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Near-Wake D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Tower under Yaw State
1
作者 Zhen Liu Jianwen Wang +2 位作者 Fuzhong Bai Caifeng Wen Yunchao Du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1年第6期1627-1640,共14页
The yaw of the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results in the deflection of the wake flow field of the tower.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wind farm can reduce the power loss of the downstream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due to t... The yaw of the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results in the deflection of the wake flow field of the tower.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wind farm can reduce the power loss of the downstream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due to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he upstream wake flow and increase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whole wind farm.However,there is still much space for further research.In this paper,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the near-wake d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turbine tower under yaw state,expecting the effect of throwing away a brick in order to get a gem.In the low-turbulence wind tunnel test,regarding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on where the rotating blades coincide with the tower,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technology is used to test the instantaneous velocity field and output power and analyze experimental data at four different yaw angles,different inflow velocities and heights.Meanwhile,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laws on wake deflection,the radon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velocity contour for calculating the wake direction angle,and the results show high reliability.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ar-wake flow field of the tower obviously deflects towards a side in the horizontal plane.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yaw angle,the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wake flow field further increases,and the recovery of wake velocity accelerates.The closer to the blade root,the more complex the flow is,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lade on the near wake of the tower is gradually weakened.The change laws on the wake direction angle with the yaw angle and the blade spanwise direction are obtained.The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layout optimization of wind farm,and the obtained data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yaw TOWER near-wake
下载PDF
湍流风况下风电机组机舱近尾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涛 卢新根 +2 位作者 王晓东 樊庆洋 梁翰文 《风机技术》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水平轴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是机组控制的主要信号参数。机舱风速受风电机组来流湍流与风电机组近尾流影响,变化复杂,对风电机组的优化控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湍流风况下风电机组机舱近尾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 水平轴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是机组控制的主要信号参数。机舱风速受风电机组来流湍流与风电机组近尾流影响,变化复杂,对风电机组的优化控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湍流风况下风电机组机舱近尾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研究了稳态均匀风况和湍流风况下的近尾流的结构、机舱速度分布及其对风电机组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风电机组总体性能随湍流风况波动也呈现多尺度波动特征。湍流风况下,经过滤波后的机舱风速的时间序列和来流风速的时间序列体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对于湍流风况和稳态均匀风况,叶片/风轮旋转对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波动的影响最大。湍流风况会增加风电机组机舱风速的波动频率,增大波动的幅值,削弱风轮旋转对尾流和机舱风速的影响。湍流风况使得机舱周围的流动结构更复杂。稳态均匀风况与湍流风况下叶片吸力面叶根位置处都发生了分离流动,湍流强度增大了叶根位置处的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电机组 机舱风速 近尾流 湍流风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圆柱体绕流尾迹的PIV测量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孝棣 蒋甲利 +2 位作者 贾元胜 马洪志 肖亚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PIV是一种先进的流场定量测量技术,在生产性风洞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利用PIV测量技术,采用双CCD摄像机在FL-5低速生产性风洞中对不同的雷诺数Re下圆柱体绕流尾迹进行定量的测量,给出了圆柱体绕流尾迹的瞬时速度场、涡量场和流场的流... PIV是一种先进的流场定量测量技术,在生产性风洞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利用PIV测量技术,采用双CCD摄像机在FL-5低速生产性风洞中对不同的雷诺数Re下圆柱体绕流尾迹进行定量的测量,给出了圆柱体绕流尾迹的瞬时速度场、涡量场和流场的流线图。通过测量发现剪切层的相互作用是圆柱体绕流尾迹区旋涡形成和脱落的重要因素,并直接验证了Gerrard的绕流尾迹理论;在雷诺数Re=104~105范围内,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圆柱绕流近尾迹区旋涡形成区域长度在逐渐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体 PIV测量 CCD摄像机 测量技术 雷诺数 相互作用 形成区域 圆柱绕流 生产性 速度场 流线图 涡量场 剪切层 近尾迹 定量 流场 风洞 旋涡
下载PDF
小型风力机风轮叶尖近尾迹区域声辐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建文 白杨 +3 位作者 高志鹰 东雪青 王晓迪 由志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解决小型风力机风轮叶尖近尾迹区域的噪声问题,利用BSWA VS302USB振动噪声采集分析系统,在风洞开口试验段对不同尖速比条件下的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叶尖下游进行近尾迹声场声辐射测试,对叶尖下游的辐射噪声频谱和声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 为解决小型风力机风轮叶尖近尾迹区域的噪声问题,利用BSWA VS302USB振动噪声采集分析系统,在风洞开口试验段对不同尖速比条件下的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叶尖下游进行近尾迹声场声辐射测试,对叶尖下游的辐射噪声频谱和声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风轮旋转过程中风力机叶尖辐射噪声频谱是由旋转风轮的基频及其谐波所构成的离散噪声叠加在宽频噪声上组成的,其中叶片离散的旋转噪声在总噪声级中占主导地位.在叶尖翼型后缘下游存在叶尖涡和附着涡诱导效应区,对流场的扰动较大;在风轮叶尖区域叶片周围存在高压力脉动区域,声压级最强部分靠近叶尖下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叶片 叶尖 近尾迹 噪声 涡流 压力脉动 声压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近尾迹流场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志鹰 汪建文 +1 位作者 东雪青 张立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7-900,共4页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应用PIV锁相周期采样技术测试风力机近尾迹速度场,通过分析速度场和涡量场,得到近尾迹流场结构特征。近尾迹中存在具有形态特征强烈的叶尖涡结构向下游不断传播。由风轮旋转轴向外,近尾迹的结构组成依次为中央尾迹区...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应用PIV锁相周期采样技术测试风力机近尾迹速度场,通过分析速度场和涡量场,得到近尾迹流场结构特征。近尾迹中存在具有形态特征强烈的叶尖涡结构向下游不断传播。由风轮旋转轴向外,近尾迹的结构组成依次为中央尾迹区、叶尖涡诱导效应区和外部主流区。在叶尖涡诱导效应区内,涡流诱导效应使流场中存在明显的速度增益区和速度亏损区,且增益区和亏损区关于叶尖涡核中心对称。在研究区域内,叶尖涡向下游运动的轴向位移与尖速比成反比,径向位移与尖速比成正比,使叶尖涡诱导效应区影响范围随尖速比的增加径向扩展、轴向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近尾迹 流场结构 叶尖涡
下载PDF
圆柱绕流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明侯 陈义良 +1 位作者 周 裕 张红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8-518,共11页
实验研究了圆柱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平均量的影响.用一个X热线在距离圆柱体y/d=4测量参考信号,用X热线和冷线相结合的三线探头测量从x/d=10~40的圆柱绕流尾迹中的速度和温度脉动,用条件平均的方法研充圆柱绕流近尾迹中的相干结构,并... 实验研究了圆柱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平均量的影响.用一个X热线在距离圆柱体y/d=4测量参考信号,用X热线和冷线相结合的三线探头测量从x/d=10~40的圆柱绕流尾迹中的速度和温度脉动,用条件平均的方法研充圆柱绕流近尾迹中的相干结构,并对相干结构对动量和热量的湍流输运过程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相干结构对尾迹中速度的横向脉动影响最大;相干结构对湍流参数的影响随x/d的变化明显.该工作还对相干结构引起的湍动能产生率变成负和逆温度梯度输运现象做了定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结构 湍流特性 圆柱绕流近尾迹 逆梯度输运 相位平均
下载PDF
尾缘吹气式稳定器近尾迹流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岳连捷 刘宝杰 杨茂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1-264,共4页
本文在低速风洞中,利用在线式互相关PIV系统,对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及V型火焰稳定器的近尾迹流动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瞬态场尾流结构,表明了可控横向射流与主流的相互作用形成可变回流区的特点及其与钝体回流区在流场结构上的不... 本文在低速风洞中,利用在线式互相关PIV系统,对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及V型火焰稳定器的近尾迹流动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瞬态场尾流结构,表明了可控横向射流与主流的相互作用形成可变回流区的特点及其与钝体回流区在流场结构上的不同,为揭示气动稳定器的稳焰机理及燃烧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器 近尾迹流动 尾缘吹气式 燃烧
下载PDF
圆柱近尾迹湍流涡结构的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军 樊建人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1-564,共4页
本文运用谱元方法对圆柱尾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通过对中等Re数(1000)时的圆柱近尾迹湍流涡结构的演变系统细致的研究,经过长时间流动计算,用速度矢量及相应涡结构示意图显示主涡,二次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显示整个尾迹涡结构在一个周期... 本文运用谱元方法对圆柱尾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通过对中等Re数(1000)时的圆柱近尾迹湍流涡结构的演变系统细致的研究,经过长时间流动计算,用速度矢量及相应涡结构示意图显示主涡,二次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显示整个尾迹涡结构在一个周期内的演变过程,获得了在实验中难以清楚观察到的近壁流动特征。本文得到圆柱近壁处二次涡形成有两种不同的机理,并总结出涡的合并所需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谱元方法 直接数值模拟 圆柱近尾迹 涡结构
下载PDF
圆柱绕流尾迹流态特征和涡的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双岭 吴颂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3-937,共5页
低雷诺数圆柱绕流中存在着复杂的流动过程,比如,尾迹中涡的发展显然不是理想的轴对称卷绕和扩散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用场观点和拉各朗日观点分别分析了固定时刻的流场特征和不同时刻的流动过程.首先通过等压线和相对流线的叠加,分析了... 低雷诺数圆柱绕流中存在着复杂的流动过程,比如,尾迹中涡的发展显然不是理想的轴对称卷绕和扩散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用场观点和拉各朗日观点分别分析了固定时刻的流场特征和不同时刻的流动过程.首先通过等压线和相对流线的叠加,分析了相邻涡间通道内的流动.其次从涡结构的角度解释了尾迹中流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流体在不同时刻受不同流动结构控制的观点解释了染色线多次折回中粒子间的显著间断现象.最后对绕圆柱附近的流动进行了分区界定,分析了其中部分流体的变形情况和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涡街 涡脱落 近尾迹
下载PDF
火焰稳定器稳焰机理的非定常观点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连捷 杨茂林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本文在低速风洞中 ,利用在线式互相关 PIV (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 ,对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及 V型火焰稳定器的近尾迹流动进行了测量 ,在瞬态场尾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稳焰机理的非定常观点 ,探讨了近尾迹流动结构中... 本文在低速风洞中 ,利用在线式互相关 PIV (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 ,对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及 V型火焰稳定器的近尾迹流动进行了测量 ,在瞬态场尾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稳焰机理的非定常观点 ,探讨了近尾迹流动结构中旋涡的交替生成和脱落在火焰稳定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稳定器 近尾迹流动 尾像吸气式 V型 稳焰机理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于哲峰 刘佳琪 +5 位作者 刘连元 任爱民 梁世昌 陈旭明 邬润辉 黄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19,共7页
首次系统地对升力体外形临近空间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本体及绕流RCS特性研究,亚密湍流尾迹RCS特性研究和层流尾迹的RCS特性研究等。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绕流将降低飞行器后向RCS;亚密湍流尾迹对低频段... 首次系统地对升力体外形临近空间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本体及绕流RCS特性研究,亚密湍流尾迹RCS特性研究和层流尾迹的RCS特性研究等。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绕流将降低飞行器后向RCS;亚密湍流尾迹对低频段RCS影响明显,对高频段影响不明显。另外,双站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也会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等离子体 尾迹 RCS特性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近尾迹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丹梅 张建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85-1490,共6页
在水平轴风力机模型不同尖速比条件下,对风轮的近尾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风轮近尾迹流场的速度分布特点、尾迹的流动发展规律等有关定量信息,为准确计算风力机的流场、载荷和气动特性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近尾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横向振动方柱波动升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呼和敖德 孟向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25-532,T001,共9页
本文对均匀流中静止方柱和横向强迫振动的方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范围为 3×10~3~10~4,振幅与柱截面宽度之比 A/D 达到0.7,实验折合速度范围为 4.5≤V_r≤12。文章重点研究了较高振幅振动柱的锁定现象、波动升力与柱位移... 本文对均匀流中静止方柱和横向强迫振动的方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范围为 3×10~3~10~4,振幅与柱截面宽度之比 A/D 达到0.7,实验折合速度范围为 4.5≤V_r≤12。文章重点研究了较高振幅振动柱的锁定现象、波动升力与柱位移之间的相位变化,讨论了方柱涡激振荡、驰振和气动稳定性问题。对流场进行的流动显示,清晰地显示出锁定区涡脱落过程、近尾迹流场随振动频率和振幅的演化规律,从而对振动柱波动升力与相位变化的物理机制获得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柱 波动升力 涡脱落 尾迹
下载PDF
对称翼型近场尾流及后缘边界层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克敏 屠兴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9-484,共6页
本文简述了用热线风速仪测量“NACA 63-012”对称翼型近场尾流及后缘边界层流动特性,讨论了流场的时均特性及雷诺应力等湍流量的分布特性,提出了无因次速度分布的半经验公式、相关参数及相关曲线解析式,并得出了几点重要结论。
关键词 翼型 近场尾流 边界层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再入钝头体近尾流动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乐嘉陵 曹文祥 雒朝富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5,共7页
本文采用联立求解粘性剪切层和有旋无粘区的方法计算了再入钝头体层流近尾流场。有旋无粘区采用有旋特征线法计算。粘性剪切层采用改进的流管法计算,这两个区域间的基本流线上的压力、温度、速度等由两个区域迭代匹配确定,粘性剪切层... 本文采用联立求解粘性剪切层和有旋无粘区的方法计算了再入钝头体层流近尾流场。有旋无粘区采用有旋特征线法计算。粘性剪切层采用改进的流管法计算,这两个区域间的基本流线上的压力、温度、速度等由两个区域迭代匹配确定,粘性剪切层的下边界区分流线采用实验确定,回避了回流区复杂计算,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验和文献一致。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远尾流计算所需的颈部初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头体 近尾流 计算 空气动力学 粘性剪切层
下载PDF
圆柱近尾迹流动转捩特征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凌国灿 牛家玉 AlienT.Chwang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本文用区域分解、杂交数值模拟方法研究Re=3000圆柱绕流近尾迹中旋涡脱落及转捩波这两类不稳定性的时空发展与相互作用。速度功率谱分析所得的无量纲转捩波频率比ft/fs符合Re(0.87)关系,与Wei&Smith实验结果一致,而与Braza等的... 本文用区域分解、杂交数值模拟方法研究Re=3000圆柱绕流近尾迹中旋涡脱落及转捩波这两类不稳定性的时空发展与相互作用。速度功率谱分析所得的无量纲转捩波频率比ft/fs符合Re(0.87)关系,与Wei&Smith实验结果一致,而与Braza等的数值预计的(Re(0.5))不同。分析计算了两种独立频率(ft,fs)的强非线性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频谱拓宽并形成mfs±nft多级频带,表征流动的转捩特性。首次在理论上预计了转捩波与耦合频率强度沿尾迹下游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尾迹 转捩 数值分析 圆柱绕流 粘性流
下载PDF
钝头飞行器大攻角绕流流场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伟江 汪翼云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N-S方程,对具有大面积底部飞行器的高超声速大攻角绕流流场进行了计算,通过积分物面压力给出了飞行器的气动力特性,并研究了攻角的影响。物面压力系数和气动力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结果可应...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N-S方程,对具有大面积底部飞行器的高超声速大攻角绕流流场进行了计算,通过积分物面压力给出了飞行器的气动力特性,并研究了攻角的影响。物面压力系数和气动力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结果可应用到返回舱和弹头的再入气动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近尾迹 数值计算 绕流流场
下载PDF
极低湍流度下翼型近场尾流雷诺切应力的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克敏 白存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24,共6页
简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翼型边界层及近场尾流中速度型、湍流强度、雷诺正应力及切应力等的简况;文中着重分析了极低湍流度下(0.02%)试验所得近场尾流中雷诺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尾流... 简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翼型边界层及近场尾流中速度型、湍流强度、雷诺正应力及切应力等的简况;文中着重分析了极低湍流度下(0.02%)试验所得近场尾流中雷诺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尾流宽度方向及流动方向均有明显的规律性,且与常规风洞湍流度下结果相比,其有关特征值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低湍流度 近场尾流 雷诺切应力 边界层
下载PDF
超视距雷达探测高超声速飞行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哲峰 梁世昌 +3 位作者 高铁锁 孙良奎 黄洁 柳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0-925,共6页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 等离子体 雷达散射截面 尾迹 超视距雷达 探测
下载PDF
台风Wayne过后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近惯性振荡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大勇 李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1986年8月18日8616号台风维纳(Wayne)在南海中部生成,其后在南海北部迂回盘旋,前后3次穿越巴士海峡,9月4日在海南岛登陆。布放在海南岛东部陆架上的锚系浮标记录了台风中心过境前后风和近表层的海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过境造... 1986年8月18日8616号台风维纳(Wayne)在南海中部生成,其后在南海北部迂回盘旋,前后3次穿越巴士海峡,9月4日在海南岛登陆。布放在海南岛东部陆架上的锚系浮标记录了台风中心过境前后风和近表层的海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过境造成海水强烈的近惯性运动,其影响大约持续了6—8d,近惯性振荡的频率为0.029 2周.h-1(周期约34.2h),高出当地的惯性振荡频率(0.028cph)4.3%。带通滤波所提取的惯性运动特征显示,台风过境后惯性振荡逐渐衰减,惯性圆逐渐向西南方向偏移。根据这一个例,探讨了台风条件下近表层流速与风速的关系以及台风尾迹中近惯性流流速衰减过程的经验描述,可为近海海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台风尾迹 近惯性振荡 台风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