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tep feed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被引量:19
1
作者 ZHU Gui-bing PENG Yong-zhen +2 位作者 WU Shu-yun WANG Shu-ying XU Shi-w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43-1048,共6页
Th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tep-feed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influ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aeration flow rates. Biological occurrence... Th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tep-feed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influ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aeration flow rates. Biological occurrence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verified in the aspect of nitrogen mass balance and alkalin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distinc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nd DO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ow and high aeration flow rate. In each experimental run the floc sizes of activated sludge were also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ould occur with very small size of fl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dissolved oxygen floc siz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tep feeding process
下载PDF
Automatic control strategy for step feed anoxic/aerobic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被引量:4
2
作者 ZHUGui-bing PENGYong-zhen +1 位作者 WUShu-yun WANGShu-y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7-459,共3页
Control of sludge age and 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 in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critical for ensuring 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a step-feed activated sludge... Control of sludge age and 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 in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critical for ensuring 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a step-fe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the sludge age and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aerator of last stage by adjusting the sludge recycle and wastage flow rates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udge age remained nearly constant at a value of 16 d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influent characteristics. The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aerator of last stage were also maintained to a desired value of 2500 g/m3 by adjusting wastage flow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age contro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tep-feed process
下载PDF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n nitrogen removal of step-feed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被引量:4
3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Evaluation on nitrogen removal of step-feed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t the standpoint of reaction kinetics and process kinetics was conducted. Theoretical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deduce... Evaluation on nitrogen removal of step-feed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t the standpoint of reaction kinetics and process kinetics was conducted. Theoretical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deduced based on the mass balance of nitrate in the last stage. The comparison of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 and step feed process in the aspects of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volume of reactor and building investment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ep-feed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 superior to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 in these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feed process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reaction kinetics process kinetics
下载PDF
A novel integrated step-feed biofilm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centralized domestic wastewater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被引量:28
4
作者 Hanwen Liang, Min Gao, Junxin Liu, Yuansong Wei, Xuesong Guo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21-327,共7页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a novel three-stage step-fee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a drop-aeration biofilm process, was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its performance in removi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a novel three-stage step-fee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a drop-aeration biofilm process, was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its performance in removing suspended solids (SS),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H4+-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The removal rates of SS, COD and NH4+-N were 90%, 80%, and 90% in efluent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10 mg/L, 50 mg/L and 8 mg/L, respectively. The TP removal rate was less satisfactory. The C/N ratio in the raw wastewater was often less than 3.5,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N was therefore limited. A carbon-release batch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feasibility of enhancing denitrification at low influent C/N ratio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N could be over 9.0 in the supernata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reveal the changes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tegrated step-feed biofilm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nding patter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bands for the same experimental period in different aerobic zones were simi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lanes 10, 11 and 12, which presented three aerobic zones at the same operation period, had the closes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feed BIOFILM removal efficiency PCR-DGGE C/N ratio
下载PDF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STUDIES WITH TRACER EXPERIMENTS:IMPULSE INJECTION VERSUS STEP CHANGE OF FEED
5
作者 毛在砂 陈家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9-65,共7页
1 INTRODUCTIONThe popularly used axial dispersion model is mathematically expressed by aone-dimens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关键词 AXIAL dispersion CUMULATIV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TRACER experiment with step change in feed
下载PDF
进水分配比对分段进水PN/A工艺脱氮性能影响
6
作者 李冬 王凯璐 +2 位作者 祝彦均 吕恒康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72-3681,共10页
以预脱碳污水和市政污水作为目标污水,建立了好氧段分段进水的新模式,通过调整进水分配比来优化好氧段C/N,以期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采用4组以好氧/缺氧/好氧/缺氧(O/A/O/A)模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 以预脱碳污水和市政污水作为目标污水,建立了好氧段分段进水的新模式,通过调整进水分配比来优化好氧段C/N,以期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采用4组以好氧/缺氧/好氧/缺氧(O/A/O/A)模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R1、R2、R3及R4以进水分配比(预脱碳污水:市政污水)分别为1:0、2:1、1:1及1:2的分段进水模式运行.结果表明,R1未能实现PN/A工艺,总氮去除率(NRE)仅为60.2%.随着进水分配比不断下降,R2、R3、R4分别在第34,30及36d实现PN/A工艺,NRE分别达到71.8%、80.3%及74.1%.其中R3系统处理性能最好且最稳定,厌氧氨氧化贡献率达到83.9%.污泥沉降性与粒径最佳.此外,高通量结果显示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和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分别为2.74%和12.17%,且与好氧异养菌(AHB)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因此,分段进水模式在进水分配比为1:1时有利于实现稳定的PN/A工艺,此时各功能微生物可得到较好富集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PN/A工艺 进水分配比 竞争性抑制
下载PDF
深圳沙河水质净化厂及3#调蓄池工艺设计要点及特点
7
作者 黄文章 王子龙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69-178,共10页
沙河水质净化厂设计规模为旱季10万m^(3)/d,雨季额外处理10万m^(3)/d初期雨水,3#调蓄池设计规模为15.3万m^(3)。污水及初期雨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多段厌氧-好氧(AO)+二沉池+磁混凝高效沉淀池+精密过滤+紫外消毒的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深圳市... 沙河水质净化厂设计规模为旱季10万m^(3)/d,雨季额外处理10万m^(3)/d初期雨水,3#调蓄池设计规模为15.3万m^(3)。污水及初期雨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多段厌氧-好氧(AO)+二沉池+磁混凝高效沉淀池+精密过滤+紫外消毒的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深圳市地方标准《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规范》(DB 4403/T 64—2020)B级标准,其中总氮(TN)≤8 mg/L。污泥处理采用离心浓缩+低温热干化工艺,处理后含水率≤40%。作为国内首个将水质净化厂与初期雨水调蓄池深度融合的全地下式水污染治理综合体,项目采用多段AO耦合“3W法”(Wet-Weather-Wastewater法),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实现大规模污水及初期雨水高标准协同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且无需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体量、投资和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式水质净化厂 3#调蓄池 水污染治理综合体 协同处理 多段AO “3W法”
下载PDF
婴幼儿辅助食品分阶喂养体系的现状与前景
8
作者 戴志勇 张荣彬 +5 位作者 胡伟 甘欢华 喻静 陈选 李梦怡 任国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26,共10页
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适于6~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辅食营养补充品。文章总结了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现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分阶喂养体系现状,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的产品现状,讨论了婴幼儿辅助食... 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适于6~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辅食营养补充品。文章总结了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现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分阶喂养体系现状,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的产品现状,讨论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特点,并结合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行动委员会(IDDSI)的分级标准,按食品质构提出适合婴幼儿分阶喂养的5个阶段“中度稠、高度稠/细泥型、细馅型、软质型、常规型(容易咀嚼)”,进一步从胃容量、吞咽咀嚼能力、均衡营养等方面定量讨论了婴幼儿辅食分阶喂养体系的建立,并提出婴幼儿零辅食的生产只需适度强化必要的营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辅助食品 分阶喂养 食品质构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双模式MSBR工艺在城镇污水厂雨季工况中的中试试验
9
作者 沈磊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85-94,168,共11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在雨季往往面临短时间激增的水力冲击负荷,因污水厂二级处理系统通常按旱季流量设计,无法应对超量的雨季合流污水,导致厂前溢流或厂内超越,严重污染了受纳水体。研究采用含多点进水功能的双模式改良型序批间歇反应器(...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在雨季往往面临短时间激增的水力冲击负荷,因污水厂二级处理系统通常按旱季流量设计,无法应对超量的雨季合流污水,导致厂前溢流或厂内超越,严重污染了受纳水体。研究采用含多点进水功能的双模式改良型序批间歇反应器(MSBR)在浙江某污水处理厂模拟雨季超量合流污水的生化处理,通过中试试验证明了该工艺可在合流污水达到2~4倍旱季设计流量的条件下,确保COD_(Cr)、氨氮、总氮(TN)等主要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并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其中出水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小于1.0 mg/L,TN平均质量浓度小于10 mg/L。其处理效果显著优于物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为大幅提升污水处理厂的雨季峰值流量处理能力,有效削减雨季受纳水体的冲击性污染,消除城镇黑臭水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双模式MSBR工艺 多点进水 雨季合流污水处理 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
下载PDF
基于SIR的低损耗双频宽带滤波器
10
作者 张梦璐 孙鑫营 +2 位作者 荣垂才 徐赟 廖昱博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3,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折叠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的双频微带带通滤波器。利用新型平行电耦合方式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引入零度馈电结构产生传输零点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紧凑,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且通带的中心频率... 提出一种采用折叠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的双频微带带通滤波器。利用新型平行电耦合方式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引入零度馈电结构产生传输零点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紧凑,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且通带的中心频率分别为2.4 GHz和5.2 GHz,带内性能良好,最小插损分别为0.72 dB和0.6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阻抗谐振器 双频带 宽带 零度馈电 低损耗
下载PDF
一种秸杆切瓣去芯机的设计
11
作者 张钰奇 霍绪尧 +2 位作者 余明浩 常义涵 冉壘亭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156-157,共2页
为了对秸秆的不同部位分离处理后再进行分别利用,设计了一种玉米秸秆切瓣去芯机。根据玉米秸秆切瓣去芯的要求,对切瓣去芯机的供料装置、推料装置、切瓣装置及去芯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切瓣去芯机操作简单、功能稳定、移动运输与安装... 为了对秸秆的不同部位分离处理后再进行分别利用,设计了一种玉米秸秆切瓣去芯机。根据玉米秸秆切瓣去芯的要求,对切瓣去芯机的供料装置、推料装置、切瓣装置及去芯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切瓣去芯机操作简单、功能稳定、移动运输与安装维修方便,能够对玉米秸秆进行有效的分离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阶梯式供料 切瓣 去芯
下载PDF
深圳某水质净化厂调试运行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12
作者 古远豪 唐彪 +1 位作者 刘立平 张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片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于配套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现有的水质净化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满足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各项规划目标...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片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于配套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现有的水质净化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满足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保证现有配套工程效益的发挥、改善区域水环境,必须扩建某水质净化厂,水质净化厂采用多级AO工艺,出水主要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地表Ⅳ类水标准(TN≤10 mg/L)。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该厂出水COD、NH 3-N、TP和SS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出水TN≤10mg/L)。基于实际运行效果,进水配比为1∶0∶0和9∶5∶1,在不同进水配比的运行下总结每段回流比、外循环回流比、总汽水比、污泥龄、各生化池的溶解氧和PAC、PAM、次氯酸钠、乙酸钠药剂的投加量等运行工艺参数并分析运行效果,为水质净化厂的调试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分段进水 脱氮除磷 去除率 低溶解氧
下载PDF
球囊扩张训练结合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对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摄食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13
作者 黄晓欢 张巧玲 +1 位作者 李旭青 罗小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球囊扩张训练结合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对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摄食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球囊扩张训练结合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对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摄食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球囊扩张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误吸风险等级1~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训练结合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用于颅内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摄食功能,降低误吸风险等级,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训练 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 颅内肿瘤 吞咽功能障碍 摄食功能 营养状态
下载PDF
基于超早期阶梯式协同营养管理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喂养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丁路 李佳云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阶梯式协同营养管理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营养... 目的分析超早期阶梯式协同营养管理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营养干预措施,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超早期阶梯式协同营养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营养状况、喂养相关并发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血清清蛋白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喂养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误吸、腹泻、感染,观察组患者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参照组患者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2例(5.00%),参照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9例(22.50%),观察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超早期阶梯式协同营养管理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阶梯式 营养管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喂养不耐受 并发症 营养水平
下载PDF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葛士建 王淑莹 +3 位作者 杨岸明 彭永臻 甘一萍 曹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在分段进水工艺处理城市废水实现深度脱氮(TN<5 mg.L-1)研究中,采用SBR反应器,分别以甲醇或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NO2--N)的积累情况、pH和ORP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碳源系统、不同碳氮比(C/N)条件... 在分段进水工艺处理城市废水实现深度脱氮(TN<5 mg.L-1)研究中,采用SBR反应器,分别以甲醇或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NO2--N)的积累情况、pH和ORP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碳源系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均出现明显的NO2--N积累。相同C/N下,在NO2--N积累阶段,葡萄糖碳源系统的NO2--N积累浓度明显大于甲醇碳源,但2种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均大于NO2--N还原速率,且随C/N增加NO2--N的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积累时间逐渐缩短。而高C/N下葡萄糖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及NO2--N积累浓度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pH和ORP变化规律可很好地表征反硝化过程中NO2--N积累的特征点,通过pH和ORP曲线的第2个拐点可指示反硝化过程的"真正"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葡萄糖 亚硝酸积累 反硝化 碳氮比 分段进水
下载PDF
改良UCT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性能及物料平衡 被引量:23
16
作者 葛士建 彭永臻 +2 位作者 张亮 王希明 王淑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9-1017,共9页
采用改良UCT分段进水试验装置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实际生活废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碳(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并以稳态条件下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了各指标的物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采用改良UCT分段进水试验装置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实际生活废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碳(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并以稳态条件下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了各指标的物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平均出水COD、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43.5、8.51、0.29mg·mL-1,满足国家城镇生活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此外,根据建立的物料衡算公式及工艺各反应区污染物指标的转化途径分析发现,高达67.1%的反硝化脱氮作用(包括缺氧反硝化和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是该工艺深度脱氮的根本原因;系统反硝化和释磷过程利用的COD占总去除量的62.1%,体现了该工艺充分利用原水碳源的优势;氮素和COD的平衡率均高达99.8%,证明了所建立的公式的有效性。系统对磷的去除主要依赖于排放的剩余污泥,占总量的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脱氮除磷 UCT 物料平衡
下载PDF
溶解氧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伟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海东 张树军 令云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置0.9,0.6,0.4,0.3m3/h4组曝气量,相应的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约为2.8,1.7,0.8,0.5mg/L左右.结果表明,在好氧区DO为0.5mg/L左右的低氧条件下,通过对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置0.9,0.6,0.4,0.3m3/h4组曝气量,相应的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约为2.8,1.7,0.8,0.5mg/L左右.结果表明,在好氧区DO为0.5mg/L左右的低氧条件下,通过对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同时,由于低曝气量下混合液从好氧区到缺氧区携带的DO量减少,并且在好氧区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使得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曝气量的情况.另外,由于工艺结构的特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系统可长期在低氧条件下运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曝气量 DO浓度 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SND)
下载PDF
后置缺氧UCT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慰 王淑莹 +3 位作者 张琼 邢立群 鲍方博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7-2005,共9页
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以内碳源反硝化途径为出发点,开发了后置缺氧UCT分段进水工艺.该工艺仅在UCT分段进水最后一好氧段末端增加了后置缺氧环节,以强化微生物内碳源储存能力.在低C/N水平(平均进水C/N=3.1±1.5)的生活污水条件下,... 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以内碳源反硝化途径为出发点,开发了后置缺氧UCT分段进水工艺.该工艺仅在UCT分段进水最后一好氧段末端增加了后置缺氧环节,以强化微生物内碳源储存能力.在低C/N水平(平均进水C/N=3.1±1.5)的生活污水条件下,后置缺氧UCT分段进水工艺实现了平均75.3%的TN去除率,运行61d后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的氮量高达31.5%;运行40d后污泥内碳源储存水平比原工艺污泥提高12.2%,9小时比内源反硝化速率由零提高至5.56mg N/(g VSS?d),系统可通过好氧段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提高TN去除率.污泥沉降性能有明显改善:SVI值由350m L/g降至97m L/g,而原UCT分段进水工艺污泥仍然膨胀.该工艺仅在原工艺基础上增加了一后置缺氧段,无需外加碳源和额外硝化液回流设施,有利于水厂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T 分段进水 后置缺氧 C/N 内碳源反硝化
下载PDF
城市污水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社平 彭党聪 +4 位作者 朱海荣 单巧莉 马亮 鞠兴华 黄利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80,共6页
对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单级A/O工艺相比,该工艺在运行中无需混合液内回流、反应器中平均污泥浓度高,具有脱氮效率高、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省等特点.并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有效容积... 对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单级A/O工艺相比,该工艺在运行中无需混合液内回流、反应器中平均污泥浓度高,具有脱氮效率高、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省等特点.并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有效容积为1.2 m3的四级分段进水A/O反应器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各级进水流量分配比例依次为40%,30%,20%和10%,以及污泥回流比为50%的工况下,连续运转了70 d.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5 h,污泥龄为15 d时,其CODCr,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3%,95.8%和68.5%;反应器中的平均污泥浓度比单级A/O工艺提高约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 污泥浓度梯度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脉冲SBR处理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工艺特性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建华 彭永臻 +1 位作者 杨庆 杨岸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脉冲式SBR法,对城市污水进行了深度脱氮试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进水次数和进水量对脉冲式SBR工艺运行特性的影响,得出了脱氮效率公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工艺运行的实际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不投加外碳源的情况下,随着进... 采用脉冲式SBR法,对城市污水进行了深度脱氮试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进水次数和进水量对脉冲式SBR工艺运行特性的影响,得出了脱氮效率公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工艺运行的实际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不投加外碳源的情况下,随着进水次数的增加,脱氮效率依次增加.根据进水C/N的高低,进水方式可分为不等量递增进水、等量进水和不等量递减进水.试验表明,当原水中有机碳源充足时,不等量递减的进水方式相对于等量的进水方式投加较少的外碳源就能实现深度脱氮;随着进水次数的增加,外碳源的投量依次减少,但操作变得复杂,对于普通的城市污水建议采用3次等量的进水方式.采用脉冲式SBR只需投加少量外碳源就可以使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出水TN低于2mg/L,TN平均去除率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脉冲式SBR法 分段进水 进水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