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brain activation patterns according to cross-training effect in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An functional MRI study
1
作者 Yong Hyun Kwon Jung Won Kwon Ji Won Park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39-646,共8页
Cross-training is a phenomenon related to motor learning, where motor performance of the untrained limb shows improvement in strength and skill execution following unilateral training of the homologous contralateral l... Cross-training is a phenomenon related to motor learning, where motor performance of the untrained limb shows improvement in strength and skill execution following unilateral training of the homologous contralateral limb. We used functional MRI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otor performance of the untrained limb could be improved using a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according to motor sequential learning of the trained limb, and whether these skill acquisitions led to changes in brain activation patterns. We recruited 20 right-handed healthy subjects, who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s. The training group was trained in performance of a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using their non-dominant left hand, 40 minutes per day, for 10 days, over a period of 2 weeks.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training. Measurements of response time and percentile of response accuracy were performed twice during pre- and post-training, while brain functional MRI was scanned during performance of th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using the untrained right hand. In the training group, prominent changes in response time and percentile of response accuracy were observed in both the untrained right hand and the trained left hand between pre- and post-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untrained hand between pre- and post-training. In the training group, the activated volume of the cortical areas related to motor function (i.e., primary motor cortex, premotor area,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showed a gradual decrease, and enhanced cerebellar activation of the vermis and the newly activated ipsilateral dentate nucleus were observed during performance of th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using the untrained right hand, accompanied by the cross-motor learning effect.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tor skills learned over the 2-week training using the trained limb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opposite homologous limb, and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of the untrained limb led to changes in brain activation patter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cerebel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neuroimaging cross-training effects motor skill learning cortical activation cerebellar activation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functional MRI response time response accuracy primary motor cortex dentate nucleus VERMIS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用五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模型评价咖啡因和盐酸羟哌吡酮对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鲍金豪 常海霞 +3 位作者 黎进峰 房鑫鑫 代威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4-670,共7页
目的 探究咖啡因(CAF)和盐酸羟哌吡酮(代号:YL-0919)对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并比较二者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训练构建五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SRTT)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对照组、CAF(2.5,5.0,10.0和20.0 mg·kg^(... 目的 探究咖啡因(CAF)和盐酸羟哌吡酮(代号:YL-0919)对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并比较二者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训练构建五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SRTT)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对照组、CAF(2.5,5.0,10.0和20.0 mg·kg^(-1))组和YL-0919(2.5和5.0 mg·kg^(-1))组,分别单次ig给予双蒸水、CAF或YL-0919,以准确率、正确次数、错误次数和遗漏次数评价注意力,以冲动次数和固执次数评价行为控制,以平均正确潜伏期和平均摄食潜伏期评价反应速度。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AF 2.5和5.0 mg·kg^(-1)组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均无明显改变,而10.0和20.0 mg·kg^(-1)组大鼠正确次数显著减少(P<0.01),准确率显著下降(P<0.05);YL-0919 5.0 mg·kg^(-1)组大鼠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准确率显著提高(P<0.05),而冲动次数、固执次数、平均正确潜伏期和平均摄食潜伏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YL-0919可显著提高5-CSRTT模型大鼠注意力,且不影响其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而CAF具有减弱注意力和行为控制并增强冲动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哌吡酮 咖啡因 五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 注意力 行为控制 认知
下载PDF
序列反应时任务中内隐和外显学习表征方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勇 胡伟 +1 位作者 吴国来 沈德立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0-773,共4页
采用改进的序列反应时任务,探讨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知识表征方式,发现内隐组和外显组被试都习得了一定的序列规则。内隐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偏差,而后者则又显著快于对动觉偏差字母的反应;外显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 采用改进的序列反应时任务,探讨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知识表征方式,发现内隐组和外显组被试都习得了一定的序列规则。内隐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偏差,而后者则又显著快于对动觉偏差字母的反应;外显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偏差和动觉偏差,而后两者之间则没有区别。以上结果表明外显和内隐学习中知觉表征和动觉表征都起作用,不过在内隐学习中动觉表征起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知识表征方式
下载PDF
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敏鹏 魏泽 +2 位作者 穆思雨 陈龙 明东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基于行为学指标评估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与认知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6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为4组,采用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分别对4组受试者进行左侧初级运动皮层(C3导... 目的基于行为学指标评估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与认知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6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为4组,采用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分别对4组受试者进行左侧初级运动皮层(C3导联附近)真/伪刺激和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导联附近)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需要完成4种类型的手指序列按键任务(分别为左或右手随机或规律按键),记录反应时间及正确率。用SPSS22.0软件对行为学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序列反应时任务的行为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对受试者施加C4真刺激后,分析刺激前后行为学指标变化,发现受试者左手运动学习能力得到增强,且与右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2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可明显提高受试者运动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交流电刺激 运动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下载PDF
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卫 莫雷 +1 位作者 许尚侠 王穗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0-486,共7页
序列反应时任务是继人工语法学习和复杂系统控制任务之后又一研究内隐学习的重要程式 ,该研究采用这种程式 ,比较了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 6 0名。 3种负载条件分别为无负载、数字串记忆负载... 序列反应时任务是继人工语法学习和复杂系统控制任务之后又一研究内隐学习的重要程式 ,该研究采用这种程式 ,比较了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 6 0名。 3种负载条件分别为无负载、数字串记忆负载和反向反应负载。结果发现 ,数字记忆负载组被试与无负载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差异显著 ,但对于不会破坏学习序列组织的反向负载组被试 ,其内隐学习量与无负载组差异不显著 ,却与数字记忆负载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条件 序列位置 内隐学习 心理过程
下载PDF
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负荷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张龙 吕勇 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1-568,共8页
采用2(注意负荷:高、低)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以1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行为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内隐序列学习是否需要注意负荷的参与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高、低注意负荷条件下都出现了内隐序列学习效应;(2)高注意... 采用2(注意负荷:高、低)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以1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行为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内隐序列学习是否需要注意负荷的参与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高、低注意负荷条件下都出现了内隐序列学习效应;(2)高注意负荷序列探测刺激诱发的P1、N1波幅显著大于低注意负荷序列探测刺激诱发的,表明高注意负荷条件下需要更多的注意;(3)高、低注意负荷序列内隐序列学习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不同运动经历人群的内隐序列学习能力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玲丽 刘文 +1 位作者 吴家舵 任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95,共4页
考察不同运动经历人群的内隐序列学习能力。被试为上海体育学院小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实验结合PDP,采用序列学习任务,并测试操作智商与记忆广度。结果发现,运动员在15个组段上的平均反应时、内隐学习量、自动提取贡献率上显著大于非运动... 考察不同运动经历人群的内隐序列学习能力。被试为上海体育学院小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实验结合PDP,采用序列学习任务,并测试操作智商与记忆广度。结果发现,运动员在15个组段上的平均反应时、内隐学习量、自动提取贡献率上显著大于非运动员;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内隐学习量上差异显著。研究结论:运动员的内隐序列学习能力显著好于非运动员,与运动水平有关,与智商无显著相关;这种内隐序列学习能力可能是某种运动能力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学习 内随序列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运动能力
下载PDF
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张龙 吕勇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利用眼动记录方法,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的观察范式,通过操纵注意负荷高和低,考察内隐序列学习是否需要注意参与。结果发现:(1)在高、低注意负荷条件下都出现了内隐序列学习效应;(2)高注意负荷条件下眼跳反应时长于低注意负荷条件下的;(3)... 利用眼动记录方法,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的观察范式,通过操纵注意负荷高和低,考察内隐序列学习是否需要注意参与。结果发现:(1)在高、低注意负荷条件下都出现了内隐序列学习效应;(2)高注意负荷条件下眼跳反应时长于低注意负荷条件下的;(3)高、低注意负荷序列内隐序列学习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注意 眼动.
下载PDF
序列学习是否是内隐学习?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玲丽 吴家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序列学习是继人工语法之后内隐学习的另一研究范式。以往观点认为,在练习后,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就表明被试是内隐学习,这种差异量就是内隐学习量。但现在很多学者对序列学习是否内隐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运用... 序列学习是继人工语法之后内隐学习的另一研究范式。以往观点认为,在练习后,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就表明被试是内隐学习,这种差异量就是内隐学习量。但现在很多学者对序列学习是否内隐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运用新方法(过程分离法,简称PDP)的研究发现,序列学习是否内隐同反应-刺激间隔(RSI)有关,当RSI = 0时,序列学习才是内隐的;根据RSI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学习 内隐学习 过程分离法(PDP) 反应一刺激间隔(RSI) 序列反应时(SRT)任务
下载PDF
初、高中生内隐序列学习的年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兴宇 杨伊生 姜淞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1-775,共5页
通过两个实验对初、高中生内隐学习的年龄差异进行了考察.实验一采用单维度内隐序列反应时任务,发现初、高中生在简单内隐序列学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二采用双维度内隐序列反应时任务,发现高中生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内隐序列学习,而初... 通过两个实验对初、高中生内隐学习的年龄差异进行了考察.实验一采用单维度内隐序列反应时任务,发现初、高中生在简单内隐序列学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二采用双维度内隐序列反应时任务,发现高中生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内隐序列学习,而初中生则不能.这种内隐学习的年龄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工作记忆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序列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年龄 青春期
下载PDF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卫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380,共7页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学习量逐渐减少;(2)异形同模式迁移组和异形异模式迁移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无显著差异,被试未能内隐地习得抽象的序列模式。说明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基础是水平联结,在该实验条件下没有发现垂直联结存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反应-刺激间隔
下载PDF
“五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实验系统的研制
12
作者 陈晓刚 曹东 +5 位作者 余娇娇 李海富 林华洋 刘小英 林建瑶 李宜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实验大鼠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的实验系统。【方法】利用"五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的设计原理建立检测实验大鼠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的实验系统... 【目的】建立检测实验大鼠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的实验系统。【方法】利用"五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的设计原理建立检测实验大鼠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的实验系统。【结果】实验系统由实验箱及相应控制部分构成,并由微型电脑软件控制,能实现对大鼠相关行为的自动检测。【结论】所建立的实验系统能较好且真实地自动检测实验大鼠的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系统 五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 持续性主动注意力 冲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载PDF
节律性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泽 许敏鹏 +1 位作者 明东 穆思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年轻健康志愿者60例均分为4组,分别采用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行左侧运动皮层(C3)真/伪刺激或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完成左/右手随机/规律按... 目的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年轻健康志愿者60例均分为4组,分别采用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行左侧运动皮层(C3)真/伪刺激或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完成左/右手随机/规律按键4种手指序列按键任务,任务过程中采集脑电信号。观察反应时、正确率;脑电信号进行事件相关谱扰动多重差值分析。结果 C4真刺激后,受试者左手任务反应时缩短。结论右侧初级运动皮层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能提高左侧肢体运动序列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序列反应时任务 脑电图 运动学习 事件相关谱扰动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饮酒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5-HT2C受体对5-CSRTT认知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唐华 赵曙光 +5 位作者 窦维佳 赵丽 张哲 赵保民 王景杰 党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8期914-918,928,共6页
目的探索5-HT2C受体在慢性间歇性饮酒导致的认知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间歇性饮酒模型,采用5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评估小鼠认知能力变化。定量检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 目的探索5-HT2C受体在慢性间歇性饮酒导致的认知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间歇性饮酒模型,采用5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评估小鼠认知能力变化。定量检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5-羟色胺受体2C(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C,5-HT2C)受体的表达。采用5-HT2C受体激动剂干预研究。结果模型小鼠血酒精浓度为(189.2±4.633)mg·dL-1,且饮酒组小鼠mPFC内BDNF(P<0.01)及5-HT2C受体(P<0.01)受体表达均下降。慢性间歇性饮酒可导致小鼠5-CSRTT准确率下降(P<0.01),遗漏率(P<0.01)和过早反应增加(P<0.01),而RO60-0175可逆转酒精引起的准确率下降(P<0.05),并减少饮酒导致的遗漏率增加(P<0.01),但对过早反应没有作用。结论慢性间歇性饮酒使小鼠冲动性增加的行为与mPFC内5-HT2C受体和BDNF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内侧前额叶皮质 5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HT2C受体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