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蹄涡前缘吸气控制的压气机叶栅流动机理
1
作者 唐耀璇 刘艳明 +1 位作者 安宇飞 孙运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2-1291,共10页
为探究从源头抑制角区分离的流动控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NACA65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叶栅前缘端壁吸气技术控制马蹄涡,结合拓扑分析对叶栅通道内的三维流动结构进行精确重构,以研究前缘端壁吸气控制马蹄涡进而改善叶栅通道流场结... 为探究从源头抑制角区分离的流动控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NACA65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叶栅前缘端壁吸气技术控制马蹄涡,结合拓扑分析对叶栅通道内的三维流动结构进行精确重构,以研究前缘端壁吸气控制马蹄涡进而改善叶栅通道流场结构的机理。结果表明:叶栅前缘端壁吸气技术可以有效推迟马蹄涡形成并削弱其强度,同时在吸气狭缝末端形成一对反旋流向涡对,在向下游发展过程中与通道涡相互作用;前缘端壁吸气通过控制马蹄涡,降低端壁边界层厚度,叶栅前缘通道涡发展受限,由回流组成的叶表分离被抑制;前缘及压力面侧吸气(EPS)直接作用于马蹄涡压力面分支,通道涡强度进一步被削弱,角区分离模式由闭式分离转为不完全闭式分离。最后,对比最优吸气系数下不同方案出口总压损失,发现当吸气量为进口质量流量的0.2%时,EPS方案出口截面总压损失降低5.8%;并且通过调整吸气系数,可以获得较好的变工况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马蹄涡 角区分离 前缘吸气 拓扑分析
下载PDF
圆角凹坑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流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德恒 贺业光 +2 位作者 杨天华 张涛 杜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为了挖掘凹坑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潜力,数值模拟研究了等截面凹坑孔、同心椭圆凹坑孔以及在这2种孔型基础上提出的2种圆角凹坑气膜孔的气膜冷却特性,对4种凹坑气膜孔在吹风比为0.5、1.0和1.5时的冷却效率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凹坑气膜... 为了挖掘凹坑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潜力,数值模拟研究了等截面凹坑孔、同心椭圆凹坑孔以及在这2种孔型基础上提出的2种圆角凹坑气膜孔的气膜冷却特性,对4种凹坑气膜孔在吹风比为0.5、1.0和1.5时的冷却效率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凹坑气膜孔与带圆角凹坑气膜孔的凹坑展向宽度增加,有利于冷却气膜的展向覆盖;在3个吹风比条件下,凹坑气膜孔进行圆角处理之后,附壁效应强化了冷却射流贴附壁面的能力,近孔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明显提高;随着吹风比增加,对于等截面凹坑孔,圆角处理之后的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高了76%、139%、155%;圆角同心椭圆凹坑孔相比同心椭圆凹坑孔,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升18%、2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涡轮叶片 圆角凹坑 数值模拟 肾形涡对
下载PDF
零件功能性圆角R与航空电磁阀内部流场特性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张涛 王永鹏 +2 位作者 高云龙 李昆 罗永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为研究零件功能性圆角与航空电磁阀产品流场特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某型航空电磁阀的工作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二维坐标系下的流场计算域模与网格模型,定义零件功能性圆角R的取值,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功能性圆角R的电磁阀内部流场... 为研究零件功能性圆角与航空电磁阀产品流场特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某型航空电磁阀的工作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二维坐标系下的流场计算域模与网格模型,定义零件功能性圆角R的取值,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功能性圆角R的电磁阀内部流场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相应的压力分布特性与矢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功能性圆角R的存在使工作液在流经阀内球体时的压力呈对称分布,工作液在阀内流动形成的漩涡呈对称分布状,有利于实现工作液流动过程中零件的稳定性;功能性圆角R对阀内最大压力值、工作液流速的影响不大,且有利于降低内腔所受的最大压力及工作液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阀 功能性圆角 流场特性 漩涡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培根 王如根 +2 位作者 郭飞飞 胡加国 李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探明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技术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根据高负荷扩压叶栅的流动特点,提出了在叶栅入口端壁处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通过计算研究了采用涡流发生器前后叶栅气动性能、附面层及主要旋涡结构的变化。... 为探明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技术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根据高负荷扩压叶栅的流动特点,提出了在叶栅入口端壁处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通过计算研究了采用涡流发生器前后叶栅气动性能、附面层及主要旋涡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涡流发生器后,叶栅正攻角下的气动性能显著提升,总压损失减小,静压升增大,稳定工作最大正攻角从3°增加至5°,其中在3°攻角下总压损失系数下降0.028,静压系数提升0.033;涡流发生器生成的尾涡阻挡端壁附面层由压力面向吸力面的横向迁移,使吸力面/端壁区域聚集的低能流体减少,改善了角区流动;采用涡流发生器后,通道涡、集中脱落涡和壁角涡减弱,角区分离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扩压叶栅 涡流发生器 二次流动 旋涡结构 角区分离
下载PDF
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子通道三维流场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志强 胡骏 +2 位作者 罗钜 李亮 高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为了实现多级压气机静子叶片通道内部的详细流场测量,设计加工了7根不同长度的"L"型五孔探针以及1根四孔探针。在压气机的设计工作状态,通过采用坐标位移机构带动五孔探针和四孔探针的方法,完成了四级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第... 为了实现多级压气机静子叶片通道内部的详细流场测量,设计加工了7根不同长度的"L"型五孔探针以及1根四孔探针。在压气机的设计工作状态,通过采用坐标位移机构带动五孔探针和四孔探针的方法,完成了四级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第3级静子叶片通道内部的7个不同轴向位置的截面上以及静子叶片出口截面上的三维流场测量,获得了静子叶片通道内部的详细流场细节。测量结果显示了通道涡和角涡的生成、发展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实践表明,采用位移机构带动"L"型五孔探针或其它探针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级压气机静子叶片通道内部流场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流场测量 通道涡 角涡 五孔探针 四孔探针
下载PDF
湍流模型在压气机转子尖区流动模拟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柳阳威 刘宝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2,共4页
对比研究了六个常用的湍流模型预测压气机转子叶尖复杂旋涡流动的能力,选用的六个湍流模型分别为:混合长度模型,SA模型,标准κ-ε模型,SSTκ-ω模型,(?)2-f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通过与压气机转子尖区典型的大尺度旋涡结构—泄漏涡和角... 对比研究了六个常用的湍流模型预测压气机转子叶尖复杂旋涡流动的能力,选用的六个湍流模型分别为:混合长度模型,SA模型,标准κ-ε模型,SSTκ-ω模型,(?)2-f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通过与压气机转子尖区典型的大尺度旋涡结构—泄漏涡和角区旋涡的SPIV详细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六个湍流模型预测转子尖区复杂流动的能力;在结合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转子尖区流动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涡 角区旋涡 压气机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用SPIV技术测量压气机转子尖区复杂流动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宏军 刘宝杰 +2 位作者 蒋浩康 袁辉靖 徐月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5-578,共4页
本文将数字式SPIV技术应用到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台上,并在设计状态和近失速状态下,对转子槽道内叶尖区域多个截面内的三维瞬态速度场进行了成功测量。测量结果表明SPIV透过机匣视窗及即可直接测量旋涡和二次流的瞬态结构,而且能够解... 本文将数字式SPIV技术应用到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台上,并在设计状态和近失速状态下,对转子槽道内叶尖区域多个截面内的三维瞬态速度场进行了成功测量。测量结果表明SPIV透过机匣视窗及即可直接测量旋涡和二次流的瞬态结构,而且能够解决多级压气机内部流场的测量.在压气机SPIV测量中,激光反光的控制和示踪粒子的均匀稳定散播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V 压气机 叶尖泄漏流 角区旋涡 非定常流
下载PDF
端壁射流对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茅晓晨 刘波 +1 位作者 曹志远 张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5-1622,共8页
为了研究端壁射流对压气机叶栅端壁角区分离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射流角和射流比控制参数下的计算工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端壁射流可以有效地控制角区的分离和降低叶栅损失... 为了研究端壁射流对压气机叶栅端壁角区分离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射流角和射流比控制参数下的计算工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端壁射流可以有效地控制角区的分离和降低叶栅损失,提高了叶栅的流通能力;控制效果受射流角和射流比的影响,只有射流控制参数大于临界射流角和临界射流比时,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才会显著,在10°射流角和0.23%的射流比条件下可以获得33.4%的相对叶栅损失增益;端壁射流在较大射流比下可以有效削弱通道涡、角涡的强度,阻断了其与尾缘脱落涡的接触,降低了涡系间相互作用导致的高损失影响;由于流道角区阻塞度的减小,叶展中部截面的损失和出气角会有少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端壁射流 角区分离 通道涡和角涡 壁面摩擦系数
下载PDF
用三维PIV技术研究压气机转子尖部的非定常复杂流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宝杰 于宏军 蒋浩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在大型低速压气机实验台上,基于现有粒子图象测速(PIV)系统,发展适用于多级叶轮机械转子内非定常流场测量的三维PIV技术,对转子尖部的非定常复杂流动瞬态速度场进行细测量,研究其各种旋涡结构、生成演化机制、相互作用、湍流的形成机制... 在大型低速压气机实验台上,基于现有粒子图象测速(PIV)系统,发展适用于多级叶轮机械转子内非定常流场测量的三维PIV技术,对转子尖部的非定常复杂流动瞬态速度场进行细测量,研究其各种旋涡结构、生成演化机制、相互作用、湍流的形成机制、对损失的贡献及对失速的影响。为内流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手段,并为数值模拟和湍流模型提供新的基本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粒子图象测速技术 泄漏涡 角区旋涡 非定常流
下载PDF
基于端壁涡流发生器的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艳明 汪亮 +2 位作者 尚东然 朱榕 季路成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5-1292,共8页
为研究被动式涡流发生器抑制压气机叶栅横向二次流以控制角区分离的作用,设计了在叶栅内部端壁处加装涡流发生器的控制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叶栅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地抑制叶栅内部横向二次流,改善角... 为研究被动式涡流发生器抑制压气机叶栅横向二次流以控制角区分离的作用,设计了在叶栅内部端壁处加装涡流发生器的控制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叶栅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地抑制叶栅内部横向二次流,改善角区流动,在最佳控制方案中,总压损失系数下降8.1%;放置于叶栅内部的涡流发生器能阻挡气流的横向流动,其尾部产生的流向涡与横向迁移的端壁附面层相互作用,抑制了通道涡向吸力面的发展,并将主流高能流体卷入角区,增加角区流体动量;涡流发生器的长度和高度都会影响流向涡的强度,流向涡的涡核高度与涡流发生器高度一致,最终的控制效果由涡流发生器的长度和高度共同决定,只有当它们被合理选择,控制方案才能获得最佳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涡流发生器 横向二次流 角区分离 流向涡
下载PDF
端壁抽吸位置对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掩刚 牛楠 +1 位作者 赵龙波 周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7,共5页
以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了叶栅端壁不同抽吸位置对角区流动结构、通道漩涡发展过程以及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控制角区分离的可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前缘上游5%C(弦长)位置实施抽吸,延缓了通道... 以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了叶栅端壁不同抽吸位置对角区流动结构、通道漩涡发展过程以及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控制角区分离的可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前缘上游5%C(弦长)位置实施抽吸,延缓了通道涡的形成,但导致叶栅来流攻角发生改变,在角区形成角区分离涡,并且该漩涡与通道涡相互促进,进一步恶化叶栅流场,导致叶栅落后角增大,损失增加;在叶栅通道激波后25%C端壁抽吸,吸除了上游端壁积累的高熵低能气流,制约了通道涡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叶栅通道的流场结构,降低了流动损失,但并未对上游流场产生较大影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然而25%C处抽吸后,未能完全消除分离,在端部与叶栅通道主流之间存在较高损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角区分离 通道涡 端壁 附面层抽吸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仁康 王如根 +3 位作者 何成 胡加国 马彩东 黄丹青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8,36,共8页
涡流发生器能有效控制叶栅通道内的流动分离。为探明涡流发生器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不同周向位置的涡流发生器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通过其产生的尾涡改变通道内的旋涡结构,加强端壁区的低能流... 涡流发生器能有效控制叶栅通道内的流动分离。为探明涡流发生器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不同周向位置的涡流发生器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通过其产生的尾涡改变通道内的旋涡结构,加强端壁区的低能流体与主流的掺混,抑制角区分离的形成进而达到了改善流动的效果。相对于原型叶栅,在-3°~3°迎角下加入涡流发生器后损失系数降低了5%~14%,气流转折角提高2.49°~3.15°。相对于方案A,涡流发生器远离吸力面0.15倍栅距时,角涡强度增强,气动性能下降;反之,接近吸力面0.15倍栅距时会增加角区额外损失,其流动控制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 流动控制 涡流发生器 角区分离 周向位置
下载PDF
Mode transition and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in supersonic cavity flow 被引量:3
13
作者 Chao ZHANG Zhenhua WAN Dejun SU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7期941-956,共16页
Supersonic flows past two-dimensional cavities with/without control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 For an uncontrolled cavity,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boundary layer declines, transition ... Supersonic flows past two-dimensional cavities with/without control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 For an uncontrolled cavity,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boundary layer declines, transition of the dominant mode from the steady mode to the Rossiter Ⅱ mode and then to the Rossiter III mode is observed due to the change of vortex-corner interactions. Meanwhile, a low frequency mode appears. However, the wake mode observed in a subsonic cavity flow is absent in the current simulation.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ies obtained from a global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 approa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ocal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analysis. The dominant mode transition is clearly shown by the dynamic modes obtained from the DMD. A passive control technique of substituting the cavity trailing edge with a quarter-circle is studied. As the effective cavity length increases, the dominant mode transition from the Rossiter Ⅱ mode to the Rossiter Ⅲ mode occurs. With the control,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s a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hear layer and the recirculation zone is greatly weakened, combined with weaker shear layer instability, responsible for the suppression of pressure oscillations. Moreover, active control using steady subsonic mass injection upstream of a cavity leading edge can stabilize the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sonic cavity flow pressure oscillation mode transition vortex-corner interaction
下载PDF
扩压叶栅端壁角区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火星 陈矛章 蒋浩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量了扩压叶栅叶片和端壁相交的角区中的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角区中端壁附面层和叶面附面层的堆积使得叶面附面层变厚;角区内存在较强的通道涡,随流动向下游发展,通道涡核心远离叶面;在前缘... 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量了扩压叶栅叶片和端壁相交的角区中的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角区中端壁附面层和叶面附面层的堆积使得叶面附面层变厚;角区内存在较强的通道涡,随流动向下游发展,通道涡核心远离叶面;在前缘产生的马蹄涡逐步消失;通道涡使得角区的紊流动能增加,并影响雷诺正应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区流动 流向涡 紊流特性 叶栅 叶轮机械
下载PDF
不同换算转速对高负荷风扇静子角区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成 王如根 +3 位作者 李仁康 宋昊林 何畏 谢祥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48-2357,共10页
为了探究影响高负荷风扇的失稳机制,对风扇第二级静子叶根角区气流分离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换算转速对角区的流动状态以及壁角涡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静子叶根前缘的气流逐渐发展形成了壁角涡,而壁角涡的存在促... 为了探究影响高负荷风扇的失稳机制,对风扇第二级静子叶根角区气流分离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换算转速对角区的流动状态以及壁角涡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静子叶根前缘的气流逐渐发展形成了壁角涡,而壁角涡的存在促使了静子吸力面角区的气流分离,且随着风扇工况向近失速点移动,更多的角区气流直接参与了壁角涡的形成。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换算转速增加会导致壁角涡强度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在95%~105%换算转速,壁角涡是引起角区气流分离的主要因素,而在85%换算转速,壁角涡已不再是引起角区气流分离和风扇失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风扇 角区流动分离 壁角涡 换算转速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周向相对位置和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成 王如根 +2 位作者 胡加国 李仁康 宋昊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0-519,共10页
为了研究涡流发生器周向相对位置和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根据风扇的流动特点,设计了在第二级静子叶根入口前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不同周向位置和高度的涡流发生器方案,通过计算对采取各种方案下的... 为了研究涡流发生器周向相对位置和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根据风扇的流动特点,设计了在第二级静子叶根入口前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不同周向位置和高度的涡流发生器方案,通过计算对采取各种方案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涡流发生器对风扇第二级静子角区气流分离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涡流发生器的周向位置对第二级静子角区气流分离和损失的影响较大,采取方案C时可以更好地抑制角区气流分离,减少局部损失;涡流发生器高度过高会使静子压力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速区,同时也会引起静子通道内局部损失增加,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当涡流发生器高度降低1%叶高时,其对吸力面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发生器 高负荷风扇 角区分离 周向相对位置 高度
下载PDF
中心线变化规律和膨胀比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刘友宏 贾少华 任浩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4-1522,共9页
为了获得流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截面膨胀比ε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规律,在某型发动机的真实工况下,分别对3种中心线变化规律(前缓后急、缓急相当、前急后缓)和5种膨胀比(1.00,1.01,1.03,1.05,1.07)的圆转方过渡段结构进行建模计... 为了获得流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截面膨胀比ε对圆转方过渡段流场形态的影响规律,在某型发动机的真实工况下,分别对3种中心线变化规律(前缓后急、缓急相当、前急后缓)和5种膨胀比(1.00,1.01,1.03,1.05,1.07)的圆转方过渡段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圆转方过渡段内部流场形态、总压恢复系数和流向涡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横截面静压和速度分布差异较大。前急后缓结构在圆转方横截面出现明显的角涡;在三种中心线变化规律结构中总压恢复系数沿流向均呈下降趋势,流向涡涡量沿流向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结构的流向涡涡量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前急后缓结构、前缓后急结构和缓急相当结构,最大最小值相差19%。随着膨胀比的增大,在圆转方横截面会出现角涡;在不同膨胀比结构中总压恢复系数沿流向均呈下降趋势,流向涡涡量沿流向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膨胀比1.03结构的局部流向涡无量纲涡量比1.07结构小40.9%。缓急相当中心线变化规律和膨胀比ε=1.03为最佳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转方过渡段 中心线变化规律 膨胀比 总压恢复系数 角涡
下载PDF
端区流动对跨声速压气机失速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文广 孙鹏 +1 位作者 徐佳汇 钟兢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8-1255,共8页
为了揭示近失速工况下动叶间隙和静叶角区的复杂流动结构,探索诱发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因素,对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开展数值研究,获得了整级压气机和单转子的特性曲线,进而对压气机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对象,失速最先起... 为了揭示近失速工况下动叶间隙和静叶角区的复杂流动结构,探索诱发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因素,对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开展数值研究,获得了整级压气机和单转子的特性曲线,进而对压气机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对象,失速最先起始于静叶上角区。上角区完成由开式分离到闭式分离的转变过程,可以认为是静叶发生失速的标志。在近失速工况下,动叶叶尖泄漏涡发生"泡式破裂"堵塞流道,泄漏涡破裂引起的堵塞作用一直从叶顶延伸至70%叶高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失速 端区 泄漏涡 角区分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轮胎花纹边角设计对排气流场的影响
19
作者 胡海明 徐方鑫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采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基于二次定型压力研究轮胎花纹边角的排气流场,分析质量流量、速度矢量、速度场、压力场和湍动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型腔排气流场满足质量守恒方程;一定程度增大过渡角度和过渡圆角,能有效抑制回流现象,在过... 采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基于二次定型压力研究轮胎花纹边角的排气流场,分析质量流量、速度矢量、速度场、压力场和湍动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型腔排气流场满足质量守恒方程;一定程度增大过渡角度和过渡圆角,能有效抑制回流现象,在过渡角度为60°和过渡圆角R=2mm时,回流程度达到最低限度,湍动能最小为3.85×10^4 m^2·s^-2,峰值为3.72×10^5 m^2·s^-2;相对于过渡角度,过渡圆角的速度梯度变化程度低,气体流动相对稳定;型腔内的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符合伯努利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边角 回流现象 旋涡
下载PDF
斜坡型涡流发生器控制叶栅角区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尚东然 刘艳明 +1 位作者 季路成 朱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3-1092,I0002,共11页
压气机平面叶栅端壁附面层的发展以及吸力面-端壁角区流动分离是造成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重要原因。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弱角区分离,改善叶栅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叶栅通道端壁上微尺度斜坡型涡流发生器进行了几何优化,分析了叶栅... 压气机平面叶栅端壁附面层的发展以及吸力面-端壁角区流动分离是造成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重要原因。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弱角区分离,改善叶栅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叶栅通道端壁上微尺度斜坡型涡流发生器进行了几何优化,分析了叶栅流场特性,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涡流发生器对平面叶栅攻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产生的流向涡与通道涡及端壁横向流动相互作用使得通道涡和端壁横向二次流发生偏转,抑制了通道涡向吸力面的发展,并将主流高能流体卷入角区,增加了角区流体动量,削弱了角区分离,使得叶栅出口处流场更加顺畅;涡流发生器的几何尺寸直接影响流向涡的强度;通过依次优化涡流发生器的高度和长宽比,最终确定涡流发生器的最优方案为h=4 mm、b=4 mm、l=12 mm,该方案使得出口截面总压损失降低了7.82%;设计攻角下涡流发生器的作用效果最好,随着正负攻角的增加,损失降低程度下降,其中攻角为-8°和8°时,损失较原型分别下降了1.91%和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微尺度斜坡型涡流发生器 通道涡 角区分离 横向二次流 流场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