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concentrations and soil-air exchange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along the Aba profile, 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estern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Hongxia LIU Shihua QI +4 位作者 Dan YANG Ying HU Feng LI Jia LIU Xinli XI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95-405,共11页
Mianzhu--Aba profile, 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selected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organo- 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hexachlorocy- c... Mianzhu--Aba profile, 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selected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organo- 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hexachlorocy- clohexanes (HCHs) and Aldrin, Dieldrin and Endrin (Drins) in surface soils were detected in winter (March) and summer (July). Soil concentrations (ng.g-1, dw) in winter and summer ranged as follws: DDTs, 0.37-179.16 and 0.32-42.57; HCHs, 0.14-10.76 and 0.55-32.71; Drins, N.D-3.99 and 0.02-6.93, respectively. Main soil OCPs were p,p'-DDT, p,p'-DDE, fl-HCH and Drins, among which Drins were rarely reported in current literatur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igher OCP concentra- tions in the profile were attributed close to the agricultural fields of the Sichuan Basin, current lindane and non- dicofol DDTs inputs, and also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from abroad. Soil OCP concentrations underwent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higher DDTs in winter and higher HCHs and Drins in summer. It may be caused by climatic conditions, summer monsoon typ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ch contaminants. Though "rest" phenomenon occurred in some sampling sites, HCHs and Drin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while DDTs showed an evident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The altitudinal distribu- tions of OCPs were all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in other mountainous regions. A primary fugacity analysis on OCPs soil-air exchange indicated that the profile may be secondary sources for HCHs and Endrin. As with Aldrin,Dieldrin, and DDTs, the profile may be both secondary sources and sin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seasonal variation altitudinal pattern soil-air exchange Mian-zhu--Aba profile 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Soil-Air Partitioning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Total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被引量:1
2
作者 Yaping Zhang Erping Bi Honghan Che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41-748,共8页
Soil-air partitioning is an important diffusive process that affects the environmental fate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human health. In this review,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il-air partitioning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 Soil-air partitioning is an important diffusive process that affects the environmental fate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human health. In this review,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il-air partitioning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total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p,p'- and o,p'- isomers of DDT, DDD, and DDE) are discussed. Hydrophobic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soil-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KsA), and its effect can be explained through enthalpy of phase change for soil-air partitioning transfer (AHsA). For more hydrophobic compounds,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KSA of PCBs and organochlorines can be seen in the early aging period. During the aging period, the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re 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The content and properties of soil or- ganic matter influence the KSA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Generally, KSA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la- tive humidity in soils. The linear trend between KSA and temperature (T) changes at 0 ~C. Freezing the air or soil in experiments would change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air partitioning, a multipleparameter (T, organic carbon fraction (foe), and octanol-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A)) model is put forward to predict the KSA values for PCBs and total DD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air interface PARTITION SORPTION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
原文传递
水-气耦合下的土质边坡稳定系数场分析
3
作者 姚晓琴 张豪杰 +3 位作者 阙云 丁辉 许泽钦 何燕清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仅对潜在滑动面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估,无法获取各点的安全系数.基于稳定系数场理论,综合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系数场法能够直观地体现水-气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具体破坏...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仅对潜在滑动面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估,无法获取各点的安全系数.基于稳定系数场理论,综合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系数场法能够直观地体现水-气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具体破坏区域,得到各点的安全系数;2)孔隙气压力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阻碍作用,并且随着降雨时间的推移阻渗效果愈明显,相同条件下降雨40 h时,两相流湿润锋深度较单向流减小了28.6%;3)相同条件下,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将降低边坡稳定性,以降雨40 h为例,两相流边坡失稳面积约为单向流的1.7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工程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系数场 湿润锋 水-气耦合 土质边坡 稳定性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多能互补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优化
4
作者 彭冬根 陈敬 李寅蒂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3,共6页
为缓解基于太阳能-地热能(太-地)互补利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中长期运行后土壤温度产生较大波动导致系统能效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太-地-空)多能互补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针对该系统采用的过渡季节... 为缓解基于太阳能-地热能(太-地)互补利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中长期运行后土壤温度产生较大波动导致系统能效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太-地-空)多能互补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针对该系统采用的过渡季节和制热季节补热方式对土壤温升及系统能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地互补系统运行20 a后土壤温度上升18.3℃,新系统在过渡补热和制热季节补热2种方式下运行20 a期间土壤温度无大幅波动;太-地系统运行20 a后机组制冷和系统全年性能系数C_(OP)分别下降30.5%和24.5%,太-地-空系统则在20 a的运行期间内均稳定在额定值。由研究结果可知,太-地-空多能互补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采用过渡季节补热的方式不会出现土壤热不平衡性问题,系统更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运行优化 土壤温度 系统性能
下载PDF
猕猴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5
作者 朱存洲 韩威 +5 位作者 陈维榕 邹玮 王虎 韦权高 李莉婕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71-80,共10页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气温、降水、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湿度和温度等)与猕猴桃植株液流的关系。【结果】生长季猕猴桃树干平均液流速率为43.607~355.775 g/h,液流日累积量7月>6月>8月>9月>5月>4月。不同月份猕猴桃树液流特征存在相似性,0:00—24:00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时尺度果树液流速率规律相同,但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晴天、阴天和雨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强度(Rn)、水汽压亏缺(VPD)、20 cm土壤温度(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H)均呈负相关关系。晴天、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速率与4个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F=4894.222+8.078e^(-5)Rn+284.579VPD-256.581T+10.019H(R^(2)=0.866)、F=-5220.102+3.410e^(-5)Rn+288.798VPD+181.098T+9.861H(R^(2)=0.855)、F=-2345.668+9.976e^(-6)Rn-4.915VPD+103.162T-0.482H(R^(2)=0.568)。【结论】猕猴桃树耗水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7月、8月晴天猕猴桃树干日蒸腾量最大,可适当蓄水、增加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液流速率 太阳净辐射强度 水汽压亏缺 土壤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下载PDF
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土壤温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巍 杨林艳 +3 位作者 柴云娥 顾金寿 刘孝敏 刘叶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0-1936,共7页
为了解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周围土壤及根系的影响,对兰州市一个新建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普通温室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阴天时,土壤温度受换热器影响较大;晴天时,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双膜日光温室的浅层土壤温度高... 为了解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周围土壤及根系的影响,对兰州市一个新建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普通温室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阴天时,土壤温度受换热器影响较大;晴天时,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双膜日光温室的浅层土壤温度高于单膜普通温室,单膜普通温室土壤表面温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强于双膜日光温室。双膜日光温室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并且双膜温室的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强于单膜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日光温室 土壤-空气换热器 土壤温度 波动幅度
下载PDF
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
7
作者 杨文海 杨志莲 +3 位作者 王彦辉 李向栋 王正安 陈炜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目的】实测华北落叶松(Larix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林内和林窗小气候特征,认识森林的小气候调节作用,为促进林下更新和森林多种功能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夏六盘山南部半湿润区,建立林内(林龄40 a,郁... 【目的】实测华北落叶松(Larix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林内和林窗小气候特征,认识森林的小气候调节作用,为促进林下更新和森林多种功能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夏六盘山南部半湿润区,建立林内(林龄40 a,郁闭度0.52)和林窗(面积750 m^(2))小气候观测样地,用自动气象站从2022年12月起连续一年监测气象指标和10 cm深土壤温度湿度,并依据标准气象站数据与海拔的关系线性插值得到林外气象数据作为对照。【结果】与林外相比,林内和林窗有明显的小气候调节作用,这表现在:1)年均太阳辐射日累积值(MJ/m^(2))为林内(4.53)<林窗(8.87)<林外(13.99),林内和林窗仅为林外的32.4%和63.4%;林内和林窗与林外的月均太阳辐射累积值的差在生长季大于非生长季。2)年均气温(℃)为林内(7.2)<林外(7.5)<林窗(7.8),气温日较差(℃)为林内(6.1)<林窗(6.3)<林外(8.0),林内和林窗的气温变化更平缓;林内、林窗、林外之间的气温差平均值在生长季小于非生长季。3)年均空气相对湿度(%)为林内(69.1)>林窗(64.7)>林外(62.5),林内和林窗比林外提高了6.6%和2.2%,林内和林窗在生长季提高空气湿度的能力大于非生长季。4)10 cm深土壤温度年均值(℃)为林内(6.8)<林窗(8.8)<林外(9.1),林内和林窗比林外低2.3℃和0.3℃;土壤温度日较差(℃)为林内(0.7)<林窗(1.5)<林外(4.5);林内和林窗土壤温度与林外相比在生长季降低但在冬季提高。5)10 cm深土壤湿度年均值(%)为林内(24.4)<林窗(29.8)<林外(33.8),林内和林窗比林外降低了9.4%和4.0%,林内与林外土壤湿度差在生长季小于非生长季,林窗与林外土壤湿度差在生长季大于非生长季。【结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小气候调节作用明显,且在生长季大于非生长季。与林外相比,林内和林窗大幅降低了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但显著提高了空气湿度,还减小了各指标变幅、调节了峰值时间,对空气温度有良好的调控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气候 林内 林窗 太阳辐射 空气温度湿度 土壤温度湿度
下载PDF
基于陆气耦合模型的浙江省区域干旱过程预报分析
8
作者 邱超 刘茜元 +3 位作者 吴志勇 何海 许波刘 李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8,共8页
干旱及其准确预报一直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探索准确可行的干旱预报方法,基于VIC模型与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报气象数据建立的陆气耦合干旱预报模型,计算监测与预报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 干旱及其准确预报一直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探索准确可行的干旱预报方法,基于VIC模型与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报气象数据建立的陆气耦合干旱预报模型,计算监测与预报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耦合模型对浙江省干旱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①从预见期来看,0~11 d预见期的SMAPI预报值与监测值在绝对误差、RMSE和R值上表现较好,即模型在旬尺度上预报效果最佳;②该模型的旬尺度预报可以在时间变化过程上准确把握未来干旱的发展趋势,在空间预报上与监测的SMAPI值网格分布一致性可达90%以上;③模型对浙江省西北少雨平原区预报性能更佳,且对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剧烈地区的旱情预报趋势描述更好。研究成果可为浙江省干旱灾害防范预警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土壤含水量 陆气耦合模型 VIC模型 浙江省
下载PDF
西藏原始墨脱冷杉林微气候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景梦洁 赵旺林 +1 位作者 刘新圣 张林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墨脱高海拔地带分布了大量的以墨脱冷杉(Abies delavayi var.motuoensis)为主的原始湿润森林,开展森林微气候研究能够为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2020年墨脱喜荣沟(海拔2700 m...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墨脱高海拔地带分布了大量的以墨脱冷杉(Abies delavayi var.motuoensis)为主的原始湿润森林,开展森林微气候研究能够为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2020年墨脱喜荣沟(海拔2700 m)原始冷杉林林内外的微气候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林内与林外温度、湿度及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植物的生长季长度及生长季期间的低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1)气温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内日间气温比林外低0.2∼2.7℃,森林表现出降温作用;除夏季外,其他季节林内夜间气温比林外均高0.2∼1.2℃,森林表现出保温作用;从季节变化看,林内外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在1月,但林内气温较林外更加稳定;(2)该区域相对湿度较高(>80%),且在不同季节均表现为林内>林外;(3)除冬季外,土壤温度日变化总体呈现与气温类似的日动态,但土壤温度明显滞后约2∼3 h,林内土壤温度总体低于林外;春夏两季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表现为5cm>10cm>20cm,而秋冬两季越靠近地表土壤温度则越低;(4)基于气温定义的生长季长度为208天,明显低于基于土壤温度定义的生长季长度(256∼268天);(5)2020年,冷杉林内低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 d、-0.03℃和1 h,分别比林外少(低)了6 d、0.86℃和7 h。上述研究表明,原始墨脱冷杉林具有明显的保温和缓冲低温事件影响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亚高山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中应加强对森林微气候的观测和研究,不断提升天然林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事件 气温 土壤温度 墨脱冷杉林 生长季长度
下载PDF
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废气、飞灰、环境空气和土壤中各二噁英类单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慧 张宗祥 于建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58-2768,共11页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道气废气、焚烧飞灰、企业周边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水平和各二噁英类单体指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废气中的二噁英呈现出冬季稍高于夏季的排放特征,呋喃对总∑TEQ的贡献率范围为72%-90%...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道气废气、焚烧飞灰、企业周边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水平和各二噁英类单体指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废气中的二噁英呈现出冬季稍高于夏季的排放特征,呋喃对总∑TEQ的贡献率范围为72%-90%.飞灰作为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主要捕集途径,TEQ浓度季度变化比废气更加明显,呋喃对总∑TEQ的贡献率范围为74%-81%.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季度分布特征与废气、飞灰的分布特征一致,且主导风向土壤中二噁英的TEQ浓度明显高于次主导风向.环境空气单体指标中呋喃对总∑TEQ的贡献率与废气和飞灰规律一致,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中的二噁英与企业排放废气中的二噁英具有同源性.与废气、飞灰和环境空气相比,土壤中呋喃与二噁英的比值和呋喃对总∑TEQ的贡献率存在差异,说明土壤中的二噁英并非单一来源于企业排放废气.废气、飞灰、企业周边环境空气和土壤中的17种PCDD/Fs单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是O8CDD,PCDDs的浓度随着取代氯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大.17种PCDD/Fs单体中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单体是2,3,4,7,8-P5CDF.2,3,7,8-T4CDD是引起废气中二噁英排放呈现出冬季稍高于夏季的特征污染因子,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企业 二噁英 飞灰 环境空气 土壤.
下载PDF
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青藏高原生长季开始时间分析和模拟
11
作者 王蕾 赵昕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3-1176,共14页
青藏高原是重要的牧草产地、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其植被生态过程可以直接牵动中国乃至东亚的变化。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期不断改变,通过碳循环、水热循环等影响着气候和生态系统,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为关键问题,构... 青藏高原是重要的牧草产地、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其植被生态过程可以直接牵动中国乃至东亚的变化。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期不断改变,通过碳循环、水热循环等影响着气候和生态系统,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为关键问题,构建可以实现未来物候预测的模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卫星获取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MODIS NDVI),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SOS),并结合植被类型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构建SOS与气温、土壤水分的多种物候模型,探究不同区域、种类植被开始生长所需水热条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青藏高原SOS整体呈提前趋势,东部最为显著,提前速率超过10d·(10a)^(-1),针叶林、灌丛、草甸和高山植被覆盖区SOS提前比例较高,草原有约50%的轻微延后区域;(2)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区域有明显的暖湿化趋势,年均温上升速率约为0.36℃·(10a)^(-1),年均土壤水分增加速率约为每年3.8×10^(-4) m^(3)·m^(-3)(p<0.01);(3)四个物候模型参数率定结果均显示,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植被开始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更高,南部植被SOS的主控因子为气温,而北部则为土壤水分,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开始的气温、土壤水分阈值和主控因子也与其空间分布位置密切相关;(4)文中构建的积温-累积土壤水分阈值模型对于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草原、草甸和高山植被)模拟效果最好,均方根误差仅在8天左右,对于青藏高原未来SOS预测、物候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物候 生长季开始时间 气温 土壤水分 物候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产量和N_(2)O排放的温室番茄灌溉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琳博 蔡焕杰 +2 位作者 孙亚楠 马静 杨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3,共12页
为了揭示设施菜地N_(2)O排放的变化规律,了解水肥气耦合对设施菜地土壤N_(2)O的影响,对不同水肥气处理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减排措施。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置了灌水水平(I)、施肥水平(F)和加气水平(A)3个因素,以不加气(CK)充分... 为了揭示设施菜地N_(2)O排放的变化规律,了解水肥气耦合对设施菜地土壤N_(2)O的影响,对不同水肥气处理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减排措施。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置了灌水水平(I)、施肥水平(F)和加气水平(A)3个因素,以不加气(CK)充分灌溉条件下2个施肥水平为对照,设置I1和I2(分别为亏缺灌溉和充分灌溉,对应作物-皿系数(K_(cp))分别为0.8和1.0)2个灌水水平,F1和F2(分别为低肥和高肥,对应施氮量为180 kg·hm^(-2)和240 kg·hm^(-2))2个施肥水平,A1和A2(分别为1倍气和2倍气)2个加气水平,共10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番茄全生育期N_(2)O排放进行监测分析,系统研究水肥气耦合对温室番茄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均会增加土壤N_(2)O排放通量,I2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比I1处理平均增加14.79%(P>0.05),F2处理比F1处理平均增加34.90%(P<0.05)。加气灌溉对土壤N_(2)O排放通量有显著影响,与CK处理相比,A1和A2处理分别增加10.02%(P>0.05)和62.92%(P<0.05)。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充水孔隙度呈指数正相关关系,与NO_(3)^(-)-N含量呈指数正相关关系,当土壤温度小于等于26℃时,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指数正相关关系,土壤温度大于26℃时,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番茄产量、N_(2)O累积排放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单产N_(2)O累积排放量,推荐施肥量为180 kg·hm^(-2)的1倍气充分灌溉(K_(cp)=1.0)为温室番茄增产、节水、减排的较佳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排放 水肥气耦合 温室番茄 土壤 灌水量 施肥量
下载PDF
啮齿类实验动物健康监测用脏垫料哨兵动物法和排风粉尘PCR法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灵芝 魏晓锋 +1 位作者 黎明 孔志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对科学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重复性以及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至关重要。目前,独立通风笼具(individualventilationcage,IVC)已成为主流的啮齿类实验动物饲养系统。针对这种饲养方式的病原体监测方法最常用的是脏垫料哨兵...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对科学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重复性以及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至关重要。目前,独立通风笼具(individualventilationcage,IVC)已成为主流的啮齿类实验动物饲养系统。针对这种饲养方式的病原体监测方法最常用的是脏垫料哨兵动物法(soiledbeddingsentinels,SBS),该方法是以间接接触和延迟反馈的方式监测鼠群的微生物携带状况,能有效监测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原体如小鼠肝炎病毒、呼肠孤病毒等。但这种方法难以监测到主要通过气溶胶、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的病原体,例如仙台病毒、嗜肺巴斯德杆菌等。排风粉尘(exhaustairdust,EAD)-PCR监测方法分为在IVC笼架排风管道中拭子采样,用以监测管道相对应的笼架;主机初效过滤前拭子采样,用以监测整个IVC笼架;EAD收集装置采样,用以监测同一个主机连接的所有笼架。不同IVC厂商针对各自的IVC系统开发了相应的EAD收集装置,使操作便捷,容易实现标准化。目前,与SBS方法相比,EAD-PCR方法的检出率和时效性都有显著提升,最快暴露一周就可检出,可作为SBS方法的补充或替代,有利于维护实验动物福利。本文对上述两种病原体监测方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结合本实验室和送检单位EAD-PCR监测的实施情况,对该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EAD-PCR方法有助于减少活体哨兵动物的使用量,可以更好地维护实验动物福利的“3Rs”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实验动物 健康监测 脏垫料哨兵 排风粉尘PCR监测
下载PDF
地铁车站月平均气温随运营年限演化特性
14
作者 王丽慧 曾宪明 +2 位作者 张雨蒙 郑懿 宋洁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125-130,51,共7页
建立了地铁车站空气热平衡理论模型,基于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和车站围岩土体蓄放热量,得到车站月平均气温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的逐年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铁车站运营年限的增长,月平均气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运营第15年较第1年... 建立了地铁车站空气热平衡理论模型,基于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和车站围岩土体蓄放热量,得到车站月平均气温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的逐年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铁车站运营年限的增长,月平均气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运营第15年较第1年,车站月平均气温在1月温升最低为3.1℃,8月温升最高为10.6℃;在现有地铁行车密度随运营年限增大的运行模式下,地铁车站运营初期行车密度仅为15对/h,夏季车站最高气温出现在第5年,为26.4℃,远低于夏季站厅站台空调设计温度平均值29℃,所以运营初期车站空调系统提供的冷量远大于车站的冷负荷需求,初期车站空调系统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月平均气温 运营年限 演化特性 空气热平衡 土体蓄放热量 节能
下载PDF
浅埋破碎软岩地层盾构穿越老旧房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永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土压平衡盾构在埋深浅、裂隙发育的破碎软岩地层中、地表分布年代久远以及结构老旧的浅基础房屋等工况条件下,施工存在较大风险。该文针对此类工况,从掘进模式、精细化管控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应用技术,为类似工... 土压平衡盾构在埋深浅、裂隙发育的破碎软岩地层中、地表分布年代久远以及结构老旧的浅基础房屋等工况条件下,施工存在较大风险。该文针对此类工况,从掘进模式、精细化管控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应用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 浅覆土 辅助气压 风险控制 地铁施工
下载PDF
陇南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及空气污染状况分析
16
作者 李芳霞 梁会云 +1 位作者 何丽英 赵红兵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88-293,共6页
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土壤以及空气进行污染调查与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其周边环境的好坏以及是否受到污染对周边群众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以陇南市武都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填埋场周边土壤中镉、铅、铜、锌、铬等8种重... 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土壤以及空气进行污染调查与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其周边环境的好坏以及是否受到污染对周边群众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以陇南市武都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填埋场周边土壤中镉、铅、铜、锌、铬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厂界和周边空气敏感村庄主要恶臭物质氨、硫化氢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部分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砷、汞、镉的污染超标,夏季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填埋场夏季臭气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空气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状况
下载PDF
环境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娟 霍春雪 陈健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4期83-85,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检验检测是重要的手段,用于识别和控制污染,在污染源监测与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环境检验检测仍面临检测技术、数据标准化和监测网络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检验检测是重要的手段,用于识别和控制污染,在污染源监测与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环境检验检测仍面临检测技术、数据标准化和监测网络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对环境检验检测在污染源监测与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环境检验检测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检测技术 水质监测 大气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土壤导电机理模型及其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18
作者 晏伟宸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接地系统的稳定运行事关电力系统稳定,而土壤电阻率又是接地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目前,土壤电阻率多采用宏观的试验方法获取,缺乏对其微观机理的研究。基于此,首先,使用多物理场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土壤微观导电机理模型,计... 接地系统的稳定运行事关电力系统稳定,而土壤电阻率又是接地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目前,土壤电阻率多采用宏观的试验方法获取,缺乏对其微观机理的研究。基于此,首先,使用多物理场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土壤微观导电机理模型,计算孔隙率、粒径、水汽比、孔隙水电阻率和土壤基质电阻率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其次,通过与文献实测值的比较验证本文模型的准确性;再次,计算土壤含水量参数对接地特性的影响;最后,由计算结果提出降低土壤电阻率的建议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受孔隙率、土壤基质电阻率、水汽比影响较大;接地电阻随含水量的增加以负指数函数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微观机理 有限元 孔隙率 土壤基质 水汽比
下载PDF
VOCs治理技术在土壤污染与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李东洋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2期98-100,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技术在土壤污染与空气净化中的应用。通过分析VOCs的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各种治理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综合评估了生物修复、化学处理以及物理方法等技术的优劣,从而为V... 本研究旨在探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技术在土壤污染与空气净化中的应用。通过分析VOCs的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各种治理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综合评估了生物修复、化学处理以及物理方法等技术的优劣,从而为VOCs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土壤污染 空气净化
下载PDF
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埋地输气管道响应分析与减振思路设想
20
作者 王东军 秦全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27-32,共6页
近些年来,爆炸源近区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某案例为背景,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对一埋地输气管道的减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分析爆炸后空气冲击波对管道的动力响应,计算管道是否能正常安全运... 近些年来,爆炸源近区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某案例为背景,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对一埋地输气管道的减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分析爆炸后空气冲击波对管道的动力响应,计算管道是否能正常安全运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回填土密度,进一步研究回填土密度为1600、1700kg/m3时对管道位移和振动影响情况。此外,对原来减振模型进行了调整,并对新的减振模型效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原减振结构下管道振动峰值响应速度为13.80cm/s,满足小于14cm/s的规范安全建议值。增加管道周围回填土密度可使振动速度减小,但效果不明显;调整过后的减振模型,大幅减小了管道的位移和振动速度响应,考虑到施工便利性及经济性,新减振模型项目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这2种减振结构都能保证埋地管道更好地保持安全运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空气冲击波 埋地管道 减振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