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classification and prognosis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1
作者 Zhixue Liu Xiaoyan Zhang Lihong Ma 《Discussion of Clinical Cases》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grading and the prognosis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grading and the prognosis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The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86 patients.The MSCT images were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by two radiologists.Based on the morphology of cisterna ambiens and brain stem,the correlation of MSCT grading to Glasgow Coma Scale(GCS)and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grading was analyzed by use of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Among 86 patients,the number of MSCT gradeⅠ,Ⅱ,ⅢandⅣwere 29 cases,38 cases,9 cases and 10 case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grading and age,sex as well as types of combined underlying diseases in the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0.05).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grading and GCS score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 higher MSCT grade was,the higher GCS score was(r=0.719,p<0.001).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SCT grading and GOS grading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 higher MSCT grade was,the higher GOS grade was,leading to a poor prognosis(r=0.734,p<0.001).86 cases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howed round or quasi-circular high-density shadows in MSCT images,the CT value ranged from 50 Hu to 80 Hu.Low-density bands surrounded the hematoma in the acute stage,and space-occupying effect could be seen in some patients,which resulted in the compression of ventricular sulcus and cistern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midline structure.Subacute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showed a relative decrease in the density of hematoma,with the extent of edema gradually reduced,the focus showed a high-density shadow in the center;chronic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showed a cystic low-density shadow.Conclusion:MSCT grading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GCS and GOS grading.MSCT grading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gnostic evaluation to th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SCT grading PROGNO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传统骨瓣开颅和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史霄汉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传统颅骨瓣手术与神经内窥镜技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清除术的131例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所接受的... 目的传统颅骨瓣手术与神经内窥镜技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清除术的131例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类型差异,本研究将患者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有61名患者,该组患者接受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共有70名患者,该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多项指标,如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出血量、血块清除效率。同时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后第7 d以及出院时的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以及术后三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大小以及手术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以及出院时,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短期疗效以及患者康复预后情况均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 神经内镜 基底节脑出血 昏迷 血肿
下载PDF
Bilateral traumatic hemorrhage of the basal ganglia 被引量:1
3
作者 Yun-Xu Zhang Shu-Qin Wei +2 位作者 Yan-Yun Xing Qi Liu Wen-Jing He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Hemorrhage of the basal ganglia is comm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most of the cases are spon- taneous unilateral hemorrhage. Traumatic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is uncommon, while bilateral hemorrhage of the basa... Hemorrhage of the basal ganglia is comm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most of the cases are spon- taneous unilateral hemorrhage. Traumatic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is uncommon, while bilateral hemorrhage of the basal ganglia after trauma is an extremely rare entity. This report described a rare case of bilateral hemorrhage of the basal ganglia after head trauma. We also analyzed the mechanisms and reviewed relative lit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hemorrhage basal ganglia Craniocerebral trauma HYPERTENSION
原文传递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in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al ganglia
4
作者 Ning Wang Weiwei Lin +6 位作者 Xuanhao Zhu Qi Tu Daqian Zhu Shuai Qu Jianjing Yang Linhui Ruan Qichuan Zhuge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SCD 2022年第4期258-267,共10页
Background:The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is still controversial,especially for hematomas in the basal ganglia.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was performe... Background:The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is still controversial,especially for hematomas in the basal ganglia.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inor ICH in the basal ganglia.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the data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inor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from January 2018 to August 2019.We compared clinical outcomes of two groups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The extended Glasgow outcome scale obtained by phone interview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t a 12-month follow-up was used as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According to a previous prognosis algorithm,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ood and poor prognosis groups to obtain a dichotomized(favorable or unfavorable)outcome as the primary outcome.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hospitalized complications,mortality,and modified Rankin score at 12 months.Results:A total of 54 patients were analyzed,and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the surger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s were well matched.The primary favorable outcome at 12 month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surgery group(81%vs 44%;OR 1.833,95%CI 1.159-2.900;P=0.005).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in the surger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P=0.005).Conclusions: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undertake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for patients with a minor hematoma(25-40 ml)in the basal ganglia.An open craniotomy might induce worse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tha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 ganglia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RANIOTOM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原文传递
注射体积对老年患者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王亮 董伟 +3 位作者 郑炼 张金淼 袁丁 陈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总量控制下注射体积对老年患者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血肿最大层面长轴中心点为穿刺点,CT引导穿刺,穿刺成功后抽吸液态血肿,控制血肿腔内单次尿激酶总量4.0×10^(4)U,注射体积分别为2... 目的探讨药物总量控制下注射体积对老年患者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血肿最大层面长轴中心点为穿刺点,CT引导穿刺,穿刺成功后抽吸液态血肿,控制血肿腔内单次尿激酶总量4.0×10^(4)U,注射体积分别为2 mL和4 mL,根据术后CT结果调整针体深度,并根据血肿清除情况拔针。比较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颅内压、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总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血肿清除率(31.17%±1.46%vs.30.50%±1.69%)、术后颅内压、总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大体积组术后1 d(77.30%±3.75%vs.62.77%±3.89%),2 d(91.43%±4.05%vs.80.12%±4.15%),拔针前(92.35%±4.83%vs.85.9%±3.59%)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留针时间(1.8 d±0.2 d vs.3.1 d±0.4 d,P<0.05)、尿激酶总用量(24.3×10^(4)U±2.3×10^(4)U vs.36.5×10^(4)U±4.7×10^(4)U,P<0.05)均少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术后3 d(11.33 mL±2.32 mL vs.16.45 mL±1.97 mL)、5 d(14.59 mL±2.11 mL vs.21.37 mL±2.43 mL)、7 d(22.79 mL±3.15 mL vs.30.15 mL±4.04 mL)、14 d(12.41 mL±1.95 mL vs.19.38 mL±2.47 mL)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少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术后28 d、3个月、6个月NDS[分别为(22.35±2.49 vs.28.14±2.95)、(16.43±2.17 vs.23.81±2.56)、(11.39±1.87 vs.17.74±2.03)]及ADL评分[分别为(44.76±4.22 vs.36.15±2.36)、(62.55±3.81 vs.51.39±2.45)、(77.53±3.76 vs.60.81±4.35)]优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体积组(P<0.05)。结论大体积注射法能更有效引流血肿,缩短留针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是老年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基底节区 脑出血 体积 老年 血肿清除率 颅内压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
6
作者 张磊 宋杰 +2 位作者 谢晶军 钟兴明 蔡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基底区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基底区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被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DTI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33/38)比56.7%(17/30),P<0.05〕。治疗4周后,两组FMA、BB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FMA评分(分):74.21±9.07比66.73±12.76,NIHSS评分(分):15.16±3.73比20.27±6.15,MBI评分(分):69.29±14.68比60.63±19.10,BBS评分(分):43.55±4.30比36.90±3.86,均P<0.05〕。结论基于DTI的康复训练结合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基底节区出血 补阳还五汤 肢体康复
下载PDF
HBGH患者血清CGN、SDC-1水平与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7
作者 朱贤龙 明圆圆 +4 位作者 申潇竹 邵世珂 仲崇佩 樊拥军 董文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纳入对象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92例,恶化组3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GH患者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N、SDC-1预测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742(95%CI:0.792~0.697)、0.861(95%CI:0.906~0.910),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95%CI:0.962~0.870)。恶化组出血量、破入脑室情况明显高于好转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GN≥51.63 pg/mL(OR=3.815)、血清SDC-1≥450.67μg/L(OR=4.230)、入院GCS评分≤8分(OR=5.333)是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升高与HBGH患者病情加重、疾病转归恶化密切相关,二者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蛋白 多配体聚糖-1 高血压 基底节脑出血 疾病转归
下载PDF
不同微创穿刺引流时间窗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贺建辉 武利伟 +4 位作者 王伟林 宫辛 胡耀文 刘振杰 董海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穿刺引流时间窗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15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采集时间2020-01—2023-01,按不同时间窗将...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穿刺引流时间窗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15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采集时间2020-01—2023-01,按不同时间窗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于发病6 h内实施手术)、早期组(于发病6~24 h内实施手术)与延期组(于发病24 h后实施手术)各50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统计各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组术后3 d血肿残余量明显(7.84±1.94)mL少于超早期组(10.23±2.56)mL与延期组(12.30±2.22)mL,且住院时间(15.02±6.13)d也明显短于超早期组(18.38±5.41)d与延期组(20.57±5.88)d(P<0.05);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P<0.05),早期组各评分改善情况最显著(P<0.05);超早期组、早期组、延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4.00%、94.00%、70.00%,早期组明显高于超早期组与延期组(P<0.05),但超早期组与延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情况显示,早期组优于超早期组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疗效显著,但以发病6~24 h进行手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其不仅能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还可在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术后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 时间窗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
9
作者 朱深海 何少武 +1 位作者 李霞 吴钟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外周阻力(Rv)、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NPY)]、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长、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Rv均降低,Qm、Vm均升高,血清NSE、NGF、NPY、MMP-9、hs-CRP、TNF-α水平及NHI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脑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脑沟裂间隙入路手术能有效改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脑血流,减轻微炎症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微炎症
下载PDF
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郭士琨 刘永生 李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骨桥蛋白(OPN)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预后的关系,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采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5例基底...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骨桥蛋白(OPN)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预后的关系,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采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记录研究所需实验室指标结果数据,包括术前及术后血清ALP、OPN水平,统计术后1个月患者预后情况,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前血清ALP、OPN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14例,占比21.54%。术前及术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ALP、OPN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血清ALP、OPN与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LP、OPN预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联合预测的AUC>0.80,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前ALP、OPN越高,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越大,术前ALP、OPN可以作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微创血肿清除术 碱性磷酸酶 骨桥蛋白 预后
下载PDF
经额定位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覃成箭 张坤源 +6 位作者 郑传华 邓显东 罗中彬 燕鹏 梁洪岖 吕浩 罗起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颅内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将其分为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肿清除率、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预后良好率、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是否中线移位、是否破入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58.72±13.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8±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0±2.06)d、(11.31±3.8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3±4.29)d、(14.73±6.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为(3.96±0.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1.08)分,预后良好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mRS评分为(0.88±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进行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 有创颅内压监测 微创 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罗铸 李伦走 +2 位作者 黄章峰 李科良 张传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B组60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5.11±0.89)h,短于B组的(6.03±0.73)h,术中出血量(37.21±4.27)mL,少于B组的(39.82±4.41)mL,48 h血肿清除率(90.06±3.44)%,大于B组的(88.6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8、3.299、2.017,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60/61),高于B组的86.67%(52/60)(χ^(2)=4.460,P=0.035);术后3 d,2组患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A组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可更有效促进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临床疗效,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叶入路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损伤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杨俊 吴雪松 +1 位作者 梁军飞 吴旋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155-1157,1161,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内镜...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内镜组)、对照组(开颅组)。观察组45例,进行了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组45例,进行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CS评分、术前血肿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率、GOS评分等相关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脑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5.47,14.10,P<0.05)。结论: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预后方面均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球囊 管状脑压板
下载PDF
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袁鹏 张清华 杨艳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OS)分级情况及术后1、3、6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行大骨瓣减压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开始手术至颅内压下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且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创伤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王坤 蒲军 +2 位作者 杨涛 王路 李东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6-61,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青年重症HBGH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侧裂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青年重症HBGH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侧裂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颞中回组(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血肿清除术),根据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卡钳值0.02)排除混杂因素,每组各获得40例患者。对比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GOS)及术后3、6个月症状改善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术后24 h内,侧裂组血肿清除率显著优于颞中回组(P<0.05);2组手术时间及再出血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侧裂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颞中回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NSE、S100均显著下降(P<0.05),且侧裂组显著低于颞中回组(P<0.05);术后3个月,侧裂组GOS分级显著优于颞中回组(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者mRS逐渐降低(P<0.05),ADL逐渐上升(P<0.05),侧裂组患者mRS显著低于颞中回组(P<0.05),侧裂组患者ADL显著高于颞中回组(P<0.05)。结论相比经颞中回入路,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HBGH血肿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更少,患者预后更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开颅术
下载PDF
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疗效比较
17
作者 洪家康 李陈 +2 位作者 戴荣权 任祖东 周夏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微创穿刺引组(手术组)39例以及保守治疗组26例,记录治疗后第1、3、7天的血肿体积,早期GCS及N...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微创穿刺引组(手术组)39例以及保守治疗组26例,记录治疗后第1、3、7天的血肿体积,早期GCS及NIHSS评分,统计严重并发症情况。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进行转归评价。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平均残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优于保守组,手术组患者早期GCS、NIHSS评分优于保守组(P<0.001),手术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P<0.001)。手术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转归良好率(mRS评分≤2)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但30天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0)。结论:微创穿刺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保守治疗 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
下载PDF
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袁淼 曾令勇 +3 位作者 翟安林 苟志勇 王帆 朱黎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微侵袭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内镜组;采用显微镜经... 目的观察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微侵袭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内镜组;采用显微镜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显微镜组;采用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穿刺组。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术后术区再出血例数、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3组患者术后7 d GCS、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明显优于穿刺组(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明显优于穿刺组(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内镜组和显微镜组(P<0.05),但穿刺组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明显多于内镜组和显微镜组(P<0.05);穿刺组术后术区再出血例数明显多于显微镜组(P<0.05);3组术后肺部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明显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血肿,近期和远期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额中回 显微镜 侧裂 穿刺 基底节区 脑出血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早期扩张风险的价值
19
作者 吴楚玲 郑旭峰 +2 位作者 林少帆 林黛英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PHE)早期扩张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6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02例,年...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PHE)早期扩张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6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02例,年龄(63±11)岁,早期PHE扩张患者169例,非早期PHE扩张患者98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87例)和测试集(80例),分别进行模型建立和内部验证。通过3D-Slicer软件在基线CT平扫图像上分别半自动分割脑血肿和周围水肿2个靶区,再用FAE影像组学软件分别提取2个靶区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临床因素和常规CT征象(临床-常规CT模型)、影像组学特征(影像组学模型)和两者联合(联合模型)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由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体积、岛征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56、0.943)高于临床-常规CT模型(分别为0.732、0.683)和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0.912、0.871)(均P<0.05)。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校准曲线Brier评分(分别为0.077、0.090)低于临床-常规CT模型(分别为0.194、0.218)和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0.109、0.147)。在决策曲线分析中,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大部分阈值概率范围内均具有最高的净获益。结论: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预测基底节区脑出血PHE的早期扩张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血肿周围水肿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方令 刘保华 +4 位作者 刘厚强 朱宗锦 张怀兵 高明明 袁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3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常规开颅显微镜下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3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常规开颅显微镜下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术后残余血量、术后第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术中时间较显微组短,出血量较显微组少,术后第7 d GCS评分较显微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0、9.608、2.289,P<0.05);术后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内镜组较显微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5.650,P<0.05)。内镜组预后较显微组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率(ADL分级Ⅰ~Ⅲ级)内镜组较显微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神经内镜有助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