisted operatio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decreasing surgical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 diseas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SCOLIOSIS kYPHOPLASTY Case report
下载PDF
Ⅲ期Kümmell病截骨方式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钰 胡建邦 +5 位作者 孔俊博 陈会仙 向俊宜 毕衡 李具宝 方绍然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516-2520,2526,共6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轻度的外伤就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有的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未予重视,逐渐发展为Kümmell病。Ⅲ期Kümmell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和后凸畸形,部...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轻度的外伤就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有的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未予重视,逐渐发展为Kümmell病。Ⅲ期Kümmell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和后凸畸形,部分患者需要手术矫正畸形。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和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Ⅲ期Kümmell病的术中截骨术式也出现了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截骨方式以外,最近很多学者报道了许多新的截骨术式,这些术式除了能达到可靠的矫形效果、确切的神经减压,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为Ⅲ期Kümmell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Ⅲ期Kümmell病的术中截骨方式进行综述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截骨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mmell病 截骨方式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Kümmell’s病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帆 唐福宇 +1 位作者 卞瀚锋 魏卫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884-1888,共5页
Kümmell’s病最早被德国医生Herman Kümmell在1895年发现并提出,结合此病的病理表现及影像特征,此后相关研究者又将其称为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椎体内真空裂隙、椎体内假关节和... Kümmell’s病最早被德国医生Herman Kümmell在1895年发现并提出,结合此病的病理表现及影像特征,此后相关研究者又将其称为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椎体内真空裂隙、椎体内假关节和迟发性椎体塌陷等[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Kümmell’s病的确诊率正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s病 骨痿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在PVP治疗Kümmell病中不同穿刺路径对临床疗效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
9
作者 张宏志 王晓宇 刘爽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路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中的作用,分析其对手术效果和伤椎内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一科应用PVP治疗创伤后椎体骨坏死(Kümmell病)患者31例...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路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中的作用,分析其对手术效果和伤椎内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一科应用PVP治疗创伤后椎体骨坏死(Kümmell病)患者31例,男性10例,女性21例;年龄61~72岁,平均67.9岁;摔伤18例,道路交通伤8例,扭伤5例。根据手术穿刺路径不同分为腔隙外穿刺组(16例)与腔隙内穿刺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伤椎内骨水泥形态,术前及术后1d 3个月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伤椎骨水泥是否松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骨密度、Kümmell病分型及致伤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 VAS、ODI较术前均有降低[VAS:(8.8±0.5)分vs.(2.7±0.3)分、(8.7±0.6)分vs.(2.9±0.4)分;ODI:(89.5±3.6)%vs.(35.8±4.1)%、(91.4±4.3)%vs.(39.9±3.4)%,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ODI腔隙外穿刺组低于腔隙内穿刺组[(1.0±0.2)分vs.(3.1±0.3)分、(18.7±2.6)%vs.(35.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30.5±7.3)min vs.(31.3±9.1)min、(28.3±3.1)次vs.(31.2±4.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骨水泥渗漏及骨水泥松动方面,腔隙外穿刺组优于腔隙内穿刺组(18.8%vs.46.7%、0 vs.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骨水泥分布方面,腔隙外穿刺组团块型占比18.8%,嵌压型占比81.2%,腔隙内穿刺组团块型占比73.3%,嵌压型占比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VP治疗Kümmell病中,应用腔隙外穿刺技术可改善伤椎骨水泥分布,降低骨水泥渗漏概率,在减少骨水泥松动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腔隙外穿刺 腔隙内穿刺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新型骨水泥导引器介导PVP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乙瑞 程军 +2 位作者 魏星 冯世龙 陈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2-0015,共4页
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分析新型骨水泥导引器介导的的PVP术与传统PVP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按照排除与纳入标准筛选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Kümmell病患者,并随机分入改... 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分析新型骨水泥导引器介导的的PVP术与传统PVP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按照排除与纳入标准筛选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Kümmell病患者,并随机分入改良PVP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对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3月、6月、12月等时间点临床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包括: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中的骨水泥注入量、弥散情况、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 新型骨水泥导引器介导的PVP术与传统PVP术均能缓解2组患者的胸腰背部的疼痛,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脊柱的后凸畸形,改善伤椎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在这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改良PVP术能明显增加伤椎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更加均匀,并能明显降低改良PVP治疗组的并发症及伤椎再次骨折的复发率。结论 改良PVP手术治疗组能取得传统PVP治疗组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PVP术的并发症与伤椎的再次骨折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方开口 改良PVP术 mmell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顺聪 江晓兵 +5 位作者 梁德 唐永超 杨志东 晋大祥 姚珍松 丁金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ü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4岁。单节段10例,其中T12 5例,L... 目的:探讨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ü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4岁。单节段10例,其中T12 5例,L1 1例,L2 3例,L4 1例;双节段(T11、L1)1例。根据术前过伸位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中病椎塌陷的复位程度是否≥50%及继发性椎管狭窄是否解除,将患者分为可复型(A型)、难复型(B型)。参考Denis三柱学说的前中柱定义(椎体前1/2为前柱、后1/2为中柱),将A型分为两个亚型,骨折椎后方骨折块前后径与椎体前后径之比≥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稳定型(A1型),<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不稳定型(A2型)。A1型采用过伸体位下椎体强化术,A2型采用过伸体位下原位固定融合、病椎强化术,B型针对责任椎体选择后路截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病椎局部矢状面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根据过伸位CT分型标准分型,A1型5例,A2型3例,B型3例。椎体强化术中2例(A1型1例,A2型1例)发生椎间隙内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适。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3级的B型患者术后出现右心衰竭、房颤,经积极内科处理后病情稳定。随访6~33个月,平均18个月。每例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Ⅲ期Kümmell′s病患者根据过伸位CT病椎复位情况可分为A1型、A2型和B型,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s病 过伸位CT 分型 椎体强化术 截骨矫形术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根林 杨惠林 +4 位作者 孟斌 陈康武 干旻峰 邹俊 唐天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1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3例,女9例;年龄61~87岁,平均69.9岁;背部疼痛病史...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1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3例,女9例;年龄61~87岁,平均69.9岁;背部疼痛病史1个月~2年,平均2.7个月。测量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病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1.4%恢复至术后68.7%,VAS及ODI评分由术前平均8.9分、87.5%改善至术后平均2.4分、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36个月,平均19.7个月,末次随访时病椎前缘高度为67.1%,VAS和ODI分别为2.2分和26.7%,与术后2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s病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下载PDF
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强化固定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轩赓 熊小明 +6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崔伟 陈星 梅国龙 宋偲茂 侯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98-603,共6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宜的固定节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因不同的骨水泥钉棒固... 目的:比较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宜的固定节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因不同的骨水泥钉棒固定方法分为短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1椎)和长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2椎)。其中短节段固定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75.3±4.5)岁,腰椎骨密度T值(-3.1±0.3) g/cm^3,随访时间(13.0±2.3)个月;长节段固定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74.5±3.9)岁,腰椎骨密度T值(-3.2±0.3) g/cm^3,随访时间(14.7±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短节段固定组少于长节段固定组,术后7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水泥渗漏(9/25 vs 11/21)及邻椎骨折发生(4/25 vs 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短节段固定均可有效缓解疼痛、纠正后凸、提高功能指数,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因此对于胸腰椎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无需延长固定节段,短节段固定更符合临床需要,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内固定 椎体强化
下载PDF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庆德 梅伟 +4 位作者 张振辉 姜文涛 毛克政 李格 牛军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2-528,共7页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24例,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67.3±3.5岁(58~81岁),均采用经伤椎...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24例,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67.3±3.5岁(58~81岁),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及以上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6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经椎弓根注射骨水泥以强化椎体)。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分别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进行临床结果 ,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和CT平扫评估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植骨椎体骨性愈合情况,观察有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1.8个月(15~62个月)。手术时间142.6±21.5min(110~180min)、术中出血量290.3±51.2ml(220~410ml)。术前VAS评分为7.2±1.8分,术后1周时为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9±0.7分;术前ODI评分为(83.5±3.8)%,术后1周为(32.6±2.6)%,末次随访时为(29.8±1.9)%,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28.1°±2.3°,6.3°±0.9°,7.6°±0.6°,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20.6±2.1mm较术前13.2±1.3mm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19.8±2.3)mm,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X线和CT影像结果显示伤椎椎体内骨填充充分,无裂隙样死腔,骨性愈合良好。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够很好地矫正后凸,恢复椎体高度,是一种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Kümmell 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立来 童培建 +2 位作者 肖鲁伟 戎露江 娄云龙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的影像学特征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Kümmell病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67~83岁,平均73.4岁;腰背部疼痛病史2个月~3年,平均4.7个月。回顾性分析所有...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的影像学特征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Kümmell病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67~83岁,平均73.4岁;腰背部疼痛病史2个月~3年,平均4.7个月。回顾性分析所有病椎X线片,CT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与MRI矢状位T1WI、T2WI及STIR影像学资料。结果:正侧位X线片病椎可见线形透亮线样"椎体裂缝征",CT可见椎体内伴有气体和(或)液体的空壳样改变,MRI提示椎体出现边界完整的液体信号区域。结论: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临床发病特点,为早期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影像学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下载PDF
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校正与近变质带的确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河锦 周钊 +3 位作者 王玲 苑蕾 安佳丽 黄宝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6-411,共6页
就像用"砝码"标定"称"来测量物质质量一样,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也需要这样的"砝码"标定它的测量工具——衍射仪,从而能够进行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和对比。这个砝码就是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或称伊利石结晶度国... 就像用"砝码"标定"称"来测量物质质量一样,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也需要这样的"砝码"标定它的测量工具——衍射仪,从而能够进行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和对比。这个砝码就是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或称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第2届Kübler-Frey国际研讨会伊利石结晶度圆桌会议就伊利石结晶度标样和近变质带的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用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校正X射线衍射仪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没有进行标样校正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将被拒绝发表,经过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校正后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才可用于近变质带的划分和国际对比。本文就伊利石结晶度测量的有关衍射仪类型与差别,衍射仪系统,测量条件,样品的影响和国际标样对仪器的校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仪器,同型号仪器不同测量条件与状态,样品的不同制备方法都将影响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测量。指出只有使用国际标样才可校正测量的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从而达到消除偏差准确划分近变质带的标准和进行国际对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结晶度 国际标样 bler指数 近变质带 X射线衍射仪标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奇 唐晓军 +4 位作者 杨铁军 陈亮元 唐国军 陈小明 颜学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或不伴Kümmell’s病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VP治疗Kümmell’s病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T11~L2节段单个椎体OVCF行单侧PVP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或不伴Kümmell’s病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VP治疗Kümmell’s病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T11~L2节段单个椎体OVCF行单侧PVP治疗的患者,其中32例合并Kümmell’s病作为A组,34例不合并Kümmell’s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V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骨折总体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ümmell’s病并不增加PVP术后椎体骨折的总体风险,但Kümmell’s病时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风险增高,是导致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mmell's病 邻近椎体骨折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树强 吴瑞 +6 位作者 周纪平 杨永军 谭远超 杨凯 李佳佳 姜泽威 刘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ümmell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网袋组及PKP组。网袋组20...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ümmell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网袋组及PKP组。网袋组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54~83(67.40±7.44)岁;T_(10)骨折1例,T_(12)骨折3例,L_(1)骨折9例,L_(2)骨折5例,L_(3)骨折2例。PKP组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56~81(67.20±7.01)岁;T_(10)骨折2例,T_(11)骨折1例,T_(12)骨折6例,L_(1)骨折10例,L_(3)骨折1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网袋组术后1年VAS(1.20±0.4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3.50±3.10)%,Cobb角(17.20±3.12)°,椎体前缘高度(20.20±1.35)mm;PKP组术后1年VAS(1.15±0.4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3.20±3.00)%,Cobb角(17.10±3.19)°,椎体前缘高度(20.10±1.37)mm;组内对比两组均较术前显著好转(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袋组共20例20椎,其中1例出现骨水泥向上终板处渗漏,渗漏率为5%;PKP组20例20椎,骨水泥向上终板渗漏3例,向下终板渗漏1例,向椎体前方渗漏1例,向椎体侧方渗漏2例,共7例,渗漏率为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袋成形术在Kümmell病的治疗中可更好地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减少并发症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ell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俞兴 王婷 +6 位作者 杨济洲 毕连涌 杨永栋 王逢贤 曲弋 赵子义 赵丁岩 《中医正骨》 2018年第6期23-29,33,共8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Kümmell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PKP治疗28例,采用...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Kümmell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PKP治疗28例,采用PVP治疗20例。男5例,女43例;年龄60~75岁,中位数67岁;病变椎体位于T102例、T119例、T1215例、L114例、L24例、L31例、L41例、T12和L11例、T9和T121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2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1)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PKP组手术时间长于PVP组[(68.35±11.63)min,(45.29±9.76)min,t=-7.454,P=0.000],骨水泥注射量少于PVP组[(2.95±0.56)m L,(3.29±0.66)m L,t=1.856,P=0.070]。(2)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076,P=0.785);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132,P=0.895);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710.533,P=0.000);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均呈降低趋势,且2组的降低趋势完全一致[(8.00±0.82)分,(3.18±0.61)分,(2.25±1.04)分,(1.82±0.95)分,F=301.206,P=0.000;(7.85±0.93)分,(2.90±0.64)分,(2.30±0.98)分,(2.00±0.97)分,F=189.922,P=0.000]。(3)ODI。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785,P=0.380);2组患者ODI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341,P=0.733);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89.909,P=0.000);2组患者ODI随时间均呈降低趋势,且2组的降低趋势完全一致(69.79±10.84,38.39±5.65,25.50±4.14,21.61±3.75,F=296.004,P=0.000;71.55±9.57,40.50±4.38,27.05±3.71,20.25±3.39,F=304.494,P=0.000)。(4)伤椎前缘高度。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1.128,P=0.002);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030,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82.068,P=0.000);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1.33)mm,(14.05±1.21)mm,t=-1.898,P=0.064;(17.09±1.52)mm,(17.75±1.63)mm,t=-1.441,P=0.156];术后2 d和术后1个月,PKP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PVP组[(19.02±1.51)mm,(20.55±0.72)mm,t=-4.207,P=0.000;(17.56±1.87)mm,(18.75±2.09)mm,t=-2.075,P=0.044]。(5)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048,P=0.001);2组患者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605,P=0.011);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01.461,P=0.000);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07±2.17)%,(50.78±3.84)%,t=-1.959,P=0.056;(73.50±3.48)%,(74.65±4.19)%,t=-1.036,P=0.306];术后2 d和术后1个月,PKP组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均小于PVP组[(74.81±3.65)%,(78.58±6.73)%,t=-2.497,P=0.016;(73.89±4.24)%,(76.85±3.73)%,t=-2.501,P=0.016]。(6)伤椎后凸Cobb角。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0.777,P=0.002);2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224,P=0.027);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伤椎后凸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89.178,P=0.000);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0°±1.71°,19.89°±1.19°,t=-1.930,P=0.060;13.59°±2.42°,13.39°±2.65°,t=-0.281,P=0.780);术后2 d和术后1个月,PKP组伤椎后凸Cobb角均大于PVP组(16.78°±2.27°,14.69°±3.33°,t=-2.417,P=0.020;14.50°±2.65°,12.89°±2.11°,t=0.140,P=0.024)。(7)安全性。PVP组1例出现骨水泥椎旁渗漏,PKP组2例出现骨水泥上椎间隙内渗漏,2组患者均未出现伤椎再骨折和邻椎骨折等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Kümmell病,均能缓解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且并发症少。前者在缩短手术时间、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方面优于后者,但后者较前者骨水泥注射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mmell病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鹏 程傲雄 +4 位作者 范宁 袁硕 杨立辉 薛伟 藏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ümmell病分期(Ⅰ/Ⅱ期)、症状持续时间、骨折部位(胸椎/腰椎)、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形态(团块样/海绵样)、椎体前壁高度丢失值、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椎体前壁高度、椎体后壁高度和骨水泥体积分数。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水泥渗漏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骨水泥体积分数对骨水泥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70例患者中出现骨水泥渗漏32例,渗漏率为45.7%。单因素分析显示,Kümmell病分期、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及骨水泥体积分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体前壁压缩程度(P=0.021)及骨水泥体积分数(P=0.032)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骨水泥体积分数预测骨水泥渗漏最佳临界值为31.28%。结论:骨水泥体积分数及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保持骨水泥体积分数在31.2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mmell病 骨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