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汪贯华 张冬梅 潘亚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50个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病变位点的检出率,并根据各rag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检...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50个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病变位点的检出率,并根据各rag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rag基因型在慢性牙周炎病变位点的分布。结果经16SrDNAPCR法检测,病变位点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检出率为70.7%。各rag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位点的总检出率:rag-1为60.4%,rag-2为23.6%,rag-3为44.3%,rag-4为15.1%;经统计学检验,rag-1和rag-3型检出率较高,高于rag-2和rag-4型(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rag基因多态性,rag-1和rag-3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国辽宁地区人群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 rag基因
下载PDF
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宁 张玉杰 肖水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41例患者为戴用矫治器后发生牙龈炎者(正畸治疗组),36例为未戴矫治器牙周健康者(对照组),25例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受试...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41例患者为戴用矫治器后发生牙龈炎者(正畸治疗组),36例为未戴矫治器牙周健康者(对照组),25例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受试者龈沟液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在正畸治疗组、对照组和牙周炎组分别为70.7、36.1和92.0(P<0.01)。在Pg阳性患者(正畸治疗组和牙周炎组)rag基因型检出率依次为rag-3、rag-4、rag-1和rag-2。结论:不同rag基因型P.gingivalis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不同;rag-3型和rag-4型Pg与牙龈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rag基因 多重PCR 正畸学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及致病岛Rag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宁 杨纲领 韩凉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1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34个龈沟液样本,另选牙龈健康者的28个龈沟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34个龈沟液样本,另选牙龈健康者的28个龈沟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在不同病变位点的分布。结果经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病变位点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为73.13%,对照组阳性率为46.43%,牙周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多重PCR检测,111个P.gingivalis阳性的龈沟液样本中,共扩增出Rag基因的有88例,阳性率为79.27%。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rag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战士牙龈炎中的分布及牙周病风险研究
4
作者 杨成 李培 +1 位作者 马竞 郑静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 调查某武警部队战士牙龈健康情况,并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以及牙周病发病风险.方法 武警某部队158名战士进行牙周疾病调查,统计牙龈炎和牙结石的发病率.通过PCR检查rag-1、2、3、4在牙龈炎中的分布... 目的 调查某武警部队战士牙龈健康情况,并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以及牙周病发病风险.方法 武警某部队158名战士进行牙周疾病调查,统计牙龈炎和牙结石的发病率.通过PCR检查rag-1、2、3、4在牙龈炎中的分布,并统计在轻度牙龈炎和中重度牙龈炎组中的分布差异性.结果 牙龈炎检出率为65.2%,牙结石检出率为74.1%.病变位点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检出率为68.5%.rag-1为64.3%,rag-2为24.5%,rag-3为54.1%,rag-4为17.3%.rag-1和rag-3型检出率较高(均P〈0.05).而在牙龈炎重度组中rag-1的检出率最高(P〈0.01).结论 牙龈炎和牙结石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同时Rag-1的高检出率提示牙周病的高风险,应对武警部队战士牙周病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 rag基因
下载PDF
RAG基因与T和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5
作者 肖波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后,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抗原受体,对淋巴细胞正常分化发育至关重要。基因重排发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RAG基因的发现及克隆化为阐明这一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文综述了RAG基因的结构、表达及与淋巴...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后,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抗原受体,对淋巴细胞正常分化发育至关重要。基因重排发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RAG基因的发现及克隆化为阐明这一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文综述了RAG基因的结构、表达及与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基因 淋巴细胞 分化 发育
下载PDF
正畸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体勇 孙玉刚 +1 位作者 张玉杰 肖水清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过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关系,分析其在正畸牙龈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2例来自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和口腔内科患者组成正畸牙龈炎组(57例)、对照组(20例)、牙周炎组(25例),并记... 目的探讨正畸过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关系,分析其在正畸牙龈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2例来自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和口腔内科患者组成正畸牙龈炎组(57例)、对照组(20例)、牙周炎组(25例),并记录其各临床指标,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采用16S rDNA PCR和多重PCR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临床标本,共扩增出牙龈卟啉单胞菌65株,其中正畸牙龈炎组35株;对照组7株;牙周炎组23株,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正畸牙龈炎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牙龈炎组和对照组,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5.918,P<0.001),65例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患者临床标本,扩增出rag基因的有52例,其中正畸牙龈炎组29例;对照组1例;牙周炎组22例,正畸牙龈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牙龈炎组和对照组,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2.593,P<0.001)。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rag基因 多重PCR
下载PDF
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rag基因型的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妮 杨弘雯 +1 位作者 钱冬萌 王斌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及其rag基因型在慢性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探讨糖尿病参与并影响牙周炎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及合并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各20例。采集受试者的唾液样本,PCR法定性检...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及其rag基因型在慢性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探讨糖尿病参与并影响牙周炎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及合并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各20例。采集受试者的唾液样本,PCR法定性检测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及其rag基因型,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rag基因型的检出差异。结果经16S rDNA PcR法检测,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检出率为[65%(13/20)]与慢性牙周炎组[70%(14/2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rag-1基因型的检出率后者[45%(9/20)]显著高于前者[5%(1/20)],rag3在两组中均未检出,rag2和rag4在两组的检出未见差异。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比合并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更易检出rag-1型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提示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唾液流量及成分改变对菌群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 rag基因
下载PDF
基于cytb和rag2基因探讨叶须鱼属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8
作者 陈鲆 曾如奎 +12 位作者 杨德英 哈西 罗文杰 徐丹 刘飞 秦云鑫 熊金鑫 丁文祥 黄俊杰 刘日 唐子婷 何智 严太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探究叶须鱼属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筛选种间鉴定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叶须鱼属的cytb(5个种)和rag2(修长叶须鱼和裸腹叶须鱼)基因序列的NJ及贝叶斯系统进化树,并结合核苷酸多态位点、单倍型、核酸多态性、遗传距离、遗传分化... 【目的】探究叶须鱼属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筛选种间鉴定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叶须鱼属的cytb(5个种)和rag2(修长叶须鱼和裸腹叶须鱼)基因序列的NJ及贝叶斯系统进化树,并结合核苷酸多态位点、单倍型、核酸多态性、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等,分析种间进化关系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结果】叶须鱼属每个种的cytb序列单独聚为一支,表明cytb基因序列能将叶须鱼属5个种区分开;种间高度遗传分化(F_(st)>0.25),物种之间基因流较弱(Nm<1);修长叶须鱼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锥吻叶须鱼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基于rag2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修长叶须鱼和裸腹叶须鱼均单独聚为一支,为独立的种。【结论】cytb和rag2可作为叶须鱼属种间鉴定的分子标记基因,这为叶须鱼属物种的鉴定和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也为叶须鱼属鱼类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须鱼属 CYTB基因 rag2基因 系统发育关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用于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玉杰 郭杨 +2 位作者 张瑾 毛春梅 肖水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PCR技术用于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致病岛rag基因的可行性,并研究致病岛rag基因在毒力株和非毒力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6月在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对P.gi... 目的探讨多重PCR技术用于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致病岛rag基因的可行性,并研究致病岛rag基因在毒力株和非毒力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6月在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对P.gingivalis毒力株和非毒力株进行厌氧培养,采用普通PCR和多重PCR分别对他们的致病岛rag基因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并对临床标本进行预实验研究。结果普通PCR和多重PCR均能对P.gingivalis致病岛rag基因进行检测,并且结果一致。多重PCR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致病岛rag基因不同基因型在毒力株和非毒力株中的分布不同,rag-1型存在于高毒力株P.gingivalisW83中,而rag-4型存在于低毒力株P.gingivalisATCC33277中。结论致病岛rag基因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多重PCR技术省时省力、简单快速,为后续临床标本中rag基因的快速检测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rag基因
原文传递
青春期牙龈炎牙龈卟啉单胞菌rag位点基因分型与致病力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淼 李倜 +1 位作者 张玉杰 李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青春期牙龈炎中的分布状况。方法:分别选取青春期牙龈炎(GI≥1,PD≥3 mm)64例及牙周健康者(GI=0,PD<3 mm)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受试者龈沟液标本中牙龈卟...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青春期牙龈炎中的分布状况。方法:分别选取青春期牙龈炎(GI≥1,PD≥3 mm)64例及牙周健康者(GI=0,PD<3 mm)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受试者龈沟液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病例组病变位点和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63%(42/64)、33.93%(19/56)(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患者(n=37)的rag基因型检出率依次为rag-3(16/37)、rag-1(9/37))、rag-4(7/37)和rag-2(5/37)。结论:青春期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rag基因多态性,其中rag-1和rag-3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青春期牙龈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 rag基因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在青少年正畸早期的变化研究
11
作者 孙玉刚 刘助先 +2 位作者 韩志强 肖水清 张玉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在青少年正畸早期的的变化,探讨其与牙龈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前来正畸的牙龈正常患者45例,分别取矫治器戴入前,矫治器戴入后1、2、3、6、12个月龈沟液标本,应用16S r DNA PCR技术及多重PC...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在青少年正畸早期的的变化,探讨其与牙龈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前来正畸的牙龈正常患者45例,分别取矫治器戴入前,矫治器戴入后1、2、3、6、12个月龈沟液标本,应用16S r DNA PCR技术及多重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致病岛rag基因。结果矫治器戴入后1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较戴入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到2个月时最高(P<0.01);2个月后开始下降,戴入后6个月与12个月趋于稳定。致病岛rag基因在戴入矫治器后1个月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2个月和3个月时最高(P<0.01);3个月后开始下降,戴入后6个月与12个月趋于稳定,但仍高于矫治前。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岛rag基因 牙龈卟啉单胞菌 多重PCR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RAG1基因的中国近海13种石首鱼科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春艳 马凌波 +2 位作者 倪勇 沈盎绿 张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为探讨中国近海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了石首鱼类9属13个种类的RAG1基因序列。对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属间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并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以攀鲈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 为探讨中国近海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了石首鱼类9属13个种类的RAG1基因序列。对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属间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并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以攀鲈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将所得的分子数据与形态学分类进行比较,推论如下:(1)中国近海石首鱼类分为两个类群。(2)叫姑鱼亚科与石首鱼亚科以极高的置信度(90%)聚类,并处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支持了形态学上二者是原始种类的分类观点。(3)分子系统树显示黄姑鱼属比银姑鱼属更为原始,但二者在形态分类上归为一个亚科的观点有待进一步商榷。(4)支持尖头黄鳍牙与银牙置于同一牙亚科的不同属的观点。(5)支持了形态学上黄鱼亚科分化最晚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首鱼科 rag1基因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COI及RAG2基因序列15种金线鱼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日深 陈冬青 +3 位作者 苏国茂 周萌 吴灶和 邹记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1,共8页
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COI及核DNARAG2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印度-太平洋金线鱼科4属15种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综合2基因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获得15种金线鱼科鱼类COI基因序列651bp及RAG2基因序列726bp,2基因片段均不... 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COI及核DNARAG2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印度-太平洋金线鱼科4属15种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综合2基因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获得15种金线鱼科鱼类COI基因序列651bp及RAG2基因序列726bp,2基因片段均不存在插入与缺失。构建的进化树上,(1)15种金线鱼科鱼类种内不同个体间均聚为一支,形成物种内的单系,节点支持率为100%。(2)金线鱼科4个属主要分成2个分支,金线鱼属与锥齿鲷属聚为一支,眶棘鲈属与副眶棘鲈属聚为另一支,与形态分类一致。(3)对于金线鱼属物种间的聚类情况,六齿金线鱼与深水金线鱼,印度洋金线鱼与金线鱼,苏门答腊金线鱼与日本金线鱼均紧密聚成姐妹分支,红金线鱼与姬金线鱼分类地位较为原始,位于上述金线鱼大分支的基部。而该物种间聚类结果与Mohd在形态上根据尾鳍上下叶的长度性状把金线鱼分成2大组群的结果不同。对于该分歧是由于分子进化速率与表型进化速率不一致导致,还是体色斑纹、鳍条数等性状不能作为区分金线鱼属鱼类分类关系的有效指标,还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科 系统发育 COI基因 rag2基因
下载PDF
红笛鲷重组激活基因rag1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雪利 鲁义善 +2 位作者 谢吉国 简纪常 吴灶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克隆编码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RAG1蛋白(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protein1)活性核心区的基因序列,并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AG1,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为提高融合蛋... 克隆编码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RAG1蛋白(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protein1)活性核心区的基因序列,并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AG1,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为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效率,运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SDS-PAGE分析表明,在37℃条件下,利用0.1 mmol/L IPTG诱导8 h后,RAG1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测值相符,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利用His Trap HP亲和柱使其得到进一步纯化;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表达蛋白为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rag1基因 原核表达 表达条件 优化 纯化 WESTERN BLOT分析
下载PDF
基于Rag1基因序列的黄河高原鳅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5
作者 谢佳燕 颜渊 +2 位作者 杨钰慧 闫达中 吴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7-3243,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水域黄河高原鳅群体免疫基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组成,为黄河高原鳅自然种质资源现状的评估、保护及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黄河中上游不同河段的黄河高原鳅自然群体[青海循化(XH)群体、青海大通(DT)群体及甘... 【目的】明确不同水域黄河高原鳅群体免疫基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组成,为黄河高原鳅自然种质资源现状的评估、保护及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黄河中上游不同河段的黄河高原鳅自然群体[青海循化(XH)群体、青海大通(DT)群体及甘肃景泰(JT)群体]样品,基于重组激活基因(Rag1)序列对不同黄河高原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组成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黄河高原鳅群体的Rag1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8个单倍型(H1~H8),其中有5个单倍型(H1、H2、H3、H4和H6)在2个以上的群体间相互共享,尤其是单倍型H1、H4和H6在所有群体中均有分布。黄河高原鳅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态性为0.742,核苷酸多态性为0.003,在3个黄河高原鳅群体中共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不同黄河高原鳅种群间的单倍型多态性范围在0.575~0.872,核苷酸多态性范围在0.002~0.003。XH群体与JT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7,XH群体与DT群体间的Fst为-0.041,JT群体与DT群体的Fst为-0.022;不同黄河高原鳅群体的分子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占99.56%)。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及NJ聚类树和ML聚类树均显示,不同黄河高原鳅自然种群个体相互混合在一起,未按照采样河段地理位置形成明显的聚类结构,即黄河高原鳅不同单倍型间呈现混合的分布格局。【结论】黄河高原鳅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不同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并未检测到显著的遗传差异,建议在野外进行管理和保护时仍可视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高原鳅 rag1基因 自然种群 遗传结构 单倍型
下载PDF
Rag1、Rag2基因缺陷小鼠的构建及在异种肿瘤移植中的应用
16
作者 沈如凌 石嘉豪 +3 位作者 盛哲津 冯晓龙 吴文婷 费俭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63-269,279,共8页
目的 建立重组激活基因,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和异种肿瘤移植的成瘤性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传统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打靶、囊胚注射方式,分别构建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缺陷小鼠外周血T/B淋巴... 目的 建立重组激活基因,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和异种肿瘤移植的成瘤性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传统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打靶、囊胚注射方式,分别构建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缺陷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外源异种肿瘤细胞移植实验,对移植肿瘤细胞的成瘤性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两种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模型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含量较野生型小鼠显著降低;人源肿瘤细胞A549在上述两种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中较BALB/c-nu(裸小鼠)或(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表现出更强的成瘤性.结论 分别成功建立了Rag1和Rag2基因缺陷小鼠模型,两种小鼠模型均发生了T、B淋巴细胞生成障碍,导致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可作为异种外源肿瘤移植的受体,用于小鼠荷瘤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激活基因(rag1基因) rag2基因 基因缺陷 免疫缺陷 Recombination-activating GENES (ragl gene)
下载PDF
人类重组激活基因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唐曼婷 罗文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4157-4162,共6页
人类重组激活基因(RAG)是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基因,它通过调节基因重组过程,导致T和B细胞的受体多样性。已有报道表明人类RAG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表达存在差异性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且... 人类重组激活基因(RAG)是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基因,它通过调节基因重组过程,导致T和B细胞的受体多样性。已有报道表明人类RAG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表达存在差异性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且RAG基因异常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探讨人类重组激活基因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相关性可能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及方向。目前尚未见RAG基因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关系的综合阐述,该文重点将人类RAG基因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基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hKDR^(+/+)人源化及Rag1^(-/-)基因缺陷新型双靶点遗传修饰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甦苏 吴勇 +5 位作者 曹愿 赵皓阳 翟世杰 孙晓炜 李琳丽 范昌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目的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人源化小鼠(hKDR^(+/+))接纳不同来源的小鼠肿瘤细胞系的潜力,建立能支持多种肿瘤细胞系成瘤的、可评价针对VEGFR靶点药物的新型荷瘤小鼠模型。... 目的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人源化小鼠(hKDR^(+/+))接纳不同来源的小鼠肿瘤细胞系的潜力,建立能支持多种肿瘤细胞系成瘤的、可评价针对VEGFR靶点药物的新型荷瘤小鼠模型。方法首先建立基于hKDR^(+/+)人源化小鼠模型评价针对VEGFR靶点抗体体内活性的方法,同时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1,Rag1)敲除的C57BL/6N小鼠(命名为Rag1^(-/-)小鼠)。然后将Rag1^(-/-)小鼠与hKDR^(+/+)小鼠交配,筛选获得双基因纯合、双靶点基因修饰的hKDR^(+/+)/Rag1^(-/-)小鼠。最后在hKDR^(+/+)、Rag1^(-/-)、hKDR^(+/+)/Rag1^(-/-)和C57BL/6N小鼠上测试不同小鼠品系来源肿瘤细胞系的体内肿瘤生长差异。结果针对VEGFR靶点设计的抗体在hKDR^(+/+)小鼠体内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与PBS组相比,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1),肿瘤质量明显减轻(P<0.05)。Rag1^(-/-)小鼠、hKDR^(+/+)/Rag1^(-/-)小鼠的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P<0.001)。C57BL/6小鼠来源的MC38细胞接种7 d后,在hKDR^(+/+)/Rag1^(-/-)、Rag1^(-/-)、C57BL/6N和hKDR^(+/+)四组小鼠体内均可见肿瘤生长。BALB/c小鼠来源的CT26细胞接种10 d后,仅在hKDR^(+/+)/Rag1^(-/-)和Rag1^(-/-)小鼠体内见到肿瘤生长,在C57BL/6N及hKDR^(+/+)小鼠中均未见肿瘤生长;接种后3周,hKDR^(+/+)/Rag1^(-/-)小鼠的成瘤体积明显大于Rag1^(-/-)小鼠(P<0.01)。结论获得了Rag1基因敲除小鼠,并进一步筛选获得新型hKDR^(+/+)/Rag1^(-/-)双靶点基因修饰小鼠模型;Rag1基因缺失时,不同品系小鼠来源的肿瘤细胞系更易成瘤。这提示可以通过降低hKDR^(+/+)人源化小鼠的免疫反应能力,增强或扩大该模型小鼠接纳肿瘤细胞系的范围,构建多种可用于评价VEGFR靶点药物的荷瘤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DR^(+/+)人源化小鼠 rag1^(-/-)基因敲除小鼠 VEGFR靶点 抗体 肿瘤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RAG1部分序列探讨菊头蝠科和蹄蝠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rag1 菊头蝠科 蹄蝠科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RAG2部分序列探索菊头蝠总科、蝙蝠科和鞘尾蝠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翼手目(菊头蝠总科、蝙蝠科以及鞘尾蝠科)16种19个个体的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2)部分序列,长度为730~760 bp.结合从Genbank中提取的翼手目3科14个体的RAG2序列,通过构建贝叶斯(Baye...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翼手目(菊头蝠总科、蝙蝠科以及鞘尾蝠科)16种19个个体的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2)部分序列,长度为730~760 bp.结合从Genbank中提取的翼手目3科14个体的RAG2序列,通过构建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树对翼手目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菊头蝠总科中,菊头蝠科和蹄蝠科是两个独立的科,且在蹄蝠科中,大蹄蝠、中蹄蝠、普氏蹄蝠3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蝙蝠科中的南蝠属与棕蝠属是姊妹群;长翼蝠亚科应提升为长翼蝠科.此外,鞘尾蝠科与犬吻蝠科形成姊妹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rag2 菊头蝠总科 蝙蝠科 鞘尾蝠科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