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导联R/(R+S)对胸前V3导联移行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鉴别价值
1
作者 秦奋 赵雨薇 +4 位作者 赵江涛 朱揆 王攀基 宋盼 陶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索鉴别胸前V3导联移行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胸前V3导联移行OT-VA患者65例。比较左室流出道起源组(LVOT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源组(RVOT组)室性... 目的:探索鉴别胸前V3导联移行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胸前V3导联移行OT-VA患者65例。比较左室流出道起源组(LVOT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源组(RVOT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RS波振幅及相关指标的差异,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所选取指标鉴别OT-VA起源部位的效能。结果:LVOT组11例,RVOT组5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指标为Ⅰ导联R波/(R+S)波振幅比[R/(R+S)],其鉴别OT-VA起源部位的AUC(95%CI)为0.949(0.894~1.000),截断值为0.50。Ⅰ导联R/(R+S)<0.50诊断胸前V3导联移行LVOT起源OT-V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09、0.944和0.938。结论:Ⅰ导联R/(R+S)<0.50可准确鉴别LVOT起源的胸前V3导联移行OT-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联 室性心律失常 胸前导联移行 左室流出道 右室流出道
下载PDF
标准Ⅰ导联电极位置改变创新连接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米英 刘环 谢凝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右上肢(A导联)、右耳-左上肢(B导联)、左耳-右耳(C导联)连接方式的临床用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心电图室进行常规检查的门诊病人和单位体检人员,1~80岁八个年龄组男女各两例,共32例。每位受... 目的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右上肢(A导联)、右耳-左上肢(B导联)、左耳-右耳(C导联)连接方式的临床用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心电图室进行常规检查的门诊病人和单位体检人员,1~80岁八个年龄组男女各两例,共32例。每位受检者记录4份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B导联记录的图形与标准Ⅰ导联图形几乎相同;②A导联、C导联两种连接方式的图形接近;③A导联、C导联两种方式记录的图形与标准双上肢连接记录的图形相比,各肢体导联QRS波群形态、方向、电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心电图总的诊断结果影响较小;④胸前导联因为电极位置不变,故P-QRS-T波同于标准导联;⑤QRS波群的变化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结论 A、B、C导联可用于双上肢或单上肢截肢、安装假肢、外伤、烧伤或石膏绷带固定等病人的常规心电图检查,有较高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导联电极 位置改变 创新连接 临床用途 应用探讨 clinical value 心电图检查 图形 右上肢 连接方式 连接记录 QRS波群 胸前导联 性别因素 位置不变 体检人员 探讨创新 石膏绷带 门诊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