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HA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祥 李俊莉 南粉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44,共3页
在水溶液中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四元共聚物MAHA。当单体MA、AA、HPA和AMPS的质量... 在水溶液中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四元共聚物MAHA。当单体MA、AA、HPA和AMPS的质量比为2∶6∶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4%、反应时间为4 h时,合成的MAHA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BaSO4垢有良好的阻垢效果,且对CaCO3有着优异的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A四元共聚物 合成 硫酸钡 碳酸钙
下载PDF
四配位硅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建华 张建华 +2 位作者 徐敏 董文 郭仕恒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得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得到含硅支链的共聚物。最后用IR、EA、EDS... 以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得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得到含硅支链的共聚物。最后用IR、EA、EDS、TG、DSC、GPC等对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作了结构表征。IR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630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中消失。TG表明,共聚物在343℃开始分解。分子链间通过羟基可以交联成体型结构,具有不溶不熔的特性。用DSC测得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为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硅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下载PDF
2-卤代羧酸季戊四醇四酯多官能引发剂合成星状聚苯乙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士福 罗宁 应圣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用氯乙酸季戊四醇四酯(PT-Cl)和2-溴异丁酸季戊四醇四酯(PT-Br)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本体聚合。结果表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的转化率增加而增加且接近理论值,呈现活性聚合特征;对合成... 用氯乙酸季戊四醇四酯(PT-Cl)和2-溴异丁酸季戊四醇四酯(PT-Br)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本体聚合。结果表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的转化率增加而增加且接近理论值,呈现活性聚合特征;对合成的聚苯乙烯进行水解和醇解表征后显示,以PT-Cl为引发剂仅得到了两臂聚苯乙烯,而以PT-Br 为引发剂可以得到3~4 臂星状聚苯乙烯;以PT-Br为引发剂在[苯乙烯]∶[PT-Br]∶[溴化亚铜]∶[2,2′-联二吡啶]= 192∶1∶2∶6(摩尔比)的条件下研究了产物的臂数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发现多官能引发剂上的卤原子是逐步引发的,单体转化率为30% 时得到的聚苯乙烯的平均臂数低于3,单体转化率增加到60% 后聚苯乙烯的平均臂数大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四酯 引发剂 PT-CL PT-Br 星状聚苯乙烯
下载PDF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在抗静电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邢欣 夏宁博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8年第4期40-43,共4页
与传统上使用的导电纤维、金属粉、碳粉等不同,四针状氧化锌品须(T-ZnOw)应用于制备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颜色浅、添加量少、化学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应用于制备抗静电工程塑料、抗静电涂料、抗静电纤维等。介绍了 T-... 与传统上使用的导电纤维、金属粉、碳粉等不同,四针状氧化锌品须(T-ZnOw)应用于制备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颜色浅、添加量少、化学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应用于制备抗静电工程塑料、抗静电涂料、抗静电纤维等。介绍了 T-ZnOw 的一般物理性质、导电机理及其掺杂改性研究和抗静电应用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抗静电高分子材料 电阻率
下载PDF
支链含硅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5
作者 宋建华 张建华 +2 位作者 徐敏 董文 郭仕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3,108,共4页
以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最后对合成的... 以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最后对合成的四配位硅单体及共聚物进行了IR、TG、DSC、GPC结构表征。IR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629.6 cm-1处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中消失;TG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67℃就开始失重,437℃有机部分基本失重完毕,而共聚物在150℃左右开始失重,550℃有机部分失重完毕;DSC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为55.0℃;GPC分析表明,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硅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用钛酸丁酯复合钛催化体系引发异戊二烯聚合 Ⅰ.聚合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鹏 邵华锋 +1 位作者 姚薇 黄宝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4-287,共4页
以钛酸丁酯和负载钛(TiCl4/MgCl2)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荆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研究了主催化荆用量、三乙基铝与钛酸丁酯的摩尔比、负栽钛催化剂加入时间及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和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聚合物的汽油不溶部分和可... 以钛酸丁酯和负载钛(TiCl4/MgCl2)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荆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研究了主催化荆用量、三乙基铝与钛酸丁酯的摩尔比、负栽钛催化剂加入时间及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和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聚合物的汽油不溶部分和可溶部分的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汽油不溶部分的结晶度。结果表明,所得聚合产物为1,4-结构摩尔分数67.4%、3,4-结构摩尔分数32.6%的复合异戊橡胶;聚合体系的单体转化率随钛酸丁酯/异戊二烯(摩尔比,下同)的增大而升高,而催化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二者均随三乙基铝/钛酸丁酯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最佳值为9~10;二者均随加入二种催化剂时间间隔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且在30一35℃时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丁酯 负载钛催化剂 三乙基铝 异戊二烯 聚合 异戊橡胶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四配位硅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7
作者 宋建华 张建华 +2 位作者 徐敏 董文 郭仕恒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以SiO_2为起始反应物,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等摩尔比的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含双键单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丙烯酸甲酯在甲苯溶剂中进行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支链含硅共... 以SiO_2为起始反应物,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等摩尔比的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含双键单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丙烯酸甲酯在甲苯溶剂中进行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支链含硅共聚物。对合成的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能谱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等测试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 630 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中消失了,说明共聚反应完全;共聚物的热性能较好.在357℃开始失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4℃,刚好界于聚丙烯酸甲酯的T_g(8℃)和苯乙烯基四配位硅的均聚物的T_8(32.8℃)之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2×10~4,多分散系数为1.76。通过测定共聚物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RH=90%)放置一年后的IR谱和分子量,结果表明与新合成物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Si—O—C键接到支链上的共聚物结构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硅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 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建华 谢明权 +2 位作者 戴冬虹 范鉴全 侯晓娜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6-39,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苯丙乳液;测定了乳液的粘度、粒径分布、凝胶率、稳定性等;测定了乳液成膜后的各种性能,如吸水率、热性能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附着力、硬度等.结果表明改性的苯丙乳液比纯苯丙乳液的热性...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苯丙乳液;测定了乳液的粘度、粒径分布、凝胶率、稳定性等;测定了乳液成膜后的各种性能,如吸水率、热性能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附着力、硬度等.结果表明改性的苯丙乳液比纯苯丙乳液的热性能有所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附着力提高.并得出2%含量的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2%乳化剂、40%固含量的苯丙乳液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配位硅化合物 硅丙乳液 苯丙乳液 乳液聚合
下载PDF
由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合成支链含硅共聚物
9
作者 宋建华 张建华 +2 位作者 徐敏 董文 郭仕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
以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制得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了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使其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 以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制得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了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使其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能谱元素分析(EDS)、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等对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 630 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谱中消失了;共聚物在350°C才开始分解,其玻璃化温度为58°C,数均分子量为8.5×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硅化合物 有机硅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结构表征
下载PDF
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均聚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洁意 宋建华 许家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5,39,共4页
首先以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然后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均聚物;最后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能谱元素分析(EDS)、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谱(DSC... 首先以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然后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均聚物;最后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能谱元素分析(EDS)、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谱(DS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IR表明单体在1629.6cm-1处的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均聚物中消失;TG表明均聚物在239℃才开始失重;DSC表明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8℃;GPC分析表明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67504,质均分子量M-w=88532,分散系数为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硅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 聚苯乙烯
下载PDF
聚氯化脂肪醇季铵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王玉芹 杨薇 +1 位作者 崔丹 张连生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2-37,共6页
由二乙醇胺和二异丙醇胺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2-羟基-3氯丙基化叔胺产物,产物经氯转移聚合,制备了聚氯化肪脂醇季铵盐型聚阳离子抗静电剂;用电导法研究单体合成和氯转移聚合过程特征,并对产物的聚阳离子电解质性质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抗静电剂 氯转移聚合 阳离子型 聚脂肪醇季铵盐
下载PDF
分子内电荷移动型共轭聚合物的固相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子印 刘彩霞 +2 位作者 宋微娜 殷德刚 司马义·努尔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首次使用固相法制备出了分子内电荷移动型(CT type)共轭聚合物聚(3,6-二噻基-哒嗪)(P(DThPD)),在25℃测得聚合物的特性黏度为0.67 dL/g。并利用核磁共振谱(1H-NMR)、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电... 首次使用固相法制备出了分子内电荷移动型(CT type)共轭聚合物聚(3,6-二噻基-哒嗪)(P(DThPD)),在25℃测得聚合物的特性黏度为0.67 dL/g。并利用核磁共振谱(1H-NMR)、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电子透射显微镜(TEM)、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sis)、循环伏安(CV)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ThPD在研磨过程中在d,d′位置发生了聚合反应,生成了纳米粒子聚合物,并且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聚合 聚(3 6-二噻基-哒嗪) 共轭聚合物 Pd(PPh3)4催化剂
下载PDF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13
作者 米玉辉 王渊 +3 位作者 郭少辉 薛永强 李文姣 崔子祥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0-594,共5页
以碘和四正丁基碘化铵为原料,研究了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对产物聚合度的影响。采用Raman和TG分别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抑菌环法、悬液定量法和振荡烧瓶法测定了产物的杀菌性能,并讨论了其杀菌机理。... 以碘和四正丁基碘化铵为原料,研究了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对产物聚合度的影响。采用Raman和TG分别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抑菌环法、悬液定量法和振荡烧瓶法测定了产物的杀菌性能,并讨论了其杀菌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物配比只能生成n-Bu4NI3.0、n-Bu4NI5.0和n-Bu4NI5.43种四正丁基铵高聚碘,其中n-Bu4NI3.0只含有I-3结构,n-Bu4NI5.0只含有I-5结构,而n-Bu4NI5.4是含有I-3、I-5和I-73种结构的混合物。在3种四正丁基铵高聚碘中,n-Bu4NI3.0的热稳定性最好。四正丁基铵高聚碘具有优良的杀菌性能,其杀菌作用分两部分:微量溶于水的高聚碘产生的杀菌作用与高聚碘固体颗粒表面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 合成 聚合度 杀菌性能
下载PDF
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及共聚物的合成
14
作者 孔婉仪 宋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5,共4页
用无定形的二氧化硅和乙二醇在氢氧化钾的催化下低温反应,得到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再与3-溴丙烯反应,制备出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该单体与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含硅共聚物。对所合成的单体和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 用无定形的二氧化硅和乙二醇在氢氧化钾的催化下低温反应,得到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再与3-溴丙烯反应,制备出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该单体与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含硅共聚物。对所合成的单体和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谱(DSC)、元素能谱分析(EDS)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IR显示单体中1 649 cm-1处的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中消失;EDX表明乙烯基四配位硅的产率为99.61%;TG显示共聚物在310℃才开始失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SC测得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约104℃;GPC测得共聚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约64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约125万,分散系数为1.95,而且共聚物有良好的耐水和耐醇性。实验表明,该合成结果可为有机硅材料的合成提供一种低耗、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四配位硅 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下载PDF
丙烯酸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耐高温吸水树脂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向鹏 张思思 +1 位作者 郑云香 张晓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33,共3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四烯丙基氯化铵(TAAC)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耐高温吸水树脂。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以及中和度对吸水树脂在200℃下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吸水树脂在不...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四烯丙基氯化铵(TAAC)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耐高温吸水树脂。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以及中和度对吸水树脂在200℃下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吸水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吸水后的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耐高温性能良好,200℃下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299g/g。且该树脂样品高温下耐盐性能优异,200℃下在1%(质量分数)的NaCl盐水中的吸水倍率为86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吸水树脂 四烯丙基氯化铵 吸水性能 水溶液聚合
下载PDF
四乙酰芍药苷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赟 安佃云 +2 位作者 沈腾 王建新 蒋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6-1041,共6页
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包载四乙酰芍药苷(1)的聚合物胶束,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优化所得胶束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0.5%、平均粒径为20.5 nm;胶束中1溶解度是原药的585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 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包载四乙酰芍药苷(1)的聚合物胶束,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优化所得胶束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0.5%、平均粒径为20.5 nm;胶束中1溶解度是原药的585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聚合物胶束显著增加了1在I/R损伤大鼠脑内,特别是脑缺血侧的蓄积量,降低了40%的脑部梗死总面积,显著改善了脑损伤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表明1聚合物胶束有效克服了芍药苷的生物药剂学缺陷和1注射液采用增溶剂的刺激性问题,取得预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酰芍药苷 PLURONIC P123 聚合物胶束 溶解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