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蓼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淼 常进 刘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27,共4页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蓼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皮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未去皮种子,其发芽率为36.67%;去皮与未去皮的香蓼种子在达到饱和时的吸水率分别为25.01%、26.03%,差异...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蓼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皮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未去皮种子,其发芽率为36.67%;去皮与未去皮的香蓼种子在达到饱和时的吸水率分别为25.01%、26.03%,差异不显著(P〉0.05)。香蓼种子在25℃、光照强度1 900~2 000 lx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均较高;浓硫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种皮透性;用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a-萘乙酸(NAA)处理破皮香蓼种子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其中GA3处理效果最好;香蓼种子萌发的最佳组合处理为破皮种子经200 mg·L-1GA3浸泡48 h,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分别达到58.00%和31.33%,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仅为4.3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Polygonum viscosum) 种子 休眠与萌发
下载PDF
粘毛蓼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常星 魏金凤 +1 位作者 刘瑜新 康文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粘毛蓼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粘毛蓼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ox)及阳性对照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发现,粘毛蓼提取物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7.89 mg/L)的能力比BHT清除能力(IC50=18.71 mg/L)强,比BHA(IC50=3.20 mg/L)清除能力略弱;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6.67 mg/L)比BHT(IC50=7.72 mg/L)清除能力强,比BHA(IC50=1.88 mg/L)清除能力弱;还原Fe3+的能力〔FRAP=(1362.55±47.22)μmol TE/g〕比BHT〔FRAP=(1581.68±97.41)μmol TE/g〕略低。在3种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次之。3种方法中,DPPH方法和ABTS方法相关性最高(R=0.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毛蓼 体外抗氧化活性 DPPH ABTS FRAP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香蓼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东 刘娇 何淼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初步建立了香蓼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腋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0.1mg·...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初步建立了香蓼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腋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0.1mg·L-1 NAA,诱导率为88.89%;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16-BA+0.3mg·L-1 NAA+0.5mg·L-1 KT,增殖倍数为5.17;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7mg·L-1NAA,生根率高达98.89%,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达93.33%。该结果为香蓼快繁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组织培养 带芽茎段 快速繁殖
下载PDF
香蓼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群 杨智蕴 +2 位作者 许来威 洪福顺 胡玉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首次对花期香蓼的地上部分的精油及从该精油中分离出的含氧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GC分离及GC/MS/DS测定,从精油中测定出29种化学成分并分离得到了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从精油的含氧部分测定出32种化学... 首次对花期香蓼的地上部分的精油及从该精油中分离出的含氧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GC分离及GC/MS/DS测定,从精油中测定出29种化学成分并分离得到了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从精油的含氧部分测定出32种化学成分,其中的23种在对精油的测定中未能有效地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精油 化学成分 香料
下载PDF
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蓼精油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艾薇 余丽 李晓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76,共3页
研究采用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香蓼(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exD.Don.)精油,以香蓼精油提取率为指标,优化了其工艺条件。实验考察了NaCl溶液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等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 研究采用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香蓼(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exD.Don.)精油,以香蓼精油提取率为指标,优化了其工艺条件。实验考察了NaCl溶液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等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蓼精油提取率影响因素大小次序为浸泡时间>NaCl溶液浓度>蒸馏时间>料液比,并且NaCl溶液浓度为2%、料液比为1∶10、浸泡时间为2h、蒸馏时间为140min时,最佳提取率为0.5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精油 盐析-水蒸气蒸馏
下载PDF
香蓼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苟体忠 常飞 王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1-285,共5页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和超声25 min,提取2次,香蓼总多酚的含量为(94.6±0.15)mg/g,平均回收率为100.07%,变异系数为1.00%(n=5)。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对香蓼总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香蓼总多酚的总抗氧化活性和DPPH·清除率均明显高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且香蓼总多酚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5.5μg/m L)优于TBHQ(EC50=18.0μg/m L)。香蓼总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总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粘毛蓼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慧玲 田泽儒 +1 位作者 袁王俊 康文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粘毛蓼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结果:从粘毛蓼中分离得到44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个成分,占色谱总出峰面积的83.42%,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结论:粘... 目的:研究粘毛蓼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结果:从粘毛蓼中分离得到44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个成分,占色谱总出峰面积的83.42%,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结论:粘毛蓼脂溶性成分中主要为烷烃类成分(40.98%)和脂肪酸成分(29.01%),另外还含少量的植醇、甾醇类化合物。所得成分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毛蓼 GC—MS 脂肪酸 烷烃
下载PDF
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苟体忠 常飞 +1 位作者 王翔 杨昌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7,共6页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2次。采用该工艺条件测得香蓼总黄酮的含量为145.0±0.2 mg/g,平均回收率为99.78%,变异系数为1.00%(n=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率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且香蓼总黄酮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0.022 mg/m L)也与TBHQ(EC_(50)=0.015 mg/m L)相似,但远小于其他中草药。分析认为,香蓼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香蓼精油成分及其生理活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伍燕 田程飘 +1 位作者 向霞 申利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24-28,共5页
为香蓼精油的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义产香蓼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香蓼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0.5麦氏标准比浊法检测香蓼精油对几种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抑菌作用,并探索不同浓度精油对玉米粘虫的拒食作用;... 为香蓼精油的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义产香蓼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香蓼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0.5麦氏标准比浊法检测香蓼精油对几种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抑菌作用,并探索不同浓度精油对玉米粘虫的拒食作用;以抗坏血酸为对照,检测香蓼精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香蓼精油有32种挥发性化学成分被鉴定,占总质量的96.01%,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十二烷醛(24.57%)、葵醇(12.08%)、异长叶烯(9.39%)、葵烷(8.14%)、蛇麻烯(5.72%)、石竹烯氧化物(3.05%)、石竹烯(2.36%)、补身醇(2.17%)、倍半香桧烯(1.44%)和α-橄榄烯(1.30%)。香蓼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88μg/mL和39.06μg/mL;0.0125~0.2 mL/mL香蓼精油对玉米粘虫均达到80%以上的拒食活性;香蓼精油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3.20 mg/mL、10.87 mg/mL和10.2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香蓼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德志 杨文胜 +3 位作者 张伟森 滕玉辉 孙广仁 牟道宏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6-9,共4页
本文利用GC-MS-DS联用技术对香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已分离的60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50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8.24%。α-桉叶醇(15.36%)、反式法呢醇(12.70%)、2,5-十八双炔陵甲酯(10.95%)、β-石竹烯醇(7.74%)、澳白檀醇(6.05%... 本文利用GC-MS-DS联用技术对香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已分离的60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50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8.24%。α-桉叶醇(15.36%)、反式法呢醇(12.70%)、2,5-十八双炔陵甲酯(10.95%)、β-石竹烯醇(7.74%)、澳白檀醇(6.05%)、α-香附酮(5.64%)、α-杜松烯(5.52%)、樟脑烯(4.45%)等为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挥发油 气一质联用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the Salt Tolerance of Artichoke Hybrid Seedlings
11
作者 Angela Campanelli Claudia Ruta Irene Morone-Fortunato Giuseppe De Mastr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9期1071-1079,共9页
The role of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the alleviation of salinity stress induced by sodium chloride (NaCI) was investigated. Three artichoke hybrids, Madrigal F1, Opal FI, and Concerto FI (Nunhems company), were gr... The role of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the alleviation of salinity stress induced by sodium chloride (NaCI) was investigated. Three artichoke hybrids, Madrigal F1, Opal FI, and Concerto FI (Nunhems company), were grown in po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with two different mycorrhizal treatments (with or without Glomus viscosum). Two months after inoculation, the fungus established well on roots of the Madrigal and Opal plants with higher colonization and dependency values, instead the Concerto plants showed lower mycorrhizal dependency and colonization rate. Mycorrhizal symbiosis generally improved plant vegetative growth and sustained plant physiology increasing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SPAD values. The root systems of two months old artichoke plantlets, both inoculated and non inoculated, were placed in distilled water enriched with different salt concentrations (0, 100, 150, 200, 250 mM NaCI) to study the wilting response. A visual rat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defining various wilting indexes (TO, no wilting; T1, foliar damage on less than 50% of vegetal tissues of basal leaves; T2, initial wilting and foliar damage on more than 50% of vegetal tissues of basal leaves; T3, foliar damage on the apical leaves; and T4, total wilting). Mycorrhizal plants reached later the wilting indexes than non-mycorrhizal plants. Electrolyte leakage by leaves after salinity imposition was higher in non-mycorrhizal plants and the vegetal tissues were severely damaged especially in the basal leaves. The greater tolerance observed in the mycorrhizal plants could be in agree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growth stimulated by mycorrhizal symbiosis, which leads to the dilution of toxic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mus viscosum Cynara cardunculus L. subsp scolymus (L.) Hayek salt stress wilting index electrolyte leakage salttoler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