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f water sources for Tamarix laxa in the mega-dunes of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ZHANG Jinhu WANG Nai'ang +3 位作者 NIU Zhenmin SUN Jie DONG Chunyu ZHANG LyuLy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821-832,共12页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in desert ecosystems between functional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uld be reflected by plant water use pattern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water use patterns as well as ...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in desert ecosystems between functional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uld be reflected by plant water use pattern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water use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water sources of Tamarix laxa in the mega-dunes of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China, remain unclear.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water sources and water use patterns of T. laxa using the stable oxygen isotope method. The δ18O values of xylem water, soil water in different layers(0–200 cm), rainwater, snow water, lake water,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condensat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ere measured. The sources of water used by T. laxa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IsoSourc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 laxa mainly relies on soil wa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rowing season(in May), the species is primarily dependent on water from the middle soil layer(60–120 cm) and deep soil layer(120–200 cm). However, it mainly absorbs water from the shallow soil layer(0–60 cm) as the rainy season commences. In September, water use of T. laxa reverts to the deep soil layer(120–200 cm). The water use patterns of T. laxa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and soil water content.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drought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T. laxa and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screening speci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oxygen isotope water source water use pattern soil water stem water mega-dune Tamarix laxa
下载PDF
New evidence for the links between the local water cycle and the underground wet sand layer of a mega-dune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China 被引量:7
2
作者 Jun WEN ZhongBo SU +5 位作者 TangTang ZHANG Hui TIAN YiJian ZENG Rong LIU Yue KANG Rogier van der VELDE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Scientist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great concerns about the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of western China. A field study for the local water cycle of a lake-desert system was con... Scientist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great concerns about the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of western China. A field study for the local water cycle of a lake-desert system was conducted near the Noertu Lake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from 21 June to 26 August 2008. An underground wet sand layer was observed at a depth of 20–50 cm through analysis of datasets collected dur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Measurements unveiled that the near surface air humidity increased in the nighttime.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were equivalent at a site about 50 m away from the Noertu Lake during the daytime, with mean values of 134.4 and 105.9 W/m2 respectively. The sensible heat flux was dominant at a site about 500 m away from the Noertu Lake, with a mean of 187.7 W/m2, and a mean latent heat flux of only 26.7 W/m2. There were no apparent differences for the land surface energy budget at the two sites during the night time. The latent heat flux was always negative with a mean value of –12.7 W/m2, an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was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with a mean value of 5.10 W/m2. A portion of the local precipitation was evaporated into the air and the top-layer of sand dried quickly after every rainfall event, while another portion seeped deep and was trapped by the underground wet sand layer, and supplied water for surface psammophyte growth. With an increase of air humid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negative latent heat flux or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around the Noertu Lake during the nighttime, we postulated that the vapor was transported and condensed at the lakeward sand surface, and provided supplemental underground sand pore water. There were links between the local water cycle, underground wet sand layer, psammophyte growth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of the mega-dunes surrounding the lak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of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a-dune water cycle observation wet sand layer Badain Jaran Desert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景波 张冲 +2 位作者 董治宝 邵天杰 李恩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9-1398,共10页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全球高差最大(约420 m)的诺尔图湖东大沙山和较高的苏木巴润吉林湖西大沙山(高差约400 m),对其迎风坡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讨论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成分特点、变化规律、原因及其活动性。结果表明,全...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全球高差最大(约420 m)的诺尔图湖东大沙山和较高的苏木巴润吉林湖西大沙山(高差约400 m),对其迎风坡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讨论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成分特点、变化规律、原因及其活动性。结果表明,全球高差最大的诺尔图东沙山和苏木巴润吉林湖西沙山迎风坡沉积物具有双层结构,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较下层粗,表层沉积物的中砂含量高于细砂,而下层沉积物的细砂含量明显高于中砂;两层沉积物中的极粗砂、粗砂、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很少,且不含粘粒。表层沉积物粒度成分比下层粗是表层沉积物受到了风蚀作用造成的。从沙山下部到上部,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成分逐渐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两个大沙山粒度组成与变化特点一致表明,大沙山表层粒度成分在发生粗化,物质组成还在发生移动,大沙山仍然处在活动阶段。大沙山地貌与风力作用可分为3个带,下部是以较平坦洼地为代表的侵蚀、搬运带,中部是新月形沙丘密集分布的物质堆积和运移并存带或风沙物质转运带,上部是风沙物质堆积的陡峭沙山主峰带。大沙山物质运移的基本模式是下部以侵蚀搬运为主,中、上部物质则是堆积与运移并存,风沙物质经过多次的运移传递而到达沙山顶部和背风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沙山 粒度组成 沙山活动 沙山物质运移模式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发育与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闫满存 王光谦 +1 位作者 董光荣 李保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地貌、沙山地层结构、古沙山层理构造、沙山TL测年和区域输沙率等的综合研究表明 ,巴丹吉林地区自西北而东南大致可划分为河湖为主的弱水冲洪积扇、以河湖与风沙交替作用过度区和以风沙作用为主沙丘区。弱水冲洪...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地貌、沙山地层结构、古沙山层理构造、沙山TL测年和区域输沙率等的综合研究表明 ,巴丹吉林地区自西北而东南大致可划分为河湖为主的弱水冲洪积扇、以河湖与风沙交替作用过度区和以风沙作用为主沙丘区。弱水冲洪积扇的发育为沙漠、沙山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来源。高大沙山是更新世期间起伏的沙质下垫面与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末次冰期以前为西风环流为主时期 ,地表主导风向为西风 ,次为西北风 ,河湖环境发育 ;末次冰期以来为东亚季风环流为主时期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次为西风 ,风沙活动盛行。期间 ,风积床面经历了新月形、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复合沙丘链到复合型高大沙山的一系列复合、演变与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古沙山 环境变化 风沙作用 地层结构 下垫面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植被特征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徐甲 董治宝 +3 位作者 逯军峰 王蒙 李继彦 罗万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8-283,共6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高大沙山区野外植被考察,研究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分析了该地区植被—沙山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种类较少,以旱生物种为主,植被群落分布的垂直特征及差异明显。该区植物种共计6科9...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高大沙山区野外植被考察,研究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分析了该地区植被—沙山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种类较少,以旱生物种为主,植被群落分布的垂直特征及差异明显。该区植物种共计6科9属9种,沿沙山上部至底部依次为:草本群落—灌木群落—草本或半灌木群落。沙多分布在背风坡,碟果虫实及白莎蒿多分布在迎风坡。总体群落多样性测度结果,沙山两坡中部多样性指数高,背风坡上部及迎风坡中部均匀度指数高。分层次群落多样性测度结果,由于草本种类单一,草本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差别不大,迎风坡中部灌木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高大沙山植被群落特征受整体沙山地貌形态影响,迎风坡植被分布及多样性变化特征与沙山第1和第2序列地貌形态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更为广泛的沙漠发育时期,沙山表面稀疏的植被通过影响输沙率进而拦截沙粒,在维持沙山高度方面具有更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高大沙山 生物多样性 地貌形态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恩菊 董治宝 赵景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1-478,共8页
风沙地貌形态与地表风动力的互馈机制研究是近年来风沙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为研究对象,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苏木巴润吉林以西高度约400 m的高大沙山,对其迎风坡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大... 风沙地貌形态与地表风动力的互馈机制研究是近年来风沙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为研究对象,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苏木巴润吉林以西高度约400 m的高大沙山,对其迎风坡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沙物质粒度由坡脚至丘顶以及表层和下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山迎风坡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较下层粗。表层沉积物的中、细沙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48.25%和47.91%,而下层沉积物的细沙含量(58.05%)明显高于中沙(40.14%)。两层沉积物的粗沙、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均很少,且不含极粗沙和粘粒。上下层的粒度组分差异主要是由于表层风蚀和细粒向下分选所致。随着沙山高度和坡度逐渐增加,沙面发生风蚀,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径总体上由坡脚至丘顶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峰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由于局部地形和气流的影响,在高大沙山迎风坡中部偏上,出现粒径变粗,分选变差的异常现象。这一结论表明巴丹吉林沙漠的复合型高大沙山相比简单沙丘经历更为复杂的风沙动力过程,其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更为复杂。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探讨其风沙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地貌 高大沙山 粒度组成 粒度参数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孝泽 陈发虎 +2 位作者 李馨 孙庆峰 董光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0-884,共5页
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地带的世界最高大的沙丘系统———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系统,具有重要的风沙地貌与沙漠第四纪地质及水文学研究价值。以往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对该沙漠及其沙山的近130 ka来环境变化历史的框架性认识。沙漠的形... 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地带的世界最高大的沙丘系统———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系统,具有重要的风沙地貌与沙漠第四纪地质及水文学研究价值。以往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对该沙漠及其沙山的近130 ka来环境变化历史的框架性认识。沙漠的形成时代、沙源、沙山及其间湖泊的成因与演化过程等及其与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需要重视沉积学方法的应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其自身奥秘,促进风沙地貌学与沙漠第四纪地质学的进展,而且对认识区域气候、环流、水循环、大地构造等重大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横向沙山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巴丹吉林典型高大沙山粒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邵天杰 赵景波 +1 位作者 李恩菊 董治宝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0-795,共6页
选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605m)为研究对象,对沙山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605m)粒度组成中细砂含量最高,中砂次之;粗砂、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较少,胶粒、粘粒、细粉砂未出现。迎风坡沉积物... 选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605m)为研究对象,对沙山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605m)粒度组成中细砂含量最高,中砂次之;粗砂、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较少,胶粒、粘粒、细粉砂未出现。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比背风坡细。迎风坡砂粒大小均匀、分选好,迎风坡沉积物颗粒较背风坡总体要均匀。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沉积物由坡脚至顶部粒径总体变细,砂粒大小趋于均匀,分选变好,偏度和峰态由波动趋于稳定。大沙山迎风坡下部侵蚀作用为主,背风坡中上部以风力堆积为主,下部以重力堆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沙山 粒度组成 巴丹吉林沙漠 粒度参数 迎风坡 背风坡
下载PDF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Revealed by Aeolian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Badain Jaran Desert on Alxa Plateau,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7
9
作者 BAI Yang WANG Nai'ang +1 位作者 LIAO Kongtai Patrick KLENK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The Badain Jaran Desert,located in the Alxa Plateau,Northwest China,features mega-dunes and a unique dune-lake alternation landscape.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aeolian sediment structure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dunes i... The Badain Jaran Desert,located in the Alxa Plateau,Northwest China,features mega-dunes and a unique dune-lake alternation landscape.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aeolian sediment structure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dun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W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e GPR data and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ntegrated GPR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to reconstruct dunes structure,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star dune and transverse dune represent various stages of mega-dune evolution: the main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mega-dun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ansverse dunes but have a more complicated mechanism of sand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because of the superimposition of dunes;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mega-dune has a structure similar to that of star dune,with vertical aggradations on top.Diffraction hyperbolae in the GPR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ce of ancient dunes characterized by calcareous cementation layers i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mega-dunes,and water levels,shown by continuous,sub-horizontal GPR reflections,are suppos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mega-dunes and the interdune lakes.Outcrop of wet sand and horizontal stratifications on the GPR image indicate moisture potentia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inside mega-dunes.The multiplex geomorphology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is the result of global climatic undulation,th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the geological structural features,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ain Jaran Desert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mega-dunes sedimentary structure geomor- phological evolution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背风坡植被带沉积物特征
10
作者 奚秀梅 赵景波 邵天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8,共7页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呼和吉林湖西有植被带分布的高大沙山(高差约420m),对其背风坡沙层进行采样和分析,探讨其粒度组成特征、沙层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其所表达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高大沙山背风坡沉积物粒径较其他沙漠粗,4个4m深的剖面...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呼和吉林湖西有植被带分布的高大沙山(高差约420m),对其背风坡沙层进行采样和分析,探讨其粒度组成特征、沙层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其所表达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高大沙山背风坡沉积物粒径较其他沙漠粗,4个4m深的剖面中部和下部出现3%~5%的较高含水量层段,植被带的发育也指示沙山较平缓处存在较高含水量层段,其中的水分会向下运移,证明该区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能够成为地下水和湖水的补给来源;上层植被带表层沉积物颗粒较粗,表明该物质是近期风沙活动的堆积物,指示高大沙山仍在移动,4个剖面平均粒径、各粒级含量的垂向变化也表明沙山在活动;4个剖面的粒度随深度呈现明显的粗细变化,反映风动力的强弱波动;海拔较高的剖面沉积物平均粒径由下向上呈增大趋势,反映沙山的活动有增强的趋势,海拔高的剖面细沙含量与中沙含量的比值大于海拔低的剖面,指示从长时间尺度看该区风动力由强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沉积物 粒度 含水量 沙山 风动力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柽柳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进虎 王乃昂 +2 位作者 牛震敏 孙杰 张律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7,共6页
为探索柽柳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采用EM50土壤水分检测系统及MAWS301自动气象站,监测了柽柳地及相似立地裸露沙山10—21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动态和区域降水量,并分析了两者的土壤水分基本特征、时空动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 为探索柽柳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采用EM50土壤水分检测系统及MAWS301自动气象站,监测了柽柳地及相似立地裸露沙山10—21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动态和区域降水量,并分析了两者的土壤水分基本特征、时空动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柽柳地10—210cm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为1.88%,稍高于裸露沙山(1.74%)水分;(2)柽柳地土壤水分呈浅层(10—70cm)高、中层(70—150cm)低、深层(150—210cm)高的特点,且浅层稍低于裸露沙山水分(p>0.05),中层相近,深层明显高于裸露沙山(p<0.01);(3)柽柳地各层次水分变异大,对极端降水事件敏感,平均变异率58.67%,是裸露沙山的4.26倍,降水入渗可达200cm,而沙山不超60cm。柽柳林地水分主要受降水影响,且柽柳的存在改变了降水再分配过程,促进了降水入渗的深度,使林地维持较高的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沙山 短穗柽柳 土壤水分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短穗柽柳分布区水分特征及其水文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进虎 牛震敏 +2 位作者 马曙光 孙杰 王乃昂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3-59,共7页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及其补给来源是热点研究问题。沙山是联系大气降水和湖泊水的纽带,研究其水文特征可加深认识区域湖泊水循环,而植物分布对沙山水文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短穗柽柳(Tamarix laxa)所在的高大沙山背风坡土壤为...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及其补给来源是热点研究问题。沙山是联系大气降水和湖泊水的纽带,研究其水文特征可加深认识区域湖泊水循环,而植物分布对沙山水文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短穗柽柳(Tamarix laxa)所在的高大沙山背风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定了短穗柽柳分布区土壤含水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对高大沙山水文特征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短穗柽柳分布区土壤剖面按其水分特征可划分为水分速变层(0~60 cm)、水分活跃层(60~120 cm)及水分相对稳定层(120~200 cm),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速变层平均含水量为1.69%,显著高于其他2层;95.83%短穗柽柳分布区含水量处于0.50%~3.00%,且观测最大值为4.88%,均小于沙山田间持水量(5.00%),说明短穗柽柳分布区难以存在重力水,指示高大沙山背风坡降水难以形成重力水快速下渗补给湖泊水;短穗柽柳的“乔木化”生长特征及其特殊的分布位置,不仅有利于其根叶繁殖,还有利于对水分的储存和保持,维持着短穗柽柳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沙山 短穗柽柳 水分特征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典型高大沙丘形态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宁文晓 王振亭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3,共9页
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典型高大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和DEM数字高程图像,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几何精纠正等过程,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功能,探索各形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结... 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典型高大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和DEM数字高程图像,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几何精纠正等过程,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功能,探索各形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从沙漠中心到边缘,沙丘数量逐渐减少,沙丘高度逐渐升高,沙丘间距逐渐增大,沙丘呈东北—西南走向;沙丘高度、沙丘间距和最大沙丘波长均呈正态分布,沿脊线的波长和最小沙丘波长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沿脊线的波高符合Weibull分布;沙丘高度、沙丘间距及距沙漠中心的距离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受该区域气流场特征和沙物质丰富程度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高大沙丘 形态参数 遥感 LANDSAT DEM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景波 邵天杰 +2 位作者 侯雨乐 吕晓虎 董治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4-702,共9页
为了查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水分来源等问题,于2009年5月大沙山区进行了15个5 m深钻孔的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干沙层分布深度比降水较多地区干沙层分布深度大,湿沙层含水量比降水多的地区低,指示... 为了查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水分来源等问题,于2009年5月大沙山区进行了15个5 m深钻孔的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干沙层分布深度比降水较多地区干沙层分布深度大,湿沙层含水量比降水多的地区低,指示该区的湿沙层含水量一般小于2%是当地气候条件下的正常现象。该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并具有向下运移的特点,表明完全有可能成为湖水和地下水的来源之一。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空间差异明显,洼地含水量最高与平地含水量较高,是大气降水向地下入渗的渠道。高大沙山区厚度小的干沙层的存在表明该区沙层水分受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小,这能够有力促进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转化为地下水,这是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大气降水有可能入渗到达地下水位并成为湖水来源的主要原因。该区水分具有正平衡的显示,这是沙层水分入渗快和受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小造成的,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水分正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高大沙山 沙层含水量 水分来源 水分运移 水分存在形式 水分平衡
原文传递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与植被、地貌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徐甲 董治宝 +7 位作者 罗万银 逯军峰 李继彦 王蒙 焦原磊 刘铮瑶 张玉 李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7-864,共8页
沙丘形成演变是风-沉积物-其他地理因子相互反馈作用的一个动态系统过程,粒度可以揭示其中包含的部分环境信息并被广泛应用于风沙地貌研究。本文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高大沙山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与植被、地貌形态的关系。... 沙丘形成演变是风-沉积物-其他地理因子相互反馈作用的一个动态系统过程,粒度可以揭示其中包含的部分环境信息并被广泛应用于风沙地貌研究。本文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高大沙山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与植被、地貌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迎风坡中上部及中部剖面各层沉积物主粒径均一,分别为中沙、细沙;迎风坡中下部及底部剖面细沙、中沙及粗沙等不同主粒径层交替,粒配复杂,其成因与粗沙粒保护作用、风向季节变化及地质时期气候变迁等因素有关;背风坡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趋向底部粗沙、中沙及极细砂增多,说明不同粒径对风及重力作用的响应存在差异;粒度参数散点图可以区分不同部位样品,趋向迎风坡底部剖面,沙粒分选性变差,正偏、负偏及近对称沙层交替,说明风力分选作用在不同部位差异明显及存在其他外力作用;沙层粒配影响植被多样性,迎风坡中上部中沙含量高,背风坡表层中部偏上极细沙及大于2.65Φ细沙含量突然增加,是植被影响粒配的反映;迎风坡沉积环境的差异,说明随地质时期气候变迁,沙山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早期风力和水动力交替影响、具有风成与非风成环境交替特征的基底形成时期,二是以风力作用为主的现代沙山形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植被 沉积环境 高大沙山 巴丹吉林沙漠
原文传递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徐甲 孙虎 +3 位作者 董治宝 李继彦 郜学敏 李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
地球化学元素不仅反映地球表层沉积物的组成特征,并在分析物源、沉积过程及重建古环境等方面有积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实验,对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巴丹湖高大沙山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山沉积物元... 地球化学元素不仅反映地球表层沉积物的组成特征,并在分析物源、沉积过程及重建古环境等方面有积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实验,对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巴丹湖高大沙山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山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和含量略有区域差异;与上部陆壳平均化学组成(UCC)相比,常量元素中仅Si富集,其余均亏损;趋向迎风坡上部剖面,Si、K富集程度相对增加,其他常量元素(除Na)亏损程度增加。常量元素间的关系表明SiO_2影响沙山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及性质;迎风坡底部剖面沉积物呈现出多源性特征,可能是不同外力作用的结果。两湖区沙山的沙源属局部范围混合的结果,就近供应;干旱气候下沙山沉积物缺少较高等化学风化产生的条件,基本处在大陆风化早期阶段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 化学风化 高大沙山 巴丹吉林沙漠
原文传递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近地表风沙输移路径及强度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克存 屈建军 +3 位作者 牛清河 安志山 井哲帆 张伟民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1-525,共5页
利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多点同步风况和输沙通量资料,探讨了近地表流场特征、风沙活动强度及输移路径;基于1985和2009年两期遥感影像,揭示高大沙山动态变化及其对月牙泉的影响。月牙泉主要受南北沙山夹击,尤其是北沙山南移更为突出,直接... 利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多点同步风况和输沙通量资料,探讨了近地表流场特征、风沙活动强度及输移路径;基于1985和2009年两期遥感影像,揭示高大沙山动态变化及其对月牙泉的影响。月牙泉主要受南北沙山夹击,尤其是北沙山南移更为突出,直接威胁月牙泉存在。近年来,受地形、周边建筑物和外围树木的影响,月牙泉景区近地表流场改变,导致区域输沙动态平衡破坏。因此,月牙泉风沙防治应从恢复近地表风沙流场角度考虑,遵循风沙动态平衡原则,打通月牙泉景区东风通道,恢复均衡环流结构,这是维系高大沙山与月牙泉共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牙泉 近地表流场 输沙通量 沙山
原文传递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高大沙丘短期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3 位作者 牛清河 谭立海 庞营军 吴开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987,共7页
鸣沙山月牙泉以其独特的"沙丘抱泉,泉映沙丘"景观享誉中外,其形成与保存备受关注。通过野外气象站定位监测与全站仪测量等手段,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短期沙山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年内还是整年监测期,月牙泉周... 鸣沙山月牙泉以其独特的"沙丘抱泉,泉映沙丘"景观享誉中外,其形成与保存备受关注。通过野外气象站定位监测与全站仪测量等手段,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短期沙山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年内还是整年监测期,月牙泉周边高大沙丘变化趋势与多年航片解析下的南侧线性沙垄北移和北沙山南移形成的合围之势有所不同。首先,沙丘脊线来回摆动,并非一直朝单一方向移动。其次,沙丘坡面表现风蚀或风积,蚀积量与风况、沙源供给、下垫面以及周边障碍物等密切相关。并且,整年监测期内沙丘迎风坡面风蚀,背风坡面风积。此项研究揭示了月牙泉短期高大沙丘的移动规律,可为月牙泉保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沙山月牙泉 高大沙丘 沙脊线位移 沙丘坡面 输沙势 敦煌
原文传递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水分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徐甲 孙虎 +4 位作者 董治宝 罗万银 李继彦 马延东 李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21,共8页
湿沙层水分及其运移过程是沙漠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规模巨大,本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水分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湿沙层水分具有区域相似性特征,含水量多小于3%;吸附水和沙粒空隙间的水... 湿沙层水分及其运移过程是沙漠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规模巨大,本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水分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湿沙层水分具有区域相似性特征,含水量多小于3%;吸附水和沙粒空隙间的水汽是湿沙层水分两种主要的类型,沙粒粒级级配影响吸附水水量变化,两种水分在沙山垂直剖面上的运移过程及相互转化可能维持了湿沙层水分的相对平衡状态;沙丘表层形成的"逆温层"以及由此引起的沿沙丘表层向沙丘内部的热量传递,形成与湿沙层水分蒸发相反的空气运动方向,使得湿沙层水分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受到保护;夏季受温度梯度影响,湿沙层中的水汽和膜状水向沙山底部缓慢运移;冬季受温度梯度和水势的双重影响,沙山底部潜水面附近的水汽和膜状水向上缓慢运移,补给湿沙层;湿沙层水分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大气水汽、凝结水及地下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沙层 粒度 水分运移 高大沙山 巴丹吉林沙漠
原文传递
地形在高大金字塔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伟民 谭立海 +1 位作者 边凯 牛清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7-1215,共9页
地形在金字塔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字塔沙山通常形成于山前地带,应属于地形屏障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沙丘类型。首先,上升气流的发育是山前风阻区气流的主要特征,地形屏障是上升气流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沙山的坡脚、坡中... 地形在金字塔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字塔沙山通常形成于山前地带,应属于地形屏障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沙丘类型。首先,上升气流的发育是山前风阻区气流的主要特征,地形屏障是上升气流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沙山的坡脚、坡中及坡顶分别是上升气流的启动区、发育区及衰退区。上升气流是沙山增高增大发育的主要机制。其次,金字塔沙山多发育于局地环流发育较强的地带,局地环流与区域风况配置是形成复杂沙丘类型的重要因素。本区局地环流偏南风不仅持续时间长,且受到鸣沙山微地形的影响,下坡气流较强。实地观测结果破解了常规气候台观测数据难以揭示上升气流及局地环流对金字塔沙丘形成发育的影响。第三,下附地形在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决定着沙丘发育的"临界尺度",即丘体达到"临界尺度"的时候,坡面上升气流及风速放大作用逐渐显现,促使丘体增高增大发育,随着沙丘形态与上升气流的互馈作用进一步增强,金字塔沙丘逐渐形成演化为高大沙山。实地观测进一步证实了金字塔沙山是纵向(横向)沙丘形变的一种形式。并提出了金字塔沙山在地形条件下形成演化的一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沙山 地形屏障 上升气流 局地环流 鸣沙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