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ublic Ownership in China and Trends in Its Development
1
作者 裴长洪 Lin Wan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4期5-30,共26页
By setting the value of productive asset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s the marginal criterion fo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each form of ownership, we estimate the scale of... By setting the value of productive asset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s the marginal criterion fo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each form of ownership, we estimate the scale of public and non-public sector assets in primary industry in China and changes in their relative proportions.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estimates, we provide an extended estimate of the scale of public and non-public sector assets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and changes in their relative proportions. We found that in 2012, total productive assets i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ere 487.53 trillion RMB, of which the public sector accounted for 53 percent, or 258.39 trillion RMB.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the non-public sector contributed 67.59 percent and 75.20 percent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value- added and employment. This indicates the vitality of China's basic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in which public sector assets retain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the non-public sector makes the primary economic contribution, and thu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for ownership reform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China and the "two unswervinglies"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ownership dominant position CAPITAL quantitative estimate compatibility
原文传递
Taking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nd Simultaneously Developing Other Economic Sectors
2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4期5-14,共10页
关键词 Marx Taking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nd Simultaneously Developing Other Economic Sectors OO
原文传递
Discussions on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Social Ownership
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2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Discussions on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原文传递
The Compatibility of Public Ownershi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The Compatibility of public ownershi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原文传递
Civil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Governance and Ownership System——Evidence fr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Qing Dynasty
5
作者 Long Denggao Yi Wei Wang Zhenghua 《China Economist》 2019年第5期81-95,共15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dge council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s the private organizer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uncovers the legal entity ownership system and governance model w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dge council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s the private organizer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uncovers the legal entity ownership system and governance model with China's native origin, and reveals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wnership by legal entities in China's traditional era. Bridge councils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re non-profit and non-government public-interest institutions, whose members were elected by local communities. These council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undraising, construction,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y adopted open and transparent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could coordinate cross-jurisdictional affairs and mediate disputes. They possessed independent assets such as lands and fund reserves, and such exclusive legal-entity ownership received protec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under the laws. Such form of legal-entity ownership provided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ans, temples, charitable groups,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arious associations and societies. These self-organizing groups demonstrate remarkable mobi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stitutional creativity of civil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y served as a link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ommunities and played a unique and ac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facilities ownership by LEGAL entities CIVIC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structure social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下载PDF
The CPC’s Century-Long Exploration of a Socialist Ownership System
6
作者 Fang Fuqian 《China Economist》 2022年第3期43-61,共19页
Throughout its century-long histor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as been striving to explore and implement an ownership system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Upon its founding in 1921,the Party envisioned to create a... Throughout its century-long histor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as been striving to explore and implement an ownership system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Upon its founding in 1921,the Party envisioned to create a sole ownership system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In war times,land issues dominated the agenda of the Party’s work o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since most of its bases and liberated areas were in the countryside.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China established a basic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through“on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ree transformations,”i.e.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griculture,artisanal production,and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This nascent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ole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a highly centralized planned econom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the Party took bold steps to explore and reform the socialist ownership system under the principle to keep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stay and allow diverse forms of ownership to develop side by side.In the new era,the Party has redefined China’s basic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by creating a mixed ownership structure at two levels with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stay.China’s increasing economic vitality and dynamism have witnessed the exploration and growth of this mixed ownership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nership structure sole public ownership mixed ownership EXPLORATION IMPLEMENTATION
下载PDF
血缘关系与原始公有制的内部矛盾: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
7
作者 陈广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原始公有制既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但又“排斥”血缘关系;既内在地否定个人所有制,但在现实中又能够与个人所有制同时并存;既赋予人以自由平等,但又使人处于普遍的等级和支配关系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原始公有制这三大矛盾... 原始公有制既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但又“排斥”血缘关系;既内在地否定个人所有制,但在现实中又能够与个人所有制同时并存;既赋予人以自由平等,但又使人处于普遍的等级和支配关系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原始公有制这三大矛盾都根源于它的主要形成因素:血缘关系。作为原始公有制的形成基础,血缘关系本身是狭隘的,它必须以生产资料的规模为条件来决定自身对共同体内部人口的容纳程度;它否定个体人格的独立性,无法“压制”自然因素对原始所有制形成的影响;它同时包含自由和支配因素,使自由的实现产生“外部效应”。因此,在原始时期的生产力条件下,由血缘关系主导形成的原始公有制包含着结构性的内部矛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这些矛盾,能够为我们理解血缘关系对人类社会所有制形成的作用、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公有制 血缘关系 个人所有制 自由 支配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制度
8
作者 聂莉斌 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然资源享有主权,主权当然应包括所有权的内容。因自然资源种类差异,在其国家所有权受损时赔偿救济规范和结果不尽相同。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传统行政、民事、刑事等救济方面均存在不足,环境公益诉讼又不足以涵盖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救济的范围。需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的角度,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兼具公私属性予以认识,并进行相关利益衡平考量。对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已有规定,并出现了一批相关司法案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和公权和私权的结合,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损害公益诉讼奠定了基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可直接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程序时可与环境公益诉讼合并审理,有利于节约立法、执法和司法成本,是最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环境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利益衡平
下载PDF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下的“公有”命题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国辉 盛昳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人类“公有制”面临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自由的有限性、运动的失控等多重责难。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产生了“超人类”,即人作为物种与新兴增强技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人类增强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和“人的世界”概念的再释义,特别... 人类“公有制”面临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自由的有限性、运动的失控等多重责难。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产生了“超人类”,即人作为物种与新兴增强技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人类增强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和“人的世界”概念的再释义,特别是人类增强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指向“公有”的未来时态。在新兴增强技术下,以碳基-硅基互联为基础的新的共同体形成了新的“集体生产力”,这是人类趋向“公有”的原动力。在人类增强“强集体力”命题下,人的发展将以更为丰富的场景和指向性超越传统生产关系。新兴增强技术对于“公有”的最大贡献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能力差异,消灭了公平的“不公平前提”,为“公有”清除了“私有的初始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公有”的公平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 人类理想 人类增强 “公有”命题
下载PDF
公共数据国家所有制的理论和立法研究
10
作者 黄一川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公共数据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组织依法履职过程中所收集或伴随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统称,公共数据权属明确是其规制的基础.类比自然资源,公共数据在公共利益相关度、可利用价值高、不当使用风险等方面具有... 公共数据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组织依法履职过程中所收集或伴随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统称,公共数据权属明确是其规制的基础.类比自然资源,公共数据在公共利益相关度、可利用价值高、不当使用风险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可在我国宪法框架下考虑适用国家所有制.在实践层面,国家所有制也是相对妥善的方案,并在多重动因下可有效促进公共数据良性发展.在立法方面,地方已有一定实践,未来发展方向应为中央统一立法,应在国家所有制前提下细化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此外,可构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与安全保护的制度前提、确权的基础制度、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的利用制度.对公共数据国家所有制的研究从法理上相对厘清了公共数据权属构建路径,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进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可行的制度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权属 国家所有制 数据确权 公共数据权属
下载PDF
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溢出效应
11
作者 万长松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4,共12页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探究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效率实现机制是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议题。从效率视角,分析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借此探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探究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效率实现机制是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议题。从效率视角,分析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借此探究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基于2006—2023年我国地区流通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能够促进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实现;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流通领域国有资本发挥作用,且公有制经济对私营流通企业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市场化进程和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强化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因此,为更好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坚定不移鼓励和支持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模范示范作用;构建公有制流通主体和非公有制流通主体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各类型流通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退出机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入推进流通市场化改革,探索公有制流通主体市场化运行机制,并积极推进流通数字化转型,更好发挥“制度+技术”的综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流通效率 溢出效应 竞争效应 示范效应
下载PDF
国有企业发展的理论脉络、价值旨归与当代启示
12
作者 乔秀花 袁辰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也处理着发展与共享的平衡统一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公有制思想...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也处理着发展与共享的平衡统一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公有制思想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经验指导。国有企业在我国经历了初步探索、深入发展和全面深化三个发展时期。坚持公有制发展道路,保护好国有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维护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国有企业的理论脉络与价值旨归,对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有制经济 改革发展 新时代
下载PDF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要义与实践路径
13
作者 李建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7-59,共1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全会《决定》,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举措的首条。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重要论述的理论要义,并对“冰棍论”“离场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全会《决定》,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举措的首条。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重要论述的理论要义,并对“冰棍论”“离场论”“进退论”等误解、否定“两个毫不动摇”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揭示和反对摒弃,旨在探索并构建以宪法为根本、党内法规为引领、法律法规为重点的“两个毫不动摇”法治规范体系,提出推进“国民共进”成为社会共识、法治行动和普遍实践的具体对策建议,以确保“两个毫不动摇”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平台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与产权公有化:变化与趋势
14
作者 王君玺 谢春燕 《经济论坛》 2024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平台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作为劳动对象,利用互联网通信设备等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这个基础上重塑劳动过程,产生新的劳动产品,带来了生产社会化的诸多新变化。文章运用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剖析平台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平台... 平台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作为劳动对象,利用互联网通信设备等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这个基础上重塑劳动过程,产生新的劳动产品,带来了生产社会化的诸多新变化。文章运用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剖析平台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平台经济生产社会化的表现,以及平台经济生产社会化与产权私有之间的矛盾,试图阐明平台经济下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即产权的公有化。平台经济呈现公有化的趋势既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推进平台经济公有化也具有相应的优势。因此,逐步实现对于大型平台的国有化和平台财富的全民共享是平台经济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生产社会化 公有化
下载PDF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兴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3,共14页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上不能完全适用民事规则。应构建农村内部的自然资源监督机制,集体经济组织为所有权行使主体,赋予村民委员会对集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职责,例如对自然资源损害的发现与及时报告职责。应建立集体成员的派生诉讼制度,当集体经济组织怠于履行职责时,符合一定条件的集体成员可以作为原告,直接向行为人主张集体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在司法救济上,形成“自然资源所有权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三阶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集体所有 生态环境损害 公益诉讼
下载PDF
东道国舆论环境与海外进入模式选择——基于海量媒体数据的定量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乾坤 王成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0,共13页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数,系统分析与检验了东道国舆论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舆论环境越差,相比于独资模式,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相比于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进入海外市场;跨国企业的产权性质和国际化经验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东道国舆论环境通过影响企业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来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设立模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跨国企业恰当地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积极规避或弱化舆论风险,更好地在东道国投资布局与经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环境 进入模式 合法性 产权性质 国际化经验 GDELT
下载PDF
公共选择理论视域下高校单位制社区更新困境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洪辰雨轩 朱喜钢 《城乡规划》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虽然城市更新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单位制社区更新所涉及的集体合作困境和集体行动困境尚未得到充分探索。高校单位制社区作为一种典型,正经历转型与更新。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聚焦高校单位制社区,指出其体制转型与演化对社区公... 虽然城市更新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单位制社区更新所涉及的集体合作困境和集体行动困境尚未得到充分探索。高校单位制社区作为一种典型,正经历转型与更新。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聚焦高校单位制社区,指出其体制转型与演化对社区公共选择的影响,以及在社区共有产权空间中存在的公共选择困境—集体共识困境和集体行动困境;并提出更新中公共选择困境的破解路径,包括解决集体共识困境的“赋权共治、多元主体共享”和“共有产权代理集团的设置”,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外部条件干预”和“精明选择、平衡各方权益”,为其提供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路径模式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共有产权空间 集体共识 集体行动 高校单位制社区
下载PDF
人工智能出版物版权保护研究
18
作者 贾孟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48-50,95,共4页
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的迅猛发展,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信息复制、自我学习创作活动提供支持,基于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配音及视频制作的作品日益增多,对人工智能创作出版物的版权归... 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的迅猛发展,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信息复制、自我学习创作活动提供支持,基于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配音及视频制作的作品日益增多,对人工智能创作出版物的版权归属认定、版权权益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欧美国家人工智能出版物立法的“雇佣作品”制度、“法人代理人”制度出发,探讨我国出台的与之类似的“法人作品”制度、“特殊职务作品”制度,以及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印发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基于此,对人工智能出版物开发阶段、市场化运营阶段所涉及的署名权、著作权等版权归属问题作出分析,按照支配或受益原则进行人工智能出版物版权保护、侵权责任追究的界定匹配,改进与完善人工智能出版物版权制度的不当条款,以最大程度保障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创作者、出版物被侵权方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出版物 权利归属 版权保护
下载PDF
美国公共土地所有权法治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19
作者 陈静 都仲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美国联邦或州政府所有的公共土地属美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其所有权管理法治经验可归纳如下:一是按照管理难易程度、不同自然资源价值目标对自然资源所有权进行分类并设立不同权利,二是促进公共土地所有权管理机构法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美国联邦或州政府所有的公共土地属美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其所有权管理法治经验可归纳如下:一是按照管理难易程度、不同自然资源价值目标对自然资源所有权进行分类并设立不同权利,二是促进公共土地所有权管理机构法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三是通过明晰自然资源所有权和监管权来协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重要内容。美国经验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是:在进行所有权管理时,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加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更要发挥市场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要尊重自然资源资产多用途属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多元价值,保障所有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共土地所有权 自然资源资产 国家所有权 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权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20
作者 于振海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4期9-15,100,共8页
文章以2022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旨在为保护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42.85%,森林资源建群树种相对丰富,主要有白... 文章以2022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旨在为保护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42.85%,森林资源建群树种相对丰富,主要有白桦、油松、柄扁桃、虎榛子和绣线菊;乔木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均以天然林为主;乔木林多集中在郁闭度0.30~0.69之间,且Ⅳ~Ⅴ地位级分布较多;乔木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和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均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天然乔木林地郁闭度、灌木林地覆盖度较低,混交林比重小,森林资源质量总体不高,提升空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民所有 森林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