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ecosystem of ostiomeatal complex and the changes via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被引量:1
1
作者 钟诚 张学渊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5期311-31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microecosystem in ostiomeatal complex (OMC) of adults and the changes via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Methods: 220 adul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20 as control) were cla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microecosystem in ostiomeatal complex (OMC) of adults and the changes via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Methods: 220 adul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20 as control) were classified into pre- and post-operative groups, and categorised according to its type of sinusitis. Swab specimens were taken from three different sites of ostiomeatal complex in each individual, and cultiv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s of aerobes, anaerobes and fungi wer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The microecosystem was analysed. Results: Cultured aerobes belonged to 30 species from 13 genera, anaerobes species, and fungi 3 major species, most of which have none or less virulence. The difference of mi-croecological status between type Ⅰ and Ⅱ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Aerobic culture rates between preoperati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ce(P < 0.01);culture rate descended in postoperative group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preoperative group (P > 0. 05); difference of rate of same aerobic culture from three sites (RSAC) , which reflects the microecological integrity of OMC,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 (P < 0.01), while was not between postoperative group and control one(P > 0. 05). Taking fungi into account, differences among all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ce(P>0.05); anaerobes were rare in all groups. Conclusion: Being a microecosystem under normal condition, ostiomeatal complex is relatively clean and exists as a whole space. Chronic inflammations separate different parts of which from each other with multimicrobial existence.FESS reverses separation of the microecosystem and rebuild it as a whole again, thus promote the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iomeatal complex microecosystem ENDOSCOPE
下载PDF
“自然活水”生态特性与水体自净潜能开发研究
2
作者 李荣福 徐悦 +1 位作者 申宝明 俞茜 《海河水利》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为探索“自然活水”生态特性与净化潜能开发利用,运用流体力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原理观察、分析“自然活水”理化特性和生态过程,提出了“自然活水”是持续流动的“微生态系统”,其生态净化效能远胜封闭“呆水”。因“自然活水”成因... 为探索“自然活水”生态特性与净化潜能开发利用,运用流体力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原理观察、分析“自然活水”理化特性和生态过程,提出了“自然活水”是持续流动的“微生态系统”,其生态净化效能远胜封闭“呆水”。因“自然活水”成因、水流性状、化学反应、生物构成和生态过程等不确定性影响了其生态净化效率与效能稳定性,提出了开发水体自净潜能的思路和对策,包括仿生态化改造水体、连通活化水系和优化生态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活水 生态活水 微生态系统 自然净化
下载PDF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赵永秀 吴启秀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泰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2267例患者,将HR-HPV阳性的659例作为研究组,HR-HPV阴性的16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泰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2267例患者,将HR-HPV阳性的659例作为研究组,HR-HPV阴性的16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阴道微生态菌群、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活性、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细菌性阴道病及需氧菌性阴道炎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白细胞酯酶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感染HR-HPV的患者更易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
下载PDF
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纪明 白树民 +3 位作者 李志霞 李培荣 雷浪伟 朱德兵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9,12,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清洗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再建的过程。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结肠清洗后食用普通膳食,另一组为结肠清洗后,先食用航天食品,后食用普通膳食,在选定的时相点收集粪便,选择... 目的观察结肠清洗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再建的过程。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结肠清洗后食用普通膳食,另一组为结肠清洗后,先食用航天食品,后食用普通膳食,在选定的时相点收集粪便,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类杆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定量测定。结果结肠清洗后,肠道所有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7d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结论结肠清洗引起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航天食品不利于肠道微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清洗 肠道微生态 膳食 重建 食用 健康男性 人肠道菌 选择性培养基 微生物数量 粪便
下载PDF
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庄兰春 黄玉春 +3 位作者 李茹琴 程宪 郑洁 马晓晖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0-350,共1页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评价便涂片法监测小婴儿肠道菌群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 3个月以下小婴儿 (试验组 )及 3 2例同年龄正常儿 (对照组 ) ,用便涂片直接镜检法进行肠道菌群的初步分...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评价便涂片法监测小婴儿肠道菌群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 3个月以下小婴儿 (试验组 )及 3 2例同年龄正常儿 (对照组 ) ,用便涂片直接镜检法进行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监测。结果 :应用抗生素 3~ 15d,试验组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下降 ,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受抑制 ,革兰阳性球菌渐表现出优势生长。因此 ,对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尽早应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结论 :应用便涂片直接检菌法可帮助临床医生初步判定小婴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 ,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肠道菌群 微生态 婴儿 肠道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林志雄 张鹏飞 +3 位作者 江常震 陈振斌 何理盛 陈锦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12例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及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 结果 光镜下可见侵袭性生长的瘤细胞可在血管周形成巢状结构。...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12例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及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 结果 光镜下可见侵袭性生长的瘤细胞可在血管周形成巢状结构。电镜下不同胶质细胞起源的胶质瘤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基本上为无孔型 ,偶见窗孔形成。内皮细胞下基质完整 ,基底膜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 ,有的伴有多层基板样结构形成。基底膜靠近瘤细胞侧常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虫蚀样空洞 ,含有较大空洞的基底膜常突向瘤细胞侧。有的血管外腔扩张 ,腔内可见瘤细胞以单个形式侵袭 ,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基底膜及穿透内皮细胞间隙现象 ,瘤细胞与基底膜相互接触处呈光滑平整的界面。 结论 无孔型内皮细胞、肿瘤微血管基底膜结构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和虫蚀样空洞的改变 ,及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脑胶质瘤 肿瘤侵袭 微生态系统 电子显微镜 内皮细胞 BG
下载PDF
黄褐斑患者皮损区微生态改变的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万苗坚 赵广 +2 位作者 蔡瑞康 张其亮 文海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7,共4页
应用定量、定位和定性的方法对106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进行微生态学研究,将结果与55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行比较,并用不同温度培养其它产色素微球菌。结果显示:黄褐斑皮损区过路菌与正常人比较改变明显,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 应用定量、定位和定性的方法对106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进行微生态学研究,将结果与55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行比较,并用不同温度培养其它产色素微球菌。结果显示:黄褐斑皮损区过路菌与正常人比较改变明显,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加18×103(cm2),分离率高(79.25%~92.45%),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显著(P<0.001),适当的温度促进微球菌产生色素,并增加菌量。提示黄褐斑皮损处微生态改变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微生态 生态平衡 皮损区
下载PDF
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区系结构分布特征的微生态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乔德才 刘瑾彦 +1 位作者 陈敬 赵立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区系结构分布特征。方法 :直接从运动员粪便样品中提取细菌总DNA ,并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得到不同运动个体胃肠细菌基因指纹图 ;然后将 1名运动员的PCR产物用地高辛...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区系结构分布特征。方法 :直接从运动员粪便样品中提取细菌总DNA ,并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得到不同运动个体胃肠细菌基因指纹图 ;然后将 1名运动员的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为探针 ,与其余 6名运动个体的胃肠细菌指纹图进行核酸印迹杂交 ;最后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 :(1)不同运动个体胃肠菌群中既存在共有菌群 ,又存在个体特征菌群 ;(2 )普遍存在于运动员胃肠道中的某种特征菌群 ,在基因库中无与其同源的序列 ,可能是一种尚未被报道的新型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跑运动员 胃肠菌群 区系结构 分布特征 微生态 细菌基因指纹图
下载PDF
大气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纯凌 韩秀珍 +4 位作者 魏德洲 孙文娟 叶丽杰 席淑华 崔金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为改善生存环境 ,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 ,以没有职业接触 ,近 3个月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 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用酶联免疫法...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为改善生存环境 ,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 ,以没有职业接触 ,近 3个月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 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对其口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口咽部菌群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 ,重污染区儿童 Ig A、Ig M水平低于轻污染区 ,Ig G、Ig E水平高于轻污染区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 ,重污染区儿童口咽部菌群密度明显高于轻污染区 (P<0 .0 1) ,且需氧菌与厌氧菌之比也明显增高 (P<0 .0 1) ,甲型链球菌检出率较低(P<0 .0 5 )。结论 :大气污染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呼吸道菌群的定植具有明显的影响 ,是使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微生态失调 ,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免疫功能 微生态 呼吸道 人体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与人体胃肠道微生态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洪涛 张柏林 +1 位作者 贾英民 苑社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8,共6页
根据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 ,介绍了胃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阐述了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功能及其微生态调节机制 ;探讨了影响肠道菌群演替及双歧杆菌定植数量的因素 ;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胃肠道微生态 菌群演替 人体
下载PDF
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6
11
作者 胡承 应鸿 +1 位作者 许德富 胡永松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8,共5页
窖泥微生态系统是由厌氧异养菌、甲烷菌、己酸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微生物共生群落系统。在该微生物群落中随窖池层次分布顺序的不同和窖泥的化学生态的不同,菌类菌种呈现明显的区别。浓香型白酒... 窖泥微生态系统是由厌氧异养菌、甲烷菌、己酸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微生物共生群落系统。在该微生物群落中随窖池层次分布顺序的不同和窖泥的化学生态的不同,菌类菌种呈现明显的区别。浓香型白酒的固态发酵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微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和各菌种间的共生、共酵、代谢调控过程。该过程不但对微生态群落中的菌种演替具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对人工窖泥培养和提高白酒固态发酵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窖泥 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系统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LN、FN及p5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其侵袭微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志雄 张鹏飞 +3 位作者 江常震 陈振斌 何理盛 陈锦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层粘连蛋白 (LN)、纤维连接蛋白 (FN)及突变型p5 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 (tumorousinvasionmicroecosystem ,TIMES)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TIMES中微血管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S...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层粘连蛋白 (LN)、纤维连接蛋白 (FN)及突变型p5 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 (tumorousinvasionmicroecosystem ,TIMES)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TIMES中微血管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LN、FN、p5 3的表达情况 ,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1 脑胶质瘤微血管基底膜 (basemembrane ,BM)连续 ,多数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 ,并与LN、FN染色结果相一致 ,也与p5 3染色与否有关 ,p5 3阳性染色者BM增厚较p5 3阴性者明显。 2 LN、FN在所有胶质瘤微血管BM及内皮细胞上呈阳性染色 ,恶性程度越高 ,BM上LN、FN染色阳性越强 ,血管管壁越厚 (P <0 0 1和P <0 0 5 ) ,而瘤细胞未见染色。LN在脑内转移瘤BM和内皮细胞上却未见染色 ,但可见散在瘤细胞浆膜染色 ;FN在脑内转移瘤上的染色则与脑胶质瘤相类似。 3 45例胶质瘤中p5 3阳性染色 2 1例 ,其p5 3阳性染色与否也与BM上LN、FN染色结果存在密切正相关 (P <0 0 1)。p5 3阳性染色率在脑内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中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 结论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LN、FN的过分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TIMES中BM形态学增厚的原因之一 ,p5 3对TIMES的影响也与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状态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TIMES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胶质瘤 血内皮细胞 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P53基因 BG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纯凌 韩秀珍 +3 位作者 王雨 孙文娟 席淑华 崔金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空气污染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为改善生存环境 ,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 ,以没有职业接触 ,近 3个月末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 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口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进... 目的 探讨空气污染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为改善生存环境 ,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 ,以没有职业接触 ,近 3个月末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 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口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口咽部菌群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 ,重污染区儿童口咽部菌群密度明显高于轻污染区 (P <0 0 1) ,且需氧菌与厌氧菌之比也明显增高 (P <0 0 1) ,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较高 ,而甲型链球菌检出率较低 (P <0 0 5 )。结论 大气污染对呼吸道菌群的定植具有明显的影响 ,是使微生态失衡 ,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呼吸道 微生态 口咽部菌群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静平 张文静 +1 位作者 邢天荣 邢凤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与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及妇女健康普查患者 2 0 9例。健康妇女 10 2例为对照组 ;以临床主治外阴不适或偶有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检查排除特异性微生物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炎、严重... 目的 :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与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及妇女健康普查患者 2 0 9例。健康妇女 10 2例为对照组 ;以临床主治外阴不适或偶有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检查排除特异性微生物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炎、严重宫颈炎的患者 10 7例为观察组 ;取阴道分泌物经倍比稀释接种于各培养基上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 ,鉴定并检测微生物种类 ,活菌计数 ,检测菌种为乳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类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 ,并同时测定阴道 p H值及清洁度。结果 :p H值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清洁度观察组变化明显 ( °~ °) ;各菌种活菌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 (P>0 .0 5 )。结论 :阴道微生境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存在一种过渡状态 ,该状态呈可逆性 ,在机体抵抗力增加或 /和去掉诱因后可自然恢复 ,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特异性或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炎。作者由此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亚失调状态 微生态失调 特征 机制
下载PDF
干腌火腿中微生物生境与菌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云升 薛党辰 +2 位作者 董杰 郭本功 刘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36-339,共4页
对干腌火腿微生物生境与菌群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腿原料肉属高盐介质,发酵过程中NaCl含量未有变化,pH值略有上升,Aw渐趋下降,NaNO2含量略有增加。适应火腿高盐、低湿、常温环境生存和发酵的菌系构成,发酵前期为嗜盐性球菌、杆... 对干腌火腿微生物生境与菌群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腿原料肉属高盐介质,发酵过程中NaCl含量未有变化,pH值略有上升,Aw渐趋下降,NaNO2含量略有增加。适应火腿高盐、低湿、常温环境生存和发酵的菌系构成,发酵前期为嗜盐性球菌、杆菌和酵母,中期以球菌和酵母为主,后期只有球菌和少量的酵母分布、实验证实这些发酵菌群会产生独特风味,从而为构建火腿腌制剂、发酵剂以及控温控湿发酵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火腿 菌群 生境
下载PDF
微生态学方法在湿热证舌苔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莲娜 黄李平 +5 位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黄耀全 凌江红 严明 卓冬婷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检查法在研究中医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物群变化中的应用。方法制备舌苔涂片,革兰染色后置显微镜下直接镜检,制定量化标准观察并记录各种细菌的密集度及多样性数据。结果舌苔细菌密集度湿热证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检查法在研究中医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物群变化中的应用。方法制备舌苔涂片,革兰染色后置显微镜下直接镜检,制定量化标准观察并记录各种细菌的密集度及多样性数据。结果舌苔细菌密集度湿热证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多样性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舌苔中无论是真菌的例数或是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学涂片检查方法不需昂贵设备,操作简单,比较培养法更能体现出其节省试验时间及费用的优势,但关键在于定位取样以及对各种微生物群数量、多样性指标量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涂片镜检法 湿热证 舌苔微生物群
下载PDF
MMP-2和MMP-9对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血瘤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常震 林志雄 +2 位作者 陈振斌 陈锦峰 何理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8-50,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 MMP-9对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血瘤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MMP-2和 MMP-9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透射电镜观...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 MMP-9对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血瘤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MMP-2和 MMP-9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 )电镜下可见瘤组织中多数微血管基膜的胶质膜侧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虫蚀样空洞或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 ,以出芽方式生成新的肿瘤性血管伴血浆渗出。 (2 )在胶质瘤瘤体内的基膜内皮细胞及瘤细胞可见 MMP-2和 MMP-9表达 ,而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血管基膜内皮细胞只见 MMP-2表达。瘤体组织中 MMP-2染色阳性强者其相应的电镜下观察见基膜上虫蚀样空洞明显 ,而 MMP-9染色阳性强者血管外周围间隙扩大明显。结论 MMP-2、MMP-9与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血瘤屏障的改造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MMP-9 胶质瘤 侵袭 微生态系统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改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莉 马莹 +4 位作者 付玉荣 于东渤 王铭洋 郑文瑾 翟青枝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背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并不一定会导致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HPV持续感染继而发生宫颈病变的伴随因素。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变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为宫颈... 背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并不一定会导致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HPV持续感染继而发生宫颈病变的伴随因素。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变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门诊,同时行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324例患者(年龄21~72岁)为研究对象,分析阴道微生态异常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324例患者中HR-HPV阳性71例,阳性率21.91%(71/324);阴道微生态正常的178例中HR-HPV阳性43例,阳性率24.16%(43/178);阴道微生态异常的146例中HR-HPV阳性28例,阳性率19.18%(28/146)。阴道微生态异常结果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及BV中间型37例,HR-HPV阳性率40.54%(15/37);菌群抑制32例,HR-HPV阳性率18.75%(6/32);阴道菌群正常存在炎症反应77例,HR-HPV阳性率9.09%(7/77)。阴道微生态正常组与菌群抑制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V及BV中间型组、阴道菌群正常存在炎症反应组的HP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V及BV中间型发生HR-HPV感染的概率更高(OR=2.240,P=0.030)、阴道菌群正常存在炎症反应者HR-HPV感染的概率更低(OR=0.329,P=0.009)。结论BV及单纯白细胞增多引起的阴道微生态改变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菌群 妇科感染 宫颈疾病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志雄 黄强 林建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介绍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系统复习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组成要素、与肿瘤微环境的区别及血管内皮细胞对其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予以归纳总结。结果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是指肿瘤侵袭过... 目的介绍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系统复习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组成要素、与肿瘤微环境的区别及血管内皮细胞对其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予以归纳总结。结果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是指肿瘤侵袭过程的细胞群落与其栖息宿主环境所构成的一个自然的整体功能系统,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系统,它包括肿瘤细胞本身在内,具有生态系统的规律;而肿瘤的微环境则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不同,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称,是一种结构体系,不包括肿瘤细胞本身,不具有生态系统的规律。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包括肿瘤细胞群落和宿主细胞群落以及它们的栖息环境(基质成分),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是最主要的宿主细胞群落,其对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肿瘤细胞群落和内皮细胞群落之间的营养联系上,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肿瘤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营养循环和细胞基质循环。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细胞群落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不断重建营养联系的结果。结论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和肿瘤细胞之间的营养联系对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切断肿瘤细胞群落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之间的营养联系是肿瘤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 侵袭 微生态系统 细胞群落 营养联系
下载PDF
妊娠期阴道菌群的微生态评价 被引量:56
20
作者 肖冰冰 张岱 +1 位作者 廖秦平 刘朝晖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6期412-414,449,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阴道pH值及微生态状况,探讨妊娠期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前门诊常规孕检孕妇98例,其中早孕期29例、中孕期35例、晚孕期34例及同龄非孕期正常体检妇女3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并革兰... 目的了解妊娠期阴道pH值及微生态状况,探讨妊娠期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前门诊常规孕检孕妇98例,其中早孕期29例、中孕期35例、晚孕期34例及同龄非孕期正常体检妇女3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并革兰染色涂片后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结果妊娠期阴道pH值为(3.88±0.20),较非孕期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VVC的患病率及菌群异常的发生率比非孕期增高。无症状体征孕妇中,仍有36.70%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表现为pH值降低,微生态失调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阴道微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