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Estrogen in Serum and Estrogen Receptor β in the Relevant Brain Regions Following Mating Behavior of the Male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凤琴 张巨武 +1 位作者 石靖 王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36,共8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strogen and estrogen receptor β changes after mating behavior of male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the radioimmunoassay (RIA)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strogen and estrogen receptor β changes after mating behavior of male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the radioimmunoassay (RIA)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the serum estrogen (E) concentrations, estrogen immunoreactive neurons (E-IRs) and estrogen receptor β immunoreactive neurons (ERβ-IRs) in the relevant brain regions following mating behavior. Fifteen sexually matured male vo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nd treated differently: (1) control group: voles were exposed to clean hard-wood shavings (n=5), (2) exposure group: voles were exposed to the soiled bedding for more than 24h on which estrous females had been placed (n=5), and (3) mating group: voles were placed with an estrous female for more than 24h (n=5). The results showed circulating serum E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ating group than in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IRs and ERβ-IRs were detected in the following brain regions related to mating behavior: the arcuate nucleus (ARC), 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 (BST), lateral septal nucleus (LS), medial amygdaloid nucleus (ME), medial preoptic area (MPO) and 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 (VM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E-IRs in the six brain regions in the mating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xcept for 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Rβ-IRs in the six brain reg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re were some lighter -stained ERβ-IRs in these brain reg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strogen affect mating activity of male mandarin voles, but ERβ might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ing behavior of male mandarin voles. Instead, it might be through other 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 Estrogen Estrogen receptor β RADIOIMMUNOASSAY Mating behavior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neural activation in the main olfactory bulb 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between Microtus mandarinus and Microtus fortis 被引量:1
2
作者 Fadao TAI Wanying WANG +3 位作者 Hugh BRODERS Ruyong SUN Limin LIU Hongyuan WANG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7,共9页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 of AOB and MOB during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 different vole species,the behaviors and neural activation of the olfactory bulb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f mandarin voles Mi...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 of AOB and MOB during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 different vole species,the behaviors and neural activation of the olfactory bulb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f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 and reed voles Microtus fortis were compar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Mandarin voles spent significantly more time attacking and sniffing their opponents and sniffing sawdust than reed voles.During same sex encounters,mandarin voles attacked their opponents for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and sniffed its opponent for shorter time compared with male-female interactions.However,no significant behavior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during encounters of two individual reed voles,regardless of gender composition of the pair.Using c-Fos as an indicator of neural activation,we observed that neural ac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most all sub-regions of the main olfactory bulb(MOB)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AOB)of mandarin voles compared with reed voles.Numbers of c-Fos-ir neurons in almost all sub-regions of the AOB and the MOB during male-female interactions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eractions of the same sex.Anterior-posterior ratios of Fos-ir neurons in the AOBM(AOBMR)and the AOBG(AOBGR)in male-female inter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eraction of the same sex.The AOBMR of male mandarin voles and reed vol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females in male-female interactions.Behavioral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with cellular activity patterns.Consistent level of neural activation in MOB and AOB suggests important roles of both the main olfactory bulb 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in social interaction in two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Reed vole Microtus fortis Main olfactory bulb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Cellular activity Soci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Mating behavior induces changes of expression of Fos protein,plasma testosterone and androgen receptors in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AOB) of the male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被引量:1
3
作者 Fengqin HE Fadao TAI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8-295,共8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endocrine mechanism of the mating behavior in the adult male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the radioimmunoassay(RIA)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endocrine mechanism of the mating behavior in the adult male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the radioimmunoassay(RIA)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plasma testosterone(T)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T immunoreactive neurons(T-IRs),androgen receptor immunoreactive neurons(AR-IRs)and Fos protein immunoreactive neurons(Fos-IRs)in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AOB)and the main olfactory bulb(MOB)following exposure to clean hard-wood shavings(control group),soiled bedding(exposure group)or contact with an estrous female(mating group).Results showed that plasma T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ating group than that in the exposure group,and both the mating group and the exposure group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T concentr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T-IRs,AR-IRs and Fos-I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in granule cell(GC)and mitral cell(MC)of the MOB and the AOB in the three groups.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IRs,AR-IRs and Fos-IRs in MC and GC of the AOB in the mating group than that in the exposure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T-IRs,AR-IRs and Fos-IR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Furthermore,obvious differences in MC and GC of the MOB were not found among the three groups.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both changes of T and AR in the AOB might be underlying mating behavior in the adult male mandarin v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 Main olfactory bulb (MOB)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AOB) Testosterone(T) Androgen receptor (AR) Fos protein Mating behavior
下载PDF
棕色田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建平 李金钢 +2 位作者 王智 王廷正 徐金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3,共4页
报道了棕色田鼠指名亚种的正常血象值及几项血液生化值。结果表明 ,各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值在成年个体间无性别差异 (除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外 ,但此三项指标尚未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与其它仓鼠科动物的血液生... 报道了棕色田鼠指名亚种的正常血象值及几项血液生化值。结果表明 ,各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值在成年个体间无性别差异 (除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外 ,但此三项指标尚未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与其它仓鼠科动物的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值相比较 ,棕色田鼠除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中性粒细胞略低外 ,其它各项参数虽有差异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指名亚种 血象 血液生化
下载PDF
棕色田鼠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必才 刘加坤 +2 位作者 徐熠 张育辉 王廷正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核型,核型公式为2n=50=2(M,T)+2SM+44T+♀XX(M,SM);♂XY(SM,ST)。发现第一对常染色体及X性染色体存在多态现象。在所研究的15只雌性个体中有7只雌性个体的细胞中只有1条X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本文首次报道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核型,核型公式为2n=50=2(M,T)+2SM+44T+♀XX(M,SM);♂XY(SM,ST)。发现第一对常染色体及X性染色体存在多态现象。在所研究的15只雌性个体中有7只雌性个体的细胞中只有1条X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核型公式为2n=49=2(M,ST)+2SM+44T+XO。其中X性染色体不同于雄体中的X(SM),为M类型。本文提出的棕色田鼠3种核型与Brown等人(1964)提出的Microtus oregoni的3种核型(XO、YO、XY)有异。本文还阐述了染色体多态产生的机制和探讨了XO型个体发生的机理及其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细胞遗传学 田鼠属
下载PDF
棕色田鼠XO雌体育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必才 王红艳 屈艾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通过对棕色田鼠外形特征、卵巢切片、怀胎和生产雌鼠染色体鉴定等方面研究,证实了该鼠XO雌鼠可孕,并具有生殖能力。染色体鉴定表明,XX雌体中的两条X性染色体,一条为M类型,另一条为SM类型;XO雌体中的X性染色体为M类型... 通过对棕色田鼠外形特征、卵巢切片、怀胎和生产雌鼠染色体鉴定等方面研究,证实了该鼠XO雌鼠可孕,并具有生殖能力。染色体鉴定表明,XX雌体中的两条X性染色体,一条为M类型,另一条为SM类型;XO雌体中的X性染色体为M类型。所以XO雌体的生育能力可能与X(M)染色体有关,其上可能存在雌性育性基因。X染色体在三种类型(XX、XO、XY)个体中呈特征性分布及XO雌体高比例存在使棕色田鼠成为哺乳动物XO雌体育性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XO雌体 可育性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棕色田鼠繁殖和近亲回避 被引量:11
7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赵亚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对棕色田鼠在实验室的繁殖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阴道涂片和阴道外观发现,成年雌性棕色田鼠在雄性的诱导下,有明显的动情周期。妊娠期平均为2111d,平均产仔数为343只。棕色田鼠产后即可动情、交配、怀孕,从而缩短了繁殖... 对棕色田鼠在实验室的繁殖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阴道涂片和阴道外观发现,成年雌性棕色田鼠在雄性的诱导下,有明显的动情周期。妊娠期平均为2111d,平均产仔数为343只。棕色田鼠产后即可动情、交配、怀孕,从而缩短了繁殖间隔期,增加了繁殖强度。连续产多胎时,第一胎的生殖间隔期较长。如果把同洞口捕捉的熟悉鼠配对和与陌生鼠配对相比较,发现前者的生殖间隔期明显的长于后者,而存活仔数和配种成功率明显小于后者,说明熟悉性、亲缘识别和近亲回避也在种群繁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繁殖 近亲回避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与棕色田鼠Y染色体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必才 高建国 +3 位作者 张子峰 张永 高俊芳 侯进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人Y染色体长臂上q12区的高度重复序列DNA探针pY3.4,分别与人和棕色田鼠的中期染色体标本及间期细胞核进行杂交,检测人和棕色田鼠的Y染色体.结果显示,人的中期染色体上和间期细胞核中发现了杂交信号,棕色田鼠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人Y染色体长臂上q12区的高度重复序列DNA探针pY3.4,分别与人和棕色田鼠的中期染色体标本及间期细胞核进行杂交,检测人和棕色田鼠的Y染色体.结果显示,人的中期染色体上和间期细胞核中发现了杂交信号,棕色田鼠的未发现杂交信号,由此讨论了棕色田鼠DNA与人Y染色体pY3.4的同源性和棕色田鼠的FISH结果,以便进一步研究棕色田鼠Y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棕色田鼠 Y性染色体
下载PDF
棕色田鼠XO雌体的减数分裂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必才 张子峰 +3 位作者 张永 高俊芳 董玉玮 侯进慧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4,共7页
采用诱导卵泡发育、卵母细胞培养、制备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等技术 ,对棕色田鼠两种雌体 (XO、XX)的减数分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棕色田鼠XO和XX雌体在表型和内外生殖器结构上无差异 ;在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刺激XO雌体和XX... 采用诱导卵泡发育、卵母细胞培养、制备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等技术 ,对棕色田鼠两种雌体 (XO、XX)的减数分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棕色田鼠XO和XX雌体在表型和内外生殖器结构上无差异 ;在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刺激XO雌体和XX雌体后 ,两者卵巢上的有腔卵泡数目相近 ;两者产生的卵母细胞数目、生发泡破裂数目以及第一极体排放数目 ,统计学分析差异都不显著。同时表明XO雌体的减数分裂过程正常 ,能得到卵母细胞中期Ⅱ分裂相。据此我们认为 :雌体 (XO)与雌体 (XX)的卵巢功能都正常 ,两者的卵母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成熟能力且无差异。因此 ,棕色田鼠XO个体是核型异常、育性正常的雌体。另外 ,具有三种遗传性别的棕色田鼠可能是处于XX/XY与XO/XY性别决定系统进化途径的中间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XO雌体
下载PDF
棕色田鼠的发声及其频谱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闵一建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8-283,共6页
对不同年龄的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在不同状态下的发声进行了声谱分析,以研究其发声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育规律。棕色田鼠幼体的频谱图较简单,一般有1~2个波峰,主能峰频率(MPF,mainpeakfrequency)在1800Hz左右,且能量区为1... 对不同年龄的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在不同状态下的发声进行了声谱分析,以研究其发声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育规律。棕色田鼠幼体的频谱图较简单,一般有1~2个波峰,主能峰频率(MPF,mainpeakfrequency)在1800Hz左右,且能量区为1个,位于中频区(1300~2500Hz);发声以单音节为主,持续40~100μs。亚成体频谱图较幼体复杂,为2个相距较近的能量区,均位于中频区(750~1320Hz,1431~1570Hz),MPF=945Hz;叫声单、双音均有,持续时间35μs,但间隔时间较长,约378μs。成体频谱图最复杂,常具多个能量峰,不同生活状态下差别较大,但均为2个能量区,1个位于中频区(550~4127Hz),1个位于高频区(5500~8125Hz),主能量峰频率(MPF)不同,持续时间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 棕色田鼠 发声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棕色田鼠的配偶选择和相关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赵亚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为了确定野外生态研究中对棕色田鼠婚配制度为单配制的预测 ,在实验室观察记录了棕色田鼠在配偶选择箱内对配偶鼠 (与选择鼠交配刚生过仔 ,雌鼠产后动情 )与陌生鼠、熟悉鼠 (雌雄田鼠同居一段时间后 ,开始进行交配 )与陌生鼠的选择 ,发... 为了确定野外生态研究中对棕色田鼠婚配制度为单配制的预测 ,在实验室观察记录了棕色田鼠在配偶选择箱内对配偶鼠 (与选择鼠交配刚生过仔 ,雌鼠产后动情 )与陌生鼠、熟悉鼠 (雌雄田鼠同居一段时间后 ,开始进行交配 )与陌生鼠的选择 ,发现棕色田鼠访问、追逐、嗅闻、爬胯配偶鼠和熟悉鼠以及与配偶鼠和熟悉鼠交配和相伴的时间明显地多于对陌生鼠 ,而且攻击陌生鼠的时间明显多于配偶鼠和熟悉鼠 (Wilcoxon检验 ,P<0 0 5 )。结果表明 :雌雄棕色田鼠特异性地选择配偶鼠和熟悉鼠 ,对陌生鼠表现出较多的排斥 ,从而在配偶选择上呈现单配制特征。通过统计计算棕色田鼠社会组织特征和室内的个体形态、幼仔发育、交配行为、双亲育幼行为、社交倾向等参数 ,然后把这些参数和婚配制度较明确的草原田鼠、松田鼠、山地田鼠、草甸田鼠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它与多配制种类差异较大 ,而与单配制的田鼠种类相似。通过以上实验分析结果推断棕色田鼠的婚配制度可能呈单配制 ,和野外生态研究的推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配偶选择 单配制 相关特征
下载PDF
棕色田鼠种群繁殖特征及密度制约调节(英)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邰发道 赵亚军 王廷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8-214,共7页
1992年~1994年在河南灵宝市郊黄土高源农作区春夏秋逐月捕获并解剖棕色田鼠1757只(雌性961只,雄性796只),总性比为1.2073。全年都有繁殖鼠出现,但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年... 1992年~1994年在河南灵宝市郊黄土高源农作区春夏秋逐月捕获并解剖棕色田鼠1757只(雌性961只,雄性796只),总性比为1.2073。全年都有繁殖鼠出现,但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同。种群密度对繁殖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高密度年份的棕色田鼠的性比、怀孕率和繁殖指数低于低密度年份。高密度区种群的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低于低密度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 棕色田鼠 繁殖特征 密度制约调节
下载PDF
棕色田鼠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金会 安书成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 ,观察研究棕色田鼠消化道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棕色田鼠消化道形态既有某些啮齿动物的共同特征 ,又有自己的特点 .尤其是在牙齿、食管。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形态结构 生活史 解剖学 牙齿 食管 肠道 适应特征 啮齿动物
下载PDF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和根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亚军 邰发道 +2 位作者 王廷正 赵新全 李保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选择倾向 ,雄鼠无明确的选择取向 ;(3)每种雌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雄性的嗅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而每种雄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雌性的嗅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这些结果表明 :(1)熟悉性对棕色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2 )嗅舔时间差异可反映不同田鼠的配偶识别能力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配偶识别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3) 2种田鼠配偶识别的性别差异的一致性 ,提示这 2种田鼠的雌性配偶识别能力均强于雄性田鼠 ,而雌鼠的配偶识别能力可能取决于雌鼠受交配或分娩刺激的生理状态 ;(4 )棕色田鼠室内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两性熟悉性特征与其单配制有关 ,根田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雌性熟悉性特征与其一雄多雌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根田鼠 共居 熟悉性 择偶行为 配偶识别 单配制 一雄多雌制
下载PDF
棕色田鼠洞群内社会组织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6,共7页
每月选取农田样方 ,用洞道内置夹及挖捕法对棕色田鼠洞群内的群体结构进行调查发现 ,棕色田鼠在不同的季节 ,洞群内个体组成不同。在 4月和 10月 ,同洞群内成年雄性和雌性的数量较多 ,往往有两个以上的雌性个体参与繁殖 ,而且亚成体和... 每月选取农田样方 ,用洞道内置夹及挖捕法对棕色田鼠洞群内的群体结构进行调查发现 ,棕色田鼠在不同的季节 ,洞群内个体组成不同。在 4月和 10月 ,同洞群内成年雄性和雌性的数量较多 ,往往有两个以上的雌性个体参与繁殖 ,而且亚成体和幼体的数量也较多 ;而6月至 9月 ,棕色田鼠多呈雌雄一一配对 ,有些洞群内也有幼体和亚成体 ,雌雄共巢 ,而呈现单配制特征。所以其社会组织呈现群居家庭、双亲家庭和单亲家庭 3种类型。 4月和 10月群居家庭最多 ( 60 % ,61 53% ) ,6月和 9月双亲家庭较多 ( 80 % ,75% ) ,双亲家庭所占比例和密度呈负相关 ,而群居家庭所占比例和密度呈正相关。在不同的季节洞口系数不同 ,洞口系数和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洞系 社会组织
下载PDF
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正蔚 肖悦 +3 位作者 刘天佳 周学东 李继遥 詹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探讨蜂房粗提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方法 测定蜂房粗提物对 3种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再测定低于MIC的 4个浓度... 目的 研究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探讨蜂房粗提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方法 测定蜂房粗提物对 3种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再测定低于MIC的 4个浓度的蜂房粗提物对上述 3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 蜂房粗提物对 3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 ,但对粘性放线菌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蜂房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粗提物 变形链球菌 粘性放线菌 血链球菌 水不溶性葡聚糖 龋菌
下载PDF
棕色田鼠消化道形态变化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被引量:35
17
作者 徐金会 安书成 邰发道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研究能量代谢与消化道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某些生活史特征之间的关系 ,采用食物平衡法、耗氧量测定、形态测量和组织学方法 ,分别测定了雄性、非繁殖雌性及哺乳雌性棕色田鼠 (Mirotusmandarinus)的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和胃肠... 为研究能量代谢与消化道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某些生活史特征之间的关系 ,采用食物平衡法、耗氧量测定、形态测量和组织学方法 ,分别测定了雄性、非繁殖雌性及哺乳雌性棕色田鼠 (Mirotusmandarinus)的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和胃肠器官长度、重量以及肠道各段管径和黏膜厚度。结果表明 :哺乳雌鼠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高于非繁殖雌鼠和雄鼠 ,且消化道各器官有最大的重量、管径和黏膜厚度。由此可见 ,哺乳雌鼠能量需求增加 ,促使消化道形态结构进行一些有益的调节。棕色田鼠在哺乳期代谢率增加时 ,仅有消化道器官重量、黏膜厚度及小肠管径的明显变化 ,这可能与其哺乳期较长 ,胎仔数较少 ,生后生长缓慢等生活史特征有关。同时也说明在未受到十分严峻的能量胁迫的情况下 ,动物并不需付出昂贵的代价去增加消化器官的长度 [动物学报 49(1) :32~ 39,2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消化道 形态变化 能量需求 生活史特征
下载PDF
棕色田鼠罗伯逊易位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屈艾 高焕 +4 位作者 冯照军 郑元林 张敏 迪丽都孜.铁尔曼 朱必才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7-375,共9页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 Milne-Edwards,1871)又称北方田鼠,主要分布于我国。前苏联、蒙古的少数地区亦有分布,前苏联学者称该鼠为中国田鼠。关于该鼠的染色体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仅推测罗伯逊易位是引起该鼠第一对常染色体多态...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 Milne-Edwards,1871)又称北方田鼠,主要分布于我国。前苏联、蒙古的少数地区亦有分布,前苏联学者称该鼠为中国田鼠。关于该鼠的染色体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仅推测罗伯逊易位是引起该鼠第一对常染色体多态及其染色体数目多态的主要原因。本文详细研究了该鼠第一对常染色体多态类型与个体染色体数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性个体(2n=51)的G带带型及其联会复合作中三价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罗伯逊易位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不同能量需求的棕色田鼠胃肠道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卉 安书成 +1 位作者 邰发道 徐金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0-839,共10页
为研究在能量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生理功能调节在消化道适应性变化中的地位,并探讨生理调节与消化道形态结构适应性变化的关系,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法、VI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 为研究在能量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生理功能调节在消化道适应性变化中的地位,并探讨生理调节与消化道形态结构适应性变化的关系,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法、VI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胃肠道管壁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肌间神经丛,VIP分布于黏膜下神经丛,未观察到共染现象。NOS和VIP阳性神经元在哺乳雌性棕色田鼠胃及小肠前段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的分布显著高于非哺乳雌鼠和雄鼠,而在回肠、盲肠和结肠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繁殖状态下,能量需求的不同促使消化道发生适应性变化,首先是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变化。同时提示消化道适应策略与消化道各段生理功能及能量胁迫程度有关[动物学报51(5):830-839,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消化道 一氧化氮合酶血管活性肠肽 能量需求 适应性变化
下载PDF
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2 位作者 张育辉 郝琳 孙儒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 ,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 ,中间管壁 (犁鼻粘膜 )变成底部 ,侧面管壁 (假覆层上皮 )变成犁鼻管顶壁 ,最终犁鼻管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通过选取中间相似部位对两种田鼠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棕色田鼠犁鼻粘膜比沼泽田鼠厚 ,而其长度却短于沼泽田鼠。棕色田鼠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僧帽细胞带宽均大于沼泽田鼠 ,而带长却小于沼泽田鼠。相关分析发现 ,犁鼻器和副嗅球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可能和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棕色田鼠幼体的犁鼻粘膜、神经细胞核、假覆层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犁鼻器 副嗅球 组织结构 进化机制 适应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